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11 08:52:2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合集【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愉。掌握生字词。

  ⑵ 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⑶ 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读──思──发表见解──体会──再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法】

  阅读教学法。

  【教具准备】

  卡片,槐乡槐花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激趣,提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体会到了种种劳动的乐趣,他们就是──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各自轻声读,遇到生字拼读一下,较长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分成小组组织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3、各组代表分段朗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理解

  1、出示图片,介绍槐树槐花。

  2、读读议议:

  ⑴ 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是什么样的?文中还把槐花比做什么?

  ⑵ 槐米有什么作用?

  ⑶ 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课文。

  ⑷ 八月份,天气怎么样?谁能描述一下?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朗读。

  ⑸ 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化的时节,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割槐花的?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有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引导小结:

  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第二课时

  一、说话训练

  组织学生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所从事过的劳动,比如参加公益劳动,在家里帮助家长做家务。先想一想准备说哪些方面的内容,想好以后,再说说自己劳动的经过和感受。

  二、听写生词

  三、完成基础训练,难题事先引导提醒

  【板书设计】

  勤劳懂事,分担父母的辛劳

  4、槐乡的孩子 可爱 吃苦耐劳,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以苦为乐,快乐的歌声、甜蜜的微笑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喜欢秋天。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倡导学生自主识字,在生活中识字。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用多方式来反馈和巩固。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会认11个生字。

  一、揭示课题。

  炎热的夏天刚刚过去,凉爽的秋天就来到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

  二、欣赏图片。

  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秋天的图片展示给同学看。

  2、班内欣赏。把收集到的图片用几个词语或一句话介绍给小朋友。

  3、老师结合课文出示几幅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中的词语。老师板书。

  三、学习生字。

  1、初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词语。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同学听,要求读得通顺。

  3、三读词语。请同学说说读了这些词语后的感悟。

  4、出示全文,引导认读。

  四、导读课文,引导感悟。

  1、师范读,学生模仿读,读出秋天的美。

  2、指名读,及时进行鼓励指导。

  3、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展现出了哪些美丽的秋景?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2、学习写字。3、积累词语。

  一、巩固练习。

  我会认。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每组在生字中挑一个生字进行词语接龙比赛。

  例如:层次—次要—要紧—紧张

  我会读。

  用多种方法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二、积累词语

  说说你收集到的跟秋天有关的词语,并板书。

  选择描写秋天的词语。

  秋高气爽 烈日炎炎 鸟语花香 泉水丁冬

  秋色宜人 天寒地冻 秋风习习 果实累累 柳绿花红

  出示图片,让学生把与图片相配的词语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并朗读。

  三、指导写字

  引导观察,发现规律。上下结构的字较多:“宜、实、色、华、谷、金、尽”

  重点讲解:“宜、实、色、华”四个字。

  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四、相关练习

  组词

  谷( )( )( )( ) 金( )( )( )( )

  实( )( )( )( ) 丰( )( )( )( )

  填一填

  秋天的景色真美啊,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盛开的花有:

  成熟的水果有:

  丰收的蔬菜有: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板书设计

  识字一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化秋实 秋收冬藏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字词,会写生字“正”、“五”,理解“徐徐”之意;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知道升国旗时该做什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写生字“正”、“五”;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徐徐”之意;借助文中的语言表达升国旗时该做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词语导入

  第一组:起 升起 起立 (感知组词的规律,起放在前面或者后面不同的位置,组成不同的词语,有着不同的意思,从而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引导学生用“起”字组词 (起床、起来、一起等,同时点一点“起”的位置)

  第二组:多么 我们 向着 望着(引导学生读好轻声词)

  第三组:国旗 国歌 升国旗 唱国歌

  第四组:中国 祖国

  师问:我们的祖国是什么?(中国)出示句子:我们的祖国是中国,引导学生读一读,这句话还可以反过来说,出示句子: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引导学生把两句话读一读,体会语言的妙用。

  第五组:国旗 五星红旗

  (引导学生读一读,接着让他们模仿刚才的句式说一说,要求学生把句子说完整。)

  二、品悟课文

  1、开火车分行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即可(评价语:1正确流利,声音响亮;2你读得这么好,大家都在认真地听呢;3没关系,课文才学,老师相信你课后多读几遍后也一定能够读正确、流利。

  2、齐读课文

  过渡:课文读起来很简单,但你是否真的读懂了呢?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

  1、 升国旗时我们该怎样?

