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时间:2024-07-05 11:10:32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音乐欣赏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大班音乐欣赏教案15篇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1

  设计思路:

  歌曲选自我国传统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音乐也再现了这一故事。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说说、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增强孩子们对故事的了解,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当遇到意外的时候要冷静、机智、勇敢。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2、根据歌曲情节大胆想象,尝试根据不同的角色,用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变现故事情节,感受音乐游戏的趣味性。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

  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

  活动难点:

  根据歌曲情节大胆想象能用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变现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司马光砸缸》完整的音乐、自制大石头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欣赏前奏,引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很久以前,小朋友很早就起来读书,司马光小朋友和他的小伙伴一样也很早就起来读书,读书读累的时候,他们还会做游戏呢!我们一起听一听他们在做什么游戏?

  二、分段分析和欣赏音乐,尝试用动作和表情表现音乐情境

  情节一:快乐游戏

  1、 围着水缸尝试玩游戏。小椅子来当我们的大水缸。

  2、我们一起捉迷藏。看谁又轻又快藏得好。

  3、一起表演。

  情节二:伙伴落水

  1、不好了,有人掉到大水缸里了,伙伴们快出来吧。

  2、他该怎么办呀?

  3、其他的小朋友都吓坏了,吓坏了是什么样子?

  情节三:砸缸救人

  1、司马光是怎么救小朋友的?

  2、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砸缸?

  3、刚破了,小朋友得救了快点钻出来吧。

  4、小朋友得救了,真开心!看来和好朋友玩游戏,可不能做危险的事,你们记住了吗?

  情节四:向司马光学习

  司马光可真聪明,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遇事不慌张动脑筋。

  三、完整欣赏表演歌曲,并表演游戏

  1、完整欣赏歌曲,集体表演

  师:我们来完整地听一听歌曲,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么玩游戏的。

  2、集体完整表演游戏

  请把椅子移到教室旁边,和好朋友找个空地方围成圈,做一个结实的大水缸。请两个小朋友当落水的小朋友,老师当司马光,玩游戏。

  教师总结:

  玩了这么久我们也该休息了,回去后,可以把这个游戏带给你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幼儿自己感受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为主,通过游戏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再分段欣赏歌曲,让幼儿充分理解歌曲内容,表现自己的情绪体验,最后以游戏结束。幼儿能在游戏中表现故事情节,也能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能通过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整节课幼儿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活动时我的一些语言引导不够明确,还有上升的空间。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2

  设计意图:

  《牧童短笛》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这是一首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乐曲。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下设计了此节音乐欣赏活动。这首乐曲的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是三段体音乐,第一段四分之四拍的节奏,舒缓、悠扬,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牧童骑在牛背悠扬的吹着笛子;第二段转换为四分之二的节拍,以欢快、跳跃的节奏,展示牧童和水牛在水中、田间嬉戏的的场面,和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音乐主题,夕阳西下,牧童返回乡村,给人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人之发展水平,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欣赏音乐,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活动目标:

  1、区分音乐的性质,了解乐曲ABA三段体曲式的结构特点。

  2、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理解音乐。

  3、感受民乐与水墨结合的优美意境。

  活动重点:区分乐曲的音乐结构。

  活动难点:分析了解乐段的表现情绪。

  活动准备:

  1、《牧童短笛》音乐。

  2、《牧童短笛》水墨动画。

  3、水墨材料及笛子。

  教学手段:口头语言,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技术。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幼儿演唱歌曲“什么乐器在歌唱”。

  师:什么乐器在歌唱?(钢琴、小铃、铃鼓)

  师:小朋友还知道什么乐器会唱歌呢?我们来听一段音乐。

  基本部分:

  一、欣赏音乐《牧童短笛》了解笛子的演奏特点

  (1)幼儿静听欣赏音乐。

  师:听到什么了?感觉怎么样?(悠扬、欢快)猜猜看,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回答后出示笛子)

  (2)认识乐器————笛子。

  师:见过这个乐器吗?见过谁吹笛子?怎么吹笛子的?这么美的音乐会在什么地方吹呢?

  小结:笛子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吹奏乐器,演奏的时候把它横着放在嘴边,它能吹美妙的音乐来。

  教师:笛子演奏的.这段音乐有几段呢?我们接着听。

  二、再次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ABA的曲式结构。

  师:听出来了吗?有几段?音乐的节奏都一样吗?

  哪一段是舒缓优美的?哪一段是欢快活泼的?

  小结: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听出了优美、平和的感觉,有的听出了欢快、跳跃的感觉。第一段的音乐比较缓慢、抒情;第二段的音乐听起来比较欢快、跳跃;第三段的音乐和第一段一样是缓慢抒情的。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这一次我要边听边画了。

  三、教师听音乐“画”牧童短笛的故事,了解乐曲表达的意义。

  1、教师听音乐快速绘制“牧童短笛”的水墨画图。

  师:看出来了吗?有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到底谁在吹笛子呢?(幼儿根据画面自由讲述)

  2、小结:这个音乐就叫《牧童短笛》,讲述了发生在江南水乡的事情,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扬的吹着笛子的故事。

  师:到底是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听听音乐,看看你能想到什么?

  四、分段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结构特点。

  1、欣赏第一段音乐,感受音乐悠闲、缓慢的特点。

  师:这一段音乐听起来什么感觉?(优美、抒情、缓慢)牧童在做什么事情?

