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扁鹊治病教案

扁鹊治病教案

时间:2024-01-27 11:00:08 金磊 教案 我要投稿

扁鹊治病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扁鹊治病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扁鹊治病教案(通用15篇)

  扁鹊治病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理解“拜见、理睬、毫不在意、邀功请赏”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我知道同学们读过不少课外书籍,特别是寓言故事,对吧。那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另一个寓言故事,(展示课题)20 扁鹊治病。看看能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

  3、了解扁鹊并质疑课题。

  (1)扁鹊治病,扁鹊是谁呀?(师生共同简介)

  (2)根据“治病”质疑:扁鹊给谁治病?怎么治病的?治好了吗?……

  3、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这个寓言故事吧!

  (二)、读文学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出示字词,谁来把这些生字读音需要注意的地方给大家提个醒?(如:睬的声母是c,不是sh。)那在写或记的时候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如:(毫---豪雀---鹊……)

  3、采取各种形式的读生字词。并出示文中的词语开火车读。

  4、分组读课文,师生集体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想好以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把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扁鹊治病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4、了解寓言的特点,激发阅读语言的兴趣,课后自己读寓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寓言的特点,激发学习寓言的兴趣。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

  3、指导带着理解,有感情读课文。

  4、正确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文字投影、纪昌和扁鹊的资料。

  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学习生字,读准重点词语。

  3、学习第一则寓言,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以前的语文课当中,学习过哪些寓言故事?哪篇寓言故事给你的印象最深?你知道寓言有什么特点吗?

  二、教师随机引向深入

  对呀。寓言故事确实是我们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文学形式。有人这样评价寓言:“寓言是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很多的东西来;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地比喻做成。这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寓言故事,看看这个魔袋能带给我们什么。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读准以下字词

  出示课件: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蔡桓公、梭子、绑住、虱子、百发百中

  四、学习第一则寓言《纪昌学射》

  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什么?还想了解什么?(此处可结合学生课前查找的资料作简单介绍)

  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2、自己流利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⑴读文后,概括:纪昌想拜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让他下功夫练习眼力,飞卫照着他的话一一做到,最后成了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⑵思考:

  在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

  学生会问:飞卫为什么不教纪昌射箭,而是要他先练习眼力呢?

  纪昌为什么用梭子和虱子来练习眼力呢?

  ⑶结合学生的主要问题,先弄清飞卫为什么不教纪昌射箭,而是要他先练习眼力呢?

  第一:指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飞卫让纪昌练习怎样的眼力呢?

  (一是“眼睛牢牢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把一件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

  第二:想一想:

  飞卫为什么要这样要求纪昌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只要有道理,符合客观实际,不做统一答案要求)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飞卫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好老师,不愧为名师)

  第三:纪昌按老师的要求一一去做,这一练就是好几年:

  在这几年的枯燥的眼力练习中,纪昌又是怎样做的呢?默读2、3自然段,划出纪昌是怎样练习的?把自己读后的感受写在旁边。

  学生交流:教参书中139页。

  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体会。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中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四: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纪昌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决心、恒心、毅力,与他成为一名射箭高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五:重点指导朗读2、3自然段:

  读出寓言夸张地描写,仔细揣摩人物行为心理,进一步理解体会人物形象。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结合生活实际,你能举例说说吗?

  五、老师总结谈话

  要我说呀,寓言还是智慧的花,哲理的诗,神奇的魔袋,今天,你能从这只魔袋里取走什么呢?

  (引导学生谈出这则寓言的收获,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见解。)

  扁鹊治病教案 3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的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扁鹊图),教师配乐讲故事。

  师:战国时期,有个医术高超的医生,叫扁鹊。有一天,扁鹊和徒弟行医路过虢国,虢国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虢国上下一片哀痛!扁鹊觉得十分奇怪,请求进宫察看。没想到,经过他的治疗,太子竟然活了!从此,神医扁鹊的美名家喻户晓!天下人都知道了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2、你从故事中了解了什么?随机板书:扁鹊

  3、揭题:今天就来学习一个有关扁鹊的寓言故事。板书:扁鹊治病

  二、初学课文,自读自悟。

  1、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出示要求: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②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

  ③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扁鹊和谁之间的故事?是个怎样的故事?

