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时间:2024-04-08 07:47:30 教案 我要投稿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乘法运算定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1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乘法运算定律,会根据不同算式的特征,正确灵活、合理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提高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出示上节课出来的本单元的框架,指出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并提出要求,掌握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并能灵活的运用于简便计算。

  (二)复习定律

  1、简算。

  4×13×25125×(8+80)

  全班练习、两位学生板演,完成后反馈校对,并说明计算的.理由。教师板书运算定律的名称。

  2、掌握定律。

  简要的叙述运算定律和字母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的字母公式。

  根据字母公式,比较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区别?根据字母公式说说他们的结构特征。

  (三)定律运用

  1、课本第6题

  (1)归类,各应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运算简便,画出具有特征的数学运算符号。

  (2)全班练习,完成上面一行3题,完成后反馈校对,指出每一题的特征。

  (3)全班练习,完成下面一行3题,完成后反馈校对,指出每一题的特征。

  2、判断、改错练习。

  (1)400×(25+1)=400×25+1

  (2)(64+4)×25=64×25+25

  (3)25×32=25×(4×8)=25×4+25×8

  (四)综合练习

  1、练习第7题。

  (1)找出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算式,并各自归入相应运算定律类型中。

  (2)余下的两题:32+144+68+56,1230-216-184,为什么不能归入相应的类型?他们可以简算吗?

  (3)独立练习。

  (4)反馈矫正。

  2、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1)计算课本第8题,完成后校对。

  (2)计算第9题,完成后的、反馈讲评。

  3、应用题练习。

  (1)独立练习第10题。

  (2)反馈讲评,对25×400+25×40025×400×2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4、思考题指导。

  (1)独立思考2分钟。

  (2)指名已解答的同学说思路。

  (五)巩固知识结构

  通过两节课,我们对第一单元进行了系统的复习,说一说第一单元中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本领?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六)作业:《作业本》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下半页的内容,第93页的例7和例7后面的“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4-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的计算。

  2.使学生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一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说:

  1.运算定律的内容;

  2.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

  3.举例说明应用运算定律怎样使计算简便。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有关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写在黑板上。

  二、学习新知

  1.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自学教科书第92页下半页的例子,看看每组算式是不是相等。

  2.学习例7。

  教师:“在整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小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出示例7。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同座位的学生进行讨论。

  学习第(1)题时,可以提问:

  “这道题怎样做比较简便?(先做0.25×4比较简便。)

  “第一步应该怎样做,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把原来的算式改写成0.25×4×4.78。)

  第二步应该怎样做,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应用乘法结合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的每一步写在黑板上。

  最后,用虚线把可以省略的步骤框起来。

  学习第(2)题时,可以仿照第(1)题先提问,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在整数乘法计算中,这样的题怎样进行简便计算,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3、基本练习。

  做例7后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于每一道题都要让两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一步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用简便运算的就用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根据哪个运算定律填写的。可有意识地让一些中、差生回答。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5题的第一行的三个小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遭题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应用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3.做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时,注意了解学生是否注意使用简便方法进行运算。集体订正时,对于用简便方法比较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

  4.做练习二十二的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让用不同解法的学生都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教师提醒学生:“不仅在计算式题时要注意使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解答应用题时也同样要注意使用简便方法。”

  对于学有余力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7‘题。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提醒学生随时注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五、作业

  练习二十二的第5题的其余习题,第7题。

  板书设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例7:计算(1)0.25×4.78×4(2)0.65×201

  =0.25×4×4.78=0.65×(200+1)

  =1×4.78=130+0.65

  =4.78=130.65

  课后附记: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3

  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学中巧妙地创设问题的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积极地思考。课件出示三道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计算题,在学生计算后,利用课件演示把刚才做的三道题加上小数点,巧妙地变成了小数乘法计算题。接着质疑:整数乘法变成了小数乘法,它们能应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吗?由此引出新知的学习。为下面学生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迁移到小数乘法做好准备。

  2.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本课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计算这三组题,通过计算发现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然后组织学生观察算式,交流发现的规律,进而共同总结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在学生明确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的基础上出示例题,让学生试着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在板演时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个运算定律,使学生体会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因此在新知学习之后,我设计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探究报告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引发思考。

  想一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吗?(一样)

  2.观察发现。

  观察下面的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分别运用了什么定律?

