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物体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物体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能积极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准备:
弹性及弹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弹性的物体(如松紧带。海绵。弹力布。皮筋)。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弹性。
A。幼儿操作,观察用力拉或压弹簧及有弹性的物体时它们的外形变化。
B。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发现,了解弹性的基本特征。
提问: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
小结:当用力拉或压时,弹簧。松紧带。海绵等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变长,有的变短,有的变形;不再压时,这些物体都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就是弹性。
(2)幼儿再次操作材料,发现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大小不一样。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的弹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的大小不一样。
(3)说一说:有弹性的物体。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认识物体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1课时
【教学实录】
教师:上课!
学生:起立,老师您好!
教师:小朋友们好,请坐!
教师:今天这节课呀,李老师邀请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认识一下吗?
学生:想。
教师:那给点掌声,咱们欢迎欢迎。(学生鼓掌,教师出示课件)
(课件动画中出现一位机器人)
机器人: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机器人。今天特意来和小朋友们交朋友的。你们有信心夺第一吗?
学生:有。
教师:看来同学们今天是信心十足啊。都想得第一。现在,机器人就想考验大家了。首先,请大家把桌面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学生开始摆东西,一会后,教师播放音乐示意学生坐端正)
(音乐停)
教师:第一、第三和第六小组的同学动作最快。(教师表扬该三组的学生)
教师:同学们都分得很好,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呀?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来,你来说一说,你怎么分的?
学生:他们都是一样的。
教师:他们形状都是一样的,对吗?谁再来说说?你来。
学生:我这个是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教师:正方体,她课前预习了,真棒啊,她都知道这个是正方体了。谁再来说一说?来,你来说一说。
学生:我是按图形分类。
教师:哦,按照形状相同的分,这些,圆圆的物体,对吗?(教师拿着圆柱形的教具),好,请大家再把它轻轻地放进去。
教师:其实,这些形状相同的物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想知道吗?
学生:想。
教师:大家拿出数学书出来,翻到32页,看一看,叫什么名字。
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教师:大家表现得真好,来,给自己鼓鼓掌。
(学生鼓掌)
教师:大家都能说出它的名字来了。但是我还是想考考你们,我举起一个物体,请你们告诉我,它属于哪一类,好吗?
学生:好。
教师:(举起一个长方体)这是?
学生:长方体。
教师:真棒。(举起圆柱)这个。
学生:圆柱
教师:(举起球)这个?
学生:球。
教师:(教师举起正方体)这个。
学生:正方体。
教师:恩,刚刚是我举起来,现在,我说一个物体,你们举起来,好吗?
学生:好。
教师:请大家举一个长方体。
(学生动起来,找出长方体,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放下,再来,请大家举一个圆柱。
(学生动起来,找出圆柱,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请大家举正方体
(学生动起来,找出圆柱,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放下。1、2、3(教师做出坐端正的动作,示意要学生坐端正)
学生:坐端正。
教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举一举了,待会在小组里面,请小组长出题目,我们再来举一举,好不好啊?
学生:好。
教师: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热闹地开展起来,学习气氛浓厚,教师巡堂)
(教师播放音乐,示意学生安静并坐端正)
教师:我刚才看了一下,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了活动,非常棒。同学们,我们现在能说出它们的名字了,老师这里有它们的`大头贴,谁能对号入座,把它们贴上去呢?(教师举起手,示意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
教师:好,来,这位女同学。
(学生上黑板贴)
教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贴得对不对。(学生贴了正方体的图片)请回。再请一个,谁来?
(学生举手)
教师:好,你来。(学生贴长方体的图片)
教师:还有很多照片呢,谁再来?来,你来。
(学生贴圆柱的图片)
教师:还有一张照片,请那位男同学来。
(学生贴球的图片)
教师:它们都贴对了吗?
学生:贴对了。
教师:贴对了。好,刚刚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师用手指着立体图形的图片,由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你们想跟它们交朋友吗?
学生:想。
教师:好,请你们选择一个做你们的好朋友,然后摸一摸,看一看,看看它们是张什么样,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好,开始。
(学生活动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认识物体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33页的内容,练习五的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图形卡片。
3.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分成以下几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像。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隐固。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的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
五、全课小结(略)
六、游戏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认识物体教案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方法】
尝试教学法。
【活动准备】
1.大型玩具弹跳垫。
2.弹簧及带弹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弹簧秤),其他有弹性的物体(各种橡皮筋、各种皮球、海绵块、手表带、袜子、带弹性的衣服等等)。
3.字卡(弹性)。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在室外玩大型玩具弹跳垫之后,进入室内坐好
师:(提问)1.小朋友在玩弹跳垫时身体有什么感觉?
