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的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厘米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厘米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绿两色彩色纸条,黄、蓝两色不同长度的小棒、小正方体、回形针、硬币。
学生准备:
1把尺子,1把剪刀。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老师看看哪些小朋友已经准备好了。请最快的3生上来做排队游戏,看他们是怎么排的?
生:从矮到高(从高到矮)
师:你们可真行,一眼就看出这个队形是根据小朋友个子的高矮排列的。那你们能看出物体的长短吗?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提供:2件物体的长短比较。
2、用学具表示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红纸条比绿纸条长多少,你能不能用桌上的学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来表示呢?
(1)指导量的方法
(先找一个学生到实物投影来示范摆的方法)
师:想一想,怎样摆才能量的准呢?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上台,指导摆法:左端要对齐、沿物体摆直、一个接着一个等)
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就能知道这张纸条的长度大约是4枚回形针的长,真不错。(2)用学具比较纸条的长度
师:选你喜欢的学具,就用刚才某某小朋友的方法来摆一摆、数一数,比比看红纸条比绿纸条长多少。
生操作,师指导。
3、反馈[直接用媒体展示]
[课件出示用3种学具量红纸条的结果]
为什么同样是量红纸条,结果却不一样呢?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在量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来进行测量,也就是要有统一的标准。[板书:统一的标准]
二、做一做,引出1厘米
师:下面,我们就选用统一的标准——小正方体,来量物体的长[课间出示:做一做]先请你来估计这些物体的长度
1、用统一小正方体来估计下面物体的长度,再摆。
(全部出示后用小正方形作标准说一说)
2、师:数学家规定像这个小正方体的边长这样的长度为1厘米。[板书:1厘米]
一起来读一读。
3、用厘米说一说这些物体的长度约几厘米。
4、挑几个说谁比谁长几厘米
三、认识厘米,用厘米尺量
(一)认识厘米
1、介绍尺子
师:要知道物体的长度,一般都用尺子来量。[课件出示:厘米尺]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这把尺子,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1厘米有多长同时渗透如何用尺子量
师:这个小正方体的边长是1厘米,我们是这样看的。[课件出示]
师:拿出你的尺子,在你的尺子上找出这个1厘米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师: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想想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可以拿一个小正方体,用它的边长去比一比。尺子上每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有多长。
(1)比划1厘米
(2)剪1厘米
(3)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
(4)认识几厘米
师:把两个1厘米拼在一起,是几厘米呢?
(二)用尺子量
1、拿出黄色的小棒,估一估它大约有几厘米长呢?
师:怎么才能准确地知道这根小棒的长呢?我们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2、请1生上台演示用尺子量的方法。
每生自己动手量一量。
3、师:红颜色的小棒长几厘米呢?请你先估一估,然后再量一量,看看你估计的对不对?
4、师:这些小朋友是这样测量蜡笔的长的(4厘米)你们看行不行?[课件出示]
(1)小红:左端未对准0
(2)小明:从0刻度起的正确量法
(3)小东:从刻度2~6
师:小东的这种量法可以吗?
5、师:现在你还想用这把尺子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呢?(自己量吧)
6、量曲面物体的长
(三)小结、揭题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讲,师补充课题]
四、知识拓展(欣赏)
[媒体]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边长约11厘米
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直径7厘米
奥运会火炬——祥云高72厘米
奥运会门票——长20厘米宽9厘米
五、实践作业
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作单位的,课后,请小朋友们收集一些,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认识厘米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画、量探究厘米与米长度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完善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2、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建立厘米与米的表象为目标,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融合。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把直尺(20厘米),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画有各种平面图形的纸张,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把米尺和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我会数:
1、数出1厘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1厘米有多长?能不能在直尺上指出1厘米有多长?
教师指名两个同学回答,注意引导大家发现两位同学叙述与演示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直尺上两个相邻刻度线(数字线)之间的长是1厘米。
(2)请同学们拿起直尺,用笔尖指到0刻度线,从0刻度线划到1刻度线长是1厘米,从1刻度线划到2刻度线长是1厘米......从19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1厘米。
(3)下面呢我们倒着数出1厘米。用笔尖指到20刻度线,从20刻度线划到19刻度线长是1厘米,从19刻度线划到18刻度线长是1厘米......从1刻度线划到0刻度线长是1厘米。
2、数出2厘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2厘米有多长?
(2)请同学们拿起直尺,用笔尖指到0刻度线,从0刻度线划到2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2刻度线划到4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18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2厘米。
(3)下面呢我们倒着数出2厘米。用笔尖指到20刻度线,从20刻度线划到18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18刻度线划到16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2刻度线划到0刻度线长是2厘米。
(4)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数出2厘米?引导学生发现:从1刻度线划到3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3刻度线划到5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17刻度线划到19刻度线长是2厘米。或“倒着数”:从19刻度线划到17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17刻度线划到15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3刻度线划到1刻度线长是2厘米。
3、数出5厘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5厘米有多长?
(2)教师引领学生一起数出直尺上的5厘米:
A:从0刻度线划到5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5刻度线划到10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15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5厘米。
B:倒着数--从20刻度线划到15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15刻度线划到10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5刻度线划到0刻度线长是5厘米。
(3)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数出5厘米?
引导学生发现:
A:从1刻度线划到6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6刻度线划到11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11刻度线划到16刻度线长是5厘米。
B:从2刻度线划到7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3刻度线划到8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14刻度线划到19刻度线长是5厘米。
C:用以上两种方法“倒着数”。
(4)教师用上述方法引领学生一起数出5厘米。
4、数出10厘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10厘米有多长?能不能在直尺上指出10厘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会发现--
A:从0刻度线划到10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10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10厘米。
B:从0刻度线划到10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1刻度线划到11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2刻度线划到12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9刻度线划到19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10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10厘米。
C:用以上两种方法“倒着数”。
(2)教师用上述方法引领学生一起数出10厘米。
4、数出1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1米有多长?
