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儿垂钓》的教案

《小儿垂钓》的教案

时间:2024-07-18 12:56:4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儿垂钓》的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儿垂钓》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儿垂钓》的教案

《小儿垂钓》的教案1

  教材分析:

  《小儿垂钓》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七绝,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稚、侧”,认识“纶”、“莓”,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遥招手、鱼惊、应”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话说出《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孩子的天真、可爱。

  3、掌握“读一读、猜一猜、品一品、写一写”的学诗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默写全诗。

  5、品味乡村生活,感受童年快乐,生成素朴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和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积蓄童年情愫,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品味古诗语言,抓住“蓬头”“遥招手”等词语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1、让爸爸妈妈帮助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的乐事。

  2、鱼竿、小凳、补充材料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听说,咱们四年级1班的学生个个都是好样儿地,这不今天我就自告奋勇地要来给大家上一节课,大家欢迎我吗?掌声。这么热情,那老师送给你们一组有趣的图片作为感谢吧!想看吗?看,鞋子进水了,却依然玩得好玩吗?玩过吗?这是有趣吗?

  同学们有过哪些快乐的童年回忆呢?来,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童年的快乐!

  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

  你和家人朋友去钓过鱼吗?老师调查一下,钓过鱼的小朋友举一下手。

  (问没举手的学生):你们没钓过鱼怎么说喜欢钓鱼呢?

  看来同学们确实都喜欢钓鱼。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有关钓鱼的知识。

  第一个问题:在什么地方钓鱼?

  第二个问题:你们是选择人不常去的地方钓鱼呢,还是选择人经常去的地方钓鱼?为什么?再问一个问题:人不常去的地方草长得茂盛,还是长得稀少?为什么?(你很聪明。你善于观察。呵呵,大家真是钓鱼的高手!)

  一。揭题生趣

  1、钓鱼确是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小孩儿学钓鱼就更有趣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师板书)。请大家拿出笔来,跟老师一起认认真真地在作业本上写好课题。

  【注意提示】“垂”的横画比较多,第二横最长,写的时候还要注意笔顺。“钓”的右边是一点。

  2、齐读课题。这个题目很好懂。同学们能通过这个题目猜出这首诗的内容吗?

  3、看来同学们不仅是钓鱼的高手,还是猜谜的高手。

  二。初读觅趣。

  1、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了、朗朗上口为止。

  2、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很顺口地读。

  3、读得不错!比如,“稚子”的“稚”是翘舌,“垂纶”的“纶”是边音,真是读得非常准确!谁再来读读看,不但顺口地读,而且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读!

  4、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5、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6、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诗的'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7、读诗就是要这样,读出节奏、读出味道,现在同学们一个个俨然已经成为了诗人。

  刚才同学们通过题目猜了这首诗的内容,猜得不错!现在课文又读得这么棒,让你们联系诗句再来猜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我想一定能猜得更好,说得更具体。大家可以请插图帮忙。

  指名回答。(这首诗说的是:一个小孩坐在草丛里学钓鱼,一个过路人向他问路,他怕鱼惊跑了,没有回答他。)看看,大家又进了一大步!

  三、细读品趣。

  1、理解前两句

  其实,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藏着许多有趣的画面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继续来细品其中的趣味,我们先猜这首诗的意思吧,争取猜得更准确。

  (1)先猜第一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你们先把“蓬头”、“稚子”、“垂纶”这三个词的意思猜出来。

  (“蓬头”的意思是头发乱蓬蓬的;“稚子”的意思是小孩子;“垂纶”的意思是钓鱼。)

  猜得好!连起来怎么说?(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学钓鱼。)

  (2)下面我们来猜第二句“侧坐莓苔草映身”。

  “莓苔”的意思其实前面大家已经猜出来了,是什么?(人不经常去的草丛)“侧坐”也好猜?为什么要侧着身子坐着呀?(师示范,侧身观察,表现认真期盼的心情)

  “侧坐莓苔”我们猜出来了,意思是?

  那“草映身”呢?(野草掩映着身子。)

  也就是说,我们猜“映”的意思是掩映、遮掩?遮掩住整个身体吗?怎样的野草才能遮掩住小孩子的身子呢?

  (3)前两句我们都猜好了,现在请大家合起来说一说。提醒一下,想好了再说,尽量说清楚、说完整。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学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里,茂盛的野草遮掩着他的身子。)

  (4)围绕着这句话,你觉得这个孩子哪儿让你觉得他特别有趣,特别惹人喜爱?

  “蓬头”这个小孩子为什么会头发乱蓬蓬的?我们现在就来猜这个问题。你从“蓬头”中品出了趣,淘气,体会到孩子的天真可爱。

  “侧坐”,认真专注的细微的动作,把小儿垂钓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草映身”(可见小孩子身子小))贴心○(是啊,如果是大人哪会有“草映身”的趣味呢

  “稚子”,稚嫩,可爱,天真。

  “学”非“玩”,似懂非懂,专注认真,趣味无穷。

  (5)我们现在通过前两句来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加上表情读出小孩的淘气、认真(这是个淘气、顽皮的小孩。他喜欢钓鱼;蓬着头,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里。)读出对小孩的喜欢。

  (这是个聪明的小孩。他虽然是在学钓鱼,可已经知道要找个偏僻的地方。)我们现在再来读这两句,来夸夸他。

  2、理解后两句

  刚才我们是用先猜词意,再把词意连起来猜出句意的办法,弄清楚了前两句的意思,感受到小儿钓鱼的一番情趣。下面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先读读后两句,再独立去猜后两句的意思。猜好了请悄悄告诉我或者说给你的同桌听。

  (1)学生自由猜,告诉同桌,集体交流:一个过路人向小孩问路,小孩远远地向他招手,因为他怕把鱼惊跑了,所以不答应人。一个过路人干什么?小孩怎么做的?

  (2)说得很好。能把这组有趣的镜头表演出来吗?谁来演“蓬头稚子”?

  会钓鱼吗?(那你是真正“学垂伦”哪!别紧张,老师教你,一手拿住鱼竿,给鱼钩装上鱼饵,再把鱼钩甩到河里,随时关注水面上浮漂的动静,一下子就学会了!)快看,一条鱼儿游过来了……侧过去看看哪!

