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2 09:26:1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汇编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

  2、揣测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让同学阅读有关阿累、《毁灭》、《铁流》和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有了一定的了解。鲁迅一生中做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年轻的汽车公司售票员阿累,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在他的眼中,鲁迅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阿累眼中的鲁迅。

  板书课题:

  一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和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

  同桌交流以后老师再指名提问。

  (只要同学说出自身的理解即可,老师指导同学把语言说完整、正确。)

  三、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1、在阿累眼中,鲁迅是什么样子?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

  (文中有六次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

  2、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呢?这六处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为什么他如此瘦?

  4、通过细读这些外貌描写,你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吗?

  以上问题小组进行深入讨论以后,再全班交流。让同学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性格刚毅坚强,他用笔当枪,与xxx派、黑暗社会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5、熟读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写下自身的感受。

  四、仔细品读,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怀

  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从哪里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

  3、这一面对作者发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结合课文谈谈自身的感受。

  (小组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同学谈出自身内心真实的想法,并积极鼓励,让同学敢于大胆发言。)

  归纳: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鲁迅先生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鲁迅先生诚实地推荐他人的书,蕴含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正是与鲁迅先生见的这一面,给了作者极大的鼓舞,是作者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作者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这“一面”给了作者巨大力量,是这“一面”鞭笞作者不时进步。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2、本文最大的胜利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形象,表示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对你熟悉的一个人进行外貌描写。

  3、研讨:

  题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为与鲁迅一面之缘,你还有其它不同的理解吗?

  (还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一个侧面,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语文教案 篇2

  语文说明书

  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小学语文;授课时间:112—120授课教师:;课对象:三年级班学生课程目标;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5、继续学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小学语文

  授课时间:112—120 授课教师:

  课对象:三年级班学生

  课程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 200个字,会写1 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意见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识字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量的巩固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积累和巩固所学的.字。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不多,但是老师可以从这样的安排中受到启示,这一类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做一做。

  (二)关于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默读比朗读速度快,也比朗读更有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要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讨论。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 (6)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

  (7)组织好全班交流。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培养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全员参与。 进行。 指点。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

  6.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四)关于习作教学 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写作。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多创造一些学生习作交流的机会。 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评价包括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三种,以日常性评价为主。

  2、评价方式

  定量评价-——主要采用日常性考查的形式,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检查、课下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3、评价内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相对于预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学生课外进行语文学习的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寓言《南辕北辙》,了解故事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寓意,生动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谁能说说你都学过那些寓言故事?(指名回答)

  生1:我知道的有《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生2:我知道的有《亡羊补牢》、《掩耳盗铃》《愚公移山》。

  生3:我知道的有《自相矛盾》、《画蛇添足》、《南辕北辙》。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看看其中蕴含有什么样的道理。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课前参与情况,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初读故事《南辕北辙》。

  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三. 检查初读情况。

  1. 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2. 师: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个人想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朋友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3.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

  生:一个人想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

  师:辕: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车轮走过之后,路面压成的痕迹。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四. 分角色读文。

  1. 同桌分角色读,教师巡视指导。

  2. 集体分角色读。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五. 表演课文内容。

  1. 学生准备。

  2. 指名展示表演。(三名学生上台表演,一名演去楚国的`人,一名演他的朋友,另外一名演车夫。)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六. 拓展。

  1. 师:学习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生1:我们不能向去楚国的人学习。

  生2:我们应该听别人的劝告。

  生3;行动和目的要一致。

  师:行动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驰,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

  2.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类似的事情。(同桌交流)

  3. 师: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生:行动和目的要一致。

  师:行动和目的要一致,才能达到目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把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认识“抽、续”等生字。会写“夫、表”等生字。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围绕“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这是什么了吗?(谜底:风。)

  2.板书:风娃娃

  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课后的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三 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1.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板书:(1)吹大风车;(2)吹船帆;(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

  2.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呢?

  再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找出能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组合作填表。

  段落重点词语、句子感受

  做好事

  做坏事

  4.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1)做好事:第二、三自然段。

  (2)好心办坏事:第五至第七自然段。

  四 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吹动风车快速地转动,使秧苗喝足了水。风娃娃帮着纤夫吹帆船,船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

  (2)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风娃娃认为帮人们做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了。)

  你觉得风娃娃这样想对吗?(不对。)我们再去看看风娃娃又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2.研读“好心办坏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吹跑了小朋友的风筝,孩子们伤心极了;风娃娃还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

  看到这样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责怪风娃娃呢?