引导学生发现:老师桌面上的直尺长是1米;老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的直尺长是1米;1米=100厘米。
(2)我们知道1米=100厘米,我们一起数出100厘米来好吗?哪个小朋友能利用直尺(米尺)把100厘米数出来?
估计学生可能有两种--
A:从1开始,依次数到100。
B;以10厘米为单位来数。
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方法进行反思,从而说明:用第二种方法数要快。
(3)教师引领学生一起数出100厘米(学生每个小组一把直尺):
先以1厘米为单位数出直尺上的第一个10厘米,既从1数到10;然后以10厘米为单位依次数出100厘米,既从10数到100。在数的时候注意提示学生每一个长度都是从0开始的。
二、我会画:
1、用直尺画线:
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
2、用直尺画两条任意长的线:
先让学生独立画,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说己是“怎么画的”:如2厘米,有的同学是从0刻度线画到2刻度线,,有的'同学是从5刻度线画到7刻度线等等。最后教师结合上述实例引导学生画线时要注意的事项:画线时一般从0点开始画,直尺按住不动,一直画到终点的刻度,不能超过终点的刻度。
三、我会量:
1、量图形边长:
2、量实物边长: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学具材料: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各一个(棱长为整厘米数),测量边长。让学生感悟长方体、正方体棱长之间的关系。
3、用米尺量:
如果要测量黑板的长、窗台的高、教室的长,应选用什么工具?
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开展每一个活动,汇报测量结果。
四、课堂: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学会的?
认识厘米的教案3
教学内容:
21世纪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
教学要求: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建立估测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1、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能用到数学知识,比如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想知道这支笔有多长?操场的跑道一圈有多长?拿笔时手离笔尖的距离有多长?
2、 像这样的问题你能说吗?试试
3、 我们说了这么多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对,都和长度有关,实际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树有多高?水有多深?房间有多宽?这些问题实际上也都是在说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4、 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该怎么解决呢?用什么量呢?
学习部分:
1、 认识尺子:
你们都有吗?拿出来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竖线----有3种不同长度的线,他们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你们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吗?(刻度线)
数字----观察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读一读,排在左边第一位的是谁?
0刻度,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它就想起跑线一样,标志着开始。
CM------你们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厘米)
他的英文名字叫centimeter,取cm为厘米的英文缩写
2、 出示课题:
厘米是一个表示长度的单位,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认识厘米)
3、 认识1厘米的`长度:
① 你们看,这有一条红色的线段,你估计一下它有多长?[课件]
到底谁说的对?怎么来验证呢?
好的!现在谁有答案了,这是多长?你怎么知道的?
你们说对了,在国际上我们就规定从0到1之间这么长的距离为1厘米,仔细看这个长度,记住它!
② 这条蓝色的呢?怎么知道的?
③ 这条黄色的呢?
④ 在你自己的尺子中找一找从哪到哪也是1厘米?
⑤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从哪到哪就是一厘米?
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尺子中的秘密了。
⑥ 用你的手在尺子上比划出一厘米的长,看一看,举起手来,这是多长?
⑦ 闭上眼睛,用心体会一下,把这个长度记在脑子里!
4、 制作1厘米的单位长度
过渡:我们已经记住了1厘米的长度了,想不想自己亲手做出一个1厘米的长度呢?
用吸管剪出1厘米的单位长度:
(学法指导:你们几个人商量一下打算怎么做?动手试一试,你们是怎么做的?)
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在身边或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大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差不多)
大家用大约这个词用的很好,当我们量出的长度不是非常准确的时候,多一点,少一点的我们都要说大约是多少。
5、 认识几厘米
① 在我们的尺子上,大家能很快的找到了1厘米,那么除了1厘米,你还能找到几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反馈:你找的是几厘米,谁愿意到前面来指着说一说。
别的同学找出的2厘米在哪呢?-------不管是从12还是从35,这些都是2厘米长。
② 我来说几个,请你看一看这是几厘米:03、05、06,这么快,你们是一厘米1厘米数出来的吗?那用什么好方法?
③ 这就是尺子上标有数字的目的,0刻度是起跑线,从0开始,跑到几就是几厘米。(真是一个好方法)
6、 实际测量
如果给你一条线段,你能准确的量出它的长度吗?试一试。(共两条线段3cm 5cm)
有多长,你是怎么量的?(投影演示)
反馈:你们看她量的好吗?好在哪?你们量的这么准,这么快,是因为你们找到了一个好的测量起点。
[课件:断尺]
那你们看,这把尺子的起点在哪呢?(找一个最近的或好计算大小的起点,如整数)
小结:看来,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尺子,我们首先都要找到一个便于我们测量的起点。
过渡:看来你们已经能运用尺子准确的测量出线段的长度了,如果没有尺子,你能估计一下长度吗?我们来试试。
7、 估测与实测
① A组测量:拿出老师为你准备的彩色纸条:1cm 2cm 4cm 8cm
1cm:看一看,猜一猜这有多长?验证一下。
2cm:这张呢,有多长?你怎么能确定呢?验证一下。
4cm:这张呢?为什么?
8cm
小结:看来大家不仅记住了1cm的长度,就连2cm、4cm都记住了,那今后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了。高兴吗?祝贺大家!
② B组测量:送给你们一首好听的音乐,做个比赛怎么样,比谁准!
同学们可以从自己的身边找任何一件东西,拿起来先看一看,自己估计一下它的长
度,做个纪录,再用尺子量一量,看你估计的准不准,明白了吗?开始行动!
小结:
看到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你们今天肯定又有不少收获,谁想说说?
大家说的很好,看来今天你们是这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本领,那就希望同学们能
把这些知识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把我们的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工具。
练习部分:
1、 解决实际问题:袖口怎么量呢?
看来现在真的不能小看你们了,说的这么好,帮我个忙好吗?
老师想做件衣服,你们说袖口有多长该量哪呢?(手腕)
你用你的尺子帮我量一量,为什么.不行?那怎么办呢?
选用皮尺,量出我的手腕是8厘米,你觉得这个长度合适吗?(不合适,要有富余的)
(你们说得很好,很久以前,就是因为人们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由于问题的需要,人们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尺子,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你还见过哪些尺子?
