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12 11:17:5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热】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热】

语文教案 篇1

  师:同学们学过孟郊《游子吟》吗? 让我们来一起朗诵: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这首诗,通过母子将别时,慈母为游子缝衣的场景描写,表现了母子真挚的骨肉深情。今天我们学习《散步》理解一下家庭亲人之间的相互敬爱。

  师:首先请同学默读课文。 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散步”的过程。

  师:现在谁来说说文章讲的是什么事呢?

  生: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开始我让母亲去散步,母亲很顺从地服从了我。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表现得很温馨,很甜美。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是透过优美而朴素的语言传递给我们的,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感受这份温情。

  师:散步对我们而言,是大事还是小事?

  生:小事。

  师:对,也就是说:散步其实是件又平常又普通的小事。但文章表现上来的东西是不是散步这么简单?

  生:不是。

  师:是啊,作者从这件小事中还真散出些“大事”来呢。我们一起学习吧。

  师:首先请男同学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找出散步的人、时、地、原因。

  (几位女学生朗读,全体学生思考)

  师:好,男同学们读得又整齐又响亮。来,有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的问题。

  学生甲:人是:包括“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他们是——?

  学生甲:一家人。时间是春季。

  师:春季的哪个时候?

  学生甲:初春。

  师:哪些词句表现是初春这个特殊的时节的关键?

  学生甲: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学生甲:地点是田野。

  师:为什么要到田野去散步呢?

  学生甲:因为我母亲身体不好,我劝她多出来走走。

  学生乙:还因为田野空气好,景色又美。

  师:补充得不错!

  师:从原因上看,我对母亲的态度怎样?

  生:很好,很孝顺,很会替母亲着想。

  师:可不是吗,这虽然是小事,但可充分体现了“我”的孝心,同学们可要像他学习哟!

  师:“我”对母亲很孝顺。“我”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很好的了。让同学们找找看:哪一句话表现了这样的关系?

  生:“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这一句。

  师:很好。虽然散步是小事,母亲能在这春天出来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为什么?从来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甲:因为她身体不好。

  学生乙:从“熬”字可以看出来。

  师:好,散步去!请女同学读第四、五自然段。

  师:田野的景色美吗?

  生:很美。

  师:怎么美?

  生:“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师:哎,“我”怎么会看见这田野美丽的春景就想起“生命”来了?

  生: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很有生命力,所以想到生命。

  师:和前文写母亲有没有关系?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有。

  师:什么关系?

  生:因为母亲战胜了寒冬,战胜了疾病,使自己的生命得以维持。作者触景生情,联想到,感悟到生命。

  师:说得多好!同学们把这些观点总结一下,整理在课本上相应的句子旁。(学生整理)

  师:他们一家人散步是怎样走的?

  生:前面是母亲和儿子,后面也是母亲和儿子。

  师:谁发现了这个情况?

  生:“我”的儿子。

  师:他把发现的这个情况怎样表达出来的?

  生: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这表现了这个小家伙的什么特点?

  生:天真、聪颖。

  师:小家伙的话充满生活情趣,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同时还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师:接下来,请全体同学把剩下的.三个自然段齐声朗读读一遍。

  师:后来怎样?

  生:发生了分歧。

  师:什么分歧?

  生: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师:“有意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有趣。

  师:谁来解决这个分歧。

  生:“我”。

  师:为什么是“我”呢?

  生:因为课文里说:“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他总是听我的。”

  师:这说明了我在家中是怎样的地位?

  生:是中心、核心。因为我是强壮的,高大的。

  师:这个分歧,“我”觉得容易解决吗?为什么?

  生:不容易,左右为难,因为找不出两全的办法。

  师:最终我决定怎么办?

  生:委屈儿子,走大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伴同他的时间还长。

  师:从这个决定中,我们再次看到了“我”对母亲的——

  生:孝顺。

  师:问题结束了?

  生: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师:从这个改变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儿子无比的——

  生:关爱、爱护、疼爱。

  师:用一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

  生:爱!

  师:总结一下,这一家人真有意思:年纪老的、大的对年纪小的态度是——

  生:爱。

  师:年纪小的,大的对年纪老的态度是——

  生:孝顺。

  师:用一个词概括他们一家人的关系:

  生:温馨和睦、尊老爱幼。

  师:概括得不错。

  师:小路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怎么有意思?

