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教学教案

小学教学教案

时间:2024-04-14 07:19:0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教学教案【合集】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学教案【合集】

小学教学教案1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音乐活动:想想、玩玩、出新招。

  三、教学新歌《我今天上学喽》。

  1、聆听歌曲。

  2、讨论:从歌声中你听出这些孩子第一天上学的心情如何?(兴奋、愉快……)

  同自己的心情比较一下。

  上学第一天你都做了哪些准备?(新衣服、新书包……)来到学校你都看到了什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美丽的校园)

  3、学习歌词。

  师生交替合作演唱、生生合作演唱。

  四、创作活动。

  1、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形式:小组比赛,那组编的`动作创作的优美即可奖励。

  3、选出最美的动作,由小老师带领全体学生边唱边演。

  五、表演。

  1、自信独唱。

  2、集体评议。

  六、结束。

小学教学教案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练习按事物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非…不可”、“果然”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懂得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赤壁之战

  、介绍背景,解题

  赤壁之战:发生在赤壁的战斗。

  背景: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东吴,想夺取东吴的广大地方。“孙、刘”联合,又有东吴老将黄盖施苦肉计,东吴大将周瑜乘势火攻曹军,以弱胜强,大获全胜。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思考:交战双方都是哪些人,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边读边思考边在书上勾划。

  2、简要汇报自己的收获。

  3、预习生字、新词。

  ①字音

  di4o ti4o ku9

  调兵遣将 眺望 丢盔弃甲

  ②字形

  眺:右边笔顺 丿 兆

  缆:右上部的笔顺

  ③词语

  相持:两方坚持对立,各不相让。

  计策:对付某个人或者某种事情而事先安排好的方法或策略。

  自不量力: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量,估量。

  定睛:集中视线。

  不计其数:没法计算它的数量。形容很多。计,计算。

  调兵遣将: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丢盔弃甲: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盔,打仗时用来保护头部的帽子,多用金属制成。甲,用皮革或金属做的护身衣服。

  无心应战:没有心思跟进攻的敌人打仗。

  4、复习巩固。

  四、理清顺序,划分段落

  按事情发展顺序,全文可分三段。

  事情的起因。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曹操南下攻打东吴,两军在赤壁隔江相峙。曹操把船用铁索连起来,准备渡江。

  事情经过。

  第二段(3~4自然段)老将黄盖分析敌我情况,针对曹军用铁索连船的错误,提出火攻的办法,得到周瑜的.赞同。

  事情结果。

  第三段(5自然段~结束)黄盖写信给曹操,说愿意投降曹操,曹操信以为真,结果黄盖驾船火烧曹营,大败曹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读课题,说说什么意思。

  2、追问:双方都是谁?交战原因是什么?“曹操”凭什么打?“周瑜”靠什么打?

  板书:曹操 80万

  周瑜 3万

  3、导语

  这就是双方当时的基本情况,“东吴” 3万人,而“北魏” 80万人,弱小的东吴面对的是强大无比的“北魏”,而战争的结果怎样呢?弱小的东吴战胜了强大无比的“北魏”。这就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个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也正是留传至今,闻名于世的原因。那么,东吴军队究竟怎样战胜北魏军队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写的谁?在干什么?

  抓词:非…不可,连船(画图)

  3、说说这段写的是什么?

  小结:通过这段学习,我们了解到“曹操”尽管有80万大军,但他们都是北方人,不惯水战,只能战船相连。虽然东吴只有3万人,却都善于水战。既然这样,俗话说“两军交锋勇者胜”,“周瑜”一声令下,杀向曹军,行吗?不行。光凭勇气是不行的,要想取胜,有勇还要有谋。

  我们看一看,东吴是怎样用智谋的。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说说写了什么?

  “黄盖”提出火攻。

  说说“火攻”为什么好?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写了什么?

  追问:火攻是个好办法,为什么还需要一个计策,这个计策对于火攻好在哪里?

  3、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四、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说说是一个什么计策?

  2、追问:“曹操”为什么就相信了呢?

  小结:这部分讲的是——

  周、黄定计假投降,

  曹操相信喜洋洋,

  双方赤壁大决战,

  到底怎样?

  接着往下学文章!

  3、轻声读3~6自然段,从书中找根据:周瑜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4、小组讨论。

  5、集体汇报。

  6、指名读6~10自然段,领会内容。

  7、说说这段写了什么?

  五、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说说写了什么?

  2、总结:东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面对强大的敌军,东吴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动脑筋,想办法,看准对手的弱点,狠狠地打,使战斗取得了胜利。

  3、质疑,还有不明白的吗?

