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泰山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登泰山记》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文言文教学是高一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学习兴趣受到影响。而对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恰恰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保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更是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设计就是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读懂课文,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设计提要〕
本设计根据各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一段:画图法第二段:导游法第三段:描述法第四、五段:法第六段:讲解法
〔实施步骤〕
一、预习
1.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
2.在课文疑难处打上记号。
3.初步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
二、学习第一段
每大组推举一名代表上台,根据第一段内容在黑板上画出详图。
画完后比一比,哪一组的代表画得最好。
各组的学生都可以为本组上台的代表帮助和意见。
〖说明本段有“阴”“阳”“东”“西”“南北”等表方位的词,有“汶水”“济水”“谷”“古长城”“日观峰”等表示地点的词,如果能准确画出详细示意图,就说明这一段读懂了,示意图上出现的问题也正是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多个示意图一比较,孰好孰差,谁对谁错,也就清楚了,教师再适时点拨,问题也就解决了,学习兴趣也激发起来了。
三、学习第二段
每两人一小组,分好工:一人根据第二段内容画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图,另一人根据登山路线图写出游览导游词,二人必须紧密配合。
完成后,每大组抽一个小组上台演示:一人画一人讲(边画边讲)。教师根据情况作些提示或指导,最后讲评。
〖说明此段是重点段,有叙述有描写,难点较多。画登山路线图着重熟悉作者所经过的地方:京师(起点)、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之限、泰安、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泰山巅、东谷、天门(终点);导游词着重解决登山时间、行走距离、登山情况、途中所见,以及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读懂、读通,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四、学习第三段
要求学生根据第三段的描写,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日出的情景,分别描述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抽2-3人发言,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发言作出评论,教师作。
〖说明此段是写得最好、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但作为文言文,今人读来稍嫌简略,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经验不够,所以学生难以真正领会作者笔法的高超,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既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五、学习第四、五段
要求学生从第四段中摘录出表现泰山人文景观的词语;从第五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无”的自然景观。
〖说明这两段没什么难点,不难读懂,但关系到游人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不能忽视,用法做一个.,能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留下较深的印象,。
六、学习第六段
教师介绍“桐城派”代表人物、文学成就及其艺术特征和风格,重点介绍作者姚鼐。
〖说明有关作家生平创作及重要文学流派的知识是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
七、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抓住特征巧妙烘托和语言简洁生动的特色。
〖说明的艺术特色非常突出,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即可体会得到,不需过多讲解。
八、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说明可适当补充一些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的练习。
《登泰山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杜甫的《望岳》写出了泰山的高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大櫆师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櫆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
三、整体把握
1、听课文录音,正音。
2、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等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
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登泰山记》教案 篇3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审美鉴赏: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
思维发展:分析文中景物描写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艺术效果。
文化传承:背诵全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知识储备】
一、题目注解
泰山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的地理形势,泰山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踞高临下,成为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历代封建帝王都把泰山当作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禅建庙塑神。泰山因而成为游览的圣地,历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记游作品,姚鼐的《登泰山记》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作者名片
姚鼐(1731——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
三、背景视窗
这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使人们感受祖国山河的无限壮美。
【重点梳理】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半山居雾——居:停留。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绛皓驳色——驳:杂,错杂。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整体感知】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和你的阅读初感受。
【文本赏析】
1.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2.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3.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抓住了泰山日出的什么特点?怎样进行描绘的?
【限时检测】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3.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用很少的笔墨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
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
5.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二)文言现象
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
2.少圜()
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2.济水东流()
3.崖限当道者()4.道少半()
一词多义
当:1.当其南北分者()2.崖限当道者()
3.僻不当道者()
余: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其级七千有余()
以: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余始循以入()
3.回视日观以西峰()
限:1.越长城之限()2.崖限当道者()
道:1.道皆砌石为磴()2.道少半()
有:1.其级七千有余()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及: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2.及既上()
3.皆不及往()
云:1.世皆谓之天门云()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日: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2.或得日,或否()
3.是日()
漫: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2.其远古刻尽漫灭()
特殊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
3.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4.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6.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7.复循西谷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游大龙湫记戴名世
距乐清六十里,有村曰芙蓉,倚天而滨海。余以岁辛已四月三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坐少顷,出寺门里许,有泉曰燕尾泉。水自大龙湫来,为锦溪。锦溪之水至此从巨石落下,成小瀑布。石中高而旁低,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循锦溪而行,凡三四里,有峰屹立溪水中,旁无所倚,高数百丈,两股如蟹螯,望之若剪刀然,曰剪刀峰。至峰下行百余步,又变为石帆,张于空中,曰一帆峰。又行百余步,又变为石柱,孤撑云表,曰天柱峰。左右皆石壁峭削,诡状殊态,不可胜数。
又行百余步,径穷路转,得大龙湫,为天下第一奇观。水自雁湖合诸溪涧,会成巨渊,渊深黑不可测。其侧有石槛,中作凹,水从凹中泻下,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远近斜正,变幻不一:或如珠,或如毬,如骤雨,如云,如烟,如雾;或飘转而中断,或左右分散而落,或直下如注,或屈如婉蜒。下为深潭,观者每立于潭外,相去数十步,水忽转舞向人,洒衣裾间,皆沾湿。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盘溪横而不下。盖其石壁高五千尺,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流数丈,辄已势远而力弱,飘飘濛濛,形状顿异。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潭之外有亭,曰忘归亭;其侧有亭,曰观不足亭。而龙湫右侧绝壁,曰连云障,障上有风洞,每洞口木叶飞舞,则大风疾作。
又有小龙湫,在东谷灵岩寺。水自石城诸溪涧来,会于霞障之右,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干尺,半沿崖,半悬流,变态稍不及大龙湫。而其下稍西,水涌出石罅,直上指二尺许,形如立剑,望之光明莹洁而摇动,亦奇观也。
相传大龙湫上数里,复有上龙湫,飞流悬泻,亦数百丈,与大龙湫相似。昔有白云,云外二僧居之,地僻无人迹,今不知其处矣。
余性好山水,而既游雁荡,观大龙湫,御风,恍惚仙去。今追而记之,不能详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循锦溪而行循:沿着B.不可胜数胜:超过
C.相去数十步去:距离D.形状顿异顿:立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倚天而滨海B.忽为风所遏
C.盖其石壁高五千尺D.会于霞障之右
3.以下句子中,全部属于描写大龙湫瀑布的形态的一组是
①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②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
③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④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
⑤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千尺⑥乘云御风,恍惚仙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根据游踪先后介绍了燕尾泉、锦溪、剪刀峰、一帆峰和天柱峰。
B.作者认为大龙湫是天下第一奇观,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瀑布形态丰富多变。
C.文章除了正面描写,还运用铺垫、衬托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大龙湫变幻多姿的形态。
D.文章先叙述描写,后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以岁辛巳四月二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3分)
(2)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3分)
登泰山记答案:
1.示例: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
第二段:叙述从京师来到泰山、偕友登山的经过以及所见之景
第三段:写山顶看日出的过程,描绘泰山日出前后的`优美景色
第四段:返记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补记泰山的自然景观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入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2.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4.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一词多义
当:
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3.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
余: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限:
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道:
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有:
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及: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2.及既上(等到,介词)
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云:
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日: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3.是日(天,名词)
漫: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2.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
居:
1.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乘:
1.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或: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
极:
1.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视:
1.回视日观以西峰(看)
坐: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与“站”相对)
始:
1.余始循以入(开始)
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判断句)
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6.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8.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9.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10.复循西谷(“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11.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12.中谷绕泰安城下(“中谷”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水”)
1.B(尽)3.C(①写的是锦溪小瀑布,⑤写的是小龙湫,⑥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4.D(“议论”“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有误。)
5.(1)我在辛巳年四月二十日,从芙蓉村越过丹芳岭,到达能仁寺。
(2)其他地方的瀑布都沿着悬崖直流,没有这种变化的形态。
《登泰山记》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一、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对文章思想内涵的了解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1、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窜讲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提问: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主要描述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三、窜讲有关重点字词:
戊申晦(晦,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今常用义为:昏暗,夜晚。)
稍见雪中白若樗数十立者(“稍”,逐渐,渐渐。今常义为:稍微,略微。句意为:渐渐看见云雾中数十个白色的骰子似的,那是山呀。)
与子颖坐日观亭而待日出——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余”其句意为:我与子颖坐在日观峰上的亭子里等待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天边有一条云带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亭东从脚下都有是弥漫的云雾。(云:云雾,名词。漫:弥漫,布满,动词。判断句用皆表判断。)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东海也。太阳升起来,纯红如朱砂的颜色,太阳下面有红光,跳动地承托着它。有的人说:这就是东海。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日,绛缟驳色,而皆如偻——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得到了阳光的照谢,有的得不到。红白两种颜色相错杂,都好像俯身曲背的样子。
总结:这一部分描写日出的情景。按时间顺序写,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景色。(第三段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景物的.变化。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日将出: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正出: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如偻。
讲解第四自然段
抽学生朗读第中自然段
向学生回答第四然段段落大意。
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泰山的人文景观,行以日风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讲解有关字词:自唐显庆以来。“以”连词连接“来”。句意为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
不当道者。当:在。不在路上的石刻。皆不及往——都有来不及去看。
翻译:日观亭的西面有祭示泰山之神的东岳大帝的庙宇,又有一座碧霞元君祠。历代皇帝行宫在碧霞行君祠的东边。这天我们还观看了路上的的石刻,从盲显庆以来,那些远古的石刻的字迹全都磨损不清楚或缺失。偏僻的,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看。
(介绍古迹,表现泰山古老的风貌)
讲解第五自然段:
抽学生回答:第五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讲解有关字词和句式:生石罅(生的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句意为:树生在石头的缝隙中。)至石观数里内无树。(至:距离。至石观峰的几里内没有树。)(少圜:圜通假字通圆,很少有圆的)
翻译:山上石头多,土少,石头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方正正的,很少有圆的。杂树少,松树多,松树长在石头的缝隙中,都是平顶。遍地冰雪,没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踪迹。到石观峰的几里以内没有树,而积雪很厚,和人的膝盖平齐。桐城人姚鼐记。
全文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作业设计:课后第二、三大题
板书设计:
登泰山记
总写泰山地理形势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时间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登泰山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
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
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
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
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
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
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
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
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
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
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
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
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
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
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
察点,描写日出。
附:板书设计
《登泰山记》教案 篇6
一、教材内容剖析。
《登泰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课前经过充分预习,是完全能读懂的,这也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点。这篇课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作者姚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领袖,这篇文章基本贯彻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三结合的创作理论。因此,学习本文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文化视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描述。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法、句法和文学文化常识,能熟练朗读。
2、欣赏精彩的写真片断,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文章笔法简练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2、了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理论,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疏通全文,加强重点字词句的落实,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出文章写景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熟读全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简约的语言,体会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的特点,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2、学生特点:
(1)知识能力储备: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还需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为进一步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阅读不止如此,还需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学文化知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个性心理特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加强,学生渐渐地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高一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竞争意识不断加强。教师应加强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加强师生、生生的协作交流。
3、学法:
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渐进分化式,提出问题,逐层展开,分层次教学。
学生控制策略:及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完全任务,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正确控制自主学习,达到认知的意义建构为目的。
(二)教法:
1、谈话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自身的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明确研究方向,相互学习,集思广益。
2、成果展示法:将小组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3、检测法: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巩固书本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
六、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解读。
1、情境导入。
播放《泰山风光片》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2、检测反馈。
事先已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文言常识设置一定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检测分为五部分: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重点字词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3、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细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
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配乐朗读。
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4、创设问题情景。
在完成对课文基本内容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篇文章,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要求。
5、汇总交流。
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6、成果展示。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间合作,达成共识,形成集中性意见,同学通过学习完成建构,达不成统一意见的,课后可以进一步引申思考,在讨论板中表述自己观点。这样也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宽度和持久性,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九、登泰山记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它们以雄峻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
今天我们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1、课前认真预习这篇课内自读课文。
2、每一位学生打开《登泰山记》专题网站,浏览教学目标。
3、点击“泰山介绍”后,再点击“泰山图片”欣赏泰山的图片,然后再点击“影片欣赏”,欣赏一段泰山风光片。渲染气氛,通过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美的意境中。熟悉专题网站。
(二)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
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检测反馈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请大家打开检测反馈,迅速完成检测。教师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进行鼓励表扬。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检测。然后对照正确答案,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三)教师的表扬创设竞争的学习氛围。
1、研读课文。
教师:
(1)请同学们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积极思考,每一段分别由一位学生简要概括它的内容要点。最后请同学口述登山线路。
2、接着细细品味文章中多处描写的泰山的日出美景及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随后一名学生朗读了这篇课文,其他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泰山的美、作者写作的特点,积极思索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课文。利用这一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及时加以鼓励、评价、表扬学生,提高其积极性。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加以引导,点拨,保证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促使学生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成功教育。
(四)创设问题情景。
师:
1、我们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结合我们以往鉴赏一篇文章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
2、帮助学生确定三个研究主题。学生通过预习、研读课文的环节,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其中的三个为代表:
(1)怎样从语言、结构、描写手法等多角度分析《登泰山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2)结合姚鼐的散文创作理论,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他的创作理论的?
