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孔子拜师》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拜师》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孔子拜师》教案1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三、情感与价值观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二千多年的孔子及老子很陌生,需要老师的教导。应该在多读基础上了解拜师的过程。再来体会他们的品行。
教学重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总结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四、总结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板书:
17、孔子拜师
远近文明风餐露宿
总觉不够日夜兼程学无止境
上前行礼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对字词掌握很好,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懂得了孔子、老子的为学要勤奋、谦虚、等品行。
《孔子拜师》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生字的认读及书写。
教学难点
了解孔子和老子,感知背景。
一、情景导入
1.谈话:
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课题)
(板书:孔子,老子,并正音:子读zǐ)
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资料,阅读资料袋。(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仲尼”并认记“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2、认读生字和词语。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正音。
4、同桌读文,相互正音。
三、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2)背一背。
2、你还知道那些名言?
四、综合性学习
布置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一、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谦虚礼貌)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谦虚礼貌)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这些词互换好不好?为什么?
(4)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二、再读全文,再感受。
三、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开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收集。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 老子
学生 拜师
课后反思:
学生能利用书中的资料和文后的资料来了解人物,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然希望能从课外获取更多资料作为补充,这样可以丰富大家的知识。读文谈感受有进步,能找出文中的词句来理解,读懂了课文。
《孔子拜师》教案3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⑴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⑵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⑶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2、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⑴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⑵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⑶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①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②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③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ⅰ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ⅱ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3、齐读三段:
⑴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⑵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⑶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四、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
(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五、再读全文,再感受
《孔子拜师》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对简答的.评价。
一、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古人,他是谁呢?你们看。书上的资料袋一句话来评价孔子?
投影: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我们把这句话读一读。
《孔子拜师》教案5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孔子当时的身份,以及他拜师求学的愿望及原因。虽然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却还要拜师求学,更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先讲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几个词语:“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他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
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理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
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二、交流资料,认识孔子: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现在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结合了解“名”、“字”。)
(2)交流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抽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初步理清课文思路:决意拜师——前往拜师——认真求学——受人敬重。
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一)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2、他们的品行又怎样?
(二)教师引导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1、默读第二自然段:你从课文哪里感受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边读边注)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以下两点:
(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
教学过程:a、品读词语: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b、理解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c、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动。
d、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2)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对话。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教学过程:a、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
b、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c、演读:同桌合作——展示评议
d、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小结
(三)自学1、3自然段,体会孔子的虚心求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四)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拓展学习。
1、谈谈我心中的孔子和老子。
2、拓展学习孔子的名言。
六、综合性学习:
1、分组制订学习计划,交流。
2、分组活动,积累资料。
3、学习成果展示、交流。
七、生字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课堂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上完《孔子拜师》以后,心中颇多感受。仔细回想自己的课堂和老师们的点评,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反思。首先,这堂课中闪光的有这么两点:
一、情境中理解词语,帮助体悟情感。
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
二、抓住主线来贯穿课堂。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就是教学现得清晰、连贯。
课堂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还有不足,还需改进。结合大家的点评,我对自己的课堂中的不足做了下面几点概括。