2.你们知道身体为什么会向上跳吗?(自由发言)
二、幼儿自由探索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1.请幼儿准备好有带弹性的物体,重视幼儿的发现。
师:你们面前摆放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变化。(提问后幼儿自由发言)
2.鼓励幼儿再尝试一次,巩固对弹性特征的`感觉。
师:请小朋友再去试一试刚才没有玩到的东西,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指导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这些东西真有趣,用力压或拉它时,它会变形,手一松,它又能变回来,这就是物体的弹性。
3.请幼儿用身体语言来表示弹性的特点。(如弹跳、弹簧步等)
三、比较尝试,巩固弹性概念
1.出示一些有弹性和没有弹性的物体让幼儿尝试、比较。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与刚才不一样的物体,请你们再去试一试,把新的发现告诉我。(自由发言)
小结:有的物体能变形但不能还原,有的物体不能变形,所以它们没有弹性。
2.请幼儿把有弹性与没有弹性的物体分家,分别放在两个不同颜色的筐子里。
四、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的认识和理解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有弹性的物体?(自由发言)
五、小结内容,游戏结束
1.小结: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又学会了许多知识,知道了用力拉或压物体会改变形状,手一松物体又恢复原状的现象叫弹性,还明白了弹性的东西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2.游戏“走迷宫”,幼儿出教室。
认识物体教案5
一、设计思路
课前一段时间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积木,正方体的积木、魔方等,圆柱体茶杯等,球体木球等
在教学中,我采用“激趣引入——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巩固知识”的教学模式,首先以学生喜欢的神秘袋,引出学习内容,然后逐一了解它的大概形状特征,引导孩子有目的思考中探究并认识,像正方体: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还有6个面。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平平面的。圆柱体: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平平的,可以前后滚动。球体:圆圆的,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接着在孩子们认识物体的基础上放PPT播放物体模型图片,将孩子对物体的认识,从具体感知认识上升到抽象、理性的认识,并让孩子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中来巩固孩子对新知识的认识,锻炼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活动重难点:
让孩子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基本特征及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辨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
三、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及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形状,来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老师演示用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教具,神秘箱、12份(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立方体、PPT、4间立方体房子、眼罩、智慧树、牙膏盒、乒乓球、圆珠笔、魔方、皮球等
五、活动过程
过程一:
1、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①用孙悟空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喜欢孙悟空吗?(喜欢),今天孙悟空来了,看,孙悟空手里拿着什么?(金箍棒),哪你们知道金箍棒是什么立方体吗?(不知道)哦,不知道是吗?等会老师就告诉你是什么立方体。今天孙悟空不但带来了金箍棒还带来了一个神秘箱。
②出示神秘箱
这个神秘箱可神奇了,你们想不想知道里边装着什么东西吗?(想),好,让我们来看一下,这神秘箱到底装着什么东西?这时老师把手伸进去摸正方体并说:哦,我摸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物体,拿出,看这是什么?引导孩子观察,这物体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吗?(不知道),它叫正方体,跟老师读一遍,(正方体)来我们跟正方体打声招呼,(正方体好),拿着正方体问这是什么?让孩子们回答(正方体),它的特征是怎样的?(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是正方体。
2、接着从神秘箱摸出长方体。哦,我又摸到一个长长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物体,看这是什么?引导孩子观察,它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长方体,跟老师读一遍,(长方体)我们也跟它打声招呼,(长方体好),这是什么?它的特征怎样的?(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是长方体。
3、摇摇神秘箱,还有东西哦,我摸到一个(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的,两头都是圆的,有平平的面)你们想想会是什么物体呢?我还摸到一个圆圆的物体,这会是什么呢?想想?想到吗?(想不到),让我们看一下(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的,两头都是圆,有平平的面是圆柱体和圆圆的是球体)。老师滚动圆柱体和球体,你发现了什么?前后滚动的是圆柱体,四面八方滚动的是球体。
过程二:
1、老师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实物其中变走(如正方体、球体),让孩子猜什么不见了?哦,猜对了,哪老师手里拿着什么?(长方体和圆柱体)。举高长方体问上面是什么?放底圆柱体问下面的是什么?
