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运动的科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运动的科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运动的科学教案1
设计意图:动物吃什么这一活动构思,引发于孩子的身边,一天,午饭后散步,带小朋友们去观察小白兔,小白兔正在吃萝卜,有的小朋友说,小白兔还吃白菜,还的说小白兔吃香肠,还有的小朋友说小白兔吃苹果,于是在小白兔吃什么食物上,几个小朋友争论起来,引去了更多的小朋友参与讨论,他们对动物吃什么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多地了解动物的食性,知道动物们喜欢吃什么食物,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激发幼儿探索动物食性的兴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3、让幼儿初步了解常见动物按食性可分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狗、羊、鸡、猫、老虎、马、牛、、豹、黑猩猩、熊、熊猫、兔、狼、长颈鹿、鸭的动物图片,肉骨头、青草(3份)、鸡腿、鱼、肉(4块)、萝卜、竹子、青菜、米、蜂蜜、桃子、香蕉、香肠(2个)的食物图片,蘑菇、香肠、汉堡包餐厅组合图片,森林背景的动物聚会挂图,《小动物走路》、《快乐的节日》音乐磁带,相关动画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
放音乐磁带《小动物走路》幼儿和老师一起模枋小动物走路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过程
师:今天,动物园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在那里举行动物聚会,动物之王老虎主持这次大会,邀请我们也一起去,小朋友们想去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虎是怎么主持聚会的
课件1:老虎出现说话:“动物朋友们,大家好,由于人类对我们的爱护和保护,我们生活得很开心,所以今天在这里举办动物聚会,朋友们,我们就尽情的玩吧,哈哈…今天不光是玩,在玩的同时你们尽可能的享受由我们森林王国中最优秀的厨师猴子先生为大家奉献的美味大餐
课件2:猴子厨师面对许多小动物,小羊拿着一盘肉,拿了一盘草,豹拿了一盘竹子,表情发愁
师:看,猴子厨师给小羊准备了什么?给准备了什么?给豹准备了什么?可是小动物们都不吃,为什么呀?
师:谁能告诉猴子厨师这些小动物都爱吃什么?请幼儿自由起来说。听,猴子厨师说话了
课件3:猴子厨师说话:你们说得太多了,我记不住,就请小朋友们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贴在小动物旁边吧
师:幼儿操作贴食物卡片(出示画有森林背景和小动物的挂图),音乐《快乐的节日》
师:这么快就贴好了,我们一起看一看小动物们都爱吃什么?
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每一个动物跟前贴的食物有无错误并改正,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吃的食物有没有什么小秘密,看看几种动物吃的食物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向幼儿总结出哪一类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这下猴子厨师该高兴了吧,听听他又说什么了
课件4:猴子厨师说话:谢谢小朋友们,这下我知道小动物们都喜欢吃什么食物了,可是这么多小动物在一个餐厅里吃饭太拥挤了,就请草食动物去蘑菇餐厅,请肉食动物去香肠餐厅,请杂食动物去汉堡包餐厅吧
课件5:师:看,小动物们都找到了餐厅,引导幼儿观察各个餐厅的特点,看看谁走错了,为什么走错了,分别观察三个餐厅
蘑菇餐厅(牛、、马)
香肠餐厅(、兔、黑猩猩、熊)
汉堡包餐厅(猫、狗、豹、熊猫、老虎)
师:小朋友看一下,有没有走错的小动物呀,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有无错误,并改正(用鼠标将走错的小动物托到正确位置)
三个餐厅的正确组合图
蘑菇餐厅(牛、马、兔)
香肠餐厅(、、豹、老虎)
汉堡包餐厅(熊、猫、狗、熊猫、黑猩猩)
师:我们知道了这些小动物都喜欢吃什么食物,那小朋友还知道其它小动物喜欢吃什么食物吗?请幼儿自由说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小朋友能不能把它们也分到三个餐厅去?幼儿4组每组一幅餐厅组合图,将小动物图片(12个动物)分别贴到相应的餐厅上,音乐《快乐的节日》
师:请每组选一名幼儿到前面展示并说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分小动物的?其他幼儿一起看并改正,给幼儿鼓励
三、结束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棒,又长本领了,不仅知道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还能将小动物进行分类,而且帮助猴子厨师解决了困难,你们高兴吗?那平时我们遇到有困难的人也就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对吗?好了,天色不早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也一起走吧
课件6:小动物们坐在车上,车动起来,幼儿随音乐《火车开了》做律动,再和教师一起离开活动室
活动延伸:
1、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模型、玩具等,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2、饲养小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更多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
3、引导幼儿用剪贴、画、折的方法制作各种动物
活动反思:
这是大班一节以科学教育为主的活动《动物吃什么》。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激发幼儿探索动物食性的兴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2、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3、让幼儿初步了解常见动物按食性可分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要完成教育目标,如果单纯的对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很难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就设计了举办动物聚会的故事情节,以猴子厨师要小朋友帮忙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将活动内容一一渗透在故事中,使这次以科学教育为主的活动显得生动有趣。
