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时间:2022-01-02 17:11:18 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三109页例2,练习二十二第十二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并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3、能简单分析和预测。

  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用不着格表示几个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求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记记录单

  种 类轿 车面 包 车客 车货 车

  辆 数

  (2)学生记录。

  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后明确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会产生困难,反馈时如果学生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学生研究如何记录才能完整。强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4、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或5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该怎么办?明确用1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先让学生尝试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

  组织讨论: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

  1、独立完成第三者11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一~题。

  (1)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

  组织学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3)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4)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具准备;情景图、小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个星期天,我们的手拉手学校的同学来到了青岛,你们看看,他们都参观了咱们城市的哪些地方?(学生回答)。

  请学生找出信息,并读出信息.

  (学生可能有些数读不出来)

  师适时小结:看来这里有很多新的数,我们还不能很准确地读出来,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和学习“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

  1、初步感知。

  (1)出示一小堆方块(10块)

  谈话: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个方块吗?请你数一数。

  (学生进行初步地数数体验)

  提问:我们是怎样数的?(学生可能回答:一个一个地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一]

  继续提问:我们还可以怎么数?(学生可能回答: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教师对学生多种数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

  (2)出示一堆方块(100)

  谈话: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块吗?

  (学生进行估计,可能回答50块或80块)

  课件演示:一排10个方块,共10排。

  提问: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以10作单位清楚、方便,并板书[十]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十一十的数一数:10、20、30……90、100

  (3)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块)

  谈话:你现在还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

  (学生再次进行估计)。

  课件演示:一板100个方块,共10板。

  提问:现在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也能一下子说出是1000个方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以100作单位,能更方便地数数。板书[百]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百一百的数一数:100、200、300……900、1000

  (4)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

  请学生回忆并提问:刚才我们在900以后数的数是多少?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1000的呢?

  (学生根据数的过程回答: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引导学生开火车数数:

  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一百一百地数,再从1000数回100

  2、认识计数器上的“千”。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二十五吗?

  (学生自己尝试拨数)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一百二十五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让学生在回忆前面所学计数器上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继续提问:你知道从右边起的第四位是什么位吗?

  (学生利用迁移规律认识千位)

  3、活动体验。一千到底有多少呢?

  (1)[出示一本笔记本]

  谈话:请同学们看,这本笔记本有100张纸,1000张纸有这样的几本?

  请学生想象一下做做手势,比划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

  (2)[出示一袋牙签]

  提问:这袋牙签有200根,多少袋牙签是1000根呢?

  学生能够估计出大约5袋牙签是1000根。

  教师呈现1000根的牙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

  (3)[出示一本书]

  提问:书上的这段文字大约多少?请你估计一下。一页大概有多少字?1000字有这样的几页呢?

  学生从估计简单的文字数量到估计稍多一点的文字数量,逐步感知千以内的数。

  (4)生活中感知:

  提问:

  我们的阶梯教室能坐500人,几个这样多的人是1000人?

  我们班同学40个,多少个班的同学大约有1000人?

  一千到底有多少,你能不能也举出你身边的例子呢?

  4、数数练习(一个一个地数):

  (1)从195数到204。

  (2)从407数到414。

  (4)从989数到1000。

  5、学习写数: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读数,你能试着写出这个数吗?写125。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写的方法,并向学生介绍习惯的写法是从高位写起。

  练习写数。

  谈话: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呢?(学生自己试写)

  如果个别学生将八百零八写错,引导学生仔细想一想,八百零八里面有几个十,(一个十也没有),在十位上应该写几?

  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

  谈话: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数。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数!

  1、谈话:刚才我们在情境图上看到了很多的数,现在你能准确地读出这些数吗?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2、出示:温州大桥全长6977米,桥塔有50层楼那么高。184根钢索,把宽27米、跨江400多米的巨大桥身托了起来。桥面上有6条行车道。399根双叉灯柱整整齐齐排列在两旁。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2、借助辨认方向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教学重点:

  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

  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大家出去玩迷路过吗?如果迷路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学生1:可以找人问路;学生二:可以记住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根据它们找到路......

  师:大家的办法可真多,那其实只要大家学会了辨认方向是不是就能找到路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东西南北”一起来辨认方向。(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情境图,看看图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谁能给大家来描述一下。

  学生:老师在操场上给同学们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

  师: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大家辨认方向对吗?

  师:那同学们,你们也想到操场上去认一认方向吗?

  (组织学生去操场)

  师:同学们看太阳升起来的方向,那是哪个方向呢?

  学生:东方

  师:对,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那你们能指一指东方吗?(老师和同学一起指向东方)

  师:同学们真棒,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的规律这么快就辨认出了东方。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东面还有些什么呢?

