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教案常用(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绘本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绘本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了解地底下生长着许多好吃的植物,学习讲述这些植物的名称。
2.在情景故事引导下,尝试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并能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小鼹鼠玩偶;PPT;实物番薯、萝卜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出绘本
请小朋友来认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小鼹鼠。
二、师幼共读,理解绘本
(一)小鼹鼠碰到番薯
1.“啪啦啪啦”,小鼹鼠在干嘛?(学学小鼹鼠挖土的样子)
2.“啪啦啪啦——砰!”小鼹鼠撞到了什么?(番薯)吃过番薯吗?什么味道的.?
(二)、小鼹鼠碰到萝卜
1.“啪啦啪啦——砰!”这回它撞到了什么好吃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萝卜?
2.你吃过萝卜吗?
(三)、还有什么好吃的
1..小鼹鼠挖土的时候还会碰到什么好吃的东西呢?
2..请个别幼儿扮小鼹鼠,摸出马铃薯、洋葱、老姜等实物(根据季节进行调整),说说碰到的是什么?
小结:原来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都是长在地底下的。
四、小鼹鼠碰到好朋友
1.“啪啦啪啦……”谁也在挖地洞呢?
2.好朋友见面会怎么做呢?(跟随“找个朋友”音乐,开心地拉拉手,抱一抱。
三、集体游戏,巩固提升
幼儿扮演小鼹鼠,“啪啦啪啦——砰!”说说碰到的是什么?
绘本的教案2
设计意图
《萝卜回来了》是一篇讲述小动物们相互关心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以"萝卜"为线索,将小动物们把萝卜送给朋友分享的一个个情节,串联成一篇充满爱心和喜剧特色的故事。故事采用反复式的结构,类似情节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其中描述小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既有重复,又有不一样的内容,既易于为幼儿掌握复述,又对他们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一种方式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因素,符合中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因而可以很好的为幼儿接受。
故事中所反映的"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情感主题,正是当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种美好情感,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以及充斥利益因素的快节奏社会生活,让现在大多数幼儿都缺乏"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情感体验,进而造成了孩子的"霸道"、"自私",这和我们和谐社会的发展宗旨是背道而行的。新《纲要》中也提出:"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可见向孩子进行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们中班孩子,他们的交往热情日趋高涨,并已逐渐学会了交往,这时候,给他们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态度,对他们今后的为人处世都将起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2学习复述描述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
3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难点: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音频故事配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疑问。
1师出示背景图,展开谈话:"小朋友们!请大家看看都有哪些动物?这是什么季节呢?"
2小动物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看看
二.分段讲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地里、山上都盖满了雪。小白兔没有东西吃了,饿得很。他跑出门去找。
小白兔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猴在家里,一定也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小白兔扒开雪,嘿,雪底下有两个萝卜。他很高兴呀!
小白兔抱着萝卜,跑到小猴家,敲敲门,没人答应。小白兔把门推开,屋里一个人没有。原来小猴不在家,也去找东西吃了。
小白兔就吃掉了小萝卜,把大萝卜放在桌子上。
这时候,小猴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鹿在家里,一定也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
小猴扒开雪,嘿,雪底下有几颗花生。他多高兴呀!
小猴带着花生,向小鹿家跑去,跑过自己的家,看见门开着。他想:“谁来过啦?”
他走进屋子,看见萝卜,很奇怪,说:“这是哪来的?”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来的,就说:“把萝卜也带去,和小鹿一起吃!”小猴跑到小鹿家,门关得紧紧的。他跳上窗台一看,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原来小鹿不在家,也去找东西吃了。小猴就把萝卜放在窗台上。这时候,小鹿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熊在家里,一定也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小鹿扒开雪,嘿,雪底下有一棵青菜。他多高兴呀!小鹿提着青菜,向小熊家跑去;跑过自己的家,看见雪地上有许多脚印,他想:“谁来过啦?”他走近屋子,看见窗台上有个萝卜,很奇怪,说:“这是从哪来的?”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来给他吃的,就说:“把萝卜也带去,和小熊一起吃!”小鹿跑到小熊家,在门外叫:“开门!开门!”屋子里没有人答应。原来小熊不在家,也去找东西吃了。小鹿就把萝卜放在门口。这时候,小熊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白兔在家里,一定也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
三.完整欣赏故事,体验故事情感,迁移故事主题
1播放带音频的PPT故事。(幼儿欣赏故事)
教师提问:
(1)"萝卜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小兔子)
(2)最后又回到了谁的手里?(小兔子)
(3)小动物为什么都不吃萝卜?("小动物们知道要关心朋友,有好东西要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4)你的好朋友是谁?""你是怎么样来关心他的?
(5)好朋友又是怎么样来关心你的,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
四.小结
我们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愿意与人分享,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绘本的教案3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阅读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选用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和绘本内容作为阅读的对象,定能为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和走向幼小衔接的自主阅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老鼠胆小机灵,老虎凶猛强壮,二者之间的强弱关系显而易见。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通过巧妙跌宕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以及最后比较完美的结局对幼儿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品德教育: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该怎样相处?当朋友之间发生问题时该如何解决?故事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活动目标:
1、让孩子懂得真正的朋友是需要以诚相待、平等互利;不以强欺弱,以大欺小;真正的朋友是需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2、从故事中领悟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体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与美妙。
活动准备:
ppt《小老鼠和大老虎》、老鼠和老虎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大家都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吧,那你知道他们两个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幼:老虎要吃老鼠;老虎的口水都流出来了;老虎追,老鼠逃……
师:听出来了,他们两个不太友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里藏着许多关于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的秘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倾听、观察、讲述画面内容,猜测和体验小老鼠的心里变化
(一)阅读封面,倾听故事,猜测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的问题。
播放PPT1,阅读封面,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一对好朋友的亲密快乐。
师:我们先来看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幼:大老虎,小老鼠
师:你觉得小老鼠和大老虎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为什么?
