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1
【三维目标】
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
2、能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
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实验探究的快乐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
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物体通过凸透镜怎样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会成什么样的像,还不够了解。所以,本节教材主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这个探究实验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实验。目的是:一让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2、难点:
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用具】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小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提出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用小玩具按照课本P61图3-47所示的.方法做一个实验,移动放大镜或白纸板的位置,会在白纸上看到怎样的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像的特征。教师:对你所观察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凸透镜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我们知道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那么,要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就要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出实验方案。(在此,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向学生介绍光具座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指出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由于不同组桌面上的凸透镜的焦距不同,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得知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测量,也可查说明书)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出实验步骤。让其中一组把实验步骤向大家介绍一下,如果可行,给予肯定;如果不可行,应予以纠正。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让同学们进行实验。比一比,哪个小组实验做得最快、最好,要注意分工合作。
5)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数据,用自己的话把凸透镜成像规律表达出来。
6)交流与合作请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实验研究的结果,看看得出的规律是否一致。板书:凸透镜成像规律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放大镜的有关知识:
1)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2)使用放大镜时要想让物体的像变大些,应怎么办?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或做过实验后,回答上述问题。思考:若两个凸透镜大小相同时,透镜的厚度对放大倍数有影响吗?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观察图3-50: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及用其观察到的像。
二、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的学习进行归纳,特别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
2、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3、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
四、反思
本节教学安排及设计还是比较充分的,按照科学探究的思路,从问题的提出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进行到结论的得出,学生做得既全面又准确,效果较好。
五、板书设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3)经历从所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记录和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
【难点】从实验数据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具】光具座、蜡烛、火柴、光屏、焦距f=10cm的凸透镜
【课型】实验、讲解、讨论
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课本 图4-23
当凸透镜距灯泡较近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灯丝正立、放大的虚像;
适当增加凸透镜与灯泡的距离,在墙上看到灯丝倒立、放大的像,继续增加凸透镜与灯泡的距离,在墙上又能看到灯丝倒立、缩小的像。
板书:1、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做实像。
2、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u);
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v)。
二、新课教学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也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还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凸透镜成不同的像时,像距、物距和焦距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
为了准确地测量出物距和像距,我们这个实验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光具座。
① 如何测量物距和像距?
② 强调:实验时,凸透镜中心,烛焰中心及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探究活动一:倒立缩小的像
像的性质 物距(u)/cm 像距(v)/cm
倒立缩小的像
问题:
(1) 物距与焦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2)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像与物是在同侧还是异侧?
(3) 物上、下移动,光屏上的像怎样移动?
(4) 用书本将透镜上半部分遮挡起来,像有什么变化?
(5) 对调蜡烛和光屏,成什么像?
结论: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 应用:照相机 探究活动二:倒立等大的像 像的性质 物距(u)/cm 像距(v)/cm 倒立等大的像 讨论: (1) 物距与焦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2)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像与物是在同侧还是异侧? 结论: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探究活动三:倒立放大的像 像的性质 物距(u)/cm 像距(v)/cm 倒立放大的像 讨论: (1) 物距与焦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2)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像与物是在同侧还是异侧? 结论:当f2f。 探究活动四:正立放大的像 像的性质 物距(u)/cm 像距(v)/cm 正立放大的像 讨论: (1)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2)像与物是在同侧还是异侧? (3)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结论:当u 应用:放大镜 根据以上讨论,你能不能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呢? 板书: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v=u,物像异侧; 当f2f,v>u,投影仪,物像异侧; 当u 讨论与交流:实验中你还有哪些新发现? 