  7×12○12×7

  (8×5)×4○8×(5×4)

  (24+36)×5○24×5+36×5

  (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

  3.提出问题。

  顽皮的小精灵给上面各题中的数加上了小数点,不用计算,你能很快知道答案吗?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4.质疑,揭题。

  整数乘法变成了小数乘法,它们能应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适不适用于小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生动的情境和亲切的开场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知识铺垫的复习题以添上小数点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探究新知

  1.验证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1)探究验证方法。

  师:怎样验证小精灵的猜想对不对呢?

  预设 生1:看两边的算式结果是否相等。

  生2:举例验证。

  (2)验证。

  ①笔算验证。

  师:动笔算一算,运用运算定律得到的算式结果与原式是否相等?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②举例验证。

  小组合作:根据每个运算定律写一个小数乘法的例子,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看是否相等,并填写探究报告单。

  乘法运算定律

  字母表示

  举例

  结果是否相等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③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小结:我们通过实例推导证明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解决小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讨论等形式验证小精灵的猜想,从而自主发现规律: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教学例7。

  (1)课件出示例7中的第1道小题。

  师:请你试着做一做,并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个运算定律。

  (学生试做,并板演汇报)

  0.25×4.78×4

  =0.25×4×4.78→乘法交换律

  =1×4.78

  =4.78

  强调: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观察数的特点。

  (2)课件出示例7中的第2道小题。

  师:你认为解此题的关键是什么?

  预设 生:先把202改写成200+2,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师:你会做吗?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设计意图:充分放手,让学生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例7的过程中巩固新知,训练思维,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类推迁移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学习热情

  1.计算:50×13×2 125×7×80 3×25×4你能快速的计算出结果吗?(ppt)

  2.计算12×5×60 30×7+85 250×4-320 (ppt)

  如果第一题没能难住你们,那么这一些题呢?

  在这些题中,你应用了哪些我们已学过的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3.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

  二、探索新知

  1.把上面复习题稍作变动(加上小数点),让学生说一说改动后的运算顺序是什么?(ppt)

  变1.2×0.5×60 30×0.7+8.5 2.5×4-3.2

  教师板书: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

  2.引导性谈话:整数运算与小数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和连乘、乘加、乘减完全相同,整数乘法中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能适用吗?

  3.举例说明: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0.8×0.5)×0 .4○0.8×(0 .5×0.4)

  (2.4+3.6)×0.5○2.4×0.5+3. 6×0.5

  4.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5.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三、巩固知识

  教学例7

  计算:

  (1)0.25×4.78×4

  (2)0.65×201

  1.第一道题你打算怎么计算?应用了什么定律?

  2.第二道题你打算怎么计算?应用了什么定律?

  师板书:

  0.25×4.78×4 0.65×201

  =0.2 5×4×4.78=0.65×(200+1)

  =1×4.78=0.65×200+0.65×1

  =4.78=130+0.65

  =130.65

  做一做(课本),生黑板演示

  四、总结

  (一)今天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想向大家说吗?

  (三)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板书: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0.25×4.78×4 0.65×201

  =0.25×4×4.78=0.65×(200+1)

  =1×4.78=0.65×200+0.65×1

  =4.78=130+0.65

  =130.65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地、合理地、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导入】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

  1、直接说出得数

  0.5×0.2= 50×0.2=

  2.5×4= 2.5×0.4=

  0.125×8= 12.5×8=

  小结:25与4相乘,125与8相乘是好朋友,还注意了小数点位置的处理。

  2、看谁算得巧

  25×73×4 (23×8)×125 102×32

  小结: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用字母怎么表示这些运算定律。

  3、板书:

  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x(b+c)=axc=axb。

  二、探索新知

  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师:整数混合运算顺序适用于小数。

  1)猜。猜猜,这些同组算式的结果怎样?(板书:猜)同桌讨论,协作完成。

  2)算:计算下面各题,找出计算结果相同的式子用等号连接。(板书:算)

  1.2 × 0.7 0.8×(0.5×0.4) 2.4×0.5+3.6×0.5

  (0.8×0.5)×0.4 (2.4+3.6)×0.5 0.7×1.2

  师:(手指算式)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后,纷纷举手)

  师:说得太好了,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什么?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

  3)举例验证:

  一个这样的例子就能说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适用于小数了吗?还要举例说明。(板书: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进行验证乘法交换律。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用同样的方法举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2、运用:

  师:你们真聪明,又肯动脑子。刚才通过我们的探索,大家知道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计算简便呢?

  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4.2×1.69= ×

  2.5×(0.77×0.4)= ( × )×

  7.2×8.4+2.8×8.4=( + )×

  小结: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3、例题讲述

  1)猜一猜。师:(板书) (1) 0.25×4.78×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猜猜可以出什么数,使这道题可以用简便方便计算?

  为什么都猜与4相关的数。(有数字25 ,并且是用的连乘,找25的好朋友4就行了。)

  2)算一算。0.25×4.78×4

  怎样算简便,请试着用简便方法计算,并思考你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共同研讨)。

  让学生在班级汇报交流。

  师:谁能说说这道题能不能简算?怎样简算?为什么?

  3)练一练:

  (1) 50 ×0.13×

  (2)2.5 × ×0.125

  (3) 12.5×8.8

  评:为什么填2和32?

  12.5×8.8运用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的依据。

  4、例题讲述:

  同法讲述0.65×202。

  练习:(1) 27×3.7+3.7×

  (2) 8.4×101.3 - ×1.3

  (3) 3.2×98

  三、独立练习:

  0.034×0.5×0.6

  4.75×99+4.75

  小结:分别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第二小题特别注意什么?(把4.75看成4.75x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

  四、拓展延伸:

  8.6×1.28+8.6×0.72-8.6

  这题怎样算简便呢?特别注意什么呢?

  8.6×1.28+8.6×0.82-0.86

  这道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数字8.6与0.86不相同,怎么处理呢?同桌交流。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0.86看成8.6x0.1,这样就有了相同因数8.6,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已经明白了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适用于小数

  乘法交换律:axb=bxa; 0.25×4.78×4 0.65×202

  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

  乘法分配律:ax(b+c)=axc=axb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6

  教学目标:

  1、 经历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验证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含用字母表示);

  2、 能灵活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

  一、比赛激趣,引发猜想

  1 、谈话:在数学课堂中,大家都非常欣赏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同学,下面就给大家一个机会,我们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看哪位同学最先博得大家的欣赏!

  2 、教师报题,学生起立抢答。

  3、大家的速度都很快,很难分出高下,下面换一种比赛形式。

  (课件演示:一次性计算两道题,看谁算得既对又快。)

  4、启发猜想:这几天我们在学什么计算题,(笔算乘法)感觉怎样?联系刚才我们做的两题加法,你想到了什么?

  5、引导猜想: a、乘法中可能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b、猜想怎么用字母来表示它们。

  { 板书猜想结果: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二、合作探究,举例验证

  1、 引导验证方法:老师为什么要在等号上加“?”!谁有办法把问号去掉?

  请学生当即举一个乘法交换律的例子。(板书:学生所举例子,注:举例证明)

  质疑:举一个例子能证明这个运算定律的正确性吗?(可能是巧合)

  那怎么办?需要凝聚大家的力量一起举例!