  (2)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读第八自然段。

  (3)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风娃娃,做好事,光有力气是不行的,还要动脑筋想一想我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的。)

  3.总结。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文文句浅显易懂,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

  作者用儿童化的语言,讲述了孩子们眼中的"影子"现象。如"影子"常常伴随我们的左右,就像常跟随我的小黑狗,我的好朋友。

  学课文时,应鼓励孩子大胆地提问,学了课文,也应鼓励学生继续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我会写"中的三个生字"飞、马、鸟"中,笔画"竖折折勾"是一个难点。教师应强调这是一个一笔写成的笔画。

  "我会说",是用"我的()面是()"来介绍同学,只要分清方位,应不成问题。教师可利用拍手操进行方位强化练习。

  二预设目标

  1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会正确认读"影、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会正确书写"飞、马、鸟"。认识新笔画"竖折折勾"和4个新偏旁"三撇儿、反犬旁、小字头、宝盖头"。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课前准备

  将四盏灯挂在教室四角,.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词。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组织学生玩踩影子的游戏,并让他们说说玩后的感受。(正音:影yǐng子)

  (二)学习课文

  1有个小朋友,他也仔细观察了自己的影子,还写了一首小诗,想不想听听?师背诵课文。哪句话你觉得很有趣?

  根据学生回答正音。常常(cháng)、跟(gēn)着(zhe)、朋(péng)

  2比比谁先背出来。用各种形式练习背诵。

  3试读课文。

  4用各种形式练读课文。

  (三)质疑探究

  1学生质疑

  (预设:A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右,有时在左,有时在右?

  B为什么说影子像条小花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2自由探究

  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读读书、或利用教室四周的灯观察观察自己的影子),进行研究。

  3交流汇报

  (四)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五)读词语

  大屏幕显示:影子、前后、常常、跟着、黑狗、它、朋友

  各种形式认读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认读"影、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会正确书写"飞、马、鸟"。认识新笔画"竖折折勾"和4个新偏旁"三撇儿、反犬旁、小字头、宝盖头"。

  2激发学生课外继续探究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

  1各种形式认读词语。

  2分开词语,各种形式认读生字。

  影、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

  3偏旁显红,看看哪些字的偏旁,你已经认识了。

  4学习新偏旁:三撇儿、反犬旁、小字头、宝盖头。

  5找偏旁游戏

  将字的偏旁和字分开,进行组合游戏。

  (三)课间操

  拍手歌:师:我们大家来拍手,上面拍拍。

  生:下面拍拍。

  师:前面拍拍。

  生:后面拍拍。

  ……

  (四)小组认字比赛

  以五人为一单位,拿出各自准备的生字卡片,围成一圈,让圈中间的同学介绍手中的字。

  如:我的前面是马字,一匹马的马;我的后面是友字,朋友的友;我的左面是飞字,飞机的'飞;我的右面是鸟字,啄木鸟的鸟。……

  如果有说错的小组成员可及时纠正,比比谁说的又快又对。

  (五)写字练习

  1教学新笔画"竖折折钩"。

  2学生根据书上的笔顺自学笔顺。

  3交流自学成果,并做小老师提醒小朋友哪些地方不要写错。

  4写字练习,提醒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

  (六)继续激趣,引导探究

  1激趣:学了课文之后,你还有什么有关影子的问题想研究(或教师提问)?

  (预设: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影子最短?

  什么时候影子很清楚,什么时候影子很模糊?

  什么时候人们喜欢影子,什么时候的人们不喜欢影子?……)

  2引导探究: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去研究研究,能干的同学也可学着课本上小朋友的样子,写一段小诗。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7个声子生字,其中会写“英、芬、扑、黑、法、便、念、最”8个字。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结尾句的含义。

  3、学习英子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读懂课文内容。

  2、难点:理解结尾句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阳光下景色,感受阳光的美好。

  2、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春天,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一大早,英子就来到绿茵茵的草坪,她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课件:听《七色光》的旋律,看主人公英子来到绿茵茵的草坪。草坪里花儿开,鸟儿飞,阳光非常明媚。)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坐在这灿烂的阳光下,英子有一个美妙的想法,她想做什么呢?能做到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每个句子读通顺,把不会念的或难念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老师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学合作练习朗读,这样你会读得更好。

  2、说一说小英的想法是什么?

  3、快乐识字。(出示课件:带生字的花朵)

  (1)瞧!花儿沐浴着春光就要开了,花儿上的字你都认识吗?

  (2)教师相机点拨:“英”、“坪”、“翔”的韵母是后鼻音,“芬”、“茵”、“欣”、“严”的韵母是前鼻音。“英”和“茵”应进行比较认读,加以区分。

  (3)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把小花上的生字记下来吗?

