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时间:2024-08-04 13:14:04 教案 我要投稿

《故都的秋》教案(热)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都的秋》教案(热)

《故都的秋》教案1

  课题《故都的秋》

  三维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

  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程序教学过程

  一、“学”板块---目标定向、自主学习:

  1、导语设计:

  师: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成熟的'季节,也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你能举几例么?

  秋是多彩多姿的!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看他之于秋,品味到的又是什么——

  2、目标定向:(多媒体展示)

  3、学法指导:

  散文教学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的能力。

  (1)移情法。列举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

  (2)诵读法。“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在散文的教学中则尤为突出。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感情之浓厚,意味之隽永,文辞之优美。

  (3)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

  4、朗读课文、自主学习:释题,简介作者,范读课文

  要求:①标出自然段的序号。②标出自己读得不准字音。

  思考:郁达夫先生对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情感?

《故都的秋》教案2

  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由来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年四季,各有特色,然而秋天,却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在他们的笔下,秋天不仅有色:霜叶黄花,秋草碧水,而且有声:秋风萧瑟,残荷听雨;不仅有形:天高云淡,北雁南飞,而且有情:哀怨悲喜,委婉含蓄。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一起去感受、看看郁达夫笔下的秋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色、怎样的声、怎样的形、怎样的情。

  解题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更带有一种历史沧桑感和文化底蕴,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

  整体感知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解决几个问题:

  1、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全班回答】(清、静、悲凉)

  一开篇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北国的秋的独特感悟,这就是我们说的开篇点题,统领下文。本段就是课文的中心段。,这句就是“文眼”。

  2、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景物来写这秋味的呢?(请学生找)

  明确: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四、领略意境,探究学习

  1、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一幅小院秋景图,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幅图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明确:听得到飞声——境的宁静

  细数日光、静对牵牛花——心的宁静

《故都的秋》教案3

  【设计意图】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课前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最大困惑在于不知道它美在何处,甚至有的学生直接说“不喜欢这篇课文”。有鉴于此,笔者在教学设计时试图通过朗读法与鉴赏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合作探究故都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情感,以期深入领会郁达夫散文在艺术上所达到的圆融之境。同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改写四首诗歌启发学生跳出课本,学以致用,并引导他们关注自然,欣赏自然,以一颗敏感深情的心与大自然碰撞交流,充分感受万物的生命与情怀,而文学正是感受万物的表达。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段落,领会作者情感,掌握写景技巧。如由高到低的写景顺序,以声衬静,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种感官写景等。

  2.鉴赏故都秋景图与写作校园秋景图相结合,引导学生以诗意的眼光欣赏自然,以敏感深情的心灵感受自然,以生动的文笔描绘自然。

  【教学过程】

  一、元曲导入

  马致远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勾画了一幅凄清的晚秋图景,读来顿生一种悲凉,但又暗含无限美感,这就是秋天的味道。今天,让我们跟随现代散文家郁达夫一起再来品尝品尝这种味道,请看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作者对故都的秋总印象是什么?具体描绘了哪五幅秋景图?导向预设: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总印象是清,静,悲凉。围绕这个总印象,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图: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观。(借助多媒体依次展示)

  三、合作探究

  小组以第一幅或第二幅图为例赏析,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抒发了怎样的主观感受?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展示要求:组内1人朗读;1人板书;1人解析;其他小组成员评议补充)

  导向预设:找出破屋,驯鸽,日光,蓝朵,青天,秋草,落蕊等自然景物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而准确理解自然景物背后包孕的主观感受却并不容易。于是,老师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体会作者情感,掌握写景技巧。

  例如,在写景的顺序上,第一幅图画采用了由高到低的手法,先写“很高很高”的天空之色,次写半空中的飞鸽之声,再写于地上细数“槐树叶底”的日光以及在“破壁腰中”看到的牵牛花朵,最后联想“牵牛花底”的.秋草。除此之外,“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以声衬静,体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静”印象;“青天”和“蓝朵”都属于有意选取的冷色调词汇,除了有视觉上的绘画美之外,也正好符合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清”印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又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将作者与大自然的深情交流状态作了细腻的描写,且将作者对故都之秋独有的情感体验表现得丝丝入扣,我们细细品来可知郁达夫在此写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普遍孤独感,展现了一种自觉而深沉的生命“悲凉”意识。可见,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无不与作者对生命的微妙感悟密切关联,而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把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融合,为读者营造出了无限的审美空间。因此,也可以说课文最核心的写景技巧就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四、出乎其外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准确揭示出了诗画圆融的艺术境界在王维作品中的体现。其实,《故都的秋》虽是一篇现代散文,但文中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可以说文章主体部分既能看作一幅幅图画,也能视为一首首诗歌,教师因此便可借助画面尝试原创诗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老师点拨古诗,学生齐读新诗) 《故都秋兴》(其一)

  故都小院秋晨凉,破壁租屋漏日光。 蓝朵牵牛花色冷,细长疏落草枯黄。 (注:首句第五字“秋”应仄,在此不论) 《故都秋兴》(其二)北国八月朔风来,落蕊平铺满地槐。

  树下庭前一阵扫,空留灰土遣余哀。

  (注:“朔风”,在这里取寒风之意)

  《故都秋兴》(其三)

  北平处处树成林,虫唱无须山上寻。

  衰弱蝉鸣为特产,家家户户奏秋音。

  三首小诗分别概括了三幅故都秋景画面(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接着再用一首新诗融合五幅图画,题名为《秋在何处》: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在北国的山野荒郊,在故都的一椽破屋,你若要寻秋,你只需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

  望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将一丝丝日光细数。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在北国的皇城人海,在街头的一颗槐树,你若要赏秋,你只需得一点空闲,踩一地落蕊