  (3)我就是那个路人了,我就站这儿行吗?那我还得远远的,到哪边呀?(抓住“遥”)

  师自言自语:我跟老朋友已多年不曾见面了,这次应邀,特来拜访。可是几年不见,这道路跟村庄都有些变样了,我都不认得路了,这如何是好?得找人问问才行!(师用手张望)奇怪!远处有一个小孩蹲在草丛里干嘛呀?我来问问他:喂小朋友,到张家庄怎么走?(声音大一些,语气要有礼貌)

  (4)他演得对不对?(是招手不是摇手?孩子那么小,你这样招手路人看得见吗?)

  (5)我这么礼貌地问路,这孩子不赶快大声告诉我,却对我招手,他心里在想什么呀?大声着急,礼貌不能不理,担心

  (师走上前)我来问问你,我请你帮忙,你不回答,对我招手!为什么不应声?你心里在想些什么?这个动作什么意思?

  (6)这位路人你看见小孩在对你招手,又在想些什么呢?你会怎么看这位小孩儿?(好的,看你钓鱼这么认真,我不会怪你的。)

  知道我这位路人怎么想吗?(这小鬼太有趣了,太可爱了,走看看去1真不错,既在享受着钓鱼的乐趣,也还不忘做个热心人!问路哦,明白了,谢谢你!哟,鱼上钩了,快拉!)

  (7)同学们,看到这有趣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是否想起了什么?

  (8)我们演得怎样?谁还想来演一演!那好,大家朗诵前两句,后两句他们俩演!

  (9)我们现在再通过后两句来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这是个聪明的小孩。他知道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这是个机灵的小孩。他知道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他又想告诉路人路怎么走,就叫路人走到身边再轻声地告诉他。)大家都在表扬这个小孩。加上动作。读出童趣。

  学生读。

  四、诵读吟趣

  1、一首《小儿垂钓》,短短四行,却给我们勾勒了一位天真浪漫,稚气可爱的小unjs儿的形,(音乐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充满童趣的《小儿垂钓》师范读全诗。

  2、哦,多么可爱的孩子呀,“蓬头、侧坐、学垂纶”还真钓到了鱼。孩子,你的心情怎样?你来开心地吟吟这首诗。

  3、这位路人,你看见那个可爱的孩子了吗?你喜欢吗?读出你对孩子的喜欢来。

  4、各位小诗人,你们也看见了那个孩子和那位路人吧,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大家自由读诗吧,读出你自己的感受来。学生读。

  5、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你们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配乐齐诵。全体起立。

  6、诗我们不仅会读了,会背了,还读出了诗中意,诗中趣。下面拿出练习本,写写这首诗。我找两个同学,上黑板,每人写一句。(字写得工整的)

  写的时候注意四个字的写法。一是“蓬头”的“蓬”,草字头,乱得跟杂草一样;“稚”,右边是个隹,四条横;“纶”“莓、苔”

  五、拓展赏趣

  1、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请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材料,读了吗?

  2、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按照刚才学古诗的方法,读一读、猜一猜、品一品,好好体会一下其中的童趣。

  3、学生汇报交流。(请三个左右的学生,提示:有喜欢×××写的诗吗?)

  《所见》:骑牛,唱歌、捕鸣蝉,哪一样不是充满童趣的呢?无忧无虑,多么快乐呀!

  《村居》:这么美的春光,放飞的岂只是纸鸢?放飞的还有无尽的童趣!

  《宿新市徐公店》:多么漂亮的蝴蝶呀,抓到它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儿呀!就算是蝴蝶没抓到,可是快乐却已经装在他们心里了!

  六、总结明趣

  1、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儿垂钓》,还读了几首童趣诗。冰心奶奶曾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就是儿童。孩子们,你们拥有这世上最宝贵的童真、童趣、童心,永远不要放弃:童心不泯,童趣永在……

  2、最后,让我们再把这首诗吟诵一遍,把这美好的童真童趣永留心间。

  七、布置作业

  诗歌学完了,老师还想给大家留两个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完成吧:

  1、展开想象,把《小儿垂钓》改写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2、画出你想象中的小儿垂钓图,再和书本上的插图比较比较。

《小儿垂钓》的教案2

  【教学时长】

  30分钟

  【教学过程】

  【课件1:20.古诗两首】

  一、赏画入诗——品读诗句

  1.人们常说“吃鱼没有捕鱼乐”,古往今来,无论老少都抵挡不住它的诱惑。瞧,【点击课件2:《小儿垂钓》的画面】这就是我们上一节课认识的正在认真学习钓鱼的小男孩。这幅生动的画面曾经打动了哪位诗人?(唐朝诗人——胡令能)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是——(板书课题:小儿垂钓)齐读课题。

  2.【点击课件3:诗歌一二句】谁愿意通过你的朗读把你眼中小男孩的模样读出来?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

  师评:(1)老师听出来了,这是一个可爱机灵的小孩子。

  师评:(2)是呀,多么聪明的小孩子!

  师评:(3)这小孩多有趣呀!

  师评:(4)你把小孩读得很小很小,充满稚气呢!

  3.小结:通过你们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孩子可爱的模样。这真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啊。(板书:天真活泼)

  4.不过呀,他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发现小儿学垂纶学得怎么样?观察一下他的神态,能用你知道的成语概括一下吗?(学生看图感受,用成语概括)生: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一丝不苟(师评:看来同学们平时积累的成语可真不少!)

  师:瞧他那股认真劲,真是——专心致志啊!(板书:专心致志)

  二、字理品诗——激发兴趣

  1.过渡:是啊,小孩子正在专心致志的钓鱼,眼见一条大鱼游了过来,鱼儿要上钩了,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呢?

  (1)学生交流作答(请你说说看,你说、、、、、、)

  (2)偏偏这时来了一个问路人,这就是诗歌后面两句的内容。【点击课件4:诗歌第三四】学生齐读

  (3)有人问路,为什么小孩只做动作?(指名学生回答:因为他不能回答人家,只能做手势)

  (4)哦,所以他只得不应人了!有人问路都来不及不回答了,小孩学得多认真啊!那我们就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让这幅画活起来,好不好?

  2.字理识字——遥

  (1)师生合作表演:你们是认真垂钓的小儿,我是问路人。我该站在哪里呢?诗句里哪个字提醒了我们?

