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10-09 12:26:13 教案 我要投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竖式计算方法,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除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探索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对策:通过验算问题的提问,产生验算的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有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探索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生日聚会吗?明明和芳芳快过生日了。这天,他俩一起来到食品店选购蛋糕。(出示例题中的情景图)你们能帮助他俩解决一些在买蛋糕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电脑出示情景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2)出示问题一:36元可以买多少块巧克力?

  (3)生列式,指名一人板演。

  36÷3 =

  先用口算算出结果。

  30÷3 = 10 6÷3 = 2 10 + 2 = 12

  (4)再用竖式计算。

  (5)出示问题:他算得对不对?有什么办法验证?

  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进而自觉地探索验算方法。先自己思考,然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办法。指名回答,并将用乘法验算的方法板书于黑板。

  1 2 ×3 = 3 6(竖式略)

  (6)观察并交流: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验算除法?

  (7)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还剩多少元?

  (2)讨论列式计算。

  6 5 ÷3 = 21(块)……2(元)

  (3)验算。

  第一个问题我们是怎样验算的?

  还用这个方法验算行不行?

  A、口算验算。

  每块3元,21块是63元,再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B、竖式验算。

  21 ×3 + 2 = 6 5(竖式略)

  C、说出验算中每一步的运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4)观察并交流: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5)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1、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活动,你能说说除法的验算方法吗?

  2、学生可以尝试根据板书自己说说除法的验算方法。

  3、同学之间一起交流、总结方法。

  四、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1、口算下面各题。“想想做做”第3题。两人轮流回答,并说说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1题。看看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3、“想想做做”第5题。

  看图解决第一个问题。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合理的,全班一起解答和验算。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4题。

  课前思考:

  除法的验算是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出验算的需要,并启发学生自己探索验算的方法,在具体的情境总共,体会验算过程和结果的实际意义,从而真正理解并掌握验算的方法。

  由于除法计算的结果可能有余数,也可能没有余数,所以除法的验算相应地也有良种情况。本课教材分两段:第一段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第二段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学习除法的验算,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过程和结果的实际意义,真正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课后反思1:

  以“过生日买蛋糕"的话题导入新课,将一节课的数学学习置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教授除法验算这一环节,由”检查小朋友的计算对不对“的话题引起学生探究验算方法的欲望。验算的方法,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结合所进行过的学习活动,依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获得的经验,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提升经验,归纳出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后反思2:

  当一提到“他算得对不对?有什么办法验证?”这一问题时,学生都能很快地想到用商乘除数这一方法进行验算,看来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将新旧知识相联系。有余数的除法验算,学生能进行口头检验,但用竖式进行验算很不够理解,对验算的意义和方法还不明确,总忘了加上余数,虽然商乘除数的结果非常明显与被除数不一致,但他们也认为自己进行了验算,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任务型的进行除法的验算。最后,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已经先初步小结了两种情况的验算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活动获得的经验,通过回忆、同学间的交流,将知识提升、归纳。但是,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概括能力,出现会这样算,但不会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

  课后反思3:

  本节课先口算除法练习并结合教学的主题图,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问题意识。

  学生自由猜想图中小朋友带了多少钱,进而变化例题中的数据,先解决“63元可以买多少个蛋糕”再解决“63元可以买多少个面包”并比较有余数的除法和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使学生明确验算方法,随机让学生用验证的方法判断数学问题计算的正确性。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P80—P8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从图上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适时板书3个条件)

  2、你发现哪两个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求出什么?先思考一下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出示完整挂图:

  你能算出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吗?打开课作本,动笔算一算。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汇报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方法一:5×2=10(元)

  10×6=60(元)

  第一步求的什么?(板书: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知道了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

  还有其他算法吗?

  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

  这种方法第一步求的什么?(板书: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知道了6袋乒乓球一共的个数,就可以求出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

  比较一下,第一种算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第二种呢?(先同桌互说再指明生回答)

  解答方法不同,这是它们的不同点,那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结果一样、2个乘法算式……)板书:用红粉笔描出乘号。

  3、总结:

  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都是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揭示课题)

  在解决这类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去思考?你有什么好的策略、方法介绍给大家吗?(关键就是要找到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尝试一下。

  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

  (一)想想做做第5题

  1、不完整出示:桃树48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苹果树有多少棵?

  打开课作本算一算。

  引出矛盾:缺少条件,不能算。

  引导学生发现:“桃树48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这两个信息之间怎么样?(没有直接联系)能算出苹果树有多少棵吗?