  听声音没有,闻气味也无,偏生出些岁暮将来的感触。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请听衰弱的蝉鸣,如泣如诉;请看满树的秋果,八九分成熟。

  忽一阵凉风,卷起了尘沙灰土;又一层雨过,引来了悲凉几许? 总的来看,无论是描绘五幅秋景图的一首新诗,还是逐一展示三幅秋景图的旧体诗,其中的诗歌意象都直接来源于课文,诗歌情感也依托于课文,诗歌意境更未超出课文,也就是说课文中本就贮满了浓浓诗意,而上述几首诗歌只不过是对课文的一种形式改写和内蕴还原,是“故都”有画也有诗的一种有效证明和直接呈现。以此观之,这便是郁达夫在散文创造中所达到的一种诗画圆融的至高境界,也是《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体现出来的一个艺术特色。

  五、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借鉴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以诗歌或散文片段的形式描绘一幅恩施高中校园秋景图。(要求:1.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带着感情写出特点;2.注意写景的顺序和层次,并自觉运用一些课上学到的写景技巧)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晨小院

  秋槐落蕊

  自然景物 秋蝉残鸣 主观感受 秋雨话凉

  秋果奇观

  【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设计上有两个突出亮点。

  一是穿插四首原创诗歌将教师的写作特长与语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文学和教学两两齐美,且教师的下水作品给学生以大胆的示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是合作探究赏秋与学以致用写秋相结合,启发学生对课文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将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他们关注自然、欣赏自然的文学观察意识,体现了价值观的引导。

  同时,不足之处也有两点。一是课堂环节略有瑕疵,五幅秋景图的命名可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来进行,以期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而不是由教师一次性全部抛出来取代学生的思考。二是省略了文章的议论文字和南北之秋的对比部分,课本解读利用略显浅薄,缺乏厚重感。

《故都的秋》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让学生领会文章以情驭作文吧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情。

  教法:讲授法诵读法

  学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豪迈壮丽……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音;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颜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状。共同走进《故都的秋》体会秋味。

  二、解题

  故都的秋:秋点出描写的内容,故都表现表明描写地点,含

  有深切的眷念之意。因此题目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

  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三、知人论世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名作有《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怀鲁迅》等。

  郁达夫1922年和郭沫若、陈方武等人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且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来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33年到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在那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到处游山玩水,以排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导致的寂寞,并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游记。1934年7月他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味”,并且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并且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当中的思想感情。

  四、鉴赏分析(听录音、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一)易错字词

  驯鸽落蕊椭圆平仄颓废歧韵

  (二)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秋天的特征

  (三)文本解读(用分组诵读法)

  课文共14个自然段,分为总起、分写、总括三个部分。

  1、第一、二段分别写的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第13自然段通过鲜明的对比,体现故都之秋怎样的秋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小组研讨

  1、第一、二段分别写的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北国之秋的特征(感受):清、静、悲凉(文眼)

  “不远千里”写出了作者内心迫不及待地想饱尝北国“秋味”,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无限向往之情。

  第一段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2)南国之秋的特征:慢、润、淡

  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叙写南国秋天的不足,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

  第二段写: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对比,抒发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2、第13自然段通过鲜明的对比,体现故都之秋怎样的秋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本体: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喻体: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

  黄犬之与骆驼

  体现故都之秋浓烈、敦实、深长、厚重的“秋味”

  3、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体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深深的眷恋和无比的热爱之情。

  小结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颠沛流离的生活,让诗人饱尝人生愁苦和悲哀。故都的清,静,悲凉也正是他心态忧郁,孤独,落寞的外化。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风云在一位知识分子的心灵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使读者品读时不免产生丝丝苦涩。

  作业

  1、搜集整理关于秋的名句和古诗词;

  2、反复朗读《故都的秋》,体会语言美;

  3、继续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内容。

《故都的秋》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领悟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通过阅读学习故都的秋,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方法:

  (1) 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雨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今天我们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写景部分,看看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怎样的情。

  下面请同学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

  听完录音,大家觉得作者对故都的秋是有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向往、眷念 (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

  1、重视读,感知景物

  提问:今天我们也来感受下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的'景色,品尝下故都的秋味。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来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故都,目的只不过是要饱尝下故都的秋味。那么故都的秋天有什么特色,作者着重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明确:(全班读毕)从第一段中可以明白故都的秋天的特色是“清、静、悲凉”(原句请学生读一读)。

  明确:悲凉:是作者的心境、写作的风格、北国秋的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北国秋的景色之中,有一丝的哀愁。“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提问:那作者当时在江南,江南的秋天也是有的,可作者为何会不远千里,特意从江南到北平,来饱尝一下故都的秋呢?

  明确:在第二段中作者告诉我们:江南的秋天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提问:作者把故都的秋天的特点和江南秋天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从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天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明确:一种喜爱、向往之情

  2、细品味,体验景物

  提问:请同学们看课文找找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要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明确:秋花、秋树、秋蝉、秋雨和秋果

  提问:北平有许多高大雄伟的建筑物,让人留流忘返的旅游胜地,有美丽动人的奇花异草,作者一概没写,同学生看作者笔下这些景物,却是北平最常见的,最普通的事物,这也是作者独到的地方。我们先来仔细品味作者笔下的“秋花”的特点,请读这一段。(读毕),牵牛花,同学生都见过,作者没有写其摇曳多恣的藤萝,也没有写扶疏映衬的花叶,只写它的颜色,而且只写他喜欢的蓝色,为什么?