  2、检测反馈:

  ①认读字词。

  ②这篇课文讲了扁鹊和谁之间的故事?是个怎样的故事?

  3、小组合作,提出疑问并解答较容易的问题。

  师:4人小组内共同探讨,看看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碰到容易的问题,组内同学可以直接解答。把你们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写下来。

  4、梳理学生的疑问。

  三、细读课文,解决问题。

  1、从哪儿看出蔡桓公对扁鹊的`话不相信呢,请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一划。

  2、交流:

  ①出示“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a: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

  b:体会一下蔡桓公在说这话时的态度怎样?

  c:指名朗读,评读。

  d:学生齐读。

  ②说一说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蔡桓公不太相信扁鹊的话呢?

  ③交流:

  句子二: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出自己的高明。从这句话你又体会到什么?

  句子三: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蔡桓公心里怎么想?

  句子四: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怎么想?

  ④扁鹊一次次来给蔡桓公治病,为什么蔡桓公会不相信他呢?

  ⑤从这里看,你觉得蔡桓公怎样?

  3、细品扁鹊劝告蔡桓公的句子,体会扁鹊的为人。

  ①找一找扁鹊劝蔡桓公的句子。

  ②自由读一读三个句子。从中你有什么体会?

  ③为什么扁鹊三番五次劝告蔡桓公治病呢?

  ④指名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当时扁鹊的心情。

  ⑤学生齐读课文。

  ⑥你怎样看扁鹊呢?

  4、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过渡: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掉了。他为什么跑了,扁鹊心里在想什么呢?你从文中哪个句子体会出来的?

  ①投影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里,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②读这句话,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扁鹊治病教案 4

  一、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学习这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的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人食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生病自然要看医生,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医生,他是谁呢?请听下面的故事。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厥”(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师: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干什么职业的?

  用我们平时的一个词语我们叫扁鹊:(神医)

  用我们书上的一个词语我们叫扁鹊:(名医)

  (由“神医”引出课文中的“名医”一词,并板书)

  师: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请同学打开书,轻声读课文。

  2、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扁鹊是名医,蔡桓公却病死了,扁鹊是否徒有虚名?围绕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字,词,句,并做好批注。

  (1)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找到“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说”这里的他只站着看了一会,就可以知道他皮肤上有病,说明他医术高明;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知道他的病情,说明他确实是名医。

  (老师相机介绍:相传扁鹊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中医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

  (2)、对于蔡桓公的死,名医扁鹊怎么解释解释?

  1、(大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

  (指导朗读,可以采用个人读与齐读想结合的方式)

  2、名医似乎名不虚传,但是蔡桓公确实死了,想一想蔡桓公的病经历了几个阶段?(四个阶段)你是怎么找到的?

  读词的方法:能够治好——可以治好——还能治好——只能等死

  读标点的方法:(分号)

  把这几个词放回文章中,你想到了什么?(小病不及时医治会成大病)

  把这几个词放在生活中,你想到了什么?(小的错误不及时改正会酿成大错——防微杜渐)

  (这里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寓意,同时介绍读书方法:由此及彼地读书,孩子们会越来越聪明。)

  3、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前后不过月余,他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虽悄然不觉,却来势凶猛,导致蔡桓公之死的根源是谁?(蔡桓公)(以下分析人物的性格:扁鹊——医德高尚;蔡桓公——固执)让我们的眼球再次聚焦蔡桓公,看看他的表现怎样?请同学们拿起笔,仔细地读,边读边勾画。(学生很容易找到下面一些句子)

  (1)“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蔡桓公对扁鹊的话不以为然,嫌他胡说自己有病而生气、愤怒。