  2、打开课本,完整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谁来把了解到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先想一想哪两个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能求出什么再解答在课作本上。

  3、交流:

  方法一:48×3=144(棵)

  144×2=288(棵)

  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方法二:3×2=6

  48×6=288(棵)

  你的方法真独特,请你来说说这种方法第一步算的什么?(板书)

  你说的真棒!谁听懂了,你来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在解答这类实际问题时有了一定的方法,接来下我们再来练几题。

  (二)想想做做第1、3题。

  1、先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8筐怎么来的,是根据哪两个信息得来的?

  谁来把题意完整地叙述一下。

  2、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的同学在下面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交流评议,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比如说如果我们学校每个教室也放6盆花,一共要放多少盆花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观察、解答一下。

  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2、6、7。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3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并写上。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4

  一、教材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通过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次通过“圈一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目标如下: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和探索中亲身感受,从而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倍”的概念。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谈话、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教学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拍手游戏,帮助学生温习乘法中“几个几”相关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民主导学、自主探究。通过媒体展示情境图,首先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信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引出倍的概念,如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3个2根,我们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进一步深化对倍的理解。同时通过引导使学生发现“1倍”的关系,即小白兔的只数与小灰兔的只数相同,所以说小白兔的只数是小灰兔只数的1倍。其次,通过新知应用的五道习题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学生对倍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拓展思维涂一涂,由图转化到数,实现了对新知识的升华,渗透了数形思想。

  第三个环节是检测导结:通过对学生学情的检测,及时了解课堂的效率,发现不足及亮点。认真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总结经验。同时通过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小组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学生解答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3、教学例3。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有3个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师:如果只告诉我们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几个2?同学们会摆吗?

  (3)小组讨论: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课本第76页:“做一做”练习。

  先让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

  2、课本第78页第1题。

  学生练习时,多举一些实例,结合操作学具,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3、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知识?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第43页练习六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2.进一步熟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算法。

  3.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自主解决。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点名让学生回答。

  二、基础练习。

  1.做“练习六”第1题。

  学生自己读题。

  让学生量一量两个图形每条边的长度。

  同桌说一说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点。

  2.做“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边长各是多少。

  让一个学生说说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六”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六”第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课堂作业:

  (1)一个正方形的花园,边长是12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2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所有边都相等,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4×4=16(厘米)(6+4)×2=20(厘米)(5+6)×2=22(厘米)

  2.40+30+50=120(cm)25×4=100(cm)(20+15)×2=70(m)

  4。(6+9)×2=30(米)

  5.9×4=36(厘米)

  教学反思:

  教材在编排时注意到练习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由浅入深,逐步拓展。第1题是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练习,用来进一步明确有关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第2、第3题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变式练习,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理解。第4、第5题考察的是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周长的含义,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进一步熟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算法。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自主解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反思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回顾策略

  1、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200箱苹果,又运来8车,每车75箱。

  林场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个苗圃里。

  2、回顾过程。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板书: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求的问题

  三、应用策略

  1、做期末复习第25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几人说思路)

  2、做期末复习第27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教师板书算式和得数。

  3、做期末复习第28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让学生读题并说明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

  交流:二、三、四年级展出的作品个有多少幅?

  完成思考题。

  指名学生读题,相互交流是如何思考的。

  让学生有错的订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四、课堂总结

  你能说说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42+18)×3=180(本)

  (56—8)÷3=16(米)

  45幅61幅86幅

  思考题

  (200—1)×5=995(米)

  教学反思:

  在复习课内容设计上要有层次性,并且没有进行分组对比,从而导致题型过于多和乱,必须把题型更加有整体性与系统性,而在共同体中没有让学生过多的'参与进来,自始至终我一直灌输的太多,使那些会的学生还是会,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这样就失去复习课的查漏补缺的目的和真正意义,经过大家的研讨课我也有了对复习课的重新认识,比如1。复习课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的网。教师要对学生整理知识进行必要指导,让学生感觉整理的知识是有系统的,不能简单地对知识进行“梳理”,“梳理”不是“整理”,要从知识的“面”的角度整理,整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7

  第2课时 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页至33页,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

  知道克是比较小的`计量物重的单位,感受1克和几克,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

  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课前准备:

  教师:两袋共重1千克的盐、2分、1角、1元的硬币、羽毛、尺子、小型电子秤。

  学生:硬币(2分、1角和1元)、橡皮筋、树叶、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物品的质量单位千克,称出了1千克的大米(出示:1千克大米)你能说出一粒大米重多少吗?对于很轻的东西,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合不合适呢?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克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