  (幼儿自由讲述)

  小结:优美抒情的音乐表现牧童悠闲自得的骑在牛背,吹着手中的短笛,看着随风飘动的柳条,飞舞的小鸟,走在美丽的田间小道。

  2、欣赏第二段,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

  师:这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节奏一样吗?他们来到了哪里?牧童这时候在干什么?

  小结:欢快活泼的音乐表现牧童从牛背上下来,斜靠树枝休息,水牛在水里嬉戏,在田间逗乐的场景。

  3、欣赏第三段,再次感受抒情、优美的音乐特点。

  师:这段音乐和前面的哪一段音乐一样?(第一段)牧童又在干什么?

  小结:和第一段的音乐一样,牧童又骑上牛背,悠闲自得的吹着短笛,走远了。

  五、幼儿欣赏视频,教师配乐讲述故事,感受水墨画与音乐结合的意境美。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看一看,听一听。

  故事:弯弯的溪水旁,柳条随风摇动。在小路的尽头,一头水牛缓缓走来。牛背上,穿着短裤短褂的牧童悠然自得吹起一首悠扬小曲,悦耳的笛声,飘到郊外每一个角落,鸟儿、蝴蝶、花儿都被他的迪声陶醉了。

  小河里,鱼儿在水中欢快的游来游去,水牛下入河中,享受难得的清凉,水牛一会儿在水中和鱼儿嬉戏,一会儿在田间和蝴蝶逗乐嬉闹。牧童斜靠在树枝上,进入梦乡。

  夕阳西下,牧童醒来,拿起笛子,唤回远处的水牛,骑在牛背上,牧童又悠然自得的吹着短笛,笛声飘向郊外的每一处角落,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结束部分:

  教师梳理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用长笛演奏的《牧童短笛》,还有用钢琴演奏的《牧童短笛》呢,下次活动我们继续欣赏,看看不同乐器演奏的《牧童短笛》有什么不一样?

  延伸活动:

  结合区域活动,将《牧童短笛》的音乐投放表演区,幼儿听音乐表演。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3

  活动名称:

  音乐——精彩夏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夏季的特征,并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2、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图谱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自制小图卡、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大中国》、《采茶》、《织布》。

  2、练声:《好娃娃》、《山谷回声真好听》,《山谷回声真好听》、《铃儿响叮当》、《雨中接妈妈》。

  二、导入部分。

  1、谈话导入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都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说一说夏季特征)

  2、教师完整范唱第一遍,幼儿倾听。

  教师:前几天,老师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精彩夏天》。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是几拍子的歌曲?

  教师小结:歌曲的名字叫做《精彩夏天》,是4拍子的歌曲。

  4、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内容,感知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师:歌曲里的“夏天”都有些什么?

  5、教师第三次完整范唱,帮助幼儿理解图卡。(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感知歌词内容,初步进行内容与旋律的匹配。)

  教师:歌曲里的“夏天”有……请你们仔细地听,歌里到底还唱了什么?小图都表示歌里的哪些内容?

  教师小结:歌曲里的夏天还有蓝天、白云、太阳公公、小鸟、小鱼、花儿、草儿、小朋友等。(教师结合图片小结)

  三、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1、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自主学唱歌曲。

  (1)根据幼儿学唱过程中的`困难,进行重点练习。

  (2)学唱歌曲2—3遍。

  2、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形式分组演唱。

  教师:刚才,我们大家是一起演唱歌曲的,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演唱歌曲呢?(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演唱。并进行对唱、领唱、分组唱,增加趣味性,熟练歌词。)

  3、表扬、鼓励能用好听的声音唱歌,并有感情表演的幼儿。

  教师小结:精彩夏天除了歌曲里说的有蓝天、白天、太阳公公、小鸟、小鱼、花儿、草儿、小朋友,夏天里还会有什么呢?小朋友下课后去找找看然后告诉自己的好伙伴。

  结束本活动。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三个和尚》的故事,明白与同伴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道理。

  2、学习儿歌,尝试用说唱结合的'方式表演儿歌。

  3、体验说唱表演及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幼儿有认识汉字的经验。

  物质准备:动画片《三个和尚》、教学图片、“扁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动画片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幼儿欣赏)

  师:“动画片里有谁?”“他们长什么样子?”“发生了什么事?”(幼儿)

  二、学习儿歌《三个和尚》。

  1、幼儿学习儿歌第一段。

  (1)师示范朗诵儿歌第一段,分别出示图片(1、2、3、4),引导幼儿观察。

  (2)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示“挑水”和“抬水”的动作。

  (3)引导幼儿朗诵儿歌,感受句式特点。

  (重点指导幼儿学习句式特点)

  2、幼儿学习儿歌第二段。

  (1)师:“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幼儿)

  (2)师示范朗诵儿歌第二段,出示图片(5、6、7、8),(3)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3、幼儿学习儿歌第三段。

  (1)师:“三个和尚谁都不愿去挑水,都快被渴死啦,怎么办呢?”(教师小结,引出第三段)

  (2)师出示图片(9、10),示范朗诵第三段前两句

  师:“三个和尚应该怎么做呢?”(幼儿)

  (3)师出示图片(11、12)示范朗诵后两句,幼儿学习。

  4、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三、学习说唱的方法表演儿歌。

  1、教师示范说唱法,引导幼儿观察。

  (幼儿明确说的部分和唱的部分以及圆舞板的使用方法)

