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1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算式题(挂于幼儿胸口)、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停车场标记、沙包(上面有数字)、篓子(有数字1—10)、奖品(有算式题)、塑圈、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开着汽车一起到数学宫玩玩吧!(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活动室)
师:数学宫到了,让我们把车停到停车场,胸口算式的得数就是你的车位号。
师:汽车停好了,我们一起进数学宫吧。
二、闯关游戏
1、录音:欢迎来到数学宫,请闯第一关:对暗号。
师:进数学宫还得闯关啊!让我们看看闯关的要求是什么!
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对一个数,两数合成小旗上的数。这样就能闯关成功。
师:嘿!嘿!我说数字2
幼儿:嘿!嘿!我说数字6,2和6合成8。
2、录音:小朋友你们真棒!欢迎进入第二关:投掷。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数,然后站在线上投到相应的数篓子里。(幼儿分组检查)
3、录音: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快快来闯最后一关吧!第三关:看谁报得多。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听一个数,请你说说有哪些算式的得数等于它。
4、录音:祝贺你们闯关成功。博士爷爷还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礼物。请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数一样的就是爷爷送给你的礼物。
三、结束部分
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带着礼物开着开汽车回家吧!
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
教师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在本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把数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2
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 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运算,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实物操作等互动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0-10)
实物道具(如水果模型、积木块等,每种至少10个)
加减法运算图卡
工作簿和笔
一块大黑板或白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故事,比如“小兔子有5个胡萝卜,又得到了3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引导幼儿思考并引出今天的主题——10以内的加减法。
二、新知讲授(约15分钟)
直观演示:使用实物道具演示简单的加减法。例如,用苹果模型演示“3+2=?”和“5-3=?”的过程,让幼儿直观感受数量的变化。
操作体验:分发给每个幼儿一套数字卡片和实物道具,让他们自己动手摆弄,比如摆放3个积木再加2个积木,问他们现在总共有多少积木,以此来练习加法。之后,再进行减法的类似操作。
三、游戏巩固(约10分钟)
加减法接龙:围成一个圈,老师开始说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问题,如“2+3=?”,回答正确的幼儿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以此类推,既锻炼了计算能力,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寻宝游戏: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藏好数字卡片和对应的实物,给出加减法题目,让幼儿根据答案去寻找对应的'宝藏(卡片或实物),找到后要能解释为什么是这个答案。
四、总结反馈(约5分钟)
集体回顾:在黑板上列出几个今天学过的加减法算式,请幼儿一起大声说出答案,并简单解释每道题的解题思路。
自我反思:鼓励幼儿分享今天学习的感受,是否遇到了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以及最喜欢哪个环节。
家庭作业:设计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增加亲子互动,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和练习中的表现,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整策略:如果发现部分幼儿对某些概念理解不透彻,可以考虑在下节课中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确保每位幼儿都能跟上进度,享受学习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4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引导幼儿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
加减法闪卡(数字1-10及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加减法应用题卡片(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小奖品(如贴纸、小红花等)。
实物或图片(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展示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过程
导入
问候幼儿,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互动,为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展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数量,并引出加减法的话题。
新课呈现
使用加减法闪卡,引导幼儿复习10以内的数字及加减法算式。
教师出示加减法应用题卡片,引导幼儿理解题意,并尝试自己解答。
教师讲解解题步骤,并带领幼儿一起完成题目。
操作练习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加减法应用题卡片,让幼儿互相讨论并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小组完成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答案,其他幼儿可以提出疑问或补充。
巩固拓展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加减法接力”游戏,每名幼儿依次从教师手中抽取加减法算式卡片,并快速说出答案,答对者可以继续游戏,答错者则被淘汰。
游戏结束后,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小奖品作为鼓励。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通过实物或图片的展示,让幼儿能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过程。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操作练习环节,我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更加个性化的.指导。此外,我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更多有趣的游戏和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达到了的,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运算,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实物操作等互动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0-10)