  2.认识小型电子秤。

  ①介绍小型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我们可以先通过小型电子秤称出来。大家看这就是小型电子秤,使用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将要称的物体放在托盘上,电子显示屏就会显示出物体的重量。

  ②用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分别称出2分、1角、1元硬币重量。再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克”。

  (二)体验克

  1.教师:1克很轻,大约是一枚2分钱重,那么黄豆大家见过吧!你感觉黄豆大不大?重量怎么样?那你估计下几粒黄豆的重量是1克?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称一称,看看是否接近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黄豆、一枚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

  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比1克轻?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要用到“克”这个单位?举例说明。

  4.估一估

  一本数学本大约有多少克?先让学生掂一掂,估计出数值,然后用电子秤称一称看看估得准不准。然后再让学生估一估文具盒的重量。(数学书约300克)

  (三)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1.观察一袋盐重多少,(500克)两袋盐呢?(1000克)

  2.用台秤称一称(师演示)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盐有多重?

  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1千克=1000克

  小结: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注意读法:读作“1千克等于1000克”。

  3.口答单位换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1)观察包装袋,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你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有多少克?

  2.想想做做2

  先出示一个橘子,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是多少克?一个哈密瓜呢?然后再让学生完成。

  3.想想做做4

  单位换算: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每题是如何思考的。

  4.想想做做6

  活动:“称一杯水的重量”

  (1)观察“想想做做”第6题图,说一说“杯里的水有多少克?

  (2)说一说:如果要称出一杯水有多重,该如何称的?

  (3)全班交流:

  5.填空

  ( )大约重1克 ( )大约重1千克

  3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

  7千克500克=( )克 23千克-15千克=( )千克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板书设计:

  认 识 克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认识千克后自然要认识一个更小的单位--克,并且知道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关于千克和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学生掌握得还可以,但对于估测能力这一方面的教学还有待加强。由于课前教具学具准备得不够充分,学生不能完全感知到克适用于哪些物体的单位,教师要在这一方面进一步讲解。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熟练计算,并且能根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灵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补充习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5×3= 24-0= 101×7= 81÷9=

  60÷4= 700×3= 20×3= 35×2=

  5×800= 90×9= 86-58= 0×6=

  120×0= 99÷9= 250×2= 7×600=

  0+150= 65+27= 2×34= 110×5=

  4×120= 430×2= 42+28= 220×4=

  一、列竖式计算

  311×8 529×3 409×3 6×850

  二、想一想,下面各题的积是几位数,大约是多少?

  513×3 85×6 262×7

  754×2 156×5 4×264

  三、解决问题

  1、学校乐器队有30人,舞蹈组的人数是乐器组的2倍,合唱组的人数比舞蹈组多18人,舞蹈组有多少人?合唱组有多少人?

  2、向阳花园新建了8撞楼,每撞住104户,每户平均有3人,这个小区一共可以住多少人。

  3、有3捆字典,每捆5本,每本字典14元,买这些字典一共要多少元?

  4、有6箱乒乓球,每箱有30盒,每盒有20个,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5、小明买了5只乒乓球拍,付出100元,营业员找回他15元。每只球拍多少?

  6、一件上衣128元,比一条裤子价钱的3倍少22元,这条裤子多少元?

  7、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上午去了360人,下午还要去2批,每批318人,你估计今天看电影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学校给学生准备了1000张票,够吗?

  8、4箱苹果的价钱等于6箱桔子的价钱,一箱苹果21元,一箱桔子多少元?

  9、每人每天可以收集树种8千克,照这样计算,三年级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8人,一天共收集树种多少千克?你能用两种想法来做吗?

  10、小明沿着长方形的操场跑了4圈,用了6分钟,已知小明每分钟跑150米,那么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11、期中考试中考试成绩最好的同学和最差的同学共考了124分,考得最好的同学的分数正好是考得最差同学得分的3倍,两个人各考了多少分?