  明确: 作者喜欢蓝色的理由是作者孤独、忧郁心情的表现。

  明确:蓝色属于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提问:请你划出本段的动词,体味其中所含的意境。

  明确:看、听、数、对等,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静、忧闲,自得其乐,充满北国情调的民俗画面,同时也感到十分的秋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晨秋景图。一种“清”的感觉

  提问:朗读北国的秋树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北国的槐树的?

  明确:写花蕊,通过触觉来写。

  提问: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无法言传的触觉,是一种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没人寂清的环境,作者会有如此的细微的体验吗,如果作者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这一切能感受得到吗,所以说,景情是交融的,作者用寥寥几笔就把这常人不屑一顾的落蕊较细腻地传达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槐落蕊图。写出了北国的秋的“静”的特点。

  提问:那我们看看关于蝉作者又写了什么呢?

  明确:是衰弱的残声,生命的尽头,这嘶叫的秋蝉,说明了声音的不洪亮,沙哑,这是从听觉上来为我们描绘的秋蝉残鸣图。我们曾学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是不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静”呢?因为静我们听得到蝉声。

  提问:那作者是怎样写秋雨的?

  明确:下的有味,以及都市闲人的对话。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雨话凉图。一种凄凉的感觉。由凄凉到悲凉。

  提问:那下面作者写了什么呢?

  明确:枣树

  明确:枣树的形状、颜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果奇景图。一种苍凉的感觉。由苍凉到悲凉。

  3、讨论表达,领悟景物

  提问:其实,不仅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有特别的深味,名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是为什么呢?请朗读文章倒数第三段。

  明确:(读)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

  感受:这是文章议论部分,作者告诉我们秋天为何会引起许多人的伤感,提升作品的主题。

  4、倒数第二自然段写南国的秋,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作用是什么?

  明确:与前面第二自然段相照应。

  5、倒数第一自然段作者说的那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故都的秋的喜爱,眷恋,由于故都是指北平即今天的北京,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哀愁和对祖国的爱。

  6、文章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2)思秋

  第二部分(3—11)绘秋

  第三部分(12)议秋

  第四部分(13—14)恋秋

  七、小结

  通过对《故都的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鉴赏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外,还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把这些精彩的语言抄到摘抄本上并进行仿写,长期以往,假以时日,相信我们也能写出像《故都的秋》这样优美的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6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

  一课时 。

  重点:

  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

  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

  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 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附板书:

  理清思路 品味语言

  思秋 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绘秋 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议秋 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恋秋 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故都的秋》教案7

  【教学目标】

  1、巩固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从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领会中赋物以情、咏物抒情的写法,并能将这种手法在写作中加以借鉴、运用。

  3、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即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紧扣文本,把握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探讨绿的象征意义。

  2、难点: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主动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和“绿”的象征意义,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

  【教学设想】

  从形式到内容逐渐突破,由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关键语句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绿的象征意义,提高感悟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解题:本文题为“囚绿记”,其具体含义是什么?标题能告诉我们文章的哪些信息?

  明确:标题:文体、文章的大概内容。“囚绿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属于记叙性的散文;“囚绿”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具体体现在文章哪里──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2、作者是如何具体展开文章内容的,请快速阅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划出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明确:阅读记叙性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叙述过程,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在此基础之上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关键句,即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哲理思考的句子或体现行文脉络的句子。

  文章结构:遇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3、如何理解作者“囚绿”之后又“释绿”、“念绿”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请大家就文中写绿和抒情的句子,挑选几处进行圈点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

  重点放在“赏绿”、“囚绿”、“释绿”。

  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绿的这一切特性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获得了精神上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着绿。因为爱绿心切,所以“囚绿”,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自私之爱”。绿被囚禁之后,它的尖端总朝着原来的方向,固执,具有追求光明的'性格,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使作者的心灵受到触到,所以最后才会“珍重地开释”、“祝福”,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敬重之爱”。

  文中写绿的最大特点:赋物以情,将绿(常春藤)人格化。

  4、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幻灯片展示),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写作时代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作者从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5、课内练笔(幻灯片展示):

  陆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

  ……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到什么呢,他会对他的“绿友”说些什么呢?

  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例文:

  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

  不知道今日的你,是否柔嫩依旧,苍翠依旧,固执依旧?你的色彩,我曾苦苦追寻的绿意,至今我仍视同至宝;你的姿容,我曾抑郁的心情经由装饰,至今仍充满爱和幸福;你的固执和坚韧,我曾经爱恨交织的情结,至今仍给我以无穷的启迪……

  而今,情缘错落,剩下的唯有想念,但是心中始终相信,曾经选择,依然选择,曾经坚持,依旧坚持。只要心有阳光,只要信念永存,黑暗与囚禁将孕育出更坚强的生命!

  6、课文小结:

  阅读散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把握关键信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要充分利用、整合文本中的信息,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我们从本文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在于,不仅巩固了散文阅读的方法,也了解了借物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更体会到了作者那种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伟大。

  7、写作迁移(幻灯片展示):

  请借鉴《囚绿记》赋常春藤以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借物抒情的短文,字数不限。

  参考题目:《篱墙那边的三角梅》。

  【板书设计】

  遇绿──喜悦绿是生命、希望象征民族性格

  赞绿──留恋慰安、快乐看到民族希望

  囚绿──爱怜追求光明的性格赋予时代精神

  放绿──祝福永不屈服于黑暗寄托美好祝愿

  念绿──怀念

  赋物以情,托物言志

《故都的秋》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理清课文思路。

  (2)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4)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文章结构,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主题。

  (2)用两个段落作为例子,引领学生欣赏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特点——情景交融。

  (3)自主合作探究品位文章的语言美。

  (4)课文引领,老师示范,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2、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三、教学难点:

  1、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2、理解作者的悲凉。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形式上散文有四个特点:

  (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阅读散文时,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今天我们学习《故都的秋》。

  学习任务: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

  (2)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4)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二、第一个任务: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

  全文共14个段落。

  1、请同学们阅读第1段至第2段,回答问题:

  (1)抓住关键词,请概括北国的秋的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第1段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情是什么?想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天的向往。

  (3)作者为什么写江南的秋?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江南的秋和故都的秋对比,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这个段落运用了比喻,把秋比作名花和美酒,赞美故都的秋更值得领略品味。

  2、阅读第3段到第11段,作者写了故都的秋哪些景物?分析景物有什么特点?

