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时间:2024-04-08 08:11:59 教案 我要投稿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56-57页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们喜欢花吗?在公园里举行花卉展,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

  这里有那么多美丽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花园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花园里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整十数加整十数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

  学生汇报,在花圃里有三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

  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10+20)

  谁还有不同的算式?(20+10)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请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4、想加算减: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想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事实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摆小棒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

  2、整十数减整十数:

  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还有多少盆紫花?

  可以怎么列算式?(板书:30-20=10)

  你是怎么知道30-10等于10的?同桌两人说一说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三、巩固练习

  1、口算(练习十第2题):3+2=4+5=6-4=

  30+20=40+50=60-40=

  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书57页的做一做,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算理和方法。

  3、游戏:帮邮递员叔叔送信

  4、练习十1、3、4、5(同桌交流)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怎样想?

  五、小测和评价。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3+2=4+5=8-4=1+2=3+5=6-2=

  30+20=40+50=60-40=10+20=30+50=60-20=

  二、今天是小熊贝贝的生日,有好多的小朋友都想到他家里为小熊过生日,可是小熊家太小了,不能接待太多的小朋友,于是呀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他家的挂上算术题,谁先做对了就可以到家里去。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试呀?

  (出示第59页的第7题)请每一位小朋友选一道题,算对了,小熊就开门让他进去。

  三、解决问题

  1、出示课本第59页的第6题的挂图。(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前两个小题,再让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2、完成书上第60页第9题。

  3、完成书上第60页第10题。

  4、完成书上第60页第11题。

  四、小竞赛。书上第59页第8题。

  五、拓展练习

  完成书上第60页下的思考题

  想一想:下面每个()可以填什么数

  10+30〉()20+()<2525+()=2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2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这部分内容学习得好坏将对以后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3.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既是对已学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备内容

  1.解决问题(1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2.两位数减两位数(2课时)→不退位减;退位减

  3.两位数加两位数(2课时)→不进位加;进位加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课时)→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1课时)→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3.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学习中感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有学习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备重难点

  重点

  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3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4、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4

  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各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手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以具体事物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方法内化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NO:1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T)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2、师: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的可认真了,那谁愿意大声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呢?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师:同学们,你们能据花农伯伯说的话来完整的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自己想一想这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3、巩固练习,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

  1、练习十的1T

  (出示1T图)老伯伯看见同学们这么热心特地买来矿泉水来谢谢大家了。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T: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上下2题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P58面的3T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借助圆片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减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的能力,同时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之上的。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减法的算法。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演示奥运金牌榜情境图。

  1.读懂情境图。

  (1)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谁呀?分别获得多少块金牌呢?

  (2)谁获得的金牌数最多啊?(中国)

  2.交流情境图。

  (二)根据图中信息揭示课题。

  1.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减法问题)

  2.提取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其中的三个不退位减法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图中信息,根据图中信息提出减法问题,教师有意识地将其中三个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梳理出来,作为学生探究的基点。同时在信息的对比中,发现中国金牌数第一,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探究算法,明确算理

  (一)自选问题,分组探究

  1.各组选题,尝试列式。(选三名学生上台板演)

  36-23= 36-16= 19-16=

  2.回顾加法,列出竖式

  (1)回忆加法笔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尝试列出竖式。

  3.利用圆片,探究算理

  (1)理解圆片在不同数位上的含义.

  例如:在个位和十位各摆放四个圆片,说说这个数是几?这两个圆片代表的含义是否一样?如果老师现在在个位划去一个圆片、十位划去两个圆片,一共划去的数是多少?剩下的数是几?