  生:遥

  (2)【点击课件5:遥】师:找得真准!我们一起来看看“遥”的字理,理解它的意思:这儿有一张“遥”的古代象形图片,以及各时代它的演变过程,这是篆书“遥”的写法,按照字理识字“先分解,在组合”的原则,“遥”是形声字,把它分解成形旁“辶”表意,篆书“辵”上部象路,下部象脚(止表示脚)表示路远;“ ”表声,它是瓦器的通称,那这两部分合起来表示古时去远处取水需要瓦器。本意是远。

  (3)同学们,明白了“遥”的意思,我这个问路人应该站得离你们——远远的`。

  (4)中国的汉字非常神奇,我们给它换个偏旁就能识记好多字。你能给“遥”换个偏旁变成另外一个字吗?(指名作答)

  生:摇瑤窑谣徭

  (5)同学们认识的可真不少,这就是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义,声旁表声。

  1、字理析词——招手

  (1)孩子们,你们准备好开始认真垂钓了。(提醒:怎么坐?侧坐莓苔草映身,侧坐——斜着身子坐,很舒服,惬意地坐)

  (2)(自言自语)这到杏花村该走哪条路呢(用手张望)奇怪!有个小孩坐在草丛里干嘛呀?哦,在钓鱼。我来问问他:“小朋友,请问到杏花村怎么走?”(大声喊道)

  (3)怎么都没有回答我呢?我得下去问问看。(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遥招手”的含义。教师相机评价:)

  (4)教学预设:

  A.指名提问: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你对我做什么手势?什么意思?生(做摆手的动作:摆摆手)让问路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师评:是呀,大人钓鱼的时候也拍打扰,你学得很像。

  B.指名提问:谁有不同的理解,你会给我打什么手势?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甩甩手)让问路人走开,不要打扰我钓鱼。师评:这个小儿学垂钓投入呢,拍我吓跑鱼儿呀!

  C.指名提问:请你给我们比划比划,你已经迫不及待想给我们表演了。

  生:(做招手走进的动作:招招手)叫问路人走进的手势,然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吓跑鱼儿了。

  师评:这小儿在专注学垂钓的时候还愿意回答我的问题,谢谢!

  D.谁还有不同的手势?请你来

  生:(先做摆手再招手的动作:先摆摆手再招招手)叫问路人不要喊了,再走近来告诉他,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

  师评:这个小儿可够聪明的呀!

  (5)一个“招手”,同学们就有这么多的理解,真是各有各的情趣,其实呀,专家们也一直在争议呢!让我们运用字理析词的方法,探究一下“招”的字理,你的心中就会有答案了。

  (6)【点击课件6:招】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招”古代象形字图片和其演变过程:它是会意字,篆书形体象手,表示用手招呼人:从召,表示招呼;召同时也表声。本意是打手势叫人。

  (7)这下我们明白了,小儿“遥招手”不是拒绝回答问路人的问题(摆摆手动作),而是怕说话声惊动鱼儿,急忙招手示意(招招手动作),叫问路人走近些

  再回答。这孩子陶醉在垂钓的乐趣中还不忘帮助人,真可爱!这样的招手,钓鱼助人两不误,何乐而不为呢?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这小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

  3、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1)当我冲你们大喊的时候,你们心理的感受就应该是诗中的哪个字——生:怕【点击课件:诗歌三四句】

  (2)原来是“怕得鱼惊”,所以你们“不应人”,所以你们才冲着我“遥招手”。

  (3)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小儿“不应人”的认真劲读出来吗?读读诗歌后两句。(学生品读,教师相机评价)

  师评:是挺认真的。

  师评:钓得很专注呢。

  师评:专心致志,有小大人的样子了。

  师评:真是全神贯注,完全投入了!

  (4)(指板书:天真活泼专心致志)正是孩子的天真活泼、专心致志打动了诗人胡令能,所以他写下了这首诗。

  (5)【点击课件8:整首诗歌,音乐起】古诗既有音韵美,又有节奏美,同学们请认真聆听老师配乐朗读。(师范读)

  (6)好,老师读完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划分好的诗歌朗读节奏,试着应吟诵这首诗,把诗人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配乐齐读)师评:同学们读出诗歌的音韵美来了,真棒!

  (7)【点击课件9:图画】今天这节课,我们与诗中的小儿一起去河边钓鱼,度过了一段欢乐的时光,感受了那飞扬的童趣。让这些童趣定格在我们的脑中。下面请你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首诗背下来。

  (8)大家都背得很认真,老师提一个要求:不能看着文字读,请看着画面读。生:(试着背诵)

  三、比较诗歌,拓展学习

  (1)儿童可爱天真的样子令人陶醉,其实古往今来,不少诗人不约而同的写下了儿童有趣的形象,让我们走进那些熟悉的诗句,体会体会诗中的童趣吧!(师生合作朗读:注意听老师的朗读,你们读好大屏幕上的诗句,包括题目和诗人)

  (2)【点击课件10:儿童诗】

  师引读:因为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勾起了诗人的向往,所以雷震描述: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宋·雷震

  师引读:即使在夜晚,孩子们也有无尽的生活乐趣,于是有了叶绍翁笔下斗蛐蛐的孩童: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师引读:季节更替,孩子们永远有属于自己的乐趣,在菜花金黄的春天: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师引读:即使放学了,回家后也没有太多的烦恼,可以放放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清·高鼎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儿垂钓》,还读了几首童趣诗,诗人们为什么能写出我们儿童的种种童趣之所在呢?我想这和他们拥有一颗童心。用不泯的童心去观察着生活有关。写儿童的诗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再去搜集,查找,做好积累。

  (2)【点击课件11:作业】诗歌学完了,老师还想给大家留个作业。展开想象,把《小儿垂钓》改写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点击课件12:谢谢指导!】

  板书设计:

  21.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天真活泼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专心致志

《小儿垂钓》的教案3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学习生字“稚、侧”,理解“蓬头、垂纶、侧坐、遥招手、不应人”的意思。

  3、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时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及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胡令能”。谁来读一下这段文字

  (出示:胡令能唐代诗人,早年曾为一手工匠,即修补锅碗盆缸的手工业者,人称“胡钉铰”。但是他为人聪明勤奋好学,善于吟诗。他隐居在家乡莆田,其诗传世仅四首。)

  2、一位手工匠最后能写出千古流传的诗歌,真了不起呀!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他的名字。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最有名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出示:小儿垂钓)

  4、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站稳了。“钓”字里面有个点。

  5、“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6、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8、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出示整首诗内容,师配乐范读诗歌)

  二、初读探趣

  1、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p124,自己读读,看谁能把诗歌读流利?