  生: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小路平坦吗?

  生:不平坦。

  师:不好走的地方怎么办?

  生: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走。

  师: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生:因为是小路,路不好走,怕母亲摔着了。

  生:我觉得他们走的不仅是平常的路,不仅是散步,同时也在走过人生之路,所以走得仔细。

  师:分析得有意思,我觉得这位同学还真像文中的“我”一样,在平凡普通的散步中,“散”除了深刻的东西来。于平凡中见深刻,于“小”中见“大”,不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吗?

  同学们能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吗?

  生: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一家有老有小,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这是中年的责任。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师:同学们,你们是家的一份子,也是世界的一份子,学

  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懂得了什么?

  生:要尊老爱幼、和睦相处。

  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尊老是人类高尚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正如培根所言(教师出示投影: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之举——<英>培根。

  生:读格言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练习: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能展现亲情的故事。(展示投影内容,学生思考)

  师:我们对天下所有老人都应承担一种责任,老吾老及人之老,关爱老人是每个人来应尽的责任。

  这节课我们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浓浓的亲情、尊老爱幼高尚情感,认识到每个人所应担负的责任。

  师:最后请齐唱《常回家看看》。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着重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

  1、同学们喜欢鸟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有一个作家叫冯骥才,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对珍珠鸟。之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读课题。

  3、读了 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质疑。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2)读完后,想想有哪些不懂?

  2、学生质疑。

  教师及时梳理归纳。及时解决这些词语。

  神气十足咂嘴细腻等

  留下这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垂蔓”、“幽深”、“雏儿”、“不由自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意思。

  三、再读、解疑。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理解“垂蔓”。从丛林入手理解“幽深”。

  2、从含有“垂蔓”、“幽深”这句话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这对珍珠鸟的喜爱。

  3、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可以看出作者对鸟喜爱的其它句子。

  4、朗读这些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作者对珍珠鸟是这样喜爱,那么是否也喜欢它们的雏儿呢?顺势理解“雏儿”: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喜欢雏儿吗?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2、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

  4、你能通过读让老师也喜欢这只雏儿吗?自由练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过渡:在课前我查找了有关资料,我了解到珍珠鸟是一种非常胆小的鸟,那么它怕我吗?

  1、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2、小组讨论:(1)珍珠鸟怕我吗?为什么?(2)从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珍珠鸟对我是非常信任的?

  3、出示描写珍珠鸟相信我的两个片断:(1)珍珠鸟站在书桌上,啄我写字的笔尖和手指。(2)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4、讨论:这两个地方,珍珠鸟对我的相信,在程度上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5、提问:对别人特别相信的能用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来表示?(信赖)。

  6、你能把作者对鸟的喜爱,以及鸟对作者的依赖之情表达出来吗?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依据老师的语言进行想象(教师配乐朗读第六自然段)。

  2、提问:同学们,这样的情景美吗?美在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归结到人和鸟的心灵美)。出示填空:美在人对鸟的 ;鸟对人的 ;

  过渡:看到这么美的境界,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 (学生接读)趁势理解“不由自主”。

  3、同学们,鸟对人如此信赖,创造出这样美的境界。那么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会怎么样呢?(学生各抒已见,然后相机小结)。

  4、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指板书学生齐读: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让我们彼此信赖,因为这样,我们的世界将更加美好。

  板书: 珍珠鸟

  创造

  信赖————美好的境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2、能熟练地复述故事。

  3、能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正确地运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胸有成竹”。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让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掌握其用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

  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说过许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吗?

  2、师小结并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师要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个新成语,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38页。

  二、初读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小组交流:

  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

  3、班上交流,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成语故事。

  三、再读成语故事,理解它的内涵。

  1、让学生默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思考:

  ⑴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⑵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句话来理解?

  2、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结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教。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⑴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因为文与可经常去观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变化,总之,文与可对竹子非常熟悉。

  ⑵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第三段话中,猫把那幅当成真的了,并把它抓着玩。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段话来理解?