  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嗯,同学的观察力真敏锐,这么快就把我们操场东面的事物都观察出来了。那大家知道除了东还有哪些方向吗?

  学生: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还有西方

  学生:大雁冬天的时候要飞向南方,春天飞回北方。还有南方和北方。

  师:大家知道了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那其他几个方向怎么找呢

  学生纷纷回答

  师:老师告诉大家一首儿歌,帮助大家找一找其他三个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做游戏找方向。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左右的位置发生变化,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变。

  师:对,没错,一共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那请同学们再分别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西面、南面和北面都有些什么呢,然后在教材附页1的图上记下来并标明方向。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并记录)

  组织学生回教室

  师:现在我们把各组的活动成功展示出来。

  师:请你们观察图上所标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学生:记录的事物是相同的,但三张记录纸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他们画出来的图也不一样。

  师:这名同学说的很好。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绘制地图时,有的上边是东,有的上边是西,有的上边是南,有的上边是北,行吗?

  学生:不行,这样人们看地图就乱了。

  师:生活我们对表示地图上的方向做了规定,可以概括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师:你们现在能按上北下南的规定绘制地图了吗?请把你刚才在

  操场上观察到的景物整理成地图,在书上第15页填一填。

  学生填,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师:大家会辨认方向了吗?(学生齐喊会)那我们就一起来实际操作下。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做

  第二题,小组同学互相我说你做

  第三题,自己做,指名回答

  第四题作为家庭作业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新

  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8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

  二、扩充“平均分”方法,巩固概念

  1、解读题意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 “每2个一份”是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分?

  2、感知不同分法

  请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展示不同的分法。 根据乘法意义来分:2个2个地数,8里面有4个2。 2×4=8,4个2合起来是8。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 4 )份。

  3、提炼不同分法的共同意义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也就是看8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2块饼干,每3块一份,可以分成( )份。 12辆小汽车,每2辆一组,可以分成( )组。 12里面有6个2。

  2、提升练习

  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 )只小熊。 有15个木块。

  (1)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 摆( )个长方体。

  (2)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0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4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长,知道1厘米=10毫米。

  2.让学生通过整理,对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

  3.结合实践活动,渗透长度单位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硬币、学生直尺、身份证、彩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媒体展示:美丽的七色彩虹。

  教师:多美的七色彩虹呀!在各小组的桌上有和彩虹一样漂亮的七彩纸条,请各小组分工合作量出它的长度有多少厘米,并作记录。

  学生汇报后,发现紫色彩条的长度有争议。

  教师: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有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探索新知识

  1.观察直尺,看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1)看一看,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2)找一找,直尺上有哪些长度单位,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小结: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小格,1厘米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教师媒体展示——毫米。强调: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3)指一指:用笔头指一指1毫米,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要求学生多指几处)

  (4)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1毫米。

  (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数的是从几厘米到几厘米,中间有多少小格)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分析、概括出1厘米=10毫米。

  练习:2厘米=( )毫米8厘米=( )毫米( )厘米=50毫米60毫米=( )厘米

  (5)介绍字母表示毫米。

  提问: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呢?厘米呢?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指出:国际上规定用“mm”表示毫米,1毫米可以写成1 mm,那么1厘米=10毫米可以写成1 cm=10 mm。(板书写出)

  尝试:你能用字母表示2毫米、3毫米、7毫米、10毫米、43毫米吗?

  学生独立尝试,全班展示。

  2.实践活动,感受1毫米的长度

  (1)猜一猜,桌上什么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量一量,身份证的厚度究竟是不是1毫米?

  (3)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教师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身份证,然后抽出身份证,指出两指间的缝隙就是1毫米。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体验1毫米的长度。

  (4)说一说:桌上还有什么东西的厚度是1毫米?

  (5)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毫米?

  3.实际操作,用毫米作单位测量

  (1)认一认,媒体出示练习十三中第2题的两幅图,引导学生认一认是多少毫米。

  (2)尝试量一量。

  ①媒体显示两种量曲别针的测量方法,哪种正确?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②尝试量紫色彩带的实际长度和量数学课本的`厚度。

  ③开放测量,找合作伙伴一起,对周围物体作随意测量,看是多少毫米。

  4.探究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议一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整理。

  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通过整理,引导学生探究:除km和m间的进率是1000以外,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二、用新知,解决问题

  1.做教科书第26页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入括号中。

  2.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教师提醒学生用mm为长度单位,引导学生认识其测量误差。

  3.指导学生做课堂活动第3题先估计100张纸的厚度,再实际量一量,并做好记录。

  4.铅笔的长可能是几厘米?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应用了哪些方法探究毫米的有关问题?

  教学反思: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02-24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2-12

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02-26

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03-01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04-08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04-04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04-05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07-11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06-02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11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