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08 13:09:48 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1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无限不循环小数;求算术平方根的更一般的方法——用有理数估算、用计算器求值。

  2、内容解析

  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引入,教科书是通过用有理数估计的大小,得到的越来越精确的近似值,进而发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结论。发现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就是反复运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小的过程。

  用有理数估计(一个带算术平方根符号的)无理数的大致范围,通常利用与被开方数比较接近的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来估计这个被开方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这种估算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是学生生活中需要的一种能力。

  使用计算器可以求任何正数的平方根,但不同品牌的计算器,按键顺序可能不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计算器品牌,参考使用说明书,学习使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这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用有理数估计一个(带算术平方根符号的)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通过估算,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能用估算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2)会利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理解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

  2、目标解析

  (1)学生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小数位数无限,且小数部分不循环的小数,感受这是不同于有理数的一类新数;对于估算,学生要会利用估算比较大小;了解夹逼法,采用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来估计一个数的范围。

  (2)学生会概述利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程序(按键的顺序);明白利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计算器显示的结果可能是近似值;会利用作为工具的计算器探究算术平方根的规律,理解被开方数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2位,它的算术平方根就相应地向右或向左移动1位,即被开方数每扩大(或缩小)100倍,它的算术平方根就扩大(或缩小)10倍。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用有理数估计一个(带算术平方根符号的)无理数的大致范围,需要学生理解“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的性质,还要判断被开方数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平方数之间。为了让学生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还要多次采用“夹逼法”进行估计,即利用其一系列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来估计它的`大小,这些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用有理数估计一个(带算术平方根符号的)无理数的大致范围的过程,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梳理旧知,引出新课

  问题1

  (1)什么是算术平方根?怎样表示?

  (2)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说明:我们上节课已经能求出一些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了,例如,=4;但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被开方数不是一个数的平方数的情况,这时,它的算术平方根又该怎祥求呢?

  设计意图: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通过设问,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问题探究,学习新知

  问题2能否用两个面积为1dm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dm的大正方形?

  师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展示剪拼方法。

  追问(1)拼成的这个面积为2dm

  的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师生活动:学生自行解答,教师对解答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追问(2)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

  师生活动:学生根据图形,不难回答,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就是大正方形的边长dm。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的操作探究,说明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被开方数不是一个数的平方数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追问(2)主要为后面介绍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作准备。

  问题3

  有多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探究“

  在哪两个整数之间呢?”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并估计大概有多大,由直观可知大于1而小于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说明理由,教师板书推理过程。

  追问(1)那么

  是1点几呢?你能不能得到

  的更精确的范围?

  师生活动:学生用试验的方法可得到平方数小于2且最接近的1位小数是1.4,而平方数大于2且最接近的1位小数是1.5,所以大于1.4而小于1.5……在此基础上教师按教科书上的推理进行讲解并板书。说明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以及什么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要求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数,进行比较。

  追问(2)实际上,许多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如等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估计的大小的方法,请你估计的整数部分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对大小的估计,初步掌握利用的一系列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来估计它的大小的方法,并从中体会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数,通过比较,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征,为后面学习无理数打下基础。追问(2)主要为及时巩固估算方法

  3、用计算器,求算术根

  例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师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获得问题答案。解答完(2)后,让学生与上面所估计的大小进行比较,体会夹逼法的可行性。说明用计算器可以求出任意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但不同品牌的计算器,按键顺序可能有所不同。用计算器求出的算术平方根,有的是准确值,如题(1),有的是近似值,如题(2)。

  设计意图:使学生会使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练习教科书第44页练习1。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4、综合应用,巩固所学

  现在我们来解决本章引言中的问题。

  问题4(1)你会表示

  (2)用计算器求(用科学记数法把结果写成的形式,其中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师生活动:学生理解题意,根据公式,可得,代入,利用计算器求出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问题5利用计算器计算下表中的算术平方根,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

  师生活动:学生计算填表。

  追问(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2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相应地向右或向左移动1位。

  追问(2)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被开方数扩大的倍数与其算术平方根扩大的倍数思考回答。即当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100倍,10000倍…时,其算术平方根相应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

  追问(3)用计算器计算

  (精确到0.001),并利用刚才的得到规律说出的近似值。

  师生活动:学生计算,并根据所获规律回答。

  追问(4)你能根据的值说出是多少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因为被开方数30与3不符合上述规律,所以无法由的值说出是多少。

  设计意图:巩固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以及其在探究规律中的应用。

  例2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cm的长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剪出一块面积为300cm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宽之比为3:2。她不知能否裁得出来,正在发愁。小明见了说:“别发愁,一定能用一块面积大的纸片裁出一块面积小的纸片。”你同意小明的说法吗?小丽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吗?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可能会和小明有同样的想法,此时教师进行如下引导:

  (1)你能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吗?