  (2)利用圆片摆一摆,算一算。

  4.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1)各组摆好后,组内分别说一说。

  (2)上台板演,交流做法。

  5.竖式计算,交流发现

  (1)列竖式计算减法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2)遇到结果的个位是0时要占位。

  (3)遇到结果的十位是0时不用写。

  (二)尝试练习,分组比赛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一题,根据数位上的圆片计算。

  2.做一做第二题,计算结果中的个位和十位有0时的处理。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了之前学习列竖式计算加法的基础,因此,本课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做好充分引导。尤其对圆片在数位上的`含义做出指点,以帮助学生突破理解笔算减法算理这一难点。在分组合作的同时,设计分组比赛的环节,活跃课堂,让计算不再枯燥。】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一)教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题。

  让学生理解减法竖式的注意事项。

  (二)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减法,进一步巩固新知。

  (三)练习三的第3题。

  图文并茂,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全课总结,个人评价

  (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你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有什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第一课时[P61、P62]

  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及加整十数

  例1、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一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教学建议:

  例1:注意点:1.注意情景图所提供的信息与所提问题的联系,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图中显示的信息有4条,其中一条信息一直都没有用到。零散的语文书有8本。2.注重35+3与35+30的计算方法的比较。可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很容易探索获得:计算35+3,先算5+3得8,再算30+8得38;计算35+30,先算30+30得60,再算60+5得65。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相同单位的数相加”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

  做一做:对比练习,注意让学生说说上下算式算法的不同。注意:5+21与50+21的计算。因为这两题是一位数和整十数加两位数与其他的题目刚好相反。特别是5+21容易使学生出错。强调后练习十一的第1、2题练习应该没有问题了。

  第4题:渗透函数思想。注意对题意的理解。

  第二课时[P62、P64]这节课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让学生借助小棒来突破难点。

  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例2及练习十一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的口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例2:由学生身边的活动实例引出计算问题,使计算教学蕴含具体的生活内容,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注意点:1.理清情景图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意思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2.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教学时,要让学生动手摆一摆,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注意结合学生的操作,着重说明4根小棒加9根小棒是13根,把10根捆成1捆,再和原来的2捆加在一起。突出计算时先拿个位数相加,得出结果再跟整十数相加,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3.《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突出算法的多样化。此时,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多说多操作,说说自己独特的想法。关于优化的问题,我想重点把它放在第二课时练习课再来解决。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放松优化的问题,在学生众多的算法中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此时,不必老师可意的强调,他们也能体会到哪种方法比较的简便。而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创造的算法被列为最佳或较佳时,在他们幼小心灵会萌发出自我的价值,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主动挑战自我,这才是教学改革的真谛!

  做一做:让学生脱离摆小棒,运用学习的口算方法,算出得数。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借助小棒来解决。

  第5题:要注意上下题之间的联系。

  第7题:注意点:也可充分利用画面资源。例如:再仔细看一看,还可以怎样把小兔分成两部分?(可分为草丛中的与草丛外的,在跑的没在跑的`等等。)又可以怎样计算呢?

  第三课时[P64-65]

  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混合练习

  练习十一9-14题(第三课时这样的安排我认为主要是考虑这几题都是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混合练习,就将它安排在同一课时,同时还可以自己根据学生的情况,出几道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第9题:注意算法的优化问题:可提问为什么你算得这样的快?有什么好方法吗?让学生体会到哪种算法是最好的、最棒的。

  第10题:即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又可以为以后学习乘法做些准备。要提醒学生计算要仔细,前面一个错了后面就全错了。还可适当的增加类似的题型。如:5连续加5,7连续加7,8连续加8等。

  第11题:让学生注意只提供了一个条件,还有一个条件要自己在图中找。

  第13题:练习的题量比较的少,还可以适当的增加几道相应的练习。增加学生的练习量。

  第四课时[P65-67]

  内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练习十一14-17题及聪明题(我认为这几题是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因此将这几题安排在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第14题:(如图)此题要注意让学生弄清题意,有的学生看不出题中的哪7架飞机飞走了,刚拿到教材我也看不明白。这里需要老师点明是左边的7架飞机。另外,根据起飞的飞机架数和现在停着的飞机架数解决原来有多少架飞机的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要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如:通过算式7+11=18(架)与18-7=11(架)对比,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白“原来有多少架飞机的”算理。

  第15题:选择了回收旧电池的事例,渗透学生的环保意识。注意点:有些学生可能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列出的算式是35-7,那学生肯定是对问题的意思不理解,此时要注意问题的对比。如果用算式35-7,那题目可以怎么改?经过比较学生就明白了。

