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乖乖主题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兔乖乖主题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兔乖乖主题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相关线索大胆的想象,在比较中筛选出符合线索的物品
2、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寻找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兔图片、信、16格一览表、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兔子,引出故事
1、出示小兔子的尾巴,猜猜谁来了?
2、T:小灰兔今天来找东西,东西就藏在信封里,谁来把它取出来?
二、观察线索,帮助寻找
1、线索一:找圆圆的东西。
(幼儿取出信纸)
T:这就是小灰兔要找的东西,你能告诉小兔哪些东西是圆圆的吗?
2、将幼儿所猜的内容记录到表格中。
我们帮小兔找了这么多的圆圆,小灰兔,小灰兔,这是你要找的东西吗?小灰兔说:不是,信纸上还有东西,打开看看。
3、线索二:找圆圆的红红的东西。
T:小兔子要找一个怎样的.圆?
幼儿猜测,表述。这些东西里面,哪些是红色的,哪些不是?
一起问:小灰兔,小灰兔,这是你要找的东西吗?
小灰兔说:不是,不是,我要找的东西是这样的。
4、线索三:找红色的圆圆的在天上的东西。
5、完整讲述。
T:一边听一边想,小兔子为什么要找太阳?太阳有什么用?
三、拓展延伸,感受阳光
出示相应图片,了解动植物、人们都喜欢太阳。
小兔乖乖主题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双脚同时向前跳,发展幼儿的跳、爬、平衡等肢体动作。
2、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尝试,感受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助人之乐。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双脚同时向前跳,发展肢体协调动作。
难点:幼儿自由探索跳,体验助人之乐。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头饰、兔宝宝头饰、筐两个(贴有红白两色标识)。
2、录音机、磁带、兔子舞音乐。
3、布置好场地、红白两色萝卜、小桥(平衡木)、草地(绿色积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到活动场地。
(师扮演兔妈妈,在兔子舞的音乐中集合)“今天天气真不错,来来来,妈妈带你们到外面去玩吧”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探索跳
“妈妈知道宝宝们最大的本领就是会跳,我们一起来跳跳吧。”
(1)幼儿自由跳,师观察幼儿跳的动作。
(2)请个别幼儿说说、做做跳的动作。
2、学习自然轻松的双脚同时向前跳。
“今天妈妈要和你们去看望兔奶奶,我发现有只小兔向前跳得又快又稳,肯定能很快的`到达兔奶奶家,我们请他来跳一跳。”
(1)请个别幼儿示范双脚向前跳的动作。提醒幼儿动作要领:两脚并拢,双腿弯曲,用力向前跳,落地轻巧。
(2)幼儿练习双脚向前跳。
3、开展游戏《拔萝卜》
(1)设置情景:“看,兔奶奶家的萝卜地里萝卜都长大了,可是兔奶奶这几天生病了,拔不动萝卜,这可怎么办呢?(情感教育)幼儿很自然地想到帮兔奶奶拔萝卜。
(2)交待玩法,(过独木桥或过草地)幼儿自主选择路线开展游戏(发展幼儿的爬、平衡肢体动作)
(3)小兔子拔萝卜:幼儿把四散放在萝卜地里的萝卜捡起来,根据颜色分别放到相应的筐中。(认知教育)
三、结束部分
说一说帮兔奶奶拔完萝卜的心情,体验助人之乐。帮兔奶奶拔萝卜运回家返回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内容本身就是孩子们喜欢的一项运动,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总体效果还不错。
但由于孩子年龄小不能够准确的表述自己的肢体动作,幼儿自由探索跳、说一说环节有点儿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好在孩子们都有跳的基础,做跳的动作都还不错。
拔萝卜环节,如果能引导幼儿先过小桥再过草地可能对发展全体幼儿的肢体动作会更为理想一些。
总之,一节高质量的教学活动,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备课和有效组织。如能有效的让孩子按老师的指令来活动效果会更好的。
小兔乖乖主题教案3
设计意图
看图讲述《大象救兔子》是一个老教材,它讲述了兔子遇险、大象相救、老虎受罚的惊险动人的故事,动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生动有趣,堪称儿童故事的经典之作。这样一个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老教材,在新《纲要》的指导和引领下如何新上呢?我在组织幼儿进行看图讲述的实践中发现,大班幼儿的初步自我讲述,往往更像一个个画面内容简介,缺乏生动性、丰富性和立体性。从画面简介到精彩讲述之间需要一座桥梁,我为幼儿搭起的桥梁就是标记图。我采用了对话框、云朵和放大镜这三种标记来提示幼儿进行细节观察,有了细致的观察,故事的讲述才能更加生动、丰富。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作,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
2.在符号标记的提示下尝试完整讲述故事内容。 3.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愉快地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三张大图,第一张:老虎躲在大树后,露出凶恶的脑袋和锋利的爪子,三只奔跑的兔子;第二张:大象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桥,三只兔子分别在大象的鼻尖上、背上和尾巴上;第三张:大象用鼻子喷老虎,三只兔子拍手笑。