  2、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出示生字“稚、侧、纶、莓”。)谁会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领读)

  3、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你们读得真准!

  4、“稚”和“侧”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师范写。

  5、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个别读。

  6、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一行有7个字,共四句。每行停顿都是2/2/3。所以我们朗读时字音要准确,停顿节奏也要准确。(出示:标上分隔号的整首诗内容)谁愿意再来读读看?齐读。

  三、细读品趣。

  1、诗读正确了,可是,要真正地体会这首诗的情趣和意境,还需要好好的读一读。请你再去轻轻地读一读,抓住诗中的词语好好体会体会,把你认为有趣传神的词圈画出来。

  ⑴出示第一、二行。

  ①在古诗的第一、二行有个词写出了小孩的外貌,找到了吗?

  “蓬头”头发梳得不是很整齐。从中你品出了什么?“蓬头”中品出了淘气,一个“蓬头”,真是野趣十足呀!

  ②“蓬头”写出了小孩的外貌,还有个词形象的写出了小孩钓鱼的姿态呢?

  “侧坐”就是侧身而坐。从小孩坐的姿态看得出小孩钓鱼时怎样呀?一个“侧坐”,把小儿垂钓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悠闲自在!

  ③这里你还圈出了词?“草映身”小孩就坐在草丛中。可以想象小儿垂钓之处使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生趣盎然。

  ④“学”不是玩,小孩似懂非懂,专注认真,趣味无穷。

  小结:同学们从一、二两行诗中体会出了小儿垂钓的种种乐趣,,能把你体会到的“趣”读出来吗?教你方法:边读边想形象。

  ⑵出示第三、第四行

  ①小孩正在专心致志的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大声向他问路,小孩心里会怎么想呢?

  ②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③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2、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连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现在我们再来读整首诗,注意读出其中的情趣来。

  4、读的很好。能把这组有趣的镜头表现出来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演一演诗句的内容,过会我们来进行个表演赛。(情境表演)

  5、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抓词语,想画面,品意境,演情景感受到了小儿垂钓的野趣、乐趣。

  四、吟诗诵趣。

  1、吟诗是自我陶醉的体现。同学们在吟诗的时候,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语速稍微慢一点,声音低一点。(师范读)

  2、请同学们也来试着吟诵这首诗。先自己练练看,过会我们来举行一个吟诗赛。(

  五、拓展赏趣。

  1、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首诗。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高鼎

  单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请同桌两个小朋友共同选择一首古诗好好的读读,体会体会,你能感受到诗中小朋友快乐的心情吗?

  ①能骑牛,唱歌、捕鸣蝉,哪一样不是充满童趣的呢?

  ②这么美的春光,放飞的岂只是纸鸢?放飞的还有无尽的童趣!

  ③蝴蝶是没抓到,可是快乐却已经装在他们心里了!

  六、总结明趣。

  1、出示:冰心奶奶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就是儿童。一个成人再也无法变成儿童,儿童世界永远是一个人最眷恋的“精神家园”。

  2愿我们小朋友永远都拥有这世上最宝贵的童真、童趣、童心,

  六、作业。

  诗歌学习完了,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1)诵:把这首古诗吟诵给爸爸妈妈听。(2)编:把诗歌编成小故事,讲给好朋友听。(3)演:根据诗句内容同学合作表演。板书:小儿垂钓稚侧

  天真可爱

  专注认真

《小儿垂钓》的教案4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轮唱和轮读的方式来歌唱处理。

  教学难点、重点:

  1、有感情的歌唱,控制好音色和气息。

  2、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吟诗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有趣的古诗。(出示《小儿垂钓》)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师:谁来念一念,或者拍一拍朗读的节奏?

  3、尝试用轻巧活泼的`声音齐读古诗。

  4、师示范读,找不同。

  师:我也来读一读,仔细听一听,说一说我读的有什么不同?

  (1)感受四三拍。

  (2)节奏的变化。

  (3)认识休止符。师:这就是四分休止符,停多长时间呢?

  (4)找一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5)诵读三、四两句。

  5、完整的跟音乐诵读。

  二、唱诗

  1、听范唱,并熟悉歌曲的演唱顺序。

  2、用三拍子的声势的韵律表现歌曲。

  3、默唱,画旋律线。

  4、用柯尔文手势模唱歌谱。

  5、用LU哼唱旋律。

  6、跟琴完整的演唱。

  7、唱好休止符,感受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8、跟音乐完整的演唱。

  三、表现

  1、露一手。

  2、《小儿垂钓》的合唱版,说一说其中的表现形式。

  3、设计多种表现形式。

  4、综合表现古诗(演、唱、读、奏)。

《小儿垂钓》的教案5

  一、看图导入

  1、师出示插图说:请小朋友看图说说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引出课题:小儿垂钓、

  2、学生齐读课题

  3、借助插图学习生字“垂”, “钓”

  4、简介作者 :胡令能

  二、初读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师 :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啊,诗人胡令能也把这副美丽的图画变成了一首优美好听的诗呢,小朋友快来读读吧!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

  (1)指名读生字,随机纠正读音。

  (2)指名读课文,指导读通顺,流利。

  3、听老师范读:生划节奏,标重音

  4、学生根据节奏齐读诗歌。

  三、熟读诗歌,通过多种方法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诗意。

  (1)学生反复读句子理解。

  (2)同桌互相讨论理解。

  (3)看插图理解。

  (4)一边表演一边读理解。

  3、自由读,同桌互相背诵。

  四、读,听,画结合,体会诗的.意境

  (1)轻声美读诗歌。

  (2)闭眼听录音,想画面理解

  (3)给诗歌配上美丽的图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生字,观察找出难写的字。

  2、指导学生写难字,扩词。

  3、学生自己写简单字。

  六、作业:

  1、写生字

  2、背诗歌

《小儿垂钓》的教案6

  [教育背景]

  俗话说:欲望是最好的教师。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先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情画意,然后自己用唱、跳、演等方法,体味古诗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迁移创新,延伸提高:

  师: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大家理解了诗意,在你们的脑海中,都浮现一个初学钓鱼的小男孩那可爱的样子。平时我们学古诗都是用读的方法,今天大胆改革创新,用唱、跳、演等方式都可以,表达诗意,诗情。(生自由组合,准备表演)

  组1:我们用唱歌的方式学习,用《刘三姐》的曲子配上古诗演唱。(台上唱得绘声绘色,台下的跃跃欲试。)唱完后,生鼓掌。

  组2:我们用朗读配合动作的方式表演,(两人读诗,一人演小儿,两人扮鱼,游来游去,一人扮过路人。)演完后,生纷纷发言。

  生:我给这个小组提个意见,范明智演的小孩子不像,诗里说他连路人的问话都不理睬,但范明智却东张西望不专心。

  生:我认为谢伟杰演的过路人很好,他弯腰做揖,态度很诚恳,很谦虚。

  师:这两位同学看得可认真了,还结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提出意见,真好。还有哪个小组表演呀

  组3:我们用讲故事配上动作表演。(一个讲故事,其余的扮小孩、苇草、路人、鱼儿。)演出时,生在下大笑,演完后生评:

  生:这次的小孩演得非常好,蒋楚依同学不但动作做得好,神态也很逼真,把垂钓小孩那紧张而又小心翼翼的神情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生:我认为涂航辉同学的故事讲得好,他不但把诗歌的内容表述出来,还加上了时间、地点、天气等内容,就像我们亲身参与了小孩钓鱼的故事一样。

  生:我认为这两条小鱼也演得好,把鱼儿想吃饵又小心试探的动作表演得十分形象生动。……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学钓鱼的情景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诗 中,与诗人一起看到那有趣的场面。特别是第3小组的表演,不仅把小孩紧张的心理与天真可爱的形象演得活灵活现,而且还能根据古诗展开合理的想象,真是棒极了。

  [分析]:整合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唯有将他们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我让学生采用各种喜欢形式来重现古诗的方法比较新奇,学生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有了兴趣,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就高了,思维就活跃起来,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参与,学生化物为我,入情入境,不仅将古诗的内容转化为有声有色的情景,让人如身临其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反思]:

  这首古诗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诗意比较通俗易懂,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因而我在备课时就把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做为教学的重点。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选择自喜欢的方式重现诗歌。在轻松活泼的表演氛围之中,学生入情入境,不仅掌握了知识,体会了作者对小孩的喜爱之情,还培养了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文解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词语解释】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借问:向人打听。

  应:理睬。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儿童题材的诗歌。全诗描写朴实、自然,一个真实可爱的垂钓小儿的形象跃然纸上,可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小儿垂钓》的教案7

  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蓬头、垂纶、侧坐、遥招手、不应人”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时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及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怎么钓的?好玩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诗人笔下的小孩儿钓鱼可是另有一番趣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小儿垂钓》。

  (课件出示:小儿垂钓)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3、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同学们先认真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再动笔写一写,看看谁写得最美。

  “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要站稳了,咱们一起来书空一下。

  “钓”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字里面有个点。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吗?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写字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握笔姿势,拇指和十指捏住笔杆,中指轻轻的靠着,坐姿要端正,先看清楚字的写法,再工工整整的写下来。

  4、释题:“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5、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他曾是一位手工匠却写出了千古流传的诗歌,真了不起呀!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他的名字。

  二、初读识句

  1、这首小诗呀就写在书上86页,同学们赶紧翻开书第18课,听老师读读,要求听准字音。同学们勾出诗中的生字,再自己把小诗拼读两遍,遇到勾画出的生字再多读一读。

  2、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出示生字“稚、侧、纶、莓。.(指名读、领读、齐读)/其中还有两个生字读音相同,你们发现了吗?齐读、自读,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3、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你们读得真准!

  4、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先来看看老师怎么写,注意认真观察。师范写“映”和“侧”请同学们在生字格里描描红。(提醒坐姿,巡视,写字评价)

  5、咱们现在和这些生字娃娃已经交上好朋友了,它们回到小诗里,你们还能读准确吗?看着咱们的课本,用手指着,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这些淘气的生子娃娃跑到老师的大屏幕上来了,你们还能认识他吗?指名读,他读得怎么样?齐读。

  三、细读品趣。(师要领会熟练掌握的,但一定要让孩子们自己去理解感悟!时间不能太多。关键就是孩子在读中感悟诗境)

  1、诗读正确了,可是,要真正地体会这首诗的情趣和意境,还需要好好的读一读。一边读诗,一边看看这幅图,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一句诗里读出来的?

  ①图上有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你注意到了吗?

  (鼓励学生说说大概内容:有一个小孩子,在学钓鱼。有一个过路的人来问路,他向人家招招手,不回答过路人,生怕吓跑了他的鱼儿。)

  “蓬头”头发梳得不是很整齐。从中你品出了什么?“蓬头”中品出了淘气,一个“蓬头”,真是野趣十足呀!

  ②“学”不是玩,小孩似懂非懂,专注认真,趣味无穷。

  ③“蓬头”写出了小孩的外貌,还有个词形象的写出了小孩钓鱼的姿态呢?

  “侧坐”就是侧身而坐。从小孩坐的姿态看得出小孩钓鱼时怎样呀?随意的坐着,不像大人那样一本正经。一个“侧坐”,把小儿垂钓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悠闲自在!

  ④小孩子侧坐在哪儿了?“草映身”小孩就坐在草丛中。周围都是红花绿草。可以想象小儿垂钓之处使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生趣盎然。

  小结:同学们从一、二两行诗中体会出了小儿垂钓的种种乐趣,能把你体会到的“趣”读出来吗?边读边想形象。(齐读,分男女读。同桌一起读,一个读一个做做动作。)

  ⑵出示第三、第四行

  ①小孩正在专心致志的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大声向他问路,你是行人,你会怎么问呢?

  ②小孩心里又会怎么想呢?(“怕得鱼惊”一个怕字巧妙的写出了小孩当时的心情)从哪里读到的?一起来读一读。

  ③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他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手势?(嘘,别过来!当心吓跑了我的鱼儿)(嘘,悄悄过来,我再告诉你,别大声说话,当心吓跑了我的鱼儿)

  诗里的这个小孩子儿,也和你们想得一样,所以向着问路人远远的招手,不回答他。(板书不应人)

  你们这群小家伙真机灵呀!咱们一起来读读。当心别吓到你的鱼儿!