  第17题:是一个简单的统计表。这种练习形式前面出现过,让学生用表中的数做连加练习。同时,用于渗透统计思想,并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长大了为祖国争光的思想教育。

  聪明题:叙述的事理情节稍复杂些。注意先引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再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点:

  1.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用通俗的语言讲清算理。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教学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 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 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情景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电脑出示。学生开火车练)

  11-3= 13-8= 17-9= 14-5=

  15-7= 12-3= 16-8= 13-7=

  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来做几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8-6= 87-3= 96-6=

  师谈话:把它们改为38-9=、 87-8=、 96-8=,你会算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比减数小,如果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那这三道题怎么计算呢?(退位),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课件演示:玩具商店的玩具货架画面。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生:图上告诉我们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是15元和36元。

  课件继续演示:两个小朋友进行对话。左边的小朋友在问:“我只有8元,想买一辆赛车玩具,还要攒多少元?”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和想什么?

  生: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钱?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元钱?

  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

  生答师板书

  36-8=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5-2、76-4等算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够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动手摆小棒,分组讨论36-8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说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过程和方法?

  生:6不够8减,我们先打开一捆和原来的6根合并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里面减去8根。

  师:16根减去8根还剩8根,再加上剩下的2捆(20根)一共还剩28根。在算式后面写上得数“28”。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方法?

  生: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现计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再用16减去8,最后把8和20合起来就是36-8的差。

  结合生答师板书:36 – 8 = 28

  / \

  20 16_8

  8

  (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师:还有其它算法吗?

  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用26加2得2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6 – 8 = 28

  / \

  26 10_8

  2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计算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在以后的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可指定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的在下面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订正答案时指定1到2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怎么办?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先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

  3、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先让学生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独立算,最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5、6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课时数:15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四十五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各种形式灵活的加减法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孩子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感受数学可以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谈话法

  教具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一幅鲜花盛开的公园一角的.画面。

  师:公园里鲜花盛开,已经很美。节日快到了,人们希望公园更美,工人叔叔又运来好多鲜花。(出示工人运鲜花的场景图)。

  2、提出问题。看到这么多盆花,你想提什么问题?

  (1) 工人叔叔运来几种花?

  (2) 红花、黄花、紫花各有多少盆?

  (3)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4) 工人叔叔要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

  ……

  二、探究问题。

  小精灵也来了,他问小朋友:“谁能说一说,刚才一些问题可以怎样算?

  (1) 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列式计算。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10+20

  还剩多少盆紫花— 30-20

  (2)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a)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十个十个地数)。

  (b)又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

  (C)3个十去掉1个十,还剩2个十,是20)。

  (d)还可以转变成10以的加减法来计算(1+2=3, 10+20=30;3-1=2,30-10=20)。

  三、巩固练习。

  1、 P57做一做。

  2、 练习十第1—3题。

  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 30-10=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9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75-8= 36+40= 42-9= 54+8= 48-40=

  52-7= 36+4= 50-20= 57-20= 84-7=

  75-6= 84-60=

  (2)谈话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知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教材第101页第1题。

  ① 指名读题。

  ② 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

  ③ 指名上台笔算,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30+24+28= 75-26-35= 45+27-5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

  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

  和: 和:

  差: 差:

  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30+24+28= 75-26-35= 45+27-59=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单元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得认知结构。

  2、经历模仿整理到自主整理的过程,培养学生方法迁移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对知识的查漏补缺,使学生经历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扫除计算障碍,提高计算能力。

  4、通过分层练习,巩固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自信。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一)100以内加法的有关知识整理

  出示题卡:25+8、39+40、36+7、39+4、63+4、47+30、50+16、21+6、42+3

  师:谁能给这9道算式来分分类?