  2、幼儿学习完整的说唱儿歌。

  3、幼儿加入动作进行说唱表演。

  4、师幼合作说唱儿歌。

  5、幼儿分组合作表演。(出示图片13、14、15、16)

  四、幼儿游戏,结束活动。

  1、教师总结。

  2、师:我们一起来玩“小和尚挑水”的游戏吧!(师幼随乐表演一个和尚挑水,两个和尚抬水等动作。)

  3、结束活动。

  附儿歌:《三个和尚》 一个和尚挑水喝呀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呀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呀没水喝;

  你说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

  矮和尚说:我年龄是最小;

  高和尚说:我挑水是最多;

  胖和尚说:新来的少干活;

  谁都不愿去挑水,这种日子怎么过?(哎!)

  小朋友们想一想;

  三个和尚怎么做;

  团结友爱齐动手;

  快快乐乐过生活。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5

  设计意图:本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有趣的动物》。《啄木鸟》这首乐曲属于三段体意大利民歌音乐,a段乐曲节奏平稳(针对大班幼儿欣赏,可理解为啄木鸟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采用《苹果树找医生》的故事作为欣赏线索;利用“欣赏图谱”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选择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

  2、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的经验准备:课前听故事《苹果树找医生》,初步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具准备:欣赏图谱一幅、画有不同线条的卡片若干、幼儿表演用道具(树叶、啄木鸟鸟嘴)、磁带、录音机。

  重点难点:

  活动过程:

  1、利用有关啄木鸟的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教师用简短的谈话帮助幼儿回忆啄木鸟的特征。(尖尖的嘴巴,细长的舌头,又短又粗壮的脚趾可以紧紧的抓住树皮,又硬又有弹性的尾巴可以支撑身体。)

  2、初听乐曲(1"2遍),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出示欣赏图谱并讲述故事“苹果树找医生”。(苹果树生病了,啄木鸟医生仔细地为它们检查,发现原来是坏蛀虫在捣乱,“咚咚咚”啄木鸟把虫捉完了,苹果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啄木鸟医生高兴地跳起了舞。)

  4、结合图谱和教师动作,复听乐曲。

  a段(共四句):每乐句由上而下均匀地抚摸一棵树干,表示啄木鸟在为苹果树作检查。

  b段:第1、2、3句中每句三个跳音,第4句一个跳音,每个跳音一个洞,表示啄木鸟捉虫。

  c段:每四小节划半个树冠,表示果树恢复健康,茁壮成长。

  5、分段欣赏,了解乐曲结构和音乐特点。

  教师分别清唱a段、b段、c段的旋律,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每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形象,并引导幼儿积极地感受,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线条来表示每段音乐。

  6、幼儿耳听音乐,眼看图谱,手按音乐结构随着老师的手在图谱上“书空”一次,完整地感受音乐。

  7、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1)幼儿随音乐集体创编啄木鸟的动作。

  (2)幼儿随音乐表演苹果树生病的样子和恢复健康的样子。

  (3)分角色(苹果树和啄木鸟)合作表演。

  活动延伸:

  将扮演啄木鸟和苹果树的道具放入表演区,供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表演。

  自评反思: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是幼儿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组织本活动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策略:

  一、借助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理解音乐内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音乐欣赏不同于歌唱和韵律等其他形式的音乐教学,它更侧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而建立语言故事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就好比给幼儿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可以更好的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

  二、借助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通过“欣赏图谱”(即四棵树)来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用不同形式的线条来帮助幼儿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学会具体的音乐技能,而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

  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表达能力。

  通过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乐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创造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学习蒙古族舞蹈提、压腕动作,尝试创编、模仿挤奶舞的各种动作。

  2.感受蒙古族风情,增进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

  一、跳一跳,草原小骏马。

  1.谈话:旅游过的地方。

  师:你们去旅游过吗?去过哪里?

  小结:我们的祖国是个大家园,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

  2.律动:草原小骏马。

  (1)播放PPT。提问:这是哪里?怎么去?你们会骑马吗?怎么骑?

  (2)播放音乐。

  (3)师:这一次音乐有变化了,马儿有时跑得快,有时会跑得慢,仔细听音乐!

  二、学一学,快乐挤奶舞。

  1.欣赏蒙古风光片。

  师:我们来到了草原的深处,一起看看草原上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2.学习提、压腕动作。

  (1)尝试自己做动作。

  (2)老师示范挤奶动作。

  (3)再次示范。

  (4)动作讲解、练习。

  3.创编挤奶舞动作。

  (1)讨论:有什么办法让奶牛心情好一点?