  (提示小声)

  孩子们,读了这首诗,你喜欢这个小孩儿吗?为什么?

  (喜欢,因为这个小孩很可爱)(板书天真可爱)

  3、现在我们再来读整首诗,注意读出其中的情趣来。

  4、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抓词语,想画面,品意境,感受到了小儿垂钓的野趣、乐趣。

  四、再读巩固、试背诵:

  1、咱们刚才学会了按照咱们理解到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感情读出来。

  2、古人吟诗是自我陶醉的体现,吟的时候喜欢摇头晃脑。同学们在吟诗的时候,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一读。

  3、不仅可以这样读,咱们还可以把它编到歌曲里,唱出来。老师改了一个想不想听听?下课以后同学们也可以把诗歌当成歌词,编进你们喜欢的歌曲里。

  4、现在老师想要考考大家,会背这首诗了吗?一起来试一试。

  看来咱们班的同学们个个聪明能干,掌声送给自己!

  五、古诗拓展

  1、学习了《小儿垂钓》这首古诗,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两首诗。

  【村居】

  高鼎

  草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请同桌两个小朋友共同选择一首古诗好好的读读,体会体会诗中小朋友快乐的心情。

  六、作业。

  诗歌学习完了,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1)诵:把这首古诗学着古人的样子吟诵给爸爸妈妈听。

  (2)编:把诗歌编成小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3)演:根据诗句内容同学合作表演。

  板书:18.小儿垂钓

  稚侧

  蓬头侧坐

  天真可爱

  遥招手不应人

《小儿垂钓》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思想教育: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指导学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古诗内容的图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课件播放录音。学生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词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整体认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访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自读时板书全诗)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加。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无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播放录音)

  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

  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

  3、学生试读全诗。

  三、释题介绍作者

  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用钓竿钓线部分,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

  (看多媒体录像,作者简介。)

  四、学习前两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这个头发很乱的`

  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出示投影图,指图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2.指名读第二句。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什么是侧坐?坐在哪?

  课件出示插图帮助理解莓苦和草映身。

  3.指导朗读。

  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出示投影边听读边体会,想像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

  五、学习后两句

  1.齐读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鱼儿上钩,出现了什么情景呢?从哪看出路人在问路?借问什么意思?

  想象路人来问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遥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四句。思考:小孩为什么摆手?从哪看出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呢?除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还怕什么声音呢?读后半句,思考应什么意思?不应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他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钓得怎么样?(板书:专心认真)

  4.学生扮路人、小孩表演,体会小孩紧张心理和天真可爱的形象。

  5.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孩紧张的心理和活泼可爱的特点。

  6.指名看图说后两句意思。

  六、体会诗的意境

  学生观察图,边看课文朗读边体会,想像诗的意境。(播放媒体课文朗读)

  指名到前面讲全诗的内容,要展开想像。

  指导朗读,读出诗的意境美。

  七、指导背诵全诗

  八、总结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描

  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

《小儿垂钓》的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古诗内容,想象小男孩学钓鱼时可爱的姿态及路人问路时的转们、专注神情。

  2、培养幼儿学古诗的兴趣,学习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二、活动准备:

  课件动画图片、诗句卡片、轻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古诗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小儿垂钓课件)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幼儿举手自由讲述)

  师:刚才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讲得也很好,你们刚才讲的连起来,就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讲故事:一天早晨,有一个小放牛娃起床后,没有洗脸,头发也没梳就急急忙忙来到小河边钓鱼,他随意坐在长满莓苔的石头上、身旁边还长了些草,正当他专心致志钓鱼之时,一位过路的人远远地向他问路:小孩子,到王家村怎样走?小孩急忙向他摇摇手没有回答他,因为他怕响声把快要上钩的鱼给吓跑了。

  刚巧这个有趣的情景给一位写诗的人看见了,他立刻就写出了一首好听的诗。我们一起来听一遍。

  (二)欣赏古诗

  诗画欣赏一遍

  提问:刚才听到的这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

  我们再来听一遍,仔细听好这首诗有几句,都讲了些什么?

  老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幼儿在回答之时,同时出示诗句)

  (三)分句理解诗意

  1、“蓬头稚子学垂纶”谁知道“蓬头稚子”是什么意思?(刚才看到的动画里小男孩头发怎么样?“蓬头稚子”就是指这个头发很乱的小男孩。“学垂纶”就是学习钓鱼的意思)

  2、“侧坐莓苔草映身”谁来说说这句话讲了什么?

  指导朗读:你觉得古诗里的小男孩可爱吗?我们一起用喜欢他的语气来朗读第一句与第二句。

  3、“路人借问遥招手”请小朋友讲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小孩子正在紧张盼望着鱼儿快快上钩时,谁走了过来,他想干什么?小孩子又是怎样做的?)这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

  4、小男孩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害怕吓走上钩的鱼儿,所以不回答那人的问话)读这句话是声音应该怎样?(轻点)

  想象第四句:小孩怕什么声音吓走小鱼?(除怕路人的问话声,脚步声、还怕什么声音呢?(害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

  师: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连起来朗诵(集体朗诵)

  5、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朗诵。

  我们除了用动作来古诗外,还可以用那些形式来表现古诗呢?