(3)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特点有哪些?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确立所要重点研究的三个主题。明确目标,缩小信息搜寻的范围,提高效率。
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研究所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符合新课程要求。尤其是对第三个主题作出一定的评价培养学生多角度、辨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五)网上学习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三个主题中的一条或多条,积极使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搜索所需材料,自主完成自己对主题的研究的计划”。
2、教师及时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在线辅导:如,怎样搜索到自己研究主题的相关材料;如何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1)学生比较主题,最终确定自身研究的主题,进入不同的主题讨论板上。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查找本专题网站上是否有相关的材料;使用搜索引擎输入本专题的关键字进行搜索:如输入桐城派字样搜索桐城派创作的相关资料。
(3)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教师跟踪学生研究过程,及时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研究围绕主题进行。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
学生在搜集、整理,加工、应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发展自身自主的学力,如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
(六)小组汇总交流。
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整合材料,提交独特的观点,做好动作比较慢的同学的辅导工作,另一方面关注各个讨论板上已有的观点,围绕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起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另外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这些观点的总结,并提出建设性见解。
1、在自己所研究专题的讨论板中署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相互补充学习,交流彼此的学习心得。
2、和同学、教师一起,发表见解,紧紧围绕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能大胆质疑,提出建设性见解。
3、综合各个讨论板的讨论,积极参与多个讨论板的讨论,如果自身只研究了三个主题中的一部分,则通过浏览其他主题讨论板认真学习,适当提出见解。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七)成果展示。
教师参与整理,把三个主题研究的成果展现给每一位学生并加以总结:“每一位同学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学习的特点,积极参与整个过程,自主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水平,也出色地完成预定的目标。”
学生总结:
1、本文语言明净简洁,雅淡清丽,无废词冗句;结构上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描写时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泰山日出那部分描摹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全文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
2、文中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南北西东,方位距离,无不显示作者的学问和考据的功夫;语言明净简洁,描摹细致,可以看出作者锤炼语言的功力;全文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这些都完全体现了作者“义理、考据、词章”相结合的散文理论。
3、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但“桐城派”的创作拘泥形式,过于追求古雅,他们的指导思想受时代的局限,有些文章的内容甚至是反动的。
(八)作业。
教师:对论文加以点评。推荐优秀论文争取发表。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鉴赏《登泰山记》的小论文。
《登泰山记》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大櫆师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
《登泰山记》练习
1.红色字注音或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自京师乘(chéng趁,冒着)风雪
②僻不当(dāng挡)道者
③(梅)以欹(qī倾斜)为美
④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买)梅者
⑤绛皓驳色,而皆若偻(lǚ脊背弯曲)
⑥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hòu辱骂)厉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2.下列对各句中红色字解说正确的一项( )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至于誓天断发
A.两个“足下”意义相同,两个“至于”不同
B.两个“足下”意义不同,两个“至于”相同
C.两个“足下”意义不同,两个“至于”也不相同
D.两个“足下”意义相同,两个“至于”也相同
3.与例句中红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明烛天南
A.乳二世 B.多可喜,亦多可悲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抶而仆之
4.与“汶水西流”中红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B.亭西有岱祠
C.前辟四窗
D.人皆得以隶使之
5.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A.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语者
D.顾视无可置者
6.红色字意义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①A.梅以曲为美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C.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D.以旌其所为
( )
②A.江宁之龙蟠 B.梅之欹之疏之曲
C.视五人之死 D.儿之成,则可待乎
( )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①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散文风格以________著称。其创始人是__________,刘大
和______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结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②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与《病梅馆记》反映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他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____,________。”
③“是月丁未”其中“丁未”是天干地支记时法,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____、____、____、____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____、____、____、____、申、酉、戌、亥。
④“戊申晦”其中“晦”是指农历记年的______,农历称初一为“____”,称十五为“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
①当其分南北者,古长城也。 ②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⑤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B
6.①A ②A
7.
①雅洁 方苞 姚鼐
②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③戊 己 庚 辛 辰 巳 午 未
④三十 朔 望
8.
①在那阴谷和阳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时齐国所筑的长城。
②文人画士的祸害酷烈到这种地步啊!
③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为职业来赚钱。
④为它们(病残的梅)流了三天泪后,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
⑤山道上迷漫着雾气,非常光滑,那些台阶几乎不能攀登。
一朵小花
高一(4) 郑佩丽
一朵小花在黎明破晓时悄悄地绽放。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轻地揉开了她的眼睛,微风温柔地拂去她脸上的尘埃,鸟儿的低语悄悄没过她的耳际。她探头望着湖水中自己玉石般透亮、光滑的面庞,脸上绿嫩嫩的,没有一丝绯红,但却泛着光,闪着生命的色彩。
绿叶陪她玩耍,青草给她讲动听的童话,她尽情地享受着世界的美丽、纯净与动听,周围充盈的满是幸福的空气。这世界太美了!
但是有一天,树上垂下了一串紫藤萝,她们那高贵的紫色深深地迷住了小绿花。那紫色轻飘飘地仿佛要蒸发成一片朦胧的雾,又沉甸甸地想要沉淀出无比浓郁的紫。小绿花看看自己,伤心地低下了头。不久,一丝月季又在小绿花身边开放了,她们红的像胭脂,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小绿花痴痴地望着身边绚丽的色彩,忧郁和苦恼在她透明碧绿的心里沉积。
灿烂的夏天里,所有的鲜花都盛开了,斑斓的色彩让小绿花眩目了,她发现自己是多么的特珠,她拥有的是花所不该有的绿色。她试图让太阳的光芒将自己染成金色,但那绿却从骨子里缓缓渗出,凝成更浓的绿。她伤心透了,一遍遍地问自己为什么和别的花不一样。伤心的她已听不进任何人的劝慰,于是渐渐收拢了花瓣……
风变得萧瑟了,空气也令人窒息,她感到暴风雨临近了,她知道花儿的死期很快就要到了,但她一点也不畏惧……
雨坠了下来,打在她的身上,很疼。
慢慢地,她失去了知觉……
又一个清晨来临了,湖边弥漫着浅浅的雾。小绿花抖落满头的雾水,睁开了双眼,阳光又洒在了她的身上。她发现自己还活着,但紫藤萝消失了,月季不见了,满眼的,都是绿色……
绿色,你诱人,你神秘,你充满活力;
绿色,牵动风的心,你吸引光的注意,你涌动着生命的旋律;
绿色,你是春的衣襟,你是夏的背影,你是万物的灵魂,你是生灵的眼睛!