2、集体操作
①再看一下桌子上每小组都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4个,摸一摸他们是怎样子的?相互讨论一下他们的特征?讨论完后请每位孩子在桌子上拿起一个物体,有哪些小朋友拿了长方体的请举起来?有哪些小朋友拿了正方体的请举起来?有哪些小朋友拿了圆柱体的请举起来?有哪些小朋友拿了球体请举起来?好,都好棒。
②玩“物体找家”的游戏,准备四间房子,分别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贴到房子上。你们看到前面有4间房子吗?这4间房子分别住着长方体宝宝、正方体宝宝、圆柱体宝宝、球体宝宝,听老师的口令分别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放回相应的家里。(如:手里拿着长方体小朋友的应该进长方体宝宝的家)
③玩“物体摸摸摸”的游戏,准备眼罩(老师示范)把眼罩带上,然后在物体中摸一个,并说出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孩子出来玩)
过程三:巩固知识
①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视频进行辩认、读(请个别孩子回答)视频猜一猜看这是什么物体?(可请个别孩子回答)
②唱儿歌
圆圆滚滚圆柱体,正正方方正方体,长长方方长方体,骨碌骨碌是球体,谁最有用比一比。长方体,来做墙。正方体,来做窗。圆柱体,做屋梁。圆圆球体来装饰。面包房子真漂亮。
过程四:
1、出示智慧树,树挂满日常所见的立方体。(如牙膏盒、乒乓球、圆珠笔、魔方、皮球等等)让孩子说出这些物体跟那个立方相似?并请孩子分类找出相同物体放回宝宝的家。除了这些物品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跟他们相似的?现在知道孙悟空手里金箍棒是什么立方体了吗?(圆柱体)
2、玩穿珠游戏(看时间而定)
①每个孩子准备一份小型的正方体木珠、长方体木珠、圆柱体木珠、一根线。
②听老师口令叫穿什么木珠,看哪个孩子穿得快又准。
③收木珠检查,表扬快又准的孩子。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它们分别有怎样的特征?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再来念一遍,回到家里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念给你爸爸、妈妈听听。
认识物体教案6
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为后面“分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认识物体”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看一看“、
“分一分”、“玩一玩
”、“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学生在这部分内容之前都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物体,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所以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会太困难,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建立他们初步的空间观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经历对熟悉实物的
分类、观察、触摸等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并正确判断。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组织生动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和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上课伊始,创设学生喜爱的智慧老人送给同学们装满礼物的神秘的百宝箱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接着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操作感知、汇报交流。活动中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整个课堂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具准备:
1、准备颜色、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2、多媒体课件
3、大小不一的物体模型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这节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PPT示智慧老人)智慧老人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想看看吗?
(2)FLISHI播放带子里的礼物;各种形状的实物(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拄)让学生说一说,都有什么礼物。
(3)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分一分吗?学生观察并分。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
(二)观察、探究认识物体
1、揭示概念,形成表象。用课件演示:从长方体形状的实物中抽象出图象的过程,让学生知道这个图形就是“长方体”;
再用同样的方法认识“正方体”、“圆柱”、“球”这几种图形。
板书名称并粘贴这集中物体的`图,反复让学生熟悉物体名称。利用课件的优势将立体转化空间图,水到渠成,自然明了。
2、动手操作,分一分。让学生将学具袋中的物体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分一分,在与同桌交流,在全班汇报。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3、摸一摸,感知特征。学生动手摸这几种物体,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集体交流。让学生经历了整个验证过程,这样使孩子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了解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联系生活,应用新知。
4、游戏,猜一猜。教师准备各种物体的袋子,让一名学生闭眼摸出指令的物体。在同桌利用学具袋互相猜一猜。比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5、课中休息2分
6、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设计这样的活动,既丰富孩子对物体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知识。既突破了学科的局限性,又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教材整合观。
7、找一找,连一连。PPT出示一些实物和这4中几何体的图形,实物与所对应的立体图形相连。既巩固了新知,又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
8、数一数,填一填。PPT出示四种几何体组装的机器人,数出四种几何体各有多少个,并填一填。数一数的活动既体现了知识的灵活性,又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具有创造的魅力,使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
9、看谁做得精彩,作业:回家与家长利用这4种几何体体搭建你喜欢的物体。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四)总结反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将这节课所学的几种物体的图形和名称展示到黑板上,简单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认识物体教案7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
2、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标识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认识图形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很厉害的'宝宝来和你们玩,他们最大的本领是变魔术哦!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操作PPT,让幼儿逐一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3、引导幼儿寻找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
二、送图形宝宝回家。
师:生活中也有学多图形宝宝,有一天图形宝宝们出去玩,玩累了想回家了,可是他们迷路了找不到家了,请小朋友来帮这些图形宝宝送回家吧!