一、课堂整体把握不够:课堂中虽然我以一条线来贯穿全文,但是在谈论孔子的品行时,没有整体把握。学生逐句找出写孔子品行的句子,我逐句出示,逐句读、理解、再读,缺少与文本语言环境的相结合。特别时在处理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时,我把它们割裂了开来,并没有进行朗读对话,孔子的语言中理解孔子的品行,老子的语言理解老子的品行。其实他们的话时相互的,从一个人的语言中不仅看出某个人的品行,还可以看出另一个人的品行,有种侧面衬托的作用,而我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所以使体会显得单一、显得孤立、支离破碎,没有了整体感。
二、过分注重预设,忽略课堂生成。
每堂课我们都有自己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成。但是有时我们往往会跟着自己的预设走,致使课堂中的生成点就这样被放过了,使学习效率并不那么理想。在本堂课中我原本预设在了解孔子的资料以后写“丘”字的。但是当时我忘了问学生孔子名什么,所以并没有引出这个字,后来就没有写了。其实课文中也提到过孔子名丘,那么在学生初读以后还可以请学生说说孔子名什么,再写“丘”字,可是当时我想这样一来可能会打乱下面的教学环节,结果这个字就没有让学生写。这也是造成我这节课没有写的时间的原因之一。还有当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时,学生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说自己的理解,而说出了从这句话中感到孔子是个怎样的人时,我几次打断,生硬地将学生拉回到我地问题上,到最后还是没有理解好。所以,有时过分注重预设会使课堂失去很多活力,会导致学生积极性低落,更甚是不能达成学习目标。
课堂中还需要我们去斟酌地地方很多。花更多时间去琢磨、思考、实践,让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
《孔子拜师》教案6
一、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1、能用连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大意。
2、教给边读书边注旁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连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大意。
2、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胸襟博大的品行等。
三、教学难点:
从文中的词句表达中体会、学习任务精神。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孔子的名言,指名读
2、介绍孔子。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看看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生字词过关,概括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读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段意思,并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总结归纳文章大意方法。
三、学习第一段,初步领会孔子品质。
1、齐读,边读边想: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2、指名说(谦虚好学)
3、你是从哪一句话感受到的',请用波浪线画下来。
4、在旁边写上标注。
5、小结:这种把相关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体会的学习方法就叫做标注法,课文的2、3、4段我们也将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6、出示句子,用上“虽然,但是”把两句话边成一句。
四、写字
1、大家觉得哪一个字最好写?(仆)其实笔画少的字要写漂亮反而不容易,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写这一个字。
2、注意左高右低,左右两部分距离要适中。
3、范写
4、学生写。展示。
板书:孔子拜师、标注法、谦虚好学
五、感悟课文,领会孔子品质。
1、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哪一句话感受到的,用波浪线画下来。
2、交流。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看图,你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有礼貌?(鞠着躬、低着头、双手作辑、表情诚恳)
指导朗读:表演读。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当时也是一名远近文明的老师了,为什么他还要拜老子为师呢?(学无止境)
知识是学不完的,学得越多,就会感觉自己不会的越多,谁能举个例子来说说呢?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读这一句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演示距离远。
“风餐露宿”什么意思?(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白天夜晚不停地走。)说话练习:白天,(),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夜晚,(),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雨天,(),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
六、小结
看着板书,用上“不但、而且”来说说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七、写字。
板书:孔子拜师、彬彬有礼、谦虚好学
《孔子拜师》教案7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以前的教材中基本没有。这说明现在又重视传统文化了,也确实是这样,我们现在有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来自孔子的。所以,上这一课,也便给它增加了许多内涵:要让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事情,也要补充关于孔子的生平的,关于孔子的《论语》的。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个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及止境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所以,可以两课时分别解决。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孔子基本不了解,最多只限于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的名句,所以,首先必须在上课前介绍关于孔子的一些资料,尤其是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激发他们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课后也抄写一些孔子的语录给学生背背。
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但是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形成,所以,像划句子这样简单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对学生巡视指导。
三.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与老子的热心。
2.阅读课后的选做题与资料袋,并通过补充其他资料,加深对空子大家的了解。
3.会读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掌握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四.阅读主线索
第一课时: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想象及补充资料的学习,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
第二课时:体会老子收徒的热心。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尤其是他克服重重困难的词句。
教学难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五.教学理念:
将课外阅读有效地渗透在课内阅读中,增加学生课堂阅读量。
六.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一.背景资料介绍孔子
1.导入课文。
问:后面这么多老师,你们高兴吗?这让老师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是焉”,哎呀,大家当中肯定有我的老师啊,我可得向几十位小老师共同来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
2.学生自读课文后的《资料袋》,感受孔子的伟大。2.揭示课题,写课题。
课文后面的材料介绍孔子叫孔丘,老子叫老聃,可大家为什么说孔子、老子呢?师介绍“子”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孟子、韩非子、孙子等等。生汇报,师相机评价。
3、师;通过大家的介绍老师知道了孔子和老子都是有学问的人,人们对他们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啊?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二.初读,感受“诚心”
1.自读3分钟,你能读几遍?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回。
2.交流读词语。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
日夜兼程远近闻名
传授佩服纳闷止境
等候迎候拜访拜见
3.同桌互读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4.教师板书,小结。
三.研读“诚心”
(一)合作交流
1.自主阅读,用“——”划出孔子诚心拜师的句子,用“。。。”圈出重点词语。
2.交流
板块一:“屈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孔子的诚心,圈一圈,读一读,说一说。
2)交流:*用比较的方法,从体会“终于”一词,体会孔子克服了重重困难。
*在学生交流时,由风餐露宿引出风尘仆仆。
3)指名读,齐读。
板块二:
孔子想:这位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自读,体会到了什么?