2.对话框、云朵和放大镜标记若干。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要请你们和我一起讲,听听谁讲得完整、讲得生动、讲得有趣。这是故事的开头,这是故事的结尾。(出示第一和第三张图)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三只兔子在干什么?猜猜看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揭去遮挡老虎的小图):原来有一只凶恶的老虎在追小兔子,结果怎样?猜猜看,兔子是怎样逃离虎口的?到底是谁救了小兔子?怎样救的?(出示第二幅图)请幼儿讲述大象救小兔的事情。教师:老虎追到河边,大象会怎样对付老虎?(幼儿猜测后,教师揭去遮挡“大象用水喷老虎”画面的小图,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二、尝试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现在请你们把大象救小兔的事情讲清楚,每幅图都要讲到,看谁讲得完整。(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到幼儿中间倾听,并请1名幼儿讲述。)
教师:你们觉得他把大象救小兔子的事情说清楚了吗?教师总结:三幅图都讲到了,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讲清楚了,这个故事就讲完整了。
三、出示对话框的符号,引导幼儿再次讲述
教师(在第一幅图小兔子旁边放一个对话框):
老虎在追赶兔子的时候,兔子会喊什么?都要被老虎吃掉了,慢慢地说行不行?应该怎样说?(着急、有力、快快地说)我们来试一试、学一学,大象在听到小兔子的求救声后会说什么。(幼儿分角色练习几次)
教师(在第三幅图上的小动物旁边分别放对话框):这时候,老虎会说什么?大象会说什么?小兔子又会说什么?教师:现在你们再来讲讲这个故事,这一次要把小动物说的话全部讲到故事里去,试一试吧。(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到幼儿中间倾听,并请1名幼儿讲述。)
教师:故事讲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教师总结:原来讲故事时加入角色之间的对话,故事就会变得更加生动。
四、出示放大镜和心里想的符号,引导幼儿再次讲述
教师(在第一幅图老虎旁边出示放大镜标记):你们刚才都讲到了这只老虎,让我们仔细看看这只凶恶的老虎,它的眼睛怎么样?嘴巴和牙齿是怎样的?老虎看到兔子,心里会怎么想呢?(出示云朵符号标记)(啊!这三只兔子真肥呀,正好让我填填肚子!)
教师(在第三幅图老虎旁边出示放大镜标记):刚才还很得意的老虎,现在是怎样的?(吓得用爪子挡住了脸)心里又会怎么想呢?(出示云朵标记)(今天真倒霉,兔子没吃到反而被大象喷得满脸是水。)教师:现在你们再来讲讲这个故事,这一次要把放大镜看到的地方和老虎心里想的都要讲到故事里去,看谁讲得生动,你们试试看。(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到幼儿中间倾听,并请1名幼儿讲述。)
教师:他讲得好吗?哪里好?
教师总结:原来讲故事时,把小动物的样子、对话和心里想的都编到故事里去,故事就会讲得很精彩。
五、给故事取名字教师:这么精彩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谁来取个名字?
附故事:大象救兔子一天傍晚,小白、小灰和小黑三只兔子在树林里高高兴兴地玩着。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凶猛的'老虎,张着大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伸出锋利的爪子,向小兔子猛扑过来。三只小兔子吓得转身就逃,它们撒开四条腿,飞快地向前跑去,穿过密密的树林,跑到河边,看见大象正在河里洗澡,连忙高声叫喊:“大象伯伯,快救救我们,老虎要吃我们啦!”大象连忙伸出长鼻子,翘起尾巴,好像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桥,说:“快,快从我身上过河去!”老虎追到河边,看见小兔子都过了河,气得直吼。大象用长鼻子吸住了水,用力朝老虎喷去,老虎被喷得睁不开眼睛,只好夹着尾巴逃跑了。
活动反思
第一、第二环节:我采用的是分解观察和预期结果的方法,帮助幼儿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制造悬念是激发幼儿好奇心的策略之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三幅图没有同时出示,目的是给幼儿制造悬念,为幼儿大胆猜测小兔子是怎样脱离虎口的提供推理和表达的机会。而且,在出示第一幅和第三幅图时,采用了遮挡图片部分内容的手段来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这个环节讲述的重点就是:把大象怎样救兔子这件事讲清楚。
第三环节:我出示了对话框符号,采用了角色移位、师幼互动等方法帮助幼儿掌握角色之间的对话,理解着急、高兴、害怕的语气语调,为幼儿生动讲述提供支持。这个环节的讲述重点是:丰富角色之间的对话,使故事更加丰满、生动。
第四环节:我出示放大镜和心里想的符号,通过教师提问和放大镜的暗示,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的内容,分析角色的表情,运用描述性语言描述角色的外形,从而推断角色内心的想法,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信息。这样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的观察引导,为幼儿生动讲述提供了有效支撑,化解了讲述的难点。