幼:好兄弟;好朋友;他们笑哈哈;搭着肩膀看起来像好朋友……
师:除了看到大老虎小老鼠还看到了什么?(鼠标移动到文字上)
幼:有字,大老虎小老鼠(集体读一读题目)
师:这一对好朋友一直都是这样的吗?来听一听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吧!
播放PPT2,让孩子猜测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师:你觉得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小问题?
幼:吃东西分的多分的少;会打架……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出现了什么小问题?
(二)猜测体验小老鼠的心理,懂得朋友之间不可以以大欺小,应该平等友好的在一起。
播放PPT3、4,阅读发现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的小问题,首次猜测小老鼠的心里想法。
师:一天早晨,小老鼠和大老虎在一起分面包圈,分面包圈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幼:小老鼠吃的少,大老虎吃的多,就吵起来了;大老虎和小老鼠都抢着吃;都想吃多一点,唉!怎么分呢? ……
师:看看他们是不是这样分的呢?
(教师讲述)大老虎给自己分了一块大大的面包圈,却给了小老鼠一块小小的,嘴巴里还说呢:“这样分才对吗?”
师:你觉得这样分对吗?为什么?
幼:不对,大老虎已经很大了,应该吃少一点;小老鼠小要吃多一点;一人一半……
师:吃完了早餐,他们约好一起出去玩。一起出去玩会出现问题吗?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幼:一个想玩滑梯,一个想玩跷跷板;一个想玩大的玩具,一个想玩小的……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玩的吧!
倾听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的故事,体验、猜测小老鼠的心里想法。
师:故事听到这里,你听出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的问题了吗?是什么问题呢?
幼:大老虎一脚把小老鼠的城堡踢飞了;大老虎叫小老鼠去采花。
师:采到花了,大老虎让小老鼠闻了吗?这里出现问题了。(播放PPT6)
师:在这里你找到问题了吗?(播放PPT5)
幼:一直是大老虎做警察,小老鼠做小偷,还把它紧紧地绑在树上。
播放PPT5~7,教师小结三张图片内容。
师:你觉得小老鼠还会和大老虎做朋友吗?
幼:不会,大老虎太坏了。
师:是呀,大老虎总是以大欺小,总是那么霸道,你猜小老鼠会有什么反应?
播放PPT8,猜测小老鼠强烈的心里变化。
幼:你给我道歉,我不跟你玩了;你给我出去;我要离家出走了……
师:两个好朋友分开了,你觉得小老鼠的心里怎么样呢?
播放PPT9,从小老鼠的表情猜测小老鼠的心里变化。
幼:难过。
师:为什么难过呢?
师:我现在心里真伤心,真难过,哪位朋友来安慰我呀?(扮小老鼠)
幼:你别伤心了,我跟你做朋友;给你一个拥抱吧(动作);给你一个吻(动作);跟你握握手吧(动作)……
师:小老鼠得到了你们的`安慰开心了,大老虎呢,他心里怎么样呢?
幼:它想给小老鼠道歉;他心里也很难过……
师:你觉得他们两个还能成为好朋友吗?
幼:不能。
师:说说你的理由。
幼:大老虎把小老鼠的城堡踢飞了;大老虎叫小老鼠去采花,自己不采;一直是大老虎做警察,小老鼠做小偷;大老虎自己吃大的面包圈,给小老鼠吃一点点。
师:可是我还是想和小老鼠做朋友,该怎么办呢?你们帮我出出主意吧。(扮大老虎)
幼:给小老鼠道歉;去拥抱一下;帮小老鼠把城堡搭好……
师:看一看大老虎是怎么做的?
播放PPT10,通过阅读画面猜测小老鼠的心里变化和他们两个关系的微妙变化。
幼:大老虎给小老鼠搭了一个城堡。
师:看到大老虎为自己重新搭好了城堡,小老鼠开心了,可他却说:“我还是不想跟你做朋友。”这是为什么呢?
幼:分东西大老虎多,小老鼠少;采花时大老虎不采,叫小老鼠采,还自己闻;游戏时大老虎做警察,叫小老鼠做小偷。
师:原来大老虎做的坏事太多,所以小老鼠一下子还不能原谅大老虎。大老虎虽然做事情有点过分,但是他还是很珍惜小老鼠这个朋友的,怎么办呢?小朋友再帮忙想想办法吧。
幼:大老虎做小偷,小老鼠做警察;大老虎吃小的,小老鼠吃大的;大老虎去采花给小老鼠闻。
师:小朋友帮大老虎想了这么多的办法,看看大老虎是怎么做的呢?
播放PPT11,师幼集体阅读画面内容,发现大老虎的变化和小老鼠的心里变化。
师:现在小老鼠的心里会怎么样?
幼:很高兴。
师:那大老虎呢?
幼:也很高兴。
师:为他们的和好鼓鼓掌。(幼儿鼓掌)
师:原来原谅朋友和得到朋友的原谅都是件很高兴的事。如果大老虎一直这样让着小老鼠,行吗?
幼:不行,要轮着玩;分东西一人一半。
师:它们是这样的吗?
播放PPT12小结: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怎样相处。
师:从那天起,我们又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有时候我当好人,有时候他当好人。有时候我去摘花,有时候他去。对了,吃甜面圈时,我们一人一半了!有朋友的日子真是太美妙了!