  (2)“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派人去请扁鹊”。

  “奇怪”,是奇怪扁鹊的行为不同以往──掉头跑了,不再讲自己有病,直到听了扁鹊的解释,也无动于衷,病入膏肓后再找扁鹊,是说他开始相信扁鹊说的话了。

  (3)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体会扁鹊的医德高尚)

  (4)“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不久,蔡桓公病死了。”这些带有时间的`句子,隐含着写出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前后不过月余,蔡桓公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虽悄然不觉,却来势凶猛,暗含了要防微杜渐的道理。并且,从扁鹊在月余时间,不管蔡桓公的态度怎样,几次来提醒蔡桓公的病情,劝戒他及时治病,足见其医德的高尚。

  从蔡的一言一行中你读出了什么?(固执)

  固执是他的思想,真好,你从一个人的言行看到了(思想)。

  (同时介绍写作方法:在我们作文的时候一个人的思想可以通过他的言行来表现)

  4、相机指导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好。(扁鹊的话——诚恳耐心。蔡桓公——固执,傲慢。)

  (四)拓展

  如果你就是20xx多年前的见证者,你就是蔡桓公的左右手,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幕又一幕,你会向蔡桓公进言什么?请你拿起笔在书上写下来。(学生汇报)

  (五)交流受到的启示。

  蔡桓公本来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

  (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己见等道理。)

  (六)结束语:

  孩子们从这篇课文里懂得了这样多的道理,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寓言的魅力。

  扁鹊治病教案 5

  课时目标

  1、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抓住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扁鹊有了一些什么了解?

  3、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称作名医?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读

  1、说扁鹊是名医,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能说明扁鹊是名医的有关语句。

  2、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找到“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说”这里的他只站着看了一会,就可以知道他皮肤上有病,说明他医术高明;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知道他的病情,说明他确实是名医。老师相机介绍:相传扁鹊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中医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

  3、扁鹊既然是名医,可蔡桓公为什么却死了呢?关于这一点扁鹊是怎么解释的?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扁鹊所说的那段话。(采取多种形式的读)

  4、想一想蔡桓公的病共经历了几个阶段?(四个阶段)哪四个阶段?(师引导读四个分句)

  5、在扁鹊看来,蔡桓公最初只是病在(皮肤——板书),皮肤上的这点小病可以怎样医治?也就是说蔡桓公此时的病只用最简单的方法——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为了使板书简洁清楚,我写成“能治”,(板书“能治”。)

  6、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公却是怎么对待的呢?是哪个自然段讲的?理解“毫不在意”,他还怎么说?(理解“邀功请赏”)你认为蔡桓公为什么会这样说?

  7、蔡桓公不但不相信自己有病,还不相信扁鹊说的话。所以他拒绝医治。可扁鹊说了,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通过我们前边的学习,已经知道蔡桓公的病正如扁鹊的推断,在不断地向体内发展,那到底发展到过身体哪些部位?是否能够医治?蔡桓公分别是怎么对待的.?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个句子结合三、四自然段仔细读一读,想一想,勾一勾有关词句。

  8、蔡桓公的病发展到过身体的哪些部位?(请学生板书——皮肉、肠胃、脊髓)他们分别处于什么阶段?(生板书——可治、还能治、等死)当病在皮肉间时,蔡桓公怎么对待的?生板书——假装没听见,你猜他这时在想什么?当扁鹊告诉蔡桓公病在肠胃而且仍可治时,蔡桓公却——生板书:满脸不高兴,9、扁鹊最后一次见到蔡桓公时,蔡桓公的病已经发展到脊髓,只能等死,课文哪里讲了这部分内容?齐读五自然段的前两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10、生质疑解难:扁鹊为什么看到蔡桓公就跑?蔡桓公为什么觉得奇怪?