  (2)如何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3)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最后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估算的实际应用。

  5、归纳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利用夹逼法来求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的依据是什么?

  (2)利用计算器可以求出任意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或近似值吗?

  (3)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4)怎样的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6、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6.1第6.9.10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求整数部分。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的估算能力。

  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的估算和比较大小的能力。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对算术平方根概念以及有关规律的理解。

  3、国际比赛的足球场的长在100m到110m之间,宽在64m到75m之间,现有一个长方形的足球场其长是宽的1.5倍,面积为7560m,问:这个足球场能用作国际比赛吗?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算术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难点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重要基础.

  1、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异同点

  相同点:二者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左、右两边都是整式.

  不同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相等关系.

  (3)同方程类似,我们把或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步骤相同,二者都是经过变形,把左边变成,右边变为一个常数.

  不同点:在进行第(1)步去分母和第(5)步将项的系数化为1的变形时,要根据同乘(或同除)的数的'正负,决定是否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当然,如果不能确定同乘(或同除)的数的符号时,就要进行讨论.这正是解不等式时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注意:(1)解方程的移项法则对解不等式同样适用.

  (2)解不等式时,上述的五个步骤不一定都能用到,并且也不一定按照自上而百的顺序,要根据不等式形式灵活安排求解步骤.熟练后,步骤及检验还可以合并简化.

  三、教法建议

  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应突出抓住与方程解法不同的地方,加强“去分母”和“系数化成l”这两个步骤的训练,因为这两个步骤会出现“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的情况,为此可以同一元一次方程对照着讲.

  解不等式的过程就是将不等式进行同解变形的过程,这也是一种运算.新大纲规定:“运算能力包括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理解运算的算理,能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要培养解不等式的能力首先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即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等有关概念.

  这节课是在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想和步骤中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要突出不等式基本性质3,这是解不等式容易出错的地方.同时还要反复提醒同学注意克服解方程变形中常犯的错误,在解不等式中也要重现.

七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有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统计调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调查方法。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像前面提到的收集数据的活动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我们采用问卷对全体同学作了逐一调查,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调查、试验如采用普查可以收集到较全面、准确的数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人力、财力等)的限制难以进行,有时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采用。在这些情况下,常常采用抽样调查,即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

  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sample),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例如,在通过试验考察500只新工艺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时,从中抽取50只进行试验。这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其中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个体,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样本,50是这个样本的样本容量。

  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要使每只灯泡逐一进行编号,再把编号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后,从中一个个地抽取50个号签。

  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师: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题在班级进行调查,请设计一张问卷调查表。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代表展示结果。

  教师指导、评论。

  师:除了问卷调查外,我们还有哪些方法收集到数据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师:收集数据的直接方法有访问、调查、观察、测量、试验等,间接方法有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就以下统计的数据,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去收集比较合适?

  (1)你班中的同学是如何安排周末时间的?

  (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数量;

  (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4)学校门口十字路口每天7:00~7:10时的车流量。

七年级数学教案4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1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1. 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 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 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 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七年级数学教案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2.渗透转化思想.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把记成,显示了乘方符号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法,尝试指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学生学法:探索的性质→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运算.

  2.难点:运算的符号法则.

  3.疑点:①乘方和幂的区别.

  ②与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类比,学生讨论归纳乘方的概念,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归纳乘方的性质,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师: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记作,读作的平方(或的二次方);记作,读作的立方(或的三次方);那么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生:可以记作,读作的四次方.

  师:呢?

  生:可以记作,读作的五次方.

  师:(为正整数)呢?

  生:可以记作,读作的次方.

  师:很好!把个相乘,记作,既简单又明确.

  【教法说明】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发展是不断进行推广的,是由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得到的,是由计算正方体和体积得到的,而,……是学生通过类推得到的.

  师:在小学对底数,我们只能取正数.进入中学以后我们学习了有理数,那么还可取哪些数呢?请举例说明.

  生:还可取负数和零.例如:0×0×0记,(-2)×(-2)×(-2)×(-2)记作.

  非常好!对于中的,不仅可以取正数,还可以取0和负数,也就是说可以取任意有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板书).

  【教法说明】对于的范围,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动脑参与,并且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逐步说明可以取正数,可以取零,可以取负数,最后总结出可以取任意有理数.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求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的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一般地,在中,取任意有理数,取正整数.

  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看作是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的次幂.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

  (1)在中,底数是_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_;

  (2)在中,-2是__________,4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

  (3)在中,底数是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

  (4)5,底数是__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___.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是巩固乘方的有关概念,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2)、(3)小题的区别表示底数是-2,指数是4的幂;而表示底数是2,指数是4的幂的相反数.为后面的计算做铺垫.通过第(4)小题指出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师:到目前为止,对有理数业说,我们已经学过几种运算?分别是什么?其运算结果叫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前后桌同学互相讨论交流,然后举手回答.

