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屈原列传》教案

《屈原列传》教案

时间:2024-03-28 07:10:58 教案 我要投稿

《屈原列传》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屈原列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屈原列传》教案

《屈原列传》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虚词,整理文中的文言知识

  3、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设想:

  1、利用预习提示,引导学生整理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教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借助“预习提示”,圈点重要文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

  作者景仰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和哀怨之情。司马迁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概述了屈原的一生,盛赞了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尤其推崇他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以及存君兴国的爱国思想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他含着热泪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愤以浇胸中块垒。因此,这篇课文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一篇夹叙夹议的人物评传,这是不同于《陈涉世家》《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地方。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背景材料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因其“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应对诸侯,后又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旧贵族集团的人物,包围了怀王,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

  三、整体初读,明确课文的内容和段落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这篇课文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2、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黜、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四、辨体,学法设计

  这篇史传的显着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五、课内预习课文。要求:

  1、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①课文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②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语句。

  ③在课文中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④给课文分段,总结出各部分内容。

  六、讨论课文结构。

  七、布置作业: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惨怛()商于()温蠖()濯淖()啜其醨()()帝喾()皭然()汶汶()汨罗()屈匄()随属()唐眛()

  2、完成相关的课后练习

  3、熟读课文,背诵重要语段。

《屈原列传》教案2

  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四专题“《史记》的理想人格”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作者“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了解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人本主义的解读。

  课文比较难懂,选文较长,教学时在多读的基础上逐段疏通,在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

  专题目标:

  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了解屈原和他的高尚人格;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解读和情感。

  时间设定:

  3教时

  第1教时

  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导入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文屈原和贾谊的合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了《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朗读

  1、 注意读音

  惨怛( ) 温蠖( ) 濯淖( ) 啜其醨( )( ) 帝喾( ) 皭然( ) 汶汶( ) 汨罗( ) 屈匄( ) 随属 ( ) 唐眛( )娴于辞令( ) 谗谄( )举类迩 滋垢( ) 滓( )商於( ) 顷襄王令尹( ) 咎( ) 行吟泽畔( ) 枯槁( ) 三闾大夫( ) 怀瑾握瑜( ) 皓皓() 郢( ) 绌( ) 从亲( ) 不内( ) 汶汶( )

  2、指名朗读

  三、疏通1、2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楚之同姓——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甚任之——争宠而心害其能——属草稿——众莫不知——平伐其功

  2、提问交流

  (楚之同姓——是楚王的同姓。

  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

  明于治乱——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

  娴于辞令——擅长外交辞令。

  王甚任之——任,信任。

  争宠而心害其能——争得楚王的宠爱,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

  属草稿——属,编写。

  众莫不知——莫,没有人。

  平伐其功——伐,夸耀。)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四、疏通第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忧愁幽思——离忧——疾痛惨怛——可谓穷矣——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故其称物芳——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提问交流

  (疾王听之不聪——疾,痛心;不聪,听力不好。

  谗谄之蔽明——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

  邪曲之害公——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

  方正之不容——端方正直不被容纳。

  忧愁幽思——忧愁深思。

  离忧——“离”同“罹”,遭遇。

  疾痛惨怛——病痛和内心悲伤。

  可谓穷矣——穷,困厄。

  以刺世事——刺,讽刺。

  明道德之广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

  治乱之条贯——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

  其文约——他的文章简约。

  其辞微——语言含蓄。

  其志洁——他的志趣高洁。

  其行廉——他的行为端正。

  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就其文字,虽然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

  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

  故其称物芳——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

  蝉蜕于浊秽——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不获世之滋垢——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出于污泥而不染。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五、疏通第4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既绌——从亲——患之——厚币委质事楚——楚诚能绝齐——仪与王约六里

  2、提问交流

  (既绌——既,已经;绌,罢官。

  从亲——从,合纵;亲,友好。

  患之——患,意动用法。

  厚币委质事楚——厚,丰厚;币,礼物;委,呈献;质同“贽”,见面礼;事,侍奉。

  楚诚能绝齐——诚,假使;绝,断绝。

  仪与王约六里——约,约定。)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已(被)免官,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报告给楚怀王。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但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

  六、朗读全文

  第2教时

  要点:

  继续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疏通5、6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而当汉中地——又因厚币用事者——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顾反——不及

  2、提问交流

  (而当汉中地——当,抵得上。

  又因厚币用事者——因,凭借;用事者,受信任的当权者。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诡辩,编假话。

  顾反——回国。

  不及——没有追上。)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王说:“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情愿了。”张仪听说了,就说:“用一个张仪可抵当汉中土地,臣请求前往到楚国。”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怀王终于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眜。)

  二、疏通7、8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秦昭王与楚婚——稚子——奈何绝秦欢——因留怀王以求割地——赵不内——令尹——既咎子兰

  2、提问交流

  (秦昭王与楚婚——婚,通婚。

  稚子——小儿子。

  奈何绝秦欢——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因,就;留,扣留。

  赵不因留内——内,同“纳”。

  令尹——官名,类似于宰相。

  既咎子兰——咎,归罪。)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来。)

  三、疏通9、10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既嫉之——系心怀王——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然终无可奈何——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亡国破家相随属——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怒而迁之

  2、提问交流

  (既嫉之——既痛恨他。

  系心怀王——系心,关心。

  冀幸君之一悟——冀幸,希望;一悟,醒悟。

  俗之一改也——俗,风气。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关心君王振兴国家;反复之,恢复楚国强壮。

  然终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无济于事。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卒,最后。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无论。

  亡国破家相随属——属,接连。

  累世而不见者——累世,几代几世。

  其所谓忠者不忠——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忠臣不忠

  不知忠臣之分——分,职责本分。

  身客死于秦——自身在外死在秦国。

  怒而迁之——迁,放逐。)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觉悟,楚国坏的风气能够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最后从这些事情看出怀王始终没有醒悟了。做君王的无论愚昧的、聪明的、贤良的,不贤良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汉中六个郡的地方,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就是不识人的祸害了。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

  四、疏通11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江滨——被发行吟泽畔——是以见放——不凝滞于物——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怀瑾握瑜——自令见放为——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皓皓之白——温蠖——《服鸟赋》

  2、提问交流

  (江滨——江边。

  被发行吟泽畔——被发,披发;行吟泽畔,在河边一边走,一边吟诵。

  是以见放——因此被流放。

  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束。

  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良好的操守。

  自令见放为——令,让;为,语气词。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洁白;汶汶,污染。

  皓皓之白——皓皓,洁白状。

  温蠖——尘垢。)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象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五、疏通12、1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以赋见称——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日以削——过屈原所自沉渊——贾生吊之——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自令若是——同死生——轻去就——爽然自失矣

  2、提问交流

  以赋见称——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

  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从容辞令,委婉文辞。

  日以削——日,一天天削弱。

  过屈原所自沉渊——过,经过。

  贾生吊之——贾谊凭吊他的文章《吊屈原赋》。

  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怪,感到奇怪,意动。

  自令若是——若是,像这样。

  同死生——把生和死等同看待;同,意动。

  轻去就——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去:指贬官放逐。就:指在朝任职。轻,意动。

  爽然自失矣——爽然,茫然。

  《服鸟赋》——贾谊所作。)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六、朗读全文

  第3教时

  要点:

  总结、探讨,作业

  过程:

  一、总结

  1、认真看课文,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按照怎样的线索写屈原?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2)作者解释的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

  (3)课文有哪些议论性语句直接赞扬屈原?

  2、班级交流

  (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屈原一身的遭遇“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主要记叙了:屈原的才华;屈原被陷害;屈原作《离骚》;屈原被疏远和流放;自投汩罗。)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二、探讨

  1、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2)人物传记,一般不需要作者直接评论,而本文,作者却禁不住出来议论,怎么解释?

  (3)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班级交流

  (作者在交代屈原被绌后,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意在表现楚国远离屈原后的巨大损失,揭示楚怀王的昏庸,把屈原的命运和楚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暗示屈原的命运就是楚国的命运。)

  (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记中有议,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表现出作者对屈原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国君的批判,这也是他自身遭遇的曲折映射。也反映出作者在写人物传记时表现出的人格价值的取向。)

  (表现屈原爱国无私的正在品德和独操守出污不染的伟大人格。)

  三、即时作业

  1、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

  8、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9、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10、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屈原列传》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4、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难点、重点

  1、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2、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三、教学时数

  4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屈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三、逐段解释难句,编写内容提纲。

  1.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因上官进谗被疏远“谗”、“硫”、幽怨,统率全文纲领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市委质事楚……”

  搏踩醚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市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市”,是指丰厚的礼物,“市”,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板书:

  写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写屈原由见绌到见迁屈原虽遭流放,仍眷念君国屈原去留关乎楚国的命运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二、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泪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泪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泪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三、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做法:先讲明这一段为什么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1)简介《离骚》内容;(2)疏通文意和难句;(3)思路分析;(4)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1、关于《离骚》的简介。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春客(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溢(?,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2、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板书:

  (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二)《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介内容:明道德、治乱

  《离骚》写作特色:文约辞微

  (三)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但,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但”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卜“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馆小人所容。”

  “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流’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3、关于这段的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泪罗。

  四、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难句,并分析两段的行文思路;最后介绍点司马迁的政治遭遇,讲明议论中寄托着司马迁本人的政治幽愤。

  1、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关于这两段的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重点研读与渔父的对该段。

  这段的议论,性质跟前两处沉然不同,因此研读的方法也应跟前两处有些差异。具体步骤是指名学生朗读,正音正读后,教师先用导语引路,然后才流通文意、难句,分析行文思路,最后反复诵读。无论哪个步骤,都要引导学生体味议论的形象化特征。

  (1)关于导语引路:

  教师提示:这段是化用《楚辞》中的《渔父》篇写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作是一篇辞赋,是一种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的作者历来有争论,有的认为是屈原本人所作,有的认为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谁,创作的目的都是设为问答来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虽是议论,却跟一般的议论不同。作品中的渔父是一个避世隐者,不是一般的渔父。因此研读这一段要紧紧扣住两个问题:①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②屈原的两次回答都是议论,这些议论是怎样形象化了的?

