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

时间:2024-03-23 06:56:0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

  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看PPT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分享交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2、字词正音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shè yǎn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诣太守yì

  3、朗读感知

  范读课文,清楚、流畅。

  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4、了解文章

  文章是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三、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第一节:发现桃花源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2、桃花林里的自然景色如何?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明确:有山有水,人杰地灵。或,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进入桃花源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2、这里的人生活的好吗?何以见得?

  3、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吗?

  第三节:访问桃花源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明确: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2、桃花源人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

  3、讨论: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何“皆叹惋”?

  明确:A.陶渊明所处时代。B.作者寄托的美好理想社会。

  4、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明确:怕世人找到,破坏他们安宁的生活。

  第四、五节: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1、渔人离开桃花源怎么做的?

  2、他为何没有答应桃源里人的.要求?

  明确: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3、结果如何?作者为何这样写?

  明确: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五、课堂小结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一次感受桃花源的美丽与神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

  3、写一写或者画一画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第一位田园诗人。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三、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仿佛若有光

  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似乎,好像。

  3.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4.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5.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6.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7.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8.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

  9.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三)一词多义

  1.出不复出焉(动词,出去)

  皆出酒食(动词,拿出)

  2.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3.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

  处处志之(助词,不译)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4.舍便舍船(离开,动词)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5.为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

  (四)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此中人语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分别省略主语“小口”“武陵人”)

  ②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中”后省略主语“人们”)

  ③(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分别省略主语“村中人”“渔人”)

  (2)省略宾语

  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问”“要”后省略宾语“渔人”)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后面省略宾语“之”)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后省略宾语“渔人”)

  (3)省略介词

  林尽水源。(“尽”后面省略介词“于”)

  (六)成语积累

  1.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比喻对某一问题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3.怡然自乐:形容和悦而得意的样子。

  4.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

  (七)名句积累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②、③):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部分(④、⑤):渔人再访桃花源“不复得路”和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六、课文翻译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芳草:香草。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错杂的样子。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有一天)他划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数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这里的)香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渔人(对桃花林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前行,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极:非常。

  才: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译文: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于是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起初,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数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宽阔,屋舍都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原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阡陌:田间小路。

  相:互相,指双方。

  悉:都。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孩子。是借代手法。

  并:都。

  怡然:快乐的样子。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乃:竟然。

  具:详细。

  要:通“邀”,邀请。

  咸:都。

  译文:(桃花源人)见了渔人,竟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原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云:说。

  先世:先代,祖先。

  妻子:妻子和儿女。

  邑人:同乡。

  复:再,又。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译文: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菜饭食(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既:已经。

  扶:沿、顺着。

  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及:到。

  所志:所做的标记。

  遂:终于。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个清高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桃花源)。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七、问题归纳

  1.开篇对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作铺垫。

  2.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源的?有怎样的用意?

  为了突出主旨,作者从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两方面描绘了美丽祥和的桃花源。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者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图景,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

  3.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这个原因有何作用?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痛恨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暗写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对东晋黑暗腐朽社会的否定。

  4.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叹惋”?

  渔人讲完秦末以来的历史及当前社会状况,桃花源人为外面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5.“处处志之”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不矛盾。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罢了。

  6.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样写并不多余。结尾写刘子骥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探访桃花源没有成行,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社会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4、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5、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与德育:

  6、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2、3、4

  教学难点:

  目标5

  教学方法:

  1、朗读背诵法;

  2、讲解归纳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归纳字词,疏理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讲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苍茫而迷路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也是讲述的一个渔人因迷路而误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么景观呢?请打开书。

  二、检查预习:

  1、学生齐读课文。

  2、抽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想。

  三、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乱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得:便得一山 (看到)既出,得其船(找到)志 :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做的标记)复:不复出焉、不复得路(再)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又)遂:遂与外人间隔(因而) 遂迷(终于)后遂无问津者(就)。

  2、同义词

  悉如外人:悉:都

  并怡然自乐:并:都

  咸来问讯:咸:都

  皆叹惋:皆:都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缘溪行:缘:顺着。

  便扶向路:扶:沿、顺着。

  四、解题、图解课文:

  1、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三段: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

  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2、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3、解题,复述主要内容: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本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从整体感知了本文,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但我想同学们在理解文章上还有一些疑惑,下一节课我们重点来解答同学们的不懂之处,到时请同学们大胆提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深入分析课文;

  2、讨论课文思想。

  教学步骤:

  一、背诵导入:

  背诵课文;

  二、疑点解惑: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精讲。

  参考问题及作答: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三、亮点欣赏: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1、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1、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2、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四、主题讨论: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五、处理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县各之。

  (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六、小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2、字词归类:

  1)补充实词: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咸:都。

  所从来:从哪儿来。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

  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云: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既:已经。诣:拜见,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2)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3)古今异义:

  阡陌交通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古义:指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无论魏晋。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好,香浓

  诣太守,说如此。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4)一词多义: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寻 :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

  乃: 见渔人,乃大惊(于是)乃不知有汉(竟然)

  舍:便舍船(舍弃)屋舍俨然(房屋)

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3

  教学目标: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点。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

  教学时数:用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2.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老师范读课文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要求:一 句读分明;二 节奏合理;三 语速适中,四 语句流畅;五 注意音韵铿锵。老师也可以边提要求边做示范。)5.对照注释,理解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6.第一段翻译与评点: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渔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重点词语:行:指船行。忽:说明是偶然的。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为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穷:穷尽,走到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评点: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林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7.读第2段课文,翻译并评点: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重点词语:舍船,丢下船。才:只,仅仅。悉:都。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

  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座山,山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便丢下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只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竹一类的树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狗的叫声不断传来。里边的人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地自由自在地娱乐。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源人的生活环境,见到一片安宁和乐的世外天地。

  朗读第3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重点词语:乃:竟然。妻子:妻子和儿女。焉:相当"于之"、即"从这里"。语:()告诉。足:值得。"问所从来":即"问从何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译文: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了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桃花源的人说自己的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对他们说了,大家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叮嘱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3段为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

  朗读第4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重点词语:志:同"",做标记。"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桃花源时走的路。诣:到……去,这里指谒见。如此:象这样。

  译文:(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见太守,告诉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所作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条路。

  读第5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重点词:刘子骥,与陶渊明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真实可靠。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听了这件事。很高兴地前往,还没有实现,不久就病

【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相关文章: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2-05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2-14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篇03-02

八年级语文下册俗世奇人教案12-01

黠鼠赋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14

初三语文下册教案04-17

八年级下册教案11-24

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3-19

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总结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