  生:到目前为止,已经学习过五种运算,它们是:

  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运算结果:和、差、积、商、幂;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鼓励.

  【教法说明】注重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思维.主动参与,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的知识,比教师的单独讲解要记得牢,同时也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师:我们知道,乘方和加、减、乘、除一样,也是一种运算,如何进行乘方运算?请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同桌相互讨论,并在练习本上举例.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得出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

  2.练习:(出示投影2)

  计算:1.(1)2, (2), (3), (4).

  2.(1),,,.

  (2)-2,,.

  3.(1)0, (2), (3), (4).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三个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待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评价对错,并予以鼓励.

  师:请同学们观察、分析、比较这三组题中,每组题中底数、指数和幂之间有什么联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边巡视边做适当提示.然后让学生讨论,老师加入某一小组.

  生: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零的任何次幂都是零.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与,与中,底数、指数和幂之间有何联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互相讨论.

  生: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次幂仍互为相反数,偶次幂相等.

  师:请同学思考一个问题,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是什么数?

  生: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

  师:你能把上述结论用数学符号表示吗?

  生:(1)当时,(为正整数);

  (2)当

  (3)当时,(为正整数);

  (4)(为正整数);

  (为正整数);

  (为正整数,为有理数).

  【教法说明】教师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教师要始终给学生创造发挥的机会,注重学生参与.学生通过特殊问题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既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对法则记得牢,领会的深刻.

七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了解代数式概念的基础上,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代数式.

  难点:弄清楚语句中各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投影)

  (1)乙数比x大5;(x+5)

  (2)乙数比x的2倍小3;(2x-3)

  (3)乙数比x的倒数小7;( -7)

  (4)乙数比x大16%?((1+16%)x)

  (应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解答本题)

  2?在代数里,我们经常需要把用数字或字母叙述的一句话或一些计算关系式,列成代数式,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在代数式里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叙述的一句话或计算关系式(即日常生活语言)列成代数式?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例1 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乙数比甲数大5; (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

  (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 (4)乙数比甲数大16%?

  分析:要确定的乙数,既然要与甲数做比较,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

  解:设甲数为x,则乙数的代数式为

  (1)x+5 (2)2x-3; (3) -7; (4)(1+16%)x?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最后,教师需指出:第4小题的答案也可写成x+16%x?

  例2 用代数式表示:

  (1)甲乙两数和的2倍;

  (2)甲数的 与乙数的 的差;

  (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4)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

  (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

  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

  解:设甲数为a,乙数为b,则

  (1)2(a+b); (2) a- b; (3)a2+b2;

  (4)(a+b)(a-b); (5)(a+b)(b-a)或(b+a)(b-a)?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此时,教师指出:a与b的和,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但a与b的差指的是(a-b),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两者明显不同,这就是说,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句子里应特别注意其运算顺序?

  例3 用代数式表示:

  (1)被3整除得n的数;

  (2)被5除商m余2的数?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

  (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的数如何表示?

  (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

  解:(1)3n; (2)5m+2?

  (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

  例4 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

  (1)这个数与5的和的3倍;(2)这个数与1的差的 ;

  (3)这个数的5倍与7的和的一半;(4)这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 的和?

  分析:启发学生,做分析练习?如第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先将“a与5的.和”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

  解:(1)3(a+5); (2) (a-1); (3) (5a+7); (4) a2+ a?

  (通过本例的讲解,应使学生逐步掌握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 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m,用代数式表示:

  (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座位的行数多6,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2)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每行座位数的 ,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如下问题:

  (1)教室里有6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2)教室里有m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3)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结果,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总座位数=每行的座位数×行数)

  解:(1)m(m+6)个; (2)( m)m个?

  三、课堂练习

  1?设甲数为x,乙数为y,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 的和; (2)甲数的 与乙数的3倍的差;

  (3)甲乙两数之积与甲乙两数之和的差;(4)甲乙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的商?

  2?用代数式表示:

  (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 (2)比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

  (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3?用代数式表示:

  (1)与a-1的和是25的数; (2)与2b+1的积是9的数;

  (3)与2x2的差是x的数; (4)除以(y+3)的商是y的数?

  〔(1)25-(a-1); (2) ; (3)2x2+2; (4)y(y+3)?〕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请学生回答:

  1?怎样列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

  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

  (1)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准(代数式的形式不唯一);

  (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

  (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要求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

  五、作业

  1?用代数式表示:

  (1)体校里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0%,女生人数是a,学生总数是多少?

  (2)体校里男生人数是x,女生人数是y,教练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教练人数是多?

