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时间:2024-04-20 07:02:44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5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域名的概念和格式,解释域名和IP地址的关系。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交流能力。

  3.在参与讨论、游戏等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域名的概念及格式。

  【难点】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带领学生回顾网络终端之间如何实现相互访问,并随机请学生回答。预设学生能够较准确地回答出问题的答案:通过IP地址进行相互之间的访问。教师可以点评学生对于之前所学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之后教师顺势提出“IP地址作为一串数字并不好记忆,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代替IP地址去标识网络终端?”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新课——因特网的域名地址。

  (二)新课讲授

  1.域名的格式

  首先,教师给出一些常见域名(如www.baidu.com、www.nju.edu.cn等),请学生以横排四人为单位,给学生3分钟时间,对比这些域名的共同特点并尝试总结出域名的组成和格式;活动结束后随机抽取小组代表说出他们的讨论结果。【一个完整的域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英文句号“.”来分隔】接着,教师讲解访问顺序:先写要访问的服务器名,如“www”,再从“小”到“大”书写这个服务器所在的地址,规定最后一个英文句号右侧为顶级域名或一级域名,如“.com、.cn”,左侧的部分为二级域名,二级域名左侧为三级域名,以此类推。教师设置自主探究,请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卡片后说出DNS的作用。【实现IP地址和域名之间的翻译】最后,由教师补充介绍域名管理机构:全球为“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CANN)”,中国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ping命令的使用

  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用ping命令测试连接状态的内容,说出使用的ping命令的注意事项。【命令为ping+空格+本机IP,空格不能少】教师补充:而ping命令查找一些域名的IP地址的命令格式为:ping+空格+域名。教师请学生尝试自主完成用ping命令查找一些常见域名的IP地址,并将查询结果填写在教材的表格中。填写完成之后,请学生将查找好的IP地址输入到浏览器的地址栏中后按回车键,验证自己查找的域名的IP是否正确。最后,通过观察发现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明确“在全世界没有重复的域名”这一内容。

  (三)巩固提高

  教师首先以表格的形式在多媒体上展示常见的顶级域名并给学生一定时间识记;然后进行课堂小游戏:教师给学生发放顶级域名和对应机构、国家的小卡片,请学生以横排4人小组为单位快速将相对应的卡片拼在一起,速度最快的小组获胜。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必要时由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

  作业: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DNS的工作原理,用Word制作资料小卡片并与其余同学分享收获。

  四、板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2

  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标签》教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书信吧,书信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文体。写起信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标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电子标签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电子标签的应用。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学习电子标签,体会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激发对科技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难点】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汽车过收费站时通过ETC自动扣费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扣费系统是如何锁定目前通过的车辆信息,是否他们也有“身份证”可以被识别?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电子标签。

  (二)新课讲授

  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常见的含有电子标签的物品(珠宝电子标签、门禁卡等)图片,并采用教授法介绍电子标签的用途,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教材中的文字,总结电子标签的用途:电子标签主要附着在被识别物体上,存储与物体相关的信息,运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非接触读写存储器上的信息。在物联网中,电子标签如同物体的“身份证”一样。

  在得出用途后在大屏幕上展示被拆解的电子芯片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电子标签是由哪些部件决定他有这样的'用途呢?

  【天线】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出学生鼓励、正面的评价,如:观察仔细,总结到位等。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电子标签的内部主要由芯片、天线(线圈)等部件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刚图片中有无电源对电子标签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同桌两人进行讨论,得出其分类和其主要特点,

  【可分为有源电子标签(主动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被动标签)两大类。无源电子标签是最常见的电子标签,当读写器检测到电子标签时发出电磁波,在电子标签周围形成电磁场,电子标签从电磁场中获得能量激活标签中的芯片,芯片产生电磁波发送给读写器。有源电子标签工作的能量则由自带的电池提供】

  教师并给出积极的评价,如:阅读仔细,归纳概括能力强等。

  之后教师介绍电子标签不仅可以根据有无电源进行分类,通过不同的分类标准,所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同。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分类的表格,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5分钟,尝试根据读写方式、频率高低对其进行分类并填表,并在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涉及频率高低时,可以从频率、感应距离、读取速度和穿透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可请小组代表进行分析和陈述,学生回答观察结果。

  【按照读写方式,可以分为只读电子标签和读写电子标签。只读电子标签只可阅读,不可写入,成本较低;读写电子标签,可读可写,成本较高。按照频率高低,可以将其分为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和超高频电子标签。低频电子标签的频率范围为100-500kHz,以125kHz为主,感应距离较短,读取速度较慢,但穿透能力好;高频电子标签,频率范围为10-15MHz,以13.56MHz为主,感应距离较长,读取速度较快,但穿透能力一般;超高频电子标签,频率范围为850-950MHz以及2.45GHz,感应距离最长,读取速度最快,但穿透能力差】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进行鼓励,之后教师再进行补充总结,从而得出不同的电子标签的分类所得到的结果表格。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探究学习的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电子标签,指出其组成部件的名称;观察身边的各类卡,观察它们是否属于电子标签吗?为什么?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采用师问生答的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听课很认真,记忆力真强。

  作业:回家后观察自己家中的物品哪些使用了电子标签,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电子标签,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Photoshop软件界面的组成,能给曝光不足的照片调整亮度。

  2、通过观看步骤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观察能力和参与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到生活离不开电脑,在修补照片的过程,提升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调整照片亮度的操作步骤。

  【难点】Photoshop软件主要的功能。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作品对比:在多媒体上展示两幅内容相同、主题不同的作品。教师设置问题:这两幅作品更喜欢哪一个?学生观察后回答【更喜欢第二个作品,因为第二幅作品更亮一些】教师继续阐述:第二幅作品是用Photoshop软件调整了亮度,使图片更美观。进而设置问题:这种操作是怎么做的呢?通过问题激发起学生的疑问,顺势导入本节课课题——《美化照片秀风采》。

