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项链》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项链》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项链》教案 篇1
内容预览:
第一单元生活况味
1、《项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情节结构的巧妙及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认识虚荣心是导致其悲剧的原因,而社会制度才是根本原因。就项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美、享受的追求。
教学重点 难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事物的本质。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构思和结构
过程:
一、自读课文;
二、把握线索:
全文围绕项链,依次展开借、丢、赔的环节;
三、结构: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假项链
四、构思精巧(结合练习完成)
项链是赝品到文末才道破,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文中作了铺垫和暗示,共三处:
(1)借时,女友很大方,毫不迟疑说当然可以;
(2)还时,女友竟未打开,说明并非贵重首饰;
(3)买时,老板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说明并非原配卖出,
这更增加了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作业:找出文中作者议论的话,看看其含义如何。
第二课时
要点:人物分析,写法特点,主题讨论
过程:
一、人物形象探讨
1、关于本文,有人认为是悲剧,有人认为是喜剧,你认为呢?
2、关于玛蒂尔德的梦想你如何看待?
3、 玛蒂尔德是小职员之妻,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爱慕虚荣,向往荣华富贵,又因不能实现而倍感痛苦;但也有其诚实、善良的一面,坚强而有毅力,却仍念念不忘一夜虚荣,(假项链的结局是对她的虚荣心的沉重打击。)
4、写法特点:心理描写
细腻、深刻、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文章的开头部分
二、主题: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①小说尖锐地讽刺了爱慕虚荣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②小说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无常。
③小说对女主人公的追求奢华生活遭到失败的不幸表示同情, 对其以诚实劳动偿还债务的行为予以肯定,对主人公的虚荣心作了批评。
三、讨论:导致其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丢项链?(文中关于偶然的议论是否得当?)其实,即使不是这次,下次还会受挫折,她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必不为其所容,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所以,社会存在,这矛盾就存在,其失败、悲剧就必不可免,这才是根本原因。
由此,我们应注意什么或能有什么启示呢?
(1) 超越自身经济条件去追求美、享乐,往往会失败;
(2) 片面追求外表美而不注意提高自身素质,这样的美不会长久,也不是真美;
(3) 只有合乎自己身份、地位的美,才是协调的美,不会有不伦不类不美之感。
四、续 写
5、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
1、会是什么心情?
2、她以后的生活会怎样?
要求:
1、充分展开想象。
2、想象应合乎人物的性格,要体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六、课堂小节
五、课后作业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虚荣的看法,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项链》教案(二)
教学目标:
1、通过作品语言分析玛蒂尔德性格特点。
2、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与统一。
3、人物命运包含着的哲理思考。
4、探讨研究人物给人以多种解读的可能。
教学重难点:
从人性的角度诠释玛蒂尔得这一人物,人物命运包含着的哲理思考。
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深情感慨地):她如昙花一现,她如流星一闪,她出尽一夜风头,她受尽十年辛酸。今天,她离开法兰西,来到我们中间,与我们一起追忆那段似水华年让我们一同走进承载着玛蒂尔德命运的《项链》。--板书:项链
二、初读课文,概括小说的情节
这挂熠熠生辉的钻石相连,这个容貌娇俏的美丽女子,我们已经在英语课文中与她相识。现在就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重读小说,快速概括小说情节。思考一下:a.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b.围绕这个线索写了几件事?
(学生读课文)
这是一段让人唏嘘感慨的故事,哪位同学与我们分享一下所概括的小说情节呢?
(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四字借失赔识。
板书:
失 赔
项 链
借 识
三、通过作品语言,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
生活和玛蒂尔德开了一个绝大的玩笑,就在她的幸福达到顶点时,项链丢了;花了十年光阴还了项链,生活又和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项链是假的。是什么造成玛蒂尔德这样的命运呢?让我们通过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来一探究竟。
(1)新婚后的玛蒂尔德
A、首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来美读小说的楔子部分。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体会一下这部分中哪个词语反复出现?