活动部分: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尺子,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小组合作可以借用老师的尺子来完成你们的任务,看哪组又快又轻。
不过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开始吧!
1、 量量4个区别针共多长?
2、 量量一人的腰围是多长?
3、 量量5块地转有多长?
结课:
准备用具:
学生自备剪刀、直尺、一支黑色的彩笔
彩条5张(1、2、4、8cm)
一根吸管、区别针、小棒 学生每人一套
一张纸,两条线段(3、5cm)
认识厘米的教案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二)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三)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和学具
教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5厘米长的纸条,投影片若干张。
学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图钉,一条绳子,没削过的新铅笔一支,装墨水瓶的空盒一个,三张纸条(分别长3厘米、4厘米、6厘米),2分硬币一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提问:谁能说一说你的课桌面有多长?
同学们可能不知所措,无从回答,教师提示,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学生可能用铅笔、小棒、手指,也有的同学用尺子去比,交流比的结果时,有的同学可能说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4那么长,有的同学用尺子量,也不知怎样说明其长度。
叙述:有的同学说课桌有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4那么长,你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数都不一样啊?(使学生体会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这样说起来就很不方便。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叙述: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是1厘米,请同学们用尺子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教师将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请学生用尺子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看看你的尺子,说一说:
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到哪儿是3厘米长?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叙述:量纸条时,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学生动手操作
1
.请同学们将你事先准备好的三张纸条拿出来,量一量,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每量完一条,把量得的结果写在上面。
2.看一看这支铅笔长xxx厘米。
从图中看出铅笔长8厘米,如果让我们去量削尖的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取整厘米数)
由学生拿出自己削尖的铅笔,实际量一量,从而得出可以借助三角板来量。
3.量一量
一就是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因为每个同学手掌宽度和一长度不尽相同,只取整厘米即可。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1)每人拿出一根绳子,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给相邻的同学看,把每次量出的绳子互相比一下,如3厘米的绳子一样长。
(2)量一量
①量一根没削过的铅笔,长()厘米。
②量数学课本,长()厘米,宽()厘米。
③量装墨水瓶的'空盒,它的高是()厘米。
2.发展性练习
量一量下面两个图形每边的长度。
3.思考性练习
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如图8)。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厘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课桌的长,由于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出的数量就不同。非常不方便,实际需要用统一单位的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课堂设计中,通过从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教师在尺子上画出1厘米的长度,图钉的长,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目的都是为了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2厘米、3厘米等具体长度。
在指导学生量物体的长度时,除了老师示范外,充分让每个学生操作,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厘米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刻度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认识,认识厘米。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 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直尺、布尺、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用童话故事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问题
1、 扶手到底有多长呢?师:在桌上都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把它举起来,用桌上的工具在四人小组里量一量扶手有多长?
2、 学生汇报。
3、 师:那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为什么会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为什么?
那如果我们要得出一个具体统一的答案,可以用什么来测量?大声告诉老师。
4、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直尺。在你们抽屉里都有一把直尺,拿出来看一看,你们在直尺上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5、 根据学生的发现出示课件。自由的读一读数字。在尺子上最左端的数字是几?0我们以前学过,那你们现在知道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吗?总结:在尺子上0对准的这条刻度线叫做起点,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厘米》。板书,在尺子上你还发现了什么?CM表示什么?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你还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刚才有同学发现尺子上有厘米的标志CM,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数字、CM、长短不同的线)
二、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
1、出示课件,蚂蚁们为了使小桥变得更漂亮,他们给小桥涂上了五彩的颜色,大家猜猜看,绿色这一段可能是多长?到底是多长呢?咱们听听小精灵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这段有多长?那你们能从自己的尺子上找出一厘米吗?行不行?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交流。那同学们在仔细看看,在尺子上还有哪段是一厘米长的呢?出示课件让学生指出。
指着课件提问: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啊?原来啊,尺子上的每一个大格啊就是一厘米。每一个小格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来认识。
2、 找一找
(1)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厘米有多长,那在我们身边或者在我们身上有哪些物体是大约一厘米长呢?找找看。也可以比一比,都行。那大家比一比,你哪根指拇的宽度最接近一厘米呢?那你们是这样比的吗?出示课件。那大家再观察一下,还有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一厘米长的?那同学们能不能比画一下,一厘米大约是多长啊?比画一下。大家互相看一下。大家记住了吗?
(2)下面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一厘米有多长啊?
(3)好了,同学们,刚才咱们认识了一厘米,那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有多长呢?
(4)出示课件,提问:这一段长几厘米?2厘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呢?(出示4厘米的长度),那你们能从自己的尺子上找出6厘米的长度吗?找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找的?那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比画一下,6厘米是多长呢?
(5)举起桌子上的兰色纸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根蓝纸条大约有几厘米那么长呢?注意,先估计一下,现在不动尺子。究竟是几厘米那么长呢?大家用尺子验证一下。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量的?请一名量得最快的学生介绍经验。大家说他量的好不好?那好在哪儿呢?大家既然都认可他量的好,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用掌声鼓励鼓励他?
(6)那课本上是怎么说的呢?请翻开课本,看完之后,把小纸条的`长度填在括号里,你们都会量了吗?那咱们赶快帮小蚂蚁量出扶手的长度怎么样?扶手到底有多长呢?好呢,同学们大声告诉小蚂蚁,扶手到底有几厘米?
(7)蚂蚁们知道了扶手的长度,一定能很快的做出一个新扶手来,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呀?咱们出发吧。出示课件
三、巩固
1、出示课件,学生判断,对的举对牌,错的举错牌。(看仔细了,请评委亮牌。,请人说为什么正确)
2、刚才蚂蚁王国的测量比赛结束了,那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举行一个测量比赛呀?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还学会了用厘米量。(板书)同学们的表现啊都非常出色,那老师还想请你们帮一个忙,行不行啊?钱几天老师做衣服的时候啊,想知道手腕有多长。那我这样量可以吗?这样量呢?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啊?刚才同学们都大胆的展开了想象,正是有了这种想象啊,人们不仅发明了直尺,还发明了各种卷尺,那我们平时在生活当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进行测量。那今天下去后,请同学们量出自己的一柞和一步有多长,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0刻度线:起点
认识厘米的教案6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二)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三)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和学具
教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5厘米长的纸条,投影片若干张、
学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图钉,一条绳子,没削过的新铅笔一支,装墨水瓶的空盒一个,三张纸条(分别长3厘米、4厘米、6厘米),2分硬币一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提问:谁能说一说你的课桌面有多长?
