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课文简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大局观)和过人的辩才(语言的艺术),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基于这种理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读探究,疏通词句,质疑问难,合作研讨;然后再重点突破,发现创新。同时要指导学生动脑动手编制语文知识卡片,积累语言知识。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5.赏析烛之武的说辞,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赏析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法与学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学习本文,主要采用诵读法(辅之以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在学法方面,主要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文心雕龙》
文言文该学些什么?
1.认准字形字音字义。(自己利用工具书和注释完成)
2.理解词语和句式:
(1)掌握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常见的虚词
(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
3.积累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
4.涵养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批判继承,为我所用。
二、解题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退”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3)核心人物是烛之武。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例。如:《春秋》《左传》等。
国别体:先分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年代编写史书的体例。如:《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由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例。《史记》、《汉书》、《后汉书》等。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见PPT)
2.学生读。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读。
5.学生谈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然后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内容。(每段用四个字概括)
例如: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临危受命。第三段:说退秦师。第四段:迫晋退兵
四、课文解析
(一)第一段
1.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2.用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提问:
(1)郑国当时的面临的情况是——
(2)秦晋围郑的原因是——
(3)秦晋驻扎的地点分别是——
3.做好笔记。
晋侯、秦伯围郑(二打一,平地起波澜;一“侯”一“伯”说明什么?),以(介词,因为)其(代词,郑国)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也就是介词结构后置,从属二主)(模糊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究竟谁“无礼”?),且贰(数词活用作动词)于楚也(状后)(不能有外交?)。晋军(名作动,驻扎)/(于)函陵,秦军(名作动,驻扎)/(于)氾南(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为何交代驻地?)
4.教师范背。
5.学生背诵。
(二)第二段
1.这一段涉及到几个人物?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评点与指导:“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4.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佚之狐言于郑伯(状后)曰:“国危矣,若(假如)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悬念,如此肯定凭什么?一人何以退雄兵?)”公从(“从”表现郑伯什么?)之(代词,他的建议)。(烛之武)辞曰(省略句,省略主语,文言中,往往一个人物第一次出现用全称,其后出现则简称或直接省略):“臣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连用两个语气词,牢骚之味满堂可闻;为什么“辞”?一显波澜,二写出人物真实、可爱)公曰:“吾不能早用子(您,对男子的尊称),今急而求子,是(代词,这)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表判断)。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助词)。”(有错认错,晓之以利)(烛之武)许之(省略句)。
(三)第三段
1.学生齐读。
2.诵读指导。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指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3.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可以分为几层?(五层)(见PPT)(出示地图)
(烛之武)夜(名词作状语在古文中,方位、时间名词出现在谓语动词前,一般活用作状语 )缒而(连词,表修饰)出(省略句)(“夜”“缒”说明什么?局势紧张,烛之武临危不惧),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亡(动词使动,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状后),敢以(之)烦执事(敬称)。(祭出大招:显自知之明,彰对方立场)越国(古今异义,越过别国)以(连词,来)鄙(名词意动,把……当做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郑国),君知其(代词作定语,它的)难也。(分解第一招:从客观地理位置入手,有大局观)焉(疑问代词,何)用亡(动使动)郑以(连词,来)陪(增加)邻?邻之厚(形作动,变雄厚),君之薄(形作动,变薄弱)也。(分解第二招:再从时局现状入手,春秋时争人夺地以增强势力,亡郑之弊)若舍郑以(之,省略了宾语)为(“以为”,古今异义词,把……作为)东道主(古今异义词,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古今异义词,使者)之往来,共(通“供”)其乏困(形作名,缺少的物资),君亦无所害。(分解第三招:存郑之利)且君尝(曾经)为(动词,给予)晋君赐(动作名,恩惠)矣,(晋君)许君焦、瑕,朝(名作状)济而(连词,表承接)夕(名作状)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分解第四招:回顾历史,令秦警醒)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既东(名作状)封(名使动,使……作疆界)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利(名使动,使…..获利)晋,唯君图之。(终极大招:亡郑利晋阙秦)”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秦伯,省略主语)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还。(不看广告看疗效,敌人变盟友,立竿见影)
4.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退秦师?其游说妙在何处?
提示: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为“利”。烛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参考:
(1)以“利”巧攻心理。
(2)以“害”巧析形势。
(3)以“史”巧施离间。
古人总体评价烛之武言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命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卷四
退秦词令,势透机圆。——【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
(四)学习第四段
1.一学生读,教师作提示。
2.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子犯请击之(又起波澜),公曰:“不可。微(没有,假如没有)夫人(古今异义词,那人)之(助词,的)力不及(到达)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代词,自己的)所与(“与”,动词,结交,亲附;“所与”,所字结构,“所+动词”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同盟者),不知(通“智”);以(介词,用)乱易(替代)整,不武。吾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还也。”(子犯与晋侯对比)亦去(古今异义词,离开)之。
四、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1.你最欣赏烛之武哪一点?
如文章第1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义”
“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辞,言简意赅——“智”
2.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什么特点?
烛之武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3.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课后研讨和练习2。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
朝 亡 厌 国 戍 夕 危 师 及 辞
朝──早晨 亡──灭亡 厌──满足 国──国家
戍──戍守 夕──晚上 危──危险 师──军队
及──达到 辞──推辞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拟几幅对联。
如:
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烛之武。
秦伯知难而退明时务,晋侯窥利则趋失盟友——秦伯和晋侯。
佚之狐眼明举辩士,烛之武语妙退秦师。
晋文公贪得无厌寒盟友,烛之武言之有理罢干戈。
佚之狐举辩士成正果,烛之武退秦师树奇功。
秦君出师无名取退策,郑伯用士有因荐使臣。
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七、整理重点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意动
①既东封郑 (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 (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使……退却(撤兵))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 (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 (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 (老,老年人)
④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4.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四)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 以其无礼于晋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 佚之狐言于郑伯
3.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①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大意。
2、翻译1-2段,初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互助合作,完成1-2段文言文的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知识链接 (3分钟)
1、 简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
★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秦晋围郑背景:见《全优设计》“走近文本”
预习检测: (10分钟)
(一)朗读展示:
1、学生自渎: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教师或学生范读:边听边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集体朗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概述本文的故事。
2、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简洁的短语概括)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学法指导:(2分钟)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力求直译,字字落实
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①人名、地名、国名、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②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③补出省略的成分,④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文本探究 :(20分钟)
1、课题《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是什么意思?