  三、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蔡桓公本来患的只是皮肤上的小病,为什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抱病死了呢?(使学生体会到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道理。)

  2、同学们把这个故事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想,你还会明白什么?(要防微杜渐)

  四、结束语:

  一个短短的寓言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这么多的道理,我想这就是寓言故事能经久不衰,深受大家喜爱的真正原因吧!同学们课后有时间一定多读读寓言故事,其中的深刻道理会助我们健康成长的。

  扁鹊治病教案 6

  教学要求

  1. 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 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3. 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课时布置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读音和区分字形。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3. 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教具准备

  1. 查资料了解扁鹊和蔡桓公的生平。

  2. 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0)

  1.自读课文,留心生字新词的读音。检测正音。

  2.提出自身还不理解的词语,交流理解。

  3.用自身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简介扁鹊生平。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读(20)

  1.同学们想把这个寓言故事演一演吗?

  (引导明确要演好故事,必需先精读课文。)

  2.自由分组,研读课文,想想:要注意哪些地方才干把故事演好?

  3.全班交流,读悟结合。演好故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⑴发现时间的变化,即时间顺序:一天——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几天——五天以后。

  ⑵弄清蔡桓公病情不时恶化:病在皮肤——发展到皮肉之间——发展到肠胃里——深入骨髓——浑身疼痛而死。

  ⑶注意扁鹊拜见蔡桓公神色动作的变化:站了一会儿——只好退出——连忙退出——立刻掉头就跑——最后跑到秦国。

  (鼓励展开想象。注意精读第5段。)

  ⑷注意蔡桓公语言、神色的逼真:

  ①豪不在意,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请赏。“

  ②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③满脸不高兴。

  ④觉得奇怪,派人去问原因。

  ⑤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

  ⑥病死。

  (注意透过这些词句走进蔡桓公的内心世界,指导读出感情。)

  三、课堂小结(3)

  四、安排作业(5)

  1.写本课生字新词。

  2.复述课文内容。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8)

  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和书写。

  2.指名用自身的话讲述故事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扮演评价(20)

  (强调扮演和评价都要紧扣课文内容,最好能展开想象。)

  1.小组合作,分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彩排。

  2.扮演评价:是否理解了解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是否鲜活等。

  三、感悟寓意,拓展延伸(7)

  1.这个寓言告诉俺们一个什么道理?

  (讳疾忌医十分有害)

  2.你从故事中还得到了什么启示?

  (比方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自身的坏习惯、坏毛病要尽早改掉等。)

  四、安排作业(10)

  1.看拼音,写汉字

  shì tàng pài yāo bài

  解( ) 敷( ) 指( ) ( )请( )见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天,扁鹊第( )蔡桓公,他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告诉蔡桓公皮肤上( )。过了十来天,扁鹊第( )次拜见蔡桓公发现他的病已经发展到( )之间了。十来天之后,扁鹊第( )次拜见蔡桓公告诉他的病已经发展到( )里。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因为蔡桓公的病已经( ),无药可治了。

  板书设计

  扁鹊的诊断 蔡桓公的反应

  扁 病在皮肤 豪不在意

  鹊 病在皮肉之间 假装没听见 讳疾忌医

  治 病在肠胃里 满脸不高兴 十分有害

  病 病在骨髓 觉得奇怪

  结局在意料之中 浑身疼痛而死

  扁鹊治病教案 7

  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本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主要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这篇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生字词和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生字词以自学为主。本篇寓言浅显易懂,学生在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教学中要突出道理,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读出人物心情、态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纸、练习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揭题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身体难免会出现小状况,比如头疼、肚子疼、感冒。当你生病了,你通常都是怎么做的?(学生说自己的做法)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名医,来学习和这位名医有关的一则寓言故事——扁鹊治病。(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自己的看病、治病经历说开去,引出本课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自主学习

  1.预习情况了解

  学生是否根据导学案的引领标段落、划生词,对于阅读感受或疑惑是否做批注。

  2.检查自主学习(出示课件)

  (1)生词朗读(主要检查成绩处于下游的7号或8号学生)。

  (2)词语的理解。

  (3)课文内容的了解。

  【设计意图: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引领,已在课下进行个人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所以在新受之前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及进一步的指导。个人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开展,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三、合作交流