三、播放PPT13,设置悬念。
师:有一天,来了一个更大的大家伙,它们之间会出现问题吗?是什么问题呢?等下个星期来的时候告诉大家好吗?(结束)
绘本的教案4
绘本阅读《小黑鱼》 (大班)
市南实验幼儿园 闵小娟
设计意图:
绘本在文学作品中拥有独特的风格和优势:用笔精致、配色鲜艳,内容深刻却浅显易懂。《刚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色彩鲜艳的绘本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让识字不多的儿童,通过读图获得更多的感知。同时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观都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活动目标:
1、 懂得遇到困难要勇敢、动脑筋想办法,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
分析:大班幼儿在生活中有遇到困难的实际经验,然而缺乏勇敢面对困难和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更不会想到请求别人的帮助。教师通过引导让幼儿知道,集体永远比一个人更有力量。
2、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黑鱼在不同经历中的心情变化。
分析:孩子面对困难往往精神不振甚至退缩,这里教师通过故事的情节发展,引导孩子学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有乐观的心态,善于发现身边有趣和美的事物。
3、 喜欢阅读活动,能通过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分析:阅读活动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图书培养幼儿的前阅读能力,所以让他们喜欢阅读,并且能够学会观察图片内容是本活动的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孩子对绘本的一步步感知,引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看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是他们在活动中产生阅读的快乐体验。
活动重点:面对困难要勇敢、动脑筋想办法,知道团结力量大。
活动难点:感受小黑鱼在不同经历中的心理变化,学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保持乐观的心态。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1) 教师用彩喷大绘本一本
(2) 同绘本课件
(3) 绘本内容动画片
(4) 每人一条可套在手上的小鱼(其中黑色一条)
(5) 教师用凶恶的大鱼一条
(6) 道具:珊瑚、水草、石头等
2、 知识经验准备:
(1) 幼儿有阅读绘本的经验
(2) 课前了解各种海底动植物,重点了解“淡菜壳”
3、 场地准备:
(1) 幼儿成圆弧形围坐在教师周围,小鱼放在每位幼儿的座位下面。
(2) 珊瑚、水草、石头分布在教室四周。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图书直接导入
出示大绘本书,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图书,你们看这是什么书?
指导要点:本环节教师通过图书封面直接导入激发兴趣,引导幼儿学会看书先从封面看起,并且学会观察封面内容及作品名称,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点读作品名“小黑鱼”,起到“前阅读”的目的。
二、 基本部分: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黑鱼的心情变化
(一)猜想故事情节
1、出示第一幅图:这是在什么地方?画面上有谁?
2、出示第三附图(小黑鱼自己):这幅图与刚才那幅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猜一猜)
指导要点:通过两副图片的对比出示,引导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猜想小黑鱼忽然只剩自己的多种可能,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性,并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观察图片,体会小黑鱼心情
1、出示第二幅:发生什么事了?
2、完整看一、二、三幅,出示第三幅:小黑鱼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指导要点:通过“开头”“结尾”让孩子猜想中间的情节会大大激发孩子的参与欲望。三幅图连起来之后重点引导幼儿体会小黑鱼在经历了重大灾难之后的心情。
3、孤独的小黑鱼游向了大海深处,它还会遇到什么?
指导要点:本问题重在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想象小黑鱼将会遇到的各种情形。
4、逐幅出示四幅小黑鱼在海中的经历,提问:小黑鱼遇到了谁?(幼儿回忆顺序并模仿)
(1)(同出示四幅图)你看到它们有什么感觉?在小黑鱼的眼中,它们像什么?
(2)幼儿边回忆边模仿水族动物
(3)现在,小黑鱼的心情怎样?是什么让他的心情变好了?
指导要点:本环节重点引导幼儿体会在大海中有好多新奇、有趣的事情和现象,孩子在回忆和模仿的过程中会体会到其中的快乐,通过这些起到潜移默化的体会小黑鱼的心情变化的作用,从原本的恐惧和害怕渐渐变得放松起来。
(4)老师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心情就好了,你有没有这种情况?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联系实际生活,学会健康发泄情绪地方法和保持乐观的心态。
5、出示下一幅(遇到其他同伴):小黑鱼又遇到了谁?它的心情怎样?这时它们之间会说什么?
指导要点:为了让幼儿能更好的体会小红鱼不敢走出石缝的心情,这里将原著稍作改动,将原本的“另一群小红鱼”改成了“经历了大鱼袭击幸存下来的同伴”。这样会更容易引导孩子体会小红鱼的紧张和害怕。
6、请一个小朋友想办法将躲在石头后面不敢出来的小红鱼叫出来。
7、出示最后一幅图,说小黑鱼想了什么办法?(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
指导要点:教师引导幼儿先替小黑鱼想办法唤出自己的同伴,再出示小黑鱼的做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幼儿在前主动学习的作用。
(三)观看动画片,完整欣赏作品。
三、 结束部分:表演故事
老师做旁白,每位幼儿套上小鱼扮演角色,当出现大鱼袭击时,教师用大鱼扮演。最后让幼儿自己想办法组成一条大鱼吓跑大鱼。
指导要点:
此环节在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绘本内容的同时,更好的让幼儿能切身体会小鱼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情,在最后大家齐心协力组成一条大鱼吓退凶恶大鱼的时候,孩子会真切的体会到团结力量大,体会到这种快乐和幸福。
绘本的教案5
活动过程实录
一、第一部分:导入部分
1、认识封面。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好看的故事书。
——出示封面。
(1)、出示课件第一张:这个是这本书的封面。
(2)、提问: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图案,长颈鹿)
(3)、你看到月亮和长颈鹿,猜猜看,这本书会讲些什么呢?