  (2)关于文意、难句的疏解:

  “屈原行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慌粹,形容枯槁。”

  ——让学生明确:紧承上文,“江滨”是沅、湘一带的水滨;“被发行吟”,“被”,通“披”“颜色”,指面容、脸色,“形容”,指整个身影。按:“被发行吟”是一种潦倒到了极点的举止,“推淬”、“枯槁”,是一种近死的容色;一句话就把读者带入到充满悲剧气氛的境地,正因为这样,所以渔父见而问屈原“何故而至此”。“何故而至此”,就是怎么弄到这种地步的意思。

  “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

  ——让学生明确:“铺,读?,“食”的意思。这句话是用譬喻的说法问屈原为什么不同流合污。上句的“随流场波”,下句的“怀瑾握瑜”,都是譬喻说法。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让学生明确:“沐”,指洗头;“浴”,指洗澡。这里是用“洗头洗澡”的比喻说明不愿让干净的身子再被灰尘玷污。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让学生明确:“察察”、“汉汉”均定语后置,整句可译为“人们又谁肯让洁净的身子,受到污浊的东西(玷污)呢。”这句仍是切“沐浴”而言。

  “又安能以皓昭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让学生明确:“皓皓之白”,喻高洁的品格。这句是说:“又怎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的尘垢污染呢?”

  (3)关于行文思路:

  提出两个问题指名学生口答。(1)本段与全文的脉络关系怎样?(2)回答“导语引路”所提的两个问题,说说本段内部的脉络和写法。

  对三处议论进行小结。

  提示:请大家回顾三处议论,回答下面的一组问题:

  (1)三处议论,彼此间的关系怎样?是否带有回环往复的特点?

  (2)三处议论,分别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

  (3)三处议论,在笔调上有何共同特点?

  点拨性小结: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处与第一处有回环往复的关系,这种回环往复,前人又叫“回挽法”。议论的方法,第一处是述评法,第二处是寓议于叙和抒感相结合;第三处也是寓议于叙,但用的是引譬说理的方法。三处议论,运笔虽不相同,但都带有咏叹的笔调。回环往复的回挽法,加上议论方法的丰富多彩的充满感情的咏叹笔调,就使全文具有《离骚》的文情笔意,《离骚》的文情笔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二、归纳、拓展有关秦以后历史散文知识。

  教师先纵向板书名称,然后依次指名学生按项目回答有关知识。《汉书》、《三国志》中的文章学生没有学过,由教师补充。板书只写明书名、作者、史体、是通史类还是断代史类就够了,其他口头上说一说即行。

  《史记》:西汉人司马迁撰,纪传体,通史,内容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时。选为中学课文的有:《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救赵》、《毛遂自荐》、《屈原列传》等。

  《汉书》:东汉人班固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苏武传》曾一度选为中学课文,今删。

  《后汉书》:南朝刘宋时人范晔(炉)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光武帝,下迄汉献帝。选为中学课文的有《乐羊子妻》、《张衡传》。

  《三国志》:西晋人陈寿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一天下。选为中学课文的原有《隆中对》,今删。我们读过的诸葛亮《出师表》,该书已全文收入《诸葛亮传》。

  《资治通鉴》:北宋人司马光为主编撰,编年体,通史,内容上起战国,下迄五代。选为中学课文的有:《赤壁之战》、《李停?雪夜人蔡州》。

  教师补充说明:前四部纪传体史书,因为是旧时“二十四史”中头四部史书,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均高,所以合称“前四史”,为旧时读书人必读的史书。《资治通鉴》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也高,因非纪传体,没有列入“二十四史”。

  三、词语提示: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四、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五、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一、文学常识填空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即   ,   时人。司马迁所以把这两个相距百年的人放在一起立传,除了因他们二人有许多共同点和一定关联外,也是因为作者对他们有着共同的敬仰、同情,而且,作者也通过为屈、贾立传而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    使他遭受屈辱的极大不满。所以,该传用    的方法来写人记事。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但是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个成就辉煌的文学家、诗人。他创作了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是“楚辞”的顶峰之作,也是和风、雅、颂并称的   诗的奠基之作。他的诗作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的一代新风。

  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惨怛枯槁濯淖憔悴谗谄蔽明靡不毕见相随属啜其醨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

  离骚者,犹离忧也靡不毕见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屈平既绌亡走赵,不内

  厚币委质事楚被发行吟泽畔

  四、解释加点的的词语。

  1.博闻强志

  2.平伐其功

  3.厚币委质事楚

  4.三致志焉

  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6.颜色憔悴

  7.形容枯槁

  8.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五、解释下列多义词。

  屈平属草稿未定

  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其后秦欲伐齐

  口诛笔伐

  伐  伐薪烧炭南山中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此五霸之伐也

  王怒而疏屈平

  其于计疏矣

  疏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十三经注疏

  顷襄王怒而迁之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战、守、迁皆不及施

  新沐者必弹冠

  弹 莫辞更坐弹一曲

  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其后楚日以削

  皆好薛而以赋见称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蠼乎

  以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皆以美于徐公

  日以尽矣

  以啮人,无御之者

  深林杳以冥冥兮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乎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六、说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作解释。

  1.方正之不容也

  2.明道德之广崇

  3.皆谦而礼交之

  4.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5.其后楚日以削

  6.内惑于郑袖

  七、下列句子哪些是判断句,哪些是被动句?

  1.父母者,人之本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4.兵挫地削。

  5.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6.此不知人之祸也。

  7.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9.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今见放为?

  八、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4.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屈原列传》教案4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学习屈原爱国、正直的高尚品德,并从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解本文写作特点: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的紧密结合,即人物评传的特点,明确本文不同与其它人物传记的地方。

  3、将本文屈原的诗歌结合起来阅读,从中感受屈原的正直集中表现在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上。

  4、重点的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词义的运用等等。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难点:

  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全文,理清全文记叙的线索。

  教学步骤:

  一、由《报任安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导入新课,并回顾学过的屈原的诗歌:《离骚》与《涉江》堪称姐妹篇,让学生背诵两篇诗歌中诗句,明确屈原思想的内核:正直与爱国

  政治理想诗人形象

  美政民本忧国忧民,热爱祖国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奇服……高驰……食玉英

  (唯美情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世溷浊——高驰不顾、苟余心……

  记叙把表示这四个部分的段落做上记号,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三、学生参照注释,阅读课文,进一步明确的内容层次:全文以屈原

  活动的时间为序,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任——疏第二部分(4——10自然段)黜——迁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投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身后影响

  四、布置作业:熟读翻译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3、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明确:作者从解题、成因、内容、风格四方面介绍了《离骚》。“其文约……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段话,是结合屈原的作品和人格说的,说明屈原的秀美文辞与高洁志行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二、重点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几件大事:第一,受骗绝齐,第二兵败丹淅,第三复释张仪,第四诸侯击楚,第五赴秦身死,第六为秦所灭。屈原个人的遭遇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明确: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四、熟读课文,体味:司马迁有着与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着屈原那样正道直行的品格,有着屈原那样深厚而又执著的感情。他景仰屈原,同情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哀怨之情。

  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六、《信陵君窃符救赵》本篇重在引导学生自学,列出结构提纲,举出集中表现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论和行动,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本篇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七、学生自读《语文读本》中:《孔子世家》、《伯夷列传》、《毛遂自荐》、《鲁仲义不帝连秦》《贾生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货殖传序》。

《屈原列传》教案5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志、属、夺、致、从容等;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2、了解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不同于一般史传文的写法,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3、了解屈原的政治遭遇,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茫茫人世间,生命是一件大自然最伟大的艺术品,纵观历史长河,行吟汨罗江畔的诗人那忧思怀国之情,世界音乐史上贝多芬的伟功伟绩,爱国史册上文天祥的刚烈、坚贞……无不为我们奏响着一曲曲永恒的赞歌,于是我们慨叹,世间短暂的是生命,永恒的也是生命。那么正值青春妙龄的你们会怎样谱写自己的生命赞歌呢?相信你定会从吟唱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一代“爱国诗人”——屈原身上,收获很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屈原列传》

  二、自读课文:

  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圈点勾划,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并编写内容提要。

  ① 请你用自己的话向大家讲述屈原的主要事迹。

  ② 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词。

  ③请你勾画圈点出文章中的抒情议论的语段,给课文分段,编写结构提纲。

  ④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三、品析课文

  (一)本文题为“列传”,请找出记叙性质的段落,速读这些段落,用5个字概括屈原生平。

  提示:除3、8、9、11四个小节外,其他均为记叙性段落。屈原一生遭际可用“任、疏、黜、迁、死”5个字来概括。(板书)

  (1)由“任”而“疏”(1—2自然段)

  (2)见“黜”见“迁”(3—10自然段)

  (3)吟答渔父,自沉汨罗(11自然段)

  (4)屈原既死,赋存国亡(12自然段)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从检查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学过的《廉蔺列传》、《管仲列传》、《鸿门宴》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拔、提示。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关于研读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

  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谥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芈(mǐ),屈原先祖瑕,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平不与。”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疏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让学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币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币”,是指丰厚的礼物,“币”,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贽”,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史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恕“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聩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

  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泪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汨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汨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汨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拔: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请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所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三)、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这一段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1)简介《离骚》内容;(2)疏通文意和难句;(3)思路分析;(4)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关于简介《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 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媭,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索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合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小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说:“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诤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謇謇(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小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溘(kè,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通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贴。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 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上“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蕙茝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谄小人所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秦不很协调。所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 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关于这段的行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纳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汨罗。

  (四)、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的段节;重点研读与渔父对话的段节;三处议论的.小结。

  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外”。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沅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关于两段和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板书:

  (五)、研读与渔父对话一段。(已学,故研读可简)

  教师提示:这段是化用《楚辞》中的《渔父》写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作是一篇辞赋,是一种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的作者历来有争论,有的认为是屈原本人所作,有的认为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谁,创作的目的都是设为问答来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虽是议论,却跟一般的议论不同。作品中的渔父是一个避世隐者,不是一般的渔父。因此研读这一段要紧紧扣住两个问题:(1)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2)屈原的两次回答都是议论,这些议论是怎样形象化了的?

  (六)、对三处议论进行小结。(讨论)

  提示:请大家回顾三处议论,回答下面的一组问题:

  (1)三处议论,彼此间的关系怎样?是否带有回环往复的特点?