2、翻译第一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且贰于楚也
②晋军函陵
③以其无礼于晋
(2)口译第一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3、翻译第二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无能为也已
③是寡人之过也
(2)口译第二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布置作业:
把一、二段译文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翻译3-4段,巩固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小结出词类活用的翻译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词类活用的规律。
文本探究:(20分钟)
1、翻译第三段
(1)重点词语的翻译
①夜缒而出 ②郑既知亡矣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④越国以鄙远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何厌之有
⑦既东封郑 ⑧缺秦以利晋
(2)重点句子翻译:
①敢以烦执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3)口译本段
(4)解决你的疑难点
2、翻译第四段
你的疑难点:
基础整理:(10分钟)
基础探微:
1、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越国以鄙远
③与郑人盟
④不仁,不知(智),不武
⑤唯君图之
小结规律:名词加名词,有一个名词处于谓语位置,需要活用为动词;否定副词后跟名词,名词需活用为动词。
(2)名词作状语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②夜缒而出
小结规律:名词后面跟动词,但是不是主谓关系,而是修饰关系,名词就作状语
(3)动词活用为名词
①君亦无所害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小结规律:动词处于宾语位置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
小结规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考虑是否使动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共其乏困
小结规律:形容词处于宾语位置
布置作业:把3、4段翻译写到作业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局部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基础整理
局部探究(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1.第一段写秦晋围郑,它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的第①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2、第二段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认错。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第三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一步步说服秦伯退兵?试概括他说服秦伯的原因。
参考一: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参考二: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此语出乎听者意料,引人倾听。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以分析危害来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他换了一个角度,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这样一发挥,使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绝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增强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4、关于烛之武,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小结形象特点】通过阅读本文,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从他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
烛之武——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生死未卜,却勇入秦营;成功说退秦师,充分显现了他高超的“辩才”。可以说,他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拓展探究:
1.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2.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明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3.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
明确: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条件。
文章顾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1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总结本文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并把握本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鉴赏课文鲜明的人物形象。
2重点难点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并把握本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2、鉴赏课文鲜明的人物形象。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文导入
古往今来,有许多凭一人之力而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张飞在长坂坡的一声嘶吼,斥退了万千曹军;诸葛亮的一副古琴,击退了司马将军的上万精兵;蔺相如在渑池之会,凭自己的智慧挽回了赵国颜面,赵王的尊严。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兵法史上举不胜举。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战之上策”,而我们今天学习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力挽狂澜,让老百姓免受战争之苦的英雄,他就是烛之武。今天我们具体赏析这篇课文蕴藏的文化魅力。
活动2【讲授】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
二、归纳字词意义和用法
学生代表总结,其它同学集体朗诵课文,最后对总结进行评价。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四、一词多义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
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④quē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
⑤quē,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⑥jué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
⑦jué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二)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①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六、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
活动3【活动】课文赏析
三、课文赏析
1、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段内容。
明确: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师。第4段:晋师撤离。
2、《左传》写人叙事已经非常成熟,本文首段安排非常巧妙,试分析其作用。
明确:
A、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B、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分化伏笔。
C、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都直接关系到晋国,与秦国无关,为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3、分析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四、烛之武退秦师的利弊探究
略
小组讨论,发散思维,合作研究,攻克难关!
活动4【练习】文学小练笔
五、文学小练笔
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拯救了国家,让老百姓免受了战争之苦。在郑国国家电视台推举的感动人选之中,烛之武以高票当选。现在,你作为烛之武的推荐人,写一段颁奖词,有幸也会被电视台采纳。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
2.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导学新概念】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学习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文言文的教学重在解决提高阅读水平的问题,而较之现代文,我们更应该激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热情。因为文言文在它出现的年代上,在它所要表达的与今人类似的思想感情上却能用如此精美的语言形式,实属难能可贵。于是宜有以下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平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于是可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平先把课文诵读一遍。然后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习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即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之后再让他们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宜将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习惯,这对让学生逐渐习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同理,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至于课后练习中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应该说在上述教学全过程之后,难度是不大的。
设计B
与“设计A”相比,本设计在导语、教师的诵读和按理清思路完成课后练习二前半个问题上的内容以及程序均可完全相同。只是在进行练习二后半个关于“背诵全文”的练习时,教师完全可以从此把全课讲授的重点都放在这上面,即可以用“以背代讲”的办法来授课。也就是教师在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并回答了课文段落大意的基础上,教师一段一段地领背,当然在领背时,往往是先一句一句地,然后是一段一段地,在背的过程中教师以提问或自己讲解的形式完成文中实词的积累,至于古汉语语法可少涉及甚至可不涉及,即在学生预习过注释的情况下,真正实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母语学习特色。
至于在背诵中应该主要积累哪些实词,那就基本以课前学习的提示和课后练习第一题的要求作为标准。
在领背若干次之后即可让学生先集体背诵,进而再可分小组,乃至单个人背诵等。总之,按照文言文每课平均三课时来分配,其中专门拿出一课时半来实现最终的全面(指课文的全部和全体同学两方面说)背诵,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最后可用半课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中关于“归纳多义词义项”的题目,同时还可让学生讨论文言表述方面的精美和由此而对《左传》的文学价值方面的看法。此时可灵活掌握,既可让大家畅所欲言,又可简单举例点到为止,总之以课时为限。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教学目标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了解相关文学知识;
2、通过诵读,提高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3、把握烛之武的形象和他的论辩技巧。
教学重难点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是本课的重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提问: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老师要听写一个词。
明确:斡旋。
战争从古至今都不可避免,而解决战争的办法从古至今都只有两种:一是一方宣告失败标志战争结束,另一种就是双方通过谈判化解战争。今天我们要读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关于斡旋的故事。
二、文学常识及背景。(10分钟)
提问:《左传》大家在初中一定已经接触过了,大家学了其中的那一篇文章啊?
明确:《曹刿论战》
提问: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左传》谁写的?都写了些什么?
明确: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提问:那么,大家还记得与《左传》并称“春秋三传”的是哪两本史书吗?
明确:《公羊传》、《谷梁传》
提问: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秦晋的军队包围了郑国,在危在旦夕的关头,佚之狐建议郑伯去请烛之武出使秦伯游说。烛之武经过一番机制的答辩,终于让两国退兵,解了郑国的围。
提问:秦伯晋侯为什么围郑?