  (1)秋天的小院(2)秋天的槐树(3)秋蝉(4)秋雨(5)秋天的果树。景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3、阅读12.13.14段。

  (1)请问,这个段落在表达方式上属于什么?请分析作者的观点。议论,抒情。作者的观点: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的到底。作者的感情:对北方的秋的赞美。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2)阅读13段,作者把南国之秋和北国的秋天进行对比,请问:比起北国的秋天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北国的秋。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3)阅读14段,请问:这个段落直接抒情,点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对北国的秋天的眷恋。

  总结:本文第1.2段总领全文,点题,写了北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比南国的秋要饱满。第3段至第11段,选择描写5种典型的景物,表现北国的秋天的特点。第12段至14段是结尾点题,通过议论抒情表现作者对北国的秋的赞美和眷恋。

  三、第二个任务: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例1:请阅读下面一段话: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分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表现了故都的'秋的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表现的景物“静”的特点。“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表现了景物清、静特点。“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突出景物的清、静,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的描写“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体现了“悲凉”。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落寞,凄清的景,表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例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分析:“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这个句子是作者是作者所见。“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作者写出了秋天的静、清。“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组句子既表现了秋的清、静,更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悲凉。

  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对明艳之色繁华景物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写景体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这些景物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品味这话的含意,一是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

  四、第三个任务: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例1: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作者写景状物,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方面表现秋天北国槐树的特点。在写景状物的过程中还加入想象,表现了作者的心理活动,抒发了作者落寞悲凉的感情。我们写景状物,应该调动我们的丰富感觉,从所见,所听,所触,所想等方面写作,学习运用审美的语言表

  现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2:刚出办公大楼,一股浓郁的桂花的香扑面而来。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齐若冰《秋天的花》

  这个例子是我秋天写的一段文字。先写的是花香,是嗅觉。然后写的是视觉“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最后写的是所想,“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

  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

  五、第四个任务:课文引领,老师示范,读写结合

  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例1:秋天的花齐若冰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风景。其实,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独特的情趣。九月,阴郁的雨缠绵不休,地面湿漉漉的。早晨上班,我打着一把蓝色的伞,雨水还是打湿裙子。街道边是古老的国槐,粗大的黑色的干流淌着亮晶晶的雨滴,浓密的深绿色的叶子上也是亮晶晶的,清新,冷清。脚底下落着米粒小黄色的花,纤细的不忍心踩上去。秋天的国槐,像一个冷清的女子,令人疼爱。姹紫嫣红固然是美好的,但是秋天的国槐自有一种淡然寂寞的气质。

  刚出办公大楼,一股浓郁的桂花的香扑面而来。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

  秋天,在公园游玩,看见荷塘里的荷叶已经泛黄,曾经婷婷的干也变褐。想起夏天的时候我们是如何欣喜这片荷塘美丽的荷花,如何惊喜的拍着特写。面对这些,我能够想到这就是生命的衰老。在时光的流转中,原来的美好已了无痕迹,如同红颜、青春、爱情。李商隐说,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当清冷的雨滴敲响荷的心事,那里一定是洁净的花和短暂的夏季。盛开,凋谢,我看到生命的执着、孤寂。秋天的回忆里盛开着一朵美丽的花。

  我遇见一个女人,那时我们的文章发在一本杂志,名字一前一后。我很自然的看了她的文字,自有一种冷清的气质。后来,在网上我们相遇,探讨文字。后来,我看见她的照片,眉眼间有着单纯与冷清。她同样喜欢我的样子,我们似乎看见相似的自己。三十多岁的女人,在生命的秋天里安静的读书,把每一段思绪用文字写出来,感动自己,感染别人。我把她比喻成秋天的花,有着饱满的内心和优雅的芳香。

  中秋回家,红砖青瓦的老屋后院一串红开的红红火火,在清冷中显得吉祥如意。母亲说,这种花生命里很旺盛,原来只栽种了一株,居然繁殖了这么多,去年的种子自己落下来,春天发芽,秋天开花,也

  不用浇灌,淋着雨就生机勃勃。母亲老了,在秋日的午后安静的坐在院子里看着这些花,时光静静的流过。感谢这些花,给母亲生活带来亮色。

  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独特的魅力。有一些沉静的心灵厌倦了喧嚣,洗尽铅华,会领悟其中的味道。

  2、仿写,请同学们自己写一段秋天的景物,写出景物的特点,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学生当堂完成,展示。

  六、作业:

  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就你最喜欢的诗文写一篇赏析。

《故都的秋》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散文。

  2、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明确对“绿”的感受和理解。

  3、了解象征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

  2、了解背景,明确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巴金在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与陆蠡相识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下面就请大家把你们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介绍一下我们并不熟悉的作者陆蠡。(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展示: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他也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陆蠡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严肃认真的老实人。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自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日本特务机关秘密杀害。据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问他对于大东亚的看法,他认为一定失败。正是这种民族的骨气,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李健吾在《陆蠡的散文》一文中说:“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

  三、推进新课

  1、整体感知:

  刚才我们已与作者相识,走进作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首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⑴ 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提示: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并用象“囚绿”这样两个字概括每一层的大意。