出示PPT,请幼儿依次送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物体回到相对应的图形中。
三、游戏:图形宝宝找家
出示有图型标识场地的图片,现在请小朋友来当图形宝宝,你们来找找你们的家吧!给幼儿的胸口贴上不同的图形卡片,贴上什么图形就代表是什么图形宝宝,请所有的图形宝宝离开教室,去户外操场找到自己对应的图形的家站好,老师检查有没有宝宝找错。游戏2-3次。
四、活动结束,请幼儿把图形卡片贴到教室的空墙上,供幼儿下次游戏。
认识物体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能积极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弹性及弹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弹性的物体(如松紧带.海绵.弹力布..皮筋)。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弹性。
A.幼儿操作,观察用力拉或压弹簧及有弹性的物体时它们的外形变化。
B.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发现,了解弹性的基本特征。
提问: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
小结:当用力拉或压时,弹簧.松紧带.海绵等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变长,有的变短,有的变形;不再压时,这些物体都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就是弹性。
(2)幼儿再次操作材料,发现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大小不一样。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的弹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的大小不一样。
(3)说一说:有弹性的物体。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活动反思:
1、通过《指南》科学领域的学习,我在活动中利用PPT凸显弹簧的伸缩及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的展示,重难点突破直观形象,易于幼儿理解;
2、认知上:让幼儿在操作探索活动中,主动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能力上:在探索操作过程中,让幼儿根据各自感兴趣的物体去发现弹性的用途,并注重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的特点,特意提供了幼儿自由操作机会,使幼儿敢于、善于、愿意表述自己发现的过程。情感上: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极大兴趣。
3、情境教学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设置一个PPT,引入幼儿在平时活动中的情景去设疑,发现玩具中秘密,为幼儿主动探究提供了条件。
4、动手操作法:它是幼儿科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方法,《纲要》中指出:提出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幼儿多种方式探索提供条件。本次活动我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的让幼儿主动探索,感知弹性的特点,第二次通过再次操作来记录,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来辨别物体是否具有弹性。
5、记录: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的结果,是科学活动中的一个必备环节、所谓求证。
认识物体教案9
一、从实物入手,初步认识物体,认识物体。
1、介绍物体。
(1)个别介绍物体。
“小朋友,你们在课前收集了很多各种各样形状的物体,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
在玩之前,谁愿意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物体来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学生介绍)
生1:我带来的是一个球盒子,它长长的,有一个面是圆圆的,还有两个面是圆形的,平平的。
生2:我介绍的是一个药盒,它的形状是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还有8个尖尖的角。
生3:我手里的这个是魔方,它是方方正正的,也有6个平平的面,8个尖尖的角。
生4:我带来的是一个球,它是圆圆的,能滚来滚去。……
(2)同桌介绍物体。
“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体,那你就看一看、摸一摸,然后介绍给同桌小朋友听听。”
(学生活动,同桌介绍。)
2、分类。
“刚才通过小朋友的介绍,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都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老师从小朋友当中拿了几个,也带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
这么多的物体,你们能根据刚才观察物体的方法,给“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谁来分分类?(学生分类)为什么这么分?
3、出示名称。
“每类形状的物体,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吗?”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4、抽象成几何图形。
“刚才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这四类形状的物体,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现在我们脱去它们的花外衣,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谁来给它们找找自己的家?”
(4名学生分别把图形贴到黑板上)
“闭上眼睛,想一想这四种形状。”
二、举例欣赏。
“请你找一找、看一看、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呢?先说给同桌小朋友听听,看谁找得多、说得多?(反馈)”
生1:空调接近长方体的。
生2:日光灯的灯管是圆柱;吊扇的杆子也是圆柱。
生3:篮球、乒乓球都是球。
生4:魔方、骰子形状是正方体的。……
归纳:“生活中这些形状的物体随处可见,用处可大了。”
(课件欣赏)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生活举例,进一步认识物体,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问题,小学数学教案《认识物体》。
三、实践操作,深入感知。
1、滚一滚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这四位好朋友,让我们和这四位好朋友一起玩游戏,好吗?”
“请你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在桌上滚一滚,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小朋友先听听。”
“谁愿意大声地说给大家听?”(反馈)
生1:我发现圆柱、球能滚,长方体、正方体不能滚。
“这是为什么?”
生2:因为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是平的,而且有尖尖角,所以不能滚,只能推着移动,圆柱、球的面是弯弯的(曲的),所以能滚。
生3:我发现圆柱和球滚得不一样,圆柱不能转弯,只能朝一个方向滚;球能四面八方滚。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生4:因为圆柱另外两个面是平的,不能滚,只有一个面是弯的,所以只能朝一个方向滚;而球整一个面都是圆的,弯的,所以能朝四面八方滚动。……
2、搭一搭
刚才我们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滚了滚,你还想怎样来玩一玩这四位好朋友?”
“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搭得高?”(活动反馈)生:我搭了3层,我搭了5层……(相互欣赏)
“刚才在搭的时候,小朋友为什么不把球搭在中间,而选择长方体、正方体呢?”
