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孔子的教案

孔子的教案

时间:2024-10-23 15:42:15 教案 我要投稿

孔子的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孔子的教案

孔子的教案1

  【教学内容】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内容。这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所以,可以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

  孔子、老子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隐含在字里行间,尤其是附着在关键的词句之中。本堂课重在引领学生关注、发现那些内涵丰富、意韵深广的词句,通过理解意思,揣摩内涵,自然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立体的,活生生的,语言也会伴随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文的生字和有关词语;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3、参考资料:孔子拜师资料目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2、学会借助课文资料袋来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查找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课题解读。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正音子)。

  2、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知道孔子的老师是谁了吧?(老子)(板书)奇怪,老子、孔子,他们的名字怎么都是子?这里的学问可大着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3、简介孔子的情况。

  (1)学生自由发言所收集的材料。

  (2)教师归纳总结。(课件展示)

  4、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读课文、粗知主要内容,生字词过关。

  1.自由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读准生字词(2)认清字音。

  3.理解词语意思。

  (1)互相解词意。(2)查工具书解词意。

  闻名:有名、著名。渊博:学识深而广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都在赶路。

  纳闷:因疑惑而发闷。止境:边际,尽头。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感知课文大意:课文围绕孔子和老子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课(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6、过渡铺垫: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如何拜师,结果怎样,我们等下节课再一起来研究。

  三、课堂作业

  1、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2、书写生字,课后抄写生词。

  3、熟读课文,搜集孔子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一)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1.抽读。

  2.齐读。

  (二)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1.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了词语,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如果能用上上节课我们新学的词语就更好了。

  板书:决定拜师前往洛阳认真求学受到敬重

  2.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

  二、了解孔子拜师中的所想所做所说,激发崇敬之情。

  (一)今天,我们就要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进一步去认识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大思想家。首先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

  远近闻名,还觉得不够渊博,决定

  1.孔子自己觉得知识不够渊博,那你觉得呢?

  2.学问很渊博,还要去拜师,如果你就是当时孔子的学生,听说你的老师还要去拜师,你会怎么想?

  3.齐读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学。

  (二)拜师过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关的句子。板书:默读做说

  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1.句中有哪几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①默默地读读这两个词,联系上下文,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

  ②根据刚才说的意思,看着这两个词语,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一说,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月明星稀的夜晚,孔子还在赶路,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上千里的路途中,这是怎样的画面啊?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千里迢迢、万水千山、风尘仆仆、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不分昼夜,孔子不管风雨)指导学生说话。

  ③小结:两个成语,却让我们想到了丰富的画面。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也要善于运用积累的成语。

  现在,想一想,几个月后赶到了洛阳的孔子,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能用上恰当的词语甚至是成语来形容吗?

  ④感受孔子的品行:孔子拜师的路上多艰辛,多不容易啊,你们从这里觉得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不怕吃苦、求知若渴、执著、有始有终、坚持不懈)短短的一句话就把孔子这种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师把这个词语送给他。(板书:求知若渴)

  每天不离随时请教

  1.孔子在向老子学习的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

  2.理解随时请教。

  3.评价孔子这个学生。

  多谢老师等候,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课件)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1.孔子是这样做的;那么,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2.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这句话中也藏有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学无止境(课件)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去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三、了解孔子拜师过程中老子怎么说的、做的。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谦虚好学、不畏艰辛的学生,老子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咱们还像刚才那样,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勾一勾。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1.自己试着读读老子所说的话,想想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理解迎候。

  文中哪个词和它意思相近?

  迎候和等候的区别是什么呢?

  老子的话中用的是迎候,那孔子对老子所说的话中该用哪个词呢?(课件)

  为什么不用等候呢?

  3.小结:作为老师的老子,很谦虚,在他的话中用了迎候这个词;而作为学生的孔子,也很尊敬老师,在他的回答中只能用等候。我们用词也要这样注意人物的身份。我们从这些言行举止中看出他们的品质,把两个词送给他们。(板书:彬彬有礼、谦虚有礼)

  4.分角色读对话。

  老子也毫无保留

  1.什么叫毫无保留?

  2.想一想老子为什么愿意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孔子呢?