  一生上台分类:25+8、36+7、39+4、63+4、21+6、42+3分一类,这些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39+40、47+30、50+16分一类,这些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师根据生的分类方法板书:

  两位数加一位数:25+8、36+7、39+4、63+4、21+6、42+3

  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39+40、47+30、50+16

  师:你们同意她的想法吗?请你们再仔细观察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这6道算式,能不能再将他们分分类呢?同桌先互相交流一下。

  生汇报:25+8、36+7、39+4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都满十了,要向十位进1;

  63+4、21+6、42+3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还没到十。

  师根据生的回答修改板书,边写边说明:像25+8、36+7、39+4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都满十了,要向十位进1的,我们叫它们为进位加法;而像63+4、21+6、42+3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还没到十,叫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25+8、36+7、39+4、

  两位数加一位数: 不进位加法:63+4、21+6、42+3

  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39+40、47+30、50+16

  师小结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对100以内的加法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回顾和整理,100以内的减法的.相关知识跟加法这部分内容非常相似,怎样对100以内的减法进行回顾和整理呢?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吗?

  (二)100以内减法的有关知识整理

  出示减法:12-4、80-30、34-8、17-9、79-70、99-8、26-3

  生四人小组讨论、整理

  生反馈:减法有两位数减一位数的:12-4、34-8、17-9、99-8、26-3,也有两位数减两位数的:80-30、79-70。其中两位数减一位数,有的个位就够减了:99-8、26-3,有的个位不够减:12-4、34-8、17-9

  师生共同整理100以内的减法

  不退位减法:99-8、26-3

  两位数减一位数: 退位减法:12-4、34-8、17-9

  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整十数):80-30、79-70

  师:这就是我们第六单元学习的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后啊,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回顾、整理其他单元的内容。

  进位加法:25+8、36+7、39+4、

  两位数加一位数: 不进位加法:63+4、21+6、42+3

  加法

  100以内的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39+40、47+30、50+16

  和减法 不退位减法:99-8、26-3

  两位数减一位数: 退位减法:12-4、34-8、17-9

  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整十数):80-30、79-70

  (三)查漏补缺

  老师课前收集了小朋友们平时算错的一些题目:

  34+5=84、37-8=31、33+8=31、64+5=79、43-6=47、59-7=42、35+8=27、45-7=36、92-2=9、58+6=63看看谁能来当小医生,把错题的毛病给找出来?

  师小结:做题一定要仔细,要用对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准确率。相信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你们肯定会更认真、更仔细的。

  二、练习提升

  1、35+3= 35+8= 67-5= 57-8= 92-2= 29-2=

  2、填数:32比6多( ) 19比( )少59 ( )比57多30

  3、连线

  得数的十位是5 得数的个位是4

  8+45 50+2 79+7 90-9 68-6

  19+5 30+44 66-8 47-40 12+7

  得数比80大 得数在60~70之间 得数比20小

  4、( )里可以填哪些数?

  54-( )=4( ) 75+( )=8( )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1

  一、教学内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加减法估算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三、编排特点

  1.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

  两位数加两位数:乘车参观博物馆的问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奥运申办城市得票数的比较

  问题解决:学校卫生评比

  连加、连减:摘西瓜、运西瓜

  加减混合:公共汽车上、下人

  加减法估算:购买日用品需带多少钱

  所以,计算内容不只是解决计算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2.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体现算法多样化。

  (1)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

  (2)连减:既可以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也把两个减数先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两者之和。

  (3)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自己归纳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具体编排

  1.两位数加两位数

  主题图

  (1)通过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图中包含着解决“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的实际问题所需的信息,如车上写着每辆车准乘70人,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的。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哪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70?”让学生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的算式,使学生看到例1~例3中的算式都是自己列出来的,发现知识的前后联系。

  (3)学生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比如“某班比某班多多少人?”等等,要鼓励学生养成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不进位加

  例1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

  (2)从主题图中抽取出其中两个班,自然地引出计算问题。

  (3)体现算法多样化:小女孩用口算解决问题。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

  (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

  (5)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展示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

  (6)最后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例2

  (1)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

  (2)编排与例1一致。

  (3)小精灵的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还可以怎样加?”就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