生1:因为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是平的,能搭,而球的面是圆的(曲的),所以搭不住。
生2:球如果切一下,也会有平的面,就能搭了,可以搭在顶上,如圆圆的屋顶。
生3:圆柱有两个平的面,也能搭在中间。
四、游戏
按要求摸物:“你能把我找出来吗?”(四人小组)
五、总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 后 记
本课时内容是《认识物体》,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因此他们对物体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课初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物体形状,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另一方面让他们从身边熟悉的物体中,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同时在介绍物体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学会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方法。
课中多处安排了实践活动,如滚一滚、搭一搭、摸一摸等游戏的形式,学生兴趣浓厚,在游戏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做到了玩中学。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举例、欣赏中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根据圆柱的特点想到压路机、车轮,由长方体、正方体平平的面想到造房子砌的砖等等。
在这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争做学习的主人,在多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在课堂中如何为学生创设更大的活动与思考的空间,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上体现出更为有效、有价值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
认识物体教案10
活动目标:
1、初步对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熟练地找到生活中各种图形。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灵活性。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表演形式引出主题
出示小白兔头饰
大家好,我是小兔!这是我今年新造的房子,你喜欢吗?
二、逐一出示图片
提问:你们看我的房子有哪些图形形状啊?图形是怎么样的?长方形什么是什么样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圆形有没有角?
三、游戏——铺路
1、我要在我的.新房子里我开个宴会请许多好朋友来我家做客,你们愿意来参加吗?
可是小兔子犯难的,因为小白兔家门口有各种形状的坑。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白兔走在路上不摔倒啊?(把坑填平)
2、我们一起来铺路吧,请你们把圆形的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长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边演示)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结束部分
让幼儿扮各种小动物跳,沿这铺好的路去小白兔家去参加宴会
认识物体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经历根据色彩,形状,用途等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形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
2、能对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图形分类
4、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形,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
5、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图形进行简单的拼图,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54--57页。练习6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
2、感悟在生活中的应用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
2、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出示54页图
1、这幅图是什麽意思?
2、你准备怎麽办?
3、出示小猴整理后的`房间,问:小猴整理得如何?
二、谈话引入
1、在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需要把一些东西分类,板书:分类
2、新授
(1)那出6个三角形,5个圆,请你分一分,想怎样分?学生活动,动手分,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并扮演:按颜色
按形状既按颜色又按形状
(3)每个小组把所有的铅笔放在一起,分一分
说说你的方法
二、课堂活动
1、53页1
2、小朋友的书包是怎样整理的?
(1)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2)学生说方法
(3)同桌交流
三、课堂练习
56--57页1--6
课后记:
认识物体教案12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32-p33“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是本册后继学习“分类”的奠基内容。由于此内容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直观形象,学生生活中常见),所以在设计理念上尽力去按新课标的理念去进行教学设计。在学习形式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发现和创造,学会归纳,尽力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习内容上尽量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在方式上,尽量改变只有教师去学生的现象,给学生一个民主的地位。方式的改变,转变了学生头脑中“师严”的看法,老师也可以是我们中的一员。
案例正文
教学内容:教科书P32-P33
教学目的: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6盒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瞧!谁来了?
生:机器人!
师:对!机器人小叮铛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他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
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
生:哇,这么多礼物!
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但是,小叮铛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在一起吗?”
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一些。动手吧!
[评: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铛)引入新知,依据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1)、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进去)
(2)、汇报
师:这个组小朋友已经分好了,而且从得非常端正。
问: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
我们组把肥皂、药盒、牛奶盒、小积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放在一起;我们把茶叶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们还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师:这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们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来看看小叮铛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样吗?
[评:这是大胆地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而且在学生分好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对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外观有了初步的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到了数学。]
2、揭示概念(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为了能区别它们,谁来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
师出示问:起个什么名字?
生:长方体。
师:为什么这么?(边问边板书)
学生说明。
师依次出示让学生为其,教师板书。
师拿起一球,问:这是什么?
生:球!
师:(1)、请从桌上拿一个球(放进盒里);
(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对了,注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长方体,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的样子给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
师:谁来大声地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生: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师:你是怎样摸的?摸看一看。
引导: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平平的面?谁来数看一看?
指名学生数
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样子,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圆柱和球,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生边摸边说)
生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正方体的样子?
生:正方体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我是数出来的。
我还发现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这个孩子观察得真仔细)。
师:长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吗?(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
生:不一样
师:对!只有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师创设一个小情境:圆柱气嘟嘟地说,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了,谁知道我的样子呢?(师悄悄问:小朋友,圆柱生气了,谁来说一说它的样子)(出示课件)
生: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师:球呢?
生:圆乎乎的,圆溜溜的。
师引导:球没有平平的面(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竖起大拇指,学生掌声响起来)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请听好,请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
师:哦,原来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还有什么会滚动呢?
生:球!
师:对!我们来看球是怎样滚动的呢?——它和圆柱滚动的一样吗?(出示课件)
生:不一样
师:不错!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它和圆柱滚动的不一样,其中的秘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长大了就知道了。
[评:在教学方式,教者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通过动手分,动嘴说,教师质疑等形式,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4、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请看我把牛奶盒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长方体)魔方的花外衣去掉又是什么?(正方体)茶叶盒的花外衣去掉呢?(圆柱)皮球的
花外衣去掉呢?(球)
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评: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由生活中的具体物品,通过课件形象、生动地抽象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过程自然,水到渠成。]
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谁来说一说
(1)、形状是长方体的有哪些物体?