  (二)新课讲授

  1、认识软件界面

  教师引导学生用之前运行软件的方式,打开Photoshop软件。学生操作,具体步骤“所有程序”—“Adobe Photoshop”—“CS3”命令。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窗口,提出问题:界面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学生观看窗口给出【分别有属性栏、工具栏、画布区、状态栏、面板区】。待学生了解界面之后,教师会继续提问:怎样显示和隐藏“工具箱”?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操作。上台演示操作结果为:把鼠标放在菜单栏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栏中单击工具栏即可。教师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和鼓励,之后再次提出问题:如何打开照片呢?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之后由小组代表回答【选择“文件”—“打开”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点击想要的图片,之后单击“打开”即可】。

  2、调整照片亮度

  教师再次展示作品,提出问题:怎么才能快速调整亮度、修复照片的曝光不足与曝光过量的问题呢?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生模仿的步骤为:“选择”—“调整”—“亮度/对比度”命令。教师继续设置问题:在“亮度/对比度”的对话框中各个按钮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自己操作,在操作的时候得出答案【滑块向右滑动,亮度升高。向左滑动,亮度降低。对比度也是同样的道理。设置完之后,点击“确定”】。之后,教师提示学生保存文件。具体做法是“文件”—“存储为”,之后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3、知识库—Photoshop主要功能

  教师提问:常用的.图像加工软件都有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画图”软件、Fireworks等】教师继续设置问题:阅读教材,思考Photohop的主要功能都有哪些?学生观看教材之后举手回答【Photoshop可以进行平面设计,例如图书封面、招贴等。有的学生回答,还可以制作效果图、照片处理等】。对于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进行补充:还可以进行网页制作、绘画等操作。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教师布置任务:创新园的内容:调整照片的亮度和对比度。

  (四)小结作业

  1、小结: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进行师生共同总结。

  2、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探索如何修补照片的瑕疵,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

  四、板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插入剪贴画、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的方法。

  2.学会运用Windows录音机给幻灯片插入声音。

  教学重点

  掌握插入剪贴画、文本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插入自选图形,并运用Windows录音机给幻灯片插入声音。

  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演示用幻灯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课题多媒体技术给信息技术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你知道什么是多媒体吗?

  其实多媒体通常是指记录、展示、传播信息时使用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和动画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在幻灯片中加入更多的多媒体元素。 学生自由回答。

  插入剪贴画 上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假如计算机中没有存储图片,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图片的问题?

  PowerPoint和Word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相似,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0页,仔细观察"动手做"的最终效果。运用学过的插入剪贴画的知识进行"骆驼和羊的故事"标题页的'制作。

  学生作业展示。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看书自学操作。

  插入文本框和自选图形

  1.引出文本框

  这是一则关于童话故事的幻灯片,光有标题当然不行,你觉得还应该要有哪些内容?

  一则好的故事幻灯片,文字和图片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请同学们插入一张新幻灯片2,在上面试试输入文字。

  能不能像在Word中直接打字?(不能)

  和周围的同学商量商量,再试一试,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文字输入的问题。

  2.插入文本框操作

  对!就是文本框。在Word中我们学习过文本框,你还记得文本框的类型吗?(横排、竖排)

  请你用插入文本框的方式再次尝试在幻灯片2中输入22页的示范文字(骆驼和羊碰到一起,一个说高好,一个说矮好,谁也不服谁),并自学课文22-23的"继续探究"将文本框进行适当的修饰。

  3.引出自选图形

  出示一张插入了图片的幻灯片(骆驼和羊),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小动物的语言最为合适呢?运用PowerPoint中的"自选图形"就最为合适。

  4.插入自选图形操作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3页,自学"动手做",为小动物增加表示语言的"自选图形"。 学生自由回答。

  他们说的真棒!如果在幻灯片中能留下他们的配音,该多好!

  你觉得PowerPoint能实现这个愿望吗?请你迅速浏览所有的菜单,找一找有没有相关的命令。

  对!插入→影片和声音

  2.插入声音操作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5页,自学"动手做"录制声音。

  汇报: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自己成功的秘诀。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关键性步骤、关键性词语进行板书。)

  3.巩固练习

  你愿意再试一试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6页,完成"练一练"。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制作了一则关于"童话故事"的幻灯片,你都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学习体会.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5

  学习目标:

  1.了解手机购物的操作流程。

  2.了解网购的各种支付方式。

  3.了解售后服务及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重点难点:

  网购的支付安全。

  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用2课时。

  教学以老师演示和学生讨论的形式为主。网购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一种购物方式,大部分学生的家庭可能经历过网购,学生耳濡目染,对亲历网购充满了好奇心。但网购的操作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购物行为,课堂上学生无法实际操作,老师可以和全班同学互动,创设一个网购任务,例如购买一本书。然后由老师操作,和学生共同完成。

  用手机购物和用电脑购物没有区别,因此购物的操作流程既可以用手机也可以用电脑。

  购物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例如:如何比对价格、如何填写收货人地址信息等,可以引导学生对购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查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例如在百度上查找)。

  网购,大部分时候我们使用第三方支付方式进行支付。那么什么是第三方支付呢?可以这样向学生解释:

  如何支付始终是初历网购的人最关心的。因为网购既摸不到钱也摸不到货,商家和客户如何建立信用呢?这就需要一个大家都信得过的中间人——第三方(客户和商家各为一方,所以中间人就是第三方),由第三方来充当交易的担保人。也就是说,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第三方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当然,第三方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只有这样买卖双方才会相信它。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有很多,网民最熟悉的支付企业可能是支付宝。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由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先生在20xx年12月创立的。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从理论上讲,彻底杜绝了电子交易中的欺诈行为,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网购支付时潜藏着一定的风险,有时候犯罪分子会伪装成店家,在支付的时候耍各种手段来骗取消费者的钱财,需要特别警惕。老师可以播放一些视频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资源目录中也提供了一个视频“1-5.1女孩网购被植入木马程序遭网络诈骗.mp4”。