首先,在活动的开始,我为幼儿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借助猴子厨师的请求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及探究兴趣,从而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次,在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来获得知识经验,放手让幼儿去操作、去探索、去讨论,互相交流动物们都喜欢吃什么,从而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体验到与他人分享自己知识经验的乐趣,促进了幼儿相互之间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幼儿尝试按动物所吃食物的不同进行分类,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的食性特点,培养了幼儿的分类能力。而我只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给幼儿以鼓励、以支持,就像是他们的大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
第三,我注重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在幼儿交流学习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动物及他们喜欢的食物,进一步活跃了幼儿的思维,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
第四、在活动中渗透了幼儿品德教育。通过设计帮助猴子厨师分食物的故事情节,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在欢快的歌中,充分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体验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不足之处就是语言组织不够严谨,表情语言还欠丰富,和孩子的距离还应再近一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在这几方面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还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赐教。
运动的科学教案2
举办运动会可以让幼儿深刻的认识到运动精神或运动本质,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是最棒的!在活动中,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带来欢乐,与此同时,也为幼儿拥有健康的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比赛,感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幼儿的体质锻炼。
2.使家长在参加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我园幼儿教育的观念,使幼儿及家长在活动用心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亲子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亲子运动!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条幅大门树中间、跑道西摆放一排桌椅,家长委员会就坐,其身后为各班级家长位置);
2、音响:(升国旗音乐、入场音乐、比赛进行中音乐及颁奖音乐)、照相机、哨子、各班方队的班级牌;
3、饮水处(桌子、保温桶、一次性水杯);
4、奖品(冠军奖状、小奖章)
5、活动分组名单
6、各班级活动口号
7、提前两天与家长委员会成员沟通运动会事项(例需要配合道具的摆放、场地的布置等)
8、提前沟通(值班时候当面通知、家长群通知、通知幼儿)家长调整好时间,准时参加活动。
具体活动方案及流程
一、活动流程:
上午场:
(1)8:40——8:50升国旗、奏国歌、国旗下宣誓。
(2)8:50——9:00在各班主任的带领下各班高喊自己班级的口号入场、家长入场。
(3)9:00——9:10支持人致开幕词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4)9:10——9:50小班运动会项目
(5)9:50——10:40中班运动会项目
(6)10:40运动会结束、有秩序离场
下午场:
(1)3:40——3:50在各班主任的带领下各班高喊自己班级的口号入场、家长入场。
(2)3:50——4:50大班运动会项目
(3)4:50——5:00集体游戏
(4)5:00运动会结束、有秩序离场
二、活动项目及规则
小班活动项目(小二班24人,分三组,每组8人)(小一班28人,分5组,每组6人)
叠衣服(一件)——钻桌子(一张)——过小桥(踩板凳4个)——过小河(跳呼啦圈4个)——玩具分类(两个小筐及两种玩具)——家长抖球、幼儿捡球(海洋球5个)——把5个海洋球放在终点的小筐子(1个)里为胜。
活动规则:小班28人(分五组)
1.在桌前站好准备把自己的衣服放在桌子上,口令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将衣服叠好。
2.钻过桌子,必须要从桌子下钻出去。
3.从四个板凳摆成的桥大胆走过去。
4.双脚并齐,蹦过四个呼啦圈。【一定要双脚蹦】
5.整理玩具~把桌子上散落的玩具一一整理好。
6.家长开始抖沙包,孩子将五个沙包捡到家长脚旁的筐里,闯关完毕。
活动示范:卢雪、郭娜
中班活动项目(中班26人,分5组,每组6人)
穿衣服(一件)——钻桌子(一张)——端水过小桥(踩板凳4个、水杯两个)——跳格子(板凳2个)——翻高山(连体轮胎一个、单个轮胎两个)——家长抖球、幼儿捡球(海洋球5个)——把5个海洋球放在终点的小筐子(1个)里为胜。
活动规则:
1.站在桌前把自己的衣服放在桌子上,口令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将衣服穿好。
2.钻过桌子,双脚并齐跳过板凳摆成的格子。
3.拿起水杯(两手各一个)通过板凳独木桥,在过程中水不可洒出。
4.将水杯置于跑道旁的桌子上,攀登爬上轮胎并通过。
5.孩子爬上轮胎后,家长开始抖沙包,孩子讲五个沙包捡到终点的小框内,闯关完毕!