小学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调查、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能力。

  3. 对学生进行不挑食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学生们的健康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前边所学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小数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两份午餐

  你喜欢吃哪份午餐?为什么?

  其实我们的午餐也很有学问,你们想不悳知道到底有什么秘?

  二、分析比较

  请同学们看一个11岁左右的儿童,午餐大约需要蛋白质33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以及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

  你有什么想法?

  让我们看一看我们所吃的食物当中各个成分的含量是多少?

  出示:每100克食物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三、计算两份午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比较一下哪份午餐达到了标准?

  那么怎样计算呢?请你说一说。

  动笔计算。

  四、总结

  看来我们真的不要小看我们的午餐,要想健康的成长就不要挑食,要合理营养配餐。

  五、作业

  计算自己的午餐,向家里提出合理化建议。

小学教学教案4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扩大口算和估算的范围。例1教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解决邮递员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等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探讨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做一做”,让学生经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过程,掌握口算方法。新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扩大口算的范围,相信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出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通过学生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方法。

  六、教学设计思路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任何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我在备课前想过,既要让学生牢牢的掌握这堂课的内容,又要尝试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个井井有条的步骤:注意口算联系经常化,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逐步提高口算速度,培养口算能力。依据的理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教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2、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

  教学设计:

  一、兴趣引入。

  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

  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

  引出课题:画角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

  活动1:画出60°的角。

  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活动2:画出85°的角。

  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85°的角应该怎么办?

  (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活动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动4:画70°,115°的角。

  1、说说你想用什么工具帮助你画出这些角?(用量角器画这两个角。)

  2、学生动手画角。

  3、活动后师及时问,怎样使用量角器画角?

  活动5:归纳总结

  1、先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让学生同桌讨论:画角时,当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时,是看里圈还是看外圈?

  小结:当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内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如果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外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

  3、用量角器画55度和140度的角,说说画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4、初步判断所画的角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例如要画一个120度的角,结果画了一个锐角出来,利用角分类来判断就知道是画错了。

  三、巩固练习。

  1、用一副三角板画出75和45度的角。

  2、用量角器画出15、80和165度的角。

  (1)合作交流;

  (2)集体校对。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45、135的角,让学生演示其折角的过程。

  板书:

  画角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小学教学教案6

  【设计理念】

  注重教师“导”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设计特色】

  关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丰富学生语言实践的形式。

  【教学流程】

  一、紧扣题目,导入全文。

  课文的题目“我选我”是王宁同学美好心灵的展示,也是课文内容的概括,可这样入:

  1.先出示课题“我选我”,要求把课题读好。

  2.出示阅读要求:

  (1)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反馈。

  (1)检查生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在读“今、林、名、让”等生字时区别出前鼻音和后鼻音。

  (2)说说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二、分步导读,加深体验。

  王宁为什么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呢?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我们还要再认真地读课文:

  1.请同学来读课文。(课文有4段,可以请4个同学来读。)

  2.集体评价。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把课文读通顺。

  3.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三、重点引读,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的学习,可分以下3个练习板块进行。

  练习之一: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练习步骤:

  1.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一句话?

  (“选谁呢”是每个同学都在思考的问题,大家都在想,此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因此,这一句话既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声音又不能太重;“我选我”反映了王宁为同学服务的愿望,但这种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读的时候语气要真诚、坦率。)

  2.我们再来读读下面的两句话,想想他们的意思: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选谁呢?

  教室里静悄悄的,选谁呢?大家都在想。

  (引导学生比较、体会这两个句子,不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还使学生初步学会捕捉句子中的语气信息,并知道对于同样的意思,可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

  练习之二: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要选自己?”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练习步骤:

  1.我们怎样来读林老师的话呢?(读对话要注意提示语,留心这些词语,就能帮我们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王宁的话该怎么读呢?我们先学着给他说的话加上提示语。

  (在学生说出“王宁认真地说”“王宁诚恳地说”“王宁笑着说”“王宁回答说”等以后,可加以评价:提示语可以是表示神态的.,也可以是表示动作的,运用恰当,就能把话说得更明白。)

  练习三: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练习步骤:

  1.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同学们对王宁的举动由“愣”到喜的变化,感受同学们对王宁“我选我”大胆举动的鼓励、赞赏和钦佩之情。

  2.指导学生用“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大家说”的句式表达各自对“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所含的意思的理解。

  我选我,三个简简单单的字,但字背后承担的责任却并不简单轻松,要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能理解这层意思吗?怀着这样的疑虑,进行了下面的教学步骤。