明确: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提问: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烛之武
提问:烛之武是姓烛吗?
明确: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资料:《郑通志 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文化知识:姓名的由来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1 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 尧 虞 舜 夏 商 周 姬 姚 姜
2 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别:齐 鲁 韩 赵 魏 秦 楚 宋 卫
地名:东郭 南宫 西门 欧阳
3 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 司徒 帅 尉
职务:巫 乐 陶 屠 卜 施 商
4 以动植物为姓--牛 马 龙 熊(可能是氏族图腾) 杨 柳
5 以数字为姓--伍 陆 万
6 少数民族的姓--金 翦 萨 慕容 康
三、诵读疏通。(25分钟)
单个学生诵读,教师指导。集体诵读。三遍,以辨明句读。
请5位学生分句疏通文意,指出自己在阅读中所发现的文言知识,教师补充总结。
古今异义:
1、执事:(古)对对方的敬称;(今)掌管某项事情的人
2、东道主:(古)去往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今)泛指宴客的主人
3、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东西
4、去:(古)离开(今)前往某地
5、无能:(古)不能(今)没有能力
6、夫人:(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
通假字:
1、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 (说,通“悦”)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6、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词类活用 :
1、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肆,形作动,扩张,延伸;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形作动,损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作名,恩惠)
10、共其乏困(动作名,缺少的东西)
重要实词:
1、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边境。(本文: “越国以鄙远”)
2、微
①细小,轻微(则名微而众寡)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暗暗的。 (《口技》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4、若
①似乎、好象(山有小囗,仿佛若有光)
②假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你(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④你的(更若役,复若赋)
⑤赶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
5、说
①陈述(及郡下,谒太守,说如此)
②杂说,一种文体(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③言论、说法(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④高兴(秦伯说,与郑人盟。)
⑤劝说(范增说项羽)
6、辞
①推辞(辞曰)
②告别(停数日,辞去)
③推脱(不辞劳苦)
④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⑤文体一种(归去来兮辞)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承接)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承接,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之
①辍耕之陇上(往、到)
②子犯请击之(他们)
③是寡人之过也(的)
④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助词,不译)
5、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6、夫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男子)
②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代词,那)
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于晋”做状语)
2、且贰于楚也(介宾短语后置,“于楚”做状语)
3、佚之狐言于郑伯(介宾短语后置,“于郑伯”做状语)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宾短语后置)
5、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式:“何……之有”……怎么……)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省略“于”)
7、敢以烦执事。(省略句,省略“于”)
8、焉用亡郑以陪邻(固定句式,“何必……”)
四、小结。(6分钟)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姓氏”的文化知识,对文章的意思有了一个大致地了解,对课文里出现的文言知识也作了分析,希望大家回去之后好好的归纳整理,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烛之武的形象和论辩技巧。
再次诵读全文。
五、作业(2分钟)
1、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2、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5分钟)
全班背诵课文。
二、分析探究。(30分钟)
提问:第一段很短,只有25个字,却有很多内容,包括那些?
明确:1、秦晋凶猛,郑国危如累卵2、道出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
请若干同学分角色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提问:通过刚才同学的分角色诵读,结合原文谈谈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明确:烛之武:有牢骚,但是顾全大局,不卑不亢,刚柔相济,条理清晰,说理透彻。
佚之狐:有智谋,能举荐人才。
郑 伯:勇于自责。
(结合课后第一题疏通故事情节。)
明确: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提问: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抱怨郑伯,埋没了他的才能。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应该说,这么一个糟老头,又长期呆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满身锋芒,该也消磨殆尽了吧。当然趁机发发牢骚,摆摆架子,一来无碍大局,二来也可以发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艺高人胆大,聪明的他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但这机会只是属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徒有虚名不够自信的人是不敢这么“放肆”的。
提问: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明确:1、处处为秦着想。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2、充分利用秦晋矛盾。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提问:如何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拓展讨论。(6分钟)
对比分析三国国君形象。
明确:郑伯,这位即将亡国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形势对于郑国实在是差到了极点。郑国的出路,大致来说只有三条:要么抗争到底;要么屈膝投降;要么化解危机。很显然,以郑国目前的实力,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郑国势必会因此而走上亡国之路,这是郑伯所不愿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结果或可保有相当的利益,最差无非是亡国,但这种结果是极不可靠的,郑伯没有主动权,所以他也不会接受;而想办法化解危机,既可避免一场劫难,又可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化解这一天大的难题?显然郑国大臣之中无人能够负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郑伯没有任何行动,而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形成了一次波澜,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却大谈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无能为力也已”,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对其牢骚情绪也是一个至好的抚慰。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郑伯“之曰”,短短二十六个字,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可以说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在这里,作者没有写其言,因为他是烛之武说服的对象,如写其言,一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二则也会使行文繁琐不简。所以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决策?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秦国以后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当他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这样一来,反面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对秦国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使晋侯不敢击郑,“乃还”。