(4)、上面还有一些字呢?这些字就是书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5)、那这本书里到底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第二部分:导读部分。
1、观看课件:(第1段)
(1)、出示课件第2张。
绘本教案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合作的力量和分享的快乐。
2、了解绘本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3、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引导孩子关注生活现象。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本绘本不仅关于吃的故事而且是关于团队合作与分享的绘本,阅读的时候,吃是吸引孩子的一个点,而团队合作与分享则是更应该灌输的思想。另外,作者书中有意设置的小悬念让这本书有了更多延伸的空间。
三、教学准备
绘本 实物投影仪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给孩子分薯片吃)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请大家吃薯片,谁来告诉我,薯片是什么味道?你们平时最喜欢吃什么东西呢?它又是什么味道?(提问多个孩子,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
师:小朋友们,你们表现真好,说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并且,还知道它们的味道,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夜里圆圆的月亮的味道吗?月亮的味道是甜的,还是咸的?是苦的?还是辣的?(孩子们都被这个问题吸引了,都看着我)。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看这本书,它的名字就是《月亮的味道》。首先和孩子看圆饼一样的脸,这其实不是饼,也不是脸,而是一轮满月。(这轮月亮浅 蓝色的鼻子,微红的脸腮,是不是和孩子的脸有点象呢?),好了,看完了这轮满月看到了什么?是长着长长鼻子的大象,大象与这轮满月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让我们和小故事里的小动物一起去品尝月亮的味道。
(二)、师:播放绘本课件
1、介绍封面
师:小朋友们,咱们一起看一下这本书的封面,小朋友看到了什么?(老师通过鼠标引导孩子封面上的信息)
好,小朋友们看了很多信息,谁来说说。
生:最上面是书的名字,中间是圆圆的月亮---- 师:那老师把小朋友说的再说一遍,最上面的是书名《月亮的味道》,中间是一个圆圆的月亮,最下面的是出版社的名称。还有作者的名字。
2、观察扉页图片并介绍
扉页是正文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图书的书名、作者和翻译者以及出版社的名字,除了上述文字信息,还会有图画,扉页上面的图画可不能忽视,它或许介绍了主角是谁,或者告诉你一个故事的线索。这本书的扉页比较特别,是一张月亮的`阴阳脸,一边白,一边黑,是因为作者想告诉小朋友,虽有阴晴圆缺,但月亮还是月亮,大小是没有变化的,只不过是我们看到了月亮的变化。
3、 引导孩子阅读正文
师:好了,我们的故事正式开始了。老师边讲故事边放课件,一个宁静的夜晚,一轮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给大地披上了银装,就绘本教案
在这个美妙的夜晚里,有九双眼睛在闪烁,它们盯着这轮明月,它们想这月亮的味道肯定不错,多想到上面去吃一口啊!它们是谁呢?
4、师提问、启发、思考
师:有一天一只小海龟终于下了决心,它要一步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它如愿了吗?
师:海龟好不容易爬到山顶,感觉近多了,可是它还是够不着,此时,海龟该怎么办?
生:各抒己见。(找朋友帮忙、找爸妈帮忙)
师:对呀!你们真是好孩子,遇到困难,就找朋友来帮忙,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找老师、同学和家人帮忙。
师:这时,它想到了长鼻子大象伯伯,它说:“大象伯伯请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了呢!”就在它们努力向上爬的时候,月亮又想了:“它们是在和我玩游戏吧!”于是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也轻轻地往上一跳。这样一来,大象还是没够着,它又叫来了长颈鹿……
就这样它们不停地找朋友来帮忙,大象把高高的长颈鹿叫过来,猜猜它们够着了没?(师设计了让学生重复的语言:某某你到我的背上来,这回说不定就够到了!)
师:它们分别找来了大象、长颈鹿、斑马、狮子、狐狸、猴子来帮忙,但是还是没有吃着!
此时,它们有没有焦急?有没有哭泣?
绘本的教案6
教材分析
这本图画书故事温馨,情节曲折,视角非常生活化,读来让人会心一笑。似曾相识的事情,让人不由自主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孩子经常会有不喜欢吃的东西,比起生硬的说教,这个故事里的熊爸爸、熊妈妈、熊爷爷、熊奶奶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小熊的心理转变非常孩子气,也非常自然,这将会让许多孩子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和自己很像的熊宝宝。
这本图画书始终贯穿着温暖的爱和关怀,看得人心里软软的、香香的,这也许就是作者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吧。
活动目标
感受小熊家温馨快乐的气氛以及故事紧张曲折的情节。
理解故事,知道究竟是谁吃了小熊的粥。
学习动词"摇""放""采""吃"。
活动准备
生活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吃粥的生活经验并了解"魔鬼"的意思。
教材教具准备:《谁吃了我的粥》图画书一本、视频展示仪一台、微波炉一台,小碗与小勺每人一套,甜粥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 引起兴趣,导入话题。
(1)教师出示盛甜粥的小盆,询问幼儿:你们吃过粥吗?喜欢吃吗?
(2)教师往粥中加蜂蜜和葡萄干,引起幼儿兴趣,并告诉他们:这是小熊的粥喔!想知道小熊吃掉它了吗?
(3)配班老师扮演的小熊把粥端走了。
2. 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紧张曲折的节奏。
(1)教师和幼儿一同翻看图画书,共同认知故事中的人物:小熊、熊妈妈、熊爸爸、熊爷爷、熊奶奶。
(2)讲述《谁吃了我的粥》。
在每一次小熊去老树桩那儿的时候,请小朋友猜测:他的粥还在不在?被谁吃了?
引导幼儿体验小熊的粥两次被"魔鬼熊"吃掉以后的那种既紧张又有点舍不得的复杂心理。
(3) 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用动作理解故事。
模仿故事中小熊的`表情,感受小熊从不喜欢粥到喜欢粥的心理变化。
模仿故事中的动作:"摇头""采果子""爬上树张望""放在外面""咝溜咝溜地吃粥",熟悉故事有趣而曲折的情节。
教师提问:究竟是谁吃了小熊的粥?
