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9篇(实用)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2、通过鲁迅先生的事实,教育学生要时时早,事事早。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鲁迅这个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课文。
2、板书课题:13早,生齐读课题。
3、质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用早作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带着上述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以及认为难读的地方。
2、自学生字新词。
3、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4、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指导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按照游览三味书屋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班级交流。
四、指导朗读
1、提出难读之处。
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读。
3、指名读。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字型以及间架结构。
2、提出难写的字。
3、师指导书写。
4、生临写。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根据文中介绍,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并能口述。
2、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导入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访问三味书屋。
二、精读指导
1、总体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课文为什么用早作课题?
2、第一部分
(1)指名读,质疑:从这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2)齐读本节。
3、第二部分
(1)过渡:三味书屋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2)自读24节,想一想:每节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2节
①自由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②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当时,作者心里是怎样想的?
过渡:是呀,这是哪儿散发的香气,不是桂花,又不是兰花,看来只能是书香了。到底是不是?等我们观赏了三味书屋后,答案自见分晓。
第3节
①指名读,其余同学划出描写方位的词语。
②自由读16句,根据插图找到正确的方位。集体辨位,教师指导看图,
提问:作者是按从哪到哪的顺序写的?
③自由练习介绍三味书屋的摆设。
④自由朗读第3节后半部分,思考: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三部分
过渡:腊梅是怎样的一种花?让我们走进后园去看看?
1、读课文,边听边划出描写梅花样子的词语句子。
(1)指导朗读。
(2)是呀,梅花太美了!除了美丽之外,梅花还能带给大家什么?齐读第5节的最后两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自读6、7节。
(1)指名述说早的由来。
(2)分组讨论: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一个小小的早字对他有什么作用?
3、真没想到,这么一个字对他的一生都起到了作用。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
4、让我们把所有的决心都放到最后一句话中吧!齐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
自由浏览全文,找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理解梅花和鲁迅之间的关系。
2、继续练习口述三味书屋的陈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自由朗读课文,理清层次以及作者得写作顺序。
2、指名回答。
二、体会文章写的作用
1、浏览课文内容,划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
2、小组交流。
(1)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
(2)小组内说说:文中为什么要写梅花?
3、班级交流。
(1)指名读有关梅花的句子。
(2)梅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美丽、早、香、冰清玉洁、暖)?相机指导朗读:个别读,结合图片整体读;
(3)交流文人墨客写下的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篇(坚强、冰清玉洁、不畏严寒);
(4)你想对梅花说写什么吗?
4、自由读所划句子,体会它的作用。
(1)人们说鲁迅是一朵梅花,一朵永不凋谢的梅花,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学生用笔写话;
(2)、学生小组交流
三、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1、自由读第3节前半部分,找出描写的事物与相应的位置。
2、指名回答。
3、根据投影练习介绍。
现在咱们来到了三味书屋,就缺少一名介绍员,谁愿意担当此重任?在介绍之前先练习一下,注意自己的语气。
4、指名到台前作介绍。
5、学生评价。
四、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梅花的文章或诗词,摘抄在读写笔记上。
板书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本文从客观实际出发,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充足理由,得出明确结论的说理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应该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对隆中对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诸葛亮怎样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当时形势,推断未来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帝业的政策和策略,从而认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教学过程 中注意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导入 新课
1.出示预先准备的《三国形势图》。
2.东汉末年,广大农民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纷纷举行起义。其中声势最大的是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3.东汉统治者利用地方豪强镇压农民起义军,因此各地豪强武装扩大了势力,各据一方,互相混战。当时袁绍占有现在的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和河南省北部一带,势力最大。曹操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以几万兵力打败袁绍几十万大军之后,到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成为势力最强大的军阀,整个黄河流域,几乎都在他的控制范围。
孙权占有长江下游一带,包括现在的江苏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浙省北部,以及安徽省的宣城、江西省的吉安等地。刘表据有现在的湖北省荆州二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省。张鲁占据了现在四川省北面的汉中一带。
刘备在公元186年靠镇压黄巾军起家,只有几千人马,没有地盘,先后曾依附曹操、袁绍等人。曹操袁绍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到汝南活动,扰乱曹操的后方。公元201年被曹操赶到荆州投奔刘表,屯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次亲自到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城西20里的隆中访问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二、板书课题,解题
对,对策。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三、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
1.学生默读。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借助工具书、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陇亩(lǒng) 倾颓(tuí) 猖獗(chāngjué)
存恤(xù) 夷越(yí)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3.学生个别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4.学生齐读全文。
四、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五、师生共同分析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人物和身份。
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明确:“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二、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在这一部分里,诸葛亮十分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推断了未来的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霸业,复兴汉王朝的政策和策略。
1.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明确:“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2.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因为先分析形势,是针对刘备谈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3.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4.接着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明确: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
5.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明确: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
6.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明确: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7.建立根据地以后,诸葛亮告诉刘备进一步应该怎么办?