秦伯之决策,使秦、郑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烛之武出使之功效。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专霸权,秦伯在这场危机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晋侯所利用了。如果事情按照他的预料发展,那么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获得者,无疑就是晋侯,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强大的联盟土崩瓦解;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晋侯无疑成了这起事件的最大失败者。 这时候,事情又起了波澜:“子犯请击之(秦)”,这是对背盟者最好的警告。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如果“击之”,会有什么后果,晋侯是很清楚的:击秦,则郑必助秦。以一国之力而与秦、郑作战,即使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争霸的实力与机会,何况胜算的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只能是一败再败。所以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三个性格各异的君主形象,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也是每一个决策者应该学习、借鉴的,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四、总结。(2分钟)
这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这个人物不仅活跃在古代,在现代依然有现实意义。大家在课后可选择阅读《郑伯克段于焉》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城濮之战”的有关内容。加深对《左传》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
一、情境导入
1、文学常识。
(1)、春秋时五等爵位为公、侯、伯、子、男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2、朗读(给下面的字词注音)
氾南(fàn)佚之狐(yì)缒(zhuì)共其乏困(gōng)瑕(xiá)杞子(qǐ)逢孙(páng)阙秦(quē)戍之(shù)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朝济而夕设版(jì)
3、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3、检查背诵
二、精讲点拨
探究一:
1、通假字(找出并解释含义)
无能为也已
2、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探究二:
问题: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1、解题: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2、理清层次,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
第一段:秦、晋围郑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7
【设计思想】
本文是学生升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人教课标版必修1第2单元)初中三年,学生们虽然打下了初步文言文基础,但像本单元这样古汉语知识繁多、叙事详备、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他们学习起来仍有一定困难。
《烛之武退秦师》是本单元第一篇,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到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到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到许多古汉语特殊词句。扫除了这些障碍,学生们才能领略文章理性之美、辞令之美。
故本课教学设想是:学生充分预习,自主合作探究。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以发现问题;课堂上提出问题,师生择要解决问题。
(2)课堂上重点解决疑难字句,在词句积累过程中复习成语,打通古今汉语联系,学以致用。
(3)尝试用填空的方法,概括文意,提炼要点。
(4)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古为今用的意识。
褚树荣老师认为,阅读、鉴赏文言文,要有三个层面,即文句—文章——文化,此言极是。愚以为,学习古代文章,还在于学以致用。这不仅是掌握词句,了解文意,学会做题,更要借此观照我们的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本课重要词语及语法现象:譬如: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等。
2、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学会用填写关键词法概括文意。
3、通过用加点词语境义填写成语的方法,了解古今汉语的联系,增强对古汉语的领悟力。学会评点式读书法,尝试读写结合,古为今用。
4、感受烛之武以国事为重,勇于担当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辅用具】
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春秋是礼崩乐坏的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己利益,翻云覆雨;秦晋之好,转眼间顿为敌国。同学们知道,在大兵压境、国家危如累卵的时候,以自己超卓的胆识,只身说退强大敌军的故事吗?知道侵略者和被侵略者转眼之间成为盟友,而盟友之间则差点发生战争的原因吗?那就让我们走进《烛之武退秦师》,感受一下春秋时期那刀光剑影,欣赏那惊心动魄的唇枪舌剑吧。
二、检查预习
1、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择要挑出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学习。
(结果显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与教师判断相同,通过筛选,删除了通过查阅注释和词典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譬如,关于“春秋三传”、人物称谓;对于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基本也能把握其主要特征,故此,教学时这个环节从略)
2、字词积累:大屏幕投示,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学生相互补充。
(1)解释下列词语,说说与现代汉语意义上区别
越国以鄙远,且贰于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行李之往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解释下列加点词,了解其活用类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既东封郑,若亡郑而有益于秦,因人之力而弊之
(3)比较辨析下列虚词意思
其:以其无礼于晋,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
以:以其无礼于晋,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将焉取之,朝济而夕设版焉
(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以其无礼于晋晋军函陵,是寡人之过也,夫晋,何厌之有
【活学活用】
请以下列加点词在本句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且贰于也(忠贞不贰)
因人之力而弊之(因人成事)
以乱易整,不武(胜之不武)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令夕改;同舟共济)
夫晋,何厌之有(学而不厌)
是寡人之过也(闻过则喜)
(积累固然重要,但整合能收举一反三之效。成语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通过给加点词组合成语来学习,学生趣味盎然,教师也可借此了解学生掌握成语程度,使学习具有针对性。)
三、诵读感知,分析说理艺术,概括文意。
(一)反复诵读,感知内容
1、先让四个学生分别读四段内容,然后请学生评点,教师相机点拨。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烛之武说秦伯的语气。再请一生品读,并让学生指出这番说辞中语气有无变化,读得是否正确。再请一生朗读,感受其委婉语气及其跌宕起伏。
(二)综合全文,在空格处填写一个最恰当的字予以评价。
秦晋征讨郑国,其理可谓()矣;强敌大军压境,其势可谓()矣;
烛之武见危受命,其情可谓()矣;一番说辞力挽狂澜,其言可谓()矣;秦伯背盟结盟,其行可谓()矣;晋文果断撤军,其人可谓()矣。翻云覆雨敌我互换,,其因皆为()矣。
参考答案:谬,危,义,妙,滑,智,利(意思对即可)
四、合作探究
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能否从中获得一点启示。(提示:可从事情因果关系、盟友与利益、说理艺术等方面考虑)任选一个话题,写一段不少于200字段短文,阐明你的观点。可以相互讨论,选择一人在班上交流。(这一环节视课堂教学时间而定,也可放到课外完成)
学生讨论后提出诸多话题,最后大多数学生认为以下几个话题较好。
(1)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2)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3)有理还得有礼(或“有话好好说”)
【学生范例1】
话题: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面对两大强国的围攻,危如累卵的郑国指日可下,但烛之武却能以一番说辞,让秦国自动撤军,传奇般地解了郑国之围。这看似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首先,烛之武洞悉两大敌国虽有秦晋之好,但历史上曾有恩怨、摩擦,巧妙的予以利用,便能化敌为友。其次,他知道,“春秋无义战”,两国虽为同盟,但目的都是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一旦违背自己利益,联盟就会瓦解。第三,他善于攻心,虽为郑国说客,但却设身处地替秦国着想,且言之成理,故能击中秦伯软肋。第四,秦伯也是以退为进,留下的.杞子等人不就是秦国的内应、眼线吗?