  ⑵ 作者表达了对绿藤什么样的情感?划下你喜欢的语句或是能打动你的语句,待会儿请同学们朗读交流。

  学生交流后明确:

  ⑴ 8~12段写囚绿,囚绿之前的1~4段写寻绿,5~7段写观绿,囚绿之后13段是放绿,14段是怀绿。

  ⑵ 表现作者对绿藤的喜爱之情。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作者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对绿的爱,曲折有致地表现了喜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步一步地把喜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学生朗读交流有感触的语句)

  课件展示:

  寻绿 观绿 囚绿 放绿 怀绿

  喜悦 怀念快活 欢喜 郑重开释 怀念

  满足 留恋欢喜 怜爱又恼怒 诚意祝福

  欢喜 急不暇择

  视同至宝

  物我相映 情景交融

  2、具体研读:

  ⑴ 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和品读,我们也快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那么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绿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归纳)

  明确:因为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因为绿给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⑵ 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去描写这株常春藤,这些绿枝条?

  明确: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当绿枝条垂在案前时,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虽然被幽囚了,但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由于离开阳光,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的孩子。尽管如此,这些绿枝条依然非常固执,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文中说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⑶ 通过作者细致精彩、绘形绘色的描写,我们能否体会出这些绿枝条有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它是美的;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正如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还是倔强、坚贞和固执的,并且是向往光明自由、永不屈服的。

  课件展示:

  美、青春

  绿枝条 象征 爱、幸福

  倔强固执、坚贞不屈

  渴望光明自由

  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绿枝条时,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以现实为依据,通过美化、拟人化的加工,赋予绿枝条以人的性灵。

  ⑷ 通过以上的品析,我们对作者为何如此挚爱绿枝条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名爱国青年,陆蠡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

  ① 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写作背景的语句。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侯到了。离开北平一年了。……的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的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叶生存的背景。正如了解作者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一样,明确写作背景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文本。

  课件展示:

  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当时,北京沦陷,作者移居上海。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他们赶出中国,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共同的心声。

  ② 面对敌人的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的就没“别有用心”吗?请大家结合作者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联想思考一下,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特点和命运有何言外之意。

  全班讨论中明确:作者通过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让我们看到了绿枝条的`命运与作者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既体验到生的快乐,又感受到生的艰辛(类比);同时当时的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作者描写绿枝条的性格特点,是想用这些绿来象征包括作者在内的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自由光明的向往(象征);而作者最后的怀绿,其实也是在怀念苦难中的北平人民(暗示)。

  课件展示:

  类比 作者 同处一室,同被囚禁

  怀念绿枝条 象征(苦难的人民) 生的快乐,生的艰辛

  暗示 华北人民 坚贞不屈,向往光明

  通过刚才的归纳,可以看出,文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类比、象征和暗示,而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也让我们了解了作者的言外之意。现在我们应该理解为何文章要以“囚绿”为题,“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正暗示了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也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侵略我国领土的背景下,作者内心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小结:至此,我们从这篇写绿的散文中读出了深意。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安宁,这是很多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通过写绿枝条抒发爱绿的情感,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我们从中也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而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一文也起到了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

  3、写作特色:

  以上我们一起品读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其实《囚绿记》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也有值得我们揣摩的地方,一起来看一下本文的写作特色。

  课件展示:

  ⑴ 物我互观,尽显性灵。

  ⑵ 叙事波澜,脉络清晰。

  ⑶ 含蓄蕴藉,深沉厚重。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品读了陆蠡的优秀散文《囚绿记》,在品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解读文章的方法:如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文章;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性思考的语句,把握主旨;而其中托物言志类文章,还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明确象征意义,等等。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品读,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般的心!

  五、作业

  结合本文的写作特色,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写成小短文形式,300字左右。

《故都的秋》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

  五、课前预习

  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

  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

  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

  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

  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

  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检查预习

  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解题

  “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4、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呢?

  明确: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是是怎么样表现这种特色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北国秋色的。

  明确:文中3--11自然段描写了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等意象来表现秋色的。

  破屋,日光,牵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们可将其归纳为秋院景色。由学生之间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图。

  明确: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

  (注:不是重点环节,不追求标题的'协调、一致。)

  5、集中欣赏

  请一位同学分将第一幅秋景图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点是“清、静、悲凉”那么第一幅图秋院图是如何体现出这些特点呢?

  明确:1)冷暖色调的判断。(视觉)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2)声音的体现。(听觉)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

  “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我们一般提到草通常会说绿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欢的却是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知道秋风萧瑟,一阵秋风过后,树叶飘零,野草枯黄,生命即将终结,感物伤人,自然会产生一种悲凉之感。作者写这些悲凉的景也是在品味这种悲凉的氛围。

  齐读描写秋院的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韵味

  6、总结:

  通过分析秋晨院落,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的表露心迹,没有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之中,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情景交融”,达到了“不著一字而尽显风流”的效果。

  7、作业:

  剩下的四种景物——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同学们下去互相讨论。下节课派代表发言,分析这四种景物分别是怎样体现北国之秋的特点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其他四幅图,更加明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赏析秋景图

  1)秋蝉图

  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2)秋蝉图

  明确: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3)赏析秋雨图

  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4)赏析秋果图

  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情感探讨

  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确定了情感,下面请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的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

  明确: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文人的“悲秋情结”。

  4、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5、作业:

  1)、完成《学海导航》配套练习

  2)、写一篇欣赏季节的散文

  三、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2、理解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

  3、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全面理解本文的题旨。

  2、 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 欣赏作品的绘画美。

  【教学方法】

  运用披文入理、缘景入情的赏析方法,把握情境,感受情物,探究情缘,揣摩情语,领悟情思,形成鉴赏抒情散文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相关准备