(播放《圣母颂》学生配乐朗读)
B、(读完后)刚才我们已经随着玛蒂尔德畅想神游了一番,那么,这两段文字中哪一个词语反复出现?
生:梦想。(板书:梦想)
C、梦想可不可以换成 理想?它表现了玛蒂尔德什么思想性格?
生1:不能。因为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玛蒂尔德整天做白日梦,想入非非,又不去劳动创造,她的梦想完全是空想。它表现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受的思想性格。
师:非常正确。玛蒂尔德的梦想工程实际上是空中楼阁,它只可以给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以片刻的满足。(板书:虚荣)
(2)还债时的玛蒂尔德
那么就让我们随着情节的发展,品读小说的另一整块心理描写。课本P17,
也就是小说的第五部分:还债时的玛蒂尔德,看看此时的她身上又闪耀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请大家在默读时找出相关的情节、语句,同桌讨论并概括玛蒂尔德的思想性格。
(生讨论可能涉及的):勤劳坚强、吃苦耐劳
师:除了勤劳坚强,你认为玛蒂尔德还有哪些可爱之处?(板书:英雄 坚强)
(生可能涉及)诚实守信,有借有还,热爱生活,纯洁高尚。
(3)以上就是我们从小说的心理描写中萃取出的人物性格。这是西洋小说的常用技法。而我们中国古典小说呢,却擅长用诗词或对联给人物画像。现在,就请大家根据自己对玛蒂尔德的理解写一首诗词,一幅对联,来描绘、评析她的形象。
板书:一夜风光 十年艰辛
师小结人物形象:优秀的文学形象都是丰满的,复杂的。玛蒂尔德有爱慕虚荣的一面,但也有坚强的一面。这就是性格的多面性。
四、人物命运包含着的哲理思考。
然而,面对这跌宕波折的命运曲线,面对这十年青春换来的钻石项链,我们能否把玛蒂尔德十年的遭遇简单地归结于她的虚荣心呢?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玛蒂尔德的悲剧呢?(停顿)课文中有没有暗示玛蒂尔德十年心酸际遇原因的情节呢?小说开头有一个极重要的细节,大家找到没有?--也,它意味着什么?
法国社会以竞相追求感官享乐为目的:男性以猎取女性以跻身上流社会为目的,不如莫泊桑小说《俊友》中的主人公:杜洛阿(板书);女性则以美貌为资本,不惜出卖自己的青春来换取暂时的感官愉悦或慰藉。
其实,小说中也多次暗示了这一社会风气。大家可以从小说第四部分--那场改变玛蒂尔德命运的舞会--中的`一些情节来体会。
她丈夫从半夜起就跟三个男宾在一间冷落的小客室里睡着了。那时候,这三个男宾的妻子也正舞得快活。
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他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教师: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当你的邻居葛朗台上星期五突然成了富翁的时候,几乎是没有人再能坐得住的,于连就是这样。但是他失败了,并走向毁灭。从本质上来说,于连的失败跟玛蒂尔德的失败虽然表现形式和结果并不一样,但是实质是一样的。
好,现在咱们再来考虑:玛蒂尔德的悲剧根源到底是什么?