活动示范:张璞、张青
道具统计:水杯16个、沙包30个、桌子6张、板凳24个、玩具筐12个
大班活动项目
海绵跳跳乐(海绵垫5个)——太空漫步(连体轮胎一个、单个轮胎2个)——翻越火山(桌子一张)——袋鼠跳跳跳(呼啦圈4个)——匍匐前进(板凳10个)——逃离雪山(攀爬墙1个)
活动规则:
1.海绵跳跳乐(海绵垫):幼儿站在海绵垫上,家长蹲在旁边,在幼儿跳起双脚时,家长快速从中抽出一个海绵垫,直至5个海绵垫全部抽完。
2.太空漫步(轮胎):幼儿爬上连体轮胎,双手打开,在圆形轮胎上保持平衡走至轮胎终点,最后轻轻跳下轮胎,家长可简单防护。
3.翻越火山(桌子):幼儿双手撑在桌子上,两条腿同时用力跨过桌子。
4.袋鼠跳跳跳(呼啦圈):幼儿两脚并齐,双脚发力跳进呼啦圈,以S形顺序跳出所有呼啦圈,双脚在圈内时不可移动双脚。
5.匍匐前进(椅子):幼儿趴在地下,身体紧贴草坪,头和屁股要压低,身体不可碰到椅子,爬出“火线”
6.逃离雪山(攀爬墙):幼儿自由选择一个攀爬墙,双手紧紧抓住绳子,爬到最高处时要注意安全,家长可以辅助保护幼儿。
活动示范:徐亚、许硕
三、运动会闭幕式
(1)颁奖仪式:给优胜的班级或个人发奖品(其他的小朋友让班级老师给发)
(2)园长致闭幕词。
(3)喷礼花,活动结束。
运动的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人类运动方式的共同点,并模仿它们的动作。
2、大胆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
3、乐于观察与发现,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的彩喷。
2、动物运动和人类运动的影片
3、多媒体课件,电脑
4、《幼儿画册》(第二册P22)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老师收集的动物图片,初步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
(1)师:“说一说图片上是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运动的?”(幼儿可以边说边模仿动物们的动作)
(2)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动作,让其他的幼儿猜一猜。
2、观察课件,引导幼儿大胆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并模仿它们的动作。
(1)观看动物运动的影片片段。
提问:影片里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第二遍观看,学习它们的动作。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们运动时的动作。”
(3)观看人们运动的影片片段。
提问:你看到了人们在做哪些运动?
(4)观看人的运动与动物运动穿插对比的影片。
3、讨论动物运动与人运动有什么相似?
小结:人们从动物的.运动中得到启发,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更加强壮,就模仿动物的运动,创造了很多运动项目。
4、幼儿合作探索、发现、操作,进一步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
幼儿观看ppt,探讨有些活动项目是人们模仿了哪些动物的运动而创造的,相对应的连一连。
5、交流、展示作品。
课后请幼儿大胆联想,还有什么运动项目是模仿动物运动的?完成《幼儿画册》的连一连和画一画。
运动的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昆虫的外形特点与生活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2、通过猜谜语捕捉、观察各种昆虫,发现其中的奥秘。
3、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若干个,也可以让幼儿从家里把捉到的昆虫带到幼儿园来。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活动引出主题。
教师念谜语: 小小虫,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传花粉,采花蜜,
人人夸它爱劳动。 (蜜蜂)
一对翅膀薄又明,
两只眼睛亮晶晶,
飞低飞高报阴晴,
飞来飞去捉害虫。 (蜻蜓)
幼儿猜谜底,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捕捉昆虫。
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捉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三、将幼儿捕捉到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盒子里,比一比谁跳得最高。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上,比一比谁爬得快。用火柴盒做小火车套早昆虫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回2爬?
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为什么会飞。
将昆虫放在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会怕水。
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么翻身。
饲养昆虫。
将几种常见的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运动的科学教案5
目标:
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过程:活动(一)捕捉昆虫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活动(二)昆虫运动会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1、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纸盒子内,比一比谁跳得高。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与后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昆虫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2、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谁爬的快。用火柴盒做小车,套在昆虫的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会跳?
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
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活动(三)饲养昆虫将几种常见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建议:此活动适合在夏、秋季进行。捕捉的昆虫最好是当地常见的种类。
活动反思: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面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活动我以昆虫运动会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又在环节中设计了小游戏。活动中认真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科学地设计与组织科学活动,是完成与落实以上目标的有效手段。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健康发展。
运动的科学教案6
一、设计意图:序数是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一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的相对位置或相对大小。对中班幼儿提出了“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的目标要求。研究表明,我国5岁儿童在序数概念的发展上并不理想,这种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关,儿童在生活中接触序数的机会可能少于接触基数的机会。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将认识5以内的序数设计成“动物运动会”的游戏情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并能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的