  最后一段。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最后一段,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画画时,胸中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四、拓展运用

  1、过渡:

  刚才同学们理解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它,下面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⑴ 师举例:

  小明平常学习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认真地复习了,所以,在期末考试时,小明是胸有成竹。

  ⑵ 学生举例,进一步体会”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作业

  1、让学生用这个成语说1~2句话。

  2、课后将自己喜欢的成语积累下来,写在积累本上。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情境,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各国过年的习俗,能够简单的复述,体会民风民俗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了解不同国家过年的不同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过年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学。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你们都是怎样过年的.?(说说我国的年俗)那你们知道其他国家的小朋友是怎么过年的吗?今天,我们就和小灵通一起到几个国家看看他们是怎样过年的,高兴吗?快快把书打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长的课文,如果读的时候遇到困难可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朋友的方法真好。认真的读一读吧!

  二、交。

  1.同学们:小灵通都到了哪几个国家呀?他首先来到了哪个国家?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看一看意大利是怎样过年的?这一段有三个生字,谁都认识了?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出示生字:“期”“通”“夕”)你们记住了吗?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的吗?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如期——期中、期末、第一学期;通——交通、通信公司;夕——《夕阳红》;“期”和“通”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声字的规律识记。还可以通过减一减的方法记忆“夕”多——夕)

  3.小组合作学习。

  同学们:小灵通还到了哪几个国家?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国家去看一看他们是怎样过年的,并自己学习本段的生字,然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怎样记住生字,

  4.小组汇报,交流识字方法;全班同学一起学习。

  三、导

  检查反馈生字掌握情况。

  1.读一读下面的字,夕:(背景是太阳落山,晚霞满天的景象。目的是渗透字义)能组个词吗?(夕阳 除夕)钟:(背景是各种各样的钟,渗透字义,加深理解)谁能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呢?(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金字旁”是形旁表义,表示一种金属,“中”是声旁表音)。

  2.出示其它生字,这些你都认识了吗?

  小组比赛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等。

  板书设计:

  他们这样过年

  期——期中、期末、第一学期;

  通——交通、通信公司;

  夕——夕阳 、《夕阳红》

语文教案 篇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启蒙老师的美好品质。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指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开去,即联想自己的小学生活实际。

  (三)德育渗透点

  1.激发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要勤勉,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四)美育渗透点

  从作者以美好的心态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联想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二)难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归纳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注意及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课文,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动脑、动口、动手,弄懂课文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题中的启蒙是什么意思?

  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写了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启蒙老师是些怎样的人,为什么让我时常心怀感激?

  (2)为什么老师的许多表扬我都淡忘了,而教师的批评和惩戒我至今未曾忘记?

  (3)从这些宽严之间,同学们也领悟了一些道理。我们领悟了什么道理?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小组讨论大家提出来的问题

  可以全都讨论,也可以只讨论你们感兴趣的某些问题。

  (四)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1.你觉得我的启蒙老师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1)热爱祖国

  ①演讲

  教师引导:我们的演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②宽严之间

  教师引导:对什么宽?对什么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治学严谨,教育严格

  ①嗅觉特长的故事

  教师引导: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②写大字的故事

  教师引导:老师说我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联想一下,老师批评你时你是怎么想的?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理解最后一段话

  教师引导: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了,是什么意思?最后一个反问句是什么意思?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五)全文质疑,释疑

  (六)情感迁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到了哪位老师,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具体的事例说说这个老师的美好品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生字5个;理解并积累本课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品味感悟对待错误要敢于面对,勇于改正,要善于反思和自省。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错误 。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如何面对错误。

  教学方法:

  指导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计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情诱趣

  1、利用上课之前的这段时间咱们来背上几首诗词。

  2、评价。过渡:其实,我国古代的著作中有很多名句很富有哲理,也值得大家诵读。史学名著《左传》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的意思是说?

  3、是的,谁都会犯错,那天我就出错了?怎么办?你有过犯错的经历吗?敢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说说吗?

