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爬山教案

爬山教案

时间:2022-06-27 21:04:2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爬山教案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爬山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爬山教案3篇

爬山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和生长部位。

  2重点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口语表达的能力,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具准备: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想:创设审美情景,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设问激趣,整体感知

  出示谜语

  A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B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种蔓生植物,它搭架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展开形象思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看看叶圣陶爷爷是如何把爬山虎怎样爬墙的这一幅美丽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二)理清条理,扶放结合

  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以下四种学习方法自学:

  1、整体感知:学生的自学(1)问答法(2)提问法(3)朗读法(4)画图法

  2、理清条理:汇报学习情况,师给予适当地点拨。

  3、课件出示:指导朗读,重视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三)结合课件,披文入情

  直奔重点,播放课件,品味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1、把握整体:学生快速跳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2、深入部分:你认为这部分描写中那些语句写得好,好在哪儿?找出有关词句。

  3、课件演示:动画感受,让语言的描述升华为形象的感性认识。

  4、指导朗读:感受爬山虎如何爬墙,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指导学法,领悟爬山虎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1、总结学法:针对课堂上相关学法加于小结。

  2、指导自学:这一段描写哪几种情况下的爬山虎的脚?找词句来分析,用学习上一部分的方法来学习这一部分。

  3、汇报自学:理顺条理的基础上完成对黑板板书的补充。

  4、教师小结:结合课件,指导体会作者的喜欢、愉快的心情。

  (五)总结评价延伸课外

  1、编儿歌或谜语

  (1)生畅所欲言

  A小小叶儿多又多

  B爬山虎呀真厉害

  C是虎不是虎

  春风吹来会跳舞

  高楼大厦任你爬

  有脚只会爬

  几根细丝长茎上

  不怕高来不怕累

  紧贴墙上绿

  使你疑是小蛟龙

  勇往直前不退缩

  离墙便枯死

  2、展示生活中的其他蔓生植物

  (1)生上台展示(通过简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培养表达能力)

  (2)教师综合性评价。(结合观察方法、写作运用几方面来谈)

  3、总结评价后布置作业

  (1)按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方法展开想象写你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有关动物、植物为适应周围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相关的生理调节(沙漠中的骆驼、仙人掌;猫的脚垫等等)

  (2)课堂所得,课后的采集编绘成小报或设置展览角组织学生浏览。(结合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教育)

爬山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与墙的关系。

  2.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爬山虎的叶子,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爬山虎的脚。

  二、明确学习任务,交代学习方法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4、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打算从哪几方面去了解爬山虎的脚【3个方面,(1)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2)它是如何爬的;(3)它与墙的关系。】

  出示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由老师引导完成,第二部分由同学之间讨论完成,第三部分由同学自学完成,学习方法十分简单,找出关键句用﹏﹏画出来,再找出关键词用▲▲标出来。

  三、导学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找出写爬山虎的脚的关键句子,读一读。

  2.请在这3个关键句中找出写位置.形状.颜色的关键词,用这些关键词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1)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2)脚的'形状:枝状、细丝。

  ①细丝是什么样的呢?全班齐读。(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谁见过蜗牛的触角?(蜗牛的触角很细,而且头上还有小圆点。)

  ②屏幕显示: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脚的细丝的对比图。瞧,爬山虎的脚的细丝与蜗牛的触角都非常细,而且头上还有小圆点,所以在这儿作者的比喻用的非常准确。

  全班齐读比喻句,好好体悟。

  ③脚的颜色:嫩红色。

  3.小结:同学们一块儿把这三个关键句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出特点。

  4.用电脑演示验证一下大家刚才读对了没有。

  5.再读本段,注意读出脚的可爱来。

  四、讨论完成第四段

  1.组成4人学习小组,也用刚才找关键句的办法学习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2.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关键句、词: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3.全班齐读关键句。

  4.学生观看电脑演示。

  师解说,引导学生了解向上爬的过程。

  5.小练习:把关键词空出,请学生填空。

  6.刚才我们讲的是一个脚怎么爬,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1)组成4人小组讨论。

  (2)请学生上台表演。

  小结:爬山虎的脚不像动物的脚交替爬行,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五、自学完成第五段

  1.学生自由读,找出关键词.句提示:从触着与没触着入手。

  2.请一位同学上台把两个关键词写到板书中。(萎.牢固)全班齐读关键句。

  3.请一生朗读,你打算怎么读?(萎了读的轻些,表示生命的完结,牢固读得强烈些,展示顽强的生命力。)

  4.个别读.齐读感悟。

  5.小结:你们瞧,爬山虎的根扎得多牢固呀!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让我们再来细细观赏这一墙爬山虎,体会它顽强的生命力。(录像展示)

  六、整合提升,紧扣单元阅读训练要点

  1.默读全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一是细心观察,所以才能看见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才能发现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及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二是连续观察,所以才会发现原先是直的细丝,后来变弯了;没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才会发现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2.让学生找出体现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语句多读几遍,借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七、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了解到大千世界,万物百态,大自然的神奇。老师希望同学们做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事物,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世界,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美好的世界。

  八、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写迁移:认真观察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植物,仿照课文的观察方法.表达方法抓住特点写一篇小练笔。

爬山教案 篇3

  一、情境导入,预习交流(3)

  1. 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了吗?(指名:爬山虎)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板书题目,齐读)