  进位加

  例3

  (1)整个编排方式与前面一致。

  (2)教学时重点是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

  (3)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

  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两位数减两位数

  主题图

  (1)结合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用统计表的方式给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使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

  (2)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不退位减

  例1

  (1)小精灵提出问题,两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

  (2)多种算法:口算(在这儿还不是统一要求),笔算,“还可以怎样算”提示学生发现更多的算法。

  (3)列竖式时,借助形象数位表,与竖式相对应。因为不退位,学生观察直观图就可以理解。

  (4)编排与不进位加一致。

  退位减(两个层次)

  例2(一般的退位减)

  (1)借助小棒操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

  (2)重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化。

  (3)提出问题: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

  例3(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

  (1)脱离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

  (2)重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个位要算几减几。

  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

  与加法一致,也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归纳。

  问题解决

  例4

  在本套实验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对“问题解决”的编排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的。

  ①结合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例题和练习。

  ②结合计算教学,安排编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训练。

  A.计算教学从问题情境引入,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一些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编排例题进行教学。

  ④一些纯数学问题,很难结合计算进行编排,所以编排成独立的单元。

  (1)“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一样,都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安排例题。

  (2)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给出了部分年级在卫生评比中所得红旗的情况,但每个班所得红旗数没有出全,下面一部分被树挡住了,只能通过一一对应看出各列之间的相差数,其他的信息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

  (3)教材利用两名学生的对话,自然引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在这儿,二(2)班的红旗数量不能直观数出,必须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求出。

  (4)最后教材通过小精灵提出“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让学生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教材体现了资源的丰富性,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情景图中的丰富资源。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运算顺序已经在前面学过,在这儿的重点是列竖式计算。

  ◎由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

  例1: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例2:通过对话给出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在教学连减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的思想。既可以用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先计算一共运走多少个。

  例3:通过上下车的实际情景引出计算问题。

  加减法估算

  关于估算,《课标》中有明确的说明,它是这样描述的:“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两点:计算、解释过程)

  在前两册教材的有关练习中已经渗透了有关估计、估算的内容,这儿是第一次正式教学。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

  例4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这样一个估算情境说明估算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用估算还是精确计算是根据计算的精确度需要而定的。

  (2)在进行估算时,其策略是可以多样化的。(例如,可以两步都用估算;也可一步用估算,一步用精确计算。)

  (3)重要的不是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相差多少,而是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

  五、教学建议

  1.利用情景图,让学生充分体验提出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捆小棒和拆小棒来帮助理解。

  3.要让学生灵活采取计算策略,对口算、笔算和估算的选择要根据计算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而定。在每一种计算里面(如估算),也可以采取不同的计算策略。

  4.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材中很多地方都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去归纳、总结。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这是一个融操作性、趣味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很好的实践活动。

  一、目的:

  1.本活动通过让学生测量门窗的宽度、身高、臂展等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理解,进一步发展长度观念。

  2.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3.利用统计表发展学生收集、整理数据,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4.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

  二、特点

  1.活动性:整个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进行,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是很多,操作性很强。

  2.开放性: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由学生自己而定,可以测量门窗的宽度,也可以测量桌子的长宽;测量的工具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可以选用学生用尺,也可以选用米尺,还可以用卷尺、皮尺。

  3.合作性:许多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要让学生在活动采取合作的方式,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活动。比如,测量黑板的长度,就需要几个同学合作完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2

  教学内容:小学教科书第33页。

  教学目标:

  1.本教学设计主要使学生通过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小组交流,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和复习,现在一段时间,把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列式计算:41-13=28(岁)

  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三、课堂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9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上册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与一位数、整十数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又为今后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奠定基础。本课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很多学生对这类计算有过尝试,但对于算理的理解比较模糊。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借助学具,直观操作,建立对减法过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楚用语言表征出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为学习下一课时退位减法最好准备。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之上,熟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一)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数,比较每组数表示的意义。)

  1.7和70

  2.45和40

  3.82和2

  (二)口算。“开火车”形式进行练习。

  90-70= 80-40= 70+5=

  34+4= 5+32=

  4+( )=66 60+( )=68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情境引入,初步体会算法