  1、引入课文: 在背景音乐《长亭送别》中让学生欣赏几幅关于北方秋天的图片,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诗句来说。

  每个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历代描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今天看看北京的秋天在郁达夫笔下又是怎样一番情致。(教师板书课题)

  2、介绍背景(印发资料)

  作者: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县人。创造社的重要成员之一,现代著名作家,诗人。1896年,郁达夫诞生在富阳这个富春江畔的古老小城中。据说他家藏四万卷书,郁达夫在少年时期就全部翻读过了,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1913年,他留学日本,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十年异国生活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1922年,他回到祖国,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4月,他离开上海隐居杭州三年,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为派遣苦闷,写了许多游记,多为遁世作品。1937年,他愤起离家参加了抗战工作。1945年在南洋被日军杀害。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厚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也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的:“悲怀伤感,决不是一个人的固有私情,照托尔斯泰的艺术论看来,则感情的渲染传统,却是艺术作品的主要功用之一。”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白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郁达夫创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其小说代表作为:《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夜茫茫》等。

  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二、整体感知

  (—) 指导学生初读文章,理清行文脉落。 学生品读后,研究,讨论。

  教师以问题点拨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平,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标题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

  学生讨论回答之后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 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1、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

  (秋晨天空、秋牵牛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秋枣奇景”等)

  2、在刻意描绘的`五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首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秋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驼[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其中点明中外文人及作品)

  (二)指导学生细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中景物的特征。

  教师以问题点拨。 学生欣赏、讨论。

  1、读罢全文,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儿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

  (作者先从“秋光”写起,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我们还能从文中听到“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弱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但也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和“潭柘寺的钟声”,是高亢,幽远、清亮的。而再看那“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透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还有秋树的落蕊,没声、没味,“会铺得满地”却“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可“像花而又不是花”,真是朦胧中又有落寞蕴含其中,更具“秋味的是那“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2、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的特点,而南国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之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之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

  三、诵读全文,自选两段背诵。(首段和倒数第二段)

  第 二 课 时

  一、指导学生精读文课文,深层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主旨。

  教师以问题点拨。 学生欣赏、讨论、交流。

  1、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几处景物来写呢?

  提示:清代学者王国维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弱、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在故都,火一般的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都显示着“秋”的韵味,但因为作者身处的时代,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的阴影,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就笼上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故都的秋》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4、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5、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7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解题

  让学生分析题目,看看有什么疑问和发现

  参考:(1)文体,写景抒情散文。(2)中心语是“秋”,是一篇写秋景的散文。小结:从大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经验呢?——抓住题目的内涵。

  四、深入研读课文,整体把握,适时讨论,走近大师,走进作品

  (一)解决预习问题

  1、作者对故都的秋持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向往、眷念、热爱。(我的不远千里……,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2、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征?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文章哪些段落集中描写了故都的秋景?这一部分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学生自由发言。给每幅图加个小标题。

  参考

  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

  (十分钟)

  五、合作探究

  1、文章是怎样具体表现“清、静、悲凉”的特征的?

  下面请同学们以我们的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一幅画面,进行仔细品读,看看文中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展示北国之秋这一特点的?然后公推你们小组的一位同学展示你们的讨论结果。(提示:同学们应注意圈出文中呈现色彩的词语和传递声音的事物,抓住这些词语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五幅秋景图,体会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参考:

  (庭院秋晨)

  所写景物:

  1、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2、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

  3、牵牛花的蓝朵。

  4、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明确:1、天色碧绿,看得很高,能见度大,可见,天空无杂质;

  2、再看漏下的日光,一丝一丝多么分明,可见,没有混杂物;

  3、再说牵牛花的花色,蓝色,冷色调,给人感觉清透。

  这此景物都共同突出一个“清”字。

  景: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明确:以有声衬无声。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景:一椽破屋,破壁腰。

  提示:屋壁尽显荒凉,冷色衬托凉意。

  小结:这幅画可概括为——庭院秋晨。作者通过借景抒情(所谓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的手法,把对秋的感受与景的选择可以说达到交融合一的境地了。

  (秋槐落蕊)

  明确: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静。气味也没有,微细柔软的触觉,扫帚的丝纹——清,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悲凉。

  小结:一叶知秋,岁之将暮,悲从中来。

  (秋蝉残鸣)

  明确:衰弱的残鸣、啼唱、嘶叫。

  小结:这嘶叫是生命将逝的哀叹,凉从此出;另外,衰弱的残声都听得见,足见故都秋之寂静。

  (秋雨话凉)

  拟境朗读:云散雨霁,桥头影里,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地对话。“了”字念得高,拖得长;“阵”字像“层”字,平平仄仄的歧韵,作者认为“倒来得正好”,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明确:

  ①“了”字念得高,拖得长,体现对秋的深切体味;再加上破折号,声音绵长浓郁,隐含着意味深长的感叹,这凉不仅在身,更凉在心里。

  ②“阵”字表明凉意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而“层”境界顿显深、广、浓、厚。写出了北国之秋经过一场场秋雨的洗礼,而渐浓渐深,渐染渐醇的特点。所以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小结:如果不是从内心深处感悟这故都的清秋,是不会有如此真切,如此细微的感触的。

  (十五分钟)

  六、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①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明确: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败的环境,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树等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

  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拓展:《天净沙…秋思》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②文章描写的主体是故都之秋,作者为何在开头和结尾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

  文章通过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③刚才分析的内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接下来这个自然段,大家考虑它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议论。

  问:那么,作者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插入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理论上深化文章的主题,在于“喻理”“明旨”。

  小结:散文的特色是“形散神不散”,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我们都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明白作者不管写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手法,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十三分钟)