  下面几条是网购安全要领,应该让学生记住。

  (1)严防钓鱼网站。到知名的.电商平台网购,不到陌生网站购物。

  (2)慎扫可疑二维码。不少二维码链接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扫描后手机会自动下载和安装,且在后台终端运行,窃取用户信息。

  (3)网购别“脱网”。比如,淘宝网上有各类网店,其交易安全是由支付宝、“旺旺”加以保障的,购物时不要脱离支付宝、“旺旺”。

  (4)使用支付宝或货到付款。比如,在淘宝网购物应通过支付宝交易,拒绝在任何其他链接网站付款,消费者也可以选择货到付款。

  (5)网购注意保留凭证。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截屏交易网页。一旦出现纠纷,及时向工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发现被骗尽快报案。

  购物支付时,身份识别是关键的环节。传统上一般用密码进行身份识别,但由于密码难记,而且存在被盗的风险,所以将来身份识别将有可能被生物识别技术取代。所谓生物识别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采集分析人体的生物特征样本来确定人的身份。生物识别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大体分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两大类。其中生理特征包括指纹、静脉、手型、虹膜、视网膜、声音、人脸、耳廓、DNA、体味等等,而行为特征包括签名、走路姿态、击键节奏等等。指纹、人脸、DNA等生物识别技术在刑侦和安全等领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目前在金融支付等领域也逐渐看到了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实例。资源目录中有“刷脸”支付的文字和视频材料。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和画流程图,掌握“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功能;

  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启动电机”模块编写程序,驱动左右电机,并掌握模块参数的设置方法以及左右电机的驱动方法;

  尝试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设计。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向;

  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电机转速差异与机器人转弯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机器人知识的思维模式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

  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教法选择】

  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

  2、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顺序程序结构;

  3、机器人的搭建及左右电机的设置。

  【教学难点】

  1、“移动”模块的使用,在设置不同参数时,可表现为“前进…后退”“向左转”“向右转”“延时”模块的作用;

  2、左右电机的设置与机器人转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展示A城与B城的位置图片。假设小明同学住在A城,小华同学住在B城,A城和B城之间有一条笔直的马路。现设计一个机器人邮递员要从A城出发,直线前进,准确到达目的地B城,完成送信任务。你该怎么设计这个机器人呢?

  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1、通过生活中邮递员在城市间的行走作为导人,轻松自然地引人了学习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2、最基本的机器人的搭建,为学生展示搭建好的机器人,演示一个发电机及轮胎的安装,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其他发电机的安装。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以及搭建好的机器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安装发电机的任务。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机器人行走软件部分——程序的设计,此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从基本的打开软件运行平台到简单流程图的组成,教师要一步步详细演示讲解;

  2、布置任务一(完成机器人走直线)。

  学生活动

  基本机器人知识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思考机器人转弯行走的可能性及可操作性,重点讲解左、右发电机的设置以及“移动”“延时”等模块的参数更改;

  2、演示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的步骤。

  学生活动

  机器人转弯的工作原理及程序下载的方法,分析机器人行走的程序设计。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程序中的对象及对象的三要素,能够在编写程序中正确运用。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便,激发学习编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象三要素的含义。

  【难点】对象三要素的区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习的VB编写的“求圆面积”程序,提问VB程序编写程序的基本步骤,学生能够根据之前所学得出答案:建立程序界面、设置对象属性、编写程序、保存程序、运行与调试程序等5步。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对于之前学习的内容掌握的很扎实。教师进行引导VB语言实际上是一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那其中的“对象”指的是什么呢,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引出课题——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二)新课讲授

  1、程序中的对象

  教师讲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当前流行的一种程序设计思想。提问学生上节课学习的“求圆面积”程序是有什么组成的?学生思考后可以回答出答案:由窗体、命令按钮、文本框、标签和图像等类型组成。老师可以评价学生回答问题很流畅,然后教师总结这些类型在面向对象程序中都可以称之为对象,编程就是用对象组装程序。

  2、对象的三要素

  此时教师引导VB中的对象有各自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它们构成了对象的三要素。

  (1)属性

  教师让学生打开上节课编写的“求圆面积”程序,让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探究对象的属性并举例说明。【属性决定了对象的具体特征,如“标签”对象中,大小、位置、颜色以及标签中显示的文字都是标签的属性】此时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探究能力很强,理解的也很到位。

  (2)事件

  教师演示运行“求圆面积”程序输入圆半径值后,单击“计算”按钮,执行存放在按钮对象中的程序,告诉学生这种单击动作称为对象的事件。之后请学生自主上机操作感受一个对象可以响应多种事件,然后请学生回答都有什么事件。【单击(Click)、双击(DblClick)、按下鼠标键(MouseDown)、移动鼠标(MouseMove)、启动窗体(Load)等】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很强。

  (3)方法

  教师让学生以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方式,结合教材和上机操作,讨论在VB中,各种对象中包含的不同的方法并举例说明。【窗体对象中包含Print(打印)、Line(画线)、Cls(清除显示内容)等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并在最后进行总结对象的.内部封装了现成的、可以直接调用的程序,这些程序称为方法。

  (三)巩固提高

  将题本当中的探究学习作为巩固提高,让学生参考教材去编写“涂鸦”程序,提醒学生程序原理是在同1个窗体中输入3个相对独立的程序段,并请学生说出,程序中分别用到了哪些事件,调用了哪些方法。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出:用到了MouseDown、MouseMove和DblClick3个事件;调用了窗体中的Line、Cls等方法。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如教师提问对象的三要素,学生说出属性、事件、方法等。

  作业:预习程序基本知识。

  四、板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8

  一、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学习现状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掌握在Word文档中图片、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美化WORD文档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利用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和专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心,学会感恩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

  图形的叠放次序及填充效果设置

  三、 学生分析

  (一)学生情况

  上课班级是一年级计算机网络专业班,该班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积极、活跃。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Windows XP系统的基本操作、网络的基本应用、Word文档的编辑与排版等基本使用。班中有将近40%的学生来自农村,另有60%的学生来自城市,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层次分差较大,个体差异明显,对学生的教授不能一概而论。