  预设1:我们立正 出示句子:向着国旗,我们立正(齐读,读准后鼻音“正”)

  预设2:我们敬礼 出示句子:望着国旗,我们敬礼。(齐读,读准后鼻音“敬”)

  预设3:看着国旗 师:儿歌中是用了哪一个词语,也是看的意思?(望着)出示句子:望着国旗,我们敬礼。(齐读)

  4国旗是怎样升起的?(预设:慢慢地升起)文章中是用了哪个词语?(徐徐,徐徐就是慢慢地意思,因此在读这句话时要读得稍微慢一些,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5播放升国旗的视频

  6视频中的`国旗徐徐升起(出示词语:徐徐升起),迎着微风飘扬,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多么美丽啊!出示句子:迎风飘扬,多么美丽(读准“迎风”二字,指名读,师范读,男女赛读)

  7,要求学生拿起书本,再读儿歌(师生对读)

  8尝试背诵:

  望着 ,我们

  (1)指名背诵 (2)全班背诵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带拼音):正 五 引导学生读一读,读准确,正后鼻音,五是整体认读音节

  2学生观察“正”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并说说注意点

  师:正字很有趣,由横和竖组成,上横短,下横长,竖在竖中线,第4笔的竖要对齐第一笔的横。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描红仿写,师巡视(写字儿歌念一念,注意要点说一说)

  5展示评价

  6教学“五”字方法同上(“五”字要点:上横短下横长,横折在横中线,竖略倾斜)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四个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下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从读中领悟小鸭子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正文: 14、自己去吧

  教学目标:自己去吧教学设计_自己去吧最新教学设计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四个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下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自己去吧教学设计_自己去吧最新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从读中领悟小鸭子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我们知道,鸭子会游泳,老鹰能飞得很高很高。这样的本领是怎

  么来的'?(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课件出示】认“自、己、吧”,读准音。

  3、质疑:“自己去吧”这话是谁说的?去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己去吧教学设计_自己去吧最新教学设计

  1、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找出生字作上记号。

  3、读通句子,读正确、注意停顿,词句连接。

  三、识字。

  1、检查生字读音。

  (1)同桌相互指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拼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

  3、扩展词汇活动。

  4、小组合作: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学生观察“自”、“己”、在田字格的位置。

  2、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么写。

  3、比较字形。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放歌曲《母鸭带小鸭》,学生做动作。

  1、 导语:同学们,我是谁啊?今天老师变成了鸭妈妈,你们就变成鸭宝宝

  了。(把准备好的贴图贴起来,每人一个。)

  2、 向学生介绍有关鸭子的科普知识,让学生知道鸭子扁平的身体,蹼、都

  是适应水中生活的。

  师:小鸭子们,你们现在知道自己有什么本事了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我的鸭宝宝们真棒啊!你们还有只鸭弟弟要出生了!

  3、【课件出示】出示一个刚刚出壳的小鸭子课件,再出示课文插图,伴着着音乐老师讲

  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鸭妈妈的孩子出世了。他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啊!有花、有草、还有小溪,太美了。小鸭子高兴的“嘎嘎”的叫。他看到清清的小溪会想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4、 师:这只小鸭子到底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十四课,小声地读课文,把小鸭子说的话画出来。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师:谁找到小鸭子的话了?

  指名读。

  师:原来这只小鸭子想去游泳啊,你们想不想去游泳呢?让我们把小鸭子很想去游泳的心情读出来。(重点指导读出恳求的语气,“您”的发音。)

  2、师:鸭妈妈听了小鸭子的话说什么呢?

  生回答。

  师:这只鸭妈妈真狠心啊,一点都不爱自己的孩子。要是我啊,才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去冒险呢!小鸭子们,你们喜欢哪只鸭妈妈呢?

  学生自由回答

  3、 师:说得真好,我真是受到教育了。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吧!