  12、书架上下两层共放有120本书,如果从上层拿15本到下层,则两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上下两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能否用两种不同的想法做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9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41页例3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的,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幅图画的是篮球场,体育老师地四周划上线,篮球场地是长方形的,长28米,宽15米)

  请你提出数学问题。

  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1)提问: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

  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

  (2)自己动手算一算。

  (3)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算法可能有:(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4) 28+15=43 (米)

  43×2=86 (米)

  (4)提问:你喜欢是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试做。

  计算方法可能有:(1)25+25+25+25=100(厘米)

  (2)25×4=100(厘米)

  (3)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你哪一促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提问:做这两题时,你们先干什么?又干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求正方形的周长呢?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追问:做这两道题时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分别求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应先让学生根据篮球场的形状以及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说一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对周长的认识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试试。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算法,应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算出结果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有什么道理,为什么这样算。在学生汇报他们各自的算法后,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再让学生比一比,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在学会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试一试”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交流并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算法不能灌输给学生,更不需要揭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和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比较大小的两个分数对应的整体是相同的,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整数比大小。

  谈话:三(1)班有多少人哪?三(2)班有48人,46和48谁大呢?

  (指名学生回答)这是两个整数的比大小。

  2.小数比大小。

  师:我手中的圆珠笔价格为1.5元,你能说出一个小数和1.5比大小吗?

  3.引出“分数可以比大小”。

  整数和小数都能比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吗?(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比大小。(板书课题)

  我从分数王国请了一个小伙伴,一起来认识它们吧!我写一个你读一个。

  这么多的分数,请你帮忙把它们分类整理一下,好吗?试试看。

  (同桌试着分类整理。)

  生1; 分为一组。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因为它们的分母相同。

  师:还能找到有这种特点的分组吗?其他的数字怎么分组?

  。.....

  师:你们很会观察,我喜欢你们这种简洁的分类方法。第一类是分母相同,第二类是分子相同。

  板书:1/4和3/4 2/5和4/5 分母相同

  1/2和1/4 1/6和1/9 分子相同

  (二)探索规律

  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先来试试这一组分数的大小比较吧。猜猜看,1/4和3/4的大小关系如何?你猜对没有呢,请拿出课桌上的两张正方形纸,折一折,一张涂出它的3/4,另一张涂出它的1/4,再比一比,验证你的猜想。

  (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如

  3/4○1/4 3/4○1/4 3/4 ○1/4

  (由生充分说理,清楚自己的填涂方法和大小比较结果。)

  师:经过大家的动脑思考,我们得出3/4大于1/4,请大家都拿着这两张纸,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强调:两张同样大小的纸,都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大小一样,所以取3份比取1份大,所以3/4大于1/4。

  师:我把长方形纸片换成圆形纸片,你能快速说出分数并比大吗?(投影展示课本试一试第一图,生说理)

  师:我发现了,只要有图,你们都会比,如果没有图,你会比吗?来看这一组:2/5和4/5的大小关系是?这一组呢(随机写一两组)?我不写了,听清楚后直接完整地回答(随机说几组及时练习)。

  师:这么快速又正确的回答,是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生:我发现,分母相同时,比分子,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板书: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2.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

  师:总结得很精彩,那分子相同的分数该怎么比大小?聪明的你肯定有办法比较(1/2和1/4),自己猜一猜,然后用你桌上的另一张正方形纸片,折一折,涂出它的1/2,再结合开始的一张涂出了1/4的纸片自己验证,再和同桌一起讨论你们的想法。

  (猜一猜,再验证,同桌交流,全班汇报验证过程。)

  师:现在你们的比较结果是?我们一起来比一比:两张同样大的纸,一张表示出它的1/2,一张表示出它的1/4,对比发现,涂色部分更大的是?请举起来。

  追问:为什么?

  生:平均分成两份的这张,一份要大些,平均分成4份的一张,一份要小些。所以1/2大于1/4。

  师:你们的精彩汇报让我很高兴。现在,你肯定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投影展示),请先说分数再比大小。(试一试第二图)

  生:两张同样大的纸,一张被平均分成8份,另一张被平均分成6份,分成份数多的这张,每一份就越少,所以1/8小于1/6.

  师:有道理,就比如我这里有两包同样多的糖果,其中一包平均分给第一大组,另一包平均分给第二、三、四、五大组,你愿意坐在哪个组?为什么?

  强调:整体相同,被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

  师:通过这几组分数的.大小比较,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分子为1,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

  师:如果分子相同,但不是1呢,这样的分数你会比大小吗?比如:2/7和2/9 ......(随机举例)

  师:能重新总结下规律吗?

  生: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反而越大。

  师:请翻开课本第58页,独立填好本页的所有题目。全班评价试一试第二大题,再一起来齐读大家比较出的结果。

  3.反馈评价。

  (1)“开火车”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学习了什么?