2)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感情朗读。自读。指名读。
3)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的这句话。
联系课文,联系自己实际谈感想。
板块三:“从此,孔子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1)围绕着前一句想象说话。
2)教师补充资料。
板块四:第一自然段(也可放在学习板块二时)
3.积累:用一分钟时间,背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二)、研读感悟孔子的品行
一个人的品行是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你能不能找出表现他这些品行的句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提示:孔子拜师时多大了?三十岁是大还是小?指导读“总觉得”“还不够”在读中你感觉到了什么?说明什么?(“谦虚好学”)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提示:感受到了什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理解的。
1)你体会到了什么?相距上千里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这让你想到哪些成语?(千里迢迢、万水千山)
你能读出“远”吗?
你读到“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体会“日夜兼程”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让我们学学孔子,彬彬有礼地拜见老师吧。读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怎么理解?
用一个词?(学无止境)你还知道哪些成语跟它意思一样?(学海无涯)
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说?
师:这就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学习的一个根本原因。
你们在不断的学习,老师在不断的学习,今天在场的所有人也在相互学习,可见学习是没有尽头的,让我们在齐读一下这句话。
引: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去拜师
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去拜师
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求知若渴、迫不及待去拜师
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四.拓展,深入感悟“诚心”。
孔子一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精神财富。单单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变成了一部书叫《论语》,对后世影响很大。我们一起来积累一下他的名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1.你还知道孔子拜师的其他故事吗?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两则孔子拜师的故事。
1)孔子跟师襄子学琴。
2)孔子拜项橐为师。(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五.作业
作业本第1、2、3、5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对孔子拜师有什么认识?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那么老子又是怎么对待孔子的呢?
二.自主研读
(三)、感悟老子的品行
你觉得老子是个怎样的人?又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呢?
1.自主阅读思考:老子是怎么对待孔子的?划出相关的词句,朗读体会。
2.交流。
重点研读“迎候”与“毫无保留”两词。
小结:
他们是德才兼备的人。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扎实、认真提态度。老师也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也能像孔子那样,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做到不畏艰难、谦虚好学、彬彬有礼,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三.孔子文化交流
1.你知道关于孔子的什么资料吗?
学生交流。
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习了解孔子的论语及三孔方面的文化。
2.学习课文后的选做题。
四.完成作业本上的作业。
孔子文化在我们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中也不过是一个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大家透过教材这扇门,课后去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1、课外收集积累孔子的名言和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2、办一期“走近孔子”的手抄报。
3、做一做“孔子书签”。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老子)
学诲
而学无止境人
不不
厌倦
《孔子拜师》教案8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课前准备
1、搜集孔子的相关知识
2、做好预习,理解字词义。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我们泱泱中华,从古至今,涌现过许多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今天老师就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2、 (出示孔子简介)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在世界也有很大影响。他被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受到人们的广泛尊敬,后人修建了孔庙纪念他。有些国家和地区还把他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3、 你能猜出他是谁吗?(板书:孔子)对,他就是孔子(出示孔子图像及名字。)孔子又名丘(qiu),字仲尼(zhong ni)。古代人的姓名比现代人复杂一些,名和字是不一样的,自称常用名,为表示对别人的尊敬,称呼别人用字。
4、 你还知道关于孔子的其他知识吗?
5、你想知道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吗?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6、 读题,质疑。
孔子为什么拜师?
孔子拜谁为师?
他是怎么拜师的?
……
二、初读感知
1、 通过朗读解决你的好奇和疑问吧!放声朗读课文,把字词读正确,句子读流利。边读边思考,自己解决疑问。
2、 开火车读课文,并正音
远近闻名 渊博 曲阜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老聃(聃是老子的字,补充老子的资料)纳闷
迎候 等候(两个词用法不同,用句子填空区别) 止境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品行(“品行”就是指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行为品德。)
三、学习第一段
1、 文中有一个地方把“孔子为什么拜师?孔子拜谁为师?”这两个问题一齐解答了,你找到了吗?(出示第一段)
2、 指名读
3、 用“因为……所以……”说说孔子为什么拜师、拜谁为师。
4、 从这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孔子的好学精神并板书:好学)
“远近闻名”却“总觉得……知识不够渊博”:他的学问已经出名了,却总觉得不够,说明他很好学。
5、 感情朗读:
是啊,这就是求知若渴的.孔子啊,读(指名读第一段)。
这就是勤奋求学的孔子,读-。
四、学习第二段,体会孔子“不畏艰辛”的好学精神。
1、 于是,勤奋好学的孔子踏上了漫漫拜师之路,一路上出现了不少感人的情景。读读第二段,把感动你的此句划出来,并想像一下当时的画面。
2、交流: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上千里”、“几个月”:上千里的距离在50万米以上,可见孔子拜师的路途是多么的遥远。古代没有汽车、没有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千里的路程孔子只能靠双腿、马车一步步艰难的行走着。
(2)“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生活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管白天夜晚都在赶路。
(3)同学们,你能想像一下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的情景吗?(配乐想像说话)
(4)脑中想像这样的画面,来读这句话。
(5)还有什么词让你感受到孔子路途上的辛苦?(风尘仆仆)
(5)孔子就这样在这千里迢迢的求师路上,面对炎炎的烈日、凛冽的寒风,一直行走,(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我听到同学们读到“终于”这个词时松了口气,你们有什么感受?(体会不易)是什么在支持着他走到洛阳?(强烈的求知求学的欲望)
五、小结,写字
1、 这节课,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孔子是一位有着求知好学的学生,那老子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 写字:闻、尘、仆、纳闷、丘。理解“纳闷”的意思是因为奇怪而发呆,用纳闷造句。注意“尘”上部分没有钩,找“仆”的形近字“扑”。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听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引读第一段及第二段第一句)。
二、学习2-3段,品味“感动”
上节课,我们被孔子好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这节课我们继续交流,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一)研读第二段,体会孔子和老子的谦虚有礼
1、划出孔子和老子的对话,指名读。
2、孔子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你读懂了吗?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学无止境。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看法。
3、读了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是从哪个词里看出来的呢?