  过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会犯错,这并不稀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经常犯这样一个错—迟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相信能带给你启发。

  4.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现在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2、汇报读书情况。

  3、预习了,刚才我们又进行了再次阅读,谁能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评价,那么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吗?(注意归纳)

  三、个性阅读2—13自然段,解疑品赏。

  1、读书贵在有疑。刚才有同学问: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狠狠地打,打得狠吗?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词句。

  A打的动作

  B打的声音:咻咻

  C打的过程

  D作者的伤痕

  我们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父亲打我究竟有多狠

  (出示句子)我挨打了!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2、就这样,体会着作者挨打时的心情,先读出这句话,再把她没有说出口的话讲出来。

  3、小结:注意学生关注的方面和运用的读书方法。

  4、我挨打了,父亲狠狠地打了我,我委屈,我生气、我怨恨,我不解,我究竟该不该打,不打不行吗?同学们,你们怎么看?请大家再读课文,能不能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抓住关键的词,关键的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谈谈你的看法。

  可能关注的内容有:

  A不该打:

  (1、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罚站在门边)那罚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

  (2、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像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对呀,多难为情的事啊,让同学们当成笑柄了。

  (3、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如果能乘车去,或许还来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许。

  (4、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

  B该打:

  (1、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在玻璃窗上,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每天都迟到,要是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还了得?该打。

  (2、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妈妈都催促过了,还赖在床上,过分。

  (3、爸爸进来了……居然有勇气不挪动)你不仅找到了有说服力的句子,而且还注意了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是呀,爸爸那么严厉,生气地发出好几次命令,我竟然连挪都不挪一下,这不是找打吗?

  (4、①师:不就这一天不去上学吗?没什么关系吧?——生:学不到知识,养成坏习惯,就什么也学不到了。

  5、过渡:不去就不去吧,就一天,没什么吧?那父亲为什么还要狠狠得打我呢?

  6、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打我,才会这样狠狠地打我,我们再一起来读这段话,老师读所有写父母的话,你们读所有写我的话,用心地读,一边读一边体会。

  7、自由熟读2—13自然段。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识记生字。

  2、查阅林海音的资料(尤其是成绩)。

  板书设计:

  迟到

  林海音

  动作:拖 抄 抡

  声音:咻咻

  过程:从床头打到床尾

  伤痕:鼓起的红肿的鞭痕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内容导入

  回忆挨打的内容。

  二、精读14—19自然段。

  1、爱得深,才会恨之切,爱得真,才会狠下心,下得去手啊。父亲狠狠地打了我,后来又赶到学校来为我送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 课文中是这样写的,谁来读一读,同学们想一想打了我,为什么还来送东西?

  2、是的,同学们说的就是父亲来送东西的用意啊。看着我坐车上学狼狈、痛苦的背影,听着我惨烈、哽咽的哭喊,想起我红肿着的鼓起的伤痕,父亲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他来了,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父亲的爱就是这样,有时是严厉,有时又是深沉。此时此刻,那个刚刚还因为挨了父亲的打而委屈、生气、不服,甚至有些怨恨的我面对着父亲,会说些什么呢?

  3、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改变了作者,那个每天早晨都迟到的女孩,成了每天都站在校门前等待校工开栅门的早到女孩。作者能发生如此这番的变化,父亲给了很大的影响,大家再想想,除了父亲,还有什么原因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三、情感升华 拓展延伸。

  1、是的,因为有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爱,也因为我读懂了、理解了父亲的爱,所以我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然而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呢?课前大家查阅了关于林海音的资料,关于她后来的发展,你们了解多少?

  2、看来,由此改变的还有林海音的未来和人生。还是那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课前大家说出了自己的错误,现在,从迟到的故事里,从林海音身上,我们读懂的已经不仅仅是敢于面对错误,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在错误面前会做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找关于名人面对错误的文章读一读。

  板书设计:

  迟到

  林海音

  动作:拖 抄 抡

  声音:咻咻

  过程:从床头打到床尾

  伤痕:鼓起的红肿的鞭痕

  花夹袄

  铜板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重点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

  1、动画课件《尊严》;

  2、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他的行为和做法,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听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播放动画课件《尊严》的课文范读部分。

  3、质疑问难。

  4、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这一环节可利用课件《尊严》字词部分辅助教学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小伙子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怎样的人?他是怎样想的?

  二、点播,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使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四、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五、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教案[精选]10-12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教案(经典)08-31

【精选】语文教案09-02

【经典】语文教案08-19

(经典)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11-28

语文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