  一、生字教学

  在理解课文之前,先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了本篇课文的生字,有的小朋友用了编儿歌的方法,如:愣字,有小朋友说是一心想着四面八方;委字,有小朋友说有个女孩,头上顶着禾苗,我给他稍作改动,说一个女孩子手里举着禾苗,大家觉得言之有理,因为第一个里学了举字,这里正好用上,孩子们觉得特别兴奋;宁字,小朋友们说是有个小孩叫丁丁,头上戴着一顶帽子;掌字,说是有个和尚,把手放在臀部底下,等。还有些小朋友采用了猜谜的方法,比如:补字,说是萝卜穿衣服。虽然小朋友们编的儿歌没什么韵味,还显得有些俗,但这是他们喜欢的方法,是他们自己在动脑筋想办法记生字,整个认字过程,是非常愉悦的,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

  二、课文理解,首先从劳动委员开始,

  让小朋友们说说劳动委员在班级中会做些什么事?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看来他们对这个词语包含的意思很理解,接着就是从“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这句话为起点,让小朋友们说说大家在这个时候都会想些什么呢/本来以为小朋友们未必会说出来,没想到他们都想到,累呀,脏呀,没有玩的时间了,真是不能小看二年级的孩子呀。顺势让学生们说说从“突然”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们很容易就感受到了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的不容易,以及王宁说我选我的了不起。

  三、生字书写

  二年级开始,每一课要书写的生字数有所增加,学生写字的速度并没有一下子快起来,大多数字还得老师领着一个一个地写,时间花费比较多,但还是有些小朋友在书写的过程中出错,这是我一直比较苦脑。但在这一课里,我采用了同时指导写具有相同部分的字两个,这样等的时间节省下来一点,而我巡视的时间相对来说长一点,感觉效率上有了些许提高。

反思

  《我选我》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课时学生就根据课题提出了“我”指的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为什么选自己?结果怎么样?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思路非常清晰,理解起来也并不是很困难。所以我决定在讲这篇课文时,重点放在创设一种选举的情境,让学生在那种具体情境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悟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我和同学们商量,如果我们大家就是文中的那些人,这次选举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呢?同学们认真读书后,我们便开始了表演。首先我扮演文中的林老师,来了一段独白:“同学们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李小青,前几天转到别的学校上学去了,现在我们要补选一名劳动委员。”我的话刚说完,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有不少同学托着腮若有所思,也有人在扫视班里所有的同学,看来多数同学理解了课文内容。我抓住机会表扬了同学们,并且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表演。有的人说:“教室里静悄悄的就是非常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有的说:“选劳动委员是班里的大事,大家都在认真思考,到底选谁合适。”那接下来读:“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读出思考的语气,既轻又要慢,也就水到渠成了。突然,有几个同学站起来了,说:“我选我。”我就扮演林老师说到:“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几个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头头是道。有的说:“我要学习李小青热爱劳动关系集体的优点。”有的说:“我相信自己能当好劳动委员,为大家服务,给班级争光。”说到这里,教室里真的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于是我抓住机会,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鼓掌?”有的同学手都没举就嚷嚷开了“我们相信王宁能当好劳动委员。”“王宁我真佩服你!”回过头来再读王宁的话,自然而然地就能读出那份自信,那种坚定的语气。

  就这样,整篇课文就在选举的情境中很容易就被体会的很好,所以再讲这样的课文时还是要努力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的把握人物的语言和内心世界。

小学教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憎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习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2.体会凡卡的悲惨遭遇并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学难点

  体会插叙部分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介绍作家及写作背景。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步自学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4.读议第一段,人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学习凡卡写信和写信后的内容,体会凡卡命运的悲惨,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上节课同学们初步自学了这篇课文,按写信前、写信、写信后的顺序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并从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出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学习写信、写信后这两部分内容。

  (二)情境导读直奔重点

  1.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写信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信文和凡卡的回忆。下面先请同学们听听凡卡写给爷爷的信(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一想:凡卡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什幺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书:学徒生活苦)

  2.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苦?(第8自然段)

  3.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凡卡受了哪些苦?把感触最深的词句划上记号,然后谈体会。(着重从挨打、挨冻、挨饿三方面进行引导)

  ①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拖、揪、揍等动词认真加以体会,再想象凡卡挨打时的惨状,并结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②引导学生从睡在过道里、简直没有、一点儿、稀等描写凡卡挨冻、挨饿的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

  ③综合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态度,从直戳、捉弄等词中体会凡卡生活的孤独。

  4.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

  ①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跟爷爷说?(乞求)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话。