从:“行礼”、“再次行礼”的动作,“拜见”“ 等候”、“迎候”等话语中体会他们互相尊敬和礼貌。
3、 同桌分角色、全班分角色表演对话。
(二)学习第三、四段
1、孔子和老子谦虚有礼的品行深深感动着这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你还读出了其他的感动吗?
2、交流: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
2、 你因什么而感动?(孔子好学、老子无私教授)
三、学习最后一段
1、一次拜师求学,折射出孔子、老子高贵的人格品质,让我们一次次为他们而感动,难怪课文中这样写到:(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2、《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学到这就结束了,但老子、孔子却让我们留下了刻深的印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四、拓展、写字
1、孔子不仅品行流传千古,还有许多耐人深思的名言至今让后人传诵。(出示孔子的名言)并积累。
2、写字
(1)孔子拜师让我们深深的懂得了对待学习是永无止境的——(生:“学无止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积累这个词语,学习“止境”两个字。
(2)写迎、等、止、境、授、品,注意区分“迎”与“柳”。
《孔子拜师》教案9
一、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1、能用连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大意。
2、教给边读书边注旁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连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大意。
2、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胸襟博大的品行等。
三、教学难点:
从文中的词句表达中体会、学习任务精神。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孔子的名言,指名读
2、介绍孔子。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看看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生字词过关,概括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读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段意思,并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总结归纳文章大意方法。
三、学习第一段,初步领会孔子品质。
1、齐读,边读边想: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2、指名说(谦虚好学)
3、你是从哪一句话感受到的,请用波浪线画下来。
4、在旁边写上标注。
5、小结:这种把相关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体会的学习方法就叫做标注法,课文的2、3、4段我们也将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6、出示句子,用上“虽然,但是”把两句话边成一句。
四、写字
1、大家觉得哪一个字最好写?(仆)其实笔画少的'字要写漂亮反而不容易,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写这一个字。
2、注意左高右低,左右两部分距离要适中。
3、范写
4、学生写。展示。
板书:孔子拜师、标注法、谦虚好学
三、感悟课文,领会孔子品质。
1、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哪一句话感受到的,用波浪线画下来。
2、交流。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看图,你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有礼貌?(鞠着躬、低着头、双手作辑、表情诚恳)
指导朗读:表演读。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当时也是一名远近文明的老师了,为什么他还要拜老子为师呢?(学无止境)
知识是学不完的,学得越多,就会感觉自己不会的越多,谁能举个例子来说说呢?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读这一句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演示距离远。
“风餐露宿”什么意思?(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白天夜晚不停地走。)说话练习:白天,(),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夜晚,(),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雨天,(),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
四、小结
看着板书,用上“不但、而且”来说说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五、写字。
板书:孔子拜师、彬彬有礼、谦虚好学
《孔子拜师》教案10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4.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孔自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质。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
2.课前作业检查:大家收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如:孔子的生平、言论及治学思想等。现在来交流一下,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3.今天课文会讲他的什么事呢?