生:文具盒,砖……
师:哦!太多了,你们真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2)正方体又有哪些?
生:魔方,骰子……
(3)、圆柱的有哪些?
生:灯管。茶叶盒……
(4)、乒乓球、玻璃球……
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呀!把你知道的回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四、活动
(1)、游戏
①抽生上来摸大袋子里的物体,把摸出来的感觉说听,下边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对了有奖励。
②由老师当学生,下面的学生出题目让老师来摸。
(2)数一数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告诉你们关于小叮铛的一个秘密——其实小叮铛是我们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请同学们找一找,数一数它们都有几个?(出示课件)
(3)、搭一搭(小叮铛背景音乐)
小朋友,小叮铛就要走了,你们想送礼物给他吗?请小朋友将自己小组的物体搭一搭,搭什么?怎样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搭好后学生汇报,评出最好的给予奖励)
[评: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练习设计,教者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和竞赛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比”中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生活中的问题验证程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学生学具盒
师:请把桌上的东西放进盒子里,把它们好。
六、
师: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哪几种物体和它们的图形?
抽生回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对!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它们的样子,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样子(生闭上眼睛和老师一道边说边比划四种物体的样子)。好了,小朋友们,老师觉得你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老师对每个小朋友都很满意,你们今天对老师的表现满意吗?
[评:采用多种形式的,注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比较恰当的艺术性的,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余兴来了。]
案例反思
1、教者的教学是比较清晰的。激趣引入——比较分类——汇报验证——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某几种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
2、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索。
3、整节课创设了较多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了“做”中学,“乐”中学,“玩”中学的乐趣,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4、在放手发动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发散学生思维,方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认识物体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
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 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A、动手操作
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C、小结概念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
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师带领学生依次放回圆柱和正方体。
师:看看桌子上现在有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在小组里和小朋友说一说。(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感觉到的?(5分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语言名称。并板书:长方体:平面
C、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感觉。
D、集体反馈各种物体的特征
师: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你认识的什么物体?有什么感觉?
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板书出各种物体的特征。每汇报完一种,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找一个来看一看,摸一摸,验证了他的感觉后再板书。
E、比较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圆柱和球能滚,那他们滚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指名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能说清楚就要鼓励。
3、抽象思维,形成表象
师:这几种物体,如果去掉了它们美丽的外衣,你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一样的吗?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各种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5、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师: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还有哪些是这些形状的?
三、基本练习,巩固知识
1、找朋友:小朋友们学得都很认真,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请4名小演员分别扮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其余学生在桌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举起来给大家看。(如生:我是长方体,我的朋友在哪里?余生响应)
2、摸一摸:请各小组将桌上的物品重新装到盒子里,盖上,由一个同学报图形名称,另几个同学摸,“看谁摸得准”。
3、数图形:电脑出示画有各种图形的灯片,师: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在这幅图里,长方体用了几个,正方体用了几个,圆柱和球各用了几个,把数填在这张表里。引导学生进行统计,说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及其数量。
4、搭一搭: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四个伙伴儿随处可见,它们的用途可广了,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物体做积木,搭一件你们最喜欢的东西,我们比赛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你们愿意吗?看看桌上的学具,可以先讨论一下,你们组里想搭什么?然后开始动手设计吧!
5、汇报:城堡、火车、楼房、…….
四、总结
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它们,课后大家都留心去找一找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小朋友们再见!