  (二)学法指导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为指导他们更好地学好本单元的内容,具体采用了如下方法:

  1、自主探究法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教材中有明确的知识点及操作指导,因此我对于基本问题的处理,采用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能动性。

  2、发现探索法

  技工学校的学生,重要的是实践能力,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遇到问题,从而学习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模仿学习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小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采取模仿老师或同学的操作方法,从而达到学会新知识并学着应用的目的。

  4、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学习,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互相帮助,采用这样的同伴间学习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弥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有助于团结协作的专业精神的培养。

  四、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根据我对教材的研究,结合学法进行综合考虑,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法

  在本单元中,以完成一个总任务——贺卡制作为主线,以三个任务为过程,培养学生整合和运用知识完成“任务”及自主思考、创作的能动性。

  (二)问题引导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通过学生在完成实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渐提高学生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面对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向上的良好习惯和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教学资源准备

  硬件准备:计算机实训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 Word 20xx、演示教学软件。

  五、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对文字的修饰进行,掌握了修饰文字的基本方法,还学习了如何插入艺术字和画出自选图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贺卡制作,提高我们美好WORD文档的技能。

  二、新课内容

  课前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五组,每个组中都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好上机的座位。

  任务提出:

  在本单元将要学习制作精美的贺卡。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的发展规律,将总任务分解为三个子任务。两个任务在课堂上完成,一个任务课后完成。

  任务一:试做一张贺卡(第1课时)

  任务说明:由于该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教材又有操作步骤提示,因此采用任务驱动、学生自学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本单元基本的知识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并且逐渐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任务过程:给学生欣赏一些用Word制作的较简单的贺卡(并介绍这些贺卡包含的图片、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处理的基本知识点);(3分钟)

  学生观察贺卡后,提出自己对贺卡中最赏识的地方,模仿贺卡自己试做一张贺卡,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课本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完成任务。老师根据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和回答。

  学生制作贺卡。(20分钟)

  插入剪贴画、艺术字的方法在上一次课已经学过,通过互相交流和向老师求助等方式可以很快插入自己想要的图形或艺术字。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下列问题:

  问题1:怎样改变图片的大小?

  选定图片→格式→图片,填写长宽值。②直接拖动图片边框控点改变大小

  问题2:插入自选图形、艺术字、图片后是否可以改变其大小?

  可以。选定—拖动对象控点改变对象大小。

  问题3:可以将艺术字放于图片之上吗?

  可以。设置叠放次序。

  问题4:艺术字的形状可以变化吗?

  可以。选定艺术字,在艺术字工具栏中选择艺术字的形状

  任务完成小结:

  知识点小结:(5分钟)

  插入图形、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方法。

  点击插入位置→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在“来自文件”对话框的“查找范围”内选定图片所在的子目录,选择所需插入的图片,然后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插入艺术字的方法相同。

  点击插入位置,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选中所要的图形即可插入自选图形。

  设置图形、剪贴画和自选图形的格式。

  ①选定图片→格式→图片。②在出现的“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点击“位置”标签,选中“浮于文字上方”。③点击“环绕”,在其中选择环绕方式和环绕位置。④点击“确定”按钮。

  3、设置艺术字的阴影效果。

  作为艺术字插入,然后选中它,再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阴影按钮或三维效果按钮来选择你想要的阴影或三维效果,还可详细设置阴影或三维的位置、颜色、深度、光照方向等。

  4、文本框的作用。

  文本框可以让这一部分文字和整个文章独立出来,便于编辑。选中文本框后可按Ctrl+方向箭任意移动,而文字不可以.另外文本框可加边框也可不加框,一般用在图形标注上等。

  课堂表现小结:(10分钟)

  1、每个小组挑选一个作品展示。

  2、教师给各小组展示作品评分并进行点评(布局设计、审美、选材和文字上)

  任务二:制作圣诞贺卡(第2课时)

  任务说明:这项任务是前一任务的递进,难度较大,老师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完成这个任务过程中,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实现能力目标和贯彻德育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9

  知识目标:

  确定电子小报的内容与版面

  能力目标:

  利用MicrosoftOfficeWord输入自己的要设计的电子小报的中心内容,确定要介绍的人物和主题、稿件内容,对小报版面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掌握MicrosoftOfficeWord的一些基本技巧。

  情感目标:

  感受自己的作品设计,为自己制作电子小报提供自信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电子小报的设计

  难点:

  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方法的引导

  教学方法:

  欣赏、演示、合作、操作、评价、反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优秀作品设计

  初识Word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使学生初步了解文件的保存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Word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文并茂Word作品(激趣)。漂亮不漂亮?它们是用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Office办公系统中的Word做的。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Word。

  二、探索新知

  1.启动Word

  演示操作步骤: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Word”。出现Word窗口。

  师:通过开始菜单可以启动Word窗口,双击桌面上Word的快捷方式的图标,同样也可以启动Word。(练一练通过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启动Word。)

  议一议哪种启动方法好?(让学生自主讨论)

  2.认识Word窗口

  师:Word窗口和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很相似,你能记住窗口中的哪些名称呢?

  练一练

  1.说出下面窗口中的各部分名称。

  2.说出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Word窗口中还有这样两行特殊的小按钮:这是工具栏,上面一行是常用工具栏,下面一行是格式工具栏,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就可以完成指定的操作。Word窗口中可以有许多工具栏,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工具栏。师:工具栏内图标按钮体现了“菜单栏”中的.一些主要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进行相应操作(师边说边出示各图标按钮的名称。)

  打开打印剪切粘贴撤消新建保存打印预览复制恢复

  师:我们已经完成了输入内容,那么如何退出Word?

  [演示]

  (1)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退出(X)”命令。

  (2)如果是新输入文件,计算机会弹出如下对话框,询问是否保存文件。

  (3)如果文件需要保存,单击“是(Y)”按钮,出现“另存为”对话框。

  (4)在“文件名(N)”框中输入新的文件名,在这里以“小明的日记”为文件名,单击“保存(S)”按钮。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请退出“文件”并以“我的日记”为文件名,保存所输入内容。

  提问:当出现:“是否保存对文档1的修改?”对话框时,单击“是(Y)”按钮或“否(N)”按钮,有什么不同?