  1.合作交流:扁鹊与蔡桓公见面,每次扁鹊和蔡桓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小组内读一读对话,朗读时把人物的态度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展开组内交流,学生说自己的疑惑或看法,其他学生或质疑或补充,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交流成果。通过组内交流,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处于下游的7号和8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交流汇报

  (1)教师以抽签的方式选出汇报组。

  (2)被抽中小组长在小组长带领下整体汇报。

  汇报建议:①一共有几次见面。

  ②每次见面分别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③每次见面中,扁鹊的态度是怎样的,蔡桓公的态度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本部分是合作交流的延续。选取一个小组整体汇报时,小组成员中有的回答问题,有的进行及时补充;汇报完毕后其他小组或赞同,或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促成三维目标的统整融合】

  3.朗读扁鹊和蔡桓公的话,在朗读中体会任务的态度变化。

  四、成果展示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两个环节活动的开展,看来大家对于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态度的变化已有深刻理解。下面我们要演一演这则寓言故事,看哪个组更生动地重现扁鹊治病。(课件呈现展示建议)

  2.小组排练故事

  (1)小组长组织选取角色扮演者。

  (2)小演员试演,其他成员指导。

  3.教师抽签决定有机会上台演出的小组。

  4.小组演出。

  扁鹊治病教案 8

  设计理念:

  《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故事文字简练形象,寓意深刻。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如蔡桓公对扁鹊的几个态度的变化,让人回味无穷。新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文本,增加积累;超越文本,凸显主题。”从而发展语言,提高思维。另外,本文是古文翻译而来的,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古文,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古文,让学生和古文“第一次亲密接触”,力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学古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拜见”、“名医”等词语的意思。

  2.展开合理想象,把课文句子补充具体、生动。

  3.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阅读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名医”,导入新课

  1.抓住“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介绍扁鹊。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名医”(板书:扁鹊)。一起读一读他的名字。

  师:扁鹊真名叫秦越人,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他救死扶伤,而且能做到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要说扁鹊在医学上最大的贡献,还是他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望”指的就是看病人的症状,“闻”指的就是闻一闻病人身体的味道,“问”就是询问病人一些问题,“切”就是为病人把脉。扁鹊所创的“望闻问切”四大诊法,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还被中医沿用,说明扁鹊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医生。让我们怀着敬意,再叫一叫他的名字。

  2.出示课题。

  师:这样一位神医,却有人不相信他的医术,不让他治病,他是谁?(板书:蔡桓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扁鹊治病》这个寓言故事。

  【设计意图:用扁鹊的医术高明导入,并提出问题──有人不让神医治病,意为在让学生了解扁鹊这个人的同时,也对课文内容打上个问号,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如果读完一遍,老师还没有叫停,就接着读第二遍、第三遍。

  2.指名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教学生字词。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记起来太麻烦了,你能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设计意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一定难度,教师注意了提问的方式,把生硬的“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换成了“用简单的话告诉我们故事在讲什么”,在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考方法的指导,降低了难度。】

  三、抓住“名师”,读悟感知

  通过几个同学的叙述,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作者把想说的话、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放在了故事中。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1.出示第一自然段: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理解“名医”:什么叫名医?(有名的医生)那么有名的老师叫──名师,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叫──名嘴。

  2.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扁鹊是一位“名医”,那么课文中一定会有很多句子可看出这一点。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表现扁鹊是一位名医的句子。

  【设计意图:构建大的阅读话题,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进行思维训练、语言积累。学生围绕“名医”展开学习。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分板块进行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A.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你从哪儿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站了一会儿、小病、发展)

  师:扁鹊仅仅是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了蔡桓公皮肤上的.小病,真是医术高明啊!(板书:医术高明)

  B.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你从哪儿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

  师:扁鹊也许只看了一眼,也许只看了两眼,就已经知道蔡桓公的病情发展,真是医术高明的医生!