  (2)三处议论,分别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

  (3)三处议论,在笔调上有何共同特点?

  点拔性小结: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处与第一处有回环往复的关系,这种回环往复,前人又叫“回挽法”。议论的方法,第一处是述评法,第二处是寓议于叙和抒感相结合;第三处也是寓议于叙,但用的是引譬说理的方法。三处议论,运笔虽不相同,但都带有咏叹的笔调。回环往复的回挽法,加上议论方法的丰富多采的充满感情的咏叹笔调,就使全文具有《离骚》的文情笔意,《离骚》的文情笔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四、课堂练习

  通假字

  ①人穷则反本 (“反”通“返”)

  ②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见”通“现”)

  词类活用

  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上、下、中”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

  ②其后楚日以削 (“日”是名词作状语,表时间:一天天地。)

  ③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出别人的错误,诋毁)

  ④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名词意动,“以……为祖先”即“效法”。)

  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

  ⑥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名词作动词,“出于淤泥”)

  ⑦明道德之广崇 (“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⑧正道直行 (“正”“直”,形容词使动,“使……正”、“使……直”)

  一词多义

  【属】

  ①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

  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一个接一个)

  【伐】

  ①平伐其功 (夸耀)

  ②大兴师伐秦 (讨伐、攻打)

  【微】

  ①其文约,其辞微 (含蓄)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文言句式

  (1)被动句

  ①方正之不容也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③屈平既绌

  ④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判断句

  ①天者,人之始也

  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古今异义

  ①人穷则反本 (“穷”:古义,处境困难;今义,贫穷)

  ②大兴师伐秦 (“师”: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③颜色憔悴 (“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

《屈原列传》教案6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四)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日:‘……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三)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分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馆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四)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五)词语提示: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六)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做法:指名学生朗读1、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段落划分情况和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作如下导语: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做法:仍从检查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们学过的《廉蔺列传》、《信陵君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拨、提示。

  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关于研读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三)逐段解释难句,编写内容提纲。

  做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疏通全文,了解屈原的事迹,为重点研读议论段作铺垫。为了赢得教学速度,议论节段可暂时摆下。具体步骤是先与学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后按大段,在朗读的基础上解释难句,理请行文思路,编出内容纲要。在这个过程中,应相机提些问题,但问与答都应力求简明。

  1.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因上官进谗被疏远“谗”、“硫”、幽怨,统率全文纲领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2.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市委质事楚……”

  搏踩醚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市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市”,是指丰厚的礼物,“市”,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板书:

  写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写屈原由见

  绌到见迁屈原虽遭流放,仍眷念君国屈原去留关乎楚国的命运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3.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泪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泪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泪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四)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做法:先讲明这一段为什么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

  简介《离骚》内容;

  疏通文意和难句;

  思路分析;

  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1)关于《离骚》的简介。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春客(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溢(?,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2)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板书:

  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二)《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介内容:明道德、治乱

  《离骚》写作特色:文约辞微

  三)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但,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但”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卜“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馆小人所容。”

  “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流’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3)关于这段的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泪罗。

  板书:

  “疾”

  信而见疑

  “穷”引出第二部分:楚国命运

  忠而被谤

  “怨”

  明道德志洁与渔父对话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乱行廉自觉汨罗

  (五)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难句,并分析两段的行文思路;最后介绍点司马迁的政治遭遇,讲明议论中寄托着司马迁本人的政治幽愤。

  (1)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关于这两段的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板书:

  从全文紧承前面记叙

  脉络看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就怀王

  突出“存君兴国”

  客死于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

  从本段寓议于叙

  秦抒感

  脉络看突出“不知人之祸”

  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

  纯用议论

  (3)关于司马迁的政治遭遇:

  ——让学生明确:全文中的议论部分都寄托着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内,而以这两段议论最突出。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土”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失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立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

  (六)重点研读与渔父的对该段。

  这段的议论,性质跟前两处沉然不同,因此研读的方法也应跟前两处有些差异。具体步骤是指名学生朗读,正音正读后,教师先用导语引路,然后才流通文意、难句,分析行文思路,最后反复诵读。无论哪个步骤,都要引导学生体味议论的形象化特征。

  (1)关于导语引路:

  教师提示:这段是化用《楚辞》中的《渔父》篇写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作是一篇辞赋,是一种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的作者历来有争论,有的认为是屈原本人所作,有的认为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谁,创作的目的都是设为问答来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虽是议论,却跟一般的议论不同。作品中的渔父是一个避世隐者,不是一般的渔父。因此研读这一段要紧紧扣住两个问题:①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②屈原的两次回答都是议论,这些议论是怎样形象化了的?

  (2)关于文意、难句的疏解:

  “屈原行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慌粹,形容枯槁。”

  ——让学生明确:紧承上文,江滨是沅、湘一带的水滨;“被发行吟”,“被”,通“披”“颜色”,指面容、脸色,“形容”,指整个身影。按:“被发行吟”是一种潦倒到了极点的举止,“推淬”、“枯槁”,是一种近死的容色;一句话就把读者带入到充满悲剧气氛的境地,正因为这样,所以渔父见而问屈原“何故而至此”。“何故而至此”,就是怎么弄到这种地步的意思。

  “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

  ——让学生明确:“铺,读?,“食”的意思。这句话是用譬喻的说法问屈原为什么不同流合污。上句的“随流场波”,下句的“怀瑾握瑜”,都是譬喻说法。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让学生明确:“沐”,指洗头;“浴”,指洗澡。这里是用“洗头洗澡”的比喻说明不愿让干净的身子再被灰尘玷污。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让学生明确:“察察”、“汉汉”均定语后置,整句可译为“人们又谁肯让洁净的身子,受到污浊的东西(玷污)呢。”这句仍是切“沐浴”而言。

  “又安能以皓昭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让学生明确:“皓皓之白”,喻高洁的品格。这句是说:“又怎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的尘垢污染呢?”

  (3)关于行文思路:

  提出两个问题指名学生口答。

  (1)本段与全文的脉络关系怎样?

  (2)回答“导语引路”所提的两个问题,说说本段内部的脉络和写法。

  板书:

  从全文紧承“顷襄王怒而迁之”

  脉络看远接评介《离骚》中“志洁行廉”

  与渔父的对话

  从段内回答(一):生不容于世用譬喻使

  脉络看回答(二):死要坚持节操议论形象化

  (七)对三处议论进行小结。

  提示:请大家回顾三处议论,回答下面的一组问题:

  (1)三处议论,彼此间的关系怎样?是否带有回环往复的特点?

  (2)三处议论,分别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

  (3)三处议论,在笔调上有何共同特点?

  点拨性小结: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处与第一处有回环往复的关系,这种回环往复,前人又叫“回挽法”。议论的方法,第一处是述评法,第二处是寓议于叙和抒感相结合;第三处也是寓议于叙,但用的是引譬说理的方法。三处议论,运笔虽不相同,但都带有咏叹的笔调。回环往复的回挽法,加上议论方法的丰富多彩的充满感情的咏叹笔调,就使全文具有《离骚》的文情笔意,《离骚》的文情笔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八)归纳、拓展有关秦以后历史散文知识。

  做法:教师先纵向板书名称,然后依次指名学生按项目回答有关知识。《汉书》、《三国志》中的文章学生没有学过,由教师补充。板书只写明书名、作者、史体、是通史类还是断代史类就够了,其他口头上说一说即行。

  《史记》:西汉人司马迁撰,纪传体,通史,内容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时。选为中学课文的有:《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救赵》、《毛遂自荐》、《屈原列传》等。

  《汉书》:东汉人班固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苏武传》曾一度选为中学课文,今删。

  《后汉书》:南朝刘宋时人范晔(炉)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光武帝,下迄汉献帝。选为中学课文的有《乐羊子妻》、《张衡传》。

  《三国志》:西晋人陈寿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一天下。选为中学课文的原有《隆中对》,今删。我们读过的诸葛亮《出师表》,该书已全文收入《诸葛亮传》。

  《资治通鉴》:北宋人司马光为主编撰,编年体,通史,内容上起战国,下迄五代。选为中学课文的有:《赤壁之战》、《李停?雪夜人蔡州》。

  教师补充说明:前四部纪传体史书,因为是旧时“二十四史”中头四部史书,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均高,所以合称“前四史”,为旧时读书人必读的史书。《资治通鉴》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也高,因非纪传体,没有列入“二十四史”。

  (九)秦以后历史散文阅读能力综合训练。

  提示:下文是《汉书》中《霍光传》的最后部分,霍光,骠骑将军霍去病之弟,以受汉武帝之命,辅佐汉昭帝、拥立汉宣帝,把持朝政一二十年。霍光死,其家族犹权倾朝野,骄恣无节,发展到要谋反,被人告发后遭族灭。节选的这一部分,是写霍氏被族灭后的论功行赏、交代霍氏族灭的由来,以及汉室最后对霍氏的处理。先通读一遍,标点“宣帝始立”一段,然后再分段细读,做段后和篇末的题目。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海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有,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屈原列传》教案7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能联系已学知识,自主整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发现问题

  能熟练掌握文言句式与词语的活用、通假、多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屈原的生平与遭遇读懂文意,并且能与准确理解作者在描述屈原遭遇与内心情感中寄托的复杂感情

  能辩证地评价屈原忠贞报国的志向与坚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能联系当今社会与个人实际,体会坚持理想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并培养高尚的联系与人生价值观,培养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及珍爱生命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启发、品析、评论 、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结合《离骚》的复习,了解屈原的生平与高尚的节操,进而了解司马迁写此传的目的.。

  屈原传是人物评传,司马迁写屈原是抒愤:—个忠心耿耿的大贤,被谗而终不得用,以至于身殉理想。诗人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联齐抗秦的主张,变法自强的主张,力保楚国无虞,进而可以统一天下,但这个主张损害了楚国群小的利益,再加上楚王昏庸,所以才有这样的悲剧。

  司马迁作此传,意在表明,小人谗言私欲,待遇昏庸之主,致使志士穷困,国家丧亡;提出尊贤重道,明察贤佞是国家之福,表旌屈原矢志不渝,至死不悔地坚持自己的操守、价值观。