第五环节:给故事取名字,其目的不仅仅是让讲述活动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让幼儿能抓住讲述重点,培养幼儿的提炼和概括能力。纵观整个活动,在讲述要求上采用逐次添加要求的方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任务的性质和难度将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的效果。第一次只要讲清楚大象救兔子这件事情,第二次增加角色之间的对话,第三次增加角色的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述,这种逐步添加的讲述,幼儿一般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讲述任务,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讲述的兴趣。
小兔乖乖主题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母子之间的亲情,体验你变我变的情趣。
2.能通过大胆想像、创编,理解事物间的关系。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一只小兔想离开家,它说:妈妈我要逃跑啦!妈妈说:你逃跑,我就追。小兔说:我变成小鱼。妈妈说:我变成钓鱼人。你们知道小兔还会变成什么
幼儿猜测小兔和妈妈各自会变成什么。如:小兔变老鼠,妈妈就变猫等。
引导幼儿讨论小鱼和钓鱼人、老鼠与猫之间的关系,为理解故事内容作准备。
二、倾听故事。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妈妈为什么要去追小兔
小兔和妈妈分别变成了什么
最后,小兔还想逃跑吗
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如果你是小兔,你想变什么
三、游戏:你逃我追。
幼儿自由两两结伴做游戏。如:一幼儿说我变成小鸟,另一幼儿说我变成大树:一幼儿说我变成小脚,另一幼儿说我变成鞋子。如此循环。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追逃关系,也可加上动作,使其更形象、生动。活动建议
1.小兔变着法子逃跑,想要离开妈妈的保护,向往一个独立的天地,这非常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独立性逐渐增强,希望自己能单独做更多的事。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尽情宣泄自己的独立欲望,体验故事中自然、亲切、浓郁的亲情,引发幼儿大胆想像。
2.最后的游戏环节中,幼儿可以引用故事中的对话进行游戏。
附故事:小兔逃跑
一天,小兔子想离开家,它对妈妈说:妈妈,我要逃跑啦!妈妈听了,说:你要是逃跑,妈妈就追你,因为你是妈妈心爱的孩子。
要是妈妈追我,我就变成河里的鱼游走。小兔说。
妈妈说:你要是变成河里的鱼,妈妈就变成钓鱼人,把你钓上来。
妈妈要是变成钓鱼人,我就变成高山上的岩石。小兔说。
妈妈说:你要是变成高山上的岩石,妈妈就变成登山人,爬到你跟前。
妈妈要是变成登山人,我就变成院子里的.花儿。小兔说。
妈妈说:你要是变成院子里的花儿,妈妈就变成花匠,把你找出来。
妈妈要是变成花匠,找着我,我就变成小乌逃走。小兔说。
妈妈说:你要是变成小鸟逃走,妈妈就变成树,等着你落到树上来休息。
妈妈要是变成了树,我就变成一只小船逃走。小兔说。
妈妈说:你要是变成小船逃走,妈妈就变成风,把你吹到妈妈喜欢的地方去。
妈妈要是变成风,我就逃到马戏团的空中秋千上去。小兔说。
妈妈说:你要是逃到空中秋千上,妈妈就踩着钢丝走到你跟前。
妈妈要是踩着钢丝来抓我,我就变成一个小孩,逃回家去。小兔说。
妈妈说:你要是变成一个小孩子逃回家去,我就变成妈妈,抓住那个孩子,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
哼,要是那样的话,不是和呆在家里做妈妈的孩子一样吗
这样,小兔不再打算逃跑了。
妈妈说:孩子,快来吃胡萝卜吧。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理解了小兔渴望证明自己长大的情感,也体会到了妈妈疼爱、保护孩子的心意。最终小兔放弃逃跑,是因为知道不管自己走到哪里,妈妈的心永远会追随着它。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一开始出示封面图画,引导幼儿质疑,幼儿老是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这跟画面单调的内容有关系,利用这幅图来引导幼儿质疑,似乎有点为质疑而质疑之嫌。再如,幼儿在创编对话时,个别幼儿还不能很好地体会兔妈妈那份浓浓的母爱之情,以至于当一个幼儿说我要变成一棵大树,另一个幼儿却说我要变成一个砍树的人。这说明前面几幅图讨论分析还不够透彻,幼儿对兔妈妈这一角色变化始终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这一点理解还不够深刻。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会继续深刻思考,争取用更有效的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知识,体会乐趣。
小兔乖乖主题教案5
设计意图:
《纲要》中提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各领域的内容要注意趣味性,愚教于生活、游戏之中。”通过让幼儿听故事仿编故事,培养幼儿的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小兔逃跑》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故事,能让幼儿在笑过之后发现蕴涵的深刻道理,感受母子之间的亲情。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感受故事中母子之间的亲情,理解事物变化之间的关系。
2、初步学习运用句式“要是……就……”,学习仿编故事。
3、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学习运用句式进行讲述。
难点:了解事物变化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幻灯片激趣引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变变变的'游戏,好吗?”出示一个圆,“猜这是什么呢?”“那在圆圈内再画两只眼睛呢?”接着又画了三条小弧线合在一起,“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名字叫做《小兔逃跑》,想听吗?”