明确:根据地解决后,就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但如何“信大义于天下”“成霸业”“兴汉室”呢?因此诸葛亮进一步为刘备谋划了北伐曹操的战略蓝图,指明了建立根据地以后应该如何行动。
谈如何北伐曹操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1)条件如何?
①有政治资本;②深得人心;③人才荟集。
(2)怎样准备?
①军事上,先保住荆、益二州,积蓄力量;
②民族关系上,“和”“抚”各部族,解除后顾之忧;
③外交上联合孙权,共击曹操;
④内政上革新政治。
(3)如何行动?
①等待时机,兵分两路;②钳形攻势,直取中原。
这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先主曰:‘善’!”则含蓄地流露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表明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在这段对策里,诸葛亮针对刘备提出的问题,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具体分析了敌我情况和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为刘备确定的“成霸兴汉”的建国策略具体周详。从后来形成的三国鼎立的历史事实来看,其预见性是完全正确的。这就充分显示了诸葛亮惊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见识。
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层层深人,摆事实,讲道理,有根有据,结论明确。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教师评点第四段。
最后写“关羽、张飞等不悦”,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依赖。“犹鱼之有水也”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满足心情,证明了诸葛亮的惊人才能的确是名副其实,从而很自然地照应了开头的“自比管仲、乐毅”和人称“卧龙”。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第4段。
2.把下面的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硅,字君贡,汉末为泰山郡丞。亮少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会写8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2、利用边读边想的办法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铁牛是怎样一步一步捞上来的,并学习复述课文。
3、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称象》,讲的`就是人们用智慧称出大象的重量。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宋朝的历史故事《捞铁牛》,学习一下怀丙是怎么把铁牛捞上来的。
二、个性阅读,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文时画出生字。
三、自主学习
运用工具书及预习的内容,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
四、指导读文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读准字音。
五、巩固生字词
巩固复习本课生字词。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然老师曾经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有关浮力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回忆一下什么是浮力?
二、朗读课文,概括大意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分析课文,理解内容
1、个别读第一、二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小组讨论:为了让水把铁牛送回来,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第一步:潜水摸牛。第二步:船装泥沙。第三步:并船搭架。第四步:粗绳拴牛。
填表:首先要(),然后(),再(),又()。
3、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说一说怀丙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拉上来的?引导学生把浮力知识与本文有机结合。
4、齐读第七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重点介绍了什么?(怀丙是一位和尚,是宋朝出色的工程学家。)
5、让学生举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浮力的知识。
四、教师总结,指导读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练习朗读课文
三、完成书后习题
1、鼓励学生查字典做多音字的组词。
2、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3、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填空。
四、作业
板书:老铁牛
首先要(),然后(),再(),又()。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段,进一步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2、能用“唯—”、“深情厚谊”造句。
3、能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教学重点:学习第二段,进一步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教学难点:激发情感,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如果说前面3个自然段主要是叙事的话,那么接下来的3个自然段是什么?抒情。如果说前面3个自然段是在车站与朝鲜亲人话别,那么后面这3个自然段的抒情又是在什么地方呢?——列车上。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教师引读:
1)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志愿军为朝鲜人民的抗美救国流血牺牲,在朝鲜的三千里江山,有多少优秀中华儿女鲜血洒落。因此,在志愿军眼里,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朝鲜人民眼里志愿军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列车徐徐出站,中朝入民依依惜别。隔着鸭绿江,从心底里高声呼唤——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2)列车隆隆向前,战士们还在诉说着自己的`心愿——
(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3)列车越驶越远,战士们从心底发出呼唤——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2、讨论:列车将要载着志愿军回到祖国,此时此刻,志愿军会说些什么?