同学们可能不知所措,无从回答,教师提示,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学生可能用铅笔、小棒、手指,也有的同学用尺子去比,交流比的结果时,有的同学可能说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
那么长,有的同学用尺子量,也不知怎样说明其长度。
叙述:有的同学说课桌有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
那么长,你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数都不一样啊?(使学生体会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这样说起来就很不方便。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叙述: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是1厘米,请同学们用尺子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教师将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请学生用尺子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看看你的尺子,说一说:
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到哪儿是3厘米长?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叙述:量纸条时,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学生动手操作
1、请同学们将你事先准备好的三张纸条拿出来,量一量,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每量完一条,把量得的结果写在上面。
2、看一看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
从图中看出铅笔长8厘米,如果让我们去量削尖的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取整厘米数)
由学生拿出自己削尖的铅笔,实际量一量,从而得出可以借助三角板来量。
3、量一量
一
就是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因为每个同学手掌宽度和一长度不尽相同,只取整厘米即可。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1)每人拿出一根绳子,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给相邻的同学看,把每次量出的绳子互相比一下,如3厘米的绳子一样长。
(2)量一量
①量一根没削过的铅笔,长( )厘米。
②量数学课本,长( )厘米,宽( )厘米。
③量装墨水瓶的空盒,它的高是( )厘米。
2、发展性练习
量一量下面两个图形每边的长度。
3、思考性练习
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如图8)、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厘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课桌的长,由于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出的数量就不同。非常不方便,实际需要用统一单位的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课堂设计中,通过从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教师在尺子上画出1厘米的长度,图钉的长,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目的都是为了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2厘米、3厘米等具体长度。
在指导学生量物体的长度时,除了老师示范外,充分让每个学生操作,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板书设计(略)
认识厘米的教案7
学习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能用尺子进行正确的测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学案导案
知识梳理
一、复习导入。
老:请同学们用我们上节课用的方法来量一下桌子的长?(请用拃来量)
学生量出来是拃,老师量出来是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老师的手大)
总结:因为长度单位不一样,所以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为了更好的学习具体长度,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引入今天学习内容)
提示:(1)一拃是大拇指到中指之间的距离。
(2)注意总结
基础练习
二、新知探究
(1)观察尺子
(2)认识、感受1厘米(cm)
“0”表示起点,就像我们赛跑时从起点开始跑,用尺子量物体长度时,也要从“0”开始。
(4)认识几厘米
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
刻度“3”到刻度“6”是3厘米
(5)量一量,自己的手掌和一拃的距离(小组合作)
三、知识运用
看课件做题
四、总结
尺子上每邻相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1)注意提醒学生从刻度0开始。
(2)让学生量自己指甲盖、田字格,了解1厘米的距离。
(3)第5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课堂检测
一、课本上第8页练习一,第一题
二、 20厘米—5厘米=厘米
10厘米—3厘米=厘米
8厘米+6厘米=厘米
3厘米+4厘米=厘米
当堂检测
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思考每个问题,正确填空。
认识厘米的教案8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尺量长度的方法。
重点难点:
让学生建立长短的概念和1厘米的长度概念,能够初步学会度量。
教学准备:
配套课件,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两个长方形:
哪个长一些?哪个短一些?
怎么判断你们说得对不对呢?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师出示两条长方形纸条,再出示米尺,并告诉学生这是"米尺",要知道这两个纸条究竟谁长谁短,可以用米尺去测量,教师示范量出这两个纸条的长度,并在米尺上标记出来。现在你们再看一看,谁长谁短?
所以我们说,有时候光靠眼睛看,是不能准确判断一个物体的长度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尺子去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
二、新课。
1、认识米尺。
教师要求学生拿出直尺,告诉学生你们手上所拿的直尺就是老师手上米尺的一部分,一样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
直尺上面的线叫做"刻度线",观察一下,直尺上面有几种刻度线?(三种)
有哪些数字?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
这些数字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的?最左边的刻度对着的数字是什么?(0)
从数字"0"到"1"的长度是1厘米,从数字"1"到"2"的长度是1厘米,从数字"2"到"3"的长度是1厘米,……每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2、认识1厘米、几厘米。
(1)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
我们刚才知道了0到1是1厘米。想一想,0到2是几厘米?0到3是几厘米?教室引导学生先找到0刻度,然后找到2厘米、3厘米、4厘米……要求学生说出"从…到…"。
(2)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谁来给我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教师出示一个大约长度为1厘米的粉笔头,用尺子量一量,告诉学生1厘米就是这么长。
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1厘米长的物体,如:图钉的`长度大约1厘米。
用你的尺子量一量,看一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度是1厘米?
3、用厘米量。
我们再用尺子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首先要将"0刻度"对齐物体的左端,然后再看物体右端对齐几,它的长度就是几。教师示范完整的操作一遍。
打开书P10例3。量一量书上蓝色的小纸条,长度是多少?学生独立测量,教师个别指导。重点纠正"0刻度"的对齐问题。
指名上黑板操作给全班同学看。
教师示范一个错误的测量的方法让学生判断并纠正。
量一量你的铅笔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同桌之间检查一下。
量一量你的手宽多少厘米?
量一量你的一揸是多少厘米?教师示范一下什么是"一揸"。
三、课间活动。
四、巩固练习。
首先让一个同学说一说测量一个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师重点强调"0刻度"的问题。想一想,如果不对齐"0刻度"会出现什么问题?