  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边是a厘米,

  求:(1)这个长方形另一边的长;(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学法探究

  已知圆环内直径为acm,外直径为bcm,将100个这样的圆环一个接着一个环套环地连成一条锁链,那么这条锁链拉直后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先深入研究一下比较简单的情形,比如三个圆环接在一起的情形,看 有没有规律.

  当圆环为三个的时候,如图:

  此时链长为,这个结论可以继续推广到四个环、五个环、…直至100个环,答案不难得到:

  解:

  =99a+b(cm)

七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由平行线的画法,引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由公理推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这两个定理.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一般的定义与第一个判定定理是等价的.都可以做判定的方法.但平行线的定义不好用来判定两直线相交还是不相交.这样,有必要借助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成的角来判定.因此,这一个判定公理和两个判定定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们是判断两直线平行的依据,也为下一节,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理解由判定公理推出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学生刚刚接触用演绎推理方法证明几何定理或图形的性质,对几何证明的意义还不太理解.有些同学甚至认为从直观图形即可辨认出的性质,没必要再进行证明.这些都使几何的入门教学困难重重.因此,教学中既要有直观的演示和操作,也要有严格推理证明的板书示范.创设情境,不断渗透,使学生初步理解证明的步骤和基本方法,能根据所学知识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公理或定理.

  2、教学建议

  在平行线判定公理的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一条主线索:“充分实验?仔细观察?形成猜想?实践检验?明确条件和结论.”

  教师可演示教材中所示的教具,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平行线.在此过程中,注意角的变化情况.事实充分,学生可以理解,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一定会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后,有些同学可能会意识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也会平行”.教师可组织学生按所给图形进行讨论.如何利用已知和几何的公理、定理来证明这个显然成立的事实.也可多叫几个同学进行重复.逐步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证明的严谨性.另一个定理的发现与证明过程也与此类似.

  教学设计示例1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掌握平行线判定公理和第一个判定定理.

  2.会用判定公理及第一个判定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模型演示,即“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独立思考,主动发现.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公理的概括与定理的推导.

  (二)难点

  判定定理的形成过程中逻辑推理及书写格式.

  (三)解决办法

  1.通过观察实验,巧妙设问,解决重点.

  2.通过引导正确思维,严格展示推理书写格式,明确方法来解决难点、疑点.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胶片、投影仪、计算机.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两组题,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2.通过实验观察,引导思维,概括出公理及定理的推导,并以练习进行巩固.

  3.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完成归纳小结.

  七、 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判定公理和第一个判定定理及运用其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设计,引出课题,以模型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讲授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在整节课中,较充分地体现了逻辑推理.

  (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平行公理及推论,请同学们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出示投影).

  1.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叫平行线.

  2.与一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

  3.如果直线、都和平行,那么、就平行.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上述三个问题.

  【教法说明】通过三个判断题,使学生回顾上节所学知识,第1题在于强化平行线定义的前提条件“在同一平面内”,第2题不仅回顾平行公理,同时使学生认识学习几何,语言一定要准确、规范,同一问题在不同条件下,就有不同的结论,第3题复习巩固平行公理推论的同时提示学生,它也是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师:测得两条直线相交,所成角中的一个是直角,能判定这两条直线垂直吗?根据什么?

  学生:能判定垂直,根据垂直的定义.

  师: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你有办法测定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如何测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教师在学生思考未得结论的情况下,指出不能直接利用手行线的定义来测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必须找其他可以测定的方法,有什么方法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在前面复习平行公理推论的情况下,有的学生会提出,再作一条直线,让,再看是否平行于就可以了.

  师:这种想法很好,那么,如何作,使它与平行?若作出后,又如何判断是否与平行?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老师的提问,意识到刚才的回答,似是而非,不能解决问题.

  师:显然,我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为此我们来寻找另外一些判定方法,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平行线的判定(板书课题).

  [板书]2.5平行线的判定(1).

  【教法说明】由垂线定义可以来判断两线是否垂直,学生自然想到要用平行线定义来判断,但我们无法测定直线是否不相交,也就不能利用定义来判断.这时,学生会考虑平行公理推论,此时教师只须简单地追问,就让学生弄清问题未能解决,由此引入新课内容.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教师给出像课本第78页图2?20那样的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转动,让学生观察,转动到不同位置时,的大小有无变化,再让从小变大,说出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变化规律.

  【教法说明】让学生充分观察,在教师的启发式提问下,分析、思考、总结出结论.

  图1

  学生活动:转动到不同位置时,也随着变化,当从小变大时,直线从原来在右边与直线相交,变到在左边与相交.

  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与不相交即与平行的位置,那么多大时,直线呢?也就是说,我们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需要找角的关系.

  师:下面先请同学们回忆平行线的画法,过直线外一点画的平行线.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见图1).

  师:由刚才的演示,请同学们考虑,画平行线的过程,实际上是保证了什么?

  图2

  学生:保证了两个同位角相等.