三、总结全文,讨论:为什么课题“再见了”放前?(突出特定的难以忘怀的场面)
四、轮读或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作业。
1、将文中有关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用“唯一”、“雪中送炭”造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 “ 叽叽喳喳 ” 等七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 “ 鸟护鸟小卫士 ” 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
课件 美丽的森林图片 小鸟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轻轻抚前的红领巾,它有个一好听、响亮的名字叫:红领巾!
2、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领”。(强调写法)
3、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我们本节课学习 26 课:红领巾真好!(板书课题)
4、请同学们观察课题和我们平时所学的课题有何不同?
5、为什么加引号,加上引号表示什么?
6、听,小鸟在文中夸你们呢?快速将书翻到 126 页,借助红苹果及绿叶子里的拼音读准字音。
二、初读感知,指导写字
1、多好听的儿歌呀,想不想让小鸟带我们到大森林去看看,可小鸟说了,必须先闯过它设的两道关才能进入,下来可要闯关了,有没有信心。
2、谁能将红苹果里的字音读准,大苹果就送给他。齐读
3、小鸟说你们是看着拼音读的,离开拼音你们还能读准吗?指名读
4、你们洪亮的声音把生字娃娃唤醒了,一起来和它们打招呼吧!齐读
5、指跃蹦。仔细观察,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6、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足字旁在田字格中的布局
7、看大屏幕,足字变成足字旁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8、观察真仔细,足字邀请了小伙伴来他家,怎么样相处才能融洽呢?请看跃字右半部的写法上有何特点?
9、和老师一块书写 2 遍。足字旁特别懂得谦让,尽量让自己窄一点、小一点,也要让客人住宽敞,因此左窄右宽。
10、再来观察蹦字,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山要小,要扁,月要瘦,窄)
11、展评:
12、除了跃和蹦,你还认识了哪些带足字旁的字。
三、朗读感悟
1、就让我们走进大森林去看看,究竟是一群怎样的小鸟
2、齐读第一节,读通句子。齐读
3、范读)老师扮演的这只小鸟可吗?范读
4、谁能像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小鸟的可。指明读
5、多快乐、多可的小鸟呀,把你的感觉加进去,读一读。指明读
6、歌声多动听,多美丽的小鸟啊!可的女生一起来读读。女生读
7、小鸟们,你们快乐吗?老师问第一句,你们你们来回答。师生对读
8、谁能像老师一样问,同学们答。引读
9、快乐的小鸟在哪里,一起来读。 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
1、出示图片)这就是小鸟美丽的家,小鸟是森林的主人,使它的家如此的生机勃勃,试想一下,没有了小鸟的森林会是什么样的。
2、果真像你们猜想的那样吗?出示图片)
3、没有了小鸟的森林是如此的凄凉,小鸟可真重要呀!、
4、小声朗读第二节。自由读
5、小鸟们在忙些什么呀?
6、怎样捕捉?
7、老师从你的动作中看出了小鸟的'忙碌,所以捕捉一词是小鸟的动作。
8、小鸟可是捕捉害虫的能手呢,一只百灵鸟一年能捉 1 万多只害虫,一只家燕,一天能吃 400 多只飞虫。
9、它可真是森马的小卫士呀,这么辛苦忙碌,男生来夸夸他吧。男生读
10 女生来。女生读
11、一起来、齐读
(三)学习第三节
1、从你们愉悦的神情、活跃的动作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小鸟的喜,文中的红领巾和你们心情是一样的,看,他们来了
2、齐读第三节
3、红领巾来干什么?
4、放鸟巢,插木牌。)板书。
5、这是一块怎样的木牌?崭新是什么意思?
6 文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好多,你能找到吗?
7、齐读两遍。
8、去掉红色的修饰语再读两遍。
9、哪个好?为什么?
10、是呀,可的小鸟梳理着蓬松的羽毛,保护着翠绿色树苗。为了使它继续做一只快乐的小鸟,红领巾要做一块崭新的木牌。
11、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12、你们也是红领巾,有决心保护小鸟吗?把你的决心读出来。、
13、决心在坚定点。
14、小鸟们怎么夸他们:红领巾真好,
15、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红领巾真好!