  七、延伸拓展(任选一题)

  1、这一篇课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这种写法,不可能对郁达夫做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后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探讨,写一篇读书笔记。

  题目:

  我眼中的郁达夫或郁达夫散文研究

  2、通过这篇散文的学习,尝试写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江中的秋》或《家乡的秋》

  (两分钟)

《故都的秋》教案13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导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总的设计思路)我认为,在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归结到一点就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乃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悲凉美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 导入新课 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让学生举例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并分类,哪些写出秋的欢快美,哪些写出秋的悲凉美,齐背《天净沙 秋思》,体会其中的悲凉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具有什么样的美呢?这一设计引导学生感受本文的悲凉美。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共同读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清楚学习散文的思路

  三、 整体感知

  分开齐读:1、2段女生读,3段男生读,4---10段教师读,11段女生读,12段男生读,13段女生读,最后一段师生共读。这是根据文章气势的大小设计的。师范读时要注意第四段,语速一定要慢,要读出精致细腻的美,还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调一定拖长,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这里可让学生反复的读。

  朗读时注意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用一个字概括。

  四、 朗读品味、鉴赏评价

  1、生:味 找出原句划出。这秋味有具体指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生找出:清、静、悲凉。

  2、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秋景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秋味?(让学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板书在树叶上)

  3、小组讨论:师:你们小组认为哪个秋景写得最有味、最美?为什么?(讨论15分钟)

  第一小组:我们认为第三段最能体现秋清、静、悲凉的味。根据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给人清朗的感觉;听鸽声,这是以动衬静,还有静对着喇叭花,这都突出静;悲凉体现在破屋、破壁腰、破败。喜欢牵牛花还是蓝色的,花底下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也突出了悲凉。

  师进一步启发:作者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败,他悲伤吗?

  生:作者悲凉但不悲伤,原文有证据:“泡一杯浓茶,向院子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我们能够想象到作者欣赏并陶醉在这悲凉的美中。这是一种人生享受。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们都很向往这种境界。

  师:一组同学感受得很深刻,郁达夫遇到你这样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气。(学生笑)

  4、第三组同学不服气,直接站起来驳斥第一组:

  我们组认为第三段远远不如第四段好。我们先给大家读一遍,让你们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读得非常缓慢,充满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多么清静啊,作者不写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到铺得满地的落蕊,无可奈何花落去,悲凉味出来了。这是从视觉写,“声音也没有”这是从听觉写,“气味也没有”这是从嗅觉写的,“极微细极柔软”这是从触觉写的。别人写“秋风扫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而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朵、鼻子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敏锐的作家,怎么能写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样精致的句子呢?

  这样的句子感受细腻,语言精美,所以我们认为这段比上一段更能体现郁达夫的秋味---清、静、悲凉。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段最能表现秋天那种落寞的美。(生热烈鼓掌)

  师:郁达夫又多了几位知音,你们能从抓景物特征入手,品味本文精致细腻的语言美,审美情趣颇高。不过,第四段还有一个精致细腻的景,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扫帚留下来的一条条的丝纹,作者观察相当得细腻。

  师启发:扫地有声音吗,为什么还要说静?你能想象那种情景吗?

  生:以动衬静。我们想像到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得挥动着扫帚,听着灰土与落蕊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显出那种空旷的静,让人透着肌骨的凉,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师:这位同学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这么美的文章全让他吃透了,第四段确实太美了,好,五分钟背下。

  生背诵。

  5、齐读610段,体会第八九段“了”、“啊”的读法,腔调一定拖长,要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悠闲味。

  6、师:艺术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这篇文章通过精致细腻的语言,将秋味渲染得淋漓尽致。思考: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过渡到13段南国的秋)

  师启发:那么南国的秋有何特点?

  生:慢、润、淡、多雨少风。

  师:最后再次提到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起何作用?(讨论)

  生:比喻、对比。作用:呼应前文;比喻新鲜妥帖

  师明确:从饮食文化入手,用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北国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国米酒酿造黄酒味润,馍馍比稀饭味深,大螃蟹比鲈鱼味浓,骆驼比黄犬味长,这种比喻真是让我们垂涎三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师: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对此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

  生:颂秋,一曲悲凉的颂秋,虽然本文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但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凉就是秋的正味,生机勃勃是美,悲凉也是美,欣赏秋的衰败,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资料共享平台

  7、小结:今天,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香,清爽宜人,回味无穷;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韵味十足;还仿佛看到香山的红叶,缓缓得向我们飘来。就让我们捡起它作为岁月珍贵的书签,永留记忆深处。(边小结边板书,打开多媒体,一片飘的树叶)

  板书设计:一片香山树叶,叶中心是味悲凉味,叶角上依次为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

  五、 实践创新

  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根据课文秋景内容写一首《天净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净沙-秋思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

  衰草、蓝朵、残垣,槐蕊满地,故都人在独叹。

  六、教后反思

  这篇美文之所以流传,很大程度上就是精致细腻的悲凉美,而在郁达夫的眼中悲凉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让学生体会这种美,成了本课重点鉴赏的内容。欣赏生命的欣欣向荣是美,欣赏生命的衰败、悲凉也是一种美。让学生明白郁达夫的悲凉并不是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积极享受,可以喝茶欣赏来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这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为降低难度,我设计几个问题,从“味”入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他们去感受这种精致细腻的悲凉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墙。这种衰败,正是郁达夫的审美趣味。学生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感受一点点就是成功。学生的审美情感就开拓了,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这样的美文如果匆匆而过,分分层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费一篇美文,也枉费了编者连续选入教材作为经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故都的秋》教案14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 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一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二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悲凉,还是清新?(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清、静、悲凉。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一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八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一问: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二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 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 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应。