认识物体教案14
教材安排一年级(上册)认识“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这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学科的知识体系。人们认识事物一般是从粗略的整体感知开始,然后对物体进行细致观察和局部研究。客观世界最常见的是各种形状的物体,“面”是附着于“体”上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才能逐渐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所以,先认识“体”,后认识“形”能降低认知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然后开展实践活动。
1.直观认识“体”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教材选择积木为学具,让学生在玩积木时认识物体。其好处一是学生有兴趣,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二是积木形状规则,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表象。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大致分成四步: 堆积木的场景—整理出典型的物体—揭示各类物体的图形和名称—寻找生活中相关的物体。
(1)让学生玩积木。教材通过堆积木的场景,引导学生玩积木,感知积木的形状。课前,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准备积木或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状的物体。这节课没有积木或其他可供操作的物体,是无法教学的。在学生堆积木时,应要求他们边堆边感受积木的形状。每堆一块积木,都要看看它是什么样子,想想它和哪些积木的形状相同,和哪些积木的形状不同。要防止学生只顾玩积木,而不感知积木形状的`现象。
(2)把积木分类。经过玩积木,初步知道积木的形状是多样的,有些积木的形状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把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形状不同的积木分开放,促进学生思考各种“体”的形状特征。在分类前,要先排除有三角形面、半圆形面等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关的积木,只剩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形状的积木。在分类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学生可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成一类,把圆柱和球分成一类。这种分类表明他们已经感受到平面与曲面的不同,应给予表扬,再引导继续分,直至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开,把圆柱和球分开。二是让学生说说分类时的思考,只要求说出视觉、触觉的感受,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的面都是“平”的,圆柱和球都有“弯”(曲)的面。不要求语言严密、完整、有条理,更不能归纳“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等特征。
(3)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给出名称。教材在两块彩色积木的下面画一个灰色的图形,并在旁边写出图形的名称。灰色的图形是四种立体的几何图形,每个几何图形都是大大小小同类积木的形状概括,是一类立体图形的标志。几何图形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以长方体为例:让学生看看分在同一类的许多长方体积木,闭起眼睛想想这些积木的形状,然后睁开眼看看老师画的灰色图形,体会这一类积木的形状都是这样的,从而形成长方体的表象。几何图形要课前准备,整体出现,不要展现画图过程。只要学生认为这样的图形像实物,能代表实物就行。
(4)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通过对积木的研究,初步认识长方体等四种形状的立体。带着这些“体”的初步表象回归生活,寻找这些形状的实物,有两点教育意义: 一是进一步加强四种“体”形状特征的表象;二是感受生活中有大量这些形状的物体。“想想做做”第1题“你还能找到它们的朋友吗?”这里的“它们”是四个几何图形,“朋友”是常见的物体。学生列举的实物,只要形状差不多就可以了。
2.联系教学的四种立体安排实践活动。
《有趣的拼搭》是一次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活动的内容有五项。“滚一滚”“堆一堆”是体验物体上的平面与曲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斜面上不会滚动,可以堆得很高;圆柱和球在斜面上会滚动,不容易堆起来。主要原因是前者都是平面,后者有曲面。“摸一摸”是反馈初步形成的表象。蒙着眼睛在口袋里摸物体,把手触摸的感觉和大脑中已有的形体表象相互作用,经过信息的筛选、过滤和相互对应,作出相应的判断,并对判断给予肯定或否定。这些活动能使四种形体的表象更清晰、更牢固。“番茄”卡通要求蒙眼的学生一边摸一边体会物体的形状,然后说出摸的是什么形体;“蘑菇”卡通要求蒙眼的学生摸出一个圆柱,让同伴检查摸对了吗。这两个小卡通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有秩序地开展摸物体的活动。“搭一搭”是各种立体的形状特征的简单应用。如果要搭得高一些、多一些,使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比较好?如果搭成的物体能前后运动,应该使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搭汽车车身用什么积木?搭工厂烟囱用什么积木?……做出这些选择都离不开对立体形状特征的体会。“数一数”综合应用认数和认物体的知识。数出较复杂物体里各种立体的个数,还进行分类活动。
(2)组织学生活动要注意四点: 第一,组建学习小组,推选小组长,组内分工准备活动器材。能找到积木当然很好,没有积木,可以用易拉罐、玻璃球、纸盒等代替。器材的数量要多准备些。第二,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没有问题的拼搭是一般性的游戏,不能称为数学实践活动。问题源于现象: 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搭得高?为什么圆柱和球会滚?……问题源于需要:怎样知道摸出了什么?怎样摸出圆柱?用什么做轮子?……第三,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小组内解决问题。少数典型的问题,在班内集体讨论。教师尽量不讲解、少评判。第四,要参与学生的活动,随时了解情况,对活动的进程给予必要调控。在活动临结束时,要组织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使实践活动成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
认识物体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中物体和图形,认识物体教案。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学具准备:1、课件。2、各种形状的物体。3、图形卡片,形体模型。4、学具袋。
四、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哪,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你们想看吗?师:好,但是老师要提一点要求,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你们要记住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听清了吗?(放动画片:小动物们在山下游玩,山脚下有各种形状的废旧建筑材料,山上的风景优美,有野花,有蜜蜂,还有飞舞的蝴蝶,于是聪明的小兔想到了一个主意,就是把山下废旧的建筑材料搬到山上去,建造一座小房子。可是这么多的建筑材料只靠他们几个什么时候才能分得完呢?)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把这些建筑材料分一分类吗?师:好,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一分你桌子上的建筑材料吧。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1)小组活动(师在巡视中参与学生的活动)师:聪明的小朋友们分完了吗?哪个小组来告诉大家,你们组把建筑材料分成了几类?(2)学生汇报学生介绍自己的分法。生:我们生:我们小组是按形状分的,分了四类生:我们小组是按大小分的,分了两类。 …师: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按形状来分的这组吧,其实在数学王国里的每一类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有谁知道?学生说一种师出示一种图形及名称,教案《认识物体教案》。(这样形状的物体叫……)
三、动手操作,感知物体特征。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在帮助小动物们分物体的过程中还认识了几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你们愿意和它们做朋友吗?师:那好,就让我们和这些新朋友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摸一摸、并和它们玩一玩。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这些新朋友长得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行吗?赶快行动吧!