  2、 小组合作验证

  3、 归纳两条乘法运算定律的文字叙述内容,揭示课题。

  三、学以致用,加强巩固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按照教参中的教学进程安排,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需要分两课时完成。笔者认为将两课时合并为一课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比较相似,由两条加法定律猜想到两条乘法定律,难度不大,十分自然。其次,两条乘法定律一起学,一方面有利于比较区分;另一方面,更利于实际应用,事实上在计算应用中,这两条定律通常是结合在一起应用的。

  2、经历过程,强化体验,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从猜想→验证→应用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的'启发、引导、参与。更多的是学生自发的学习,是学生感觉学习知识的需要而展开学习。如:由加法的简算快捷而受启发联想到乘法要是也有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该多好!从而激起探索新知的欲望。再如:当体会到举一个例子无法验证说明问题,需要举更多的例子时,让学生考虑怎么办?从而讨论解决方法:大家一起举例。再如:得出结论后,当然想到拿学习成果应用于实际。这比由老师步步安排好学习步骤要好得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高涨。

  3、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在数学知识领域内,“猜想→验证 →结论”是十分有效的思考研究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今后的学习。同时,在验证环节中涉及到常见的证明方法——举例证明。同时渗透了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辨证关系。总体上说:这节课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探索空间,体现了数学逻辑思维的严谨美,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7

  课题: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的例1和例2,第22、23页的乘法交换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五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把下面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把例1的插图放大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起迁移。

  教师:我们在前面复习总结了加法和减法,今天要复习总结乘法。

  教师出示复习题。

  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做纸花。第一组做了45朵,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第三组做了50朵。三个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是鸭的3倍。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4.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然后教师提问:

  “上面这些题目哪些题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请三、四个学生逐题回答能不能用乘法计算。

  教师:第1题和第3题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出示例1的插图,自学:(1)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有几种求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

  (2)乘法算式5乘以6表示什么?(6个5相加。)

  (3)相同的加数是谁?

  (4)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是谁?

  (5)解答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简便,还是用乘法计算简便?

  (6)你能说出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强调说明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接着让学生看教科书第25页,齐读两遍书上的结语。

  “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乘法算式中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被乘数和乘数又叫什么数?”,教师:学过因数以后,在一个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就可以不必严格区分了。

  2.自学乘数是1和0的乘法。

  (1)自学一个数和1相乘。

  完成下面的算式:1×3=、3×1=、1×1=。

  6×1=1×8=1×10=123×1=

  做完后让几个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2)自学一个数和0相乘。

  自学后,完成下面的算式:0×3=3×0=

  提问:“0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3=0表示3个0相加的和是0。

  “3乘以0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0个3相加?”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再说明:0个3不能表示0个3相加,3乘以0就表示0个3还是0。

  板书:3×0=0。

  “0乘以0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0个0不能相加,0乘以0就表示0个0还是0,算式是:0×0=0。

  “这三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0有关系。)

  “一个数和0相乘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3.学习乘法交换律。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例1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

  (1)要求一共有多少鸡蛋,用乘法计算还可以怎样列式?“

  (6×5=30(个))。

  (2)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讨论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互相补充。

  师: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乖,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算出的结果相同。

  实践:下面同学们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这个结论是不是有普遍性。

  小组间进行实践。

  教师:“通拉上面这些乘法计算,可以看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计算结果怎样?”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学生自学例2。

  “谁能够用字母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教师板书:a×b=b×a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学生发言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明确指出:我们曾经用交换乘数和被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乘法验算,这实际上就是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2.做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再集体核对。核对第2题的第4小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下等号:左面等于什么,等号右面等于什么。教师再说明:三个数连乘,相乘的因数交换了位置,乘积也不变,所以乘法交换律也适合三个数连乘的计算。

  四、作业

  练习五的第1、2题。

  教学设想:本课大胆地进行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尝试,让学生自己总结结论,并自己进行验证,教师只是参与者,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课后附记: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运算定律

  教师:我们在学习四则运算时.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指名用自己的话说出运算 定律,并举例说明。然后用字母表示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教科书第93页的表。

  如果学生只举整数的例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运算定律除了对整数加法和乘法适用以外,对小数和分数的加法、乘法适用吗?让学生再举几个有关小数、分数加法和乘法的例子。

  下面的式子有没有错误?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4.3十2.5)4=4.342.54

  (700十1)68=70068十68

  153(220十57)=153220十57

  638十378;(63十37)(8十8)

  还可以做练习二十的第8题。

  教师:在我们学过的知识里哪些地方应用丁运算定律?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如果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还可以让学生用运算定律解释下积、商的变化规律:如: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扩大10倍:可

  以用下面的式子说明:

  (a10)b=a10b=ab10=(ab)10

  这里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简便算法

  教师: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些计算简便。谁能举个例子?