P12练习三第1、3题。
先让学生准备好一张纸条。要求学生量出1厘米。集体把量出的结果举起来。要求学生量出3厘米。集体把量出的结果举起来。要求学生量出5厘米。集体把量出的结果举起来。要求学生量出10厘米。集体把量出的结果举起来。
第三题,学生独立做。
教师个别指导。
认识厘米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课时安排:
2课时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例1~例3,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把11厘米长和10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让学生观察看哪根纸条长哪根纸条短。学生一般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这时教师可以提问:
“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长呢?”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一把米尺,要知道两根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尺去量一下。然后开始量纸条的长度,用红粉笔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横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用白粉笔把竖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分别告诉学生从0刻度到红色标记这一段是横放的纸条的长度,从0刻度到白色标记这一段是竖放的纸条的长度。然后提问:
“哪根纸条长?”(横放的纸条长。)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只凭眼睛看往往是不准确的,需要用尺去量。接着再问:
“要想知道我们用的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要想知道粉笔的长度该怎么办?”
“对,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要用尺来量。如果要量像铅笔、粉笔这些比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新课
1、认识米尺。
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然后提问:
“你们的尺上有几种刻度线?”
“有哪些数字?”
“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
“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对着0,这叫做尺的0刻度。”之后,教师在尺上边比划边告诉学生:
“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从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2、认识1厘米、几厘米。
(1)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
教师在米尺上从0指到1,说:“刚才我们知道了从0到1是1厘米。”
再从0指到2,从0指到3,提问:“那么从0到2是几厘米?从0到3呢?”让学生在自己的尺上先找到0刻度,再在尺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长度,要说出从哪儿到哪儿。
(2)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先让学生在自己尺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说明例1下面的那条线段的长度就是1厘米。
②教师拿出一颗图针,也让学生拿出一颗,与1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通过比使学生看到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③让学生在尺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④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
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么怎样用厘米作单位去县物体的长度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3、用厘米量。
(1)估量纸条长度。
教师出示5厘米长的那根纸条,同时让学生也拿出比较短的那根纸条,说:“刚才你们量过自己的'食指大约有1厘米宽,现在估计一下你们拿出的纸条是几个食指宽,也就是有几厘米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讲解:“你们估计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尺量一量,那么怎样用米尺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2)用尺量纸条。
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量时,先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这根纸条就是几厘米。现在这根纸条的右端对着5,那么它就是5厘米。”
②让学生看例3,把纸条的长度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③让学生照老师的方法量自己的纸条。学生量时,教师要注意巡视,看学生是否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对于不正确的量法要加以纠正。
④启发引导学生说说量纸条的方法。
厘米的认识[教学过程]今天咱们继续进行星星闪烁榜的评比活动,比一比哪个组的小朋友会倾听、会合作、会动脑筋解决问题,摘得的星星最多。
一、故事情境导入。
1、导入: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今天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部,想看吗?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片里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
2、多媒体播放:阿福做新衣。
师: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能不能帮小徒弟解答一下这个疑问呢?小组讨论,充分交流。师傅和徒弟的手不一样)
师生表演。(从大拇指的指尖到中指的指尖的一段就是一扎。)
4、师:怎样才能避免师傅和徒弟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呢?9用尺子、用同一个人的手去量)
小结:测量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标准,人们通常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样既准确,又便于交流。
生活中,你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呢?尺子的种类很多,作用各不相同。
二、认识刻度尺,感知1厘米。
1、认识刻度尺子。
小朋友的尺子是什么样的?请你赶快把它拿出来,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它,好吗?师: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和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课件展示尺子。)
组内交流。看屏幕汇报。
重点指导:(1)数字。
认识厘米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学生尺、课件。
学具:学生尺一把,小方块一个,三角形学具一个、方格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小朋友,我们又见面了,能小朋友一起学习数学知识,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咱们接触时间不多,彼此还不太了解。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和大家有什么不同?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数学故事,想听吗?
(播放小裁缝的故事)
咦,怎么回事?衣服怎么做小了?(装做不知道)
2、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老裁缝的一拃和小裁缝的一拃是不一样的,量出的结果也不同。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有统一的工具。现在我们一般用什么来量长度?
三、探索实践,建构新知
1.认识尺。
小朋友都有学生尺,(指着尺)这也有一把,是一把放大的尺。
观察一下,尺上都有什么?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尺。
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数)有哪些数?读一读。
还有呢?
(生:有线)这些线都一样长吗?有的——长,有的——短,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
每条长刻度下面都对着一个数。刻度0表示起点。(这是刻度1,这是刻度5)
细心的小朋友还发现了什么?
(生:字母)(板书:cm)cm是英文字母,表示厘米,(板书: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认识)
2.认识厘米。
(1)看这把放大的尺,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瞧,(课件演示1厘米长度)这就是1厘米。
真正的1厘米有多长?你能在自己的尺上找到吗?
自己说说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是1厘米。
还有谁找得不同,但也是1厘米?
(3—4人)指名说一说。(师注意纠正第一个学生: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在投影上指出来。
(停一会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指着课件)
(2)1厘米到底有多长,咱们用小手来比划比划?
这个小正方体每条边的长正好都是1厘米,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拿住它,手指不能动,哦,轻轻抽开它,瞧,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自己试一试。
把你比划出的1厘米放到尺上比一比,手指不能动,再拿一看。
(3)好,放下手,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再用手比划比划,放到尺上看一看你比划得准不准。
(4)小朋友都能比划出1厘米了,找找咱们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学生说到的第一第二个教师拿出尺帮他量一量。)
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有没有留意到,咱们手指的宽度大约也是——1厘米。(拿出尺放到手指上)
3、认识几厘米。
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2厘米呢?到尺上找一找。
你为什么认为它是2厘米?(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师自己说。)
有2个1厘米,就是2厘米。
还有谁也找到2厘米了?(指名学生回答,2个)
伸出小手比划出2厘米。
小朋友比划得挺准确的,你还能找到几厘米?指着尺子说给同桌听听。
(学生说了3厘米)你怎么找到的?有3个1厘米是3厘米。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都从0开始)你们为什么都从刻度0开始?