3. 分享"小熊的甜粥",体验吃粥的快乐。
配班老师扮小熊端着粥出来,在微波炉中热一下,请大家分享。
延伸活动出去一起玩"魔鬼熊和小熊"的游戏。
场地:没有障碍的道路两条。
材料:大塑料碗人手一个,浆果树若干(用塑料饮料瓶装饰而成)、小桥、石头路、山洞。
规则:幼儿按意愿分别扮魔鬼熊和小熊,谁先跑到对面的树桩处(用凳子代替),捧起大碗"咝溜咝溜"地吃粥,谁就胜利了,就可以拿到老师事先放在那儿的奖品。
活动反思
1. 活动目标
一开始,我们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幼儿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充分体验小熊一家的幸福和谐,理解家长对孩子深沉的爱。后来,通过讨论,我们认为,《谁吃了我的粥?》这本书的内容和教育价值对于3岁左右的幼儿来说有些复杂和深奥,情感目标定得较大,在幼儿没有深入理解故事内容的时候,这些情感得共鸣是无法传递到的。于是我们及时进行了调整。调整后阅读活动的教育目标是:幼儿自主探索故事过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认识到“厌食”是不好的生活习惯,初步理解全家人对小熊的爱。
根据目标,我把此次阅读活动调整为三个阶段完成,也就是三个课时。把“充分体验小熊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的同时,理解家长对幼儿深沉的爱”放在最后一个课时,将小熊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幼儿自身的情感当中,帮助他们理解家长对自己深沉的爱,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
2. 活动开场白
在以往的绘本阅读活动中,老师习惯于这样开场:“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这样的开场往往导致教师和幼儿不能把阅读活动和故事讲述、看图说话区分开来。阅读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并不是单纯地让幼儿掌握一个故事,学会看图讲述。
我园关于绘本阅读的理念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天坚持,让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首先,每天要有固定的阅读时间,还要保证在固定的阅读时间里让幼儿有新鲜的阅读体验,所以每次活动的开场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抓住孩子的心,还要把这种阅读理念渗入幼儿的心里。基于以上的阅读要求,我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为阅读活动起了一个固定的名称——“阅读故事屋”,并且根据幼儿对咒语的特别偏好,设置了一个阅读咒语“故事屋,故事屋,开门吧”。经过几次实践,我们改良成一个固定的“图画书阅读屋”开始仪式,就是活动开始时师幼共同的开场白。
我们发现,幼儿非常期待每次绘本阅读之前的这个开场,也因此而对阅读活动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同时,开场的这一环节不仅能帮助幼儿做好阅读前的心理准备,还建立了良好的秩序感,让幼儿带着一颗愉悦心开始阅读。
3. 重点环节设计
本次阅读活动的第四个环节,即“片断赏析”环节是调整过的,一开始的安排是,播放重点页面PPT,让幼儿通过自己对图画的理解,找出线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虽然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能够大致读懂故事,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能支持他们对自身理解的顺利表述,因此这个环节师幼之间产生不了有效的互动,进而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参与积极性低。于是,我们重新做了调整,一边播放画面,一边教师朗读。图文结合的阅读方式,使幼儿对图画和内容的理解更加清晰,增进了幼儿的阅读自信心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这样一来,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能够在归纳故事大意的时候说出“因为小熊不爱吃粥,所以家人才把粥放到了树桩上让魔鬼熊吃”这样的话。
绘本的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量词。
3.让幼儿能从几个不同的图片中找出相同的,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量词。
难点:让幼儿能从几个不同的图片中找出相同的,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配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书封面。
师:今天老师想邀小朋友一起玩一玩,玩什么呢?玩一本书《救救我小猫》。是谁需要帮助呢?,老师带来了很多小猫,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二、讲述故事并进行游戏。
1出示9只小猫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猫?一共多少只猫?
师:这9只小猫,白天睁开眼睛,晚上就闭着眼睛睡觉,这天,小猫们都睡着了,打起呼噜.....呼呼呼......,就在这时,有敲门的声音,小粉猫和小绿猫睁开眼睛。
提问:哪两只小猫睁开眼睛了?
师:小猫睁开眼睛说:“你要干什么?”外面的人说:“小猫小猫真可爱,大大眼睛快睁开,小朋友们猜一猜,我把它往哪里带?”
提问:外面的`人要干什么呢?
2.出示龙卷风卷走小粉猫和小绿猫的画面
提问:用什么办法捉走了小猫?你们愿意帮助救救小猫吗?
师:小猫被龙卷风卷走..........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绘本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明白虽然小猴子做了淘气的事情,可是大猴子还爱他的道理。
3、激发对父母、老师的热爱之情,并尝试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这种感情。
活动准备:
《我爱你,小猴子》绘本一本 PPT 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出示绘本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看看上面有些什么字?你认识哪个字呢?(幼儿自由谈论)
2、书的题目是“我爱你,小猴子”,你觉得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大猴子会在什么时候和小猴子说呢?(幼儿自由谈论)
二、 欣赏故事
1、欣赏故事前半段
a、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猴子?为什么?他做了哪几件调皮的'事?(幼儿回忆讲述)
b、如果你是大猴子,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你还会爱小猴子吗?说出你的理由。
2、继续欣赏故事后半段
大猴子还爱小猴子吗?最后大猴子给了小猴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还说了一句什么话?
三、 情感迁移
1、猜猜,大猴子是小猴子的谁呢?
根据幼儿的零碎回答进行提升,归纳为“家人”“老师”两组,家人和老师是怎样爱我们的呢?我们来分组讨论,请小组长负责记录,教师巡回观察。
将记录单贴在板上,并由小组长作简要介绍。教师小结
2、表达自己对大人的爱
你想对爱你的大人们说一句什么话呢?(背景音乐,幼儿一个一个接着说,教师用动作引导,尽量不出声)将幼儿的话用录音录下来,结束后放给幼儿及家长听。
绘本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熊叔叔表情变化,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体会帮助了别人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活动准备
ppt 、表情图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故事
1.小朋友你过过生日吗?你的生日是和谁一起过的?还会收到些什么?
2.熊叔叔和你们一样,也过生日,大家一看,熊叔叔是怎样过生日的'“——出示封面。
二、听故事,分段听故事,与幼儿一起边看边讲。
1.讲述故事第一段:
呼呼呼,太阳公公都晒屁股了,可是熊叔叔还在睡懒觉。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儿猜想熊叔叔是个怎样的人?
2.讲述故事第二段:
门铃响了,熊叔叔听见了吗?他怎么做的?出示图卡我们也来模仿惊醒这个动作吧!熊叔叔去干什么?到底有没有人呢?