  三问: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习: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

  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故都的秋》赏析

  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作者善于抓住秋的特点来写秋,五幅图画,写“庭院读秋”,突出故都之秋的“清”;写“清晨踏秋”,突出故都秋的“静”;写“秋蝉啼秋”,连用“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四个词,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尽致;写“闲人秋叹”天灰、风凉、雨歇、云卷、天晴,突出沉重凄凉;写“柿枣映秋”,让故都之秋“悲”而且“壮”,平添了一份眷恋向往之情。在景物的着色上特别偏爱冷色,如“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淡绿微黄枣子颗儿”,柳阴下的丝丝日光,这些单的、纯的、淡的、暗的色彩,都与作者寂寞的感受有关。

  作者注意调动不同的感觉写秋,如视觉,天是“碧绿的”,“秋草”是“尖细且长”的,如视觉作者特别选用一些很轻很细的音响,如“西山的虫唱”、悠远的钟声、“驯鸽的飞声”、寒蝉的嘶鸣、息列索落的雨声、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微叹。这些细微响动,普通人很容易忽视,但在敏感寂寞的作者心中却留下很深的痕迹。

  作者还很细腻地展示自己在观景赏景时的感触,如:“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看“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踩在槐树的落蕊上,“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起笔便见不凡,直接切入主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不远千里竟是为了饱尝一下北国古都的“秋”,其情的强烈溢于言外,又给读者留下一个大的悬念,究竟这北方的秋,因何以这样引人?

  接着作者又很简约的把文章递进开来:这古都的秋,只有在北方才能领略得到。因为“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同时,还蛮有深意的说出了一番话:“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显然,要想领略这秋,并不在于人人都懂得的都赞美的名花和美酒之美上,秋之领略,应该在哪里呢?此时,他笔锋一转,把我们带进了北方的秋天里。从常见的几样毫无关联的景物里,并列的,散散的,曲尽其妙又极研尽致勾勒出秋“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总的来说,《故都的秋》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① 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② 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③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⑤ 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 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故都的秋》教案1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

  教学准备

  ①课文配乐朗诵及《秋意》排箫演奏曲录音,②秋天风光录像,③PowerPoint课件,④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提问谈话,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1.引导谈话:

  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

  中国历代诗文写“秋”,似乎总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或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凄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则把秋色写得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

  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情致……

  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从解题入手,初步欣赏,整体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味

  1.解题引入: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平。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就题目提出问题,引入整体感受:

  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的特点的?

  3.听赏配乐朗诵,用心体会,然后自由交流初步的整体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尽情畅谈。

  三、指导学生扣住文眼,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正是这样,请找出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作者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作者写故都之秋,却选取随处可见得平常景物:①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尖细且长的秋草”等),②落蕊轻扫,③秋蝉残鸣,④都市闲人,⑤胜日秋果(结合板书)

  (2)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存疑)。

  ——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第2课时

  四、指导深入品读鉴赏,体会作家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1.结合朗读,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1)介绍写作背景,理解“悲凉”:

  揣摩·评说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结合练习二)

  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和评说,不求答案的一致。)

  (2)品读写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底下,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那种忧郁个人遭际也由于时代风云带来的特有的“悲凉”笼罩全篇。

  结合指导品读片段(结合练习四)

  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这些写景写人的片段和语句,细腻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

  2.作家执著地钟爱并且赞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还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写,找出来加以体会。

  ——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道之浓和深,表达不可遏止的强烈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而且首尾照应,回环往复,写得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3.渲染气氛,带着美好感情配乐朗诵

  先播放排箫演奏曲《秋梦》,并通过PowerPoint课件或录像伴放秋意画面,渲染悲凉气氛,诱导学生尽量贴近作者的心灵,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朗读时要求在伴放音乐的感染下,读得舒缓、深厚、沉静,声情并茂,尽可能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渗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一些优美的精警句段,要细细品味,能熟读成诵。

  ①“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如果改为“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和悲凉”,意思一点儿也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中开头定下了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②排比句“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譬如廿四桥的明月……”排比兼对比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似乎轻巧随意,信手拈来,却颇显文采地抒写对北国之秋独特的深情。

  ③“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之一的零头。”

  作家对北国之秋是如此的钟情,爱得如此的深和执著,简直动人心魄,也耐人寻味。

  五、引导进一步读赏、并作比较阅读,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国的赏秋文化

  1.品读课文,感受人文精神

  提问·讨论·小结

  作家所观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随处可见的平常景物,他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释疑)

  (1)审美眼光与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难点突破:体会引用“都市闲人”的对话的用意

  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穿这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缓慢悠闲”的声调,不难品出一个“闲”字;从彼此的叹答中,让我们感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彼此在这种强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作者用这种京腔京调的平民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的审美眼光。

  (2)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

  郁达夫深受中国文化的浸润,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专用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结合朗读体会)。一篇写景散文连通历史人文——从故都的秋色里体味中国的历史人文与“秋”的深远关系,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2.比较鉴赏,体会表达的感悟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并感受赏秋文化与故都情结

  (1)指导朗读欣赏欧阳修《秋声赋》(用PowerPoint投影)或陶宏景《答谢中书书》(课后所附),比较二者情景交融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郁达夫散文的文化气息,并从而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赏秋文化。

  (2)指导课后阅读老舍散文《想北平》,比较二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抒写故都情结及体现人文观照上的异同。

【《故都的秋》教案】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案02-22

《故都的秋》教案02-20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07-05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5篇)08-11

故都的秋教案15篇03-28

故都的秋教案14篇03-29

《故都的秋》说课稿05-29

《故都的秋》说课稿12-09

故都的秋说课稿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