  C.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师:这个句子很长,很难读,又很重要。它集中体现了蔡桓公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方式由简单逐渐变得复杂。扁鹊只用了“望闻问切”中的“望”就完成了诊断。真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D.扁鹊三次请求给蔡桓公治病。

  如果学生没有提问,教师就引导:医术高明就能成为一位名医吗?扁鹊一次又一次地要求给蔡桓公看病,可以看出什么?(学生讨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生才叫名医。(板书:医德高尚。)

  师:也许医术高明的医生很多,他们不一定都能成为“名医”,只有像扁鹊那样,既拥有高明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才是真正的“名医”。

  3.既然有这样一个“名医”为蔡桓公治病,为什么蔡桓公最后还会病死呢?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与蔡桓公病死原因有关的句子。

  4.交流。

  A.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朗读。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请你们想象一下,蔡桓公说这句话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动作、神态?

  【设计意图:语文课要上得有语文味,就应该立足文本,文本没有写蔡桓公说话的表情、动作、神态,而让学生在想象补充中了解蔡桓公对扁鹊的态度,则可达到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

  B.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不相信)

  C.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句子写得很简单,你能不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气时的样子?

  5.因为对扁鹊的不信任、不高兴、不理睬,蔡桓公一次又一次拒绝了扁鹊治病的请求,最后他后悔了吗?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

  指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蔡桓公相信他是一位名医了?(抓住“请”字理解蔡桓公的后悔。)

  当蔡桓公要去请扁鹊治病的时候,已经过了医治疾病的最佳时机,扁鹊走了,病入膏肓、浑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你想象一下,此时此刻,蔡桓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交流。(师归纳:后悔莫及、百感交集、痛苦不堪、防微杜渐、讳疾忌医)

  【设计意图:课堂练笔要紧紧围绕文本进行。这个环节的设计,围绕“蔡桓公的懊恼”展开,在学生的写作中,自然而然会把寓言故事的寓意包含在内,突破了教学难点,融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为一体,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四、理解寓意,初识古文

  1.你觉得蔡桓公是个怎样的人?(傲慢、固执、不听劝告)

  2.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可以从蔡桓公之死得到哪些教训?(教师归纳板书:防微杜渐、讳疾忌医)

  3.介绍作者韩非。

  通过这个寓言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变得比半个小时前更聪明了。在欣喜之余,我们还要感谢本文的作者──韩非。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他。

  课件出示韩非资料。

  4.阅读韩非的原文。

  我们今天学习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就是出自《韩非子》。大家都知道,古人写文章都带有“之乎者也”,读起来比较难懂。而我们课本中的故事是人们翻译后的白话文,我数了一下,课文的字数是436个字,这样生动的一个寓言故事,你们猜猜韩非用了多少个字来写?韩非仅仅用了198个字,还不到原文的三分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读读原文的第一段(课件出示):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jià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

  师:能读得懂吗?老师说一句课文的句子,看看你们能不能在这篇古文中找到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生找句子,对比读,谈感受。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教师在教学中用“对比读”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文简洁生动的特点,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推荐阅读书目:《古文观止》、《伊索寓言》。

  扁鹊治病教案 9

  一、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cou4)理的部位。他劝齐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敷、烫、骨髓、无能为力”等词语。

  2、能够联系上下文,品味人物“言行”,揣摩人物心理,体会人物形象。

  3、感悟“防微杜渐,不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品味人物“言行”,揣摩人物心理,体会人物形象。

  四、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好!大家对我这个新老师肯定很好奇,所以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厉,大家可以怎么称呼我。我想这节课咱们会合作得很愉快,对吗?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3)

  引语:同学们,我先给大家引荐一个人,请看黑板,师板书:扁鹊。有人认识他吗?(抽2、3个同学发言)那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这位神医有关。师把板书写完整。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了解大概(6)

  师:《扁鹊治病》这篇课文会向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把书翻到141页,大声地去读读课文。注意读的过程中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生读,师巡视。

  交流讨论:

  1、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名医扁鹊三次拜见蔡桓公,请求给他治病,都遭到拒绝。第四次,扁鹊知道蔡桓公病入膏肓,不再请求治病,结果,蔡桓公病死。)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扁鹊和蔡桓公)能谈谈你对他俩的初次印象吗?(扁鹊医术高超,蔡桓公自负、固执)