四、升华拓展
1、正是有红领巾的保护,小鸟才那么可、快乐,大自然才这么美好。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夸夸小鸟及鸟的红领巾吧。
2、这么美的诗能背下来吗?背给同桌听。
3、有信心背下来。全班背
4、可的小鸟,受到保护它们想说,:——
5、看到一群保护小鸟,护大自然的少先队员,你们也想说——
五、拓展
1、除了小鸟,还有许多小动物需要我们保护。你喜欢图中哪个小动物,试着把它编进诗歌里。同桌交流
2、同学们个个都是小诗人,谁来读读
3、你们写的太好了,把你写的诗回家读给爷爷奶奶、读给爸爸妈妈、读给小伙伴、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小动物,好吗 ?
4 你们真的真的很棒,难怪小鸟要夸你们:红领巾真好!
5、为了奖励你们:老师送你们一首歌《小鸟,小鸟》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4.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5.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展示
二、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三、跟随课件朗读课文,纠正重点词语(投影)欣然:高兴地念:思考、想到相与:一起遂与外人间隔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但闻屏障中尺一响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二、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研习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地点:承天寺中庭人物:“我”和张怀民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绘景修辞作用特点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皎洁、澄清、透明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板书设计
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7、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8、能力迁移:看图写景抒情。
9、作业课件展示
语文教案 篇7
预设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祝福”2个字。
2、 了解课文大意,精读1-6自然段。
3、 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友谊及友谊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20课,谁来读课题?(指导读好“筝”的轻声)
《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可有意思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故事,好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智慧小树叶,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想一想课文写了谁和谁的事?
2、课件出示: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除了说扎风筝,还可以扎说扎什么?)
(2)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重点指导“抓”和“幸”的读音。用动作演示“抓”和“一把抓”。)
(3)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吵”注意翘舌音)
(4)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了。(“受”注意翘舌音)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1段。
1、板画。
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大家去一好玩的地方。(老师边画边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还有一条弯弯的小溪呢!听说松鼠和小熊的家就在这儿。(出示教具:松鼠和小熊的家)请大家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到底建在哪儿呢?
2、贴房子
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学生贴对了)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帖?
(学生贴错了)你们都同意把房子贴在这儿?(有不同意的上来贴)为什么这样帖?(以课文为依据)
(二)学习2—6段。
小熊住在山脚,松鼠住在山顶,两家离得那么远,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认真读读2—6段,看谁能很快找到答案。
1、学生自由读2—6段。
2、谁来说说是什么和什么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板帖:风筝、纸船)
3、松鼠收到风筝,小熊收到纸船心里怎样?
4、再读2—6段,你从课文哪里体会到高兴的?把你体会的句子画下来。(生找到3和5段读)
5、我们先来看看小熊高兴的这段。
(1)课件出示这段,指名读。
(2)小熊,你为什么这样高兴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3)是啊,小熊收到的不是一般礼物,这纸船是松鼠自己折的,松果是松鼠最爱吃的,祝福是松鼠亲自写的。你们看祝福的话后面还有一个叹号呢!这说明松鼠非常希望小熊能够快乐。怪不得小熊“乐坏了”。板书:乐坏了。“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高兴极了、非常开心、很快乐……)再指名朗读。
(4)让我们来看看收到纸船后的小熊(看图),你们看小熊高兴得怎样?
(5)小熊们,把你心中的快乐读出来吧!齐读第3段。
6、小熊很高兴,那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读读第5段。
(1)小松鼠们,谈谈你自己的感受。是呀,收到甜甜的草莓和深深的祝福,难怪松鼠也乐坏了。板书:也乐坏了
(2)指名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读好)
7、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我们羡慕,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齐读2—6段。
(三)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还发现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就在这两句话里,请大家读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1)课件出示: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的家门口。
(2)生说“漂”和“飘”的不同。
(3)练习。
(4)那你们能把这两句再读得美些吗?(指导读)
过渡:是呀,纸船漂呀漂,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风筝飘呀飘,把深深的祝福送给松鼠。有了朋友的祝福,小熊和松鼠多快乐呀!让我们也学会祝福,把祝福送给身边的朋友。
四、写字指导
1、 出示“祝福”二字。
2、 说说这两个字的特点。
3、 学生描一个说说有什么提醒。
4、 老师范写。
5、 学生练写,写后评议。
五、复习巩固
1、 生字换语境,让学生读句子。
(1)我的手被猫抓坏了,妈妈连忙把伤口包扎起来。
(2)松鼠收到甜甜的和深深的祝福,感到很幸福。
(3)这里吵吵闹闹,真让人受不了!