  4、 师:大家读得真好,要是一边读一边表演就更好了,对吗?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表演,我看哪一组表演的好,就请哪一组的同学带上老师这里漂亮的头饰上台表演。

  5、 小组自由表演

  6、 汇报表演。

  7、 师:表演得真好,奖给你一条小鱼吃。

  8、 师:小鸭子们,你们不仅就学会了本领,还懂得了很多知识,现在啊,又有一个小动物遇到难题了,你们想不想帮助他呀?【课件出示】(出示小鹰的图片)

  三、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小鹰和鹰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各小组带着问题表演读或者合作读。(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1、小鹰怎样对妈妈说什么?2、妈妈怎么回答?3、最后 小鹰怎么样呢?4、小鹰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2、汇报。

  3、总结:鸭妈妈对小鸭子说什么?请学生上来板书:自己去游。鹰妈妈说什么呢?学生上来板书:自己去看。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怎么样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谁说一说你自己学会了什么呢?(学生手拿自己的照片,当小明星,说得好的贴在黑板上)

  四、 指导背诵。

  五、 作业设计:(自己选择喜欢的作业完成)

  1、表演:回家把这个故事表演给家长看。

  2、画画。可以画小鸭子、鸭妈妈、小鹰、鹰妈妈。

  3、做做。回去自己学会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回来介绍经验。

  六、 板书设计:

  14、自己去吧

  图 图 贴学生的照片

  自己去游 自己去看 自己去做

语文教案 篇5

  课型:

  复习策略指导课。

  教学目标:

  1、学会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

  2、学会把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重点;

  3、学会设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方法;

  4、学会调控修辞方法部分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

  1、学生解答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中有关修辞方法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统计分数);

  2、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修辞方法部分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 :

  一、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

  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可能一:不知道,或不太知道。

  可能二:根据高考说明回答“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

  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

  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4个能力考核点:

  (1)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列出8种,会考列出12种);

  (2)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

  (3)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4)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修辞部分的复习重点。

  1、教师提引:

  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2、学生讨论:

  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3、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

  ①会考的选择题中,修辞方法是必考题,题型已由单一的辨识题演变为辨识修辞方法与理解表达作用结合考的形式。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

  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

  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

  c、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

  ② 根据自己的知能结构现状:

  在预习中,我们利用会考高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修辞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三、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1、教师导引:

  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我们要时刻都有学习效率观,并努力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科学地安排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时间,这样才是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如何设计有效的复习方法。

  2、学生讨论献策,教师点评。

  3、师生共同小结:

  (1)遵循的原则: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2)以训练带知识的原则,

  (3)查漏补缺及时矫正的原则。

  4、具体的方法:

  (1)辨识题。

  我们要善于抓住各修辞方法的特征加以辨析,特别是几种不易辨别的修辞。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辨识题的复习要结合理解题同时进行。

  (2)理解题。

  对于理解语意,我们要考虑不同文体的特点,并且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表达作用,我们则既要考虑各种修辞的一般作用,也要考虑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作用。

  (3)评价题。

  我们要掌握各种修辞在具体运用中的要求,也就是要掌握评价的标准。评价题虽不常见,但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

  (4)运用题。

  往往是综合题,需要我们考虑各方面的命题要求,既有修辞上的,也有可能是句式上的,还有可能是内容上的。我们可以结合小写作练习进行。

  5、调控训练内容。

  (1)教师提问:

  大家都很反对“题海战术”,但缺乏必要的训练,也是不可能形成能力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好训练的“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调控自己的训练呢?大家不妨讨论讨论。

  (2)学生讨论,教师指点以下内容:

  大家可以对《强化训练精编》中的修辞练习题作一分析,按照复习目标中的四个考查点,看一看这个练习题题型分布得合理不合理?

  (辨识题太多,运用题、评价题太少)

  每一个能力点大致需要训练多少次才能达标?

  我们还应该再增加一一些什么题型才能复习到位?

  (3)师生一起总结:

  对现有的训练材料,我们千万不能拿来就作,不加辨析,不加选择。否则既有可能造成无效劳动,也有可能造成训练不到位。

  (3)要调控好训练,应注意几点:

  ①要注意题型分布的合理。

  ②要根据自己的现状确定训练的“度”。

  ③要会选择有效的训练题。

  ④要学会控制训练的节奏。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没有在修辞本身的认知上作更多的`讨论讲解,而是着眼在如何复习修辞,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提高自我复习的能力,能够提高语文学科元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我们要培养的终身需要的能力。

  这种元认知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清楚地认识到“我应该学哪些内容?”“我应该如何地学?”“我学的效果怎样?”“我应该怎样改进自己的学习?”等等问题。