  屈原以他的价值观,超越了世俗功利价值尺度,获得了永恒的意义。故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存在的意义也是自我的人生意义,是在与世俗的、强权的、谗佞的对抗中呈现的。

  屈原的自一杀是以生命的结束来拒绝非楚国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使楚国臣君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是一种悲剧精神。

  二、自主研究,梳理文言字词知识〖多媒体辅助〗

  【通假字】

  离通罹遭受;

  反通返返回;

  见通现显现;

  指通旨主旨;

  濯通浊浊水;

  绌通黜罢黜;

  质通贽见面礼;

  内通纳接纳;

  被同披披散;

  【古今异义】

  明于信而见疑其文约,其辞微故死而不容泥而不滓者齐与楚从

  楚诚能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兴师伐秦而齐竟怒不救楚

  与王图议国事王甚任之屈平属草稿未定争一宠一而心害其能平伐其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以一仪而当汉中地秦伏兵断其后冀幸君之一悟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上官大夫短屈原新沐者必振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同形异义】

  治乱悉发国中兵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因厚币用事者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形容枯槁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三、朗读全文,感悟作者的情感与屈原的精神

  〖学生朗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练习与实践

  1、巩固梳理字词知识

  2、诵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时学习的字词

  二、学生找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三、重点语句翻译训练【多媒体辅助】

  〖口述与书面练习结合〗

  其称文极小而其指极大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委质事秦。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一宠一姬郑袖。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用,举贤以自佐。

  怀王因为不知忠臣的区分,所以在内受郑袖的迷惑,在外受张仪的欺骗。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人笑。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数十年。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四、练习与实践

  口头翻译最后三段,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第三课时

  一、口头复述最后三段内容

  二、理请全文脉络,品味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选材与构思的精妙

  开头两段是叙事,交代屈原家世,才干和职任。楚制,高级官员都是王族,左徒亦是屈氏世任之职,屈原任此,忠于楚国,获得怀王信任,关键在“明于治乱”这四字。

  屈原很清楚战国时代必须在国内修法度,富国强兵,在国外,连齐抗秦才能大治,他要佐怀王行美政,效法先王之德,尊贤重道,这样—来,便触犯了楚国贵族的特权和利益,所以“上官大夫必害其能”“固时俗之工巧合,俪规矩以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改度。”当时的楚国贵族一味地顾及私利而不顾公义,讨好楚王,破坏法度,再加上楚王昏聩,致使群小得势,贤人日退。

  此传只写了一个细节:上官大夫给楚王进谗,毁谤屈原,楚王怒屈原“自伐其功”,因而疏之。夺了他的政治权力,这样无异于自毁长城。怀王心胸狭隘,并且虚荣浮夸,头脑糊涂,他倚仗先王开创的楚国国力,称雄于世,实际上是个平庸无才的人,因而不能与贤臣共事,更不能正确判断局势,末世之主即此等人。三、四两段写屈原被罢黜使齐后仍然心系楚国与楚王,坚持力排众议,忠贞进言。从侧面与群小作有力的对比,为下文楚王不听劝谏导致最终身死国灭做有力的铺垫。

  五至八段写楚王误信谗言深入险地,导致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在叙事中插一入作者的深深慨叹与评价,突出文章的主旨。

  最后两段通过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与沉江而死的细节描写及后人对屈原的继承表现屈原精神的意义与影响,也点明了写作目的。

  三、练习与实践

  1、背诵第三段,并且在理请层次的基础上熟练默写。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屈原宁死不屈的行为与精神的理解,可以有自己的创新理解。

  【教学反思】

《屈原列传》教案8

  学习目标

  (一)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运用此方法点评屈原

  (三)辨析本课常见虚实词;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屈原、司马迁、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后人曾评议司马迁作“屈”传说:“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

  二、研习

  1、“任”(信任)与“疏”(疏远)

  “任”——“楚之同姓”“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疏”——“争宠而心害其能”“因谗之”

  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于是就谗毁他

  2、研读第三小节:评价《离骚》

  (1)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

  (2)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记叙: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

  议论:①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

  ②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板书:

  (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二)《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价内容:明道德、治乱

  《离骚》写作特色:文约辞微

  (三)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3、屈原的去留与楚国的命运(记叙)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屈原绌——怀王受骗,至死不悟;

  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怀王不杀张仪悔

  顷襄王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楚国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汉中六个郡的地方,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

  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放逐)屈原——屈原既死之后,……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死了以后,……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任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

  4、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议论)

  (1)从课文看屈原被流放了几次?

  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沅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

  (2)屈原的心迹是什么?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一旦觉悟,楚国坏的习俗一旦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

  (3)作者的政治幽愤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做君王的无论愚昧的、聪明的、贤良的,不贤良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

  从屈原的角度: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

  补充:关于司马迁的政治遭遇:

  全文中的议论部分都寄托着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内,而以这两段议论最突出。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士”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矢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

  板书:

  “疾”

  信而见疑

  “穷”引出第二部分:楚国命运

  忠而被谤

  “怨”

  明道德志洁与渔父对话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乱行廉自沉汨罗

  5、重点研读与渔父的对话段。(议论)

  (1)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

  潦倒到了极点的举止:被发行吟(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近死的容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象干枯的树木一样。)

  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

  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顺随世俗的变化),没有必要“怀瑾握瑜”(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比喻),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唯一手段。

  (2)屈原的两次回答都是议论,这些议论是怎样形象化了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板书:

  从全文脉络看紧承前面记叙

  远接评价《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突出“存君兴国”(寓议于叙)

  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

  从本段脉络看突出“不知人之祸”(纯用议论)

  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

  6、对三处议论进行小结。

  评价《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渔父的对话段

  提示:请大家回顾三处议论,回答下面的一组问题:

  (1)三处议论,彼此间的关系怎样?是否带有回环往复的特点?

  (2)三处议论,分别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

  (3)三处议论,在笔调上有何共同特点?

  点拨性小结: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处与第一处有回环往复的关系,这种回环往复,前人又叫“回挽法”。议论的方法,第一处是述评法,第二处是寓议于叙和抒感相结合;第三处也是寓议于叙,但用的是引譬说理的方法。三处议论,运笔虽不相同,但都带有咏叹的笔调。回环往复的回挽法,加上议论方法的丰富多彩的充满感情的咏叹笔调,就使全文具有《离骚》的文情笔意,《离骚》的文情笔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板书:

  从全文紧承“顷襄王怒而迁之”

  脉络看远接评价《离骚》中“志洁行廉”

  与渔父的对话

  从段内回答(一):生不容于世用譬喻使

  脉络看回答(二):死要坚持节操议论形象化

  附1:疑难语句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乎不与。”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3、“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4、“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但”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5、“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7、“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上“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8、“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馆小人所容。”

  9、“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10、“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1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搏踩醚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市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币”,是指丰厚的礼物,“币”,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12、“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13、“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14、“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15、“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16、“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17、“复之秦”:之:动词,到。

  18、“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

  19、“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20、“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21、“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2、“屈原行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慌粹,形容枯槁。”

  ——让学生明确:紧承上文,“江滨”是沅、湘一带的水滨;“被发行吟”,“被”,通“披”“颜色”,指面容、脸色,“形容”,指整个身影。按:“被发行吟”是一种潦倒到了极点的举止,“推淬”、“枯槁”,是一种近死的容色;一句话就把读者带入到充满悲剧气氛的境地,正因为这样,所以渔父见而问屈原“何故而至此”。“何故而至此”,就是怎么弄到这种地步的意思。

  23、“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

  ——让学生明确:“餔”:“食”的意思。这句话是用譬喻的说法问屈原为什么不同流合污。上句的“随流场波”,下句的“怀瑾握瑜”,都是譬喻说法。

  24、“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让学生明确:“沐”,指洗头;“浴”,指洗澡。这里是用“洗头洗澡”的比喻说明不愿让干净的身子再被灰尘玷污。

  25、“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让学生明确:“察察”、“汉汉”均定语后置,整句可译为“人们又谁肯让洁净的身子,受到污浊的.东西(玷污)呢。”这句仍是切“沐浴”而言。

  26、“又安能以皓昭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让学生明确:“皓皓之白”,喻高洁的品格。这句是说:“又怎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的尘垢污染呢?”

  27、“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泪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泪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泪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28、“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附2:探究问题

  1、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2、关于《离骚》的简介。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春客(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溢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3、关于屈原、司马迁

  (1)屈原(约前340~前27幻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因其“博闻强志,明于治治乱,娴于辞令”,应对诸侯,后又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旧贵族集团的人物,包围了怀王,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泰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

  屈原的作品,《史记·屈原列传》做中提到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但未指出具体篇目,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以(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等二十五篇为屈原作品。所列篇数与《汉书·艺文志》相合,但未列入《招魂》。现代学者认为,《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招魂》等二十三篇,基本上可以肯定为屈原所作。但对《招魂》一篇尚有异说。《卜剧》、《渔父》是根据屈原传说敷衍而成,非屈原所自作。《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仅见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通篇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为坚持真理、理想而斗争的精神。《九歌》原为古代乐曲名,屈原用作这一组诗的名称,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她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是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前九篇是祭神的歌曲,各祭一自然神,并以神名为乐章的篇名。《国殇》所祭是为国捐躯的战士。末篇《礼魂》是祭把结束时的送神曲。

  (2)司马迁谈屈原。“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惆代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构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止失明,厥有帼剧;孙子胶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屈原列传》教案9

  一、 自学发现(自习完成)

  (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

  1、通读一遍,独立感知。(10分钟)

  (1)读出文言节奏,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2)不看注释,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储存的相关知识,试着迅速理解翻译词句意思,并划出一时不能理解的词句。

  (3)读完后,合上课本,在脑子中形成对本文的整体印象。

  2、写出你的整体感知

  我的感知是:

  3、再读文本,分条写出你的个性发现。

  我的发现:

  和我交流的同学的有价值的发现:

  (二)夯实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属(zhǔ )草稿 惨怛(dá) 帝喾(kù ) 靡不毕见(m) 濯(zhuó)淖(nào) 蝉蜕(tuì) 滋垢(gu ) 浊秽(huì) 皭(jiào)然泥而不滓(z) 既绌(chù) 既咎(jiù ) 眷(juàn )顾 被(pī )发 渔父(f) 憔(qiáo )悴(cuì ) 哺(b )育 啜(chu )泣 罹(lí )难(三)研读文本: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句式:判断句 )。为楚怀王左徒(担任 )。博闻强志 (记忆力 ),明于治乱,娴(熟悉 )于辞令。入(对内 )则与王图议(计议,计划)国事,以出号令;出(对外)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连词,表原因)心害(作“患”讲,嫉妒)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zhǔ,动词,写作)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动词,强取)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动词,自夸,炫耀)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连词,表因果)疏(动词,疏远)屈平。

  温故知新:

  伐 :1、夸耀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讨伐 其后秦欲伐齐

  3、功业 此五霸之伐也

  4、砍伐 伐竹取道

  属:1、写作 屈原属草稿未定

  2、通嘱,嘱托 属余作文以记之

  3、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

  造:1、制定,起草 怀王使屈平造为宪令

  2、到.....去 (少年好事者)径造庐访成

  微:1、含蓄 其文约,其辞微

  2、无,没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不显露的 微服私访

  屈平疾(动词,恨,痛心)王听(名词,听力,识别力)之不聪(听觉灵敏)也,谗谄(说好人的坏话,谄媚国君)之蔽明也,邪曲(同义复词,邪恶,不正,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小人)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故忧愁(内心很痛苦)幽思而(连,表因果)作《离骚》。“离骚”者,犹离(通“罹”,遭遇)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处境艰难)则反(通“返”)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á,内心痛苦),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目的连词,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大概)。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表目的,来)。明(动词,阐明)道德(古今异义,道理品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通“现”表现)。其文约,其辞微(含蓄),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通“旨”)极大,举类(事物)迩而见(通“表现”)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被动句)。自疏濯(通“浊”)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jiào,洁白)然泥而不滓(污黑)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温故知新:

  疾:1、恨,痛心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2、病 君有疾在肌肤

  3、强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类:1、事物 举类迩而见义远

  2、像 佛印绝类弥勒 屈原既绌(通“黜”,罢免官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通“纵”,合纵,联合抗秦)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名词作状语,拿着丰厚的礼物)委(动词,呈献)质(通“贽”,见面礼)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连,表因果)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gài),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温故知新:

  既:1、已经 屈平既绌

  2、...之后 既罢,归国

  从:1、通纵,合纵 齐与楚从亲

  2、使.....随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3、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患:1、忧虑 担心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

  2、忧患,灾祸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绝:1、断绝 楚诚能绝齐

  2、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非常,极 佛印绝类弥勒

  质:1、通“贽”,见面礼 乃使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2、人质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3、质地,底子 永州之野产异蛇,黒质而白章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介,用)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回来。顾,还),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名词作状语,像虎狼一样)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连,并)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通“纳”,接纳)。复之(动,到)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内:1、通“纳”,收留 亡走赵,赵不内

  2、在国内 内立法度,务耕织

  3、在宫内 内惑于郑袖

  劝:1、劝说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

  2、鼓励 劝学

  归:1、运回 竟死于秦而归葬

  2、旧时指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来归

  3、回来 田园将芜胡不归

  楚人既咎(责备)子兰以(介,因为)劝怀王入秦而不反(通“返”)也。屈平既嫉(动,恨)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副词,彻底,全部)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念;振兴)之,一篇之中,三致(表达)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没有才能),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为自己),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zhǔ,一件连着一件),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fèn),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被打败)地削(被分割),亡(失去)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动,诋毁)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动,放逐)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通“披”)发行吟泽畔,颜色(古今异义,脸色)憔悴,形容(古今异义,形体容貌)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被动句)。”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被动句)?”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洁净的样子),受物之汶汶(mén,浑浊的样子)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介词“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皎洁的样子)之白,而蒙世之温蠖(hùo尘垢)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这)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动词,效法)屈原之从容(古今异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被动句)。

  二、小组交流班级展示(上课进行)

  1、 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

  (1)各学习小组将个性发现和所探究问题进行交流,丰富知识,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查漏补缺,使个性发现最大化。(2)交流中要在个性发现栏目和探究问题栏目记下别的同学有价值的.发现,记录越多收获越大。(3)选出小组发言人,向全班同学报告你们小组的个性发现和最值得探究的问题,交流完后,由小组书写员迅速将成果写在黑板上。交流发现数量:至少一个。

  2、 班级交流

  交流要求:

  (1)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交流个性发现(2)合并所探究问题,选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由中选者担任临时教师组织同学探究。

  我所记录的其他小组同学的有价值的问题和解答:

  三、总结发现(自主整理学习收获,用一分钟概括本课的学习收获)

  交流完后请你梳理你的记忆,看看留在你脑子里的发现

  1、 你认为本课重要字词你记住了多少?试着迅速写写或说说字词及其意思用法。

  2、 你认为最个性的发现是:

  理由:

  3、 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是:

  理由:

  4、你还有什么疑难:

  四、基础检测练习

  1.下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 A.短于顷襄王 短:揭露短处 B.顷襄王怒而迁之 迁:调动官职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列:班列 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称为鼻祖 2.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父母者,人之本也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④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⑥此不知人之祸也⑦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⑧离骚者,犹离忧也 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B.①⑥⑦⑧/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屈原爱国忠君的一组是(C) ①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②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③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⑤虽流放,眷顾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②④⑤ 4.选出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A)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形容:形体和容貌 B.新沐者必振衣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推进移动 D.宁赴常流而葬科江鱼腹中耳常流:经常流动 5.选出加点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B) ①何故而至此②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遂自投汨罗以死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6.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C) 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 B.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 C.赞扬屈原保持了高度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 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 7.翻译下面句子

  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他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规律,无不透彻 ②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用一个张仪抵汉中地方,请您让我到楚国去③人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怀王)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楚国割让土地

  五、自学参考资料

  1、关于《离骚》的简介。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

  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索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净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謇謇(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溘(kè,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2、 关于司马迁的政治遭遇:

  司马迁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士”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矢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

《屈原列传》教案10

  学习目标

  1、了解《史记》和相关知识,把握史传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

  2、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知识,重点是“伐"“见”等实词和被动句。

  3、理解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运用“传”“评”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

  难点: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本文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对细节的工笔描绘,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沉浮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风采。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屈原、贾谊都怀才不遇,而且贾谊又写过《吊屈原赋》,所以司马迁将二人合起来立传。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同屈原一样,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所以作者在《屈原列传》中着重指明“屈平之作《高骚》,盖自怨生也”,以自况《史记》之成,是基于垢辱。

  (二)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屈原有见“任”到见“疏”,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第二部分(第4-9段):写屈原被罢免官职后,怀王三次被骗。

  第三部分(第10-12段):屈原自沉汨罗江及屈原死后的影响。

  四、导读理解

  1.第1段主要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

  此段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要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发愤著书之况。

  2.课文在叙述屈原遭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

  文章从《离骚》的创作原因和对《离骚》的评价两个方面来介绍《离骚》。文章在分析《离骚》创作的原因时,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评价《离骚》时,作者把《离骚》的语言风格同屈原的人格相结合进行评价,从而揭示出屈原“泥而不滓”的高贵品德。如评价《离

  骚》文辞“约”“微”时,说屈原“志洁”“行廉”。屈原“志洁”,因此他多用香草美人来做比喻等,无不在表现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

  3.本文明明是为屈原立传,为什么还要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

  文章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这些穿插在人物传记中的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出现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同时,作者也意在通过记叙这些史实揭示楚王父子的昏聩无能以及当朝重臣的贪婪鄙陋,这些昏聩无能和贪婪鄙陋之人势必会让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不被容于朝廷,最后导致屈原自投汨罗江的悲剧发生。

  4.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渔父与屈原的对话,他想要表达什么?

  司马迁想要读者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自己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表达了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5.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投汨罗江”?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原因。

  楚王的屡次疏远及小人的奸诈是屈原“自投汨罗江”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忧愤难解,所以“自投汨罗江”以求解脱。

  此外,屈原“自投汨罗江”也有其主观原因,屈原十分热爱楚国,所以他不会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他留恋生命,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似乎只能用死亡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唯有“自投”才可以实现屈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生存意义的高扬。

  6.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中的“志”指什么,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

  “志”指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心系国家、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的理想追求以及高洁不屈的品格。司马迁“悲其志”,既是对屈原的人格和政治追求的肯定,也是对腐朽政治和黑暗社会的鞭笞。

  7.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已家喻户晓,司马迁又是怎样展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呢?

  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突出特点:(1)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2)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他的“存君兴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章开头表现屈原才干时,就着重突出其治国之才。这样介绍屈原,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屈原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他的攻治、外交才能,而且可以让读者看到他里里外外为国操劳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楚国的重要地位和对祖国的杰出贡献。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屈原不仅在祖国强大时热爱祖国,而且在祖国处于“大困”时,仍然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不仅在自己被“王甚任之”时热爱祖国,而且在个人遭受屈辱时仍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如当他“不复在位”时,听说楚怀王放走了斯骗、坑害楚国的张仪,屈原劝怀王杀掉张仪。当怀王想要入秦赴会时,屈原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秦国是“虎狼之国”的本质,劝怀王“毋行”;直到怀王被秦国劫持,屈原仍不改初衷,诚擎地“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一心寄希望于怀王有朝一日能幡然醒悟,祖国有朝一日能面目一新。他的这种爱护怀王、振兴祖国之心在《离骚》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沉浮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有一颗丹心、一片赤诚。

  自我检测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B.齐与楚从亲

  C.厚币委质事楚D.其文约,其辞微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争宠而心害其能害:伤害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炫耀

  B.举类迩而见义远类:事物

  不获世之滋垢获:获得

  C.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

  顷襄王怒而迁之迁:放逐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浑浊的样子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

  3.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能无怨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屈原的志向可与日月争辉。

  ③《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屈原的文章,认为屈原的文章意旨博大、含意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书按体例可分为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等。《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B.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

  C.“中述汤、武”一句中,“汤”指商汤,他灭夏建立商朝;武,指周武王,是周文王之子,他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了周朝。

  D.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最高官衔,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指”:同“旨”,意旨。B项,“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C项,“质”:同“贽”,见面礼。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害:嫉妒。B项,获:辱、被辱。D项,察察:洁净的样子。