  ②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把哪些词读成重音更好一些?(再也、发发、跪下等)说说为什幺?再指名朗读。

  ③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作者用了两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幺意思?(因难过而写不下去)

  ④出示幻灯片(凡卡跪在地上写信的情景)此时此刻,凡卡正赤着双脚,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爷爷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幸,求爷爷尽快地带他离开这个火坑。这点点省略号就像是辛酸的泪珠。(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而懂得朗读带省略号的地方时,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

  ⑤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写信时的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⑥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前面的四句话。

  (三)进行对比突破难点

  1.凡卡一边写着信,一边想起了和爷爷一起在乡下生活的情景。那么,凡卡想起了哪些事?在他看来乡下生活怎么样?(板书:守夜砍树乐)

  2.指名把凡卡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这件事快快乐乐地朗读出来。

  3.乡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缩成一团儿、冻僵等词句中得出结论――乡下生活实际痛苦)

  4.乡下生活既然很苦,为什幺在凡卡的回忆中确是那幺美好呢?(引导学生把乡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进行对比,进而弄懂作者写乡下生活乐是主了衬托学徒生活的苦)

  (四)控究结果深化主题

  1.自由朗读写信后的内容,把描写凡卡动作、神态的词句划上记号,体会他的内心活动。

  2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寄信的句子),全班齐读,引导学生从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他当时的急切心情。

  3.出示幻灯片(凡卡做梦的画面及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从怀着甜蜜的希望中体会他寄信以后的内心活动。

  4.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幺?

  小结:凡卡甜蜜是希望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他还得在莫斯科痛苦地生活下去,这就更让我们体会到凡卡命运的悲惨。

  5.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声音轻轻的,好让凡卡甜蜜的梦多停留一会儿。)

  (五)启发想象渗透教育

  1.联系凡卡的爷爷的情况想一想,假如爷爷通过别的途径了解了凡卡的遭遇,把他接回了乡下,爷爷能帮助他摆脱悲惨的命运吗?

  2.凡卡才九岁,他本该像同学们一样拥有金色的童年,可他的命运为什幺那么悲惨呢?你从中懂得了什幺?(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小学教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通过沙锤、三角铁的学习和给歌曲伴奏,感受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节奏,模唱简单旋律,加强学生的.音准、节奏的学习。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演唱感受蒙古歌曲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通过听、唱、奏掌握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沙锤、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同学们和老师跟随音乐一起做律动。

  二、 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说说图片中有哪些美丽的风景。 (边放幻灯片边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 情景想像,进入主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是什么颜色等)

  2、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播放《草原上》,听的时候思考这首歌曲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 师生讨论。

  3、 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蒙哥歌曲的风格。

  三、 新课学习。

  1、 学习歌词。

  (老师讲解歌词,熟悉后学生按照节奏跟伴奏朗读歌词)

  2、学唱旋律。

  分析哪些字唱的短,哪些字唱的长,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节奏。

  3、 学会后,小组表演。

  4、听琴模唱旋律。

  5、 认识三角铁和沙锤,并为歌曲伴奏。

  四、 课堂总结。

  复习课堂内容,总结歌曲风格特点以及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演唱。

  (下课,播放《草原上》,同学们跟随音乐离开教室)。

小学教学教案9

  1.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小的山村》原文

  你爱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吗?

  它那么小,即使你走进群山的怀抱,你也不容易发现它。它坐落在深深的山谷里。

  当你在峡谷里行走时,你会听见鸡的鸣叫、狗的吠声,还有孩子们的歌声和山村小学的铃声。你走进那山道口,你就能看见它——我们美丽的小山村。

  村里,路面是用石头铺的,房屋是用石头盖的,围墙是用石头砌的,猪窝、鸡舍也是用石头垒的。

  家家户户像贴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那儿,牛羊在山上放牧,清泉在檐下流淌。

  我们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

  我想,你会爱我们这小小的山村的。

  2.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小的山村》教案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在美丽的吉林市长大,我们的家乡有高高的楼房,宽阔的广场,美丽的松花湖,还有好玩的公园——-,同学们,你们去过乡村吗?想知道乡村又有着怎样的景色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就是《美丽的乡村》(板书)齐读。乡村里有着怎样美丽的景色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小小的山村》板书课题,并齐读。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通过哪个词语知道的?(知道了山村很小,是通过“小小的”一词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

  2、不认识的字要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己解决。(查字典或是借助课后生字表识字)

  3、同学们都读完了,现在老师要检查同学们读课文的情况了。我们首先采取自愿读的方式,谁愿意先来?