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质疑:谁?干什么?那么在拜师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听录音读课文,纠正自己的发音问题,做上记号。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重点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3)课文中到底写了几个人?让学生认识到古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称。如孔子、老子等。
(4)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交流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认识,其他学生养成仔细聆听的习惯。说得简单和详细都可以,关键在于语句通顺,口齿清晰)
3.以最后一段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齐读。
(2)师: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理解课文里的词语──渊博)
(3)师:他们的品行又怎样呢?生默读,边读边找相关句子。并提示学生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4.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a、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b、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并造句),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c、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d、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e、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f、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a、“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b、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交流,综合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在学生的交流中,在学生的评价中,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去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评价技能。】
生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孔子的品行:谦虚好学,不畏艰辛,求知若渴;老子的品行:爱护晚辈诲人不倦。并相机指导朗读。)
(4)学生谈感受。
师: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有什么启发呢?
三、教师总结
四、拓展活动
背诵孔子的著名言论,积累名言。
五、生字指导:(较难的字,教师书写演示)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孔子、老子的更多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2.通过准备实践活动,制定合作计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2.提问: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感悟老子的为人
1.用上节课的方法,边读边划出能表现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感悟品行:爱护晚辈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感悟品行:诲人不倦
3.自由练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两个词语可以调换吗?怎么理解呢?
“拜访”和“拜见”呢?
4.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交往时表示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5.师引读,演读感悟,推荐小组演一演,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三、读书汇报(二选一)
1.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谈谈)
2.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鼓励学生自主汇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学生的语汇。】
四、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分别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为了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活动,开启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
2.明确责任:推荐组长,负责小组活动。
3.商定方案:商定内容、活动,具体分工,形成方案。
【拓展活动不仅让学生去发现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课外实践作业
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1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2.学习根据具体语境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品词赏句,积累和发展语言。.
3.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师要真诚、无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孔子拜师》。
屏幕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师:请同学们读这句话。学生读。
师: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如何?
生1: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很高。
生2: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很渊博。
师:那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孔子、老子)
二、读中感悟,学习品行。
(一)学习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行。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段话,其他同学想一想,孔子为什么拜师?
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
生:因为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
师:“渊博”是什么意思?
生:“渊博”是指知识多而广。
师: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而实际上呢?
生:实际上孔子的知识已经很渊博了。
师:你是从哪儿休会出来的?
生:我是从“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这句话中“远近闻名”这个词体会出来的。
师:那你能理解“远近闻名”的意思吗?
生:“远近闻名”是指不管远的地方,还是近的地方,都知道孔子的名声。
师:是呀,三十岁的孔子已经很有名了,还要拜老子为师,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1:我从中能体会到孔子很谦虚。
生2:我从中能体会到孔子很好学。(板书:谦虚、好学)
师:好,请你来读一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孔子的谦虚好学。
(二)创设情境,体会孔子路途艰辛
师: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天,孔子背上简单的行囊,匆匆地踏上了前往洛阳拜师的旅程。(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你能感觉到什么?
生:我能感受到孔子路上很艰辛。
师:你从哪里体会出艰辛?
生:我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体会到孔子的艰辛。
师:跟老师读一读这两个词。(师领读,生跟读)
师:同学们,听,风呼呼地刮,雨,哗哗地下,孔子,停一停你赶路的脚步,找户人家遮遮风,挡挡雨,好吗?
生:不,我还是继续赶路吧,我要早点要洛阳。
师:走了一整天,孔子,饿了吧,找家客栈,吃吃饭,好吗?
生:不好,我就在树上摘几个野果子,在地里挖几根野菜吃吧。
师:天已经黑了,孔子,你的脚已经磨起了水泡,停下你的步伐,找家客栈歇歇脚,好吗?
生:不,我要节约时间,就靠在路边休息一下吧!
师:天还没亮呢,孔子,你怎么就起来了呢,再多休息一会儿吧!
生:我要抓紧时间赶往洛阳。
师: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艰苦,这就是——
生:风餐露宿。
师: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这就是——
生:日夜兼程。
师:孔子日夜赶路,一路历经艰辛,他——
生:终于赶到了洛阳。
师:他这样辛劳,是为什么?
生:他想快点赶到洛阳。
师:可见,他的心情——
生:非常急切。
师:让我们试着读一读,读出孔子一路上急切的心情。
(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评价:你真是一位急切的孔子。)全班跟他一起读。
全班齐读。
(三)体会孔子和老了的谦虚
师:孔子千里迢迢,不辞辛劳,终于走到了洛阳城外,见到了他要拜访的老师——老子。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描写他们见面场景的语句。
(出示):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师:这两句话中,有一对近义词,你找到了吗?
生:拜访——拜见
师:你知道“拜访”和“拜见”的意思吗?
生;“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也是敬辞,“拜会”、“会见”的意思。
师:这两个词虽然有一点不同,但都是敬辞,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能感受到孔子对老子的尊敬。
师:同桌自由练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真是无巧不成书。这两句话中也有一对近义词,你找到了吗?