学生:时代的悲剧。
五、多元解读。
我们说:玛蒂尔德的悲剧源自她爱慕虚荣的性格,源自那个追慕奢华的社会。这是我们今天对《项链》这个文本的解读。但是作者莫泊桑先生认为玛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小说中有没有这样的语句?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由此可见,只要言之成理,都是对文本的正确解读,那么同学们现在看看你从这篇小说中能读出些什么?受到哪些启示?(可以小组讨论)
学生可能涉及的几种观点:
勤劳坚强观;诚实守信观;热爱生活观;纯洁高尚观;爱情赞歌观;命运变奏曲观······(板书:勤劳坚强、诚实守信,热爱生活、纯洁高尚、爱情赞 歌、命运变奏曲)
大家讨论德十分精彩,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暂告于段落。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次周记课后详细的论述。
六、结课。
她如昙花一现,她如流星一闪。花开刹那,洁白芬芳,转瞬枯谢,零落成泥。十年韶华偿还了一串假项链。人在年青时,总会做许多看似美妙的梦,多年后蓦然回首,却发现大多数梦是荒唐可笑的。因此,我们一定要珍视这东流水般的光阴,珍视这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最后,让我们请一位同学演唱《光阴的故事》来结束这堂课。
附板书: 失 赔
梦 坚
想 虚 英 强
荣 项 链 雄
葛朗台
杜洛阿
于 连
借 识
时 代
悲剧
《项链》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 以项链为线索,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2. 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对她的态度。
3. 分析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个人、社会)。
4. 接受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设想:
通过对小说情节结构及人物心理描写的点拨研讨,引导学生领略《项链》精巧的艺术构思,把握作品主题,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外国文学史上有三位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其中两位作家的作品: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还有一位是美国的欧。亨利,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引出莫泊桑的《项链》。(或者:因学生在英语教材中学过莫泊桑的两篇小说,包括《项链》,由此引出课文)
(二)分析课文
1、品析情节,体会情节的作用
1) 小说以“项链”为标题,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小说原题是“首饰”。)
“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
2) 小说在“项链”这条线索牵动下,都写了哪些情节?(用三个字概括每一个情节)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识项链
3) 品读小说的重要情节?
《项链》教案 篇3
一、导入课文
1、导语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常乐。反之,一个物质消费有限,欲望无穷大,那将怎样呢?我们来看小说《项链》,从中寻找答案。
2、作者介绍
莫泊桑是19世纪下半期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写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和3部游记。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的艺术成就尤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称。
他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漂亮朋友》。他的中短篇小说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小说《项链》就是这样一篇描写小资产阶级的故事。
3、检查预习
(1)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2)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哪些几件事?
二、分析悲剧成因
1、师:同学们在预习感言中都提到了“悲剧”这个词,那么,你们为什么认为这是个悲剧呢?
明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玛蒂尔德其实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子,却因为丢了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的代价,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2、提问:那么,玛蒂尔德身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明确:她诚实守信、坚忍顽强、恪守尊严、勇于负责、真实不虚伪。
3、提问:这样一个灵魂深处具备优秀品质的女子为什么以悲剧收场?
明确:因为虚荣心作祟。
4、思考讨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按情节发展顺序来)
(1)序幕部分
提问:序幕部分是怎么刻画她的虚荣的?
明确:她梦想着追求豪华生活,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而且她觉得凭自己的美貌理应过这种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寒酸的,“没有漂亮的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她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尖锐矛盾,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正如文中所说“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这种对超越现实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执迷,正可看出她的虚荣。
师: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主人公不是善良的典范,却必须是容易犯错误的人。而他(她)之所以犯错误,不是由于他(她)对自己身外的事物一无所知,便是由于他(她)的欲望。”
(2)“借项链”部分
提问:作者如何描写玛蒂尔德在借到钻石项链前后的心理变化?
明确:“犹豫不决”、“不断问”——没有见到项链时的不安;
“心跳”、“发抖”、“出神”——发现钻石项链时的激动、神往
“迟疑”、“焦虑”——担心对方拒绝时的犹豫不安;
“跳”、“接”、“亲”、“跑”——得到允许后的兴奋。
师:作者通过一系列神态、动作描写刻画她在借项链时的几个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揭示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
(3)“失项链”部分
a、提问:舞会上的四个“陶醉”说明了什么?
明确:长期以来的梦想得到实现,这种欣喜若狂、忘乎所以正反映了她极度膨胀的虚荣心。
b、讨论:生活和她开了一个绝大的玩笑,就在她的幸福达到顶点时,项链丢了。丢项链的可能性是否存在?
【《项链》教案】相关文章:
《项链》教案11-16
项链的教案03-13
高中教案项链06-12
花瓣项链教案01-10
项链优秀教案01-15
关于项链教案02-10
项链优秀教案02-14
穿项链教案02-06
小学项链教案04-02
【精选】《项链》教案三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