②(不是从0开始的)你数得真仔细,从刻度8到刻度15是7厘米。(数一数)还有谁也找到8厘米了?哪种方法更好?
③(找的短的)还有谁找得长一些?
看来,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我们一般都从刻度0开始看起,这样非常方便!
(6)看,这枝铅笔长几厘米?你是怎么看的?线段呢?
(7)刚才小朋友认识了1厘米,还知道看几厘米时一般从尺的刻度0开始。现在厘米和尺是咱们的好朋友了吗?和咱们的好朋友唱首歌,怎么样?请出咱们的好朋友。(师也拿出尺和cm卡片)
4、课间活动:唱《找朋友》
(师举起cm卡片)还把它送回去。(示意学生放回抽屉)
咱们认识了直尺、厘米,现在和好朋友玩个闯关游戏好吗?
5、第一关:量一量。(课件出示)
(1)准备好了吗?(停一下)
(出示学具三角形)
用尺量量这条最长的边是几厘米。把你的方法和同桌小朋友说说。
谁想上来量。
(没有对准0的)老是看到有的小朋友这样量,你有什么意见?
(一般把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看另一个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2)(师举起纸)再量一量方格纸的长边是几厘米,比比看,谁量得又快又准。
(放歪,师随意把尺往方格纸上一放。)尺子这样摆行不行?尺要放平
小朋友觉得在量长度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板书:量:对准放平。)
(3)再来量一量手掌宽和一拃长。(出示:手掌,一拃)量手掌宽时要五指并拢,从最宽的地方,平平地量。
那你看这个手掌宽大约是几厘米?说说你的想法。正好6厘米吗?(更接近几厘米?)可以说大约6厘米。
如果比6厘米多一点点呢?接近几厘米可以说大约几厘米。
(4)你能像图上这样量自己手掌和一拃大约是几厘米吗?
自己量一量,写下来。(师下去指导学生量)
这就是咱们身上的尺,每个小朋友手不一样,量出的结果也不同,就象老裁缝和小裁缝,他们的一拃也不同,咱们要记住自己身上的尺。读一读,记一记。
真棒,恭喜你们顺利闯过第一关,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课件演示)(耶!)下面进入第二关。
6、第二关,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切换视频)
画完后,自己量一量,检查一下是不是4厘米。
谁想画看?一边画一边说。
这是放大的4厘米,真正的4厘米只有这么长。(指着学生作业)
(2)再画一条比它长3厘米的线段。你画了多长?
同桌交换,互相量量,画对的,给他画一个五角星,夸夸他。
7、第三关估一估。
小朋友真能干,顺利闯过第二关,放个鞭炮庆祝一下。(耶)有没有信心接受新的挑战?
(1)小朋友还记得第一关量的身上的尺了吗?有哪些身上的尺?(手掌宽、一拃长、食指宽)记住身上的'尺了吗?
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比眼力。
先把尺藏好,放到抽屉里。
(等学生收拾好,注意力都集中后,再开始)
估一估这块橡皮大约有多长?
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指名回答)(板书学生答案)
小朋友,你们看他会用自己身上的尺或刚才量过的东西帮自己估计,真会动脑筋。
(也可以借助对1厘米或2厘米的认识进行估计。)
老师帮小朋友量一量?(板书正确答案:6厘米)(指名学生回答)
一般前后相差不超过2厘米的,比较接近的都称得上是估计高手。是估计高手的请举手,真棒。
(2)小朋友们,你们都会估计了吗?没有尺,可以怎么办?用这样的方法自己试一试,好吗?
咱们估计2个,(出示课件表格)估计自己的中指长和数学术封面短边的长,把估计的结果填在这2个括号里。
小朋友估计得怎么样呢?拿出尺来量一量。
(把学生作业放到投影上)看他估计得怎么样?(如果相差远:没关系,咱们刚估计了2个,以后多观察,估计能力会越来越强。
这次估计得比较接近,是估计高手的站起来,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小朋友,咱们第三关也过了,(课件演示放礼花)耶!
四、全课,拓展延伸
今天咱们和谁交了朋友?这个新朋友能帮我们干什么?(量物体长度)
小朋友都量了什么的长度?你还想量什么?自己量一量。
给老师帮帮忙,量量教室的长好不好?怎么了?
看来,用厘米做单位是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
量比较长的物体还要用到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想再继续研究吗?