1.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从不同的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判定某一物体所处的位置,初步理解物体的排列位置因起始方向的变化而不同。
三、活动准备
“动物运动会”课件、小动物图片若干、房子图卡、幼儿操作卡
四、活动过程
(一)以“小动物参加运动会”引入活动,引导幼儿复习5以内的数。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运动会吗?幼儿1:知道,就是比赛幼儿2:有赛跑、游泳、打球幼儿3:还要评出冠军什么的。师: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开运动会,(出示小动物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来了几只小动物?它们是谁?幼:有狮子、小羊、兔子、牛、猪,一共五只小动物。(孩子们运动会还是比较熟悉的,可是老师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孩子们诸多的讨论。孩子们对动物运动会的话题比较感兴趣,注意力一下就集中过来,并且很快数出动物的数量)
(二)游戏:“小动物排队”,教师引导幼儿用序数词正确表述物体在数列中的位置。师:五只小动物很快排好了队伍,(出示图片2)请小朋友说说小猪排在哪里?幼儿1:小猪排在第四。师:你是怎么数的?(请这名幼儿示范点数)(教师提问各种动物排在哪里?)师:你们对小猪排在哪里有不同意见的吗?幼儿2:排在第二师:你也来数数怎么是第二呢?(请这名幼儿示范点数)(让幼儿掌握序数词是本环节的重点,教师的提问是小动物排在哪里而不是排在第几,能较好的达成目标一。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幼儿对序数的掌握是比较清楚的,能很快说出每种动物所处的位置。教师抛出问题“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同一种动物会有不同的排列位置,引出下个环节。)
(三)引导幼儿初步理解物体的排列位置因起始方向的变化而不同。师:为什么小猪一会儿是排在第四一会儿又排在第二了呢?幼儿1:第四是从这边数起的(中班孩子还分不大清楚左右),第二是从另外一边数的。幼儿2:从不同边数第几就不一样了。师小结:判断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时,由于方向的不同,物体所处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相对性问题在序数的判定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也是幼儿学习序数中的难点问题。本环节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孩子们很快明白了数排列变化的问题。)
(四)以“比赛开始了”(出示图片3)复习判断5以内物体所处的位置。师:小动物们开始比赛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比赛什么项目?幼儿1:是赛跑啊师:请小朋友们来说说ⅹⅹ动物排在第几,从哪开始数的?(本环节让幼儿根据上面所学的经验,从不同的方向数出动物的排列次序)(五)幼儿操作活动,复习5以内的序数,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
(1)出示房子图卡,认识小动物的新家,根据小动物身上的数字把小动物送到相应的楼层。
(2)“快乐的郊游”,根据提示画出动物的相应位置。
(3)“找一找,连一连”,根据两次动物排队的次序,按要求写出动物每次的各是第几位。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学会了5之内的单向序数,初步建立了序数的概念,并且能按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的顺序进行点数,为今后学习不同的方位序数奠定了基础,也为幼儿在生活中自己的位置找准了坐标。整节活动环节安排比较合理,,思路也比较清楚,幼儿所学效果较好。
具体体现在:
(一)关注幼儿对序数词的掌握。序数词的掌握是序数教学的重点,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能关注幼儿是否已经正确掌握序数词,借助直观教具进行讲解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
(二)渗透物体排列位置的相对性问题。相对性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数量关系,在序数判定中,即物体排列的位置不变,但对其所处位置的判定会因起始方向的不同而改变。在本次活动活动中,教师能用很自然的问题“为什么小猪的位置有的小朋友说是在第二,而有的小朋友说是第四呢?”引发幼儿思考、讨论,让幼儿初步理解从不同的方向点数,其结果是不同的。
(三)注重通过操作和游戏进行学习与巩固。学习序数不仅要让幼儿掌握序数词,而且应注重让幼儿在积极操作的过程中,构建初步的数概念,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小动物运动会”的游戏情节,先出示五只小动物,在幼儿点数数量的基础上说说“什么小动物排在哪里?”让幼儿学习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说出某个动物在整排动物中的序数;接着出示动物比赛的'图片,让幼儿说说哪只动物站在哪条跑道,帮助幼儿利用刚学的有关对序数的认识解决新的问题;最后让幼儿操作练习,按幼儿能力不同分成三组,投放难度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巩固对序数的认识。(四)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深奥的序数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软件,整个活动以小动物运动会的形式,贯穿始终。每当电脑显示小动物参加比赛的画面,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欲望,同时电脑又以不同的声音来判断幼儿回答的正确与错误,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优化了教学情境不足之处:
1、生活即课堂,可以将幼儿学到的知识经验应用到幼儿的生活当中,如可增加幼儿排队的环节,让幼儿说说自己排列的位置。
2、整个活动的信息量不是很饱满,活动时间偏短,可以增加幼儿操作练习的机会,让每个幼儿尝试做各种难度的练习。
3、注意避免活动中的无效提问。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很重要,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但是在活动一开始,教师的导入就显得有点走过场,“你们知道什么是运动会吗?”,属于与目标无关的无效提问,没有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集中教育活动时间。
运动的科学教案7
活动意图:
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培植。科学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强弱、盛衰的大事,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重在于此。
认知目标:
感知橡皮筋的弹性
技能目标:
1、通过对乌龟卡片的折、粘贴,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发展。
2、通过幼儿对橡皮筋的操作,培养幼儿对周围弹性物品探索的欲望。
采用的科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幼儿材料:橡皮筋、乌龟图片
教师才材料:
同上
实验步骤:
1、将乌龟图片抠下
2、将乌龟图片按线折叠
3、将两个乌龟卡片如图粘贴
4、将皮筋交叉套在卡片上
5、折叠-按下-松手,观察现象
6、同上,换上小皮筋,观察现象
活动过程:
(一) 提问导入
森林里又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啦,小动物们都积极的报名参加,兔子参加了百米赛跑,猴子参加了跳远,大象参加了举重,小黄鹂姐妹们组成了拉拉队为大家加油,连小老鼠都摩拳擦掌准备参加长跑比赛。可是,小乌龟发愁了,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小猫和小狗跑过来,问它:“小乌龟,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和大家去报名啊?”小乌龟说:“我什么运动都不会,不知道能参加什么。”小猫想了想,怎么能帮小乌龟想一个办法呢?