问题讨论,引申拓展: (1) 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什么?实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2) 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什么?虚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3) 凸透镜成像时,什么情况下物像异侧?什么情况下物像同侧? (4)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如何变化?像的大小又如何变化? (5) 某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这是什么原因? 补充:课本 最后一段文字:a、两倍焦距处是物体成缩小的像还是放大的像的分界点; b、一倍焦距处是物体成倒立实像和正立虚像的分界点; (6) 你能否想出两种方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7) 当u=f时,凸透镜能成像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与透镜的距离为16cm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8cm C、12cm D、16cm 2、见《创新作业》 第7题 四、布置作业: 课本 1、2、3、4、5 五、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教学难度大,应分为两个课时进行。重点应放在实验探究上,以问题为主线,可以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起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所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学会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过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与归纳 。 [教学用具] 蜡烛、凸透镜、火柴、刻度尺、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光具座、光具盒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结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凸透镜除了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以外,它也能成像。哪,到底是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正立的像?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倒立的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板书标题) 二、新课学习 1、根据前面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正立的像?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倒立的像?为了表述得比较清楚,我们先熟悉下面这样几个概念:放大、缩小、正立、倒立、实像、虚像。 2、教师在学生做出成像条件的猜想后,组织学生利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进行探究。 3、组织学生探讨使用这些器材在桌面上做实验不是很规范,也不是很精确,所以,人们设计出一个专门来完成这种探究的器具叫光具座。启发式光具座和光具盒中器具的科学性。 4、指导学生利用光具座完成探究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这些探究问题可以板书在黑板上,也可以印成学案发给学生)。 ⑴光屏上能不能找到像?什么条件下(什么距离时)光屏上便找不到像? ⑵当光屏上的没有像时,从逆着光线的传播方向去观察,能不能看到像? ⑶光屏离凸透镜怎样的距离时,光屏上便能出现像,此时,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⑷什么条件能成既倒立又放大的像? ⑸什么条件能成既倒立又缩小的像?把数据记入表格: 像的特点(或像的性质) 物距 像距 焦距 成倒立、缩小的像时 成倒立、放大的像时 成正立、放大的像时 5、组织学生把猜想与实验结论结合起来进行归纳,并板书结论。 6、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实像和虚像的区别(这个内容可以在上一章学,上一章学习后,此处只要归纳一下,然后用表格指明即可) 实像 虚像 共同点 都能用眼看到 不同点 ⑴能成在光屏上 ⑵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⑴不能成在光屏上 ⑵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举例 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 7、展示课件内容,组织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8、组织学生讨论: ⑴凸透镜成虚像与成实像的分界点。 ⑵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与成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 ⑶讨论把凸透镜挡住一半,像有怎样的变化? 9、组织学生完成简单的形成性练习。 10、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投影仪、放大镜的使用: ⑴选择某组同学与老师一起带领大家完成投影仪的调节工作,共同评价字的放大与亮度的价值取向。 ⑵平放投影仪,翻开反光镜,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像的运动方向的不同;观察一只苍蝇模型在凸透镜上和玻璃板上时投影的效果。 ⑶让学生用蜡烛、凸透镜体验放电影时物体与像的运动情况、体验用手把一半透镜遮挡后的成像情况。 ⑷再让学生体验在一定条件下凸透镜才能算是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三、本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知道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会从现象中归纳 出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过程】 1.实验引入 演示本中实验,根据实验现象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阅读本,知道物距、像距 引导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影响因素作出猜想 2.实验探究 帮助学生认识并组装实验台上的器材,分析实验的步骤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 次数像的性质焦距 f/cm物距 u/cmu与f 关系像距 v/cmv与f 关系 1倒立缩小的'实像 2倒立等大的实像 3倒立放大的实像 讲解:当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没有像时,把光屏取走,透过透镜看蜡烛,并完成下表。 实验 次数 像的性质焦距 f/cm物距 u/cmu 与f 关系像距 v/cmv与f 关系 4正立放大的虚像 不填不填 3.分析与认证 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像;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 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4. 评估交流 学生阅读本,讨论本的相关问题,尤其要鼓励学生讨论自己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 5.典型例题 例1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 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图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 焰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相关文章: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08-1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11-04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稿11-05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04-2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03-26 物理凸透镜教案12-30 平面镜成像教案06-17 《规律》教案06-02 《规律》教案04-13 《找规律》教案03-26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3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