  运用这些方法,我们来解决一些问题。小火车快开动了,准备,请快速比较大小。(出示小黑板上的练习题)

  ( 小黑板上写出十组分数大小比较题目,类型全面,选择代表性的两组,学生比较后说理 )

  (2)练一练第二题:1/4怎么分。

  师:咱们的小火车很快开到了下一个关口,你有信心挑战吗?

  这是一个(长方形),请你涂出它的1/4,动手试试。(生独立解决,展示学生作品后,投影出示事先准备的多种分涂方法)

  师:这么多种表示方法都画出的这个长方形的1/4,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强调:整体相同,它的1/4不论形状是否相同,大小都相同。

  (3)练一练第三题:小熊分苹果。

  师:两只小熊遇上麻烦了,来看看它们遇到什么事情了。“怎么才能平均分呢?”

  生充分说理,说理中,师诱导分析:每只熊分到大苹果的1/2,也分到了小苹果的1/2。追问:分到大苹果的1/2和分到小苹果的1/2,都是1/2,一样大吗?这里什么不同(整体不同),所以它的1/2不相同。

  (三)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培养学生的估计和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克的质量概念。

  4、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昨天上超市买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苹果。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怎样估计才能尽可能使结果更准确一些?

  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个苹果称一称,再根据这个苹果的质量去进行推算;先称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苹果,看几个苹果的质量掂起来和前面的感觉相似;直接用秤称等。

  2、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估计方法带领学生进行验证。问题:从录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学生再次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样的物品的质量重1千克。

  2、第2题。先让学生拿出一枝铅笔估一估,再用天平称一称。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总结:说一说估计一样物品的质量要使结果尽量准确必须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学反思:

  1吨有多重(1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

  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操作推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教法:

  引导探究法。

  教学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师:前面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分别是怎么规定的?用手比划一下。

  2、你想用什么单位度量你的课桌?为什么?为什么不用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呢?

  3、咱们学校的大操场用什么度量呢?还能用摆正方形的方法吗?看来摆正方形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有一个通用的计算公式那就方便多了。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节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了旧知,让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通过谈话,让学生明了学习这节课的必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学习任务。)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如果你有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把他们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呢?

  (1)生独立思考,用拼、画等方式完成。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讨论:你们拼出形状各异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4)汇报结果: A 因为都是12个小正方形拼出的,所以是12平方厘米。

  B 数出来的。

  C 用长乘宽的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摆图形,创设探索情景,然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猜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合作意思,让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

  2、 探究长乘宽的方法。

  (1)先让第三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2)先观察你们拼的长方形中,长的方向上有几块小正方形?长是几厘米,宽的方向上有几块小正方形?宽是几厘米?再说说长方形中所含平方厘米数是多少。把结果填写在课本77页。

  (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每行的块数乘行数等于总块数,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每行的块数等于(长),行数等于(宽)所以得到:长乘宽等于面积

  设计意图:集体观察、对比、思考、验证并总结出结论。培养学生猜测——操作——验证的学习数学的探究过程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及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验证与应用

  再画一画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怎样求面积?口述如何摆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巩固新知。

  三、 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1、练习二十九 第2题

  2、做一做。测量时取整数。

  四、 交流收获,小结全课。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运用今天的知识,你能解决身边一些物体的面积吗?

  设计意图:教学要求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通过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时,也是让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13

  一、设计思想: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二、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用圆片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两张,剪刀。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黑板上准备好一些小磁铁。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剪刀一把。两个月饼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向西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集镇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着月饼,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节了。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月饼店,“哇,好多的月饼呀!”八戒很快就看见店里各种各样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一个劲地说:“师傅我想吃月饼。”可是唐僧说:“想吃月儿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认识二分之一

  (1)猜一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怎样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2)教师说明: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动手实践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1/2,(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4)在辨别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几种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再次强调平均分)

  认识四分之一

  (1)观察推想

  师: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

  (2)开展折1/4的活动

  a、师:要得到一个图形的1/4应该怎么办?用圆形纸片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汇报: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

  d、汇报怎样折的。问: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

  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认识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我们把1/2,1/4,这样的数叫分数。你还想到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学生的回答。(有意识写几个分母大一点的分数)抽几个说说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为什么?