  4、第一自然段(出示小黑板)你爱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吗?(山环水绕一词标上颜色)

  (1)指多名同学读,检查字音。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标点符号,读出问句的语气来。

  (2)读了这么多遍,你通过这句话知道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有的可能会说,我知道了小山村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有的可能会说,小山村在一个山环水绕的地方等等)

  (3)读一读山环水绕这个词,山环水绕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5、第二自然段

  (1)指多名读,边读边评。

  (2)读时要注意轻声地,语速稍慢一些。

  二、读4—7自然段,整体感知小山村的样子。

  1、自读。边读边画一画文中语句,小山村是什么样的呢?

  2、指名说。好用自己的话去讲讲,没说完整的可以补充。

  3、请你再一次默读这几个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指名说。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词语“铺、盖、砌、垒、贴在、别在、放牧、流淌”读一读。

  5、(

1)出示连线题

  路面  垒

  围墙  砌

  房子  铺

  鸡舍  盖

  (2)根据动词,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6、出示两个自然段:

  家家户户像贴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那儿,牛在山上放牧,清泉在檐下流淌。

  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

  (1)自读质疑。房子是盖在山腰上,怎么能贴在半山腰上呢?清泉是在房子前流淌,怎么能在房檐下流淌呢?山村再小也不会像珍珠啊?

  (2)讨论。

  (3)总结:这是因为从远处看的原因,一切都变得那么小,房子就像一个个小火柴盒一样贴在了山腰上(师做贴的动作)清泉就像一条银色的带子一样从檐下流淌(师在黑板上画一画窄窄的清泉),而这小小的山村和这高高的连绵起伏的群山相比就好比一个小小的珍珠一样,别在了大山上。(师做一个别的动作)看,这几个动词用得多好啊,把这个句子写得这样生动而又准确。

  (4)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三、再读第一和后一自然段,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

  2、读词语。(课后习题

  1)

  3、复习多音字舍。

  二、复习课文内容。

  1、回顾小山村的样子,先说一说,再画一画,28页习题。

  2、根据图画背诵课文。

  3、举行背诵课文比赛。

  三、写字。

  四、积累好词好句。

  1、词语:“山环水绕、山谷、铺、盖、砌、垒、贴在、别在、放牧、流淌”读一读背一背。

  2、积累句子:

  家家户户像帖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那儿,牛在山上放牧,清泉在檐下流淌。

  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

  3、积累名言:课后

  28页积累。

  五、布置作业

  将积累的好词好句抄在积累本上。

  3.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小的山村》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坐落在山谷里的美丽的小山村的描写,抒发了对美丽的小山村的喜爱之情。教学中,要注重品词品句,作者以问句开篇,用一个“山环水绕”就勾画出了小山村的总体特点。第二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小山村的特点“群山环抱”“不容易发现”“坐落在山谷里”都体现了小山村的“小”,第三、四、五自然段描写了走近小山村听到的声音:“鸡鸣、犬吠”走进小山村看到的景物“石林、层楼、清泉等”有静有动。特别是动词的用法,更是小文的精妙之笔。后作者运用了贴切的比喻、拟人的手法,抒发了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教学中,学生以多读为主,品味词句精妙,学习作者的用词之在习作中育人,在习作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写文与做人统一起来。

  尽管教学目标中没有要求学生背诵,但是,我为了帮助孩子积累语言,提高写作水平,我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4、5、6自然段。让学生在熟读中,在记忆中,反复揣摩、品味作者的准确用词和细腻的写作手法,以达到能够学以致用。

  课堂是灵动的,孩子的心灵是灵动的,教师智慧的语言是开启孩子心智的一把钥匙,我愿自己永远拥有它,开启我的学生们的心灵之门。相信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会得到有效提高。

小学教学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的:

  1. 学习如何写线路,了解当地地名的由来。

  2. 读背成语和名言。

  3. 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注意它的变化。

  4. 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画出家庭住址示意图,说说附近地名的`由来。

  成语的熟记、理解。

  能用流畅的语言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

  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写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能画出示意图。

  介绍附近地名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

  读小芳写的住址和走法。

  思考:小芳使用了哪些关键词儿来讲清楚走法?

  小结:地名、方位词、数量词。

  二、学生试写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介绍。

  评议:看是否写清楚明白。

  三、你家附近有哪些地名?选一个谈谈它得名的由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和名言,理解成语的意思。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 自读成语。

  2. 抽读,正音。

  3. 说说成语的含义。

  4. 背诵。

  5. 读名言。

  6. 介绍其时代背景和含义。

  7. 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 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2. 读小提示。

  3. 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用流畅的语言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把朋友带到自己家中,怎样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的情况呢?