小绿花陶醉在绿色的波涛里;不再伤心,不再失意;她为自己拥有绿色而骄傲。她不在乎绿色的无处不在,不在乎绿色的默默无闻。因为绿色不似那些娇艳的色彩转瞬即逝,他是不变的永恒……
小绿花又幸福地在湖边绽开了,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轻声低唱,你可听见了小绿花的声音:坚强、自信……
【评语】
本文以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抒写了一朵小花的自信的获得。这朵小花有特殊颜色——绿色,绿色是春天生命的色彩,也是百花争妍时的陪衬色,本文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细腻生动的描写了小花早开时的幸福,百花盛开时的失落,只有单调的绿色的懊恼,于是她不畏惧暴风雨,不畏惧在疼痛中失去知觉,可醒来后,满眼的百花凋残中,只有自己还活着,仍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于是,知道了自己是永恒的'颜色,幸福的低唱着:坚强、自信。生动活泼的笔调,形象清晰的展示了自信的获得。
《登泰山记》教学反思
一篇序言中说:“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语者的思想感情,依凭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一学习过程本质上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忽视精神搞语言训练,丢开语言抓精神培养,都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的这个教学案例,就是努力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实践和尝试,自己觉得还是颇有收获的。
一、优化教材
古文教学最忌串讲,事无巨细,重点常被淹没。采用导游的方式处理教材,既能突出重点,又脉落分明。比如,让学生为泰山作广告,实际上是让学生疏通第一段课文,同时让学生多方向获取资料,培养自学能力。课文第二段内容比较繁琐,而让学生设计出登山线路,牵一线而带全段,并完成了课后相关练习。介绍重点景观,实际上是学习课文的二三两段,这是全文的精华所在。
2、 角色扮演
学习心理学中有一条很好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也即让学生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实验表明,在角色扮演中所花的力气越大,改变态度的效果就越好,取得的学习成效越高。学生坐在课堂上,他们已经厌倦了旁观被动的角色。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将艰深的古文学习与鲜活的导游工作结合起来,既能让学习在一种轻松形象的情境下进行,又能增添他们新的生活体验。
3、审美表达,丰富学生的语感。
高大雄伟的泰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义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不足: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在课堂中,教师没有做好组织者、点拨者的工作,没有采用太多鼓励性评价语言。特别是在学生出错时,引导、鼓励还不够。
《登泰山记》教案 篇8
一、解题
记,一种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
关于泰山的评论有:
卢卡斯:泰山兼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阔眼界,这是中国对人类遗产的巨大贡献。
郭沫若:泰山应该说是中华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
季羡林: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姚鼐与桐城派
姚鼐(1732—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 ,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又发展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
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桐城籍,故世人将他们及其追随者称作“桐城派”。桐城派兴于清康、雍,盛于乾、嘉,衰于民初,是清代散文流派中势力最大的一个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所仅见。
桐城派文论的核心是义法。明确提出义法说和对义法的内涵进行反复阐述的是方苞。他主张“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基本上是宋儒的义理,但又力戒空疏,强调济于实用;还主张“言有序”,是说文章讲究表现形式,要有章法结构。义法的完整概念,是指有内容、有条理、结构谨严、合乎体制的文章。义与法的关系,有主有次,相辅相成,内容和形式要成为完整的统一体。方苞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着形式。义法说还包括对谋篇布局“尚简去繁”的要求和对语言文字“雅洁”的提倡。
其后的刘大櫆在义法说方面,又加以丰富和补充,强调了散文应具备的情感和气势。他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固然居首要地位,但艺术本身却有相对的独立性,提出了神气音节说。所谓“神”,大体是指作者的性格特征、思想修养在艺术上完满而成熟的表现;所谓“气”,大体是指流注在作品中的气势及其所呈现出的面貌;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错综配合的句式结构和抑扬顿挫、琅琅可诵的语言因素。后来桐城派文人都把因声求气奉为不易之旨。
方苞兼论义法,刘大櫆以法为主,姚鼐则扩充和发展了方、刘之说,使桐城派文论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姚鼐论文的主要创见有以下三点:
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姚鼐生当乾、嘉考据风盛之时,他将宋、汉学和辞章结合起来论述文章和学问的息息相通,正是他论文解识宏通之处。这对扩张桐城派的壁垒起了很大的作用。
提出选文和作文的标准,即“文章八要”的主张。他在所编选的《古文辞类纂》的序目中说:“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者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他所说的神、理、气、味,是指文章的思想、精神;格、律、声、色,是指文章的形式及语言的音韵文采。精寓于粗,即内容寓于形式。从而概括出散文创作艺术的特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艺术论。
提出文章风格的阴阳刚柔说。他将不同的.艺术风格概括为阳刚阴柔两大类,认为这两种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又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风格来。他还认识到文章风格主要是作者才性和气质的表现,可以通过艺术形象来分析和显示作者的风格。这是对古文家在文学风格理论方面的概括和总结,是桐城派文论的精彩之处。
三、内容分析
各段主要内容:
第1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2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3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4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5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在文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3幅壮丽的图画:
第一幅是雪后登山图。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线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于”这几个动词不但由远及近地交待行程,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如“乘”字写出了作者顶风冒雪赶路的情形,“穿” 形象地暗示出峡谷的幽深。下面转入对登山的描叙。“由南麓登”,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道稍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是总写他与友人的登山路线。在这幅登山图中,作者对“南麓”“中谷”“天门”“东谷”或叙或描或议,随意点染,然后重笔描出泰山极顶的雪景,这是一幅以视觉为主的鸟瞰图:“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幅图画以南天门为主体,峰上是圆圆的晚日烛照天南,峰下是起伏的徂徕,蜿蜒的汶水和鳞次栉比的泰安城郭,峰的左右是负雪的群峰,这些渗透着大自然磅礴气势的群峰、晚日、城郭、河流构成了一种无比壮美的意境,而那皑皑的白雪、淡淡的夕照、飘然的雾带又在壮美中涂上一层柔和的色彩。白雪和红日,静穆的群峰与飘动的雾带,在色彩、动静上又构成了对比和映衬,使这幅雪后登山图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色彩和生动气势。
第二幅是泰山日出图。作者仍是先交待时间、地点和动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这是幅静态的画。但一个“待”字却写出了观日出的虔诚和急迫的心情。接着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是写气候恶劣,但气候越是恶劣,也就越能反衬出作者观日出的虔诚。“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这是写日出前周围群峰的景象,一个“稍”字点出了天气由阴沉逐渐向晴朗转化的过程,也暗示天出现亮色。下面正面写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由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在这段描叙述中有速度的变化,有色彩的变幻,有大海的衬托,更有红日升空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浑气势、斑斓色彩写得淋漓尽致,至此作者意犹未尽,又用西边群峰作进一步的渲染和陪衬:“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既描绘了旭日临空,光照万里的磅礴气概,又暗示了日观峰之高,是观日的最佳处,再次突出了日观峰这幅主景。
第三幅是泰山景物图。这是作者观日出后游兴的余波,也是让读者在观日出的强烈震动和感奋后来个间歇小憩,表现了作者在构图上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特色。作者叙泰山景物分两个方面,一是名胜古迹、祠宇、石刻,抓住特征,几笔带过;另一是描绘自然景物,作者抓住三多(多石、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无瀑布、无鸟兽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寥寥几笔就把泰山的山、水、树、石的特点概括无余,使泰山极富有个性,很见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四幅画面,以登览为线索,把以日观峰为主景的泰山风貌以及日出前后的景象准确而富有气势地描述出来。
为什么等待戈多
——解谜《等待戈多》
高二(3)程辽
习惯于传统戏剧中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精美凝炼的对白,《等待戈多》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然而这部废话连篇的无戏之剧却把无聊、空虚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精彩程度比起情节跌宕的传统戏剧,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待戈多,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全剧有关戈多的信息也只有四处。首先是:
“爱斯特拉冈(后称‘爱’)咱们到底要求他给咱们做些什么?