  (2)跟着音乐,用你们自己的方法让奶牛好心情好一点。

  4.组合动作快乐舞蹈。

  (1)组合表演。师:奶牛心情好了,方法也会了,再来试试看,能不能挤出更多的牛奶。

  (2)完整表演。

  (3)不同姿势再次完整表演。

  三、看一看,优美蒙古舞。

  播放视频。师:我们带着满桶的牛奶回到蒙古包,喝牛奶、看表演。

  活动反思:

  这首歌词共分三小节,歌词中描写了草原的'无限美丽风光,赞美了牧民们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课件展现草原的美丽,再通过深入阅读理解找出体现草原的美的语句,联系生活实际和展开想象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进行表达,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感悟。

  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学探究,弄清“你从哪些地方感悟到了草原的美”这个核心问题,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习的体会。在研读时,我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丽、辽阔。例如:学生抓住遍地花想象到草原到处都是花,彩蝶纷飞想到各种颜色的蝴蝶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百鸟唱想到很多鸟在草原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在此基础上,我还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并结合课件让学生想象,这样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的画面,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二、运用课件营造学习氛围。

  教学中我搜集了很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吸引过来,一下就将同学们带进了学习的氛围。在授课即将结束时,我让学生亲耳聆听这首歌,并欣赏大草原的无限风光。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有的同学甚至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翩翩起舞。整节课在歌声中结束,使学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三、抓朗读走进文本

  读是学习理解课文的必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强。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给学生创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气氛。我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男女生比赛读、喜欢读的同学起立来读、评价读等等读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走进课文,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朗读中的无限乐趣,使语文教学变的生气勃勃,促进学生感悟能力的发展。学生一旦读进去了,那么理解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再熟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背诵就水到渠成了。

  四、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叶老一句“教是为了达到不教”道破了阅读教学的天机。“教”怎样达到“不教”呢?它的关键在“教”的内容,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懂得一篇文章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等,更重要的是教学生阅读方法。掌握了方法,学生才自能阅读,教师才可能“不教”。在学完歌词的第一小节,我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此段的方法,学生在相互启发的基础上,总结出读文找句子,抓词来理解,感情来诵读,熟读背下来。然后进行学法迁移,学生再去学习第二、三小节歌词,也就轻松自在了。同时我又引导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积累,并且让学生感悟背诵的方法。进行及时的总结,逐渐形成学生学习的能力。

  五、读写结合,创编歌词

  学文后,我还让学生以《美丽的长春我的家》进行仿写训练,效果较好,我发现他们写完后还在互相欣赏呢。我想语文教学就是要既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7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幽默的风格以及aba结构和特别的"叮"声出现的规律。

  2、创编为打字机加油、放松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打字机的多媒体课件。

  2、教师自制图谱。

  3、幼儿参与制作"手抽纸"包(缝在帽子上,里面装满叠好的用废报纸做成的手抽纸)若干、旧尼龙袜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打字机图片,让幼儿回忆以前了解的有关打字机的知识。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师:在很多年以前,人们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打字机来打字。美国有个作曲家名叫安德森,他就用了打字机发出的哒、哒的声音写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叫《打字机》,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2、欣赏音乐课件《打字机》。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仔细听。注意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幼儿欣赏音乐)师:好看吗?你们听到了什么?(听到打字机哒哒哒的声音)师:还听到了什么?(叮的一声)师:还有没有小朋友听到"叮"的声音?谁知道"叮"的声音是什么意思?原来打字机发出"叮"的一声表示第一行文字已经打好了,提示打字员要换到第二行打字了。

  3、教师出示图谱,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师:我把打字机这首音乐画成了一幅图谱,请你们一起看看。

  我们再听一次音乐,"叮"的一声在什么地方出现?我们试着把它拍出来好吗?(幼儿跟做拍手动作)

  4、分a、b段欣赏乐曲,学习游戏动作,掌握关键节奏和表现关键情绪。

  (1)老师带领幼儿用打字、拍手的动作掌握节奏。

  (2)老师让幼儿用小椅子代替打字机,再次掌握节奏。

  "为了让游戏更好玩一点,我们现在把板凳当打字机,准备好了吗?"(玩游戏)

  (3)启发幼儿创编为打字机加油、给打字机"按摩"的动作。

  师:打字机和人一样,劳动久了就会有点累哦,所以它也要休息一下,我们给它加点油,让它放松一下好吗?(幼儿做按摩动作)

  5、欣赏两位教师合作的示范表演。

  师:想不想让游戏更好玩一点?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我的打字机,大家和她打个招呼吧!(配合活动的教师来到现场)师:我们要给打字机安上纸,安在什么地方呢?(把"手抽纸"包安在头上)师:我们还要给打字机加油,想想看从哪里加呢?(幼儿提出:耳朵、嘴巴、鼻子等)师:现在请我的打字机和我一起开始工作好吗?(完整示范合作游戏的'动作方式)

  6、分角色随音乐表演。

  师:现在就请靠得最近的一对好朋友相互商量:谁当打字机,谁当打字员!要当打字机的小朋友先到老师这儿来拿打字纸,请当打字员的小朋友帮助当打字机的朋友装好打字纸,然后请打字员站在打字机的后面,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开工啦!(合作游戏一次,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7、再现幼儿活动场景,共同分享。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今天活动里小朋友们的表现吧!(老师回放活动录像,组织幼儿观看。)

  8、幼儿整理文件纸放人尼龙袜中,制作成"流星球",活动结束。

  师:哎呀!你们看看,这满地的文件纸,太乱啦!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小朋友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包成一个球,再塞进这些旧袜子里面,制作成体育玩具流星球好吗?(老师组织幼儿收拾场地。)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8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树叶飘飘》,感受歌曲的主题,提高歌曲欣赏的能力。

  2、启发幼儿想象树叶飘荡的情景,并用动作表现。

  3、鼓励幼儿大胆的尝试,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秋游图片、各种形状的树叶做成的饰品

  [活动过程]

  一、观看可见,感受活动的快乐

  师:“孩子们,昨天咱们去见树叶,我们一起来看看照片吧。”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看)

  二、发挥想象,虽音乐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树叶飘荡的情景。

  1、初步尝试肢体动作表现情感。

  师:“小朋友好高兴呀,树叶好漂亮呀!从一个小芽芽可以长成这么漂亮的树叶,小芽芽怎么长成树叶的?请你用动作表示出来。”

  (引导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表达)

  师:“大家做的真棒呀!”

