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年级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1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1.注重情境创设,产生认知冲突。
本节课结合学生学过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进行教学。新课伊始,提出问题: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上表示出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制作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然后引出要学习的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
2.重视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并结合上节课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感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知道中国最南和最北的位置吗?你知道两地的天气情况吗?
(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自由交流)
2.你还记得折线统计图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3.以表格形式出示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
提问: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上表示出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制作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检验已学知识,为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1)猜想复式折线统计图:请大家迁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想一想,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呢?(学生自由交流)
(2)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材84页4月7日~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①观察、汇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组成。
②讨论怎样读复式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得出: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与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相同,可以横向观察、纵向观察、对比观察等。
③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说一说获取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用知识迁移法来学习新知,使学生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时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
2.探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课件出示课前制作的曾母暗沙和漠河县两地xxxx年4月7~10日最高气温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填写下表。
相同点
不同点
单式折线
统计图
(1)有标题、横轴、纵轴、单位名称。
(2)确定每一格代表多少单位。
(3)先描点,再连线,连线要用直尺。
只有一条折线。
复式折线
统计图
(1)有两条折线。
(2)有图例。
(2)小组合作探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通过对比,你发现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优势?
预设
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读统计图,解决问题。
(1)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2)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
(3)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漠河呢?
(4)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认识、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
五年级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做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例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统计图?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例图1。
(1)仔细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说说: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生自由发言)
(2)提问:统计降水量的单位是什么?mm是统计降水量的单位”毫米“。
(3)小结:这幅统计图表示了青岛市20xx年各月的降水量和降水量变化情况。
2、出示例图2。
(1)观察第二幅统计图,你又能了解哪些信息?(生自由发言)
(2)小结:这幅统计图表示了昆明市20xx年各月的降水量和降水量变化情况。
3、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通过对刚才2幅统计图的观察,我们发现: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4、比较:你能快速地比较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吗?(不能,如果能则通过学生的回答慢慢引导)
5、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1)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很快比较出来吗?(生:合在一起,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揭题--合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完成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6、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
(1)提问:你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能或不能)你觉得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有)
(2)★小组交流,指名汇报,相机出示:
①标题;
②实线和虚线;
③统计图右上角的“青岛和昆明区别图例”。
(3)班内交流,分别出示教材上的三个问题:
①这两个城市哪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多?(生答)
提示:可以比较相应月份的点,根据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大小作出判断。
②从图中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生自由发言:可从各月降水量变化情况以及全年降水情况的共同点和差异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
(4)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方便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师:除了比较两个城市的降水量可以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我们还可以用它来统计男、女学生的平均身高,某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变化情况等等。它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有用!
四、自主探索,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让我们来了解我国6~12岁小学男、女生平均身高。
(1)学生看图理解。
(2)★组织全班交流:
①图中哪条折线表示男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哪条折线表示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
②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3)提问:
①从图上看,从几岁到几岁之间男生平均身高比女生高?从几岁开始,女生平均身高超过了男生?
②你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比同龄男生(或女生)的平均身高,怎么样?
③教育低于平均身高的学生:不挑食,使营养均衡,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4)强调:在6-9岁,男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9-10岁女生的平均身高比男生的平均身高增长要快,10-12岁女生的平均身高就超过了男生。
2、完成练习十三的第1题:一起来看看北京市20xx年4月份一周中的气温变化情况。
(1)指明读题。提问:这道题让我们做什么?你有信心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2)独立完成,边做边思考:
第一,可以怎样确定表示每个数据的点的位置?
第二,先画表示哪组数据的折线?画成“实线”还是“虚线”?(表中横线)
(3)指名学生口答问题,并展示学生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提问: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①描点;②标数;③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④统计时间,相机板书:描点、标数、画线、统计时间)
(5)提醒学生:完成复式统计图时,要认真细心地确定表示每天最高气温数据的点的位置,用实线连接各点;同样,要认真细致地确定表示每天最低气温数据点的位置,用虚线连接各点。画好折线后,不要忘记填写制图日期。
(6)媒体出示折线统计图: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7)看图回答三个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①这一周中,哪天的温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
②这几天的最高气温是怎样变化的?最低气温呢?
③回答上面的问题时,你喜欢看统计表还是统计图?为什么?
五、总结质疑,拓展延伸
1、总结--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两条折线表示,与普通的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它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而且能方便两组相关的数据进行比较。
质疑:复式折线统计图只能用两条折线吗?(不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2、课后实践:
①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会用到复式折线统计图?
②做一做:请同学们去搜集3月中一周(3月25日~31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信息,并把它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这一周内的天气变化情况。
教学后记
五年级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例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说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吗?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完成练习十三第2题。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在比较两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时,重点要引导他们根据两条折线的走势做出判断,也可以通过计算每种电话用户20xx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做出判断。
2、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看图回答问题,从中得出以下分析结果:拥有电话的家庭用户在1998-1999年间增长最快,拥有电脑的家庭户数在20xx-2003年增长最快。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从20xx年起这个班所有的家庭都已经拥有电话,而到20xx年大部分家庭也已经拥有了电脑。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很快的。
3、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根据统计图里的数据,开始看到水仙花的芽和根分别是第8天和第4天。从图中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较慢,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迟,
激发兴趣:找一种植物种子,做一次这样的实验。
4、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横轴表示的是飞行时间,纵轴表示的是飞行高度。
看图回答三个问题,了解这两架航模飞机的飞行状态。
5、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两组数据独立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提醒他们注意根据统计图右上角的图例正确选择实线或虚线表示相应的数据。注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评点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技巧。
在通过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时,认识到这两个城市气温变化情况正好相反,并产生了解这种现象原因的心理需求。
三、拓展延伸,总结评价
1、阅读“你知道吗”:结合分析第6题时产生的“为什么气温变化情况正好相反”的疑问,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了解上海和悉尼的气温为何相反,再组织适当的交流。
2、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相关文章:
复式折线统计图01-16
《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07-06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03-30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03-16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02-27
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03-04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06-26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01-06
《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01-06
《折线统计图》教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