弗拉季米尔(后称‘弗’)你当时难道没在场?
爱 我大概没好好听。
弗 哦……没提出什么明确的要求。
爱 可以说是一种祈祷。
弗 一点不错。
爱 一种泛泛的乞求。
弗 完全正确。
爱 他怎么回答的呢?
弗 说他瞧着办。
爱 说他不能事先答应。
弗 说他得考虑一下。
爱 在他家中安静的环境里。
弗 跟他家里人商量一下。
爱 他的朋友们。
弗 他的代理人们。
爱 他的通讯员们。
弗 他的书。
爱 他的银行存折。
弗 然后才能打定主意。
爱 这是很自然的事。
弗 是吗?
爱 我想是的。
弗 我也这么想。(沉默)”
无异于废话。再看第二处。
“弗 哦,他是……可以说是个相识。
爱 哪儿说得上,我们简直不认识他。
弗 不错……我们跟他并不熟……可是不管怎样……
爱 就我个人来说,我就是看见了他的面也不认得他。”
后面两处是写孩子上场告诉等待着的爱和弗,戈多今晚不来了,明天准来。
剧中并没有明示戈多是谁或是什么。
据说1958年该剧在美国上演时,导演问作者戈多到底代表什么。他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可见作者也只是发现了一种现象,而谜底似乎连他自己也未能揭晓。
根据剧中人物混乱的语言,我们大概可以拼凑出,戈多是爱、弗二人每天都在等待的人,但他俩也搞不清戈多是怎么回事,戈多每天都可能来但每天都没来。如果说戈多是某个具体人或者某个具体事,或是代表希望,爱、弗就不必只是百无聊赖地等待,都可以去寻找、去追求,就像传统戏剧中写的那样。他们几次等得无聊透顶,绝望地喊:“我们干什么呢?我们干什么呢?”难道竟是他们想不到去寻找吗?不,是他们不能寻找,因为戈多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仇不得报的时候,哈姆雷特就会挥舞着宝剑复仇;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时候,罗密欧与茱莉叶就会向命运宣战;梦中的天边外不能到达的时候,罗伯特就会被遥远的理想所折磨。若是罗伯特如愿以偿地出了海,便会因为失去露丝而使理想悲剧变成爱情悲剧。为生存、为情感、为信念而奋斗,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故事。人总是在追求中。但如果所有这一切的追求都有了结果呢?一个指向没有指向的概念就产生了。人们就开始等待戈多。
因为空虚,所以追求。追求到的都不是要追求的,要追求的追求不到,因为它不需要追求。它是什么?
等待戈多,此时戈多已经来了。他在哪儿?
谁是戈多?
以上三个问题有着同样的答案。
人人都忙。想做一件事,去做,做完了,再想做一件事,再去做。做过去的事,一件、两件、三件……在做的事,一件、两件、三件……要做的事,一件、两件、三件……我们就像是等待戈多的两个人,传帽子当游戏,对骂是消遣,上吊来解闷。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意义,要做这么多事?因为剥去事务繁忙的华丽外衣,我们不能面对自己的空虚。心是永远不能遗失的,却是从人穿上外衣的一开始就被遗忘的。所以人马不停蹄地忙碌、寻找、穿上更复杂的衣服,因为他似乎缺了点什么。哪知道缺的不是衣服,而是穿衣服的主人。等戈多的两个人说:“嗯?咱们走不走?”“好的,咱们走吧。”然后他们坐着不动。人能往哪儿走呢?换来换去也不过是一件衣服而已。走也没走。没走也走。要去的地方已经在了,逃也逃不掉。
所有的衣服都穿遍了,不能满足。这时候戈多就来了,就开始等待戈多了。他既是想像中的衣服又是衣服后的人。最厉害的大力士举不动的是自己。很无聊,很难受,但是戈多不来,你怎么离开?
追寻戈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不过那时他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化身为了花花世界。
万般无奈,便只有等待戈多了。
《登泰山记》教案 篇9
一、情境导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泰山,“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现象,疏通文章大意。
2.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
3.体会本文描写、叙事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掌握意义和用法。体会本文描写、叙事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作者以登山为主线,用画面描摹景物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艺术审美鉴赏。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古人从自然景物中获得人生感悟的写作特点,感受自然之美。
三、预习检测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3)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4)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山路中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级几乎不可登。
四、作家介绍
(1).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 (清)代著名散文家,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故作品集为(《惜抱轩全集》)。
(2).桐城派:( 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其创始人是(方苞 )( 刘大櫆 )和姚鼐,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他的文章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偏于“阴柔美”。
姚鼐一生勤于文章,诗文双绝,书艺亦佳。
五、写作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六、朗读课文,概括内容,整体感知文意。
本文叙述了作者冬日登览泰山和观日出的全过程,再现了泰山雪后晴日的奇异景色以及日出时的壮观瑰丽的场面。
七、诱思导学
学生活动设计一:
在作者笔下,冬日的泰山独具魅力,你能用几幅图画来描摹作者笔下泰山之景的特点吗?
明确:登山路线图、晚霞夕照图、泰山日出图、泰山景观图
学生活动设计二:
作者是怎样既生动又简洁地描绘泰山之景的?找出你喜欢的景物和大家一起品读交流。
学生展示一: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赏析:这一笔把山和水联系起来了。你看:泰山卓立不群,直逼云端,山南一条汶水向西流去,山北一条济水向东流去。这水绕山流,山水相映是泰山的特点。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高高耸立的日观峰突出了山势的高峻挺拔,又为下面观日出的主要活动埋下伏笔。
学生展示二:泰山日出
要点:顺序,变化,特点。
完成表格。
时间 景物特征描写角度效果情感
五鼓 期待大风扬积雪击面,近/动景侧面烘托为日出蓄势 足下皆云漫
稍见白若樗蒱,云一线 远/静景烘托蓄势期待 异色
须臾 云雾幻成五采 远/动景 烘托蓄势 喜悦
日上 正赤如丹,红光承 远/动景虚实结合 烘托蓄势 热爱 之
/正面
远/静景,色彩/情
回视绛皓驳色,而皆若 拓展意境赞美 态,侧面烘托 偻
小结: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学生展示三:晚霞夕照
要点:比喻和拟人手法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
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八、合作探究
从作者对泰山日出的景物描写中,你获得了哪些写作启示或人生感悟?