  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学生: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条直线平行.

  师:我们的猜想正确吗?会不会有某一特定的时刻,即使同位角不等,而两条直线也平行呢?

  教师用计算机演示运动变化过程.在观察实验之前,让学生看清角和角(如图2),而后开始实验,让学生充分观察并讨论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总结了,当时,不平行,而无论取何值,只要,、就平行.

  图3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表达出结论,并告诉学生这个结论称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

  [板书]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即:∵(已知见图3),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法说明】通过实际画图和用计算机演示运动?变化过程,让学生确信公理的正确.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

  图4

  1.如图4,,,吗?

  2.,当时,就能使.

  【教法说明】这两个题目旨在巩固所学的判定公理,对于第2题是已知结论,找出使它成立的题设,这是证明问题时应掌握的一种思考方法,要求学生逐步学会执因导果和执果索因的思考方法,教师教学时要注意逐渐培养学生的这种数学思想.

  (出示投影)

  直线、被直线所截.

  图5

  1.见图5,如果,那么与有什么关系?

  2.与有什么关系?

  3.与是什么位置关系的一对角?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给出答案:时,,与相等,与是内错角.

  师:与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得到?为什么?

  学生活动:,因为,通过等量代换可以得到.

  师:时,你进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

  师:由此你能总结出什么正确结论?

  学生活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师:也就是说,我们得到了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另一个方法:

  [板书]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法说明】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式提问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角之间的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结论,主要采用探讨问题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动脑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师:上面的推理过程,可以写成

  ∵(已知),

  (对顶角相等),

  ∴.

  [∵(已证)],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法说明】这里的推理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说,这样才能使学生大胆尝试,培养他们勇于进取的精神.

  教师指出:方括号内的“∵ ”,就是上面刚刚得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方括号内这一步可以省略.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

  1.如图1,直线、被直线所截.

  (1)量得,,就可以判定,它的根据是什么?

  (2)量得,,就可以判定,它的根据是什么?

  2.如图2,是的延长线,量得.

  (1)从,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它的根据是什么?

  (2)从,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它的根据是什么?

  图1图2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

  【教法说明】这组题旨在巩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判定方法的掌握,使学生熟悉并会用于解决简单的说理问题.

  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

  1.如图3所示,由,可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由,可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

  2.如图4,已知,,吗?为什么?

  图3图4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给以指正并启发、引导得出答案.

  【教法说明】这组题不仅让学生认识变式图形,加强识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就是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从而得到一题多解.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总结扩展

  2.结合判一定理的证明过程,熟悉表达推理证明的要求,初步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

  八、布置作业

  课本第97页习题2.2A组第4、5、6(1)(2)题.

  作业答案

  4.当时,就能使.

  5.(1)从,推出,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从,推出,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1)可断定,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可断定,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七年级数学教案8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构建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方程是本节课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y=10

  2-+y=16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y=10

  2-+y=16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 -y

  y

  上表中哪对-、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学习用坐标表示平移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五个环节。

  (5)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几道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升华知识。

  练习2:已知下列三对数值:

  哪一对是下列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指示、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7)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教科书第89页1、第90页第1题。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两个题,不仅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巩固。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状态。

  五、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依次经过比较、归纳等活动,最终探索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是关于本节课的几点说明:

  1、本节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处理,为跳跃较大的知识点作充分的铺垫,密切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知识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思想为导向、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中介、训练为主干,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操作为动力的教学理念。

  2、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独立思考,形成主见并进行交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进行实验操作,使课堂教学灵活直观,新鲜有趣,从而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可靠性。

  3、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怀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观察评价、问题讨论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元化评价,通过几组习题,将学生水平层次记录在案,为学生的学习评价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从而综合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在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七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四、拓展:

  合作解决第4页“动脑筋”

  分组合作:每人先自己读题填空,然后与同组内同学交流。

  讨论交流,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五、练习:

  p5练习题。

  六、小结:

  通过体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第5页习题组。

  选作b组题。

  后记: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第2教案

  教学目标

  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会用数轴确定解决。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这一重要思想方法。

  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解决由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教学难点

  学生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自己探究。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分别解不等式x+4>3。

  将1中各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说一说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什么?

  讨论交流,怎样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二、新课

  解不等式组的概念。

  例1:解不等式组:

  教师讲解,提醒学生注意防止出现符号错误和运算错误。注意“

  例2:解不等式组:

  学生解出不等式(1)、(2)。并把解集表示在同一数轴上。讨论:本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什么?

  例3:解不等式组:

  解出不等式(1)、(2)。并把解集表示在同一数轴上。

  讨论:本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什么?(空集)

  说明:本题可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空集”。简单介绍“空集”。

  思考:

  (1)说出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①②③④

  (2)讨论(1)中有什么规律?