  2、初步感受音乐,发挥想象表现树叶在风中起舞

  师:“树叶站在高高的树枝上。随风起舞,太有意思了。老师有个还注意,步入,我们开始当作一片树叶随风动起来吧。好吗?”

  (伴奏在中音区,轻柔的)

  师:“风停了,”引导幼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启发幼儿想象狂风时的情景

  师:“有风的天气真好玩。但是,不是每天都会刮轻风,还会刮什么风?你能作出树叶在风中的样子吗?”

  三、感受节奏的不同变化,并大胆的作肢体动作

  1、师:“让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看看天气有什么变化。”

  (伴奏弹奏两遍,时快、时慢、时停。教师并不断提醒幼儿根据节奏的变化改变动作。)

  2、请个别幼儿尝试表演

  教师小结。

  四、完整的表演

  (音乐从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

  用树叶装扮自己,完整的表演。

  五、活动延伸:

  捡一些树叶,做成树叶标本。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9

  活动目标:

  1、体验、感受歌曲中小女孩孤单、无助、害怕但又坚定的心情。

  2、能用自己的语言、形体、表情等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虫儿飞》旋律及歌曲。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出示MP3,告诉小朋友有一段音乐藏在里边,猜一猜。播放音乐,幼儿初谈感受

  指导语:听了这段音乐之后你有什么感觉,想到些什么。

  二、通过听觉、视觉的结合重复欣赏歌曲,充会体验歌曲。重点体验第一部分。

  (一)第一遍,初步说自己听了歌曲之后的感觉。分析歌曲基本情感。

  指导语:其实这段音乐是一首歌曲的旋律,咱们来听一遍这首歌曲,想一想,你的感觉和你会想到的和刚才是不是一样。歌曲的名字叫《虫儿飞》

  (二)第二遍,闭眼听音乐歌词,感受歌词的美。重点体验理解第二段(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

  指导语:歌里有哪些歌词最让你感动。为什么感动?

  天上的.星星为什么要流泪,地上的玫瑰为什么会枯萎。(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情来表现)

  (三)第三遍,教师清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境。

  (四)第四遍,出示挂图,幼儿观察图画,将听音乐与看图画结合起来欣赏

  指导语:其实这首歌是发生在一位小女孩身上的故事。小女孩怎么了?为什么会哭?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你这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鼓励幼儿表现出来)

  (五)第五遍,情感的提升,讲述背景故事,在有故事铺垫的基础上再次欣赏音乐,支持幼儿提升情感。

  指导语:到底小女孩为什么一个人坐在这里流泪呢?听了故事,你就知道了。 这一次你又有什么感觉?

  四、支持幼儿找出歌曲中坚定的情感,欣赏感受第二部分。鼓励幼儿大胆用形体等表现出来。

  指导语:其实小女孩也很坚强,很勇敢,她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找到妈妈。歌里边也有唱到她的这种坚定的心情,想一想,歌曲里是从哪里开始表现小女孩子坚定的心情的。

  五、一起完整地表现歌曲。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10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孩子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喜欢用动作表现歌曲,将自己美好的心情表现出来,给孩子提供更多材料,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歌表演。

  2.借由乐器联想表现盖房子的过程,并歌曲伴奏。

  3.体验劳动后的喜悦心情。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重点难点:

  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歌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音乐MP3、打击乐器若干、盖房子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1.你看过工人盖房子吗?房子是怎么样盖起来的呢?

  2.播放盖房子的.视频(或户外观察幼儿园对面楼房的修建过程),并说一说工人叔叔在干什么?

  3.听一听盖房子时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玩玩、想想:

  1.出示打击乐器,请幼儿自己探索乐器。

  2.想一想盖砖块、抹水泥、钉钉子可以用什么乐器表现,并选择出乐器。

  3.引导幼儿将乐器的声响与盖房子的动作连接。

  三、听听、唱唱:

  1.播放音乐,幼儿听一听。

  2.听赏并学唱歌曲《盖房子》

  3.幼儿练习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跟着音乐节奏敲奏乐器。

  一组扮演搬砖块,一组扮演水泥。两组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活动反思:

  游戏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大班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大班幼儿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所以,我觉得要提高大班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培养大班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最关键的就是要从提高大班幼儿兴趣入手。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不足的就是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本次活动超过了所规定的时间。

  小百科:房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áng zi,指供人类居住、从事社会活动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电视剧剧名。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11

  活动目标:

  1、倾听乐曲《森吉德玛》,体验欢腾热烈与宁静悠远这两种不同的情境。

  2、用相匹配的动作表现音乐,随乐句表达自己的感受。

  3、体验活动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森吉德玛》。

  2、音乐《森吉德玛》。

  活动过程:

  一、谈话,感受节奏。

  小朋友,我是马妈妈,你们来当小马,我的小马在哪里呢?有的小马蹄发出的声音怎么跟我不一样的?来。妈妈教你一个办法。把手指并拢,手背让它拱起来。试试看,走起来。小马,走起来。小马小马,走,走,走,走,走,走,跟着我,走一走,走一走,跟着妈妈走起来,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稳了,走走走走,走走走走,快快走,走走走走,慢慢走,走走走走,脚步走稳了。小马快快地走,小马慢慢地走。“吁——”小马怎么了?“小马停住了”。

  二、完整欣赏音乐。(aba)

  听,是什么声音?妈妈先去看一看。

  放音乐《森吉德玛》,老师表演律动。

  三.分解练习。

  哎呀,刚才妈妈玩得可真是太开心了,你知道妈妈都去哪里玩了?(树林里,树林里,妈妈欢乐地奔跑,草原上,跑累了,妈妈就在草原上散散步)在树林里,你看到妈妈怎么玩了?(用手怎么玩,用脚怎么玩、用嘴巴怎么玩的.?(可以请小朋友做)

  1、现在,小马一起来练一练。

  (跟着音乐拍膝)

  跟着第一段音乐表演。

  2、小马,看看到哪里了?(草原),走累了,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欣赏一下草原上的风景。你看到了什么?草原上空飘着好多的白云,去抓一抓白云,口渴吗?喝喝水,草原上好多碧绿的小草,摸摸草原上的小草。

  跟着第二段音乐表演。

  练习好了,妈妈带你们去玩喽!注意听好音乐,跟好妈妈。你准备好了吗?

  跟着音乐在位置上完整地表演一遍。

  好玩吗?我们再来一次。

  四、完整表演。

  1、小马,还想不想跟妈妈一起去玩?

  那你们站起来跟妈妈练习好本领,妈妈就带你们一起去玩。

  幼儿起立,跟着老师一起表演律动。

  根据幼儿的表现提要求。

  2、今天,妈妈玩得有点累了,妈妈呢,请来了小乐器跟小马玩,小马准备好了吗?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12

  设计意图

  《师王进行曲》是《动物狂欢节》中的作品,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狮工威风凛凛的形象。曲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狮王出场吼叫的情景;第二部分狮工大摇大摆出现在小动物们的面前;第三部分是描绘狮王与小动物们共同狂欢的情景。为了让幼儿能深切地感受乐曲,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贯穿全曲,利用图谱、语言、动作、游戏等方法让幼儿更形象感知和表现音乐形象和内容。让幼儿通过听、看、说和肢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悟,在欣赏活动中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并在感受的同时体验快乐。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浓厚兴趣。

  2、能安静地倾听、欣赏音乐,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能力。

  3、喜欢达的形象,愿意在音乐的.伴奏下创造性的用各种动作表现乐曲的内容。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谈话导入,引导幼儿子音乐的伴奏下,做出小动物行走是的动作。

  师∶雨后的森林舒服极了,天空湿润润的,很舒服,小动物们都走出来了,呼吸新鲜的氢,他们走来了。幼儿听音乐做各种小动物跳、走的样子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二.基本部分(播放ppt1并播放音乐,继续故事导入∶忽然这些小动物们都惊慌失措的向深林深处跑去,好像要迎接以为重要的人物,它到底是谁呢?)

  让幼儿完整的欣赏乐曲,初步感受旋律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

  (1)引导幼欣赏音乐,并带着问题去听。

  (2)完整欣赏第一遍音乐后,教师设计提问

  师∶小动物们迎接一位重要人物,你认为这个重要的人物会是谁呀?(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受?)

  师∶你听了这首曲子之后有什么感受?

  幼儿1∶老虎,因为节奏很强

  2∶我认为是狮子,因为狮子是森林大王,小动物们跑去迎接大王。

  师: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通过音乐感觉是一个很凶猛庞大的动物来了,那到底是谁呢?其实音乐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师:我们跟随音乐画一画狮子头像。

  师:是谁来了?(狮子)

  师:是狮子来了,今天狮子来巡视大森林

  (3)出示图谱,请幼儿分段欣赏音乐

  师:听音乐狮子发出什么声音?(吼叫的声音)

  师:吼叫了几声?

  幼儿听音乐回答(4声)

  师:我们一起听音乐学学狮王吼叫的样子。

  (4)幼儿上台扮演狮王,吼叫,走路的样子感受狮子威风凛凛的形象特征

  (5)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6)出示图谱学习歌曲《师王进行曲》

  师:狮王边唱边向小动物挥手致意

  (7)幼儿扮演狮王

  幼儿听音乐进行表演

  (8)介绍师王进行曲

  (9)结合图谱分段欣赏音乐。

  提问:听听结尾是什么声音结束的?(钢琴演奏,狮子吼叫结束)

  (10)欣赏第三部分音乐,感受小动物与狮子在一起的情景

  教师引导幼儿扮演小动物与狮子在一起的情景

  (11)对照图谱完整欣赏乐曲。回忆三段音乐是怎样表演的?