从人生感悟角度看: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2)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艰辛的代价不可。
(3)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才能驱散心灵的阴霾。
(4)要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从写作角度看:
(1)写作要善于观察生活,感悟人生,捕捉生活细节,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2)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多层次多角度来写。
(3)写景要注意表现手法多样化。如正面侧面结合,动静虚实结合等。
(4)写景语言要简练,生动,富有文采。
九、课堂练习
2.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阴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郭: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郭”,外面一道为“城”。“望晚日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C.戊申晦:戊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5个。前一位是丁未,后一位是己酉。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最末一天为“晦”。
D.五鼓:古代民间把夜间分成五个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鼓、五更、五夜。一夜分五更。
十、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泰山封禅是帝王向天地报功,展示国泰民安的重要仪式。“刻石纪号”,著己之功绩是封禅的重要内容。唐玄宗就曾亲自撰写《纪泰山铭》一文,勒碑于岱顶大观峰。但八次封禅泰山的汉武帝却在泰山之巅树立一块无字碑,引发后人无数猜测。
常言道:“树碑立传,是寻常;树碑无传,则非常。”汉武帝为什么树立无字碑?请合理推测,概括两点理由。
答案:
内容:功过任后人评说的谦逊、淡然,功高自诩的自信、霸气,对奇伟泰山的敬仰无以言表等。
形式:树碑无传,形式新颖。效果:引起探究兴趣。
十一、课堂总结
全文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记述了冬日登泰山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表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十二、板书设计
泰山位置
泰山夕照
登泰山记泰山日出热爱、赞美祖国山河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登泰山记》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侧面烘托的手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三.句读:下列句子中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B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C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苦带然
D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四.分析一二段。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当:在。其:指泰山。
3.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历:经过。限:界限。至于:到达。
4.道皆砌石为磴 磴:山路上的石台阶
5.余始循以入 循:沿着、顺着。以:而。
6.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道:走路,名词作动词。遂:于是
7.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及:到。限:本义门槛,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8.明烛天南 明:明亮。烛:照耀,名词作动词。天南:定语后置,南边的天空。
9.望晚日照城郭 晚日:傍晚的太阳。
(二)一词多义的解释。
1.居
A 半山居雾若带然
B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C 居十日
D 居庙堂之高
E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F 其居仅仅足
意思:停留;居住;过;处在;坐;住所
2.限
A 越长城之限
B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C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D 皆不可限以时月
E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意思:界限;像门槛;阻隔;限制;限度。
3.乘
A 自京师乘风雪
B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D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意思:冒着;乘坐;趁;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
4.道
A 道少半,越中岭
B 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E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F 万户侯岂足道哉
意思:走路;道路;道义;政策,方法;取道;说
(三)内容分析
1.泰山位于何处?“我们”登山的目的是什么?
答:课文一、二句;目的地:日观峰。
2.用“其级七千有余”“明烛天南”“半山居雾若带然”,从侧面点出了泰山的什么特?
答:高峻。
3.从文中找出记叙登山路线的词语。
答:自、历、穷、越、至于;循以入、道、越、复循、遂至
4.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
答:“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五.作业:读诵一、二段
第 二 课 时
一.补充注释:
1.戊申晦,五鼓
戊申:干支记月,即当时的十二月。晦:月末一日,即二十九日,农历每月初一是“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五鼓:古代五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两小时,晚七点起更,五鼓相当于五点钟。
2.大风扬积雪击面 扬:卷起
3.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自:从
4.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稍:依稀。
5.正赤如丹 正:纯正
6.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承:承接
7.其远古刻尽漫失 尽:全
8.僻不当道者 僻:偏僻
9.生石罅 罅:裂缝,前面省略“于”。
(二)一词多义解释
1.或
A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 或曰:“六国破灭,率赂秦耶?”
意思:有的;或许;有时;有人
2.极
A 极天云一线异色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C 初极狭,裁通人
D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E 南极潇湘
F 屋极有窗以达气
意思:尽头;尽情享受;非常;最困苦的地步;望尽;顶点
3.视
A 回视日观以西峰
B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 子孙视之不甚惜
D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E
意思:看;审察;对待;眼力,目光;比照,比较
4.坐
A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B 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
C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 停车坐爱枫林晚
意思:与“站”相对;判罪;座位;因为
5.始
A 余始循以入
B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意思:开始;最初;才;开头、开端。
(三)指出下列带点词语的词性活用情况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2.道少半,越中岭
3.明烛天南
4.其阴,济水东流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6.山多石,少土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之。
1.须臾成五采
2.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4.至莫夜月明
5.其级七千有余
6.汝识之乎
7.余固笑而不信也
8.有大石当中流
五.内容分析:
1.课文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答:日出前—风、雪、云;日出时—形、色、光;后—色。正面描写:泰山日出美如画(壮观);侧面描写:而皆若偻——泰山(高峻)。
2.第四段写了泰山的自然景观,也写了人文景观,试列举这些人文景观,并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列举: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迹——道中石刻。这样写可以表现泰山之历史悠久。
3.第五段是如何描写泰山自然景观的?
答:写土质—多石,少土,石黑,多平方,少圜。写树—多松,生石罅,平顶;日观数里内无树。写雪—冰雪,与人膝齐。写水—无瀑布。写鸟兽—无。
六.作业:课后练习,背诵全文。
《登泰山记》教案 篇11
一、领会泰山的地理特点和时令特点,学习本文行文描景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体会形象优美简练的语言特色,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教学重难点:
领会景物特征,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工具:
电脑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内容,领会冬季泰山特征
一、导语激趣(媒体展示“五岳独尊”为背景的课题)
名山大川向来备受文人骚客旅行家冒险家挑战者的欢迎,有“五岳独尊”之誉的泰山也不例外。泰山素以“雄”著称,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代帝王尊崇它,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历代文人礼赞它——孔子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妙悟,这些无不激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清代文人姚鼐就曾经冒着风雪不远万里赶来登山并给我们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著名的散文家,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概括各段内容
明确: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小结:文章思路: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文章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登山和观景,作者通过所感所见从不同的视角写了风雪中的泰山特点。
2.再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游记,请思考:
①本文从登山到观景一共有几天的游程?