2、 读词语。(包扎、抓住、好坏、草莓、幸运、福气、吵闹、难受)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纸船和风筝使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但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朝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亮的纸船了。那么松鼠和小熊有没有和好,又是怎样和好的?我们下节继续学习。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简析
《三打白骨精》一文节选自吴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七自然段)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文章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是一篇进行讲读教学的好范例。
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与其他三部名著相比,学生们对《西游记》所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另外几部,可以说没有一个学生没有在影视作品上看过,对故事中的情节和剧情的安排基本上已心中有数。因此教师不需要对文章的作者及人物做多的介绍,可以直接进入课文,按“三变------三识------三打------三责”的思路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对重点词句和具体情节的分析、比较,深刻理解、体会人物形象特点。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经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西游记》视频、音乐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形式有许多种,如:唐诗、宋词、元曲,到了明清时代就演变成为小说,其代表就是“四大名著”,你知道是哪四部吗?都有哪些人物?
引出:小说的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举个例子来说,欣赏视频《西游记》片断,你脑海中会出现谁?为什么?
人物:师徒四人、白骨精
《西游记》三要素:情节:三变----三识----三打----三责
环境: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3、对于课文有关的内容,你有什么要问的问题吗?
4.下面我们就学习这篇根据《西游记》有关内容改写而来的课文。
二、自学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划出生字及新词,自己读一读。
2.出示本课生字词新词,指名读,教师正音,指导学生描红,做到一看二练三对照,一遍更比一遍好。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又变成(),最后变成(),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前()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2、学生读课文。
四、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一)追溯“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找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山坡上闪出一个……哭着走来”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2、再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贪婪、狡猾
(二)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
1、请你找出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读一读。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傅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傅,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2、齐读这三个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勇敢、坚定
其实,不仅从课文中三变、三打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文中还有两处比较明显的地方也能看出来。在哪里?找出来
3、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
“白骨精扔下……”
“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
着重体会“扔、丢”两词,体会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还故意留下假象,欺骗唐僧,体现它的狡猾。
过渡:孙悟空见妖精当头就打,这引起了唐僧的极大不满。请你找找描写唐僧的句子,读一读,想想唐僧又有着怎样的性格呢?
(三)追溯三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了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
善良、愚钝
五、课文小结
在今天的这一节课中,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了白骨精的“三变”和孙悟空的“三识”、“三打”及唐僧对孙悟空的三次责备,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白骨精的贪婪、狡猾,孙悟空的坚定、勇敢,唐僧的善良、愚钝。在下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继续探讨在这看似普通的“三变”、“三打”中,还隐藏着哪些更深层次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8.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
三打三责
三变
白骨精唐僧
六、作业
1.说故事(任选一题)
把这个故事说给家里人听。
说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家里人听。
2.小练笔:
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课文没有写唐僧的表现,请你展开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9
计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二、展开想象,朗读感悟。
1、清晨到了,让我们一起去叫醒晨光的好朋友们吧。
出示第一句话,一起读。
(1)晨光是怎么叫醒风的?它对风说了什么?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演一演?还有谁想扮演晨光和风再演一演的?
(2)小朋友,把你想到的和感受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吧,谁来读第一行吧?
(3)请同桌的.两个孩子一块儿学习第二、三、四行,先读一读,想一想,然后说一说,还可以演一演。
(4)学生用说、演等方式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5)这么多好朋友都被叫醒了,真热闹啊!谁来读读这句话?
2、调皮的云娃娃又会做什么呢?赶快读读第二句话你就知道了。
(1)调皮的云娃娃做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2)谁来把这美丽的景象读给大家听,
(3)红彤彤的太阳放射出万道光芒,喜欢阳光的小朋友们一块儿来读读吧!
3、引导并出示第三句话,然后想象说话。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阳光下的世界真美呀!谁来把这美丽的世界带给大家?
指导读好第三句话。
太阳的眼睛里还看到了谁呢?出示:太阳睁着亮眼睛,望着----,望着------,望着-----------。
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太多了,难怪说到处----花花绿绿,到处-----热热闹闹。
三、诵读诗歌,感受美好。
四、指导写字
上节课我们学了四个生字,还有三个生字宝宝等着被你送回家呢。
打开习字册,写“的、阳、处”三个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2-12
(经典)语文教案07-31
【经典】语文教案08-19
语文教案12-30
语文教案12-30
语文教案11-30
语文教案12-01
语文教案12-12
语文教案12-14
语文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