  思考:介绍些什么?

  1. 朋友的名字、年龄,就读学校,家住哪儿?

  2. 朋友的优点。

  第一次做客该怎样做?

  二、分组练习。

  三、集体交流,评议。

  四、布置作业

  1、写四个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2、设计一张家庭地址的名片,上面要有家庭地址,走法及示意图。

小学教学教案11

  课题

  总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2、 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3、 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 矿泉水,牛奶,有色饮料等(粘的液体),透明玻璃、毛玻璃,红旗塘水

  分辨演示: 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新课

  1、 出示矿泉水。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2、 如果没有水我们能活多久?关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3、 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吗?你想怎样来研究水的秘密?

  4、 板书各种感官的名称。

  5、 引入课题 板书:。

  二、用感官观察水

  1、 有这么多的方法,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

  2、 现在,请二个同学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记在同一张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3、 学生实验,师巡视。

  汇报观察结果。师选择性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的相关学生用语。

  三、再用感官,应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1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很多水的一些秘密,你想发现更多的水的秘密吗?

  2出示牛奶,有色饮料等,它们与水一样吗?只要比一比就能发现水的更多秘密。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

  3请大家拿出牛奶、有色饮料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4出示玻璃、毛玻璃等,它们与水一样吗?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

  5请大家拿出玻璃、毛玻璃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1、 总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

  2、 通过比较,我们学到了更多的水知识。再比一次,同样是水,矿泉水和红旗塘的`水有什么不同?(认识周围的水环境,了解水污染的一些情况。)

  四、区分常见液体中的水

  1、 今天我们研究了水,现在能把水找出来吗?大家试试看。

  2、 出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学生上讲台找一找,说说理由。

  3、 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闻或尝?

  学生活动

  个性创意

  1、 出示矿泉水。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2、 如果没有水我们能活多久?关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3、 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吗?你想怎样来研究水的秘密?

  4、 板书各种感官的名称。

  5、 引入课题 板书:一杯水的观察。

  1、 有这么多的方法,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

  2、 现在,请二个同学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记在同一张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3、 学生实验,师巡视。

  学生活动

  想一想,说一说,你备怎样比

  汇报交流。汇报交流。

  个性创意

  1、 总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

  2、 通过比较,我们学到了更多的水知识。再比一次,同样是水,矿泉水和红旗塘的水有什么不同?(认识周围的水环境,了解水污染的一些情况。)

  1、 今天我们研究了水,现在能把水找出来吗?大家试试看。

  2、 出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学生上讲台找一找,说说理由。

  3、 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闻或尝?

  想一想,说一说,你备怎样比

  汇报交流。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一杯水

  课后反思

  1、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2、 我们用到了哪些自身上的器官?怎样研究水的?

小学教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表、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猜字

  (1)出示课件。(甲骨文的“马”字)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谁知道叫什么?(甲骨文)

  (2)出示“甲骨文”课件,教师适当讲解。

  2.课件出示教材p20中的图。

  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

  (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

  出示课件“从”叠在两个人身上。

  (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

  出示课件:“休”,“亻”叠在小孩身上,“木”叠在树上。

  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

  4.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读文识字

  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利用课件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①小老师教读

  ②学生轮读

  (2)课件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

  ①学生轮读

  ②游戏巩固生字

  三、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四)

  2.请四名同学读课丈,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

  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

  ③课件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师贴用图画出事物

  ⑤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⑥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

  (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①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

  ②演示课件“鸣、休”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会意字也很有趣。

  ③教师贴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④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⑤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

  (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

  (4)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

  ①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教师指板书)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毛”字。

  (1)课件出示“毛”,让学生仔细观察“毛”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竖弯钧从竖中线的左边起笔。

  (3)学生练习书写“毛”。

  2.指导书写“笔”。

  (1)出示实物毛笔。问: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然后课件出示“毛”“竹”。

  (2)让学生说“笔”字怎么写?课件出示“笔”。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

  (3)学习新偏旁“竹字头”。

  课件出示“?”,和“竹”比较,哪些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课件出示“毛”和“笔”,让学生观察“毛”和“笔”这两个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书写“笔”字

  3.指导书写“元、太、字、写、示”。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

  (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

  ①“元”和“示”进行比较。

  “元”字第二横稍微向右上斜一点,“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又处稍向上一点起笔。

  ②“写”与“字”进行比较。

  a“写”的偏旁是“秃宝盖”,提醒学生注意“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区别。

  b“写”的第四笔是“竖折折钧”,注意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书写。

  4.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字,并进行评议。

  〈附〉板书

  1有趣的汉字

  山羊 用图画出事物

  鸣休 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指导教师:南征高惠先

  课后点评

  我认为王老师整节课的设计突显了教学目标,课上得有特色,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精神,有些地方值得大家借鉴:

  一、我们先从学科知识上看:

  首先,王老师引领学生依托《有趣的汉字》这篇课文,紧紧地围绕汉字的有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就热爱祖国的,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写字,并自我要求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奠定情感基础。

  其次:王老师在课文中挖掘空间让学生将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拓展了课文中的信息,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课内课外的知识信息相互融合,当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使学生在参与交流中增强了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再有:当学生对汉字产生了兴趣以后,王老师抓住最好时机马上引领学生进入汉字的书写环节,使学生把比较枯燥的书写变成了一种情绪的体验。这种环节上的设计非常贴近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也只有这样老师在书写指导时学生才能积极有效地摹仿和记忆。在指导书写时,王老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抓住点点滴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老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意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时时提醒学生的读、写姿势,这对低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二、从学生学习方式看:

  王老师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这其中有师生交流,更重要的是生生交流。学生们在交流中都是面对面的,这样在交流中不仅是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情感的传递,它是多功能的。学生在与同伴交流中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就慢慢培养起来。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大家研究:

  1.在学习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问题。

  2.对学生查找的大量资料的运用还要加以研究。

小学教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以智慧爷爷送礼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的方法认识锐角和钝角以及他们的判断方法,然后通过做角、找角、分角、画角、拼角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教学具准备:每组一盒画有大小不同的角的卡片、三角板、尺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智慧爷爷托老师带给大家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现在就在你们桌上的盒子里,赶快打开来看一看。不过在看之前智慧爷爷还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看过之后各组要把盒子里的东西按一定的标准分一分,行吗?好,开始行动。

  1.各小组倒出来后发现是相同的卡片上画着大小不同的角,然后以组试分。

  2.小组派代表汇报分的结果。(一般会分成两类:直角和其他的角)

  3.这些是直角,那么,那些是什么角,又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皇宫,来研究有关角的问题。

  二、认识锐角和钝角

  1.引导学生用刚才分出的第二类角与直角比较,看哪些大一些,哪些小一点?

  2.小组合作比较大小,然后交流比较方法和结果。

  3.根据比较结果再次对盒子中的角进行分类,并且展示分的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结果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即锐角与钝角)以及判断标准。

  5.鼓励学生说说教室里或生活中哪里还有锐角或钝角。

  三、组织活动,巩固认角

  1.做角: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做出不同的角巩固对三种角的认识。(如:采用折角、拼角或做活动角的方式进行练习。)

  2.找角: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并分类放入相应的房子里。

  师:直角、锐角、钝角都玩累想回家了,可找不到路,于是便找了一些地方藏起来休息,同学们,你愿意帮他们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事物图P391题图以及标有三种角的三所房子。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然后利用动态效果从实物中抽取出学生说的角,分类把角送回家。)

  四、画角

  1.大家真是爱帮助人的好孩子,这些角为了感谢大家想为自己画一些像送给大家,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画像呢?能试着把你希望得到的画像画出来吗?

  2.学生独立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角,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是哪一类角。

  3.展示自己画的角并交流画角的方法。(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多种合理方法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五、拓展活动

  同学们在研究角的过程中,三角板帮了我们的大忙,为了感谢三角板,我们来一起陪它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

  1.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做拼摆图形的游戏。

  2.各组交流拼出的是什么图形,在此图形中有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是由三角板上的.哪些角组成?

  六、总结。

  第二课时平移和旋转(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具的准备:录像、P133的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村正在为咱们学校修建一所新校园,你高兴吗?想不想去看看?播放录像:工地上工人们正在乘着升降机在上楼,楼房里有几位工人正在安装推拉窗,并不时的推一推、拉一拉。

  二、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1.引导学生说说片中的工人在干什么?升降机和推拉窗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2.告诉学生像这样的现象就是平移现象。

  3.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判断平移现象的标准,并在全班交流,教师要及时点拨。

  4.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三、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

  1.组织学生做游戏:小组合作利用P133的学具拉一拉开展游戏,体会平移现象,同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案?