  教师相机点拨:“英、芬、扑、便”等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部首的方法识记,其中“扑”字是“提手旁”,不要写成“木字旁”。用比一比的方法,通过与熟字比较字形帮助识记生字。如“黑”和“里”字形相近,“黑”的上面部分里面是两点,不能写成“里”。

  (三)形成应用,巩固生字。

  1、我们新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其中有8个生字包宝宝想住进我们的田字格里,下面我们就来给他们安家吧!

  2、仔细观察8个生字,想想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a) 上下结构的字:“英”、“芬”、“最”下面部分占的位置稍大,“黑”、“念”上面部分占的位置稍大。

  b) 左右结构的`字:“扑”左右均等,“法”、“便”右边部分占的位置稍大。

  c) “最”字中间的一横应拉长,贯穿左右。

  d) “黑”中间的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独立书写。

  5、老师通过投影展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阳光》,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1、今天,阳光是那么明媚,英子来到了绿茵茵的草坪。她发现不光是她的花儿、草儿,沐浴着阳光都显得特别美,不信你看看!

  2、(课件:大自然在阳光下的景象。)

  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②想想英子还可能看到哪些景色?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③读一读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你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这美丽的景象的词吗?(“欣欣向荣”)

  ④你能把这欣欣向荣的景色读出来吗?我们比赛看谁读得美。

  3、你们瞧,在明媚的阳光下,英子乌黑的头发闪闪发亮,阳光是多么可爱啊!

  这时英子心里闪出一个美妙的想法。

  4、(课件:人物画面弹出一个旁白:“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

  ①指名读这段话。

  教师点拨:读了英子的想法,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到第4自然段中去找答案。

  ②想一想,如果把课文的第4自然段去掉行不行。

  (去掉就不能让读者明白英子送阳光的原因了,只有把这个原因补充说明了,事情的发展才显得完整。)

  5、下面,我们就和英子一道把阳光送到奶奶那里去吧!

  ①指名读5、6自然段

  说说英子是怎样把阳光带给奶奶的?(用裙子把阳光包回家)

  ②为了能把阳光带给奶奶,英子可小心了,她包得多仔细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她包得很小心。(“紧紧”、、“严严实实”)。

  ③这么严实她还不放心,她回家的速度还特别快,你能从哪里看出她回家迫不及待吗?(“一进门”,“一边说着,一边打开”)

  6、谁能体会英子的心情,把描写她包阳光的句子读一遍。

  学生读过后,老师示范读

  7、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英子,阳光跑到哪儿去了吗?

  (让学生指出阳光是不能用裙子包回来的)

  8、请同学们体验英子带阳光回去先高兴后伤心的心情。

  先自由练读,再四人小组练读,指导互相评价,再推荐代表朗读。

  9、英子多么伤心啊!阳光带不回来,奶奶又不能出去,那她就不能像我们这样沐浴着阳光了啊!英子越想越伤心,奶奶知道了赶紧抱住了英子。

  10、请同学们读这两个句子

  (课件:“奶奶把英子抱在怀里,很久没有放开。”

  “奶奶把英子抱在怀里,很久很久没有放开。”)

  ①比较这两个句子,课文中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体会到奶奶之所以“把英子抱在怀里很久很久没有放开,是因为她已经被英子的行为深深地打动。所以她对英子说:“好孩子,不要着急,阳光跑到了你的心里,也跑到了我的心里。”

  ②“阳光跑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英子的关爱、体贴已经像阳光一般温暖着奶奶的心。

  11、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

  (三)课外延伸。

  1、阳光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好办法让阳光长上脚跟着我们走吗?

  2、引导学生借助镜子,玻璃等物体折射阳光,让阳光按着我们指定的方向前进,达成英子的心愿。

  六、板书设计

  6、阳光

  英子 奶奶

  爱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水就是生命》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水”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水的常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意义。说明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道理。使我们不仅懂得了这些常识,更加懂得水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从而自觉的保护水资源,为人类更加美好的生存作出自己应尽的义务。这篇文章层次清晰,文字精炼,语言流畅,数据准确,说服力强,且通俗易懂,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范文。

  学情分析:

  学校地处山区,学生的基础和阅读能力参差不齐。班级共有学生38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同学占到近一半,而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约为15人,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具备了独立预习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步骤和方法,了解了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平时大部分同学喜欢读书并能做读书笔记,但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通过网络和图书查找资料的十分有限,多数情况都是教师查找和学生共同交流,学生对水的深入认识只有上学期通过科学课,了解了水的基本性质,知道了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本文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涉及到的有关水的科学知识学生能够理解。