实物道具(如水果模型、积木块等)
加减法运算图卡
工作簿和铅笔
互动白板或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比如“小猫钓鱼”,小猫第一天钓了3条鱼,第二天又钓了5条鱼,问小朋友们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以此引出加法的概念。
复习旧知:快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数和比较大小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二、新课讲授(约15分钟)
直观演示:使用实物道具演示加法和减法。例如,用5个苹果模型放在桌上,再加3个苹果,让幼儿数总数,理解加法;然后拿走2个苹果,让幼儿数剩下的,理解减法。
图卡教学:展示加减法运算图卡,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上的物品增减,自己说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互动问答:老师提问,幼儿回答,比如“如果我有7颗糖果,给你2颗,我还剩下几颗?”引导幼儿用算式表示问题并解答。
三、操作实践(约10分钟)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每组一套数字卡片和实物道具,设计简单的加减法任务,如“用卡片摆出一个加法算式,并用积木块来表示这个算式”。
工作簿练习:发放工作簿,让幼儿在上面完成一些基础的1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老师巡回指导。
四、游戏巩固(约10分钟)
数学接龙:围成一圈,第一个幼儿说出一个算式(如3+2=),下一位幼儿需要接着上一个答案说出新的算式(如5-1=)。
寻宝游戏:设置加减法谜题作为线索,幼儿解答后找到下一个线索,最终找到“宝藏”。
五、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集体讨论:让幼儿分享今天学到的最有趣或最有挑战性的部分,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总结:强调1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性和日常应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解决类似的问题。
家庭作业:布置简单的加减法口算练习,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完成。
教学反思:
评估学习效果:通过课堂互动、作业反馈以及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个体差异:注意观察每位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点,对于理解较慢的幼儿给予更多耐心和个别辅导。
增加趣味性:根据幼儿的反馈,不断调整游戏和活动形式,确保数学学习既有效又有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6
一、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0-10)。
加减法算式卡片。
实物模型(如小棒、积木等)。
黑板、粉笔或白板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问答方式,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字知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呈现新知
在黑板上展示一些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如“3+2=?”、“5-1=?”,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回答。
使用实物模型,如小棒或积木,演示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3. 实践活动
分发数字卡片和加减法算式卡片给幼儿,让他们自行配对并进行运算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幼儿的错误,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 巩固练习
组织小组竞赛,每组幼儿轮流抽取加减法算式卡片,快速回答并计算得数,看哪组回答得最快最准确。
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加减法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 拓展延伸
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用到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鼓励幼儿举例说明,如购物时计算价格、分配食物等,让幼儿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反思
在本次《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加减法的运算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竞赛,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部分幼儿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巩固。
在教学活动中,我应该更加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在拓展延伸环节中,我应该更加深入地引导幼儿思考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运算,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加减法题目。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实物操作、故事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乐趣,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10)
实物教具(如水果模型、积木块等)
加减法算式卡片
互动白板或黑板
《小猫钓鱼》等数学故事绘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约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单有趣的数学故事,如《小猫钓鱼》,故事中包含加减法的情境,如“小猫今天早上钓了3条鱼,下午又钓了4条鱼,一共钓了多少条鱼?”通过故事情境引发幼儿对加减法的好奇心。
二、新知讲授(约15分钟)
实物操作:教师拿出实物教具,如5个苹果和3个苹果放在一起,提问:“现在总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幼儿通过数数得出答案,并引出加法概念“5+3=8”。
示范讲解: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简单的加减法算式,如“3+2=?”,“7-3=?”逐一讲解每个算式的含义,并演示计算过程。
互动问答:请幼儿尝试回答几个简单的加减法问题,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约10分钟)
游戏:数字接龙。分组进行,每组轮流报数,要求后一个人报的数是前两个人报数之和,如第一个人说“2”,第二个人说“3”,第三个人就要说“5”(2+3=5),以此类推,既练习了加法,又增加了趣味性。
操作练习:分发给每位幼儿数字卡片和加减法算式卡片,让他们自己动手摆弄,找出正确的答案,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四、总结反馈(约5分钟)
回顾总结:带领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加减法知识,强调加法是合并,减法是分开的`概念。