  1讲述,在讲述过程中尝试用简单形象的动作来表现乐曲中狮子与动力物的形象。

  2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师幼共同进行音乐表演

  三、结束部

  教师导语∶小动物们,今天的动物音乐会太精彩了,圣桑斯爷爷不光为狮王创作了音乐,还为很多动物创作好听的音乐

  比如有萌鸡和母鸡。有大象,有天鹅等十四首之多,都汇集在圣桑斯的动物狂欢节里,《师王进行曲》是《动物狂欢节》中的一首,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欣赏到更多有关动物的音乐,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13

  【活动前评析】

  通过“三八妇女节”我为妈妈做件事主题活动延伸到活动区制作面条,并且学着妈妈煮面条的样子,幼儿对面条下锅前、中、后的各种状态进行了讨论,在这个音乐欣赏活动中,将三首名曲让幼儿进行分辨和感受,与煮面条的过程融合在一起,感知音乐的旋律、给幼儿带来的情绪情感的体验。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煮面条的基础上,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2、能理解音乐的性质,根据音乐内容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生活中煮面条的经验;

  2、音乐盘、录音机、图片(没煮前的面条,放在锅里的面条,水沸后的面条)

  【活动过程实录】

  活动过程:

  一、回忆表现的对象

  1、集体交流

  师:你们见过爸爸妈妈煮面条吗?

  面条没煮之前是什么样儿?(引导幼儿说出硬梆梆,直楞楞的,脆脆的等词汇)

  面条下锅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慢慢变软,变弯)

  水开了,面条又变成什么样子了?(绕来绕去,面条粘在一起)

  面条煮好了,还要做什么呢?(加调料让面条更好吃,还要记住关火,对幼儿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听的曲子,小朋友们仔细地听,这些曲子表现得是什么,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倾听与想象

  1、第一遍:倾听与感受

  提问:这曲子好听吗?那你们觉得有几段?(三段)

  小朋友的耳朵真灵都听出来这首曲子有三段。

  第一段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呢(雄壮有力很有节奏)

  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慢、柔、舒缓)

  第三段有什么样的感觉?(越来越快,让人听了很兴奋、很激动)

  师小结:阮老师觉得这首曲子很像我在家煮面条的过程,第一段雄壮有力就像没煮的面条一样硬梆梆,直楞楞的,第二段很慢很柔就像慢慢变软的面条,第三段音乐节奏越来越快一听就像在锅里打结的面条绕来绕去的。

  我们边听音乐边把它画下来吧。教师在三张白纸上进行三首曲子不同的线条描绘。幼儿可以跟着音乐用小手和教师一起进行描绘。

  2、第二遍:倾听与匹配

  阮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请你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应该放在这在3段中的哪一部分呢?

  3、第三遍:倾听与匹配------请幼儿根据音乐贴相应的图,并想象动作。

  (出示图片2:放在锅里的面条)提问:这一张呢是什么样的面条呢?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

  (出示图片1:没煮前的面条)提问;这一张是什么样的面条呢?(硬梆梆的直愣愣的,像没下锅的面条)应该放在哪儿呢?你觉得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呢?

  (出示图片3:水沸后的面条)最后一张图片,应该放在哪里呢?这一段可以怎样表现呢?面条煮熟了,关火了,面条不会再动了,我们摆个造型吧。

  小朋友刚才想了好多的不同动作,我们来听音乐把动作连起来表现出来吧!

  强调幼儿可以合作

  4、感受音乐随音乐表现各段动作

  5、难点:幼儿感受音乐做身势(面条下锅的音乐)

  这时候面条下锅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集体表现,教师融入)。

  小朋友想了很多面条下锅的动作,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完整地来表演一次吧,记住一听到这个特别的声音面条就要下锅了。

  6、完整表现乐曲(启发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

  三、音乐游戏

  第一遍游戏:

  (老师穿围裙拿勺子)我是厨师,在我要正式开始煮面条了,今天我准备了一口大锅,请面条们都站在锅的外面,听到了特别的声音时才能下锅。

  第二遍游戏:

  我要请个小朋友来当个厨师,其他小朋友都来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作者:北京市市辖区顺义区赵全营中心幼儿园大班阮北)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14

  设计思路:

  欣赏经典童话故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幼儿理解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将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融合,能使故事情境立体化,让幼儿走进故事的意境,理解故事、展开想象。

  音乐作品能"烘托气氛,渲染情感,赋予想象",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文学作品的特点及情节变化,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音乐作品,整合推进。欣赏文学作品时融入音乐作品,能让幼儿有想象表达的空间,能提升幼儿综合感受的能力,能为幼儿更好地感知文学作品提供支持。

  将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融合推进,需要注意对音乐作品的选择,要与文学作品匹配,运用时要把握好时段,对作品的意境、情感也要能正确把握;要仔细分析不同作品的不同价值定位,如哪些地方需要分析和感受,哪些地方需要想象、描述和表达等。

  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的有效融合,形成"立体"的欣赏氛围。本活动融入了四段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一:欢快的新年音乐;片段二:忧伤的音乐;片段三:充满想象的八音盒音乐:片段四:凄美的和声音乐。四段音乐把幼儿从美好的现实生活带入了故事情境,并在欣赏与感受音乐作品中体会小女孩所处的环境与心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提升了幼儿的感受力与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倾听感受音乐,帮助幼儿感知故事的情节变化,体验小女孩的心情与愿望。

  2、激发幼儿欣赏音乐和故事的兴趣。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ppt片段(片段一:卖火柴的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卖火柴的情景;片段二: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边的情景;片段三: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的情景;片段四:奶奶带领卖火柴的小女孩飞向天空的情景。

  2、音乐片段(音乐一:欢快的新年音乐《abba-haPPYnewyear》;音乐二:忧伤的音乐《爱情白皮书》插曲一星华的回忆与想念;音乐三:充满想象的八音盒音乐《阳光·舞·甜橙》;音乐四:凄美的和声音乐《卡洛儿一假如爱有天意》)。

  3、完整的视频(配上故事讲述)。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一:欢快的新年音乐)引出故事,激发倾听兴趣

  1、这段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2、你知道什么节日快要来到了?人们会做哪些快乐的事情?