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小乌龟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
回答。
2、 老师这里有一个宝贝可以帮助小乌龟,小朋友们看看它是谁?(出示橡皮筋)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认识皮筋,了解弹性。教师用手拉长皮筋,让幼儿看皮筋怎么了?(变长了)教师松开皮筋又怎么了?(回到原来的样子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橡皮筋的性质叫“弹性”。
2、小朋友想一想,除了橡皮筋外还有什么东西有弹性?比如,弹簧、我们的皮肤。
可以让幼儿用手指按一按自己的胳膊,我们会发现当我们用手指按自己胳膊的时候皮肤会凹陷,当松开手时胳膊的皮肤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了,这就说明我们的皮肤具有弹性。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会跳高的乌龟:取下乌龟图片,折起来后用透明胶粘好。再把折好的两个乌龟图片屁股相对,隔着一点缝,粘上透明胶。最后把橡皮筋套在图片一面两侧凹进的部位,打个叉再套进另一个图片两侧的凹进地方。
做好后,把手一松,乌龟会怎么样呢?
(三)互动课堂:试一试,下面的两只乌龟哪只跳的高?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乌龟会跳得高是因为橡皮筋拉紧后在收缩的过程中,带动图片往上弹跳,也就是橡皮筋的弹性让乌龟跳了起来。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评:比一比哪只乌龟跳得高?
(五)总结延伸:讨论你见过哪些有弹力的物品?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家。
活动反思:
科学教育活动是是科学的启蒙 教育,是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感 知、观察、操作、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 趣和探究欲望。
运动的科学教案8
一、活动题目:弹力运动会
二、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现象,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性。
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皮球、橡筋、气球、弹簧、木块、铁片、弹性球、动物标靶、自制弹弓(每人一个)、纸制子弹等。
五、活动过程:拍一拍,捏一捏,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
幼儿自主选择一个皮球跟着音乐拍球,其中有些皮球是没有气的。
诱导幼儿按一按、捏一捏有气和没有气的皮球,共同找出原因,知道皮球打了气会弹得高,原来空气也有弹性。
找一找生活中有弹性的物品。
(1)在一大堆物品中找出有弹性的物品(如拉一拉弹簧、橡筋、捏一捏气球、海绵等)。
(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有弹性的。如弹簧床、海棉枕头、沙发、床垫、吹气救生圈等。
玩一玩。
(1)橡筋的一端系在中指上,另一端系一只小球,并用同一只手拿着球向下投,用手掌收回小球。
(2)橡筋一端系着中指,然后一只手拿着球向前投,随后收回,重复投掷,可投向目标处。
(3)固定橡筋一端,另一端手拉着小球,拉到一定的距离时放手,让球反弹回去,超过固定物的`高度。
(4)将长橡筋的一端固定在乒乓球拍柄上,然后用球拍向上拍打小球,让小球弹上去又拉回来,反复拍打。
做游戏。
(1)看谁射中靶。
用力投掷玩一玩中的小球,使橡皮筋拉长,让小球能打中相隔一定距离的动物标靶。
(2)看谁弹得远。
一手握小弹弓的把柄,另一手用纸制子弹拉紧橡筋,然后放手,让子弹弹出去。拉得越紧,子弹弹得越远。
在地上按一定距离画三条线,超过最远一条线得3分,超过第二条线得2分,超过第一条线得1分。
六、注意事项
1.小弹弓不要对着别人。
2.可分别采用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自由活动的形式。
七、拓展思路
弹簧纸偶:先把一张大的长方形纸卷成筒状,然后在上面画上眼睛、嘴巴、耳朵及尾巴等。用另一张小纸条来回折叠,折成弹簧状,要求折得整齐。然后把纸筒粘在弹簧状纸条上,用手轻轻一按,它一会儿变矮,一会儿变高。
活动反思
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归纳出了弹性的概念。在分类活动中,幼儿再次操作,玩中观察,玩中发现,自然而然的将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的物体进行了分类。活动时,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运动的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弯道和直道的测量方法。
2、能有秩序地动手实验,初步建立测量的概念。
3、喜欢科学探索活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跑道示范图一张,4个小动物图片,磁性大围棋子若干,猜测记录表一张。
2、幼儿跑道图,勾线笔,围棋子果敢,记录表人手一份。
3、活动前每人设计一张名片贴在胸前。
活动过程:
一、导入动物运动会情节,引起幼儿的测量兴趣
教师:今天这里要开小动物运动会,请你们来做小裁判,好吗?(教师边演示图片边导入小动物进行跑步比赛的情节)
(1)教师出示跑道:你们看,这时什么?跑道上的数字代表什么?(第一跑道等)
(2)教师:小动物从哪里开始起跑?又跑到哪里?(幼儿指出)
(3)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并开始比赛,比赛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比赛结果:比赛结束,小动物们发生了争执,有人说不公平,你觉得呢?
(4)幼儿自己选择,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各条跑道的长度不一样长。
二、幼儿自己动手测量,感知弯道不同的长度
(1)教师:各条跑道的`长度是否一样呢?我们可以有什么办法知道每条跑道的长度呢?(量一量)用什么量呢?