  (一)结合情境图,了解信息 提出问题

  1.小小图书馆(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一(1)图书馆开馆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正忙着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呈现)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信息。

  (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

  (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并选择性板书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可让学生结合信息完整把问题叙述出来。

  (二)列出算式,对比分析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 35-20

  教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减法算式,第一题是减一位数,第二题是减两位数,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三)猜测结果,引发探究

  学生互相说说算式结果。

  教师追问:同学说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一起来验证。

  (四)借助学具,直观感悟

  教师:可以尝试使用计数器和小棒帮助计算。

  预设的方法有:

  1.直接数数方法:35-2往前数2个,就是33;35-20是10个10个地数,往前数2个10就是25、15。

  2.小棒操作,直观呈现过程。

  3.计数器拨数,位值思想渗透。

  (五)回顾交流 理解算理。

  教师根据学生表述过程,在算式中体现过程和方法,数形结合,由抽象向具象过渡。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要束缚学生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选择性进行操作,自主探索性学习,通过学生汇报不同方法,进行互相学习,交流,相互补充,既尊重学生个性的展示,有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师则利用课件将直观地操作图口算过程对应起来,多途径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对比感知,明确算理

  (一) 简化思维突出重点(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摆小棒和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

  先让学生思考片刻,再利用课件把摆小棒和计数器拨数的过程动态演示,根据学具操作过程,课件出示算式计算过程。再次让学生感悟算理。

  (二)回顾比较,认识本质

  1.比较“35-2”和“35-20”计算有什么不同?

  2.同桌交流,相互讨论,回忆操作和计算过程。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小棒和计数器操作过程中的捆数(几个十)、根数(几个一)及十位和个位的计算顺序表述,突出算式的区别,同时内化位值概念。

  3.概念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加、减。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再结合学具,课件辅助,回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再将两个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区分,在对比中感知算法和对算理的明确认识。】

  三、拓展探究,深化算理

  (一)我来试试。(分组拨数计算)

  78-5= 65-4=

  78-50= 65-40=

  要求:分为男生、女生两组,都先拨出“78”,男生组计算“78-5=”;女生组计算“78-50=”。汇报结果,比较两组分别是在什么数位上拨去珠子,再次明确算法。

  (二)选苹果。(改错题)

  出示苹果算式,判断各题计算是否正确。

  同学们交流汇报,分析错因。

  师生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课件出示)

  四、巩固应用,反馈练习

  (一)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算法。

  (二)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的“解决问题”。

  运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创造算式。

  出示卡片

  教师:从中任选2个数创造一个算式。根据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可能会有:

  56+30= 56—30= 30+3=

  56+3= 56-3= 30-3=

  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口算。

  最后一题是退位减法,为下节课学习做孕伏。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设计,既让学生在计算过程逐渐熟练算法,明晰算理。又关注全体参与度,整体反馈,汇报结果。并把学生自评和互评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相互交流,创造算式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算法,又为下节课学习退位减法做孕伏。】

  六、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比较容易的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目标分析:

  在学生学会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基础上,初步接触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为学生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尝试补充缺少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课件出示题目

  (1)拍球比赛,小华拍了34个,小强比小华多拍9个,___________?

  (2) 阅读兴趣小组有男生13人,___________,阅读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认真审题,明确每道题需要补充的是条件还是问题。

  3.你能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吗?

  4.指名学生补充条件、问题,再解答。

  (二)小结: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已知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接下来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知识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自主理解题意。

  (1)春暖花开,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组织到郊外写生,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2)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尝试提出问题

  出示: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___________?

  (1)学生审题,发现缺少问题。

  (2)补充问题。

  ①男生有多少人?