  语文学科的知识是非结构性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只会被动的学习,而毫不讲究学习策略,决不会提高语文的素质。

  因此,希望大家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元认知能力。这才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

  五、作业 布置:

  用25分钟的时间作完《强化训练题精编》的修辞练习,并思考评价修辞运用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记叙中穿插适当的议论。

  2.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典型材料。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先由课文《故乡》的议论引入,让学生模仿、运用。

  二、老师给出题目

  A、我的课余生活

  B、给我教益的一件事

  三、学生根据命题,思考5分钟,然后口头作文

  先同桌讨论,后小组比赛。

  四、老师明确指导

  1.教益:大多指思想认识上的提高、收获。通过记叙某件事,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明白了某种道理。

  大至对生、社会的看法,小至对朋友、困难的认识。所记的事应是与我紧地连在一起的,要写清楚我从发生的事情中得到了教育和好处。

  2.写法

  对人和事的认识往往由于偏见和不了解,会产生不正确的看法,而通过接触、了解,在共同的生活中会改变原来的认识。因此,通过对比,记叙我对事或对人前后不同的态度、看法,有助于突出这件事给我的`教益。

  3.想,精选事例。

  例如:对同学的看法--看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更应看人的心灵对老师的看法:表面上的严厉,却有一颗慈爱的心。

  4.要围绕教益展开。

  事情的前因后果要交代清楚,何处该详,何处宜略都要以教益作为取舍标准。

  5.叙议结合。在文章中间或结尾,点明所记叙的人物、事件的意义,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思想。

  五、学生练习写作(第二教时)

  堂上训练。

  六、批改方法:

  师生共评互改。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领会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会翻译文言文。

  重点难点:

  1.重点:

  (1)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惴栗(zhuìlì) 榛莽(zhēn)

  衽席(rèn) 灏气(hào) 颓然(tuí) 冥合(míng)

  2.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

  2.解题。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一十年内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字词解释。

  (1)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初游。宴,安逸,快乐。游,游览。记,文体的一种。 (2)余自为僇人:僇(lù)人,受刑的人,罪人。僇,通“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 (3)居是州:居,住。是,这。是州,指永州。 (4)恒惴栗:恒,常常。惴栗,忧惧的样子。 (5)其隙也:隙,空闲的时候。 (6)则施施而行:施施(yì),缓慢行走的样子。 (7)漫漫南游: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 (8)日与其徒上高山:日,每日。其,自己的。徒,同伴。 (9)穷回溪:穷,尽,穷尽。回溪,弯曲的小河。 (10)幽泉怪石: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异的石头。 (11)无远不到:意思是,只要风景好,不管多远的地方都去。 (12)到则披草而坐:披草,拨开草。披,拨开。 (13)醉则更相枕以卧: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 (14)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里。极,到。趣,通“趋”,往。 (15)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异态,奇异的形态。 (16)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尝。怪特,奇怪、特别。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翻译。

  (1)始指异之:指异,指点而称奇。 (2)缘染溪:缘,沿着。

  (3)斫榛莽:斫(zhuó),砍。榛(zhēn)莽,杂乱丛生的草水。 (4)焚茅筏:焚,烧。茅筏(fá),茅草之类。筏,草叶众多的'样子。 (5)箕踞而邀:箕踞(jījù),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岔开,成簸箕状。遨,游赏。 (6)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壤,土地。 (7)皆在衽席之下: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

  (8)岈(xiā)然洼然:山谷深幽的样子,溪谷低洼的样子。 (9)若垤若穴:垤(dié),蚁垤,蚂蚁洞外的小土堆。穴,洞。 (10)尺寸千里:看上去只有尺寸的大小远近,而实际上有千里的大小远近。 (11)攒蹙累积:攒(cuán),聚集。蹙(cù),缩小。累积,重叠积压。 (12)莫得遁隐:遁隐,隐藏不见。 (13)萦青缭白:青山和绿水萦绕在一起。萦,缭都是缠绕的意思。(14)外与天际:际,连接、结合。天际,天边。 (15)四望如一:向四面环顾,看到的情景都一样。 (16)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这样以后,指看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特立,高出一般的立在那里。 (17)不与培塿为类:培塿(pǒulǒu):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丘,小土丘。 (18)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广大的样子。灏(hào)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灏,水势大。涯,边际,极限。 (19)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究:洋洋,得意的样子。造物者,即天地、自然。 (20)引觞满酌:引觞(shāng),拿起酒杯。引,拿起。 (21)颓然就醉: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就,接近。(22)心凝形释:凝,凝结,停止了思维活动。释,消散。 (23)与万化冥合:万化,万物。冥合,融化其中,浑然一体。 (2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从前。未始,未尝。 (25)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从现在。