课后:
认识厘米的教案11
学生已经学会直接比较长短与高矮,对线段有了初步的认识,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用(文具盒、铅笔等)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经验。而数学中的标准长度单位,是学生最早接触的计量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因此,本课作为计量单位的起始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发现学生在尺子上或测量物体时,都有接触过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也知道用尺可以测量物体,但对其意义的理解并不清晰。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有长度单位,不知道怎么用长度单位,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尺来测量……那么本课怎样让学生对以上这些理解清晰,体现其“起始课”的特质呢?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一方面,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体会“厘米”这个单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怎样认识厘米,又怎样将其过程与方法迁移、渗透到(米、分米、毫米、千米等)其他长度单位的学习中去。
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对以上的理解与思考,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厘米”的重要性,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会画规定长度的线段,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落实课程标准:1.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从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出发,采取了如下教法与学法:
教法:直观演示、设疑诱导、活动探究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说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的发挥本节起始课的作用,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敏悟,引入新知。第二环节:课中敏学,掌握新知。第三环节:课后应用,巩固新知。第四环节:总结课堂,评价学生。
第一环节:课前敏悟,引入新知(敏悟单见附件2)
比较一:
小红
小丽 小红比小丽多2个
引出“单位”,
小强 体会单位的重
小明 小强比小明少3颗要性。
比较二:
小朋友的身高差,该用什么单位表示?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并揭示课题。
第二环节:课中敏学,掌握新知
这个环节我分四个层次进行展开。
1.认识尺子
尺子是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重要工具。首先我出示一把特殊的尺子(尺子上什么都没有),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子,看老师出示的尺子缺了什么,通过复原尺子,使学生更好的找出尺子的组成部分:刻度线,数和单位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深刻。
2.认识1厘米
认识1厘米是本节课最为核心的内容,教学时首先明确告诉学生,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那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每相邻两个数(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长1厘米,这样学生对1厘米的长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然后通过①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在刻度尺上(直尺、三角尺等)比划1厘米,有一个形象的直观感受,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②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棱长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慢慢抽出;③直接比划1厘米的长;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长约1厘米的物体。四个环节的操作,让学生的体验活动走向深刻,积累1厘米长度的量感经验,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学到这儿,我让学生回顾认识1厘米的过程与方法,并尝试小结。这个环节层层递进,既突出了重点,又逐步分散了难点,为其过程与方法迁移、渗透到后续学习中做好铺垫。
3.认识几厘米
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1厘米。那么刻度0~刻度2是几厘米呢?引导学生认识到2个“1厘米”就是2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出其他的2厘米吗?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找一找4厘米、5厘米。并反问刻度6到刻度10是几厘米?为什么?在层层追问中明白“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同时实现了知识的变迁,渗透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4.测量实物
(1)量一量
首先学生自主观察书本小刀图,判断其长度,并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组织,归纳总结出测量物体的基本方法,即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或线段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主要是想抓住课堂的生成,及时发现一些错误的量法,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比老师的直接讲授要更有价值。
接着,让学生应用探索出的测量方法,独立测量书本中出示的线段,和身边的任一物体,进一步加深正确测量方法的印象。
(2)画一画
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自主阅读书本第51页画一画内容,明确画特定长度的线段的方法,即一般从0画起,画到几就是几厘米(和刚才测量的方法基本一致)。并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进行巩固。教师要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环节:课后应用,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基础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2、3两题。
通过量、看、填写的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初步渗透估测意识。
第二层次:提高练习。
1.估测:
(1)开展“火眼金睛”活动,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自己手掌的宽度,食指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并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子。
(2)利用身上的尺先估计自己中指的长、数学书封面短边的长,文具盒的长,再用尺子量一量,进一步巩固验证估测的能力。
这个环节,学生在反复的估测、实测中,逐步修正他们的估测策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长度观念。
2. 回顾学生比高矮的情形,用厘米表示他们相差的高度。前后呼应,体现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3.断尺量小刀
结合书本内容,我设计了一道思考题:像这样一把断尺能测量小刀的长度吗?引导学生思考,这其实是测量方法的一个升华,虽然没有了0刻度,但我们通过“认几厘米的方法”也可以判断出小刀的长度。设计本题旨在在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第三层次:拓展练习。
厘米可以测量较短的物体或线段长度,如果测量学校操场的长,你觉得用厘米做单位合适吗?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
第四环节:总结课堂,评价学生
在这节课结束之前,我让学生回顾厘米的认识过程,并告诉学生,以后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继续认识其他的长度单位。这样就凸显了起始课的内在意义。
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及时回忆、总结本课知识,并进行自我评价。
认识厘米
单位
长度单位 1厘米
整节课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加强直观操作,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在量一量、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让认识厘米的过程与方法在后续学习中得到迁移生长,使数学学习变得更简约有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的快乐。
认识厘米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具和教具
投影片,纸条、小棒、各种尺子、钉子、图钉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二、新授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汇报)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实物投影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小结: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学生活动:先从自己带来的学具中任选一件,举给同学们看一看,大概估计一下它的长度有几厘米。然后实际测量所选物体的长度,看是否与估计的数值相等。
3、师:通过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出示图片“磨损的尺子”),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后,以厘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做单位的。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cm
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量法: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教案点评:
导入时先让学生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随后通过一个“为什么结果都不一样”的提问很自然地引出测量单位和测量方法。
教学认识厘米时,先让学生发挥想象,随后通过实物来感受1厘米的长度,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量小棒长度时,老师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探索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后教师以规范的动作,标准的测量方法量给学生看,让学生与自己的操作产生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产生顿悟,从而掌握量的要领;最后再亲自实践,使知识技能的掌握经历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这样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认识厘米的教案13
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1页到3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的厘米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题示标:
1、故事引入: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下面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3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 , 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或奖励。
4.知识归纳:
(1)利用“铅笔”“文具盒”“拃”等作为长度单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会因选取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的得到物体的长度。
(2)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到底同学们运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
第二关:我能快速填出答案。(展示要求:指名回答。)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2、厘米可以用字母()来表示。1厘米记作 ()。
3、我的橡皮厚大约是()厘米。
4、图钉的长大约是()厘米。
第三关: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内容见同步课件)要求:独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
五、归纳小结: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的得到物体的长度。
(2)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六、巩固提升: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
1、完成课本第2页的1、2小题。
七、板书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测量长度
教学内容:
课本4页到5页内容。
学习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会分辨什么是线段。
教学重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题示标: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来进行测量。那如何进行测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道。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学习我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分辨出什么是线段。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5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
1、你是如何估计并测量橡皮长度的?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测量彩色纸条和毛线在方法上有什么区别?毛线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
(自学4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你是如何估计并测量橡皮长度的?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测量彩色纸条和毛线在方法上有什么区别?毛线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认识厘米的教案14
[教材分析]
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厘米、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厘米、米的认识,厘米、米的关系及用厘米、米进行测量。教学重点是厘米、米的认识,难点是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3.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厘米、米的认识,难点是建立长度观念。
[课时安排]4课时
信息窗1——阿福做长袍
[教学内容]信息窗1、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厘米的认识。
[教具准备]挂图、尺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动画片,希望同学们仔细观察里边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
大家想知道原因吗?通过这节课学习就能明白其中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价“厘米”。(板书:厘米的认识)
二观察探究
1.学生观察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有些什么?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1)每个学生观察直尺,并汇报。(发现了数字,长短不同的线、cm)。
(2)教师出示直尺,让学生充分认识直尺。(师板书:刻度线、刻度、厘米、0起点)
同学充分认识了直尺,那你能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吗?