3.讲述故事第三段:
看见门外没有人,熊叔叔又是怎么样的表情?猜猜看到底是谁在按门铃。——幼儿猜想。
4.咦,这是什么?礼物盒里是什么呢?熊叔叔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幼儿猜想。
5.熊叔叔怎么啦?他为什么会流眼泪呢?
6.这下你们知道,小动物们为什么会给熊叔叔过生日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四、联系生活实际,讲讲怎么帮助他人。
:熊叔叔是个爱帮助、关心别人的人,所以大家都愿意和他做朋友,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习熊叔叔,做个喜欢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举例:如果玩具掉地上了怎么办?小朋友摔倒怎么办?
帮助别人是个快乐的事情,我们也和熊叔叔做朋友,熊叔叔在过生日,我们来为他唱首生日歌吧!
绘本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重难点分析
1、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2、难点: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活动准备
1、按照教学要求自制的《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秆工艺品活动过程
一、律动《开火车》引入
在音乐声中,教师做开火车的动作入场:嗨,小朋友们好!我是“丰收号”列车的列车长,想邀请小朋友们乘坐我们的列车,你们愿意去吗?(孩子们马上欢呼雀跃,有的迫不及待的从小椅子上站了起来,有的马上跑过来拉着我的衣角……)教师当火车头,带领幼儿开火车来到了野。(情境设置:一副大的图画上呈现一片丰收的麦田情境)
[评:活动一开始,教师就给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使他们快乐的情绪得到宣泄,满足了幼儿的兴趣,这样幼儿才能在以下的活动中快乐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二、出示实物,介绍小麦
1、师:看看你们的脚下,还真的有小麦呢!快把它拿起来看看吧!(孩子们既高兴又好奇的`把小麦拿在小手里。)
2、师提问:你发现什么了吗?
幼儿1:它是黄颜色的!
幼儿2:麦穗刺在手指上很疼!
……
3、教师拿着小麦讲解它的外行特征和组成部分:这是麦子的根;这是它的茎,又叫麦秸,抽穗、开花、结果;夏天到了,麦子慢慢由绿变黄,成熟之后,农民伯伯就可以收割麦子了!
[评: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化无形为有形,化静为动,给幼儿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情景,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律动《我是一粒小麦种》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
2、在《苗岭的早晨》的音乐声中,教师带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麦种的成长过程。
[评:在幼儿用肢体动作模拟种子生长的过程时,我能注重幼儿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我没有简单地把一些动作直接教给幼儿,指挥幼儿要这样做,那样做。而是把自主权还给了孩子,引导孩子自主创编与情节相配的动作,并且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形象的动作,优美的音乐,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致,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整体发展,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知识。]
四、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教师:农民伯伯收下的麦子都去了哪里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
2、带领幼儿认识各种麦制品,如:馒头、面条、方便面、饺子、蛋糕、饼干、煎饼等等。
3、了解部分麦秆工艺品。
五、游戏:麦爷爷找孩子
1、教师带上头饰当麦爷爷,一部分小朋友当面制品,比如:面条、馒头、面包、饼干、蛋糕、煎饼等等,一部分小朋友当其他制品,比如:豆腐、大米等等。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那些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举手说:“我是XX,我是您的孩子。”
2、请幼儿带上头饰当麦爷爷,找自己的孩子。
[评: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喜爱的老爷爷角色,让幼儿在游戏中说一说、演一演,这种游戏化的情景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在这些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观察者,孩子们一直处于积极愉快的参与状态中,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兴趣盎然。]
六、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复习学过的儿歌《大馒头,哪里来》,进一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例如,认识小麦时,先让幼儿主动去观察;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也充分尊重幼儿个体独特的表现力。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时,因内容灵活的运用。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本次活动中,教师采用了亲身体验、游戏、课件等教学形式组织活动,使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说说、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麦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珍惜粮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小百科: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代表种为普通小麦是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
绘本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画面内容,学学做做鼠小弟的动作,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语句:“要是我也有……”
3.乐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感知鼠小弟与海狮的合作精神,体验朋友间合作的快乐。
4.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5.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活动准备: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的ppt
活动过程:
1.出示苹果,红彤彤的苹果多可爱,看了都想吃的,你们想吃吗?不光你们想吃,看,还有谁也想吃的?可是苹果树这么高,在树底下的鼠小弟会怎么想呢?(幼儿)
2.师:那我们来看看,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看到小鸟叼走了一个苹果,想吃的鼠小弟会怎么想呢?(幼儿)那我们来看看,鼠小弟会怎么做呢?(幼儿)你怎么看出来的?他为什么要飞?那你能不能说说他的心里话呢?(要是我也能飞该有多好啊?)我们一起来一边学鼠小弟飞一边想:我要是能飞该有多好啊?
3.师:我们接着往下看,谁也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看到小猴摘走了一个苹果,鼠小弟又会怎么想呢?(幼儿)那他是怎么做的呢?(幼儿)你觉得鼠小弟是怎么爬树的呢?为什么要贴着树,除了这个,你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鼠小弟在非常努力的爬树?那你能不能来学一学鼠小弟努力的样子呢。(请单个)鼠小弟一边努力的爬树,一边心理会怎么想啊?我们一起来学学看(幼儿一起一边学爬树,一边说:要是我也会爬树,该有多好啊)
4.师:可是他在怎么努力爬也摘不到苹果的,接下来会怎么样呢?(两幅图一起出现)请你仔细看看这两幅图,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启发幼儿讲)(大象用长鼻子卷走了一个苹果,鼠小弟看见了……)
我们一起来学学鼠小弟,一边拉一边说:要是我也有个长鼻子该有多好啊?
小结:尽管鼠小弟将自己的鼻子拉得又红又疼手都拉酸了,可是鼻子能够够到苹果吗?
5.师:咦,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幼儿,想学犀牛去撞苹果树,让苹果掉下来)可是结果,自己撞得头昏眼花的,苹果有没有掉下来啊?(没有)
6.师:到现在为止,鼠小弟已经尝试用了几种方法摘苹果啦?(学小鸟飞,学猴子爬,学大象,学犀牛)而且都非常的努力,为什么鼠小弟这么努力的去做了,却都不能成功呢?