  3.他就不担心孔子的学问会超过他吗?

  四、讲故事

  (一)这节课我们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了解到孔子和老子都是很谦虚、好学,了不起的人。咱们讲故事也要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故事中的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和怎么说的讲清楚。

  (二)师生共讲《孔子再次请教老子》的故事。

  1.孔子又一次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洛阳。他看见老子又到城外来迎接他了。想一想,这一次他们会怎么做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注意说的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2.小结:孔子再次向老子请教,又一次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五、诵读《论语》中的句子,升华对孔子及《论语》的认识。

  1、《孔子拜师》的故事流传至今,对人们影响很大。孔子的弟子还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了《论语》。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扮演孔子三千门生的演员们手持竹简,神采飞扬地诵读着的也正是《论语》中的句子──(师生一起吟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们也正是通过孔子、通过《论语》向世界人民传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可见,孔子,以及他的著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之深远。

  2.咱们课后也摘录了几句孔子的名言,(课件)你对哪句比较熟悉?读给大家听一听。你们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六、总结全文。

  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也只是孔子一生中很小的一个片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去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了解《论语》这本中华传世精典著作。

  板书:

  17、孔子拜师

  孔子老子

  求知若渴彬彬有礼谦虚有礼

  决定拜师前往洛阳认真求学受到敬重

孔子的教案2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②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⑵、过程与方法: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灵活运用学科整合等形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爱国主义情感,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孔子及其主要思想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

  本课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背景的铺垫,需要学生做到对知识的有效迁移和概括总结,所以被认为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学习主体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的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并且,在一个班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主动学习,有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时也应该区别对待。

  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本课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与时事联系引导法导入、问题预设法等。在这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分析问题的诱导,做到“因材施教”。

  说学法

  利用表格自主学习归纳法、对难点的合作讨论法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把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古为今用,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服务。

  学习目标

  孔子及其主要思想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播放《北京欢迎你》,同时大屏幕展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提问:这五句话出自哪里?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迎宾用语这一导入设计,在于让学生了解现在孔子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孔子”这一重点。

  二、预习反馈

  让学生简单介绍孔子,并完成体现学习目标的表格,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三、学习探究

  (一)孔子

  孔子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在语文课上有所了解,并结合学生刚才谈到的对孔子的了解。教师出示:(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然后分别从四个方面予以补充总结。

  (1)孔子生平:展示孔子像及生平简介。

  (2)思想主张:孔子思想以“仁”为主。

  ①提问:“仁”的意思,借以了解孔子的思想。

  ②提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孔子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对吗?

  可以让学生辨证的回答这一问题

  ③畅想天地:孔子倡导的“仁”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学生谈完的基础上以图片的`形式作小结。

  (3)文化成就:

  提问:你知道孔子在文化领域有哪些贡献吗?

  在学生看书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以图片的形式作小结,强化记忆。

  (4)教育成就:

  提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哪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让学生看书中有关内容并结合语文课所学,在谈完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小结:

  ①创办学校,广收门徒(展示图片、总结)

  ②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对这些教育方法予以解释。并总结孔子及学说的影响力。

  (二)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原因

  这是本课的难点。应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百家争鸣?再去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难点。

  2、表现: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1)提问:“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教师以图片的形式作小结。

  (2)看书填表

  让学生自主阅读P60-61页的内容,学会标记知识点,完成图表的填写。

  3、影响:促进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4、小结:

  再次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主要知识点,加强学生记忆。

  四、强化练习

  分为知识巩固、问题探究两部分。

  五、堂堂清

  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六、推荐作业

  分为能力拓展、课下练兵两部分

  七、附板书设计

  第11课孔子和百家争鸣

  思想主张

  孔子教育成就

  (春秋)

  文化成就

  形成原因

  百家争鸣代表

  (战国)

  进步作用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按要求一节课让学生了解五位思想家,内容很多不可能一一理解的特别透。所以我就采取了简化处理,把本课的教学设计成了一个表格的形式。由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各位思想家的成就,条理清晰,印象深刻。学生基本都能概括出来,而且当让学生说时学生非常踊跃。本节课的最大收获就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本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觉课堂容量太大,所以这次说课我把本来课上应做的问题留做了课下作业,应该说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孔子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3、学会写摘录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