(2)教师出示测量工具围棋子,介绍记录表,提出操作要求
(3)幼儿测量跑道,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三、讨论测量结果
(1)教师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发现新的问题,并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幼儿个别讲述。
(2)教师小结:现在经过用围棋子测量后发现比赛不公平,因为四条弯道跑道不一样长。
四、找各跑道不同的起点,巩固测量方法
(1)教师:既然四条跑道的长度不一样长,说明刚才的比赛不公平,既然比赛不公平,就要重新比赛,那么才算是公平的比赛呢?(引导幼儿说出“要跑一样长的距离)
(2)教师:经过商量,小动物们决定都跑13个围棋子的长度,不过他们有个要求,终点不变,请你们帮小动物们找出起点,怎么找呢?幼儿讨论
(3)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找起点的方法,引导幼儿可以从终点往回摆棋子找不同的起点
(4)幼儿操作,找起点、教师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
五、展示操作结果,评价幼儿的操作
(1)请个别幼儿介绍。
(2)播放课件,观看运动员跑步比赛起跑的图片,进一步感知运动会上弯道跑道的不同起点。
运动的科学教案10
活动意图:
科学是人类探究周围世界客观规律的活动。它的内涵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个基本要素。
认知目标:
了解滚动与滑动的差异。
技能目标:
1、通过对硬纸板、砂纸的触摸,发展幼儿的感知力。
2、幼儿通过自己完成滚动和滑行的实验,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采用的科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即兴模仿法、动手实践法
准备材料:
(一)幼儿材料:橡皮泥、木块、砂纸、硬纸板、纸板支撑架
(二)教师材料:同上
(三)实验步骤
1、将支架按线折好
2、将莱克光面卡片贴在支架上
3、将砂纸贴在另一支架上
4、将木块放置在光面卡片上,观察现象
5、将木块放置在砂纸卡片上,观察现象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家里都有自行车或者小汽车吗?幼儿回答
2、那你们家里的小汽车或自行车的轮胎是怎么动的?(可邀请幼儿模仿)引导幼儿说出轮胎是滚动的。
提问: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滚动的?(比如球)
3、小朋友们,你们在电视上见过滑冰吗?他们又是怎样动的呢?(邀请幼儿模仿)引导幼儿说出滑冰是滑行
提问:还有什么是滑行的`?(比如滑滑梯)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观察硬纸板、砂纸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今天从科学王国带来的宝贝,(出示硬纸板)看看它长什么样子?小朋友们摸一摸幼儿回答(如光光滑滑的、黄色的)
我这还有一个宝贝,请看(出示砂纸)看看它又长什么样子?小朋友们再摸一摸幼儿回答(如粗糙的)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会变的橡皮泥。引导幼儿把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将硬纸板在纸板支撑架上做斜坡,让幼儿试一试哪种形状的橡皮泥滚动起来最容易。
教师小结:棱角越少,滚动的越容易。
体验滑动。把另一个硬纸板的一面贴上砂纸,并作斜坡状。用木块分别在光滑的一面和贴有砂纸的一面进行滑动,让幼儿感受一下哪一面木块滑动的快些。为什么?
3、总结:滑动和滚动是不一样的,滑动是指把物体推到一个方向的样子,而滚动是像轮胎一样转动着移动位置。而光滑的地方
摩擦力小,比如在冰面上行走,而在沙地或者土地上行走,摩擦力就会很大。
(三)互动课堂木块在哪个斜面上滑的快?(第二个)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粗糙的哪一面上有很大的摩擦力,摩擦力越大就会阻碍木块滑动,面越光滑滑动的就越好。例如:滑冰的冰面是怎么样的(光滑的)这样就减少摩擦力,穿上冰鞋才会滑的很快。冬天下雪我们外出的时候,我们的鞋底都会做成许多的坑坑,就是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我们被滑倒。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评: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是滑动、哪些现象是滚动?
(五)总结延伸:讨论,小朋友们我们教师里哪些物品的表面是光滑的?哪些物品的表面是粗糙的?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家。
活动反思:
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和操作,并提供丰富的可供操作的材料,为幼儿探索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运动的科学教案11
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利用幼儿爱玩、爱动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排列的小秘密融入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中。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轻松快乐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发现周围事物的规律性,增强对有规则排列的图案的兴趣。
2、运用身边材料,设计出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3、熟悉事物规律性,按颜色、图形、数量进行排序。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好场地:垫子(三种颜色),椅子若干把;贴有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矮方凳若干
2、大背景图(运动会场:花、气球、灯笼、彩旗等)
3、小动物入场方阵图片(按规律排列)单个小动物图片
4、《运动员进行曲》
5、幼儿操作用具,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场面一定非常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带幼儿进入到已经布置好的场地)
二、参观比赛场地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比赛的场地布置好了,这块比赛场地里的每条赛道摆放都与我们平时的不一样,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请小朋友观察一下:
垫子:
椅子:(摆成一条独木桥)
矮方凳:
1、幼儿观察后交流发现的规律
2、请幼儿尝试将每条赛道按规律加长
3、师幼共同玩已摆好的赛道:单腿跳过垫子;从“独木桥”上快速安全通过;双脚跳过矮方凳,并请幼儿边玩边说出规律,如:红、黄、蓝……
三、参加开幕式
师:参观完了比赛场地,我们再一起去主会场,也就是开幕式的地方看看吧!