小结:原来,鼠小弟很小,力量也很小,简单的趣模仿别人,肯定是不行的。
7.师:看着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少,想吃的鼠小弟心情怎么样啊?(幼儿)那你们快来帮帮鼠小弟啊,究竟用什么办法就可以吃到树上的苹果了呢?(幼儿讨论)
8.师:你们帮鼠小弟想了这么多的办法,那我们来看看鼠小弟究竟有没有吃到苹果呢?这时谁来了?(海狮)你觉得他们两在干什么?(说话)那海狮会对鼠小弟说什么呢?鼠小弟又会对海狮说什么呢?(幼儿自由说)
老师说:鼠小弟对海狮说:你会飞吗?海狮对鼠小弟说:这些我都不会,不过我有一个本领)你们来说说看,海狮的本领是什么呢?那海狮这个本领有什么用呢?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跟你们讲的一样呢?
9.师:海狮利用会顶球的.本领,把鼠小弟顶到了苹果树上,鼠小弟终于吃到苹果了,心里怎么样啊?(美滋滋的)
10.小结:瞧鼠小弟一个人不能做到的事情,因为有了朋友的帮助,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终于解决了问题,那我们小朋友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人做不了的,需要别人帮忙,共同克服困难,解决事情的呢?
总结:原来,有朋友帮助,与别人合作,可以解决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情。那我们现在出去找找,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两个人合作共同完成的。
绘本的教案12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故事情节。
2.能力目标:学习合理推理,并在推理过程中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标:在看看、说说、猜猜的过程中,体会阅读活动的快乐,初步感受绘本语言的美。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故事情节。
2.教学难点:学习合理推理,并在推理过程中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理念】
图画唯美细腻,故事悬念深藏加上如诗歌般的文字是这本书的特别之处。作者的画风简直让我们感受到美、让我们感觉到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却体会到不一样的意境,更能从画面中感受在这个静悄悄的追逐的故事中的奇妙,还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仔细观察的能力。《纲要》中也非常明确地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纲要》比较注重的则是文学作品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因此,让幼儿在教师所提供的文学作品中充分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是一种组织和设计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活动的新导向和新思路。
【设计思路】
一场静悄悄的追逐,在唯美而细腻的图画、如诗歌般的叙述中展开……考虑到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按照"要说、能说、会说"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让孩子学的开心、学的高兴,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以图片导入激发兴趣,猜想是哪里,有谁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开始将幼儿逐步带入故事情节中,跟随着小老鼠的路线一路观察,跟着小老鼠的黑影,那双金黄色的眼睛,到小老鼠到床上时引导猜想接下来的故事,然后带着问题完整听故事,揭示追逐结果,结尾又留下悬念,让孩子们继续猜想接下来的精彩故事。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情境,激发兴趣1.借助多媒体出示图片,猜猜是什么?
2.鼓励大胆、自由地说说废弃的房子里会有谁?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发展情节1.出示画面,引导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小老鼠及隐藏着的那双眼。
2.逐幅出示图片,跟随小老鼠进入老屋的路线,引导仔细观察,发现小老鼠潜在的`危险(1)引导发现影子,猜想影子是谁?并说说猜想的依据。
(2)引导发现那双金黄色的眼睛,并猜想它的主人(3)在幼儿观察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说出他想提醒老鼠的一句话(老鼠,小心!有只猫正在靠近!)(4)小老鼠跑到房间的床上,睡着了,引导幼儿猜测小老鼠会怎样,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配音完整讲述故事,揭示追逐结果。
(1)黑猫为什么不下手捉老鼠(2)黑猫表情怎么这样了?
(3)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三、留下悬念,结束活动。
小老鼠逃脱了,黑猫在跑,狗在追,而猫头鹰又跟着狗,后面肯定还有更精彩的故事,我们回教室和好朋友讲一讲吧。
【教材简解】
《老鼠,小心!》讲述了一只小老鼠来到了一个无人居住的破败的老房子,有一只猫一直跟随着小老鼠。一场静悄悄的追逐,在唯美而细腻的图画、如诗歌般的叙述中展开……故事的结尾却峰回路转,给读者一个绝妙的惊喜。故事中却没有直接说是猫,而是用了很巧妙和用词说是一只黑影,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有了一种好奇的想法,更是想继续看下去。可是当我们接着看下去的时候却发现还有一双眼睛也出现了。这样的紧张空气让我们都担心起了这只小老鼠的安全,所以就会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很不自觉的说"老鼠,小心"。
绘本的教案13
设计意图:
《斑马博士的图书馆》,选自小康轩大班上册语言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我选择的《斑马博士的图书馆》这个故事幼儿一打开书就可以从中色彩鲜艳的图画中看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开始是斑马博士因为有很多书而烦恼,后来猫头鹰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解决了他的烦恼。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很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也能使幼儿受到很好的教育,为继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又占优势,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较感兴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内容较丰富、表现手法较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设定的本节教学活动的目标为: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和讲述,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图书馆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2.积极参与讨论和制作,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重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图书馆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活动难点:
积极参与讨论和制作,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字宝宝(森林)、教学CD、各种图书馆图片、幼儿园图书室图片、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自由观察幼儿用书,进行猜测讲述。
1.谈话导入,激起幼儿看书的兴趣。
2.请幼儿讲讲各自看到了什么?