明确:两天。依据一:运用天干地支和书下注解推出丁未和戊申两天的具体日期。
依据二:第三段中游者登上山顶后所观之景是“晚日照城郭”,而第四段中写“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由此可推出他们在山顶宿了一晚,而且极有兴致。
②登山路线如何?(展示登山线路)
明确:有两条。一条是作者与友人从泰安南麓登——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45里);一条是古人登山路径既从泰安——东谷——天门(山巅)
四、具体研读
㈠分析第二段
1.请一生读,师生评价。
2.此段泰山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明确:首先,泰山是古老而险峻的。依据是:第一,作者不畏风雪不远万里不放弃机会,可见倾慕泰山已久,足见泰山的魅力;第二,既然泰山上有石级,有郦道元、古人、世人的记述传闻,沿途有名胜就知其古老闻名了;第三,山路上“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更是令人胆颤心惊;其次,泰山是雄奇高远的。石级“七千有余”已显其高,全程45里,其远不言而喻;山顶上落日、白雪、青山、流水、城郭,尽收眼底,好一幅绚丽壮观的夕照图,怎不神奇?
㈡赏读第三段
1.大家放开声音读,老师巡视。
2.泰山日出景象,提问:泰山日出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明确:泰山日出场面壮阔宏大,景象变化多姿,绚烂多彩;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雄伟壮丽的奇景。(学生回答后展示日出经过)
待日出——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主观心情:满怀逸兴,心情急切盼日出)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自亭东足下皆云漫。(四周迷蒙为日出作铺垫)
日将出——稍见山峦微露,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聚焦云色变幻)
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兼绘日色云状)
日已出——西峰“降皓驳色”“而皆若偻”(掉转镜头扫描承照阳光的山色山形)
小结过渡:此段景物描绘极有层次性,手法高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生动有趣,给人以想象的依托。文章写到此,泰山的详景应该已经见到了,那么文章最后两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㈢分析最后两个自然段(分析后放映泰山雪景,从图中进一步体会泰山冬景特点)
从行文看,最后两个自然段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略写。这些静物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能看见而且是人人皆知的,所以作者略写。但作者略写这些仍让其发挥了作用:写人文景观突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风雪中不在道旁的石刻“皆不及往”,交代了冬季泰山的安静险峻,也给游者留下了一丝遗憾。从写法上看它与第二自然段相照应,行程有始有终,文章脉络清晰。补写将泰山的特点进一步完整的表现出来而不显罗嗦。
第五段写自然景观更见作者功力。这一段完美地写出了冬季泰山的特征,这段写景补充让人对冬天泰山的了解更全面。先看三多三少:石与土,石头较之于土坚硬,显得刚劲有力,多石少土,突出了泰山的阳刚之气;平方意为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而圜则显得柔和流畅,少了伟丈夫的气概,多平方少圜,泰山雄伟之势自出;杂树给人零乱之感,松却傲霜斗雪,令人钦佩,风雪中那生长在石头罅隙里的松树,屹立在泰山之巅更显得庄严肃穆,泰山也因此平添十分魅力。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给了泰山一种晶莹凝固静穆的美;“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则写出了大雪中泰山的人迹罕至和安静神秘。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此段并非只为体现桐城派的考据特色,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不可缺少。
总结过渡:冬天泰山作者登上去了,雪后天晴的泰山、积雪后的泰山日出和积雪中的泰山给了作者独特的感受,也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既然作者是从第二段开始登山,那么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否是多余的?
㈣分析第一自然段(展示泰山地理)
明确:文章开篇介绍“泰山之阳”“其阴”“古长城”“日观峰”的位置由面——线——点为下文的描写登山所见营造氛围埋下伏笔;也正因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景观才吸引着四方游客,吸引着作者顶风冒雪而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没有此段后面的内容就显得突兀而模糊。
总结:本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用笔巧妙,貌似闲笔却无一处闲笔;详写处浓墨重彩生动形象,略写处一笔带过却又紧扣事物特征,这是本文的写作艺术之一——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领会本文语言特色,掌握基础知识
导语:
这篇山水游记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色,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放映与文中有关的泰山景观)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巧妙而严谨的行文已有所见识,而有人说登泰山记是一篇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优秀散文,达到了晶莹澄澈明润无暇的境界。那么你的观点呢?
一、请说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作赏析
㈠句子:
⑴“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一句话就清楚地交代了一长段复杂的旅途生活。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四个动词用得更是形象传神:风雪言“乘”,好像作者驾驭风雪,比“冒”“顶”多一份主动;河言“历”,山谷言“穿”,城墙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而且准确生动,富于变化,写出了作者千里迢迢赶来登山的迫切心情。
⑵“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用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有神;“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用语新颖、传神,形象、生动。
⑶“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设喻形象。“居雾”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呈停聚不动的状态,使人感到一种宁静气息;“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
⑷“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句写的是旭日初升时从日观峰俯瞰群山所见的景象。“绛皓驳色”写色彩,抓住了时令特点(山上都是积雪,故而被日光照着的地方是红色,未被照着的地方是白色);“而皆若偻”以拟人手法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烘托出日观峰的雄伟气势凌驾于群峰之上。
㈡段落:
⑴山顶所观极有层次——由上而下“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从远到近——“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
⑵日出过程描绘按时间顺序极有层次(略讲)
二、总结写法特点:
1.写景抓住特征,巧妙烘托。
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传神
小结: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用现代散文的笔法描绘出作者在泰山之巅看到夕阳晚照图或日观亭上所见的旭日东升图。时间:10分钟。字数:300字左右。(10分钟后交流)
(对照网上下载的文章做评价)
四、课后作业:阅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上网查找今天泰山有关景观的文字报道,比较后思考:泰山的生态环境有何变化?
五、基础知识检测(见课件)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 C )
A.汶( wén )水南麓( lù )
B.樗( cū )蒲石磴( dèng )
C.瀑( pù )水石罅(xià )徂( cú )徕须叟(yú )
2、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极天云一线异色( A )
A.尽B.尽力C.至多D.非常
(2)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 )
A.成分不纯B .辨正是非C.不允其议D.颜色错杂
(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B )
A .不正B .偏僻C.冷僻D.僻静
3、下列各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
(1)最高日观以西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2)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4)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A.(1)(2)是山峰名,(3)(4)是亭名B.(1)(3)指山峰,(2)(4)指亭
C.(1)(3)(4)是山峰名,(2)指亭
D.(1)(4)指山峰(2)(3)是亭名
4、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句是( D )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观道中石刻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望晚日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登泰山记》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登泰山记》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掌握游记顺序,赏析景物描写片断。
难点:结合本文写景状物进行艺术审美,借鉴本文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相关链接】
一、作者介绍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榖,清代桐城(今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全书》纂修官等。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
二、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代表作品如方苞的《送左未生南归序》《武季子哀辞》、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桐城派散文特点:提出“义法”主张。“义”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法”指表达中心的形式技巧。“文章风貌一般简洁平淡,而鲜明生动不足”。
三、写作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馆纂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四、题目解说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五、文体解说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有三种形式: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读字音
(1)汶水(wèn)(2)济水(jǐ)
(3)磴(dènɡ)(4)徂徕(cú)(lái)
(5)皓(hào)(6)绛(jiànɡ)
(7)鼐(nài)(8)罅(xià)
(9)樗蒱(chū)(pú)(10)岱祠(dài)
2、理清结构
二、精读课文
(二)、诵读第1段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其阴,济水东流(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3)阴谷皆入济(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4)当其南北分者(当:介词,在)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
本段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这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这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出泰山的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这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线路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二、诵读第2段,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介词,在)
(2)自京师乘风雪。(乘:这里是“冒”的意思)
(3)历齐河、长清。(历:经过)
(4)越长城之限。(限:界限)
(5)至于泰安。(至于:到、到达)
(6)是月丁末。(是:这、此)
(7)郦道路元所谓环水也。(所谓:所说的)
(8)余始循以入。(以:表修饰)
(9)道少半。(少:不到)
(10)复循西谷。(循:沿着)
(11)崖限当道.(当:动词,挡住)
(12)世皆谓之天门云。(云:助词,无意义)
(1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背负;烛:名词作动词,照。)
2、作者详写写登山的过程,说出作者的登山线路以及文章的写景特点。
登山路线:由南麓—入中谷—道少半—越中岭—循西谷—至山巅。
写景特点: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好处费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丽。
3、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顶所见之景的?