  2.引导交流,对找出多种搭配方案的小组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四、利用方格纸巩固认识

  动态课件呈现:方格纸上的小船行使图。

  1.引导学生说说小船是在平移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感知平移的方向与距离所表示的含义:

  (1)小组讨论:小船正在向哪边平移?(右边)移了几格?(八格)

  (2)各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利用动态课件慢速展示平移过程,学生一起跟着数小格,真切的体会平移的距离。

  3.设疑,对学生初步渗透两次平移的思想。

  如果小船向左平移三格将会在什么位置?(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交流,最后动态演示验证);再向下平移三格呢?(小组再次讨论交流。)

  五、扩展活动

  课件出示P444题图,配上淡色方格。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哪些小鱼平移后可以与红色小鱼重合?

  2.交流讨论结果,并说说白色小鱼怎样平移后,可以到达红色小鱼的位置?

  3.独立给可以经平移后重合的白色小鱼涂上红色。

  4.引导观察这些红色小鱼有什么共同特点?

  六、总结。

  第三课时平移和旋转(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现象。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观察、操作,从而感知旋转现象,然后通过观察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场情景和做游戏的形式进一步巩固认识。

  【教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纸风车、每人一枚硬币、P131、P135的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课前要求大家做的纸风车做好了吗?会玩吗?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不过有个小要求,就是要边玩边注意观察。

  二、感知旋转现象。

  1.认识旋转现象。

  (1)刚才大家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吗?引导学生说说纸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2)你能给这种运动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揭示数学上的名称──旋转。

  (3)鼓励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

  2.观察感知

  引导学生做(P44下面做一做)游戏:

  (1)引导学生观察圆片是什么颜色的?

  (2)小组合作旋转圆片,观察旋转时圆片的颜色变化,感受旋转带来的神奇效果。

  3.操作感知

  引导学生独立做转硬币的游戏,来进一步体会旋转的现象。

  三、体会区别,巩固认识。

  1.动态效果出示游乐场的主题图。

  (1)说说画面上都有哪些活动?

  (2)先在小组内说说哪些活动是平移现象,哪些活动是旋转现象?再在全班交流。

  2.游戏。

  鼓励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示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先在小组内自由尝试,再派代表在全班表演。)

  四、拓展练习。

  1.引导学生将P131的学具剪下来,小组合作拼一拼,看可以拼出什么?有多少种拼法?(要注意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肯定和鼓励。)

  2.游戏:将P135的学具剪下来转一转,小组讨论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其中哪些方法比较合适?

  五、总结。

小学教学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3、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4、继续练习钢笔和毛笔字的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读书做记号。

  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会在生活中使用赞美语。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

  1、读题目要求

  2、 自己看表格中的内容,明确对应的记号

  3、 你怎样将这些记号记下来,(学生讲自己的方法)

  预习15课,尝试用记号做批注

  学生读名人名言,指生读,记下来

  思考:两则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作者运用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理解意思

  2、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3、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3)交流。

  (4)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2、(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是试读,正音。

  (3) 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

  (4) 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

  “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5)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二、写好钢笔字

  出示“官”“窜”“霞”

  生说说发现(上面的“帽子”会变化,有时大,有时小)

  指导书写,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师故事引入赞美

  一个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当记者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花。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

  二、材料交流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进行交流。

  三、情境互动,学习赞美

  1、 师: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对别人进行真诚的、恰如其分地赞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在“赞美”前板书“学会”两字)

  2、创设情境

  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怎么对妈妈说?(教师表演将烧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适时引导: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言语要真诚,不说奉承话。同时,也要伴有真诚的神态举止,这样别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正确使用赞美语。

  3、情境练习一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现在是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听了同学对你的赞美,有什么感受吗?

  四、联系生活,运用赞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比如,园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给小孩让座、同学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在情景中去赞美别人。

  生讨论练习后,每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五、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差不多每一位同学都学着去赞美了别人。现在,我们就来反思一下,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心里感觉怎样?(生自由说后师总结)是啊,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纯真的心,能为别人缤纷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

  教后小记:

小学教学教案15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一分钟记忆竞赛、一分钟抄写竞赛。

  二、交流平台

  1、温故而知新。学完一单元后,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看看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或书籍?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收获展开讨论,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赏析佳句。

  ⑵

  赏读美文。

  ⑶

  研讨读书方法。

  ⑷

  交流收获、体会。

  三、日积月累

  1、激情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⑴

  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⑵

  尝试理解:

  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⑶

  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3、背诵名言。

  4、出示课外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积累。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⑴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⑶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⑷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⑸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

  潮

  5、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6、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回顾·拓展一,回顾·拓展一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教学教案02-05

小学教学教案03-05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02-20

小学篮球教学教案11-20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11-09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1-08

小学教学教案【集合】03-07

小学教学教案(热)03-05

小学教学教案【荐】03-05

(优)小学教学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