(出示);“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生:迎候——等候
师:“迎候”和“等候”都含有什么意思?
生;“迎候”和“等候”都含有等待的意思。
师:能不能把这两个词换一换呢?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如果把“迎候”换成“等候”就不能表达老子的谦虚。
师:这两个人一个是七十多岁的大思想家,一个虽年纪轻轻,却也远近闻名,但他们都表现得如此谦逊,值得敬重。你还能从这一段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他们这种高尚的品格?
生:老子说:“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觉老子和孔子的谦逊。请男生读上面一句,女生读下面一句。
师:面对谦虚的老子,孔子是如何回答的?
生:孔子说学习是无止境的。(出示这句话)
师:为什么“学无止境”?
生: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生:知识很多,是学不完的。就好像我妈妈,也以前不会用电脑,现在为了工作,她必须学习用电脑。
师:是呀,“学无止境”是孔子的学习态度。他向老子学习礼教,向苌弘学习乐理,向师襄学习弹琴,向郯子请教管制。他常说:“学无常师”,也就是说学习是没有固定的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他提出来的。
齐读这句话,告诉你自己。
再读这句话,告诉同学们们。
大声读这句话,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师:请同桌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中孔子与老子的对话,休会他们谦虚好的品行。
分角色练读。指名读。
(四)体会孔子认真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师:从此以后,孔子就跟着老子学习,他是怎么学的?
生: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师:跟他一起读。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生:温帮而知新。
生:学而时习之。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师:老子是怎么教的?
生:老子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孔子。
师:再读。板书:毫无保留
师:孔子和老子,一个谦虚好学,一个诲人不倦,一个不耻下问,一个毫无保留,多么伟大的古代学者风范啊!难怪人们如此敬重他们。读:(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再读。
三。阅读全文,语言积累
师:今天,我们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走进了孔子,认识了老子,课文中一不定期有许多词语和句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朗读全文,背诵课后孔子的名言,然后拿出搞抄本,积累。
《孔子拜师》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重点难点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咱们上课前先来做个热身运动,把你们积累的孔子名言与大家分享吧!
生: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生: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意思也就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的.我学习的人。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课题为什么用拜师,不用求师,也不用认师呢?
(出示课件:说文解字说,拜者,服之甚也。)
师: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极点。谁来读课题?(指名读)
师:听出了你的崇敬,你的佩服。好!全班一起带着动作读课题。(齐读)
活动2【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你们知道多少,请看老师为你们收集的资料。
(出示课件)
师:老子的学问这样渊博,孔子对他佩服到了极点,千里迢迢,洛阳拜师,他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第67页,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师:谁来说说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是什么?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很好,老师来写,同学们书空。(板书: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啊!走到洛阳不容易。还有吗?
生:风尘仆仆
师:是的,这些词语写出了孔子一路的奔波劳累,告诉我们孔子在拜师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请看。(出示课件)
师: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冒着风雨继续赶路。
生:我会戴上斗笠继续前进。
师:嗯!你真是拜师心切啊!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与,孔子,你等风停了,雨住了再走好吗?
生:不好!我想早点见到老师,学到更多的知识。
师:天黑了,路上有野兽,危险啦!孔子,你等天亮了再走好吗?
生:不好,我要早点赶到洛阳,迟到了,老师就不收我了。
师:茫茫雨夜,没有旅店,孔子,你怎么睡觉啊?
生:我就在破庙里打个盹。
师:荒山野岭,没有人家,孔子,你怎么吃饭呢?
生:我就摘点野果子吃。
师:求学艰辛,求知若渴啊!像这样风雨无阻,白天赶路,晚上也在赶路,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日夜兼程
师:像这样顶风果腹,露天睡觉,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风餐露宿
师:谁想读这两个词语?(指名读)还有谁想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谁想读?(出示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人人想读,人人乐读,达到一个情感的共鸣】
活动3【导入】
三、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师: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了洛阳,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请大家自由朗读孔子和老子对话的片断,把你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
B、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C、演读:同桌合作——展示评议。理解破折号的含义。
D、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小结
(三)自学1、3自然段,体会孔子的虚心求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孔子拜师》教案12
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重点)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重难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一)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1.抽读。
2.齐读。
(二)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1.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了词语,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如果能用上上节课我们新学的词语就更好了。
板书:决定拜师前往洛阳认真求学受到敬重
2.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
二、了解孔子拜师中的所想所做所说,激发崇敬之情。
(一)今天,我们就要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进一步去认识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大思想家。首先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
“远近闻名……,还觉得不够渊博,决定……”
1.孔子自己觉得知识不够渊博,那你觉得呢?