自我反思:鼓励幼儿分享今天的学习感受,是否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给予及时的解答和鼓励。
五、家庭作业
亲子作业: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一些生活中的加减法应用题,比如“家里原来有6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几个?”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实物操作、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有效提高了幼儿对10以内加减法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注意观察每位幼儿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对于反应较慢或者有困难的幼儿,应给予更多的个别指导和鼓励。
未来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引入更多生活化的例子,让数学学习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提高其应用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8
一、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0-10)。
加减法运算卡片(10以内)。
实物道具(如小石子、小棒等)。
黑板、粉笔或白板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简单的问答游戏,复习0-10的数字认识。
提问:“你们知道10可以分成哪些数字吗?”引导幼儿回忆数的分与合。
2. 展开
加法教学
展示加法运算卡片,如“2+3=?”,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使用实物道具,如小石子或小棒,进行加法操作演示,如:“我们先放2个石子,再放3个石子,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石子?”
让幼儿自己操作实物道具进行加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减法教学
展示减法运算卡片,如“5-2=?”,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同样使用实物道具进行减法操作演示,如:“我们有5个石子,拿走了2个,现在还剩下多少个?”
让幼儿自己操作实物道具进行减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综合练习
教师出示加减法混合运算卡片,如“3+4-2=?”,引导幼儿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让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出题,一人计算,并互相检查答案。
3. 总结
总结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强调数的分与合在加减法中的重要性。
表扬积极参与、表现优秀的幼儿,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实物操作和合作练习,使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幼儿在操作实物道具时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在综合练习中,部分幼儿对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不够清晰,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和巩固。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在以后的教学中,增加实物操作的练习量,让幼儿更加熟练地掌握数的分与合以及加减法运算。
在综合练习中,加强对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幼儿理解运算顺序并熟练掌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实物操作等互动方式,引导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运用加减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0-10)
实物道具(如水果模型、积木等,每种至少10个)
加减法算式卡片
工作表(包含简单的加减法练习题)
大型数字转盘或自制的加减法游戏板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比如“小猫有3条鱼,又找到了2条,现在有多少条?”通过故事自然引出加法的概念。
复习旧知:快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数和比较大小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新课讲解(约15分钟)
直观演示:使用实物道具,如“我们有5个苹果,再加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幼儿理解加法。
概念讲解:介绍加法的符号“+”,解释加法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数量合并在一起。
减法引入:接着以类似的方式介绍减法,比如“我们有8颗糖果,分给了朋友3颗,还剩下多少颗?”引入减法的符号“-”。
对比学习:强调加法是合起来,减法是分开,通过对比加深理解。
3. 游戏互动(约20分钟)
转盘游戏:使用数字转盘,幼儿轮流转动,指针停在哪两个数字上,就用这两个数字进行加减法运算。
实物操作:分组进行,每组一堆物品,幼儿轮流提出加减法问题并操作实物计算答案。
算式接龙:围成一圈,每人说出一个算式和答案,下一个幼儿需要根据前一个幼儿的答案说出新的算式,以此类推。
4. 工作表练习(约10分钟)
分发工作表,让幼儿独立完成简单的加减法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幼儿。
5. 反思总结(约5分钟)
集体讨论:邀请几位幼儿分享今天学到的加减法知识,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游戏环节。
教师总结:重申加减法的意义和符号,表扬幼儿的'进步,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加减法的应用场景。
家庭作业: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超市购物”游戏,让孩子在模拟购物中应用加减法计算总价或找零。
教学反思:
观察幼儿在游戏和练习中的表现,记录哪些活动特别吸引他们,哪些地方可能感到困惑。
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比如增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或简化某些概念的讲解。
重视个体差异,对于理解较慢的幼儿给予更多的耐心和个别指导,同时也要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挑战更复杂的题目,做到因材施教。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10
一、活动目标
让幼儿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引导幼儿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0-10)。
加减法算式卡片。
实物模型(如小棒、积木等)用于演示和操作。
奖励贴纸或小礼品,用于激励幼儿。
三、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故事或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回忆并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知识。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数字,比如6、7、8、9、10,它们之间的加减法是怎样的呢?”