  3、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

  二、整体感知

  1、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

  1、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3、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4、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1、什么是有教无类?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

  2、什么是因材施教?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

  3、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

  板书设计:

  孔子和学生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孔子的教案4

  春夜喜雨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

  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a.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b.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c.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①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②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③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孔子的教案5

  教材分析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游记。它生动地描绘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涵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话蕴涵的道理,并领会孔子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DVD录音机、磁带、有关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等。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月21日 总第 75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课文脉络理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文脉络理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知道孔子是什么人吗?你们知道他的哪些故事?教师补充介绍:

  2、我们所要学的课文讲述的是孔子作为大教育家表现出来的学识和风范。(板书:孔子游春)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孔子生平,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二、 初读指导。

  1)、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每句话。

  B、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正音和读的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映示投影)

  (设计意图:读准生字词字音,认清字形,了解词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分段写段意)

  三、 整体感知:

  1、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几段来写的,每段写了什么?

  2、指导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读准生字词字音,认清字形,了解词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分段写段意)

  四、 布置作业。

  1、出示生字词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4、课堂小结:

  5、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的成语。

  (设计意图:读准生字词,正确抄写生字词)

孔子的教案6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课本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课前预习:

  读熟课文,自学课文的生字、生词。

  搜集关于孔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电脑出示孔子画像

  师:同学们,在二千多年前,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就是孔子。你对他有所了解吗?(学生展示资料)

  幻灯片介绍孔子的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孔子一生热衷于从政,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教育方面。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由贵族专职人员垄断世袭。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风气,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从政的人才,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孔子离去了两千多年,他创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著作有《论语》。

  2.师:孔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作为?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内容一起走进孔子。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孔子向谁学习?怎样学习?学习的结果怎样?(课文主要讲的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琴的故事。向师襄学习。学琴中他刻苦练习、不断追求新的弹奏境界。孔子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课文中生字、新词标出来,我们等下来学习。

  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指导读音,口头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厌倦(juan)诚恳(ken)热情洋溢(yi)沉浸(jin)抑(yi)扬炉(lu)火纯(chun)青师襄(xiang)戛然(jia)而止体恤(xu)

  如痴如醉沉浸抑扬炉火纯青

  三、引导学生分段

  我们回到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段是介绍孔子学琴的?(2-6段)

  1.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应该分成几段?怎么分?

  (两段,第一自然段为一段,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为一段)

  2.那第一段写什么呢?(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孔子。)

  3.第二段呢?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写的是孔子不断学习,认真揣摩乐曲,终于使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受到老师的夸奖。/孔子学琴的经过,孔子学琴经历了四个层次。

  四、深入课文,分析课文

  1.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讲述了孔子的老师夸奖孔子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么孔子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进步的,最后使自己的琴艺达到最高境界的呢?请同学们默读“孔子学

  琴”部分,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归纳出孔子学琴的几个阶段。

  2.学生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书

  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

  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会弹(学会曲谱)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过了几天顺畅自然、悦耳动听(掌握技巧)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又过了几天令师襄如痴如醉(领会思想)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不知过了多少天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悟到作者)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4.引导朗读,促进理解。

  师:下面我们来走进课文,近距离地感受孔子对自己严格要求,看他是怎样一步步地对自己提高要求的。

  师:我们来品读第二自段,首先请几个同学来角色扮演,一个同学来读师襄的话,一个同学来读孔子的话语及动作,另一个同学读前面的情景描写。(读完后请同学评价孔子的态度)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必恭必敬”“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已经学会了曲谱,正在揣摩弹奏的技巧,所以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表示自己还要练习练习。体会孔子做事很塌实。

  师: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这次他看到孔子的琴艺又是怎样的呢?