2.学问很渊博,还要去拜师,如果你就是当时孔子的学生,听说你的老师还要去拜师,你会怎么想?
3.齐读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学。
(二)拜师过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关的句子。板书:默读做说
“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1.句中有哪几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①默默地读读这两个词,联系上下文,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
②根据刚才说的意思,看着这两个词语,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一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上千里的路途中,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③小结:两个成语,却让我们想到了丰富的画面。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也要善于运用积累的成语。
④现在,想一想,几个月后赶到了洛阳的孔子,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能用上恰当的词语甚至是成语来形容吗?
“每天不离……随时请教”
1.孔子在向老子学习的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
2.理解“随时请教”。
3.评价孔子这个学生。
“多谢老师等候,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课件)“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1.孔子是这样做的;那么,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2.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这句话中也藏有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学无止境(课件)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去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三、了解孔子拜师过程中老子怎么说的、做的。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谦虚好学、不畏艰辛的学生,老子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咱们还像刚才那样,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勾一勾。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1.自己试着读读老子所说的话,想想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理解“迎候”。
文中哪个词和它意思相近?
迎候和等候的区别是什么呢?
老子的话中用的是迎候,那孔子对老子所说的话中该用哪个词呢?(课件)
为什么不用等候呢?
3.小结:作为老师的老子,很谦虚,在他的话中用了迎候这个词;而作为学生的孔子,也很尊敬老师,在他的回答中只能用等候。我们用词也要这样注意人物的身份。
4.分角色读对话。
“老子也毫无保留……”
1.什么叫“毫无保留”?
2.想一想老子为什么愿意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孔子呢?
3.他就不担心孔子的学问会超过他吗?
四、讲故事
(一)这节课我们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了解到孔子和老子都是很谦虚、好学,了不起的人。咱们讲故事也要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故事中的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和怎么说的讲清楚。
(二)师生共讲《孔子再次请教老子》的'故事。
1.孔子又一次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洛阳。他看见老子又到城外来迎接他了。想一想,这一次他们会怎么做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注意说的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2.小结:孔子再次向老子请教,又一次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五、诵读《论语》中的句子,升华对孔子及《论语》的认识。
1.《孔子拜师》的故事流传至今,对人们影响很大。孔子的弟子还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了《论语》。在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扮演孔子“三千门生”的演员们手持竹简,神采飞扬地诵读着的也正是《论语》中的句子──(师生一起吟诵。)他们也正是通过孔子、通过《论语》向世界人民传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可见,孔子,以及他的著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之深远。
2.咱们课后也摘录了几句孔子的名言,(课件)你对哪句比较熟悉?读给大家听一听。你们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六、总结全文。
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也只是孔子一生中很小的一个片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去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了解《论语》这本中华传世精典著作。
《孔子拜师》教案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用具:
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1、老师提出阅读要求: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2、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3、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孔子拜师》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⑴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⑵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⑶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2、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⑴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⑵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⑶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①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②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③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Ⅰ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Ⅱ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3、齐读三段:
⑴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⑵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⑶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
(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⑴读一读。
⑵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剪
扎
编
织
民间工艺绣
(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
雕
塑
绘
……
传统文化
戏剧
民族艺术园林建筑
民族舞蹈
……
节日风俗
风俗习惯各地风俗
各族民族风情
……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⑴学生说一说。
⑵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⑴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⑵确定活动目标。
⑶拟定活动计划:
①确定内容。
②确定活动方式。
③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④设计出活动计划。
《孔子拜师》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七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十二个字,正确读出“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感悟人物形象。
2.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孔子名言及文中插图,用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行。
3.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激发学生对孔子与老子的崇敬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孔子拜师的经过部分,带领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文章插图,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同时感受人物的品行。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文中插图,用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行。
三、教学策略
这篇课文从文题看,直接揭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紧紧围绕“拜”字,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以及拜师后怎样学习的过程,这是一条贯穿全篇的主线。事情的经过部分又是围绕孔子与老子的对话展开的,这又出现一条辅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抓住主线体会孔子的品行,又要不放辅线,体会老子的品德。在文章结尾处进行小结,把两条线并拢,让学生体会先人品行的伟大。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沿着作者行文思路,遵循学生阅读的规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文本对话。
2.借助孔子名言解读人物品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这些名言警句,并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这些名言警句。真正落实积累与运用的目的,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学习中得以传承。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直插行文思路
1.同学们,你能依据课件中的提示向大家介绍介绍这位人物吗?