  3.答案: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③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4.答案:A

  解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屈原列传》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司马迁及《史记》相关常识;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写法;

  4.体会屈原的高尚品质、爱国精神,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下列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句子导入课文。

  (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二、文学常识

  1.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学问广博。汉武帝即位,谈为太史命,临终时嘱咐司马迁继写史书。父卒三年后,司马迁继父任太史命,开始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二十岁时,游历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等地,并到庐山和会稽考察传说中的“禹疏九河”等遗迹,经院水和湘水流域,凭吊屈原沉水的汨罗江,在曲阜,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 ”。回长安后任郎中。三十五岁时二次出游,广泛地接近下层人民。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人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意在待机答汉,因此触怒武帝,致罪下狱,受官刑。司马迁为完成《史记》,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分,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史记》,人称《太史公书》。

  2.介绍《史记》。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

  奇瑰丽的境界,用以表现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多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思想,抒发激情,坦露性格,塑造了伟大诗人的形象;“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比兴手法的运用,比《诗经》更丰富多彩、灵活生动;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句式多变、句尾用语气助词“兮”的骚体,恰切的表现了复杂的思绪和炽热的情感;文采绚烂,结构宏伟。

  三、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学生正音正字。

  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字词,标记疑惑之处,初知文意。

  3.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通过记述屈原的生平事迹,表现了屈原对楚国兴衰存亡所起的重大作用,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气和叹惋之情。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 屈原被罢黜到被放逐的历程;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 屈原投江自尽;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 屈原死后影响。

  四、研读讨论

  1.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明确:司马迁从屈原创作《离骚》的意图、《离骚》的内容、作品的风格三个方面表现屈原的人品与文风。他认为《离骚》是有为而作,自怨而生,这种怨是出自一片爱国忠心,屈原盼的是“君之一悟,俗之一改”;《离骚》的内容则是陈述先王之道“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这样的内容是极具现实意义的。《离骚》的风格与屈原的人格是一脉相传的:“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真可谓文如其人。

  3.怎样理解屈原与渔父的对话?

  明确: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

  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屈原的政治才能的?

  明确:为了突出屈原对楚国的重要作用,表达对屈原政治才能的高度推崇,作者在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时,有意把屈原的遭际与楚国的处境结合起来──当屈原得到重用时,楚国在诸侯国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屈原受到排挤时,楚国就日渐衰落──以历史的教训来证明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的正确。

  4.作者为什么如此推崇屈原?

  明确:司马迁推崇屈原有两个方面:推崇他正确的政治主张和伟大的人格;推崇他在语言艺术上的高深造诣。司马迁之所以如此推崇屈原,除了屈原本身的人格魅力外,还因为两人的政治遭际和人格品性都有相通之处。在政治上,他们同样都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受到当权者的无情打击。从文学艺术上说,二人都以书言志,发愤著书。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著《离骚》。”这是屈原对他著作上的启发和精神上的鼓励。

  5.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除传末赞语之外,多不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把意见寓于叙事之中。本传却是另一种写法,这就是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试分析。

  明确:作者在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在议论部分又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把握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屈原的高洁品性和司马迁的写作意图。如第3自然段,叙述屈原蒙谗受疏和创作《离骚》的情况后,立即对《离骚》发表议论,赞颂屈原的伟大人格和高洁志趣;第二部分,对怀王的昏聩予以强烈谴责,也间接赞颂了屈原的远见卓识;第三部分,采用寓议于叙的手法,表现屈原的高洁品质,显示屈原之死的深远影响。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写,一方面是他与屈原遭际有相似之处,要“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正如古人所说,本文可作屈原和司马迁的合传来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关屈原的资料太少,无法详细地叙述其生平事迹。

  6.写作特色。

  明确:

  (1)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2)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

  (3)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7.相关成语典故。

  明确:

  (1)怀瑾握瑜 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为怀,在乎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2)博闻强志 语出本文。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3)随波逐流 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4)弹冠振衣 语出本文。整洁衣冠。

  (5)与世推移 语出《楚辞·渔父》。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8.你如何看待屈原和司马迁?

  (学生自由讨论,引导: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五、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属

  zhǔ屈平属草稿未定(动词,连缀,引申为写作)

  zhǔ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动词)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隶属,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动词,掌管)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名词,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也(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属,我们)

  神情与苏、黄不属(动词,类似)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2)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动词,耀,自夸)

  其后秦欲伐齐(动词,讨伐,进攻)

  口诛笔伐(动词,声讨)

  伐薪烧炭南山中(动词,砍伐)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动词,战胜,打败)

  此五霸之伐也(名词,功业)

  (3)疏

  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形容词,稀疏)

  shǔ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动词,陈述,旧读)

  shù论积贮疏(名词,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旧读)

  shù十三经注疏(名词,注解的一种,为“注”作注的文字,旧读)

  (4)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后(“离”为动词,通“罹”,遭受。又如《叔向贺贫》:“而离桓之罪”)

  约从离衡(动词,离散,分离)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动词,背离)

  多情自古伤离别(动词,分离,离别)

  (5)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词,根本)

  本末倒置(名词,本义:草木的根)

  今背本而趋末(名词,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或方面,此指农业)

  此之谓失其本心(形容词,本来的)

  本在冀州之南(副词,本来)

  己后典籍皆为板本(名词,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名词,稿本、底本)

  用芽者自从本说(代词,这、此)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量词,册)

  臣本布衣(副词,本来(是),原来(是);一说,动词,出身于)

  抑本其成败之迹(动词,推究,考察)

  (6)志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志向,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博闻强志(动词,通“记”;一说,名词,记忆力)

  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志趣)

  聊斋志异(动词,记述)

  项脊轩志(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7)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名词,通“旨”,意旨,旨趣)

  指如削葱根(名词,手指)

  璧有瑕,请指示王(动词,指出)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动词,指向)

  哙遂入……头发上指(动词,直立,竖起)

  指通豫南(副词,一直,直接)

  (8)闻

  博闻强志(名词,学识,见闻)

  忽闻门外虫鸣(动词,听见)

  初闻涕泪满衣裳(动词,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取)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动词,懂得,明白)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声望,声名)

  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9)留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动词,扣留)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动词,停留)

  先生可留意矣(动词,留心,关心)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动词,保存,遗存)

  (10)迁

  顷襄王怒而迁之(动词,放逐,流放)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动词,调动官职,此指升迁)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动词,调动官职。左迁:贬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动词,变迁,变更)

  战、守、迁皆不及施(动词,迁移,迁都)

  (11)父

  fǔ渔父见而问之曰(名词,古代对老年男子尊称)

  fǔ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名词,通“甫”,音,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名字后面)

  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名词,父,父辈人)

  (12)弹

  新沐者必弹冠(动词,用手指轻轻弹击)

  莫辞更坐弹一曲(动词,弹奏)

  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名词,弓弹、炮弹、炸弹的总称)

  (13)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动词,嫉妒)

  邪曲之害公也(动词使动用法,损害)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名词,祸害)

  2.词类活用。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活用作名词,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

  谗谄之蔽明也(动词活用作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方正之人)

  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阐明)

  蝉蜕于浊秽(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污浊环境)

  厚币委质事楚(名词作状语,用厚币……)

  nì泥而不滓(名词活用作动词,读,生活在污泥里)

  其后楚日以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

  时秦昭天与楚婚(名词活用作动词,结为婚烟)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作状语,在朝内,在国外)

  身客死于秦(名词作状语,象客那样。一说,以客的身份)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说短处,诋毁)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存,使……兴)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词活用作动词,效法,模仿。一说为意动用法)

  3.通假字。

  (师生共同找出。)

  反──返

  离──罹

  见──现

  指──旨

  濯──浊

  绌──黜

  内──纳

  从──纵

  质──贽

  反──返

  被──披

  常──长

  4.古今异义词。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古今同义:认为)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奈何绝秦欢(古义:怎么,为什么。今义:对付,处置,如“你奈何不了他”“无可奈 何”)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返回(楚国)恢复(国家);一说,反,覆转。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

  颜色憔悴(古义:脸色。颜,颜面。色,气色。又如:暮去朝来颜色故。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形容枯稿(古义:形,形体。容,容貌。又如《林黛玉进贾府》:“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而能与世推移(古义:变化。今义:移动)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又如“常从容淡静”。一说,“从容”为举止行动之意。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如成语“从容不迫”)

  5.偏义复合词。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偏在“治”,一说“乱”反训作“治”,“治乱”连文同义 )

  6.文言句式。

  (师生共同找出。)

  (1)判断句

  “离骚”者,犹离忧也。

  (2)省略句

  遂绝(于)齐(省略介词)

  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勒尚(省谓语)

  以(之)出号令(省介词宾语)

  (3)被动句

  方正不容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而自令见放为

  (4)倒装句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介宾短语后置)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介宾短语后置)

  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介宾短语后置)

  明道德之广崇(定语后置,一说,非定语后置)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介宾短语后置)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同上)

  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同上)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否定句中代词“自”做宾语,前置,“自为”与下文的“自佐”相对)

  (5)固定结构

  奈何绝秦欢(表疑问,怎么)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表反问,怎么……呢)

  六、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屈原列传

  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推崇──政治才能 文学才华

  粗线条地勾勒人物 记叙、议论、抒情紧密结合

《屈原列传》教案12

  一、划读文章

  1、介绍屈原的基本情况

  姓名:屈平家庭背景:楚之同姓也最初任职:左徒

  才识:博闻强识,明于之乱,娴于辞令。

  2、新人名:上官大夫

  事件内容:(1)“王怒而疏屈平”的经过

  (2)揭示楚国黑暗现实:上有昏君,下有佞臣

  事件①

  3、新人物(对象):《离骚》

  事件内容:(1)写作缘由、内容介绍及对其评价

  (2)赞美屈原的品德修养

  事件②

  4、时间:屈平既绌新人名:秦惠王、张仪

  事件内容:楚第一次被秦国欺骗

  事件③

  5、时间:明年新人名:靳尚、郑袖

  事件内容:楚第二次被秦国欺骗

  事件④

  6、时间:其后诸侯共击楚新人名:唐眛

  事件内容:楚大败,大将被杀

  事件⑤

  7、时间:实秦昭王与楚婚新人名:秦昭王、子兰

  事件内容:楚第三次被秦国欺骗,怀王身死于秦

  事件③——⑤可归纳为:

  (1)楚国三次被骗,一步步走向衰落

  (2)突出屈原的个人遭遇与国家息息相关

  8、新人名:顷襄王事件内容:迁之

  事件⑥

  6、地点:江滨新人名:渔父

  事件内容:沉江经过

  事件⑦

  7、时间:屈原既死之后新人名: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事件内容:死后影响(1)楚辞后继有人(2)无人敢于直谏

  事件⑧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

  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对外交往来,接人待物的辞令又非常熟悉。因此他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政令;对外就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处理对各诸侯国的外交事物。楚怀王对他非常信任。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

  屈原对怀王听闻失灵而不能分辨是非,视线被谗佞谄媚之徒所蒙蔽而不能辨明真伪,致使邪恶伤害了公道,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感到万分痛心,所以才忧愁苦闷,沉郁深

  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思而写成《离骚》。所谓“离骚”,就是遭遇忧患之意。

  3、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

  屈原坚持公证,行为耿直,对君王他一片忠心,竭尽才智,但是却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其处境可以说是极端困窘了。因诚心为国而被君王怀疑,因忠心事主而被小人诽谤,怎

  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能没有悲愤之情呢?屈原写作《离骚》,正是为了抒发这种悲愤之情。

  4、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虽然身遭放逐,却依然眷恋楚国,怀念怀王,时刻惦记着能重返朝廷,总是希望国王能突然觉悟,不良习俗也为之改变。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结果使军队惨败,国土被侵占,失去了六郡地盘,自己还流落他乡,客死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是由于不知人所造成的灾祸。

  6、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

  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身躯的人一定要把衣服上的尘土抖干净,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我宁愿跳入江水长流之内,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三、一词多义

  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见的景象)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冀君实或见恕也(“我”)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解,见识)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出现)

  事不耳闻目见(看见)项伯即入见沛公(会见,拜见)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动词前,有称代作用,相当于“我”)

  使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命令)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叫)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官职)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让,致使)

  属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若属皆且为所虏(一类人)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类)

  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刚刚,适才)

  为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语气词)为之奈何?(对)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语气词)

  请以赵之十五城为赵王寿(给,替)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被动)

  慎勿为妇死,贵贱轻和薄!(为,为了)非为织作迟(是)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智乎?”(认为)斩木为兵,接竿为旗(作为,当作)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当做)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有)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担任)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向)

  治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

  乎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疑问语气词,呢,吗)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揣测语气词,吧)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感叹词,啊,呀)

  吾尝疑乎是(对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比)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于)于是乎书(句中停顿)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的样子)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在)

  而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转折,却)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并列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递进)吾恂恂而起(修饰)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承接)死而有之,其几何离?(假设)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因果)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目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你的)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复音虚词,句末语气词,罢了)

《屈原列传》教案13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理解司马迁在叙事中融入大量议论的用意,鉴赏作者将屈原生平放在楚国日趋衰亡大背景下来展现的叙事艺术。

  3、体会司马迁寄托在屈原身上的情感,进而了解司马迁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和进步观点。

  4、能联系已学知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言句式与词语的活用、通假、多义现象。

  5、正确理解并培养高尚的理想与人生价值观,培养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不懈追求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理清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理解司马迁在叙事中融入大量议论的用意,鉴赏作者将屈原生平放在楚国日趋衰亡大背景下来展现的叙事艺术。

  2、体会司马迁寄托在屈原身上的情感,进而了解司马迁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和进步观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上节课中,我们一起了解了屈原悲惨的一生,从司马迁的评述中感受到了他的高洁品行、坚贞人格,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悲叹充溢在字里行间。我们先来对上节课的作业进行一下反馈。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这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所以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作为《史记》当中一篇较独特的纪传体散文,本文有着独特的叙事艺术。仔细品读,感受作者于叙事中融入大量议论,叙评结合,论中有情的叙事艺术,理解作者寄托在屈原这一形象上的情感,培养我们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第二课时

  三、学习活动

  (一)作业反馈

  1、司马迁为屈原所作的这篇传记,别具一格,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赞颂、同情、悲叹之情。请大家仔细体味,各举一例,并具体分析说明抒发了什么感情。答案:

  (1)赞美:“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赞美屈原杰出的才能;

  (2)悲叹:“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国家危难之际,屈原依然眷顾楚国,心系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却最终也没能被召回。字里行间,能读出司马迁对屈原不幸遭遇深深的悲叹和同情。

  2、请从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也可结合课外资料,为屈原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

  屈原简略年表

  时间事件

  前340年,一说前339年正月初七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

  前319年升任楚怀王左徒

  前314年因谗见疏,被罢黜左徒,任三闾大夫

  前313年第一次被流放(汉北地区)。

  张仪破楚齐联盟,楚怀王两次兴师伐秦,均败,汉中郡沦陷

  前311年出使齐国。回楚时,张仪已被放走,他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派人追张仪,未果。

  前299年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力劝怀王不要赴秦国会:“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不听,被扣秦国。

  前296年楚怀王死于秦。屈原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

  前295年屈原到达长沙,遍览山川形势,甚起宗国之情。

  前278年,大约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终年62岁左右。

  (二)文本解读

  如之前所说,这篇史传虽然以叙事为线索,但是抒情和议论的成分十分浓烈,远超记事和叙述。在这篇文章里,司马迁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肆情的赞扬与批判,发表着自己对历史的心声。其中,他插入了两篇文论,一评《离骚》(第三段);二评君王(第八段)。

  本节课主要来欣赏本文这种“叙议结合”的叙事艺术。先来看一下第三段评述《离骚》的内容。

  【思考1】阅读第三段回答,本段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评《离骚》的?

  从四个方面评价离骚:

  1、创作原因: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1)创作的原因是“忧愁幽思”,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故而生怨。当忠为奸害,正为邪曲,一腔悲愤凝于笔端;当人“上呼苍天”,“下呼父母”,困顿倦极之时,《离骚》也是生命中最本真的呼唤。行文的字里行间,寄寓了作者对屈原深切的同情。

  (2)“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

  “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报任安书》

  这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屈原借助《离骚》抒发幽愤,司马迁又借屈原泄其块垒。后人评“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于此可见。

  2、作品论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评价了作品的的风格;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评价了作品的内容、宗旨;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评价了行文特点;

  3、作家论:读《离骚》,能想见屈原其人。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在这段话中,把作品的秀美文辞与作者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联系起来,二者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就段内来看,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高度评价了《离骚》,并推文及人,归结点是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汨罗。

  【思考2】结合前文,请试着回答,司马迁为何采用这种叙议结合的方式来为屈原立传?

  1、囿于相关材料的数量。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最早说起屈原的作品大概是西汉贾谊《吊屈原赋》,第二篇是西汉刘安奉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现已失传)。因此,要单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几乎是不可能的。

  2、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司马迁和屈原同样中介耿直,同样遭君王打击和小人排挤,同样才华横溢留下煌煌巨作,同样影响深远。他书写着屈原,也是在写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思考,写他自己的绝望与选择,荣耀与信念。这种思考在第十段评述君王时体现的更为明显。

  【思考3】概括第八段主要内容: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本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从屈原为臣的角度写,凸显了屈原“眷恋祖国,系心怀王”的家国情怀;第一部分提及楚怀王为秦所困,楚人立太子为顷襄王,子兰为令尹,屈原不容于朝被流放在外。但是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具体的放流原因和时间、地点,文中没有交代,从上下文看很突兀,有学者认为这里存在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或者脱漏;也有学者认为“放流”应为“放浪”,即放浪形骸,四处游历,可备一说,不必深究。无论何种说法,屈原在放逐之中仍旧“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且希望“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但怀王并未醒悟,屈原也未被召回。

  第二部分是议论君王不知人之祸。

  【思考4】司马迁为何在这里对“人君不知人之祸”大发议论?

  历代君王,都是被神话了,供奉在高高的神坛之上。可是司马迁却说“人君无愚智贤不肖”,人君也有愚蠢的、智慧的、贤德的、无才的。“亡国破家”原因不是其他,正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忠者不忠”、“贤者不贤”,咎由自取。并且在这里,司马迁把高高在上的君王拉下神坛,对他们冷眼旁观。这一针见血的议论,超越了史传的意义,融合了司马迁本人的体验,寄寓了他特有的政治幽愤。

  司马迁在本文中抒发了自己幽深复杂的感情,而最为复杂的内心,表露在最后一段“太史公说”。请大家阅读、体会。

  【思考5】司马迁在最后一段中表达了哪些感情?

  “悲其志”“未尝不垂涕”“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自令若是!”“又爽然自失矣。”有悲悯、哀叹、仰慕、赞颂等复杂情感。

  【思考6】司马迁在本文末尾说他对屈原是“悲其志”。联系屈原生平,说说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为什么要“悲其志”。

  “志”是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意识、富强祖国的理想追求、高洁不屈的高尚品格。司马迁“悲其志”,就是对屈原人格和追求的肯定,是对昏庸统治者、腐朽朝廷、黑暗社会的鞭挞。

  (三)拓展阅读,思考讨论

  太史公转述贾谊的观点的时候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屈原又何必“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结合贾谊《吊屈原赋》(节选),试着理解司马迁的“怪”和“爽然自失”。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明确:

  1、司马迁的“怪”并非“责怪”,而是“讶异”。正如贾谊文中所说,“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圣人神德可贵,屈原应该远离这个浑浊黑暗的社会,隐居起来;并且“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屈原无论到哪里都能辅佐君王,不必留恋楚国。

  2、司马迁深深地懂得屈原。他知道,屈原是“楚之同姓”,以屈原之才虽能容于世,但以其身份必不为;“同生死,轻去就”,即渔父所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随波逐流,屈原已明己志,以其志向也必不为。所以,试图给屈原找另一条出路的司马迁不免茫然自失。

  (四)评价与反馈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明于治(治理)乱

  争宠而心害(嫉妒)其能

  B.平伐(自夸,炫耀)其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聪明)也

  C.谗人间之,可谓穷(处境艰难)矣

  其文约,其辞微(含蓄)

  D.举类(事物)迩而见义远

  冀幸君之一(一旦)悟,俗之一改也

  答案:C [A项,治:社会安定、太平;B项,聪:明察;D项,一:完全,彻底。]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颜色憔悴

  B.形容枯槁

  C.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D.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答案:D [A项,古义:指人的容貌,脸上的气色。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B项,古义:人的形体和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C项,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古今义均可指现实黑暗。]

  3.下列句式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答案:A [A项,宾语前置句。B、C、D三项均为被动句式。]

  4、根据要求补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的句子是“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__”。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获世之滋垢,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穷”“怨”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蜕于浊秽,________________,_可谓穷矣。________________,能无怨乎?”