  (三)练习:做一做第1题

  再现情境,比较大小。

  (1)故事引出问题

  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来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在月饼店买了些月饼后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转眼已到了中午,猪八戒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这时唐僧拿出了一个的饼,给八戒和孙悟空分一分,说给孙悟空1/4,猪八戒1/2,猪八戒一听急坏了,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学们,猪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块了吗?(板书1/21/4)

  (2)解决问题:

  让学生思考后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来验证一下。

  反馈,请2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验证的。

  (3)拓展延伸:

  (4)练习:做一做第2题。

  (四)说说想想,课堂小结

  说说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

  想想分数中的两个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你分清楚了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进一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能看懂线段图,能利用线段图帮助解决问题,基本上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P47.10

  独立完成后评讲。

  小结(鼓励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P48.11

  引导看图,找出数学信息。

  分析每小题,指出必须找出合理的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二、课堂练习

  1、某城市六月份的降水量是42毫米,七月份比六月份少了14毫米。六、七两个月一共降水多少毫米?

  2、狗的寿命大约有12年,马的寿命大约是狗的2倍,大象的寿命大约比马长6年。大象的寿命大约有多少年?

  3、一班收集了69节废电池,二班收集的是一班的'3倍,两个班一共收集了多少集废电池?

  4、卡车有34辆,客车比卡车多17辆,轿车的辆数是卡车的4倍。轿车比卡车多多少辆?(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思考题

  1、P48

  出示第一组的三道算式,引导观察并研究同一道算式中各部分的数之间以及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发现规律后再尝试着按规律接着往下写。

  第二组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找规律填数。

  ⑴1、3、9、27、()、()

  ⑵1、2、3、5、8、()、()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15

  第3课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P93-9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司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面分数里各有几个几分之一。

  3/5 5/8 2/5 4/7 3/8

  2.口答。

  7个1/8是(),3个1/4是()5个1/9是(),4个1/5是()

  引入:我们都已经认识了分数,分数也可以进行计算。今天我们先学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学习新知

  1.分数加法。

  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说明:要求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就要把小明吃的5/8和小红吃的2/8合起来,要用加法,算式是5/8+2/8。(板算式)

  引导:这两个分数有什么是相同的?(板分母相同)

  那这个算式结果是多少呢?你能从图上观察5/8和2/8,看看合起来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吗?试试看。

  提问:你从巧克力上看出得数应该是几分之几?

  引导: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把这块巧克力看成一个长方形,请每个小朋友把长方形的5/8涂上红色,2/8涂上绿色,看看一共是它的几分之几,然后在上面的式子里填上得数。

  提问:得数是几分之几?

  引导:同桌小朋友根据图上意思互相说说,为什么结果是7/8。交流:为什么等于7/8,你认为可以怎样想?

  指出:计算时,我们可以想5个1/8加上2个1/8就是7个1/8,就是7/8。

  追问:为什么分母没变?

  说明:计算的结果表示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不要单位名称。 2.分数减法。

  出示“试一试”算式,让学生说说两个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请大家看图想一想图上怎样表示3/5-2/5的,计算时可以怎样想,得数是多少,然后填写得数,并和同桌说说是怎样算的。

  交流:你的得数是几分之几?你是怎样算的?

  指出:从3个1/5里面去掉2个1/5是1个1/5,就是1/5。(让学生说说思考方法)

  追问:为什么得数的分母还是5?归纳方法。

  引导:回顾上面的分数加法和分数减法,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你能发现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可以怎样算吗?

  小结:这里学习的是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或相减,计算时都是想几个几分之一加几个几分之一,或减几个几分之一算出结果。所以只要把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不变。

  三、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看图想一想每题的意思,可以怎样算,再填写相应的算式、得数。

  交流:每一题是怎样填的?4/6+1/6是怎样算的?5/6-4/6呢?指出:从图上看,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或相减,平均分的份数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相加或相减。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读题,交流条件和问题。独立解答两个问题,指名一人板演。

  交流:第(1)题是怎样想、怎样算的?第2题呢?结果要不要写单位名称?

  指出:和+以前学过的实际问题一样,求一共多少用加法,求相差多少用减法,注意分数计算时要正确。

  四、课堂总结

  引导:今天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是用什么办法帮你理解计算方法的?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怎样算?还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教学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通过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提供了一个已经平均分成了8份的长方形,要求学生把这个长方形的涂上红色,再把长方形的涂上绿色,由此分别引出求和与求差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对加法意义和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列出算式。接着,启发学生借助直观图形以及已经初步获得的对分数的理解,自主探索算法并交流各自的思考与收获,从而掌握算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教案11-08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01-10

三年级数学教案11-06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05-23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02-27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02-16

三年级数学教案:《周长》04-03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04-03

(精品)三年级数学教案04-12

三年级数学教案:《乘法》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