  过渡:咱班同学真能干,读了一遍课文就了解了这么多的内容。不知生字词掌握得如何?文中有几个词语想出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2、学习生字词

  抽两位同学读,重点指导“大”,念dai时是戏曲、旧小说中对国王或强盗首领的称呼;念da时是古代对国君、诸侯王的'尊称。“桓”与“恒”的区别。量词“剂”,联系永康方言理解。

  全班齐读。

  (二)再读课文 体会人物形象

  过渡:从前面同学们谈的故事的内容中,我们了解到扁鹊几次去拜见蔡桓公?(四次)师板书:1、2、3、4。四次拜见,扁鹊都说蔡桓公身上有病,还具体说出得的是什么病?(是皮肤病、皮肉之间、肠胃里、骨髓)那这样是不是就可以说扁鹊是一位神医呢?还有扁鹊三次请求治病,都遭到蔡桓公的拒绝,那蔡桓公是不是真的是一位自负、固执的国君呢?口说无凭,还是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到2200多年前的齐国皇宫的现场去看看吧?大家先去看看扁鹊的第一次拜见。出示课件: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看扁鹊第一次拜见的全过程,想想:扁鹊是不是真的医术高超?(是,从“站了一会儿”时间之短可以看出。)你能以读代讲把扁鹊的医术高超读出来吗?这句话你除了看出扁鹊的医术高超,还有没有看出其它的?(扁鹊对蔡桓公的态度很诚恳)让学生读出来。

  师:面对这样一位神医的诚恳请求,蔡桓公是怎样表现的?谁能把蔡桓公的表现读出来。(生读)我听出蔡桓公有点不高兴。同学们,你们从这位同学的朗读中你听出什么?还有谁愿意读当当蔡恒公的?(抽3位)

  师:咱班有医术高超的扁鹊,有自负,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蔡桓公,让我们把历史重放好吗?(分组朗读第二段,男女生对读)

  2、学习第三、四段

  师:通过亲眼所见第一次拜见,加深了我们对这两个人物的认识。那第二次、第三次拜见,过程是跟第一次一样的,对吧?那这样好了:这两次,你们自己去了,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去看第几次,并且自由选择同伴。一个人去也可以,结伴而行也行。不过回来之后得汇报一下,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好吗?出发了。

  汇报交流第三段:

  让学生先说他们看到的、听到的。让他们演一演。演的过程中,老师现场采访:当学生说到:“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时问:“扁鹊,要不治还会加深,这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理解“还会加深”意思是病由原先的皮肤病发展到皮肉之间,如果不治,病情还会继续严重起来。)蔡桓公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问:“大王,您为什么不高兴,不理睬扁鹊呢?”(挖掘蔡桓公的内心真实想法)

  汇报交流第四段:

  当学生说到蔡桓公非常不高兴时,如果学生把蔡桓公的动作、神态都说完整了,师:哦,原来蔡桓公当时是这样不高兴的,你呀说得好,演得也好,都可以当专业演员了。如果学生没说,那引导:你刚才看清楚蔡桓公怎么不高兴了吗?

  3、学习第四段

  师:扁鹊一次又一次地诚诚恳恳地劝告,都被蔡桓公拒绝了,这个蔡桓公还真是——固执、冥顽不灵。然而,这个扁鹊也真是的,人家都不领你的情,次次给你吃闭门羹,次次给你脸色看,为啥还去呢?可见这扁鹊不仅仅是医术高超,而且——医德也高。(让学生答。)

  因此,又有了第四次拜见。一起来看看第四次拜见。

  4、学习第五段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看看扁鹊的第四次拜见,想想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扁鹊医术的高超:从“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可以看出。扁鹊解释病理的那段话。)