  请两个同学,一个扮师襄,一个扮孔子,表演他们的对话。师评价孔子:孔子真是不断对自己提高要求(第三自然段重点理解"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这句话,这是他学琴的第二阶段,说明他掌握了弹琴的技巧,但他不满足,还要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师:孔子学琴的第三个阶段是那段?他领会了什么?满足了吗?最后呢?他弹琴的水平达到了什么境界?请全班同学朗读第

  四、五自然段

  读完后提问:孔子在弹琴时不但要求自己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思想,还要求什么呢?(悟到作者)设计意图: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孔子治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做事的认真——精益求精。)

  师:他最后悟到了吗?是谁?请一个同学来读最后一段

  孔子能从乐曲中悟到作者,你们能做到吗?可孔子做到了。

  师总结:学了这个故事,我不由得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我们也看到了孔子能把事情做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不断地对自己提高要求,最后才使自己的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5.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体会出孔子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我们以后的学习当中也要像孔子一样有这样的学习态度)

  四、课外延伸

  师:学完了这个故事,你们是不是很想知道这首孔子学的《文王操》到底是一首怎样的曲子呢?同学们想不想听?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吧。(听到下课,就停止。如没听完,请同学们去网上搜来听听)

孔子的教案7

  【《孔子和学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3、学会写摘录笔记。

  发展性目标

  1、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

  3、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答:想。

  二、整体感知

  1、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5、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1、什么是有教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答: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教?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2、3段。(从而引出对2、3段的研究)

  3、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5、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答:不及他们。

  6、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

  7、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回答)

  9、大家都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心里话,真好!那么知道了彼此的优点缺点,你们将会怎么做呢?答:……

  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再读。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

  11、“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指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答:……

  12、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用两个词概括。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

  15、可见,孔子是一个多么有远见的人!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答:……

  16、整体回顾四、学写摘录笔记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来,我们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找出你们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到本子上,如果你对有关孔子的知识感兴趣,也可以抄下来,另外,老师课上讲过的有关名句,也可以记下来。

  五、作业

  1、生字一个四遍,组两个词。

  2、背过“三人行……”

  3、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教学总结】

  《孔子和学生》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教学策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孔子因而受到学生的尊重。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了每个人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这节课我非常满意的地方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去从课文中理解“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及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

  在具体操作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一些语言的精妙之处,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训练和指导。我还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再现孔子和学生颜回的对话部分,然后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理解孔子的品质。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互相说说好友的.优点和缺点,然后让学生明白自己也要不断向别人学习。然后及时进行思想教育。

  不足之处就是学生课前收集的材料不够充分,还欠缺一定的主动性。

孔子的教案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七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十二个字,正确读出“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感悟人物形象。

  2.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孔子名言及文中插图,用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行。

  3.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激发学生对孔子与老子的崇敬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孔子拜师的经过部分,带领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文章插图,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同时感受人物的品行。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文中插图,用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行。

  三、教学策略

  这篇课文从文题看,直接揭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紧紧围绕“拜”字,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以及拜师后怎样学习的过程,这是一条贯穿全篇的主线。事情的经过部分又是围绕孔子与老子的对话展开的,这又出现一条辅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抓住主线体会孔子的品行,又要不放辅线,体会老子的品德。在文章结尾处进行小结,把两条线并拢,让学生体会先人品行的伟大。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沿着作者行文思路,遵循学生阅读的规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文本对话。

  2.借助孔子名言解读人物品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这些名言警句,并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这些名言警句。真正落实积累与运用的目的,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学习中得以传承。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直插行文思路

  1.同学们,你能依据课件中的提示向大家介绍介绍这位人物吗?

  出示课件:(孔子画像)

  画上人物是( ),名叫( ),字( )。

  他是( )时代的( )家。

  他的代表著作是( )。

  我知道他的一句名言是( )。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于这个伟大人物的故事──孔子拜师。注意把“拜”字写准。

  3.在这个故事里,“拜”字的意思是就是很有礼貌地请对方做老师。

  4.还记得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

  总结:为何拜师、怎么拜师、怎样学习、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回顾整体,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运用已知,通过提示,整合对孔子的认知。借助课题中的关键字──“拜”字理清行文思路,既对主要人物有了初步感知,又理清了学习文章的思路。

  (二)品析文本,感悟人物言行

  1.学习第一部分:决意拜师。

  (1)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孔子的行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虚心好学)从哪些内容感受到的?(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远近闻名)

  (2)小结:同学们能够联系上下文进行学习。正因为孔子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才使他走上了拜师之路。你知道孔子名言中的哪句话能体现他的这种行为吗?