出示课件:(孔子画像)
画上人物是( ),名叫( ),字( )。
他是( )时代的( )家。
他的代表著作是( )。
我知道他的一句名言是( )。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于这个伟大人物的故事──孔子拜师。注意把“拜”字写准。
3.在这个故事里,“拜”字的意思是就是很有礼貌地请对方做老师。
4.还记得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
总结:为何拜师、怎么拜师、怎样学习、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回顾整体,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运用已知,通过提示,整合对孔子的认知。借助课题中的关键字──“拜”字理清行文思路,既对主要人物有了初步感知,又理清了学习文章的思路。
(二)品析文本,感悟人物言行
1.学习第一部分:决意拜师。
(1)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孔子的行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虚心好学)从哪些内容感受到的?(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远近闻名)
(2)小结:同学们能够联系上下文进行学习。正因为孔子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才使他走上了拜师之路。你知道孔子名言中的哪句话能体现他的这种行为吗?
总结:学无止境。
(3)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决意拜师这段内容。
【设计意图】强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这一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人物形象。把孔子的语言和孔子的行为这两者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名言解读人物言行”的教学策略。
2.学习第二部分:洛阳拜师。
(1)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边读边思考:“孔子是怎样拜师的?与老子见面时又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借助默读思考内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读书,既理清叙述层次又帮助学生明确了本段的'重点内容。
(2)孔子的拜师路有着怎样的艰辛?在文中标画出相关词句。这些又让你有怎样的感触呢?(路途之遥,时间之长,行路之艰,求师之切)
出示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小结:同学们抓住了“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这些词语体会到孔子拜师的艰辛。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悟人物的品行。
(3)功夫不负有心人,历尽艰辛之后,孔子终于见到了自己的老师。这就是孔子和老子见面时的情景。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看看,哪位是孔子?哪位是老子?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啊?(图中孔子弯腰行礼,态度恭敬;图中老子俯首弯背,态度谦和)
【设计意图】插图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学生会先对两位人物有一个初步的感性了解,再引导他们回归到文本,研读对话内容,使学生逐渐明白,只有通过品读作者生动的文字,才能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鲜活的画面。这样图文结合,旨在提升学生对两个人物品行的认识和理解。
(4)课文中写到了孔子在见到老子时他们之间的两组对话。圈一圈孔子的表现,想一想孔子在拜师时的态度是怎样的?(彬彬有礼:上前行礼、连忙、请、再次行礼;诚心诚意;执着求学)
(5)在孔子的治学名言中,哪些名言体现出了他这样的言行呢?(学无止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老子迎接孔子言行时,又是怎样的?(谦和有礼:迎候;喜悦)
(7)分角色朗读这两组对话,再现孔子和老子在相见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联系前期了解到的孔子的治学名言,来解读人物的品行。再次运用“名言解读人物言行”的策略,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次感受到孔子确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3.学习第三部分:认真求学。
(1)快速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词语并交流在孔子向老子求学的过程中,他们各自有怎样的表现?(孔子很刻苦:每天、不离左右、随时;老子诲人不倦:毫无保留)
(2)请同学们两人一组配合朗读,读出对他们的敬佩。
【设计意图】通过圈画词语,使学生感悟到求学者的刻苦,传授者的无私,在孔子与老子身上都有着令人欣赏与敬佩的地方。在交流之后的朗读可以将理解与情感融入其中。引领孩子们读文入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三)回归整体,评价人物品行
1.请同学们朗读最后一段,思考:通过学习孔子拜师的故事,你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谦和有礼、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2.全班齐读孔子名言。
出示课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小结:先人们的品行见证了他们的语言和思想,他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后人,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设计意图】借助积累的孔子名言对人物进行评价,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孔子的人物形象走进孩子的心里。
(四)拓展延伸,引入综合性学习
1.小结: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方面。
2.拓展延伸: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古老的民族艺术,独特的风俗习惯……让我们在本单元的课内课外学习中,继续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设计意图】小结语既让学生认识了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又明确了古代名人的故事属于我们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拓展延伸的内容则是引导孩子认识到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多姿多彩,激发孩子们对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的兴趣,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迁移延伸,再去了解有关传统文化的名人与知识。
【《孔子拜师》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孔子拜师教案10-18
孔子拜师教案09-12
《孔子拜师》教案08-28
《孔子拜师》的优秀教案03-03
孔子拜师教案优秀07-18
最新-孔子拜师教案优秀11-28
《孔子拜师》教案15篇03-20
孔子拜师教案(15篇)02-25
孔子拜师教案优秀6篇(精)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