  (4)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离骚》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离骚》的文风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以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者也(3)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5)其文约其辞微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也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的阴险。课文有议有叙,夹叙夹议,为屈原,为作者自己,一吐其蒙冤受辱的胸中块垒。

  五、课后作业

  作为一篇传记,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如“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是叙述介绍《离骚》的内容;“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举类迩而见义远”评述了《离骚》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全文评传结合,既塑造了传主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请同学们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屈原。

  六、结束语

  往事越千年。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屈原的人格、作品和精神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一笔丰富而珍贵的财富,成为在人类文明长河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屈原列传》教案14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掌握“令”、“伐”、“疾”、“使”等多义词。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第三段)

  2、难点: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背景简介: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简介屈原的生平和影响:

  屈原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340年楚国的贵族家庭,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本文记载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赞扬了他的爱国精神和刚正不阿的正直品德。

  第二课时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1)也。为楚怀王左徒(2)。博闻强志(3),

  楚国王族担任

  闻:学识,名词。志:记,记忆力。名词

  明于治乱(4),娴于辞令(5)。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

  了解对于的道理娴熟应酬的语言对内就商议来发号施令对外

  入、出:作状语

  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6)之。

  接待应付各国信任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7),争宠而心害其能(8)。怀

  同在朝列(他)为了争得(楚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才能

  害:作患讲。

  王使屈原造为宪令(9),屈平属(10)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11)之,

  制定法令写的没有定下来见到了想篡改他的

  造为:同义,制定

  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

  稿子答应就讲屈原的坏话说大家没有法令

  与:给与,答应。谗:讲坏话,名作动。

  出,平伐(12)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13)

  制定出来夸耀认为除了没有谁能制定法令发怒因而疏远了屈平。

  曰:衍词,不译。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14)也,谗谄之蔽明(15)也,邪曲之

  痛心听信谗言不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

  聪:明。谗谄:说好人的坏话,形作名。明:形作名。邪曲:同义,形作名。

  害公(16)也,方正之不容(17)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

  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容纳忧伤愁闷沉郁沉思因而写了

  公:形作名。方正:形作名。“疾”后面四句都是原因宾语,“之”取消独立性。

  骚》。“离骚”者,犹离忧(18)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屈原列传》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和相关知识,把握史传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

  2、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知识,重点是“伐"“见”等实词和被动句。

  3、理解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运用“传”“评”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思维发展与提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审美鉴赏与创造:精读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代表性作品,体会经典作品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文化传承与理解: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

  难点:

  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这是长沙岳麓山上的三闾大夫祠中,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史记》中的《屈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屈原、贾谊都怀才不遇,而且贾谊又写过《吊屈原赋》,所以司马迁将二人合起来立传。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同屈原一样,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所以作者在《屈原列传》中着重指明“屈平之作《高骚》,盖自怨生也”,以自况《史记》之成,是基于垢辱。

  三、作者介绍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题目解说

  《屈原列传》实际上是一篇夹叙夹议的历史人物评传,相当于现在的“人物述评”,“传”与“评”相结合,“传”中富“评”是本文的特色。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年轻时受到楚怀王信任,后因楚怀王听信谗言被疏远流放,最终悲愤交加,自投汩罗江而死。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屈原有见“任”到见“疏”,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第二部分(第4-9段):写屈原被罢免官职后,怀王三次被骗。

  第三部分(第10-12段):屈原自沉汨罗江及屈原死后的影响。

  六、全文分析

  1.第1段主要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

  此段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要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发愤著书之况。

  2.课文在叙述屈原遭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

  文章从《离骚》的创作原因和对《离骚》的评价两个方面来介绍《离骚》。文章在分析《离骚》创作的原因时,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评价《离骚》时,作者把《离骚》的语言风格同屈原的人格相结合进行评价,从而揭示出屈原“泥而不滓”的高贵品德。如评价《离

  骚》文辞“约”“微”时,说屈原“志洁”“行廉”。屈原“志洁”,因此他多用香草美人来做比喻等,无不在表现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

  3.本文明明是为屈原立传,为什么还要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

  文章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这些穿插在人物传记中的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出现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同时,作者也意在通过记叙这些史实揭示楚王父子的昏聩无能以及当朝重臣的贪婪鄙陋,这些昏聩无能和贪婪鄙陋之人势必会让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不被容于朝廷,最后导致屈原自投汨罗江的悲剧发生。

  4.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渔父与屈原的对话,他想要表达什么?

  司马迁想要读者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自己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表达了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5.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投汨罗江”?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原因。

  楚王的屡次疏远及小人的奸诈是屈原“自投汨罗江”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忧愤难解,所以“自投汨罗江”以求解脱。

  此外,屈原“自投汨罗江”也有其主观原因,屈原十分热爱楚国,所以他不会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他留恋生命,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似乎只能用死亡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唯有“自投”才可以实现屈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生存意义的高扬。

  6.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中的“志”指什么,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

  “志”指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心系国家、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的理想追求以及高洁不屈的品格。司马迁“悲其志”,既是对屈原的人格和政治追求的肯定,也是对腐朽政治和黑暗社会的鞭笞。

  7.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已家喻户晓,司马迁又是怎样展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呢?

  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突出特点:(1)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2)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他的“存君兴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章开头表现屈原才干时,就着重突出其治国之才。这样介绍屈原,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屈原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他的攻治、外交才能,而且可以让读者看到他里里外外为国操劳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楚国的重要地位和对祖国的杰出贡献。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屈原不仅在祖国强大时热爱祖国,而且在祖国处于“大困”时,仍然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不仅在自己被“王甚任之”时热爱祖国,而且在个人遭受屈辱时仍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如当他“不复在位”时,听说楚怀王放走了斯骗、坑害楚国的张仪,屈原劝怀王杀掉张仪。当怀王想要入秦赴会时,屈原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秦国是“虎狼之国”的本质,劝怀王“毋行”;直到怀王被秦国劫持,屈原仍不改初衷,诚擎地“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一心寄希望于怀王有朝一日能幡然醒悟,祖国有朝一日能面目一新。他的这种爱护怀王、振兴祖国之心在《离骚》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沉浮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有一颗丹心、一片赤诚。

  七、中心思想

  本文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对细节的工笔描绘,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沉浮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风采。

  八、写作特点

  1、饱含深情,塑造忠贞爱国的屈原形象。

  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笔勾勒了人物的生平事迹。但是在这粗笔的叙述中,却饱含着司马迁对屈原的赞颂之情,如“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寥寥数语,就写出了屈原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才能。

  2、夹叙夹议、一唱三叹的艺术手法。

  《屈原列传》在叙述的基础上,有三处较为集中的议论:第一处是评价《离骚》,目的是赞美屈原的志向“与日月争光可也”。第二处是强调屈原的忠诚和分析楚怀王客死他乡的原因。第三处是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这三处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带有明显的咏叹笔调,使感情的抒发淋漓尽致。

  3、具有浓厚抒情色彩的语言。

  《屈原列传》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此外,司马迁在屈原身上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叹:屈原由于正道直行而被疏远、流放,自沉汨罗江;司马迁由于敢于直言而被处以宫刑。正是这种身世之叹,使得司马迁以最真挚的情感歌颂了屈原的伟大崇高,以最大的怨愤揭露了统治者的昏庸不察,这种感情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九、补充资料

  楚辞与《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题材称为“骚体”。

  《楚辞》: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东方朔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十、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

  布置作业

  两千多年前的夏历五月,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抱石投江、以身殉国。西汉时,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屈原的才华与品行“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今天的我们,又如何来评价屈原这个人呢?请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课后训练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②《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③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④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⑤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徒,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对内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

  B.《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进行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作者生活的汉武帝时期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赋是一种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特殊文体,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并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蝉蜕于浊秽

  ②复释去张仪

  ③厚币委质事楚

  ④时秦昭王与楚婚

  ⑤举贤以自佐

  ⑥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⑦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⑧身客死于秦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C.①④⑧/②③/⑤/⑥⑦

  D.①③⑧/④⑥/②/⑤⑦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怒而疏屈平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B.秦,虎狼之国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C.故内惑于郑袖

  明于治乱

  D.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答案及解析:

  1.答案:①(屈原)对内同楚怀王谋划计议国家大事,用来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诸侯各国。

  ②《国风》好描写男女恋情但不失分寸,《小雅》怨愤发牢骚但不坏乱礼法。而《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优点。

  ③(屈原)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条理,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的。

  ④(张仪)到了楚国,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还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说假话。

  ⑤(楚怀王)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绝他的后路,于是扣留了怀王,来要求(楚国)割让土地。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①图议:谋划计议。第一个出:颁发。②淫:过度、无节制。诽:指责过失。若:而,表承接。③明:阐明。广崇:广大崇高。条贯:条理。靡:无,没有。④因:趁机。用事:当权。诡辩:假话。⑤伏:埋伏。因:于是。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错,《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用法的能力。①“蝉”,名词作状语,像蝉一样;②“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开;③“币”,名词作状语,拿着礼物;④“婚”,名词作动词,联姻,通婚;⑤“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⑥“和”,名词作动词,求和;⑦“忠”,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忠臣;⑧“客”,名词作状语,像客人一样。故选D。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均为连词,表顺承。B项,助词,的/代词,代指楚国。C项,介词,表被动/介词,对于。D项,介词,让,把/介词,因为,由于。

【《屈原列传》教案】相关文章: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08-26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02-23

《刺客列传》教案03-03

《李将军列传》教案06-17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优秀09-25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03-09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二教案11-05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5篇)02-26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5篇02-23

李将军列传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