  总结:学无止境。

  (3)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决意拜师这段内容。

  【设计意图】强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这一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人物形象。把孔子的语言和孔子的行为这两者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名言解读人物言行”的教学策略。

  2.学习第二部分:洛阳拜师。

  (1)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边读边思考:“孔子是怎样拜师的?与老子见面时又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借助默读思考内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读书,既理清叙述层次又帮助学生明确了本段的重点内容。

  (2)孔子的拜师路有着怎样的艰辛?在文中标画出相关词句。这些又让你有怎样的感触呢?(路途之遥,时间之长,行路之艰,求师之切)

  出示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小结:同学们抓住了“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这些词语体会到孔子拜师的艰辛。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悟人物的品行。

  (3)功夫不负有心人,历尽艰辛之后,孔子终于见到了自己的老师。这就是孔子和老子见面时的情景。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看看,哪位是孔子?哪位是老子?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啊?(图中孔子弯腰行礼,态度恭敬;图中老子俯首弯背,态度谦和)

  【设计意图】插图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学生会先对两位人物有一个初步的感性了解,再引导他们回归到文本,研读对话内容,使学生逐渐明白,只有通过品读作者生动的文字,才能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鲜活的画面。这样图文结合,旨在提升学生对两个人物品行的认识和理解。

  (4)课文中写到了孔子在见到老子时他们之间的两组对话。圈一圈孔子的表现,想一想孔子在拜师时的态度是怎样的?(彬彬有礼:上前行礼、连忙、请、再次行礼;诚心诚意;执着求学)

  (5)在孔子的治学名言中,哪些名言体现出了他这样的言行呢?(学无止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老子迎接孔子言行时,又是怎样的?(谦和有礼:迎候;喜悦)

  (7)分角色朗读这两组对话,再现孔子和老子在相见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联系前期了解到的孔子的治学名言,来解读人物的品行。再次运用“名言解读人物言行”的策略,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次感受到孔子确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3.学习第三部分:认真求学。

  (1)快速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词语并交流在孔子向老子求学的过程中,他们各自有怎样的表现?(孔子很刻苦:每天、不离左右、随时;老子诲人不倦:毫无保留)

  (2)请同学们两人一组配合朗读,读出对他们的敬佩。

  【设计意图】通过圈画词语,使学生感悟到求学者的刻苦,传授者的无私,在孔子与老子身上都有着令人欣赏与敬佩的地方。在交流之后的朗读可以将理解与情感融入其中。引领孩子们读文入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三)回归整体,评价人物品行

  1.请同学们朗读最后一段,思考:通过学习孔子拜师的故事,你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谦和有礼、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2.全班齐读孔子名言。

  出示课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小结:先人们的品行见证了他们的语言和思想,他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后人,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设计意图】借助积累的孔子名言对人物进行评价,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孔子的人物形象走进孩子的心里。

  (四)拓展延伸,引入综合性学习

  1.小结: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方面。

  2.拓展延伸: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古老的民族艺术,独特的风俗习惯……让我们在本单元的课内课外学习中,继续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设计意图】小结语既让学生认识了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又明确了古代名人的故事属于我们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拓展延伸的内容则是引导孩子认识到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多姿多彩,激发孩子们对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的兴趣,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迁移延伸,再去了解有关传统文化的名人与知识。

孔子的教案9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跟随孔子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畔,你觉得泗水河畔美吗?

  2. 你能通过读,把这份美表现出来吗?

  二. 学习第3至第9自然段。

  1. 读课文第3至第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了孔子对水的这份情意?