【学生范例2】
话题: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秦晋两大盟国围攻郑国,但在烛之武一番说辞之下,秦国就抛开秦晋之好,改与敌国结盟,何哉?利使之然也。秦“越国以鄙远”,本来就只想分郑国一杯羹,但“邻之厚君之薄”的亏本买卖是不干的,哪如“舍郑以为东道主,供其乏困”合算呢?更何况“与郑人盟”,让杞子等将领留下做内应,以后独吞郑国这块肥肉多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呀!晋国呢,也是如此,拉秦侵郑是让它火中取栗。别看文公满口“仁义”,当“仁义”遭遇“利益”时,晋国选的肯定是后者。几年之后的崤之战不正说明了这点吗?吕祖谦说:“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诚哉斯言!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古人之言当铭记也。
五、作业
1、课外延伸阅读《秦晋崤之战》
2、以“谈《烛之武退秦师》的写人艺术”为题,写一篇探究性文章。文长不限。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读背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3、学习课文一二段,争取背诵。
4、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幻灯片出示]【背景材料】
注释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函(hán)陵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其他词语略]
读一读。
三: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四:讲解课文
(一) 讲解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读一读,背一背
(二)讲解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读一读,背一背
五:文言小结
n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n古今异义 贰 是n通假字 n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n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n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n虚词 以、之、也、矣、
六:小结本节课
七:作业
n1、复习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n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n3、背诵1、2段,预习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段。
2、背诵课文。
3、探讨烛之武的形象
一:复习旧课。
1. 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检查背诵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 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五论”退秦师。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①飞地难治论②亡郑陪邻论③舍郑有益论④过河拆桥论⑤晋国扩张论[出示幻灯片]
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烛之武形象探讨:[出示幻灯片]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小结本节课
六:课后作业:翻译课文三四段,争取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2、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一:复习旧课
1.译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邦的国力雄厚了,你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国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境,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2.检查背诵
二:归纳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出示幻灯片]
(一)归纳文章的结构
(一) 写作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分析略]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③叙事详略得当。[分析略]
三: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词类活用[幻灯片出示]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完成课后练习,一词多意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四:小结本节课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关于《左传》
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2、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1、 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
2、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次子夷吾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4、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长子)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5、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6、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五、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之流利上口,起到增进对课文理解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提问: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2)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3)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二、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2、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3、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
4、齐读(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5、指导学生诵读、理解
第一自然段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自然段 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 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解难。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的义项。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②集体背诵全文。
二、归纳基础知识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 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 临危授命 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 说服秦伯 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 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
学习指要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国语》《战国策》的作者(编者)情况、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2、概括了解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的地理形势以及各国间复杂的政治关系、当时的风俗习惯、礼仪、典章制度、官职称谓、人物身份等有关知识。
3、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准确地掌握本单元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音形义,能结合上下文句揣摩某些词语的含义,能联系学过的课文,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4、反复朗读,加强理解,读出节奏和语气来,直至能背诵。
5、结合时代背景,认真研读,能根据课文中的情节与对话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并归纳其性格特征。
6、能够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并能简要归纳各层大意,理解各层间的内在联系。
7、能够较正确地将某些文句译成现代汉语。
8、联系现实,古为今用,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计个人得失与安危,顾全大局、无私无畏的精神。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学习难点:古今同形异义词、古今句式的异同、古今风俗、礼仪、典章制度等。学习关键: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基础知识要记准,记扎实,要随时梳理文言知识,并要随时与现代汉语沟通。
2、要与前三个单元所学的现代文阅读相沟通,把阅读能力迁移到文言文阅读之中。学习监测
第十三课烛之武退秦师
课前预习
1、对照注解、借助字典,初读课文。
2、笔答课文练习一。
3、积累尚感生疏、未掌握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4、把疑难问题记下来,留待上课时解决。
课堂练习及能力训练
1、加线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汜(fàn)南B、缒(zhuì) C、共(gōng)其乏困D、逢(páng)孙
失其所与(yù)佚(yì)之狐秦伯说(yua)越国以鄙(bǐ)远
不知(zhī)陪(p?i)邻烛(zhú)之武夫(fú)晋,何厌之有阙(quē)秦
2、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贰于楚(从属二主)晋军函陵(驻扎,动词)辞曰:臣之??(告辞,动词)B、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动词)亡郑以陪邻(增加,动词)共其乏困(同“供”,供给,动词)
C、行李之往来(出门带的衣物等东西,名词)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动词)
又欲肆其西封(放肆,动词)
D、若不阙秦(使??损害,使动用法)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动词)以乱易整(改变)
3、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与例句中加线词意义与用法基本相同的一项分别是
①例句:(佚之狐)许之()A、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B、(舟)高可二黍许C、大铁锥,不知何许人也D、潭中鱼可百许头③例句:夫晋,何厌之有()A、厌学辍学B、不厌其详C、学而不厌D、悲观厌世①()和()
A、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②例句:越国以鄙远()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先帝不以臣卑鄙C、蜀之鄙有二僧D、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④例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微言大义B、微服私访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见其发矢十中九八,但微颔之②()和()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B、夫晋,何厌之有
3、下面加线词词义相同的两项是()
C、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若亡郑而益于君①例句:辍耕之垄上()A、是寡人之过也
D、夫战,勇气也
②例句:焉用亡郑以陪邻?()A、朝济而夕设版焉
4、与例句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子犯请击之C、吾欲之南海D、夫晋,何厌之有③例句:吾其还也()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子亦有不利焉
A、吾知其难也B、又肆其西封C、失其所与D、安陵君其许寡人
5、用先背诵后默写原文的方法,准确回答下列问题。
①晋、秦两国围攻郑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国难临头,郑伯请求烛之武去见秦穆公时先致歉而后说明利害关系,他说:____________