  (26)故为之文以志:为,写。志,记,记叙

  4.请学生整篇翻译。

  四 词语小结

  (1)古今异义。

  ①未始 古义未尝,从来没有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义没开始

  ②累积 古义重叠、积压 攒蹙累积。今义积累

  ③然后古义 这样以后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④于是 古义从此,从这时游于是乎始。今义连词,表示后事紧接着前一事

  ⑤更 古义,动词,更换交替。醉则更相枕以卧。今义程度副词,更加。

  ⑥披 古义拨,拨开。到则披草而坐。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⑦就 古义接近颓然就醉。今义就是

  ⑧向 古义从前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今义朝

  ⑨志 古义记故为之文以志。今义志气、志向。

  ⑩是 古义代词,这 是岁元和四年也。今义判断动词。

  (2)一词多义。

  ①异A称奇始指异之。B独特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②特A特别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B超出一般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③为A成为 自余为僇人。B作,写。 故为之文以志。

  4则A连词 就 醉则更相枕以卧。 B 转折连词 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动词 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名词 模范 榜样 以身作则。

  5 与A 动词 连接 外与天际。 B 介词 和 悠悠乎与颢气俱 。

  C 连词 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6其 A代词 我的 日与其徒上高山 。 B代词 那些 其高下之势 。 C 代词 它的 而莫得其涯。 D 表反问的语气助词 其如土石何?

  E 代词 这种 专其利三世矣!

  7 而 A 连词 表修饰 则施施而行。 B 连词 表转折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 连词 表承接 卧而梦 D 连词 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E连词 表并列 蟹六跪而二螯。 F连词 才 穷山之高而止。

  (3)通假字:

  ①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②趣,通“趋”,往,到。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4)词类活用:

  1 箕踞而邀 名词作状语 像簸箕一样。

  2日与其徒上高山 名词作状语 每天

  (5)文言句式

  1故为之文以志。 省略句 “志”后省宾语。

  2是岁,元和四年也。 判断句。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

  4皆我有也。 被动句 “我有”即“为我所有”。

  第二课时

  一、预习:

  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文字,略知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提问:请根据文意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l段):概述被贬到永州后,寄情山水,自以为游遍了永州,却不知还有一个“怪特”的西山。

  第二部分(2段):特写游西山的经过。

  第一层(从“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到“始指异之”):写偶识西山的欣喜。

  第二层(从“遂命仆过湘江”到“穷山之高而止”):写登山的经过。

  第三层(从“攀援而登”到“不知其所穷”):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之阔大。

  第四层(从“引觞满酌”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写宴饮之乐。

  第五层(从‘心凝形释”到最后):抒发感受。

  3.提问:作者描写西山宴游,表露作者什么样感情?讨论并归纳:表露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提

  4写法借鉴

  1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的西山,而从多角度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

  2借景抒情:如文章开头写以往游览,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

  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出自己高洁的人格。

  四.欣赏品味:

  本文根据表达的需要,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语句或长或短,或偶或散,或上下钩连。试举例说明这些语句的特点。讨论并归纳:。

  (1)“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对偶句,描写出游时慢步徐行,任意西东的悠闲。叠词连用,描摹生动。

  (2)“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散句、短句。运用顶针,强调“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出以往的出游未能真正的投入,并照应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3)“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加西山之怪特。”散句。长句。抓住西山的特点:怪、特,为下文游西山做铺垫。

  (4) “其高下之势,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短句、将主观感受融于景物描写,运用比喻描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阔大。

  (5)“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散句,抒写作者对西山高峻的感受,并喻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

  (6)“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长短句搭配抒写作者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五、作业:

  1熟读成诵全文。

  2完成必修一教材第94页“积累与运用”第4题,积累“而”“乎”“其”“且”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教案12-11

语文教案12-11

语文教案12-11

语文教案12-11

语文教案12-12

语文教案12-12

语文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