  三、练习

  练习题。

  如果a>b,说说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①②③

  如果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a。

  那么a____3(填“>”“

  四、小结。

  说一说怎样解不等式组?

  五、作业。

  习题组题

  选作b组题。后记:

七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

  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

  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

  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

  日常生活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2+1+4=7 7—3+2=6 6—3—3=0

  教案点评:

  课堂的导入,直入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会,新课的教学整个贯穿在此条线索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线条流畅,学生在每个环节的情境中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每个孩子发挥、展示自己的空间。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不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大有裨益。

七年级数学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学过的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

  2掌握平行公理及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学过的几何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和根据语句画图

  3通过画平行线和按几何语句画图的题目练习,培养学生画图能力

  4通过平行公理推论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进行推理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尝试法、引导法、发现法

  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发现新知,造就成就感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平行公理及推论

  (二)难点

  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

  通过引导学生尝试发现新知、练习巩固的方法来解决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三角板、自制胶片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投影片和适当问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反馈练习,完成新授

  3学生自己完成本课小结

  六、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应用,能画出平行线,会用几何语句描述图形的画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引出课题,以生活知识和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并以变式训练强化和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下面清同学们看投影片观察投影片中的铁路桥梁以及立在路边的三根电线杆,再请同学们观察黑板相对的两条边和横格本中两条横线,若把它们向两方延长,看成直线,它们还是相交直线吗?

  学生齐声答:不是

  师:因此,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以外,还有不相交的情形,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板书]24平行线及平行公理

  【教法说明】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实物的图形,使学生建立起不相交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行线的图形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平面内不相交的情形还有许多,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窗户相对的棱,桌面的对边,书的对边……

  师:我们把它们向两方无限延伸,得到的直线总也不会相交我们把这样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板书]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教法说明】初中几何必须重视几何概念的直观性,所以让学生多观察实物形状,在形成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数学名称,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实在性,减少抽象性

  教师出示投影片(课本第74页图2?17)

  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体的棱与无论怎样延长,它们会不会相交?

  学生:不会相交

  师:那么它们是平行线吗?

  学生:不是

  师:也就是说平行线的定义必须有怎样的前提条件?

  学生:在同一平面内

  师:谁能说为什么要有这个前提条件?

  学生:因为空间里,不相交的直线不一定平行

  【教法说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平行线的“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条件的重要性

  教师在黑板上给出课本第73页图2

  讲解:平行用符号“”表示,如图直线与是平行线记作“”(或)读作“平行于”(或平行于)也就是说平行是相互的

  【教法说明】这里教师不必赘述,让学生清楚平行线符号表示、读法和记法就可以了,对于平行线的图形经常会使用变式图形,不要总是横平竖直的,以防形成思维定式

  师:请同学们思考,在同一平面内任意画两条不同的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只能有几种情况,试画一画,同桌的可以讨论

  学生:两种相交和平行

  由此师生共同小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

  1判断正误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直线是相交直线()

  (3)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4)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必把这个平面分为四部分(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垂直、平行三种

  B在同一平面内,不垂直的'两直线必平行

  C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直线必垂直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一定不垂直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并简要说明理由

  【教法说明】这组练习旨在巩固学生掌握平行线定义及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判断(1)、(3)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通过判断(2)、(4)题和选择题使学生对两直线位置关系,尤其是对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有更深层的理解

  师:我们很容易画出两条相交直线,而对于平行线的画法,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用直尺和三角板画,下面清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下面题目(投影显示)

  已知直线和外一点,过点画直线

  师:请根据语句,自己画出已知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图形

  师:下面请你们按要求画出直线

  学生活动:学生能够很快完成,然后请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观察他的画图过程是否正确,然后师生一起订正

  注意:(1)在推动三角尺时,直尺不要动;

  (2)画平行线必须用直尺三角板,不能徒手画

  【教法说明】画平行线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画图中常常会遇到,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

  1画线段,画任意射线,在上取、、三点,使,连结,用三角板画,,分别交于、,量出、、的长(精确到)

  2读下列语句,并画图形

  (1)点是直线外的一点,直线经过点,且与直线平行

  (2)直线、是相交直线,点是直线、外的一点,直线经过点与直线平行与直线相交于

  (3)过点画,交的延长线于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按要求画图,并由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画第2题的(2)、(3)题,学生画完后教师给出第1题的图形(提前做好的投影片),请学生回答测量的结果,然后共同订正第2题的(2)、(3)题

  【教法说明】这组练习重点巩固平行线的画法及理解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能够根据语句画出正确图形,注意要求学生用准确的几何语言反映图形,同时真正理解几何语言才能画好图形

  师:我们练习了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请同学们回忆,过直线外一点能不能画直线的垂线,能画几条?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能画,而且只能画一条

  师:下面请你试一试,前面我们完成的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以画几条,想一想,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后总结出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师:我们把这个结论叫平行公理,教师板书

  【板书】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教法说明】学生对垂线的惟一性比较熟悉,通过对惟一性的回顾,学生能够用类比的思想,把自己动手得到的实验结论采用准确的几何语言描述出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类比的思想,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语言的规范性

  师:过直线外一点,能画这条直线的惟一平行线,若没有条件“过直线外一点”,问你能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吗?能画多少条?