③烛之武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表现出他能言善辩、智能过人。其说辞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二、三层次中又可分为两小层意义:
第一层:不卑不亢,引出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分析情势,说明利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亡郑,对晋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存郑,对秦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回顾历史,预见未来:
a、过去,晋国曾过河拆桥,忘恩负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将来,晋国必贪得无厌,进犯秦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是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其中正确的几项是()
A、怀才不遇,牢骚满腹B、能言善辩,智能过人C、深明大义,顾全大局D、巧舌如簧,挑拨离间E、不卑不亢,善于激将F、无中生有,拨弄是非G、不计恩怨,热爱祖国
第十四课勾践灭吴
课前预习
1、读课文两遍以上。(借助工具书和注释)2、给下列文言词语注音。栖贾人会稽蕃饩3、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共知()越国之政贾人夏则资()皮待乏()行成()事()君广运()今越国亦节()矣亿()国人皆劝()4、解释下列先秦词语。
二三子丈夫(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上党()之国
课堂练习及能力训练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夫虽无四方之忧()非其夫人所织()将帅二三子夫妇()生丈夫()
达
吾请达王甬、句东()其达士()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二三子()父勉其子()
夫
2、下面两组语句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是()
A、
寡君勾践乏无所使
令孤子、寡妇、疾疹、贪病者纳官其子
B、
不足以辱君矣
赂君之辱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
①S妻孥④南至于句无⑦其达士,洁其居①夫差与之成而去之③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⑤何后之有
⑦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⑨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己
②沈金玉于江⑤令壮者不取老妇⑧摩厉之于义
③上党之国⑥将免者⑨亿有三千
4、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
②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④时雨既至,必求之⑥唯君左右之⑧夫吴之与越
⑩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5、指出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①执其手而与之谋
②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③吾不能居其地④此其利也
⑤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⑥必泣葬埋之,如其子⑦非其身之所种不食也⑧其有敢不尽力者乎⑨乃致其众而誓之曰
6、指出下列句中“于”字的用法。 ①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②私于下执事曰③沉金玉于江④女于王
⑤又有美于此者⑥宦士三百人于吴⑦摩厉其于义⑧乃号令于三军曰
7、指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①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③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8、指出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 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②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③将免者以告④昔天以吴予越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1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二、《左传》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 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习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艺术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平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秦晋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五、字词(略)
六、板书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辞
君知其难 君之薄也 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亡郑 舍郑 联晋
无利 有利 无利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2
一.有关知识
1.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成的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备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的十倍)。
②国别体:先分别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时间先后编写的史书。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战国策》也是国别体史书。
③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所编写的史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情况。
2.学法指导:
①本文情节波澜起伏:
初,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气氛十分紧张。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郑国获得了一线生机。可烛之武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又使郑国的希望趋于渺茫。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与愤慨,郑伯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引以自责,终使烛之武答应了此事。凭着烛之武的说辩才能,秦军退兵。本可松一口气,可晋大夫子犯又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而晋侯的一番言辞又使之得以平息。这种时张时弛的情节,牢牢吸引着读者,我们需认真品味,并在写作上加以借鉴。“文似看山不喜平”,切中肯綮。
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的原因。
鲁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又企图谗言重耳、夷吾二公子,重耳外逃。下面是公子重耳“过郑”一段。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郑国的君主,名捷。]叔詹谏曰:[叔詹:郑国的大夫,执政有贤名。]“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天之所启:上天所开导、赞助的人。启,开。弗及:赶不上。]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有三焉: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可以看出是天意来)。天其或者将建诸:上天或者要树立他吧?其,表推测的语气。建,建立、树立。诸,“之乎”的合音。]君其礼焉![君其礼焉:您还应以礼相待。其,表示劝告的语气助词。]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说法,认为夫妻同姓,所生的后代不能蕃盛。蕃,繁盛。]晋公子,姬出也,[姬出也:指重耳的父母都姓姬。]而至于今,一也;[而至于今:却能活到今天。]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离外之患:遭到出亡在外的患难。离,同“罹”,遭遇。外,指出奔在外。靖:安定,平定。这里用作动词。殆:大概。启之:赞助他为君。这里是说晋国不安定,是上天为重耳开辟一条回国为君的路。]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三士:据《国语》,三士指狐偃、赵衰和贾佗。贾佗,也是跟从重耳一起出亡的人。上人:超出他人之上。]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晋、郑同侪(chái):晋国和郑国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侪,辈、类。子弟:这里指重耳是晋国国君的儿子。固将礼焉:本来就应以礼相待。固,本来、本应。]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译文]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没有以礼相待。(郑国大夫)叔詹劝谏(文公)说:“我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常人是不能赶上他的。晋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寻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来),上天或者要树立他(为君)吧?您还是以礼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结婚,他们生的孩子不会旺盛,晋公子重耳,父母都姓姬,而他却一直活到今天,这是其一;(晋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开辟一条路,(使他有机会回去做国君),这是其二;晋公子有(狐偃、赵衰、贾佗)三个足以胜过一般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其三。晋国和郑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的公子路过郑国,我们本来就应好好地接待。何况(晋公子)又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不听(叔詹的劝告)。
二.能力训练
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公从之B、何厌之有
C、子犯请击之D、许之
2.对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急而求子┏③无能为也已
┗②子亦有不利焉┗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以下各题,分别与例句中红色字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3.以乱易整
A、以其无礼于晋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皆以美于徐公D、以三保勇而多艺
4.失其所与
A、与郑人盟B、公与之乘
C、蹇叔之子与师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夫晋,何厌之有B、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
C、其夫呓语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6.下列红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驻军,名词作动词)
B、夜缒而出(用绳绑住身体,名词作状语)
C、阙秦以利晋(使……得利,使动用法)
D、秦伯说,与郑人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行李之往东,共其乏困
C、秦伯说
D、既东封郑
8.下列红色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亦去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各句,省略的词语解说有误的一句是
A、许之(省略了主语“烛之武”)
B、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C、晋军函陵(“晋军”后省略了谓语“驻扎”)
D、君所知也(省略了主语“此”)
10.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A、如果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B、假若使郑国灭亡有益于您,那怎敢麻烦您呢!
C、如果灭亡的郑国对您还有益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D、倘若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益处,那就不敢再麻烦您了。