  好,现在就用吟唱的方式来唱唱我们今天学的古诗吧,我们可以用哪首歌来为这首古诗配音。《小孩不小歌》幼儿唱古诗。

  结束:小朋友唱得真好听,回家把这首古诗唱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小儿垂钓》的教案10

  设计理念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怎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呢?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淡化诗意,品析诗句,反复诵读,领悟诗情。”着力体现三个方面;

  一、淡化诗意,品析诵读,领悟诗情

  教学中,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即可,教师不应当把教参或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要让他们通过体会这些词语,并且有感情地诵读才会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才能使学生领略古诗词独特的魅力。

  二、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要让学生体会这妙不可言的意境是个难点。教师深情并茂的范读、生动的课件、诵读时的古乐,都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进入古诗意境所作的努力。

  三、拓展学习,培养诗趣

  古诗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通过古诗拓展,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打开新的视窗。让学生了解我们今天所学的诗仅是古诗沧海中的一粟,作为炎黄子孙应当更广泛地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料,从而开阔视野,体会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1、认识“蓬、侧、苔、借”4个生字。

  2、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

  2、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

  二、小组台作、自主识字

  1、瞧,它们还带来了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蓬、侧、苔、惜”。)

  2、你们认识吗?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得准。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3、读完了,拿出字卡在小组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认认吧。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交流反馈: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

  (2)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3)游戏:送小鱼回家。

  如果能读准小鱼身上写的生字,你就能帮它重新回到家。谁来帮帮它?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评:你们读得真准!瞧,蹦跳的鱼儿又回到了水里。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呀?(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

  2、对,他在钓鱼。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那我们一起读读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板书: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

  3、教师配乐范读。

  4、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自己读读,比一比谁能把字读准,把诗读流利!生自由读诗。

  5、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把这首诗也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诗。

  6、反馈:

  (1)指名读诗并请其他同学评读,纠正读音。

  (2)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诗。

  (3)齐读古诗。

  四、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我带你们再去看看那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吧。你们看!(出示第1句诗的情境图)

  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

  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示诗的第1句)教师范读诗的第1句。

  5、这个小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

  师评读:这儿草木茂盛,真是个钓鱼的好地方。谁还想读?指名读。

  师评读:对呀。他在那儿专心学钓鱼呢。读得好!

  6、你们都想读呀?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自由练读。

  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句。

  (1)指名看图表演读。

  (2)男女生赛读。

  (3)齐读。

  8、师生互动表演。

  (1)创设情境。师(配乐动情地描述):小孩在河边一动不动坐了很久,哎!

  还没钓到一条角。他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条小鱼慢慢游过来了,眼看就要上钩了,这时远处有个人路过这里,发现了这个钓鱼的男孩,于是向他问路。如果你就是这个钓鱼的孩子,会怎么办呢?这样吧,咱们来演一演,现在你们都是这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把你们的钓竿都拿好了。我就是那个问路的人。

  (2)进人情境。

  学生做出诗的第1句描绘的小孩钓鱼的样子。

  (3)模拟表演。

  (教师手放在嘴边,大声喊。)哎——小孩,请问渔光村怎么走啊?

  学生自由做动作。(教师打量一番)问:大家怎么都不出声呀?指名说。

  9、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既使陶醉在钓鱼的乐趣之中还不忘帮助别人。是不是你们想的这样呢?我们来读读诗吧。(出示诗的第2句)指名读。

  10、指导朗读。

  你刚才不是不理我吗?生怕吓跑了快上钩的鱼儿。(做出不出声的手势,并环视四周。)我们再来听他读读。我读前—行.你读后一行。准备好了!师生接读。

  评:有进步,我们为他鼓鼓掌!

  11、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都来试着读一读吧!自由练读。

  12、反馈。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五、反复吟诵,诵出味道

  1、同学们,让我们看着图,再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自己读—读。

  2、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读给同座听听吧!

  3、全班展示:指名配乐读、同座合作读、全班配乐齐读。

  六、激情总结,拓展升华

  1、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

  指名说。(如:《所见》、《村居》、《村晚》……)

  2、布置作业:

  你想做哪道题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1)训:把这首古诗吟诵给爸爸妈妈听。

  (2)编:把诗歌编成小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3)演:根据诗句内容同学合作表演。

  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天真可爱)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认真专心)

《小儿垂钓》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会写2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通过看图学文,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垂钓吗?常常跟谁去钓鱼的?

  2、带着你们兴奋的心情跟老师到池塘边去看看一个小朋友。他也喜欢钓鱼,我们去认识认识他吧!

  3、出示课题。

  4、齐读课题;

  5、理解课题:"小儿"就是"小孩儿","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

  6、作者简介。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播放朗读。

  2、生自由朗读古诗,强调朗读的节奏。

  3、圈出生字。出示生字,齐读生字。一组开火车读生字。

  4、“蓬”是什么结构?带有草字头还有哪些字?(芳、草)

  5、“垂”是独体字。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同学们真聪明。我们的祖先更聪明。

  6、字理识字:“垂”。(土上长着一颗树,树上挂着两个果。)我们的'祖先这样记下这个字,也这样写着着。后来又写成,最后又写成现在的楷书。

  7、指导书写“垂”字。出示“垂”字笔顺分解图。

  8、“侧”古今对照。

  9、“应”是多音字。(应该、答应)

  三、理解诗句,感悟诗意。

  1、理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蓬头:头发散乱,没有梳理。

  垂纶:纶指垂钓用的丝纺线。垂纶就是指垂钓的意思。

  莓苔:长在湿润之处的低等植物。一般长在太阳光不容易照到之处。映身:掩饰着身板。

  2、连起来说诗句的意思。

  3、这句写出小孩儿的天真可爱。

  4、理解“路人借问遥挥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借问:向人探询看望,指有礼貌地问。

  遥:远远的。应:应答。

  5、说说诗句的意思。

  6、这句写出了小孩钓鱼专心认真。

  四、背诵古诗,拓展训练。

  1、背诵练习。

  2、用你喜欢的方式再现诗景。

  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遥招手

  怕鱼惊

  不应人

《小儿垂钓》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小池及小儿垂钓的情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小池》。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体会、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了哪些古诗,谁能背出来?

  学生背诵已学过的古诗。

  课外有些同学也自己学古诗。古诗写得美,好记又好念,大家都喜欢读古诗。

  今天再学一首。

  二、学习《小儿垂钓》。

  1.(板书题目)教学“钓(di4o)”。“垂钓”即钓鱼。“钓”的右边“勺”,里面是一点。

  2.范读。

  3.自读。

  4.理解题意。

  从题目知道这首诗写什么。“小儿”指什么人?“垂钓”就是做什么?诗中的“垂纶”,“纶”是垂钓的线,钓鱼时需要把线垂在水中。“学垂纶”,也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小儿”是指小孩子,也就是诗中所说的.“稚子”,幼稚的孩子。这首诗就是描写小孩子学钓鱼的情景。

  5.读第1、2两句。

  小孩在河边钓鱼,河边长着莓苔(联系生活经验解释)和青草。

  谁能说说小孩钓鱼坐在河边的样子?