  练一练

  打开Word窗口,单击窗口右端的“关闭”按钮,退出Word。

  小结:我们单击“是(Y)”按钮,出现另存为对话框,输入文件名,可以保存所输入内容。单击“否(N)”按钮,所做的修改就未保存,以后打开该文件后,就找不到修改过的内容。而对于未做任何修改或新建的文档将直接退出Word窗口。

四、课堂作业

  议一议你能用几种方法关闭“Word”窗口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使用选项按钮控件

  知道vb中过程的含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前提诊测

  vb中敲f1键的.作用是什么?

  导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着选项选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vb中设计选项。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操作法

  教学重点

  选项按钮控件

  教学难点

  编写代码、调试程序

  教学过程

  一、分析演示程序“设置字体”

  二、设计程序“设置字体”

  1、设计程序界面

  1.1 创建新工程

  1.2 设计窗体:一个标签控件,一个文本框控件,四个选项按钮控件,一个命令按钮控件。

  2、修改对象属性

  3、编写代码

  打开代码窗口,编写如下代码:

  Private Sub cmdExit_Click()

  End

  End Sub

  Private Sub optHt_Click()

  txtWenzi.Font = "黑体"

  End Sub

  Private Sub optLs_Click() txtWenzi.Font = "隶书"

  End Sub

  Private Sub optSt_Click() txtWenzi.Font = "宋体"

  End Sub

  Private Sub optYy_Click() txtWenzi.Font = "幼圆"

  End Sub

  4、调试并保存程序

  5、生成可执行文件

  形成性测试

  编写一个“旅游信息”的程序

  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vb中的选项按钮控件,使用它进行信息采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段落对齐方式的设置方法。

  2.使学生掌握段落缩进控制的设置方法。

  3.使学生掌握行间距和段间距的设置方法。

  4.使学生掌握文档的分栏排版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对文档进行编辑排版的能力。

  2.培养学生键盘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段落对齐方式的设置。

  2.段落缩进控制的设置。

  【教学难点】

  1.段落缩进控制的设置。

  2.分栏排版方式的设置。

  【教学方法】

  演示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的文字素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样例,引入课题。

  二、新课

  1.对齐方式设置

  教师展示样例,如图23-2所示,说明左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两端对齐、分散对齐等段落对齐方式,演示设置段落对齐方式的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在“病毒”文档中插入各段小标题,将标题居中对齐,并将文字修饰为隶书小二号桔黄色字。在文章的末尾,采用右对齐方式插入日期,并将文字修饰为黑体小四号蓝色字。

  教师提问:试一试如果不定义字块,设置段落对齐方式对哪部分有效?如果要同时对多段文字设置对齐方式,应该怎么办?

  2.缩进控制设置

  教师介绍:缩进控制可以控制段落距页面左右边界的距离,还可以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等方式。

  教师演示缩进控制的设置方法后,布置任务:将“病毒”文档中各段文字设置为:左、右均缩进1厘米,并采用首行缩进两个字符的格式,

  3.行间距和段间距设置

  教师介绍:行间距是指每行之间的距离,段间距是段落之间的`距离。由学生自学完成以下任务:将“病毒”文档的行间距、段前间距、段后间距分别设置为1.5倍、1行、1行,

  教师提问:设置行间距和段间距与设置缩进控制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分栏

  教师讲解并演示分栏的操作后,要求学生将“病毒”文档的前两段文字分为两栏,

  三、课堂练习

  完成书第115页练习1、2。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Word只对选定的部分进行分栏。

  五、布置作业

  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对“奥运——20xx”进行段落修饰。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2

  一.教学要求

  通过“画图”软件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Windows中使用软件的一般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用“画图”画画

  2、难点:“画图”软件中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课时:

  0.5课时

  四.教学方法:

  演示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一间,“启天”教学管理软件一套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前一节中我们学习了怎么玩纸牌,现在我们来学习怎么在计算机中使用“画图”软件来画画。

  二、述新课

  1、打开计算机

  2、从“开始”菜单中启动,弹出“开始”菜单

  3、选择“程序”→“附件”→“画图”菜单命令,打开如下图所示的画图窗口。

  画图”的窗口主要有菜单栏、工具箱、绘图区和颜料盒等组成。

  4.画“苹果树”

  步骤:

  a.单击“椭圆”工具,在工具箱底部选择“背景填充模式”然后前景色设为黑色,将背景色设为绿色,画出一个椭圆作绿色树冠。

  b.单击“铅笔”工具,按住鼠标拖动,画出树的枝干,并将其填充为褐色,结果如下图所示

  C.单击“椭圆”工具,选择“背景填充模式”将其前景色设为黑色,背景色设为红色,画出苹果的椭圆型轮廓。

  d.选择“铅笔”工具和“刷子”工具画出苹果的'其余部分。如下图所示

  e.单击“选择”工具,单击最下方的“透明模式”,右击颜料合中的白色,在绘图区拖放鼠标,使拖出的虚筐套住苹果,苹果此时处于选中状态。

  f、选择“编辑”→“复制”菜单命令,然后再选择“编辑”→“粘贴”菜单命令,在画纸的左上角又将出现一个苹果,他与选中的苹果完全相同,而且处于选中状态

  g、将鼠标指针移到画纸的左上方被选中的苹果上,鼠标指针变成“十”字型时,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拖到苹果树上。多次重复此方法可以复制出多个苹果。如下图所示

  h、使用“文字”工具添加英文字“apple”,如下图所示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3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交APP有哪些主要功能?流行的社交APP有哪些?