  接着出示教科书第93页的例1、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数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应该用什么运算定律。说完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集体订正时.教师再提问:这道题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使学生明确:在计算时.不仅计算的开始有时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在计算时,要随时注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做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特别是下面二道题,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

  567十98 1 21 7

  教师要提醒学生:有的'算式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算法,所以。在运算前要认真审 题.看清算式中各个数的特点、选用种比较简便的算法,使计算又对又快。

  三、四则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回忆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概念和运算顺序。

  什么叫做第一级运算?什么叫做第级运算: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第级和第二级两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教科书第94页中间的算式.让学生标明运算顺序。

  教师:在计算混合运算的式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中有哪些运算符号.确定运算的顺序。

  出示教科书第94页的例2。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想一想运算顺序。然而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运算的顺序。同时,还要注意强调书写的格式。

  做练习二十的第9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四、小结(略)

  五、作业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

  3.借助视察、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及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的意义及其运算定律——交换律.

  教学难点: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14×3 50×30 2×50 15×4 15+15+15+15

  4+4+4+4 30×12 60× 40 4×25 9+9+9+9+9

  2.导入:刚才的口算题同学们算得很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即算得对又算得快呢?好!为了实现你们的愿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有关知识.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的交换律.(板书课题)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乘法意义:

  (1)出示例1,指名读题.演示课件“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 下载

  引导学生分析:横着看或竖着看,每排放几个,一共有几排?

  教师提问:如果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用加法怎样解答?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或6+6+6+6+6=30(个) (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如果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用乘法该怎样解答呢?

  用乘法计算:5×6=30(个)或6×5=30(个)(教师板书)

  (2)对比例1中的两种方法,哪种方法简便?

  引导学生说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师提问:从上面的算式关系,谁能说一说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

  教师补充说明: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演示课件“乘法的意义” 下载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积.

  (3)教学1和0的乘法特点:

  想一想: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中,有没有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

  启发学生举例:3×1=3 1×1=1 3×0=0 0×0=0 (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算式都和哪几个数有关系?

  教师归纳: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4) 反馈练习:(投影出示)

  ①下列算式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120+120+120+120 80+90+70 15+15+15+20

  ②判断:

  求几个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叫乘法.( )

  2.教学乘法交换律:

  (1) 出示例2 演示课件“乘法交换律”出示例2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2×5○5×12 400×20○20×400

  引导学生分组计算,使学生明确:左边两个数的乘积和右边两个数的乘积相等.

  学生讨论:是不是所有像这样的式子都具有这些特点呢?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自己举例说明,教师巡视.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教师指出: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反馈练习:

  ①下列各式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对吗?为什么?

  11×9=9×100 12×18=2×18 a+b=b+a

  ②课本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12×32=32×□ 39×41=□×□

  (2) 教师提问:

  加法交换律可用字母表示出来,如果用a和b表示两个因数,那么乘法的交换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呢?(a×b=b×a) (教师板书)

  教师指出:这里a、b表示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数.

  教师提问:以前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笔算乘法验算时用到了乘法交换律.)

  (3)练习:课本第60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计算下面各题,用交换因数的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

  32×25 105×424

  三、巩固发展

  四、课堂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1和0的乘法特点)

  五、布置作业

  教材62页1、2题

  1题、应用乘法意义说明下面各题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1) 一幢宿舍楼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可以住15户.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2) 一头牛重500千克,一头大象的重量是这头牛的10倍.这头大象有多重?