课外阅读
《刘公嘉话》云:岛()赴举京师,”。<乙>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注释:
①赴举:去考进士②练:用心琢磨使词句精美
③权:代理④京兆:京师的地方长官
⑤第三节:仪卫队伍的第三部分
⑥并辔:骑马一同走
⑦留连:多时不离开
11.“岛”是指唐朝诗人________,他在《__________》一诗中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句。
12.□□处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他以其气势雄健的散文著称于世,他与同时代的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__”之首。
13.对文中红色的“着、势、尹、对”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用,情势,府尹,对答
B、着落,姿势,府尹,正确
C、用,姿势,京兆尹,回答
D、接触到,气势,京兆尹,对付
14.对文中划线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B、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D、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5.文中有六个括号,它们均是虚词,依次填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初、始、而、遂、哉、而
B、始、初、又、遂、耳、矣
C、始、初、而、才、矣、以
D、初、始、又、遂、矣、而
16.选出与“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一句中的“引”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B、狼奄至,引首顾曰:……
C、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D、相如引车避匿
17.根据句式特点来划分,<甲>应是__________,<乙>应是_________。
A、倒装句B、祈使句C、判断句
D、感叹句E、省略句F、疑问句
G、否定句
18.这则故事后来成了典故,它非常典型地说明了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是特别强调_________________的。
参考答案:
1、B2、A3、B4、D5、B
6、B7、D8、A9、C10、A
11、贾岛《寻隐者不遇》
12、韩愈唐宋散文八大家
13、C14、C15、D16、B
17、甲C乙E
18、推敲或炼字
重复
高二(8)班赵璐
“这次作业书写不规范,物理现象描述不够准确,全班同学都要把它重新做到作业本上。下周一交。”
“实验误差太大的同学下课到实验室重做实验。”
“英语听力和口语要提高没什么诀窍,就是跟着录音带反复地听,反复地读……”
重复,一切都是重复。
每天上学下学,重复地时间,重复的路口,重复的街道,街道两旁重复的建筑。
机械地重复着每天学习的科目,看老师的重复的面孔,重复着做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考永远考不完的试卷。
爸妈每天在我早晨上学前,晚上放学后总是带着满怀期望和鼓励的目光对我说一些我已经背下来的重复的话。
还有,堆在我面前的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练习册封面设计是重复的(语文是“一支笔”,数学是“一把尺”,物理是“电路图”,化学是“试剂瓶”),名称是重复的(“同步”、“高效”、“全程”、“拓展”、“研练”、“宝典”……),上面竟然有许多题也是重复的。
我已经觉得“重复”这东西有些“玄”,有些不可思议了。
我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重复”的圈子里,我习惯了每天重复着穿校服,即使在学校不要求的周四、周五或在家不出门的周六、周日。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考试中总爱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重复着写同样的总结。我已经跟上了“重复”的“形势”,赶上了“重复”的“时髦”。
我也可以利用“重复”原理不假思索地说出下个礼拜甚至下个月的某一时候我会出现在哪儿,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于是,生活就成了一本枯燥无味的小说,我们重复地翻开,回味里面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情节。
直到有一天,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弹琴。我发现七个音符的重复却有美好的旋律。
直到有一天,美术课上,老师向我们展示图片。我发现黑白的线条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虽是重复却也能给人美好的享受。
我开始相信,生活也可以是一洋葱。我们把它一层层剥开,直剥到最里层。也许,我们并不在意,只是剥剥而已。但是,当我们重复着一层层剥开,最终总会有一层让人落泪。
[点评]
文章大段地写着让人生厌的种种重复,可耐着性子看到最后,突然峰回路转,“重复也有着美好的旋律,重复也能给人美的享受”。令人深思。可文章并没有就此停笔,最后一段,作者以生活为例,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再次让人深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3
三维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学习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3、说辩的艺术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战与和皆出于利。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重点词汇句式
1、正音正字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杞(qǐ)子
2、语言点
A、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B、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使作疆界。
C、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D、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E、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三、学生熟读课文,自主学习,翻译全文
四、布置作业:抄写译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会说不会说大不一样。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所以这“话”可不是随便能说的。(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触龙一句话就打动了赵太后的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不但熄灭了赵太后的怒火,还令她欣然纳谏。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明的说客。在春秋战国时代,像他一样高明的说客比比皆是。烛之武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检查预习的`情况,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语句翻译(出示幻灯片)
三、学生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出示幻灯片)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
小结: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郑国对晋国的无礼和背叛,这是晋国出兵的理由,但秦国仅仅是以盟军的身份助战而已,与郑国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是烛之武游说成功的基础。
四、精读烛之武的说辞,自主学习(出示幻灯片)
1、烛之武游说的核心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利,害)
2、你认为哪句话打动了秦伯?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如果你是烛之武,你打算怎样劝说秦伯?
(先表达为秦国着想的立场态度,来博得秦伯的好感,然后阐述亡郑、保郑之于秦国的利害关系,再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两国关系,破坏两者的联盟,促使秦国改变主意,化敌为友,退兵助郑。)
4、这段说辞语言非常精炼,可分为五层。概括各层大意。
①语气谦恭,博得秦伯好感,暗示亡郑对秦无益。
②说明亡郑利晋,动摇秦伯的决心。
③说明保郑利秦,以利相诱。
④以晋对秦的背叛事实离间秦晋联盟。
⑤一针见血地指出晋国是秦国的威胁。
小结:烛之武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说客,运用精炼的外交辞令化干戈为玉帛,说退秦师,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国家。他这一番说辞真可谓“一语中的”、“一言兴邦”,很有针对性和艺术性,需要我们好好体会学习。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以说的人笑,一句话也可以说的人跳,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效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五、探究学习·比较阅读《蹇叔哭秦师》,讨论:蹇叔的劝谏为什么不成功?
蹇叔哭师 僖公三十二年 左 传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同样是劝说秦穆公,为什么结果截然相反?秦穆公是一代霸主,蹇叔是他非常器重的老臣,穆公在决策之前主动征求蹇叔的意见,可见并非刚愎自用之人。可是最终却弄到君臣反目的地步,究竟责任在谁?如果蹇叔在劝谏时能注意说话的方式态度,讲究策略,而不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教训后生晚辈的架势,也许穆公会重新考虑出兵的事。如果蹇叔能在军队出发前主动找穆公好好谈谈,而不是哭着说丧气话,也许穆公不会对其破口大骂,连自己的君王身份也不顾了。如果蹇叔能够在送儿子参军的时候主动找孟明等将帅分析敌情,告知防御策略,而不是只向儿子哭诉,也许秦军不至于在崤之战中一败涂地,连三军统帅也被俘虏。)
小结:为人处世,要学会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与别人交谈时,要注意说话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努力营造和谐的气氛。尤其是向别人提意见或建议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良药可以不苦口,忠言也可以不逆耳。
六、合作探究,分组活动:把握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各小组选择一个人物,为课本剧写一段角色分析。
烛之武:个性鲜明,才华出众却一直不得重用,牢骚满腹,但深明大义,能够顾全大局,只身入虎口,成功游说秦伯退兵,可谓智勇双全的爱国辩士。
佚之狐:老谋深算,有远见卓识,但城府很深。(这个人的个性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郑伯:善于纳谏,知错能改。
秦伯:唯利是图(可以引导学生参考阅读课后练习三)
晋侯:头脑清醒,理智行事,深谋远虑,能够随机应变,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宽阔胸怀,终成一代霸主。
小结:这篇课文中,烛之武是主要人物,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正面表现了他的鲜明的个性和杰出的辩才,他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他的人物都从侧面烘托了烛之武的智勇双全。虽然这些次要人物只有片言只语的描写,但都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我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七、布置作业:
1、归纳语言点
2、以“说话的艺术”为主题设计制作一份小报,在班上交流。
第三课时
一、学生朗读课文,探究学习
1、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交待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3、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4、 “夜缒而出”四字能否删掉?
不能,这四个字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5、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
①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②说明亡郑利晋,动摇秦亡郑决心。
③进一步说明保郑利秦,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考虑退兵
④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⑤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使秦决心退兵。
小结,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甚至获得不仅于此的好处:秦郑结盟,秦派军队戍守郑国。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6、第四段可否删掉?