  2、了解微信中添加好友的各种方法。

  3、了解微信“摇一摇”参与电视互动的原理、查找歌曲的原理。

  4、了解微信“摇一摇”交友的风险,能正确地使用社交APP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

  正确地使用社交APP进行交流。

  教学建议

  社交APP的种类非常多,目前最流行的当属微信,因此本课主要以微信为例来介绍社交APP。

  建议本课用1课时。

  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几乎都用微信来进行信息交流,微信比传统的.手机通信运营商提供的信息功能强大得多,用它不仅可以传递文字及各种文件、进行实时的视频聊天,还可以进行群聊及朋友圈的社交活动,完全了传统的用手机发信息进行交流的方式。

  教材中假设了一个学生结伴看电影的生活场景来探索微信的使用方法,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更合适的任务。

  添加好友的方式很多,也很好玩,但老师一定要控制好课堂的走向,一边演示还要一边启发学生思考背后的原理。

  “摇一摇”有很多奇妙的用法,例如:“摇”电视、“摇”歌曲等,这些奇妙的用法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到对知识、原理的探究中去,而不能只停留在对“摇”本身感兴趣。

  “摇一摇”可以用来添加好友,但由于青少年涉世未深,也许不能理解“摇一摇”添加陌生好友时潜藏的巨大风险,可以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讲解引起学生的警觉,树立风险意识。资源目录有相关文字材料和视频可供教学参考。

  “摇一摇”的操作比较有趣,安排学生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合作探究,这样安排,一方面是回家才有操作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摇一摇”添加好友的操作涉及到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问题,在家操作便于家人进一步对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进行教育。

  用微信的朋友圈发布信息,可以与朋友分享见闻,交流思想,是使用微信的人最热衷的事情。用朋友圈传播信息,速度非常快,范围非常广,因此,有些人看中了朋友圈的这个特点,利用朋友圈来传播各种信息。除了各种真假难辨的广告信息,还有各种谣言、各种诈骗信息也不时地出现在朋友圈中,而糟糕的是有些不良信息还是来自身边的朋友。因此需要将朋友圈的这些负面的东西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学会鉴别,并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部分内容用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资源目录有相关文字材料和视频可供教学参考。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据分析》是新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第四章用电子表格加工数据”中第2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工作表的建立,Excel公式和函数的使用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在整个章节中本课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

  2、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分析方法的特点与意义。

  (2)能运用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需求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利用这些方法所能实现的分析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利用数据分析手段分析数据的过程,感受数据背后所蕴涵的丰富信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情感和从数据中探求信息的意识。

  3、教学重点

  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基本分析方法的运用。

  4、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分析手段实现数据分析目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是本节课顺利开展的前提,正因为如此教师更要提出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知识点的学习上来。同时不同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水平有差异,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

  三、教学与学法指导:(重难点突破措施)

  1、教法分析

  在教材中有一个实践活动材料“校园歌曲卡拉OK大赛”,比较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于是我对这个材料进行加工,考虑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提炼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根据歌曲大赛的评分表确立某几个奖项的获奖名单,从而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对歌曲大赛评分表的数据分析为任务明线,数据分析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数据分析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地学会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数据分析问题。

  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创设丰富、真实的情境,为学生研究问题提供有力的认知工具和认知环境,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成果进行交流,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评价、反思。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分析所需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有用的信息。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我还精心设计了学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我还采取了小组竞赛的形式,在前面新知识的学习中设计了每个小组必答的任务环节,并为完成得好的小组加分。

  2、学法分析

  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头脑中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据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媒体设计:

  多媒体网络教室提供师生互动、交流,给学生自主、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五、课堂设计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生活虽然紧张忙碌,但也充实有趣。尤其我们的课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最近,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非常精彩的校园歌曲卡拉OK大赛,参赛选手是大展才艺、各显身手啊!比赛结束后,要举行颁奖仪式。评委会设立了几个奖项,其中主要有这样几个:

  最佳校园歌手奖

  年级优秀歌手奖

  优胜年级奖

  引入分析任务:根据校园歌曲卡拉OK大赛的评分表来确立各个奖项的获奖同学名单。

  假如现在评委会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咱们团结智慧的__,那么对于这样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呢?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中来,为了圆满完成该任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能,从而激起学生学习Excel数据分析方法的兴趣和动力。在开始学习前,也要把小组竞赛的规则讲清楚,即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指定完成的任务,由教师任意抽取一名小组成员代表该组答题,完成的好则加分,否则其余各组作补充并赢得加分机会。通过此种竞赛方法,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数据分析任务的完成:

  1、评选最佳校园歌手:

  公布评选规则:按照得分高低对选手进行排序,得分最高者为最佳校园歌手。

  在开始排序之前,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何用简捷的方法快速找到得分最高的那位选手,通过研究分析方法,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思考分析的方法和习惯。

  针对这样一个相对来说很简单的任务,教材中针对排序按钮的使用有详细的实例步骤,并且学案中也有方法的提示,所以学生参考学案和课本完全可以自主完成。这个任务让学生学会了排序按钮的使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课本、学案等进行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然后教师抽选学生上台演示即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成果,学生演示完成后,教师为其所在组加分以示奖励,也在暗示学生每个人的努力都会给本组赢得荣誉,时时刻刻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评选年级优秀歌手:

  使用“数据/排序”菜单项完成。

  在教材中有一个“试一试”的小栏目,这第2项任务就是我根据它而加工得来的。它其实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数据/排序”菜单的使用在教材中并没有详细涉及,但这是排序的一个重要方法,有必要让学生掌握,同时通过这一任务的完成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把“数据/排序”菜单的使用也当成了一个重点来讲解。由于这个任务涉及到两个关键字的复杂排序,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借助课本和学案展开组内合作探讨、以优促慢、共同进步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抽选学生上台演示,在学生演示该任务的时候故意把活动单元格置于数据表之外,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以加深学生对定位活动单元格的印象。

  3、筛选任务:

  虽然筛选在这个任务链中并不能确立某个奖项的获奖名单,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分析的方法。于是通过查找各个年级优秀歌手信息的不便,引出筛选的意义:通过筛选,缩小数据的观察范围,有助于我们发现某一特定范围内的数据中所蕴涵的信息。