2、新知探索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并引导幼儿一起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教师出示加减法算式卡片,如“3+2=?”、“7-4=?”,让幼儿尝试回答。
教师使用实物模型演示加减法运算过程,如用3根小棒和2根小棒相加得到5根小棒,或者用7块积木减去4块积木剩下3块积木。
鼓励幼儿使用实物模型自己操作,并尝试说出运算过程和结果。
3、巩固练习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加减法算式卡片。
小组内幼儿轮流抽取卡片,并快速说出答案。
教师巡回指导,对幼儿的答案进行点评和纠正。
对于回答正确的幼儿,教师给予奖励贴纸或小礼品。
4、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10以内的加减法呢?”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如购物时计算价格、分配食物等。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强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故事、游戏、实物演示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幼儿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部分幼儿在操作实物模型时显得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后续活动中加强指导。其次,在活动拓展环节,有些幼儿的思维不够活跃,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识别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实物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体验学习的乐趣,以及在团队合作中的互助精神。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0-10)
实物道具(如水果模型、积木块等)
加减法算式卡片
工作簿和彩色笔
互动白板或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约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比如“小猫钓鱼”,小猫第一天钓了3条鱼,第二天又钓了5条鱼,问小朋友们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以此引出加法的概念。
讨论分享:鼓励孩子们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加法的意义。
二、新知讲解(约15分钟)
直观演示:利用实物道具,展示加法和减法的过程。例如,用5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让幼儿数总数,理解加法;再从8个苹果中拿走2个,理解减法。
符号认知:介绍加号“+”和减号“-”,以及等号“=”的意义,通过图示和动作帮助幼儿记忆。
三、操作实践(约20分钟)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数字卡片和实物道具,进行加减法的实际操作练习。
加法练习:一组幼儿负责摆放物品,另一组根据摆放的数量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结果。
减法练习:先展示一定数量的物品,然后移除一部分,让幼儿写出减法算式并计算剩余数量。
工作簿练习:分发工作簿,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彩色笔标记答案,增加趣味性。
四、游戏巩固(约10分钟)
数学接龙:围成一圈,第一个孩子说出一个数字,下一个孩子需要说出加上或减去一个特定数字后的结果,依次进行,错误的孩子需表演一个小节目。
找朋友:准备两套加减法算式卡片,一套是问题,一套是答案,幼儿配对找朋友,找到正确答案的配对即为成功。
五、总结反思(约5分钟)
集体回顾: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今天学习的加减法知识,让幼儿分享自己学到的内容和感受。
自我评价:鼓励幼儿对自己今天的学习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教师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家庭作业:布置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口头作业,让家长协助孩子在家中练习,增强亲子互动。
教学反思:
关注个体差异:在活动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幼儿给予更多的个别指导。
调整教学策略:根据课堂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所有幼儿都能跟上进度,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强化实践操作:实践证明,幼儿通过亲手操作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未来教学中应继续加强这一环节。
情感激励:持续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表扬、奖励等正向激励,建立幼儿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含反思】相关文章:
10以内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01-17
幼儿园大班教案《7以内的加法》含反思01-29
1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反思03-22
《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04-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以内加减法》02-28
《10以内的加减法》大班教案优秀12-11
幼儿园大班教案《10以内加减法》7篇02-28
大班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03-29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