  ②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创设一种现实情境,从中提炼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了解此类问题的结构,体会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

  (1)要解答第二个问题,需要什么已知条件?(女生和男生的人数)

  (2)缺少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明确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2.解决问题

  (1)先求男生人数,列式计算:14-5=9(人)

  (2)再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求出美术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列式计算:9+14=23(人)

  (3)学生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3.检验结果

  怎样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方法不唯一)

  (1)所求得的男生9人是否比已知的女生少5人。

  (2)共有的23人,减去男生的9人,剩下的女生是不是14人。

  4.归纳小结

  今天学习的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要先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一个条件,和另一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结合起来,解决出第二个问题。

  【设计意图: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教学例题时,出现两个条件后,分次呈现两个问题,指导学生认真审题,通过思考、交流、汇报的方式,弄清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培养学生连贯性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提升

  (一) 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1.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33+4=37(人)

  3.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另一个条件。

  列式计算:33+37=70(人)

  4.检验结果:把自己检验的过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学生口答问题。

  (二)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六的第1题。

  1.学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

  3.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列式计算。

  4.引导学生检验结果并口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并掌握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会检验结果,培养学生主动检查的好习惯。】

  四、课堂小结

  (一)学生回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教师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把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做题时要先读懂题目,再认真解答。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5

  教材分析:

  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全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和提炼,使学生在头脑里获得相对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二是集中安排了一个练习,让学生配合整理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在整理部分教材既没有概括出全单元知识的结构,也没有明确提出整理的要求,而是用两组习题的形式提示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两部分内容进行回忆和整理。在整理中要注意重点突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适当总结两种计算的计算方法,以帮助学生对其计算方法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建议:

  首先,对加法计算进行整理。整理前教师可提问:“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加法?”学生回答后,并让学生举出相应的算式,指出把整十数加整十数也归到两位数加整十数。紧接着引导学生把本单元所学的加法计算概括成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最后进一步将两位数加一位数分成不进位和进位两种情况,也举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说说计算的方法。然后,再整理减法。对减法的整理可与加法相同。最后,将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进一步概括。概括时,教师先指出把两部分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本单元所学习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因为100以内的加减法在第三册还要学习,所以教材将本单元知识内容写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时,可根据需要边概括边板书,最后形成如下单元知识结构框架。此结构不必要求学生掌握

  在整理中要注意一重点突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帮助学生对其计算方法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注意二提示学生用减法还可以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并问他们本单元学习了哪些比多少的问题。

  第78页的思考题,主要是通过趣味性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其解题思路是根据确定的和去选择两个加数。练习时,先给学生讲清楚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小英和小平的得分去选择小动物。小英和小平都只有两种选择,练习时尽可能让学生把两种答案都说出来。

  第五小节

  练习十四(P79-80)1课时

  教材分析:

  练习十四中的习题主要是围绕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计算方法,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问题两方面内容而安排的,其重点是计算。

  教学建议:

  第1题在表中填数,实际上是先计算一组加法算式的和,然后根据自己的计算过程总结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计算方法的练习。对于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学生比较容易说出,但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其中进位的过程学生可能不容易准确地表述。为此,教学时应注意几点:

  (1)不必要求学生说得非常完整、准确,只要能结合76+8的计算过程说出很快算出得数的具体方法即可。

  (2)计算后可让学生分组讨论集体解决这一问题。

  (3)对少数确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帮助。

  第2题集中安排了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减法的习题,其编排和处理与第1题相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高度重视第(2)题的练习,这不仅是全单元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计算后先让学生说一说41-3的计算过程,着重说一说退位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怎样算得快的问题,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7题和第8题主要是巩固求两数相差多少的数学应用问题,习题都只给出了一个具体的问题,其余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提出,这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其中第8题要引导学生先认识各种树。这里的问题是(1)杨树比柳树多多少棵?(2)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柳树学生都认识的,其它三种树到底哪种是杨树呢?学生就不清楚了。其实,可以通过推理的方法,这里只有46比40大,所以第1种树就是杨树。剩下其他两种树分别是松树和柏树。

  以上只是我个人粗浅的不成熟的一点想法和看法,可能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精彩而独到的见解,我在这里班门弄斧了,谢谢大家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衷心的谢谢大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相关文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02-2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03-08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09-14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07-2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05-2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20篇06-08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1-03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09-1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