  教师演示筛选3年级选手信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左边的行号,让学生明白筛选并不是删除不满足条件的记录,而只是暂时将之隐藏了。

  教师演示了一个简单任务后,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筛选出3年级选手中得分在40以上的选手信息。这就用到了自定义筛选条件的命令,在教材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之所以在本堂课中提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利用筛选的方法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在实际的生活应用中必然有很多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也必然会用到自定义筛选。当然由于时间关系,在本堂课中把这项内容引入进来,但并没有针对筛选条件如何定义展开深入讨论,而是留给学生课下思考,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了自我提升的问题,并且也为下节练习课做好了铺垫。

  4、评选优胜年级:计算每个年级的平均得分,确定优胜年级。

  由于分类汇总是这三个数据分析方法中的一个较难的方法,所以我先采用了教师讲解加演示的方法。首先讲解分类汇总的含义:顾名思义,就是首先将数据分类(排序),然后再按类进行求和、求平均、计数等汇总统计。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该任务应该按照年级进行分类,并强调在分类汇总之前,必须先按分类项目对表格数据进行排序。接着教师演示该任务如何进行分类汇总。为了让学生巩固练习分类汇总的方法,接着教师又为学生提出了一个分析任务:比较男选手和女选手的平均得分谁更高。并且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巡视检查,找到一个在分类汇总之前没有进行排序的学生的'操作结果展示给全体学生,让学生们帮助分析和查找出现该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分类汇总之前进行排序的印象。

  5、巩固练习:

  通过对校园歌曲大赛评分表的分析后,学生也掌握了三种数据分析的方法,这个时候我及时让学生通过一组连线题对这三种数据分析方法的特点加以总结。

  然后以某校运动会成绩表为材料,由教师广播对所需信息的要求,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给出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所需的信息要求有:

  比较各班运动员的平均得分;(分类汇总、排序)

  铁饼的最好预赛成绩多少米;(筛选、排序)

  通过以上这些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及时全面地总结巩固,从而让学生在当堂课中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为下面的小组竞赛做好了准备。

  6、小组竞赛

  综合利用三种数据分析功能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处理某班跳绳成绩表和我国部分城市月平均气温表,并完成学案上的题目。

  开展小组竞赛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对当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数据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之间合作的能力和习惯,增强集体凝聚力。

  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分别奖励相应分值。

  7、利用排序对各组成绩进行总结评价,在这儿把本节课所学的排序方法立即应用到对小组竞赛成绩的分析中来,也在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体会。在这儿,可以让获胜小组谈他们成功的方法和体验,同时让落后的小组谈经验和不足。通过总结,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如何学习。学生填写学案上的自我评价表,学会自我评价。

  教师结束语:今天这堂课同学们学习了数据分析的几种方法: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但这只是我们学习数据分析的开始,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数据表格,要真正掌握其数据分析的用法,还需要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加以应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8、作业

  思考并收集生活中哪些数据可以整理成表格形式,对于这些数据可能会用到哪些分析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会得到怎样的结论。

  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联系到生活实际中去,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锻炼一种思维习惯,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四、教后反思

  本节课利用了任务驱动的方式,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小组竞赛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的设计上很好的利用了教材中的内容,但并没有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尤其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在课的具体实施中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信息和文化素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上。整个课的结构有情景导入、新课教授、总结巩固等环节,相对来说较为完整。但本课在具体实施后,我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主要有:

  1、本课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以前所学没有很好地加以结合利用。本来打算在开始学习数据分析之前,让学生利用函数或公式计算出每位选手的总得分,并在中间的新授部分利用填充柄填充名次,但考虑到对学生的不了解,所以在设计时尽量避免涉及到以前所学内容的部分。

  2、课的容量太大,以至似乎面面俱到,但每一个知识点处理的并不透彻。学生容易产生更多的疑问,同时在课的时间把握上不好控制。

  3、重点、难点不突出。三种数据分析方法在具体讲授时用力均匀,没有很好地体现出重点和难点解决的过程来。

  4、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对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应加强探究。

  ㈤巩固与提高

  1、为自己的小论文增加页眉与页号。

  2探索如何应用纸张类型自定义功能制作一份简历卡。

  3、在老师的指导下,打印自己写作的文章。

  4、为同学打印2页空白稿纸(推荐使用WPS软件)。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在Word的中的页面设置,通过教学发现,同学们对页面设置能够很好的掌握。

  但是本节课的另一重点是页眉和页脚的设置,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抽象,因此也比较不容易掌握,因此在下个班级的教学中,要把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加重对页眉和页脚的设置上。对于这个班级,在下周的课节中要拿出一点时间来重点强调一下页眉和页脚的设置。

  第3节制作图表

  (1)教材分析。

  利用图表直观地呈现数据,不仅仅只是数据的一种形象描述,更重要的是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总体的结构特征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是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制作图表是电子表格软件一项重要的功能,它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本章的重点。但我们在引导学生探究制作图表的技术方法的同时,应该最终落脚到技术价值的体现上。作为本节课的技术价值,就是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因为我们制作图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发现数据中的价值和规律。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对Excel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了运用Excel进行简单的数据编辑、数据的统计计算等操作能力。另外对学生来说,用图表描述数据的方法是不陌生的,在地理、数学课上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图表知识,对用图表表达数据的优势也有了一定的体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利用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直观地呈现数据;了解各种图表的作用和适用环境;能够根据问题需要,选用合适的图表开展分析和研究。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从分析气候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利用电子表格制作图表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各种图表特点与作用的分析比较,增强学生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本节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配合使用演、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利用EXCLE实现数据图形化表达的便捷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恰当的运用数据呈现形式,从分析数据到发现、探寻事物本质、规律的洞察能力和客观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用信息技术高效地解决现实问题所带来的喜悦。

  【设计意图】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通过两组数据分析龙口市气候特征,引出图表分析数据的优势,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初步探索,了解主题

  通过比赛使学生意识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实效性。采用自学法,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环节三:学以致用实验主题