作者用“苍山负雪,明烛夕照”写出从曲折的山径并在冰雪与迷雾之中初至山头时刹那的感受。然后远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水如画”,俯视“半山居雾若带然”。作者视野由远及近,由上而下,既层次分明,又照应前文。写山、水、雪、雾、日光、城郭,这么多的内容,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来了。正是这些山、水、雪、雾、日光、城郭交织着,才构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表现出冬季泰山静穆、森严的美。
作者用词及其生动形象。“负”“烛”两个动词,把山与雾拟人化,写出了山静中的动态、雾动中的静态。“烛”名词作动词,使雪白耀眼的景象更形象。把半山凝聚的云雾比作飘带,形象有趣。这部分通过对雪、日、雾三种富有代表性的事物的描写,鲜明地勾勒出冬季泰山的雄浑景象。
三、诵读第3段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戊申晦,五鼓。(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五鼓:五更)
(2)大风扬积雪击面。(扬:卷起)
(3)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漫:弥漫)
(4)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稍见:逐渐看见。)
(5)须臾所五采。(采:同“彩”)
(6)正赤如丹。(正:纯正)
(7)回视日观以西峰。(以:助词,表示方位)
(8)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绛:大红;皓:白;驳:杂;偻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
(9)极天云一线异色。(极:尽。)
2、文章通过写景物变化描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四、诵读第4、5段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其远古刻尽漫失。(漫失:模糊或缺失)
(2)僻不当道者。(僻:偏僻;当:在)
(3)多平方,少圜。(平方:古义:平整,方形的。今义:①指数是2的乘方。②平方米;圜:同“圆”)
(5)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至:距离)
2、本段写了观日出后的游览,主要写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什么好处?
人文景观: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古迹:道中石刻。
好处:先以日观亭为参照物写周围的建筑,再写返回途中所见的道中石刻。这样写,不仅展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凸显了泰山的人文内涵,也使文章显得丰富深刻,体现了“桐城派”重考据的文风。
3、第五段是如何描写泰山的自然景观的?
自然景观——写土质: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写树: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至日观数里无树;写雪:冰雪,雪与人膝齐;写水:无瀑水;写鸟兽:无鸟兽音迹。
作者这样写给人留下了泰山总体印象:一是泰山苍劲峻峭;二是泰山之冬的静美;
【问题探究】
1、本文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1)抓住景物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描写,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于山顶俯视的“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侧面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之外,又以“明烛南天”“绛皓驳色”等进行侧面烘托,既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又生动有趣。
(2)语言简洁、生动。本文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1段中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第5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也能体现语言简练、生动的特点,寥寥几句,就把泰山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了出来。
(3)比喻、拟人的运用。本文有几处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①“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作者初登山巅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照亮了天南,形象生动的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②“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作者山巅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水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且停留在山腰间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特别是“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雾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美的享受。
③“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或得日可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形态却是相同的:“皆若偻”。这一比拟不仅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俊,并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2、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洋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文中泰山那雄伟多姿的景色,美不胜言,使人心旷神怡。作者不顾条件恶劣,克服种种困难,登山一览的高昂情绪也很感动人。在作者笔下隆冬时节风雪弥漫的泰山优美绚丽,毫无冷落萧条之感,作者顶风冒雪,豪情满怀,胸襟开阔,既无孤芳自赏的清高,也没有“独钓寒江雪”的凄楚、孤寂的情怀。文章的基调是积极的、乐观的、豪迈的,使人读了不仅能欣赏到自然的美,也能领悟一些人生的真谛。古代记漩散文能收到这样的效果,是很可贵的。
【课堂练习】
1.下列划横线词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汶(wèn)水济(jǐ)水徂(cú)徕
B.绛(jiàng)皓石罅(xià)膝(qī)齐
C.若偻(lǚ)少圜(yuán)摴蒱(chūpú)
D.须臾(yú)山巅(diān)姚鼐(nài)
【答案】B(膝xī)
2.对下列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乘:冒着
B.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循:沿着
C.其远古刻尽漫失漫:流失
D.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几:几乎
【答案】C(漫:磨灭)
3.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答案】A(B项“至”是动词到达,“于”是介词,到;C项“下”指脚下,现多用于对朋友的敬称;D项“平方”并且呈方形,今常用为数学名词)
4.选出与“明烛天南”中的“烛”用法相同的一项()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其阴,济水东流
【答案】.A(名词作动词)
5.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稍见去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观道中石刻
【答案】D
6.对下列句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多石,(山)少土
B.石苍黑色,(石)多平方,(石)少圜
C.(山)少杂树,(山)多松
D.(山)生石罅,(树)皆平顶
【答案】D“山”改为“树”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一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流派。
【答案】D(“桐城”指籍贯)
8.对泰山日出这段文字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先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大风扬积雪击面”,这是日出前在寒山之顶的感受,十分真切。
B.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是由高向低俯视,“絳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裹,分外妖烧”的日出美景。
D.本段上文是泰山夕照图,本段是泰山日出图,前者着力指“静”状,后者有意给“动”态,动静相宜,相辅相成。
【答案】C
9.情景式句式默写
(1)作者开章写道“.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这一笔把山和水联系起来了。
(2)“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
(3)“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把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朗了。
10、翻译下面句子。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长城。
(2)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逐渐看见云中立着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
(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登泰山记》教案 篇14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下面是其教学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登泰山记》教案】相关文章:
《登泰山记》教案03-13
登泰山记教案01-23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02-19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优秀02-10
《登泰山记》教学教案优秀02-10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优选)03-24
《登泰山记》教案13篇03-13
登泰山初中作文05-25
雨中登泰山初中作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