  2题、根据运算性质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25×7×4=□×□×7

  (60×25)×□=60×(□×8) (125×□)×□=125×(9×14)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和第25、26页的乘法交换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五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授课类型:

  新授课练习课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授课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做纸花。第一组做了45朵,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第三组做了50朵。三个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上面这些题哪些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1出示例1的插图,再提问: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还可以怎样求?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

  解答这道题用乘法计算简便还是用加法计算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号前面的数叫做被乘数,乘号后面的数叫做乘数,乘得的数叫做积。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

  注意: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例如:1×3=33×1=31×1=1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3×0=00×0=0

  2、教学乘法交换律。

  让学生再看例1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同乘法计算还可以这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5=30(个)

  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6页“做一做”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2、做练习五的第3、4题。学生独立做完后,再集体核对。

  四、作业:练习五的第1、2、5题。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什么叫乘法的交换律?

  附板书: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号前面的数叫做被乘数,乘号后面的数叫做乘数,乘得的数叫做积。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

  注意: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例如:1×3=33×1=31×1=1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3×0=00×0=0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11

  课题二: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第5题,练习十七的第7一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加 法 乘 法

  交换律: a+b=b+a a×b=b×a

  结合律:(a+b)+c=a+(b+c) (a×b)×c=a×(b×c)

  分配律:(a+b)×c=a×c+b×c

  然后引导学生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横向比较。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两个数交换位置,运算结果相同;不同点:运算方法不同。)

  “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三个数,不管相邻的哪两个数先进行运算再同另一个数运算,结果都不变;不同点:运算方法不同。)

  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表达式类似,只是运算方法不同。

  2.练习。

  (1)做第81页的第5题。

  让学生看一看这道题中的算式各符合哪个运算定律,然后分别填在横线上。

  (2)做练习十七的第8题。

  根据运算定律给每个算式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订正时,说一说依据。

  二、复习简便算法

  1.让学生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82十78十22 6×35×50

  136十68十64 125×80×50

  25十43十75十57 45×4×25×20

  271十53十47十29 62×7十38×7

  2.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469十98 437—305

  469一98 324—48—52

  3.让学生做练习十七的'第9题,指名说一说简便计算的依据。

  三、巩固练习

  2.做练习十七的第10一12题。

  (1)第10题,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说一说运算顺序。

  (2)第11题,独立做,集体订正。

  (3)第12题,让学生先自己做。其思路是:先求出第一个小长方形木板的面积,然后求它的宽,最后根据边长的特点分割。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做练习十七的第13 一14 题和第81页的思考题。

  思考题,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填数。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地、合理地、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并能灵活应用,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强,所以我通过微课让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强化知识点,再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知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活动2【活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研学提示:

  填一填:小组内交流表格内问题,小组长认真填写。

  想一想:观察表格中的例题,认真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通过微课的学习后,布置了2道运用运算定律计算的题,和学习小伙伴交流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活动3【练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学生

  1、快乐填一填:

  0.25×4.78×4=4.78×( × )

  2.33×0.5×4= ×( × )

  0.65×(200+1)= × + ×

  6.7×0.7+0.3×6.7= ×( + )

  2、抽数游戏

  ①运气题

  规则:四组各选一名学生上台到信封里抽一个数,抽到这个数只能放到本组算式里,看能否组成一道能简便的算式

  第一组:0.25×8.5×( )

  第二组:1.28×( )+0.72×8.6

  第三组:0.85×( )

  第四组:3.12×99+( )

  ( 4 8.6 99 3.12)

  师:你希望你们组抽到几?为什么?

  学生抽数,贴好

  师:你为什么叹气?

  师:这次运气不好没关系,我们可以凭聪明才智改变运气。

  ②眼光题:

  规则:四组各选一名学生上台到信封里抽一个数,抽到的这个数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到合适的算式里组成一道能简便的算式

  0.25×( )

  0.47×7.5-( )×6.5

  0.125×0.25×( )

  18.4×101-( )

  ( 36 0.47 8 18.4)

  师:这次大家高兴吗?这些算式怎样简便呢?动手算算。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上台板演说想法。

  提高题:

  灵活用一用

  教学楼侧有一块草地(如图)这块草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2.4米 2.4米

  6.2米 3.8米

  活动4【作业】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样获得知识的?