  设计理念:

  《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注意向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阅读说明文。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知识,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此外,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能通过充分的读书,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表个人感受,这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在结尾部分,还设计了课外延伸内容,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8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充分认识到水和我们的生命的关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体会文中的比喻句,积累好词佳句。

  3.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能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拟出提纲;学习课文围绕中心按一定顺序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4.在体会文章内容的同时,理解“水就是生命”,使学生感受到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理清课文脉络,并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拟出提纲。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水的资料片,让学生体会水的美丽,水的激情,水在大自然中的重要地位和它的神奇魅力,并且让学生谈谈自己观看后的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水有关的课文。(板书、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些什么?(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随机评价)

  刚才同学们就这个课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让我们看看从课文中能否有新的发现?(调动学生读书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检查字词认读,集体正音:(课件出示)

  (指名读——齐读)溶解、肠胃、尿液、新陈代谢、排泄、唾液、警惕、不言自明、润滑剂、粗制滥造、吐故纳新、免疫

  理解:“新陈代谢、不言自明、粗制滥造、吐故纳新”;

  指导书写:“唾、惕、疫”;

  区分:

  唾(唾液)与捶(捶打),

  惕(警惕)与踢(踢球

  疫(防疫)与役(兵役))

  3、指名朗读课文,进一步正音理句。(师生稍作评议)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水讲了哪些知识?

  (学生边读、边找、边画,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师巡视读书情况。)

  5、读后交流:用简练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写出小标题。

  (帮助学生梳理出课文主要写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道理。)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对课文有个初步认识。并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精读课文,感悟文章特点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中有关水的内容记录下来。

  2、品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1)课件出示:液、汗、泪、尿、泄,齐读,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又和水有关系。)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读书,边读边划出有关语句。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化学师、运输兵、调节器、润滑剂、卫士)

  (3)默读课文2—6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水是“技艺高超的化学师、优秀的运输兵、体温的调节器、良好的润滑剂、人体的卫士”呢?一边读,一边划出有关的语句,并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做好批注。

  以读促思,抓住重点句子,点、画、批注,让学生把读书的感受、体验表达出来。

  (4)全班交流。一边交流一边谈感受,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A、第二自然段:技艺高超的化学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怎样才能被身体吸收和利用吗?(生自由发言)

  是呀,因为有了这些液体,我们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如此强健,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感谢这些液体,这些了不起的液体,读读这一段,读出它的了不起。(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B、第三自然段:优秀的运输兵:

  读读这一段,思考什么叫“新陈代谢”?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的过程是怎样的?(指名感情朗读)

  C、同样,“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又是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出来的,谁能读出有关的句子,并且读出润滑剂的“良好”,读出卫士的“勤奋与忠诚”?(学生感情朗读)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D、品读课文第四段,说说水是一个怎样的调节器。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调节器前板书“准确的”或“了不起”等词语

  同学们,课文中说,水是:“技艺高超的化学师”、“优秀的运输兵”、“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但是,没说水是什么样的调节器,你能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一下水是什么样的调节器吗?为什么?(生:水是体温的调节器;水是了不起的调节器等)

  E、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齐读第七自然段。

  师:人,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但是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水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我们的生命(课件出示:维持生命)所以我们要讲究饮水卫生。(课件出示:科学饮水)

  3、细读第三部分

  (1)科学饮水要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呢?自由读课文的8-12自然段,和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交流。(课件出示:多喝水,少喝饮料;和自然冷却的白开水;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

  四、归纳提纲。

  1、学生对记录下来的课文中有关水的内容进行修改,试着归纳成提纲

  2、投影学生的记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调整。

  过渡:通过投影出的提纲,大家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课文内容,今后同学们在阅读学习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五、补充资料,拓展延伸

  1、补充课前师生搜集的水资源现状的资料。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是当你听了刚才同学们交流的这些资料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资料交流,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2.教师总结:水的确像大家说的那样非常重要,大自然离不开水,“白水明田外,碧峰出水后。”山,因为有水才变得秀美,“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因为有春水的环绕,才使得农家小院更加舒适,花草鱼虫离不开水,人类也离不开水,让我们爱护水吧,否则,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六、作业:

  1.写心得体会。

  2.以“珍惜水资源”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

  水构成生命(1) 水就是生命 水维持生命(2—7) 多喝水,少喝饮料讲究饮水卫(8—12)

  占体重的4/5 体温的调节器 自然冷却的新鲜白开水

  高超的化学师 良好的润滑剂 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

  优秀的运输兵 人体的卫士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母鸡教案02-22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掌声》教案11-20

语文树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