不能,晋的退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卓越的外交才能,同时刻画了晋文公的霸主形象。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二、写作特点
1、叙事有波澜,引人入胜
2、写人个性鲜明,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作者通过语言对烛之武作了正面描写,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集中地刻画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而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正侧面描写的结合运用,使烛之武的形象有血有肉。他的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值得我们学习。
三、讲解课后习题并布置作业
小练笔:设置一个情境,劝说某人接受你的意见或者建议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4
选题思想及思路设计:
学生自接触文言文以来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文言文难懂。每当看到文言文时,第一感觉是坏了,我一定做不好的心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文言文不大符合我们现代社会的语言运用,字面上又给人一种古怪深奥、难以理解的视觉压力;一是学习不得法,没有深入到文章的深处,体味不出其中的乐趣。因而形成文言文不易学的观念。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章,学习的顺利与否,关系着今后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发展问题,因此显得格外重要。本篇文章属于先秦叙事散文范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因此本课时主要介绍一下有关文学常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究文章内容地热情。
创新特点:
化深奥难懂的字面形象为形象生动的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故事情节,在解读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掌握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目标:
1、 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 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 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 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学习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设想:
1、 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言文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习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2、 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有关《左传》的内容
2、 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内容。
3、 分析第一自然段。
学习重点:
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学习步骤:
一、 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否?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站?”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但见那些戏风正炽的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请问这个军官是谁?
(生齐声: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
师: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1、 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 了解先秦散文概貌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如《史记》、《汉书》等。
3、《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 研习新课。
1、 分析标题。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脸面,文章所蕴涵的各种思想内容都会在标题上现露出来,因此我们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看其标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本篇文章的标题。告诉我你能从中预测到多少的内容。(学生陈述对标题的认识:人物、事件)浏览一下课文,看自己猜测到多少内容。时间四分钟。
2、了解文章内容。
学生根据课后练习一,再读课文,要求先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故事情节复述给组员听,选出讲的最好的一个,与其他组的佼佼者竞争。(学生深入地研习课文,小组内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兴趣的基础。)(找两个小组的优胜者讲故事,并对其表现表示赞扬。
3、 分析第一段。
学生自读第一段,教师范读之。(读时注意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句的断句。)学生自译第一段,点出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对于本段的字面意思我们已经没有了问题,但其深层意义方面你能看出多少来?(学生小组内讨论有关看法。)(提示:第一句话点明了郑国形势的危急;战争爆发的两个原因,点明此次战争与秦国关系不大,补充晋公子重耳过郑、城濮之战的历史典故;两国军队分地驻扎,为郑国瓦解其联盟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先秦的历史散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初步接触了课文内容,知道郑国的国家命运危在旦夕,郑国到底能不能化险为夷,脱离险境呢?我们下节课再细分解。
四、练习。
1、 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 编年体 《春秋》三传 《公羊传》 国别体
《谷梁传》 纪传体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
[学习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杂谈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语文教学〗
借助示意图形投影,使学生学得易学得好:
运用图片投影,利用具体、直观的图形;辅助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文言文教学中,常涉及古地理等文化常识,学生对此较陌生,给理解课文造成了障碍。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记叙的是春秋时期秦晋郑之间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如果学生清楚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那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得多了,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投影《秦晋郑地形示意图》,加上教师的导语,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化难为易了。
〖让教案预设富有弹性〗
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
传统“教案”中,教师是本着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从教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案”中则必须将学生放在首位,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如学生学习《拿来主义》时可能会问:为什么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也会使人产生恐怖?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会问:为什么佚之狐认为“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是十分可贵的,这说明他们认真地钻研过课文。同时,他们对解决这些问题也就充满了期待。如果教师只是看看教参、读读课文是发现不了或者说估计不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因此必须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哪些是注释中没有或解释得不清楚的,哪些是容易引起怀疑的,哪些是容易激发学生联想从而产生较高层次的问题的……“学案”中对学生的提问准备得越充分,上课就越从容,而问题能当场得到解决,反过来又促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课堂,就是互动的、活泼的、充满灵气的。
〖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
阅读教学往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所以阅读教学要避免“满堂灌”,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里的学生自读不是盲目的自读,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和“西”是否都可以理解为名词作状语?(提出问题的学生认为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区别)。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入,是学生探索研究闪出的思维火花。许多参考资料上都认为“东”和“西”是名词作状语,课文注释“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往西扩大边界”也有视它们为名词作状语的倾向。但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确有区别:“封”,名词作动词,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东”放在动词之前,理解为名词作状语,但“又欲肆其西封”中,“西”处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理由不充分,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中心语,充当定语,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因此在阅读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习的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教学互动:增强语文教学艺术氛围〗
靠表演圆一段梦想:
只有让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感悟和主动评判,才能透过语言文字,透过作品,透过故事梗概,深入地感知大千世界中千奇百怪的人物心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悲欢离合的各种情感。
当代中学生多有追星的现象,他们崇拜的无非是明星们的演技、风度和气质,以及触动他们心灵、唱出他们心声的表演内容。他们情不自禁地模仿着、向往着,做着一个个多姿多彩的梦。针对学生有表演的渴求,就要给他们表演的机会。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配乐诗朗诵、即席演说、分角色朗读、舞蹈、小品、相声、课本剧、歌唱、讲故事、说评书等等,可根据授课内容作适当的安排和调整。学生把题海游弋、高考独木桥的艰辛变成表演的快乐,为了表演,他们细心地查着字典、词典及各种资料;为了表演,他们分析讨论着文章语言的意蕴,揣摩着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表情,那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字早已变成一件乐事,以学为乐,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让两个同学上台用白话表演烛之武说退秦伯的过程,原文只有一句“秦伯说,与郑人盟”,表演者(秦伯)将大手一挥,言辞铿锵地说:“好!秦国马上与郑国结盟。”这里的动作和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仔细研读后才发现,他的这个突破可谓妙绝:其一,体现了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劝说秦伯,效果之好,达到了令秦伯当即立断地与盟友晋文公分道扬镳的地步;其二,体现了秦伯作为一个君王的锐利眼光和在劝说中对国际国内形式的正确把握;其三,体现了秦伯毕竟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国君,这正是后来秦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
这样的突破,老师当场给予肯定。经过了表演之后,还应该引导学生:高超的表演才能可以初步从模仿电影电视开始,逐步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社会和人生,努力在生活与作品的坐标系里找到读书与自我的位置。最终超越于作品之外和自我之上,表演出一种真真实实的`生活。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当时在教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发现的问题,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下。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习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习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习和接受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提问,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组织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近。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程翔,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学习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媒体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注意力,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媒体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平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8-25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2-20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02-26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03-09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4-18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02-2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02-14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2-12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0-27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4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