(3)学生观察直尺,找出1厘米,并到黑板上演示。
(4)教师总结:(同学们找的很好,像直尺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同学们很聪明,从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那1厘米有多长呢,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5)学生观察尺子,并比划。(师导语: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像1厘米这样长的物体)生回答。教师展示准备好的1厘米的物体,如(小方格,枕尺,笔记本,图钉)
同学们从直尺上很快就能找到1厘米,那你能找到2厘米吗?
(6)学生观察,到上面演示找到2厘米,并画出。(多个同学演示),然后学生自己找5厘米、10厘米,并用手比划。
2.估测物体长度
导语:刚才同学们通过动脑,认识了厘米和几厘米,下面老师想测一测同学们的眼力。
(1)教师出示5厘米的卡片,学生估测。
(2)再一次估计15厘米长的纸条,引导学生测量。
(3)测量物体长度(把物体的左端对着“0”刻度,物体的右端指着刻度就是几厘米)。
三实际操作
1.测量一拃
导语:大家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出了测量物体长度方法,那大家想知道自己一拃有多长吗?
(1)测量自己一拃,并汇报。
同学们量出了自己的一拃,那你们想知道动画片中师傅和徒弟的一拃长吗?
(2)认识师傅、徒弟的`一拃长,(导语:现在同学们知道故事中徒弟为什么把衣服做小了吗?)
2.小蟋蟀能跳多远?填一填。
3.测量自己的一步和一拃。
4.下面哪些是线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信息窗2——阿福做长袍
[教学内容]信息窗2、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米的认识。
[教具准备]挂图、尺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去看看阿福的新衣做得怎样了?你能看图把后来发生的故事讲完吗?(学生交流)
二新授
1.仔细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
同样是一件衣服,为什么师傅和徒弟量的不一样呢?
2.先解决1米有多长?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
(2)学生感受、比划1米的长度。
(3)学生利用软尺量出1米的长度,观察是多少厘米。
(4)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总结
100厘米就是1米,1米=100厘米。
4.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米?
三小结
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的教案15
教学内容:教材10-11页例1、例2、例3,11页做一做练习三中1-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二)能力训练点
1.会用厘米量.
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学习用刻度尺量线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长度是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
①5厘米纸条若干根②幻灯片若干③20厘米长纸条6根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50+7= 14-9= 94-4=
27-7= 78-8= 13-7=
5+60= 3+70= 12-3=
6+30=
2.导入:
老师手拿一根5厘米长的纸条,引导学生说出要知道这根纸条的长度,就需要用尺子量一量,要知道一个人的身高是多少,也需要用尺子量量,这就需要用到长度单位,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二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板书:厘米和米的认识.
再拿纸条,引导学生认识到纸条较短,而身高或教室的长比较长,这就需要用不同的单位.像量较短的物体,如:粉笔、铅笔、纸条,可用厘米作单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板书: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厘米,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书中一幅米尺图.
指幻灯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的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说明刻度从这里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2)学生在尺子上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并能在尺子上找出.
引导学生找到"0"刻度,再找到1厘米,同桌指着尺子上的具体刻度和长度互相说一说,然后班内交流,引导回答出:
①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
②从0到2是2厘米,从0到3是3厘米,……
(3)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根据学生回答的1厘米长度,找到教师所用尺子上的1厘米,把1厘米的实际长度画到黑板上.板书:--
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议论哪些实物的长度是1厘米长,议论后汇报.
教师发给每组一个图钉,让学生把图钉放在尺子上比一比,然后说一说图钉的`哪部分与1厘米长度大约相等.教师把一个图钉粘贴在黑板上所画1厘米长度的下面.
2.教学例2,深化1厘米的实际长度,形成表象.
(1)引导学生把五个手指分别放在尺子上比较,看哪个手指大约宽是1厘米.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回答.
(3)让学生再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教师先以板书画出1厘米的长度,再以近似1厘米的实物比较,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辅以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使学生建立起1厘米的空间观念.)
3.用厘米量.
学生分组估量纸条的长度
第一步:每组发一根与黑板所贴纸条同样长的纸条,每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食指量纸条,边量边说,然后以组为单位汇报量的过程及结果.
第二步:以组为单位用尺子量纸条长度,边量边说自己的操作方法.
第三步:教师演示用尺量的方法,边量边总结出量的方法:先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根纸条就是几厘米,这根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5,说明纸条是5厘米.
教师板书:5厘米
第四步:学生分组以规范的测量长度的方法再次用尺量出纸条的长度.
第五步:打开书,看例3,填出纸条的具体长度.
(先让学生用手指估量,再让学生用尺试量纸条长度,老师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探索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后教师以规范的动作,标准的测量方法量给学生看,让学生与自己的操作产生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产生顿悟,从而掌握量的要领;最后再亲自实践,使知识技能的掌握经历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这样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巩固发展
1.书11页做一做.
先安排学生互相说铅笔是几厘米长,为什么是这么长,然后填在书上.
2.书11页做一做2.
引导学生填书,并测量一下自己的手掌宽,互相说一说.
3.教师拿出备好的长20厘米的纸条6根,发给每组一根.
要求:一个同学量出3厘米,一个同学量出5厘米,一个同学量出10厘米,剩下的同学量得了多少厘米?量好后分别剪下自己所量的纸条,然后每两个组互相交流,看量相同长度的同学所量出的纸条是否相等,然后选择两个组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4.练习三第二题
按书中所画实物,每组发一份,让每组同学量出铅笔长,练习本宽、墨水盒高,量后分别汇报,然后再填书.
5.练习三第3题
学生独立做,填书,教师巡视,检查学生量的方法及结果.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表示长度的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有我们的一个手指的宽度(师生共同伸出食指),还学会了用尺子量手指、量书本.在量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说出)把"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然后看另一端是几,就量出了物体的长度.
五、布置作业
量出自己数学书的长和宽的长度,跟家长汇报.
六、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认识厘米的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08-26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10篇03-08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10篇)03-08
认识厘米教案 (通用12篇)02-24
《认识厘米》说课稿11-27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03-07
《厘米和米的认识》复习课教案08-25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04-08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03-03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