  2.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什么?(生答:叶子)有什么特点?(生答:绿 均匀)。(师随机板书)

  3. 这一墙的爬山虎美不美?(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1.你们知道爬山虎的叶子长得这样茂盛,这么美是因为爬山虎哪个部位的功劳吗?(爬山虎的脚)是的,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叶圣陶老先生是如何写爬山虎的脚的。

  二、自主阅读,导学问难(6-8)

  1.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一读。教师讲解自学方法及要求。(a.带着问题默读课文3-5自然段。b.找出相关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在空白处用简练的话进行概括)

  2.生默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

  3.同学们刚才自学的非常认真,下面咱们就来小组讨论讨论。(小组讨论,综合答案)

  三、互动研究,精读体验

  (一)第三自然段(12)

  师: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小组代表汇报

  1.(1)交流脚的位置,相机板书: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同时强调“反面” (a.你从哪句话找到的?(你能读读这句话吗?)B.再读这句话,继续寻找答案b.其他组补充)

  (2)(师板书)注意“茎”和“柄”的写法,茎字为上下结构,捺要变为点,“柄”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师板书,生注意观察并练写:“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2.(1)交流脚的样子,相机板书: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同时强调“枝状”“细丝”(学法同上)

  (2)蜗牛的触角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说明此时爬山虎的脚(很柔软)

  3.交流脚的颜色,相机板书:嫩红

  4.师总结:脚的位置、形状、颜色,那就是它的特征。谁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爬山虎的特征。(随学生复述,师指板书: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5.爬山虎的脚引人注意吗?(生答:不引人注意),所以叶圣陶老爷爷说以前也没注意到爬山虎的脚。现在他能把爬山虎的脚描写的那么形象、准确是因为他这次(认真观察)了。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5)

  1.师:下面咱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呢?(指名小组代表读描写往上爬的句子)

  2.师:请同学们自己也读一读这个句子,在表示向上爬的动作的词语下面画“▲”,体会爬山虎是怎么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3.请一生反馈(触、巴、拉、贴),相机板书:触、巴、拉、贴。

  4.你是怎样理解“触 巴 拉 贴”这几个动作的呢?还记得我们帮助理解词语的几个方法吗?(结合上下文、查字典、结合生活实际,位置互换进行比较)现在就请每个小组选取一种方法再来体会体会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

  5.小组讨论,进行汇报。

  (1)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

  (2)阐述小组的理解(体会触、巴、拉用力的程度逐渐加深,“拉”用力向上的状态)

  (3)从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认真细致的观察,用词的精准,爬山虎的脚的重要作用,爬山虎顽强向上的生长状态)

  (4)带着理解读一读这几句话。

  教师小结:是呀,从爬山虎向上爬墙的过程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作者用词之精准,更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脚的重要作用以及它顽强向上的生长状态。狂风大作阻挡不了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脚步,他的脚——(接读),暴雨来临依然阻止不了它,它的脚——(接读)。看着这样坚韧的`爬山虎的脚,你们佩不佩服?让我们读出对它的敬佩 。

  6.(1)作者开始将爬山虎的脚比作了蜗牛的触角,现在它比作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体会爬山虎的脚有力,能紧紧的抓住墙壁,一脚一脚向上爬),所以它才能(牢固)地紧贴在墙上。

  (2)谁愿意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爬山虎脚的坚韧、有力!(指名读,男生读)

  7.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1)现在,你们对爬山虎的脚怎么爬墙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老师能不能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呢?(不能)为什么?

  结合壁虎向上爬的样子体会: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2)师总结:同学们,叶圣陶老先生的用词多妙呀,既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向上爬的,又写出了它坚韧向上的精神。

  8.你们喜欢这样的爬山虎吗?请你自己再充满感情的读一读,争取把这段积累下来(生自主背诵)

  9.结合板书一起背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爬山虎能够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前提是?(触到墙),那么没有触到墙的呢?(生答:不几天就“萎了”)

  师:是的,本来是不大会引起我们注意的植物。但叶圣陶陶爷爷却写的那么生动形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观察细致,抓住事物的特征)

  四、拓展延伸,综合实践(2)

  同学们,文章主要写的是爬山虎的(脚),题目也是爬山虎的脚,可是作者为什么先写它的叶子呢?一墙令人看着舒服、好看得很的叶子与脚有什么关系呢?(指名说说)

  师小结:这是一种由远及近的描写顺序,作者在这里先写了叶子,不仅给下文写脚做了铺垫,二这一墙美丽的爬山虎叶子,更加衬托了爬山虎的脚起到的重要作用。你们看,叶圣陶老先生不愧是个名家,他含蓄得自然,铺垫得巧妙,你们写文章要学习这种写作手法啊!

  五、反馈总结,感悟收获(3)

  1.通过今天的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说说)

  2.师总结:叶圣陶先生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3.请你带着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对爬山虎的脚的敬佩之情再来美美的读一读课文。(机动)

  六、作业设计

  1.再次读一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2.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植物或花卉,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写一写。

  板书设计:

  6.爬山虎的脚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颜色:嫩红

  爬 触→巴→拉、贴(牢固)

【爬山教案】相关文章:

《爬山》教案03-06

爬山的教案02-21

爬山活动教案12-19

关于爬山教案01-15

关于爬山教案01-04

爬山优秀教案03-06

爬山教案范文02-09

爬山教案四篇12-31

爬山教案7篇01-05

精选爬山教案5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