  学以致用,开阔学生思路。结合地理学科中的知识解释结论,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培养了学生学科整合能力,加强了知识的联系。

  环节四:拓展练习,实践应用

  结合事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直观的图表有利于发现数据间隐含的信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精彩片段

  片段一:在初步探索,了解主题环节: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上和地理课上都画过统计图表。我和学生做比赛,看谁制作的折线图又快又准确又美观。我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图表,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表。结果当然是我胜了,我趁机说明将我们学到的信息技术合理的运用现实生活用中,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开始设计时,在此处我直接用电子教室演示用EXCEL制作图表的过程,但在上课时我发现很多同学在我用电子教室广播时意见很大,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参照课本的步骤试着自己制作图表,结果表明学生的自学效果很好。于是我找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其他同学评价。学生制作的图表往往不是很完整,我趁机在此处设置一个探究问题:“如何修改和完善图表?”通过问题的探究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善于发现、探索并总结操作规律。并要记住这个右键快捷菜单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便捷的操作命令。

  通过这次实例,我深刻了解到,在课堂上一定要放手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去总结、探索,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综合素质。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5、自我反思

  ⑴、本课主要体现了学科整合的理念,课堂设计主要整合地理学科、数学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知识内部的整合。

  ⑵、导入部分运用对比的方法,体现图表表达数据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

  ⑶、本节课以“分析龙口气候特征”为主线,让学生在用图表分析龙口气候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掌握制作图表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图表信息,提升学生分析、运用图表的能力。

  ⑷、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拓展练习环节,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学生合理运用Excel图表表达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分析图表数据,挖掘图表中隐含的信息。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现实生活,不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第四节应用图表

  导引

  1、在文章中应用图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文章的。

  2、在文章中应用图表还有哪些优越性?

  第一环节依据图表

  分析问题

  1、如果在文章中插入的是柱形图,应该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从事物的数量多少关系进行分析,如谁最多,谁最少,谁比谁多多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在文章中插入的是折线图,应该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事物发展的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在某个时期内上升(或下降)了多少,为什么?。

  3、如果在文章中插入的是饼图,应该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谁占的比例最大,谁占的比例最小,占的比例大的有哪些,原因何在?。

  第二环节插入图表

  1、插入图表时,要执行“ ”菜单项。

  2、如果要插入已有的图表,需在“对象”对话框中选择“ ”选项卡。

  3、当图表插入到文档中后,拖动图表周围的编辑点,可以调整图表的。

  4、如何设置图表的版式?

  5、如何修改已插入的图表中的数据?

  6、探究:嵌入式图表与链接式图表的区别是什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启动与退出Photoshop CS2,能说出软件界面的组成及其功能。

  2.通过动手操作以及自主探究Photoshop CS2的工作界面,提高动手操作与自学能力。

  3.通过Photoshop CS2软件的学习,感受知识和技能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Photoshop CS2的工作界面组成。

  【难点】工具箱及工具属性栏的组成及功能。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美化前后的照片,提出问题:喜欢哪一张图片?为什么?【喜欢右边的照片,因为左边的照片看起来比较暗,不美观】

  教师总结:想要美化照片,需要使用软件来处理,Photoshop软件可以实现对照片的美化,那么Photoshop软件由哪些部分组成呢?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Photoshop CS2的工作界面。

  (二)新课讲授

  1.启动与退出

  教师讲解:要想认识Photoshop CS2,首先需要打开Photoshop CS2软件。

  布置任务:限时5分钟,进行自主探究,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启动Adobe Photoshop CS2?【开始→所有程序→Adobe Photoshop CS2】

  (2)如何退出Photoshop CS2?【执行文件→退出】

  教师总结:直接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图标也可以启动软件;运用“Alt”+“F4”快捷键也可以退出软件。

  2.窗口组成

  教师讲解:完成启动后,就可以进一步认识Photoshop CS2由哪些部分组成。

  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Photoshop CS2软件的界面,提出问题:Photoshop CS2软件的工作界面由哪些要素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状态栏、工具属性栏、工作区、浮动画板】

  布置任务:组织学生以同桌为单位,限时2分钟,完成指认活动。如一名学生指向窗口最上方,另一名学生回答标题栏等。

  教师总结:Photoshop CS2软件的界面由七大部分构成,每个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共同协作可以完成非常美观的作品。

  3.工具箱

  教师讲解:Photoshop CS2的界面由很多部分构成,其中起到美化照片作用的就是工具箱。

  布置任务:限时5分钟,以信息技术学习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下问题:

  (1)工具箱的作用是什么?【工具箱是Photoshop工具的容器,存放进行图片编辑过程中的常用工具】

  (2)工具箱的'由哪几个部分构成?【选区制作工具、绘画工具、修饰工具、颜色设置工具等】

  教师总结:有些工具右下角有三角符号“◢”,它表示该工具位置存在一个工具组,可以通过右击或长按鼠标左键两种方式打开。

  4.工具属性栏

  教师讲解:无论是什么工具,最终都需要进行使用,工具箱也同样如此。

  教师演示工具属性栏的使用方法,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调出工具属性栏?【选择某个工具后,在菜单栏下方会显示该工具对应的工具属性栏】

  (2)工具属性栏的功能是什么?【提供与使用某个工具有关的选项】

  教师总结:通过执行“窗口”→“选项”命令,可以显示和隐藏工具属性栏。

  (三)巩固提高

  教师组织“你问我答”的活动,邀请4组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进行一问一答。并根据互动的情况,邀请全班学生进行评选,选出本节课回答得又快又准的同学,并给予奖章表示鼓励。

  比如问:如何退出Photoshop CS2?答:执行文件→退出命令或运用“Alt”+“F4”快捷键等。

  教师评价:反应比较灵敏,回答得又快又准等。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知识点,如启动与退出软件的多种方法等。

  作业: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尝试利用工具箱中的工具为自己的照片进行简单的美化。

  四、板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1-09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08-02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5篇03-15

初中说课稿《信息技术》07-04

信息技术教案11-09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5-25

初中信息技术的说课稿03-03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2-04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