  2. 学生读。

  3. 交流。

  (1)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情意成为课堂上最美的画面,只要认真读,就一定会有收获。

  (2)指名谈感觉。

  投影出示“水奔流不息……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① 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真君子)

  ②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指名说,让他们到黑板上写。

  ③ 再读这段话,边读边写收获,可以写想到的古诗名句、想到的课文等,在书上加批注。

  (3)再次读书体会。

  a. 没有水,就没有……?(水有德行)这样的水你敬佩吗?你感激吗?带着这份敬佩、感激,一齐读。

  b. “或”是什么意思?你猜猜?(生说)(师:“或”是有时的意思)。教师由“或方或长”引出“柔情似水”这个词。

  c. 交流“水有志向”,想到名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教师引读:这样一往无前的水,这样充满志向的水,就是孔子心中的真君子!

  d. 交流“水善施教化:。

  “荡涤污垢”你怎么想?就像老师帮助学生洗掉……

  (4)通过这番言论,你能看出孔子对水怎样的心情?

  (5)出示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论。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名言的含义。

  (6)仿说:水____,它好像____。

  (7)读了这段话,你对水有了怎样的.情感?

  配乐齐读!

  (8)孔子为什么要论水?你觉得还有哪些人是君子呢?

  过渡:孔子的弟子们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吗?读第10至第18自然段。

  三. 学习第10至第18自然段。

  1. 学生朗读。

  2. 交流:你认为弟子们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 出示文言文《论语》中的内容:

  (1)读懂这段名言了吗?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2)读这段话。

  4. 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老师?

  出示其他名人对孔子的评价:“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等。

  四.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春意更浓了”。

  五. 齐读孔子的名言。

  板书设计:

  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义 有志向 善施教化

  真君子

孔子的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

  3、 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答:想。

  二、整体感知

  1、 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2、 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 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5、 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1、 什么是有教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答:2、3句。

  2、 什么是因材施教?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2、3段。(从而引出对2、3段的研究)

  3、 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4、 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5、 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答:不及他们。

  6、 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

  7、 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回答)

  9、 大家都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心里话,真好!那么知道了彼此的优点缺点,你们将会怎么做呢?答:……

  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再读。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

  11、“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指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答:……

  12、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用两个词概括。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

  15、可见,孔子是一个多么有远见的人!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答:……

  16、整体回顾四、学写摘录笔记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来,我们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找出你们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到本子上,如果你对有关孔子的知识感兴趣,也可以抄下来,另外,老师课上讲过的有关名句,也可以记下来。

  四、布置作业

  1、 生字一个四遍,组两个词。

  2、 背过“三人行……”

  3、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孔子的教案11

  教材分析:

  《孔子游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课文不但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述了春天到来时泗水河畔的美景,而且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内涵十分丰富、厚重,有利于激发学生了解其深层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把自然段。

  2、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感受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时间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孔子,导入课题。

  1、板书:孔子(同学们了解孔子吗?可以起来说一说,其他同学补充。)

  2、师板课题,围绕课文,质疑导入(读了课题,我们想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教学设想:教学的起始,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着手,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把文章读熟读顺。

  (2)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检查自读效果,相机正音,指导读好长句、重点段。

  3、默读全文,了解作者写作思路,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设想:注意引导阅读感知,感知深,才能理解透。]

  三、品读春景,初识水性。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像泗水春景。(播放音乐《江南春色》,学生自读想象。)

  [教学设想:借助音乐,与精美的文字相结合,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受泗水的春景之美。]

  2、指名说说自己感受的春色。(多位同学尽情交流。)

  引导谈感受:泗水的春景美在哪?(从两个层次引导学生:一是景色美:二是语言美。)

  3、小结板书:春意浓

  4、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初步感悟水与春景的关系,体会大自然的和谐美。

  5、过渡:浪漫迷人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更给我们启迪。

  6、出示: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指名读。

  (2)师述:这段话的含义的确很深刻,读了这段话,你有疑问吗?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师相机小结:

  水滋润万物,哺育众生,像君子一样无私仁厚

  水和顺温柔,真似君子温文尔雅恬淡的性情

  水穿山岩、凿石壁,胸怀志向,多像君子般百折不挠得坚贞情操

  水能荡涤污垢,还万物本真洁净的姿彩,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风范

  7、多媒体播放水的视频,请同学们看着水,谈谈你是否也从这水中感悟的什么?教学其中的省略号。

  8、司空见惯的水中竟蕴含深刻的人生大智慧,读了真令人受益匪浅呀。谁会读这一段话?