  学生:思考后,立即回答,能画无数条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完成

  (出示投影)

  已知直线,分别画直线、,使,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请同学们观察,直线、能不能相交?

  学生活动:观察,回答:不相交,也就是说

  师:为什么呢?同桌可以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

  【教法说明】几何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有过硬的分析能力,也就是说理能力初一几何课是几何课的起始课,从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动脑、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即加强几何思维不惯的培养,这是个很重要的内容

  学生活动:教师让学生积极发表意见,然后给出正确的引导

  师:我们观察图形,如果直线与相交,设交点为,那么会产生什么问题呢?请同学们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想得很好,因为,,于是过点就有两条直线、都与平行,根据平行公理,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说,与不能相交,只能平行,由此我们得到平行公理的推论

  [板书]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师: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那么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或线段)也是平行的,对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不对,给出反例图形,

  例如:如图1所示,射线与就不相交,也不平行

  师:同学们想一想,当我们说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时,实际上是什么平行才可以呢?

  生: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投影)

七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引入.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让同学感受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7℃和零下5℃,买进90张课桌与卖出80张课桌,汽车向东行50米和向西行120米等.

  想一想以上都是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小学算术中的数来表示出每一对量吗?你能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该如何表示它们呢?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具有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具有与它意义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用算术里学过的数表示,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零除外).

  活动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一同学说出有关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讨论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自己列举正数、负数.

  总结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提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上升”与“下降”,“前”与“后”、“高于”与“低于”、“得到”与“失去”、“收入”与“支出”等.

  【例2】在某次乒乓球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过标准质量0.02g,记作+0.02g,那么-0.03g表示什么?

  【例3】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为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依此类推,上午7:45应记为()

  A.3B.-3C.-2.5D.-7.45

  【点拨】读懂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45与10:00相差135分钟.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除零外)的数,在正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不能说“有正号的数是正数,有负号的数是负数”.另外,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下表是小张同学一周中简记储蓄罐中钱的进出情况表(存入记为“+”):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

  (元)+16+5.0-1.2-2.1-0.9+10-2.6

  (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

  (2)储蓄罐中的钱与原来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3)如果不用正、负数的方法记账,你还可以怎样记账?比较各种记账的优劣.

  2.数学游戏:4个同学站或蹲成一排,从左到右每个人编上号:1,2,3,4.用“+”表示“站”,“-”(负号)表示“蹲”.

  (1)由一个同学大声喊:+1,-2,-3,+4,则第1、第4个同学站,第2、第3个同学蹲,并保持这个姿势,然后再大声喊:-1,-2,+3,+4,如果第2、第4个同学中有改变姿势的,则表示输了,作小小的“惩罚”;

  (2)增加游戏难度,把4个同学顺序调整一下,但每个人记作自己原来的编号,再重复(1)中的游戏.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填空题:

  (1)如果节约用水30吨记为+30吨,那么浪费20吨记为吨.

  (2)如果4年后记作+4年,那么8年前记作年.

  (3)如果运出货物7吨记作-7吨,那么+100吨表示.

  (4)一年内,小亮体重增加了3kg,记作+3kg;小阳体重减少了2kg,则小阳增加了.

  2.中午12时,水位低于标准水位0.5米,记作-0.5米,下午1时,水位上涨了1米,下午5时,水位又上涨了0.5米.

  (1)用正数或负数记录下午1时和下午5时的水位;

  (2)下午5时的水位比中午12时水位高多少?

  提升能力

  3.粮食每袋标准重量是50公斤,现测得甲、乙、丙三袋粮食重量如下:52公斤,49公斤,49.8公斤.如果超重部分用正数表示,请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甲、乙、丙三袋粮食的超重数和不足数.

  (六)课时小结

  1.与以前相比,0的意义又多了哪些内容?

  2.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其中具有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

七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公式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年级数学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数轴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力目标: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能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轴的三要素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三、教法

  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比较、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1。学生观看钟祥二中相关背景视频

  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自豪感。

  2。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问题1: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代表画图演示。

  学生画图后提问:

  1。马路用什么几何图形代表?(直线)

  2。文中相关地点用什么代表?(直线上的点)

  3。学校大门起什么作用?(基准点、参照物)

  4。你是如何确定问题中各地点的位置的?(方向和距离)

  设计意图:“三要素”为定向,用直线、点、方向、距离等几何符号表示实际问题,这是实际问题的第一次数学抽象。

  问题2:上面的问题中,“南”和“北”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能不能直接用数来表示这些地理位置和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师生活动:

  学生思考后回答解决方法,学生代表画图。

  学生画图后提问:

  1。0代表什么?