  如果换成分数这些运算定律能适应吗?课后我们也可以象这节课一样通过举例验证。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2、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使小数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的能力,培养合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感悟、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复习旧知识、自学教材中三个关系式,观察与分析,将旧知识推移到新知识里,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哪位同学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

  生: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字母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吗?

  师: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猜测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师:猜一猜,每一组算式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2、验证

  通过计算学生发现每一组算式都相等。

  师: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组算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算式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举例验证

  师:通过上面的一组例子,能否就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生:不能。

  师:对,单纯的一组例子并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多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同学们你们能仿照第一组的例子,也写出三种这样的算式,并验证是否相等。

  (学生动手写,让学生进行汇报,尽量让多个学生进行汇报,这样例子多了,结论更有说服力。)

  学生汇报。(教师有目的的板书几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师:小组同学相互交流,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4、应用

  出示例7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题,看看它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4.78×4 0.65×202

  (1)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写在练习本上。

  (2)指明学生板演。

  (3)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运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师:第①题,为什么先让0.25和4相乘?

  生:因为0.25和4相乘,正好得1,计算起来比较的简便。(使学生体会理解算前先观察题中有没有特殊的数,如果两个数的积是1、10、100、1000等等,运用运算定律先算,这样使计算简便。)

  师:你认为第②小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使学生体会到先把特殊的数进行分解,然后才能进行简算。)

  生:把202分成200+2,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师:在小数乘法中,要使计算简便,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启发学生思考,认真审题,要观察数的特点。)

  (4)交流评价。

  三、方法应用

  师:刚才,我们运用了乘法的运算定律,使小数乘法简便了许多,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看看下面这道题,怎样算合理简便,你能想出几种算法

  4.8×1.25

  (1)让学生独立做。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汇报(体现算法多样化)

  (4)评价总结。

  四、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题目。

  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这节课你都获得了哪些知识?在本节课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练习三第4.5题。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1页的例5、例6,练习三的第9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使学生知道在运算时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说一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哪些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学生说出字母表达式或用语言叙述都可以。对说出字母表达式的`学生,最好让他们再说一说每个运算定律是什么意思。然后用课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二、新课

  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出示下面三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关系。

  × ○ ×

  ( × )× ○14×( × )

  ( + )× ○ × + ×

  先让学生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然后算出左右两边的得数,看看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并分别做出结论。如,根据 × = × ,可以做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的结论。

  最后做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的结论。

  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每一个运算定律,教师板书:

  a×b=b×a

  (a×b)×c=a×(b×c)

  (a+b)×c=a×c+b×c

  教师:“这三个等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整数、小数、分数。)

  2、教学例5、例6(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使分数乘法计算简便)。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整数、小数的乘法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1)课件展示教学

  例5。 × ×5

  =×5×(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

  出示例5,让学生仔细观察,题里的已知数有什么特点。( 和5可以约分,所以可以先乘。)

  然后,教师问:“这种简便方法是应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15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和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 标签

  乘法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学习例5。

  (1)出示例5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2.学习例6。

  (1)出示例6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 ×c=a× (b×c)

  (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7。

  (1)出示例7。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

  (a+b)×c=a×c+b×c

  a×(b+c)=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8。

  (1)出示例8。

  (2)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3)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4)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

  2.78×85×17=78×(_____×______)

  81×(43×32)=(_____×______)×32

  (28+25)×4= ×4+ ×4

  15×24+12×15= ×( + ) 6×47+6×53= ×( + )(13+ )×10= ×10+7× 2.

  判断对错

  (1)39×22-39×2=39×22-2 ()

  (2)39×22-39×2=39×(22-2)()

  (3)39×28+39×72=39×28+72 ()

  (4)39×28+39×72=39×(28+72)( )

  (5)39×12=39×(12-2)( )

  (6)39×12=39×(10+2)( )

  板书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相关文章:

《乘法运算定律》说课稿07-13

乘法运算定律说课稿07-01

乘法运算定律复习说课稿05-26

《乘法运算定律》说课稿7篇12-01

加法运算定律的教案11-06

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08-26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04-03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教案03-09

运算定律说课稿11-09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