(师带领幼儿到大图片前坐下)
1、观察会场的布置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会场打扮好了,多漂亮啊!咦,它们的会场上有没有按规律摆放的地方呢?
幼儿观察并交流(彩旗按图形排列,灯笼按大小排列,气球按颜色、大小两种规律排列,花按四种颜色排列)
2、小动物入场
师:听,运动员进行曲响了,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放《运动员们进行曲》,请幼儿一起鼓掌欢迎)
(1)首先入场的是第一方阵的小动物,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了(出示一组图片,贴在大背景图上)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一只兔、一只狗、一只兔……)后面又来了几只小动物应怎么样排呢?(幼儿回答,并上前将小动物图片贴好)
(2)接下来出场的是第二方阵(一只猫、两只猴、一只猫……)摄影师刚想照张照片,有只小动物被气球挡住了,猜猜气球遮住的是谁?(请幼儿猜测后上前揭开气球验证答案,并一起当摄影师照像)
(3)同样办法出示第三方阵(一只羊、两头牛、三只小鸭)后面排的是大白鹅,应该排几只?(幼儿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前将大白鹅贴好)
3、小朋友入场
师:小动物们都已经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下面轮到我们小朋友方阵入场了,小动物们是按规律排列方阵的,我们怎么排?
(1)请幼儿说规律(引导幼儿按男女排队,如1男1女……),师统一意见后,幼儿集体按规律排队。
(2)放《运动员进行曲》,幼儿排方队走一圈,向“观众”挥手致意。
四、制作奖品
师:入场式结束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比赛中要给获胜的小动物发奖品,可是小动物们准备的奖品还不够,怎么办?我们来帮助它们好吗?
1、师介绍奖品的种类及做法
项链:用不同形状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形状、数量排列)
花环:用不同颜色的珠子串成冠军花环(可按颜色、数量排列)
奖章:用印章盖出不同图案做成冠军奖章(可按数量排列)
2、幼儿自由选择小组进行制作,师指导,引导幼儿按规律进行制作。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制作的。
五、结束
师:小朋友,奖品都已经做好了,我们拿着奖品,排着队送给小动物们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物品是否是按规律摆放的,并尝试将身边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整合了健康、科学方面的内容,教育组织动静结合,为幼儿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活动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并且随着活动的深入,学习难度也层层递进,进一步该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效果非常明显。让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经常自发地将活动室、游戏区里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运动的科学教案12
设计意图: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依据这一指导要点,在设计本活动时,教师利用幼儿爱玩、爱动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排列的小秘密融入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场地、参加开幕式、帮小动物制作奖品等环节的设置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在活动中教师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并且随着活动的深入,学习难度也层层递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轻松快乐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和关注周围生活中事物的规律性,增强对有规则排列的图案的'兴趣。
2、能运用身边的材料,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3、熟悉事物的规律性,能按颜色、图形、数量等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好场地:垫子(三种颜色),椅子若干把;贴有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矮方凳若干
2、大背景图(运动会场:花、气球、灯笼、彩旗等)
3、小动物入场方阵图片(按规律排列)单个小动物图片
4、《运动员进行曲》
5、幼儿操作用具,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场面一定非常热闹,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带幼儿进入到已经布置好的场地)
二、参观比赛场地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比赛的场地布置好了,这块比赛场地里的每条赛道摆放都与我们平时的不一样,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请小朋友观察一下:
垫子: 椅子:(摆成一条独木桥) 矮方凳:
1、幼儿观察后交流发现的规律
2、请幼儿尝试将每条赛道按规律加长
3、师幼共同玩已摆好的赛道:单腿跳过垫子;从“独木桥”上快速安全通过;双脚跳过矮方凳,并请幼儿边玩边说出规律,如:红、黄、蓝。
三、参加开幕式
师:参观完了比赛场地,我们再一起去主会场,也就是开幕式的地方看看吧!
(师带领幼儿到大图片前坐下)
1、观察会场的布置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会场打扮好了,多漂亮啊!咦,它们的会场上有没有按规律摆放的地方呢?
幼儿观察并交流(彩旗按图形排列,灯笼按大小排列,气球按颜色、大小两种规律排列,花按四种颜色排列)
2、小动物入场
师:听,运动员进行曲响了,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放《运动员们进行曲》,请幼儿一起鼓掌欢迎)
(1)首先入场的是第一方阵的小动物,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了(出示一组图片,贴在大背景图上)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一只兔、一只狗、一只兔……)后面又来了几只小动物应怎么样排呢?(幼儿回答,并上前将小动物图片贴好)
(2)接下来出场的是第二方阵(一只猫、两只猴、一只猫……)摄影师刚想照张照片,有只小动物被气球挡住了,猜猜气球遮住的是谁?(请幼儿猜测后上前揭开气球验证答案,并一起当摄影师照像)
(3)同样办法出示第三方阵(一只羊、两头牛、三只小鸭)后面排的是大白鹅,应该排几只?(幼儿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前将大白鹅贴好)
3、小朋友入场
师:小动物们都已经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下面轮到我们小朋友方阵入场了,小动物们是按规律排列方阵的,我们怎么排?