  例: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侧着身子坐在长着莓苔的河边,青草映着他的身影。

  教学“蓬(p6ng)头”。“蓬”蓬乱;“蓬头”即头发蓬乱。

  齐读第1、2句。

  6.读第3、4句。

  当路人向小孩问路时,小孩有没有回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遥招手”,远远地招手示意)

  教学“遥”,远远地。

  小孩为什么不作声光招手?

  (担心说话的声音惊动了鱼儿不上钩,所以不应答路人的问话,“应”,应答的意思。)

  指点:生动地描写了小孩初学钓鱼的认真和天真可爱。

  7.朗读全诗。

  三、练习、作业。

  1.朗读诗歌,练习背诵。

  2.复习诗中生字,写字。

  垂钓蓬头稚子遥招手

  3.默写古诗。

《小儿垂钓》的教案13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小学语文《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提出了学习诗文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如何把字理析词巧妙地融入古诗,使字理之花为古诗教学锦上添花呢?

  当课题确定下来后,我想了许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决定采用“字理析解”“创设情境”等方法,让学生重在感受“遥招手”的细节内涵与韵味,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在教学“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时,我通过找准渗透字理教学的点,引导学生品味了“遥”“招手”激起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最后,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诗中为什么用的是“招手”而不是“摇手”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课堂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字理识字——遥

  生动的情境能为儿童识字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背景支持。当我说到:“小儿,因为专心致志钓鱼而‘不应人’的场面多么有意思啊! 那我们就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让这幅画活起来,你们就是那个小儿,我是问路人。”通过师生合作表演,为学生创设识字情境。准备好,开始表演了,我一脸疑惑地问孩子们:“我该站在哪里呢?诗中哪个字提醒了我们?”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遥。我出示了“遥”的字理课件,按照字理识字“先分解,再组合”的原则,通过有效地板书孩子们理解了“遥”的本意是远,让我这个问路人应该站得离他们远远的。以此相机教学,给“遥”换个偏旁学习形声字“瑤”“摇”“谣”“徭”“窑”。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遥”的字理教学使得“学一个字,带一串”“通过字形理解字义”的识字规律和方法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字理析词——招手

  我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招手”出发,与学生合作表演,创设了诗歌的情境,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用“遥招手”而不用“遥摇手”? 请孩子们边演示,边说“遥招手”的含义,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纷纷举手发言和我打手势——

  生:(做摆手的动作)让问路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问路人走开,不要打扰我钓鱼。

  生:(做招手走进的动作)叫问路人走进的手势,然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吓跑鱼儿了。

  ······

  从他们精彩的发言和充满情趣的表演中不难看出,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具体的语言文字,正当大家讨论不休时,我适时引导他们探究了“招”的字理:本义是打手势叫人。以古字入手,引导学生们思考,理解字义,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呼唤,所以小儿“遥招手”不是拒绝回答,而是怕说话声惊动鱼儿,急忙招手示意,叫问路人走近些再回答。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古诗准确生动的描写,也培养了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从细微之处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语言文字,也在学习做人。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学生心海里掀起美丽波澜的同时,字理析词的教法了也无痕迹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品读与积累

  河边垂钓的小儿鲜活的形象已深植学生的心中,这时,引导他们有感而发,读出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也就水到渠成。在这3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读,对这首七绝已然是非常熟悉,再给他们练习几遍,有感情地背诵已不难。在我国瑰丽的诗文化中,描写儿童情、趣的诗不少,我出示了《村晚》、《夜书所见》等童趣诗与学生一起品读,在学习《小儿垂钓》的基础上,仿之,学之,悟之。这样不仅巩固了学习之法,还丰富了学生的诗歌积累。

  当然,不足也是明显的:本次教学,首先在字理识字上我过多的进行了“讲解”,学生缺乏个人安静思考的时间,我想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会更利于师生交流。由于在“遥”“招”的字理上我没有做到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对汉字的理解和发现,让他们失去了体验成功和发现乐趣的机会。其次,我的字理课件制作有欠合理生动,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古今汉字结构演变的差异。最后,诗句大意的理解,教得比较粗糙,还应再细致些。 教学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有效、朴实、扎实、清新、灵动、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我作为语文教师一生永恒的追求。

《小儿垂钓》的教案14

  师: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这么大的声响会把鱼儿吓跑的。

  生: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我就捉不到鱼了。

  生:我应该做个手势让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师: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

  生:(做摆手的动作)让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开,不要打扰我钓鱼。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近说话,这样就不会影响我钓鱼了。

  师: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生:那个小孩做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

  生:我也认为这样。小孩子愿意回答行人的问题,只不过不想惊吓鱼儿,所以让行人走近说话。

  生:我想那个小孩应该先摆手让行人不要大声叫喊,再招手让他过来轻声说话。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不会把鱼儿吓跑。

  师:大家说得非常对。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评析:

  孩子的灵魂嫩如面粉团,不当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纹就印在他的灵魂深处。随着他的年龄增长,那指纹就发展成脑组织纹路,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这位教师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出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小儿垂钓》的教案15

  师: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这么大的声响会把鱼儿吓跑的。

  生: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俺就捉不到鱼了。

  生:俺应该做个手势让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师:假如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请同学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

  生:(做摆手的动作)让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开,不要打扰俺钓鱼。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近说话,这样就不会影响俺钓鱼了。

  师: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生:那个小孩做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

  生:俺也认为这样。小小朋友愿意回答行人的问题,只不过不想惊吓鱼儿,所以让行人走近说话。

  生:俺想那个小孩应该先摆手让行人不要大声叫喊,再招手让他过来轻声说话。这样既协助了他人,又不会把鱼儿吓跑。

  师:大家说得非常对。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协助他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评析]

  小朋友的`灵魂嫩如面粉团,不当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纹就印在他的灵魂深处。随着他的年龄增加,那指纹就发展成脑组织纹路,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这位教师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动身,让同学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同学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小儿垂钓》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儿垂钓》教案09-08

小儿垂钓教案03-11

《小儿垂钓》的教案09-14

小儿垂钓的教案02-25

《小儿垂钓》优秀教案09-13

古诗教案:小儿垂钓03-02

《小儿垂钓》教案15篇02-20

小儿垂钓教案精选15篇03-14

小儿垂钓教案15篇03-11

小儿垂钓教案(15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