  2。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3。—75表示什么?100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继续以三要素为定向,将点用数表示,实现第二次抽象,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直观基础。

  问题3: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你能描述一下它的结构吗?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的常用工具,说明正数和负数的作用,引导学生用三要素表达,为定义数轴的概念提供直观基础。

  问题4:你能说说上述2个实例的共同点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三要素”的意义,体会“用点表示数”和“用数表示点的思想方法,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又一个直观基础。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本第8页:

  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它具备什么条件。

  2。如何画数轴?

  3。根据上述实例的经验,“原点”起什么作用?

  4。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

  师生活动:

  学生自学完后,请代表上黑板画一条数轴,讲解画数轴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明确画数轴的步骤,使数轴的三要素在同学们的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得到数轴的定义。

  至此,学生已会画数轴,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板书)

  ①数轴的定义。

  ②数轴三要素。

  练习:(媒体展示)

  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数轴。

  2。口答:数轴上各点表示的数。

  3。在数轴上描出下列各点:1。5,—2,—2。5,2,2。5,0,—1。5。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问题:观察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设a是一个正数,对表示a的点和—a的点进行同样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不同位置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各指什么?

  3。数轴的画法。

  设计意图:梳理本节课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数轴“三要素”。

  (五)目标检测设计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4个单位长度。

  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

  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

  2。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列举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所有整数。

  3。画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数的点中,观察数轴,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_____个。4。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

  五、板书

  1。数轴的定义。

  2。数轴的三要素(图)。

  3。数轴的画法。

  4。性质。

  六、课后反思

  附:活动单

  活动一:画一画

  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思考:如何简明地用数表示这些地理位置与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

  活动二:读一读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科书P8页:

  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

  定义: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数轴的步骤是什么?

  3。“原点”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

  练习:

  1。画一条数轴

  2。在你画好的数轴上表示下列有理数:1。5,—2,—2。5,2,2。5,0,—1。5

  活动三:议一议

  小组讨论:观察你所画的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

  练习:

  1。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表示6的点在原点的_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个单位长度。

  2。距离原点距离为5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3。在数轴上,把表示3的点沿着数轴负方向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

  附:目标检测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4个单位长度。

  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

  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

  2。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列举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所有整数。

  3。画数轴,观察数轴,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_____个。

  4。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

七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理解数轴的三要素。

  2、掌握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法,以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理解相反数的意义及求法。

  4、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正确掌握数轴的画法;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求已知数的相反数。

  2、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的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学法指导

  观察归纳概括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你会读温度计吗?完成课本43页最上面的读温度计的问题。

  (2)我们能否用类似温度计的图形表示有理数呢?

  二、讲授新课:认真阅读课本第43页至45页,完成下列问题

  (1)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O(叫做▁▁▁),选取某一长度作为▁▁▁▁,规定向右的方向为▁▁▁,就得到了数轴。

  于是,+3可以用数轴上位于原点右边3个单位的点表示,—4可以用数轴上位于原点左边4个单位的点表示,在数轴上位于原点右边点表示,在数轴上位于原点左边1、5的点表示,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三、例题讲解、巩固提高

  例1、如图,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表示什么数?

  A D CB

  –2 –1 0 1 2 3

  解:点A表示—2;点B表示2;点C表示0;

  点D表示—1

  练习: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个数:

  —5,0,5,—4,—、

  四、继续探究

  2与—2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5与—5,与–呢?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练习:1、5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3、5。

  议一议

  数轴上的两个点,右边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点表示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数轴上表示的数,▁▁▁边的总比▁▁▁边的大;正数▁▁▁0,负数▁▁▁0,正数▁▁▁负数。

  练习:比较大小:—3▁5;0 ▁—4;—3 ▁—2、5。

  3、合作交流

  (1)什么是数轴?怎样画数轴。

  (2)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3)什么是相反数?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4)如何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B、一个数只能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C、在1和3之间只有2

  D、在数轴上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2

  (2)语句:①—5是相反数?②—5与+3互为相反数③—5是5的相反数④—5和5互为相反数⑤0的相反数是0⑥—0=0。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 D、③④⑤⑥

  (3)大于—4而小于4的整数有▁▁▁▁▁▁。

  (4)用“﹤”或“﹥”号填空

  ①—5▁▁—7②0 ▁▁—2③0、01▁▁▁—0、1

  (5)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3、4,—3,0,a,2a—3。

【七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教案07-22

七年级初中数学教案03-01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15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4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05-2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05-25

七年级数学教案(15篇)08-19

七年级数学教案15篇07-22

七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设计01-03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