二、倾听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小兔是怎么逃跑的?”
2、运用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并学习句式。
“小兔变成什么?妈妈又变成什么?”
3、引导幼儿讨论事物之间变化的关系。
“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变呢?”
4、师与幼儿扮演角色边看幻灯片边讲述故事。
师扮演小兔,幼儿扮演兔妈妈。
5、创编故事,引导幼儿创编。
“兔妈妈们,我要是变成小蝌蚪呢?你又会变成什么呢?”
三、情感教育。
理解故事中母子的亲情,教育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最后,小兔还想逃跑吗?为什么?妈妈为什么要去追小兔呢?小兔为什么要逃走,是因为不喜欢家和妈妈吗?小朋友们的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你要怎么爱妈妈呢?”
四、活动结束。
小兔乖乖主题教案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故事中狼、兔妈妈、小兔的对话。
2、愿意在集体中进行表演,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
3、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唱准旋律、激发幼儿喜欢参加表演。
难点是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要分角色来扮演大灰狼、小兔子、兔妈妈,并且尝试用不同的表演来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房、树、草、花),小兔形象各一个。
2、“小兔乖乖”的音乐一首。
3、小兔头饰若干,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欣赏小兔乖乖的音乐导入,让小朋友感知故事大概内容以及引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放音乐———————小兔子乖乖。
(2)小朋友听了这个音乐后,能不能告诉老师,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内容,让小朋友感知故事的整体情节。
3、出示教具(背景图、小兔形象),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边回答老师的问题边出示教具。
(1)兔妈妈有几个宝宝,分别叫什么名字?
(2)兔妈妈是怎么样让小兔子开门的?说了些什么?唱了些什么?那么大灰狼呢?
(3)小兔子听到是妈妈的声音时是怎么回答的,听到大灰狼呢?
4、教师简单复述故事内容,让小朋友再次感受故事的.内容。
5、请能力较强的小朋友来扮演故事中的动物,表演故事的内容。
6、结束:请小朋友扮演小兔子的角色,教师分别扮演兔妈妈、大灰狼的角色一起来做:“小白兔跳跳”的游戏,以分辨兔妈妈与大灰狼的声音,强化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与熟悉,并让小朋友在游戏中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
延伸活动:学唱“小兔子乖乖”这首儿歌,能分辨兔妈妈与大灰狼的声音,并知道小兔子的回答,让幼儿感受到快乐。
活动反思:
《小兔乖乖》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三个小兔宝宝活泼可爱、聪明机智的形象已深得幼儿的喜爱,反面角色大灰狼则是幼儿心中"坏蛋"的代名词。所以从形象和内容上看,都是幼儿感兴趣的题材。为了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整个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三个主要环节:
第一个环节:播放故事《小兔乖乖》,吸引幼儿。小班幼儿对有色彩的、有声音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最感兴趣,注意力最能集中。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形象化语言,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幼儿的注意力都能集中到故事中来。
第二个环节:桌面教具表演故事情节,层层深入。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所在。为此,我通过游戏环境创设,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加深对故事情节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个环节:情境结尾,深化主题。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孩子们在表演,也是在游戏,会不知不觉进入游戏情境,体验角色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喜怒哀乐。丰富的情感体验更激发了幼儿对故事表演的热情,使小班幼儿的规范化语言练习得以经常进行。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接受了教育,在提高幼儿辨别能力的同时增强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
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幼儿都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并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着表演,不足之处是教师准备的教具有效,不能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个别提问。
【小兔乖乖主题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主题教案小兔乖乖03-18
小班主题教案:小兔乖乖03-16
小兔乖乖教案02-27
《小兔乖乖》教案03-16
小兔乖乖中班教案03-26
小班小兔乖乖教案01-28
《小兔乖乖》中班教案03-18
小班上学期主题教案:小兔乖乖03-16
小兔乖乖教案15篇【精选】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