(1)请幼儿说规律(引导幼儿按男女排队,如1男1女……),师统一意见后,幼儿集体按规律排队。
(2)放《运动员进行曲》,幼儿排方队走一圈,向“观众”挥手致意。
四、制作奖品
师:入场式结束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比赛中要给获胜的小动物发奖品,可是小动物们准备的奖品还不够,怎么办?我们来帮助它们好吗?
1、师介绍奖品的种类及做法:
项链:用不同形状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形状、数量排列)
花环:用不同颜色的珠子串成冠军花环(可按颜色、数量排列)
奖章:用印章盖出不同图案做成冠军奖章(可按数量排列)
2、幼儿自由选择小组进行制作,师指导,引导幼儿按规律进行制作。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制作的。
五、结束
师:小朋友,奖品都已经做好了,我们拿着奖品,排着队送给小动物们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物品是否是按规律摆放的,并尝试将身边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活动反思:
该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体现了《纲要》中 “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的精神,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经常自发地将活动室、游戏区里的物品按规律排序,作为执教老师,反思该活动,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整合了健康、科学方面的内容,教育组织动静结合,为幼儿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2、在活动中,我采用了身边一些常见的物品做为教具,如垫子、椅子、串珠等,省时又省力,可操作性非常强。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园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变。
3、注重创设轻松自然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自主地探究,教学难度层层递进,让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运动的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昆虫的食物。
2.了解昆虫的动作姿态。
3.在活动中锻炼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几种常见昆虫的食物图卡数张,如花(蜜、粉)、小虫或食物碎屑灯。
活动过程:
拿出昆虫图卡,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这些昆虫的动作姿态是怎么样的呢?
鼓励幼儿模仿其动作。
这些昆虫平时吃的食物是什么?(如蜜蜂和蝴蝶吃花蜜、蚂蚁吃食物碎屑、蚱蜢吃小虫等)若幼儿不知道,教师可以加以提示玩游戏"昆虫运动会"--昆虫王国将邀请小朋友参加昆虫运动会。
介绍游戏的'玩法:教室(运动场)的两端分别是起点和终点,在终点放置昆虫食物图卡。
将幼儿分成数队,如蜜蜂队、蚱蜢队、蚂蚁队,请幼儿戴上头套。
哨音开始,各队第一位幼儿模仿所扮演的昆虫动作,走到终点,并找到该昆虫所吃的食物图卡带回起点,然后下一为幼儿戴上头套出发。
按照此方式活动直到所有幼儿都轮完,最先轮完的一组获得优胜。若幼儿有兴趣,该游戏可多次重复。
运动的科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2、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捕捉昆虫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二、昆虫运动会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1、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纸盒子内,比一比谁跳得高。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与后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昆虫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2、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谁爬的快。用火柴盒做小车,套在昆虫的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会跳?
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
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三、饲养昆虫将几种常见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教学建议:
此活动适合在夏、秋季进行。捕捉的昆虫最好是当地常见的种类。
活动反思: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面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活动我以昆虫运动会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又在环节中设计了小游戏。活动中认真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科学地设计与组织科学活动,是完成与落实以上目标的有效手段。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健康发展。
运动的科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集中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4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9—30页。
2、在幼儿园附近事先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有弯绕。
1、T:老师这儿有一些很有趣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的时候啊,小朋友要带着你们的小眼睛仔仔细细的看,看看它有趣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生长的?(出示挂图)
2、T: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植物长得怎么样啊?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那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3、T:爬山虎长得怎样?它为什么能爬在墙上生长呢?还能爬那么高?
T:原来啊它有藤,恩小朋友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一起来再来仔细看看。
(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4、T:看看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5、T:西瓜大家都吃过吧!那西瓜藤见过吗?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6、总结: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它可以帮助植物和其他东西攀附在一起,没有了藤,爬山虎也就不能爬的那么高了,牵牛花也不能开出那么漂亮的花了。
二、找找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
T:我们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见过的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哪些?
(时间允许可带幼儿们去外面寻找)幼儿结伴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T: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活动反思:
4—5 岁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脑探究事物,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在 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支持、接纳孩子的探究行为,并给予一些观 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导:如比较性观察法、连续观察法、分类法、记录 法等。在活动中我运用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对几种爬藤植物的外形特 征和攀爬方法进行比较性观察,使幼儿更好地发现它们各自的不同。 除了横向的比较,还有纵向的比较,我们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时机,对 比观察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发现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对比蔷 薇开花前开花后的效果,发现了它对我们人类的用处。当苒苒发现了 一棵类似攀缘植物的小苗时,我支持、赞赏她的发现,并利用拍照的 方法帮她记录,将照片贴在主题墙上,有助于她后续的观察。在观察 和探索过后,我和孩子一起对几种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进行分 类、概括,使他们对藤蔓植物的种类及其特征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幼 儿在不断地观察、探究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地积累经验,迁移经验, 形成受益于终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运动的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虫虫怎么运动》01-09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精选)09-01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科学教案11-27
科学教案11-28
科学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