师:好了,小朋友们和你们新朋友玩得开心吗?那个小组愿意上台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新朋友是谁。上台来介绍的同学要先说出你的好朋友是谁,它长得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其他的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能做到吗?
师:看看,哪个小组最勇敢先上来。
*球生:这是我的好朋友球,他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 没有平平的地方他爱滚来滚去的。我很喜欢玩球,师:你真会观察,让他滚给大家看看(在实物投影上滚一滚),我们的下一个好朋友是谁呢?*圆柱生:这是我的好朋友圆柱,有点圆,又有点长,他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他站他就站,要他滚他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让你的好朋友在台上表演一下好吗?(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圆柱和球都会滚,请大家把圆柱和球放在桌子上滚一滚,看看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想介绍那位好朋友?
*长方体生:我的好朋友是长方体,他长长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有点扎手,有尖尖的角,他有六个面。
师:你能有顺序的数给大家看看吗?大家都来数数。
生:六个面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面大。有的面小。他很听话,他不会乱滚,我很喜欢他,我家里有很多东西跟他长得一样。
师:你真聪明!对你的好朋友非常了解,你们还有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
*正方体生:我的好朋友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也有六个面,六个面是一样大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有尖尖的角,有点扎手,他也不会滚。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看看他们俩有什么不同?师:同学们会看、会摸、还会玩,可真了不起。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笑笑他们现在干什么呢?(放动画片:谢谢你们—聪明的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就开始往山上运送建筑材料了,小动物找来了一只长方体的箱子,往里面放了块砖,两人抬着气喘吁吁的往山上走,没走几步他们就累得抬不动了。这时他们想到了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四个新朋友,决定给箱子装上轮子,可是选谁做轮子呢?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它们想想办法吗?
师:用桌子上的学具小组内试一试,并说一说为什么?学生汇报。
师:看来,我们的新朋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生活中用处很大。所以生活中好多物体的形状长得很像我们的这些好朋友,谁能说出一个?(牛奶盒、饮料罐、冰箱、篮球…)
师:同学们真不错,知道的比老师还多呢?看看小动物们想到办法了吗?师:小动物们听了同学们的想法,别提多高兴了,于是便找来了圆柱体的轮子装上,推一推可轻松了。
师:不一会儿建筑材料便运完了。他们想天还早着呢?不如大家先来轻松一下,做个游戏吧。玩什么游戏呢?来个摸物体的`游戏吧!小朋友们想参加吗?
四、运用学具,巩固新知。
1、摸一摸:师:好,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跟老师一起想想长方体什么样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呢?球是什么样的?那圆柱又是什么样的呢?好了,记住他们的形状了吗?师:请一位小朋友先和老师一起玩一玩。我提要求你来摸,同学们当裁判,摸对了表扬他!谁还想玩?大家都想玩,好,请听要求:老师为你们每组都准备了一个箱子,一会儿小组里轮流每人玩一次,组长提要求,其他的同学当裁判,摸错了组长可以多给他一次机会,现在请小组长把箱子拿出来,开始玩!
2、搭一搭:师:刚才看到同学们玩得可高兴了!现在请同学们把东西放下,更好玩的游戏等着你们呢?师:贪玩的小伙伴发现天色已经不早了,决定开始盖房子了。可是怎么盖呢?盖成什么样子更美呢?几个小伙伴又犯愁了。于是他们想请聪明的小朋友们当他们的设计师为他们设计一幢漂亮、结实的房子。你们愿意吗?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搭一搭、摆一摆,看看哪个小组搭出的房子,小动物们最喜欢。开始行动吧?(鼓励小朋友用橡皮泥捏处好朋友的形状再搭房子)师:小朋友们搭完了吗?快让我们来参观一下。师:同学们心灵手巧,个个都很聪明。小动物们看到了这么漂亮的房子一定会很高兴的。师:今天我们利用生活中的物体学到了新的知识,你们高兴吗?可是我们桌上的这些好朋友就这么放在这里多可怜呀?小朋友们快快动手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吧?师:同学们可真能干,这么快就给我们的新朋友找到家了。大家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找错家的好朋友?(将学具放进相应的盒子里)五、总结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好玩吗?说一说你都学会了什么?你们要真了不起。师:大家看!小动物们已经住进了你们设计的房子了,你们高兴吗?快和它们说再见吧!
【认识物体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03-30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03-05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范文08-26
认识物体说课稿05-25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11篇)02-28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11篇02-25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合集11篇)03-05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04-12
观察物体的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