  9、指导感情朗读,理解水的性格,并试着背诵。

  [通过抓住难点,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想象,感情朗读,感悟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体验对话,感悟师生情

  1、分角色朗读10——17自然段,谈感受。(联系插图感受孔子与其弟子的浓浓师生情谊。)

  2、引导学生体验师生之间的和谐情谊。师问:“如果你是孔子的一个弟子,此时你会向你的老师说什么?”

  3、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4、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积淀情感

  1、交流孔子的名言与故事,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与理解。

  2、作业:搜集孔子与其弟子的资料,在主题班会上交流。

  [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与学生的情感结合、与课外阅读结合,共享教育的真谛。]

  板书设计:

  春意浓

  孔子游春

  做真君子

  师生情浓

孔子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12课第一教时总第46教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12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12课第二教时总第47教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是她()的()

  ()是她()的()

  ()是她()的()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三、自学课文

  (1)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第12课第三教时总第48教时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板书设计:

  12孔子游春

  哺育生灵--有德行

  流必向下--有情义

  看水、议水真君子

  穿岩凿壁--有志向

  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有福同享

  弟子言志

  不好表功

孔子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两个成语造句。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提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读中想像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浓浓的师生情。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春游过吗?春游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跟随着我国古代圣人孔子一起去泗水河畔踏青,相信沿途中,你一定会饱览到很多如画的美景,聆听到圣人如诗般的教诲。

  今天,我们来学习《孔子游春》(板书课题)

  简介孔子生平。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1.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2.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4.通过预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字和词语吗?

  5.读了课文,你解开了哪些疑问?

  三、自主学习,直击重点

  一提到春游,我们肯定会兴奋不已,那孔子带着弟子们游赏完泗水河畔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兴奋、快乐等)

  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竟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起来”)

  孔子为什么会这样的快乐?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细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可以设身处地地去想,可以有感情地去读,也可以在感受最深的语句旁作上批注。

  四、合作学习,深化理解

  1.自学完的同学可以在组内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2.全班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圈画的部分,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按照三个阶段来品读课文。

  ①初步性认识--弟子言志

  A.孔子是听完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后,听着颜回的志向歌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的。那么,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B.颜回的“志向歌”里会唱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合理想象将歌词补写出来。

  C.孔子听了弟子们有福同享、不为自己表功的志向后能不高兴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子路和颜回为什么会有这样高尚的志向的`?请大家认真研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②深层次认识--师生悟理

  A.子路和颜回之所以有这样高尚的志向,是因为他们听了孔子关于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后,深受启发。孔子望着水说了怎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呢,把它画出来读一读。

  B.学生质疑:为什么孔子最后说:“水是真君子啊!”

  在孔子眼里,水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这实际上也是谁具有的特点?孔子和弟子们谈论水的目的是什么?

  C.大家请看“善施教化”的后面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也就是君子的其它特点。)谁能合理地补充一些其它的特点?(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

  D.孔子教育弟子们做人,却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你觉得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E.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好老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

  在读中体会孔子的语气,语调以及语言中蕴含的深意。

  ③升华性认识--自然馈赠

  A.孔子从泗水的绿波参悟出了做人的道理,说明了孔子是一位怎样的人?那到底是什么帮助了孔子悟出这个深刻的道理?请大家再次研读课文,想一想答案。(绿如翡翠的泗河水,说得更准确些是大自然母亲的馈赠)

  B.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出了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找出来,读一读。

  C.赏析美景:

  学生质疑:为什么称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讨论交流:这个句子写得很美,美在何处。读中想像,读中品味。

  练习说话:仿照()是她()的()句式,展开想像,练习说话。

  D.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背诵。

  ④小结:

  阳春三月,泗水河畔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意盎然,置身于大自然母亲宽广的怀抱中,怎能不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心旷神怡,神情愉悦;当孔子欣然地接受了大自然母亲的馈赠,从泗水的碧波中参悟出做人的道理时,他又怎能不心花怒放;当孔子听到子路和颜回的高尚志向后,看到自己的教育思想在弟子身上生根发芽时,教书育人的快乐充盈着他的整个心灵,他怎能不高兴得手舞足蹈呢?

  五、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当我们跟随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历了一趟春光之旅,一趟精神之旅后,你有了哪些收获呢?