  教师小结:欢快的`新年音乐让我们联想到新年的欢乐气氛,还想到了许多开心的事情。

  (变化音乐,播放忧伤的音乐)

  【设计意图:在同一个节日,播放两段截然不同的音乐,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冲击感,激发他们倾听故事的愿望,为幼儿对小女孩的生活遭遇产生同情心而埋下伏笔。】

  3、听了这段音乐你感觉会发生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播放忧伤的音乐,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形成"立体"的欣赏氛围,为幼儿"走进"故事打下基础。】

  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欣赏音乐、倾听故事、理解故事

  1、观看片段一:卖火柴的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卖火柴的情景。

  (1)从这张图片上看,小女孩过着怎样的生活?

  (2)从哪里看出小女孩非常冷?

  (3)看到这样的画面和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讲述故事:这是圣诞节的前夜,正下着雪,天气冷得可怕。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街上走着,她的衣服又旧又破,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她的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一路上不停地叫着:"卖火柴呀,卖火柴呀!"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整整一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铜钱。

  2、观看片段二: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边的情景。

  (引出音乐三:充满想象的八音盒音乐)(1)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你能说出小女孩的幻想吗?她会有哪些期望呢?

  【设计意图:引入充满想象的八音盒音乐,让幼儿从音乐中"听"到希望,他们忽然感觉事情会有转机,想象的大门立即打开,他们会把自己的祝福与心愿编入故事中,此时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平台。】

  3、观看片段三: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的情景。

  (1)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吗?

  (2)小结:小女孩第一次幻想到"火炉",因为她太冷了,她渴望获得温暖;第二次幻想到"烤鹅",因为她太饿了,她渴望吃到食物;第三次幻想到"圣诞树",因为她太孤独,她渴望得到快乐;第四五次幻想到"奶奶",因为她很痛苦,她渴望幸福,擦亮整把火柴,因为她怕失去奶奶。

  (3)开始的时候小女孩一根火柴都不舍得用,为什么后来会擦亮整把火柴?

  教师讲述故事: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活动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19世纪丹麦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杰作。这篇童话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饿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深刻地控诉了当时丹麦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合理性?揭露了专制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二大段?学习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的光亮中看到种种幻象?从而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静下来的时候细细反思这堂课?总结了以下几点成功之处?需改进之处以及困惑之处

  一、成功之处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推动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努力创设情景。上课前?欣赏火柴《天堂片断》?精心设计开课导语?上一节课?我们从安徒生的笔下认识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晚上?在一年的最后一夜?小女孩还在大街上卖火柴?让我们把思路拉回到19世纪那个寒冷的夜晚……另外?借助音乐?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景中来。2、文本对话?领悟课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学时?能够反复读?一次一次地与文本对话?领悟课文的内涵?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能够引导学生去体会?幻景越是美好?现实越让人感到悲凉?学生也能领悟到小女孩只能通过幻想来满足一下她对幸福的渴望?太可怜了。学生在一次次地与文本对话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一次次从美妙的幻想回到痛苦的现实生活中。深刻体会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3、反复朗读?升华学生情感在突破难点?领悟课文内涵之后?通过配乐朗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小女孩生活的悲惨?从而对她产生了深切的同情。

  二、须改进之处1、教学目标的第三点?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这一点达成度不高?我想?在教学中?如果适时的点拨一下这种写法?应该会更好?2、课的结尾可以适当有一些拓展?培养学生的爱心?激发学生用笔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愿望。

  三、值得思考之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的人文性则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领悟和把握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前提。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虽然明白这一点?但是上课时如何很好的去操作却很难?总有一种眼高手低的感觉。所以如何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课上达到完美统一?教师该如何操作是我在将来的教学中需要思考的。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15

  活动目标:

  1、在歌唱活动中体验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2、会用活泼欢快的情调,有表情地演唱。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在欢快的乐曲中自由做动作跳入活动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问:六一节小朋友最喜欢赶什么?交流已有的有关六一活动经验,与幼儿共同理解歌词,跟着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并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调。

  3、幼儿先分乐句,后整首跟唱歌曲。

  4、幼儿戴着发套自由地演唱和表演歌曲,体验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5、复习邀请舞,进一步感受活泼欢快的节日气氛。

  教学反思:

  六一之前我们是忙碌的.,六一之后我们是收获的、幸福的,这种幸福是和孩子们一起参与的各种活动,看着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成长欣慰的幸福,这种幸福是“把节日还给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节日带来的快乐与收获”这种理念。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展示了他们活泼的个性,给了他们一个平等的机会去参与,去体验,去感受,使“六一”庆祝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03-15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05-27

【精选】大班音乐欣赏教案4篇08-13

【精选】大班音乐欣赏教案三篇08-06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15篇04-25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精选13篇)07-21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合集8篇10-26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模板8篇10-30

大班音乐欣赏欢乐颂教案12-22

【热门】大班音乐欣赏教案3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