3.大胆想象,讲述斑马博士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集体观察教学挂图并讲述。
1.教师:斑马博士到底是怎样解决自己的烦恼的呢?仔细看图讲述。学习字词:森林。
2.引导幼儿看图完整讲述故事。
三、边观看图,边听教学CD,完整欣赏故事。
四、讨论图书馆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1.幼儿看各种各样图书馆图片,说说图书馆给你的印象,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2.看人们在图书馆看书的图片,说说去图书馆应该注意的事项。
3.看幼儿园图书室和图书角图片,请小朋友说说进图书室或图书角应注意的事项。
五、活动延伸:分小组将讨论去图书室或图书角的注意事项记录在纸上。
绘本的教案14
活动目标:
⒈仔细观察画面,讲述各种摆脱年的方法。
⒉了解各种过年的习俗。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认识年
⒈你们知道年吗?年到底是什么呢?(怪物、传说)
⒉(出示图一)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瞧!这就是年,看看它长的什么样子?(四眼怪物非常可怕)
⒊年头长触角……它的样子十分的可怕。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年就悄悄地从山上冲下来,把那群孤独的人们通通吃掉!
二、观察图片,了解摆脱年兽的方法
⒈你们愿意就这么被年吃掉吗?(不愿意)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赶走年呢?(幼儿自由讲述)
⒉那我们看看传说中人们是怎么摆脱年的呢。(出示图片)
⒊你看懂了了吗?你看懂了哪一幅图?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⑴放鞭炮:为什么年听到鞭炮声会吓得躲起来呢?(原来热闹的声音让“年”感到害怕)
那过新年时还有什么声音也很热闹,也能把年赶走呢?
⑵红灯笼:为什么大红灯笼高高挂就能把年吓跑?(原来,喜庆的红色让“年”感到害怕)
新年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色的,也会让年感到害怕呢?
⑶年夜饭:为什么过年时要做一桌美味佳肴呢?这些美味是给谁准备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是什么感觉?(热闹、温馨)而年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所以他害怕看到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在一起。
⑷穿红衣跳舞:一群人穿红衣跳舞,特别热闹,年可是很怕热闹的呢!
⑸年画:小朋友手里拿了什么?(其实,它是一幅画,里面隐含着吉祥的意思,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年画)为什么要贴年画呢?(喜庆,热闹才能赶走年)除了年画之外,过年时我们还要贴什么?
⑹拜年:拜年时要说什么?(各种吉祥话)当你听到吉祥话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甜甜蜜蜜的)那还会害怕年吗?(不会)当然,年是最害怕看到开心的人了!
⒋完整讲述:故事中介绍了这么多赶走年的喜庆办法,谁能够把这些方法完整的说一说呢?
⒌小结:原来年害怕响声、害怕鲜艳的红色,害怕团团圆圆,害怕一切热闹、开心的东西。
三、经验提升:丰富各地过年的习俗
⒈过度:所以我们现在也会用放鞭炮等热热闹闹的方法赶走年,那除了这些方法之外,你知道还有哪些过年的习俗吗?
⒉观察课件,边看边讲,了解各地过年的习俗:其实呀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过年方法。看!
⑴团圆饭:团团圆圆
⑵到各家各户拜年:互相祝福
⑶舞龙灯:欢腾喜庆
⑷舞狮:同上
⑸踩高跷:节节高升,步步高
⑹包饺子做馄饨:一起庆祝大家长大一岁了!
⑺做年糕:节节高升
⒊小结:原来,每个地方过年的习俗都不一样,但一样的都是大家都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快快乐乐地度过年的,这样,年就会害怕出来吃人了。
年兽来了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只怪兽叫“年”,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年”兽就会闯进村庄,吞食牲畜和村民。
因此,每到这天,人们扶老携幼逃进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一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纷纷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一位老人。
他对大家说:“我能把年兽降服”。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庄,它发现村祠堂的门上贴着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怪叫一声,朝前走去。
年兽浑身战栗,再也不敢往前走了,这时,身披红袍的老人冲出了祠堂,“年”兽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赶走了年兽,乡亲们高高兴兴回到了村庄,为了庆贺,他们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联,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绘本的教案15
绘本分析:
孩子心目中的朋友不像我们成人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可以一起玩耍、游戏,有共同爱好就可以成为朋友,他们的朋友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一件东西、一只动物。因为多变的原因和想法,他们的朋友可能在不停的变化,但是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是他们愉快的回忆,通过“好朋友”这一活动,让孩子将这一幕幕快乐时光展现在同伴面前,让大家都来分享、共同聆听,会使得他们的童心世界更多一份美好。而这样的分享与及交流活动也不会因此就止步,将会在孩子的表达与关注中进一步延伸与扩展下去……
活动目标:
1.运用“我的好朋友是……,因为他……”句式表达。
2.愿意表达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生活经历,懂得与他人友好交往的方式,感受友情的美好与快乐。
活动重点:
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有良好倾听习惯。
活动难点:
进一步拓宽生活经验,体验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
1.阅读过读本“好朋友”。
2.大统计表及幼儿事先自己记录的“我的好朋友”记录表。
3.大空白记录纸、记录笔、订书机。
4. 空白大书。
活动过程:
一、好朋友统计图
(一)教师:前两天,我们一起读了“好朋友”这本书,而且大家做了“我的好朋友”这样一个记录表,今天,你们把自己的记录表都带来了吗?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谈谈自己的好朋友吧!幼儿依据自己的记录内容大胆表达,教师用简笔形式在大统计表上记录。
(二)教师多种提问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记录表内容,鼓励幼儿尝试运用句式“我的好朋友是……,因为他……”表达。师:你有什么样的'好朋友?你为什么愿意让他做你的好朋友?谁有动物朋友或玩具朋友的?它们不会说话,也不会用语言和我们交流,为什么你会选择它?谁还有和它们不一样的朋友?谁愿意说说看?
(三)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大统计表,仿照读本内容进行小结。“我们有许多的好朋友,好朋友可以是……,可以是 ……;可以是……,可以是……”师:原来你们和好朋友有这么精彩的故事,真有意思,以后我还想听听你和其他好朋友的故事。
【绘本的教案】相关文章:
绘本的教案06-27
关于绘本教案02-28
眼的绘本教案01-19
绘本《点》的教案01-16
优质绘本教案05-30
小班绘本教案05-17
大班绘本教案03-25
大班绘本教案06-27
关于绘本的教案02-13
小班绘本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