  2.谈收获(可从词、句的积累,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诸多方面来总结,着重于谈文章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词句:

  如果积累的是自己喜欢的词语,则用这个词语造句;如果积累的是句子,则背诵这个句子。

  4.课文结尾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春意为什么会变得更浓呢?你能回顾课文,说说你的理解吗?

  (春光不变,但人欣赏春光的心情在变;春光不变,但春光中人心中的春景在变;春光不变,但春光中人的思想境界在变;春光不变,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变......)

  六、自置作业,课外延伸

孔子的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式

  2、通过对文意的翻译理清文章层次

  3、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二、国学诵读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渊、子路两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的意愿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三、《孔子世家》检测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孔子适郑

  形状,末也。

  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

  予始殷人也

  2、翻译下面句子

  汝来何其晚也

  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四、文本思考

  1、诵读文章,请用原文中的语言说说四个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2、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五、《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乎”字的意思。

  (1)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为国以礼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如”字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4)唯求则非邦也与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

  六、课后作业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200字左右。

孔子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边浓浓的春意。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走进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感受语文学习的博大和美丽。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涵的道理;

  2、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15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边游玩。你还记得泗水边那宜人的春光吗?能不能通过朗诵让大家都陶醉在这迷人的春景里呢?

  2、学生配乐朗诵。

  二、孔子论水

  1、过渡:泗水河里碧波荡漾,泗水河畔春意融融。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更给我们启迪。

  出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品味这段话,把你的收获或疑惑写在边上。

  (2)交流:

  水滋润万物,哺育众生,像君子一样无私仁厚;

  水和顺温柔,真似君子温文尔雅恬淡的性情;

  水穿山岩、凿石壁,胸怀志向、多像君子百折不挠的坚贞情操;

  水能荡涤污垢,还万物本真洁净的姿彩,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风范。

  (说得真好,我想你们读懂了孔子的这段话。)

  (3)对比读:如果老师把这句段话改一改,你觉得行不行?

  出示:水好像有德行,好像有情义,好像有志向,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交流:孔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由水的特点讲到君子的品性,学生容易理解,具有说服力。我想你们读懂了孔子的心思。)

  (4)……省略了什么?水的.其他特点,也就是君子的其他品性。你能用“水,它好像。”的句式来写一写吗?

  交流,你们真聪明,跟孔子一样,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老师佩服你们。

  (5)孔子和弟子们谈论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他会怎样对弟子说?

  “意味深长”是什么意思?他说的话含义丰富而深刻,说得很含蓄。说的时候语速是怎样的?情感是沉稳的?分别练习,体会孔子会怎么说。

  指名读,逐句指导读,连起来读。

  指名配乐读。(评:老师听出来了,孔子不仅在论水,更是在教育弟子们成为真君子。)

  练习背诵。(让我们把孔子的这番话记在心间,启迪我们的成长,好吗?)

  配乐齐背。

  三、师生言志

  1、听了孔子的谆谆教诲,弟子们受到了什么教育呢?默读11——13节,体会子路和颜回是不是真君子?并要能说出自己的理由。

  2、交流:

  子路:急性子——豪爽、心地坦荡——有情义、乐善好施——是真君子

  颜回:深思熟虑——沉稳、谦逊——温文尔雅、有情义——是真君子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孔子的教育是成功的。”

  3、可惜,颜回的志向歌书上没有写出来,你们猜一猜,歌词里会写出什么?

  交流,颜回的志向歌打动了孔子,他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四、评点圣人

  今天,我们与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进行了一次零距离接触,相信你们现在对他肯定有了全新的认识。综观全文,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老师?

  总结:是啊,孔子循循善诱,表现出了杰出的教学魅力;他和蔼可亲,与学生和谐相处,师生情深,给这绚丽的春光增添了一份迷人的风景。所以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孔子的教案】相关文章:

《孔子》教案07-07

孔子的教案02-16

孔子游春教案11-27

《孔子游春》教案02-26

孔子拜师教案09-12

《孔子拜师》教案08-28

《孔子游春》教案03-07

[经典]孔子拜师教案10-18

孔子拜师教案优秀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