  重点讲解扁鹊解释病理的那段话用词的准确性。如果学生说到了,师再强调一下。如果没讲到,这样处理:扁鹊解释病理的这段话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用词很准确。出示课件:大家请看红色的这几个词:皮肤病——就能够治好,可见治起来很容易;皮肉之间——可以治好,说明治起来也不难;肠胃里——也还能治好,这比前面稍难,但也能治好;而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说明再也无能为力了。病由轻到重,治起来也由易到难。叙述条理清晰,用词准确恰当。齐读这一段。

  (三)拓展延伸 深化主题

  师:四次亲临现场,让我们对文中的两个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不久蔡桓公真的如扁鹊所言,病入膏肓,疼痛难忍。同学们,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蔡桓公,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总结出“防微杜渐”和“讳疾忌医”)但,不管此时蔡桓公如何忏悔都为时已晚。我们班有没有类似蔡桓公的人啊?(没有)我们没有,并不代表别人也没有。让我们也学学名人,写些名言警句,提醒众人不要重蹈蔡桓公的悲剧,好吗?。如果时间不够,这样处理:把你写好的话回去让你们的老师组织大家再交流,好吗?。

  四)作业布置

  实际上,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许多寓言故事都阐明了深刻的哲理,成为人们不断自省的警钟,希望同学们课下也搜集一些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

  (医术高超) 扁鹊————————桓公 (自负、固执)

  (医德高尚)

  讳疾忌医

  防微杜渐

  扁鹊治病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3、明白这则寓言故事阐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①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举手。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里成长,从故事中有所收获。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2、齐读课题扁鹊治病。通过今天的学习要达成学习目标。

  二、设疑读文,明确任务

  1、学完第一课时,同学们的收获肯定很多。

  谁来回答

  神医扁鹊为谁治病?治病的结果呢?

  2、设疑:

  既然病人死了,作为医生,扁鹊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成

  立一个调查小组。我自告奋勇任组长。行吗?

  三、研读课文,阅读感悟

  1、直奔主题,调查的重点扁鹊治病的经过。

  2、(出示调查记录表)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调查表中病情记录的填写。

  诊断时间病情记录

  一天病在皮肤

  过了十来天

  病在皮肉

  十来天后

  病在肠胃

  从这三次的诊断记录上,你看出什么?(看来,病情在不断地发展,一次比一次严重。)

  (一)扁鹊劝说

  过渡:于是,扁鹊是一再劝说蔡桓公治病。

  咱们的调查指向扁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扁鹊劝说蔡桓

  公治病的语言?用﹏勾画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投影相机出示扁鹊三次劝说的语言。

  A.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B.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C.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1、请学生找到相关的语句。我们依次读一读这三次劝说,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1)病情越来越严重。

  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越来越严重的病情表现出来?

  (2)你还发现了什么?扁鹊一次比一次担心,心里非常着急。

  师小结:是呀,蔡桓公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剧,扁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来拜见,因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时医治的话随时就有生命的危险因为他知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因为他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足见扁鹊医德高尚(板书)。

  2、小组练读、赛读扁鹊劝说的句子。

  3、小组推选个别学生朗读。

  评价:我听出来了,你越来越担心;你的`劝说情真意切,如果我是蔡桓公一定会听你的了;你强调了这病的严重性,看来是非治不可了;你的劝说没有说服力,可不像一位名医。

  (二)蔡桓公的反应

  过渡:扁鹊情真意切,面对扁鹊的劝说,蔡桓公的反应如何呢?接下来,调查指向蔡桓公。

  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句子,用勾画出来。

  A、蔡桓公毫不在意地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B、蔡桓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C、蔡桓公听了满脸不高兴。

  1、扁鹊再三劝说,蔡桓公却是一再拒绝,请你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神态、语言(第一次:不相信自以为是)

  (2)神态(第二次:不理睬固执己见)

  (3)神态(第三次:不高兴讳疾忌医)

  2、自由练读,从读中体会蔡桓公的语言、神态和隐含的心理活动。

  3、小组赛读。

  (评价预设:真是龙颜大怒啊,蔡桓公火冒三丈了)

  (三)学生分角色朗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合作,通过朗读体会扁鹊与蔡桓公的心理活动。

  老师读叙述部分,男生读蔡桓公,女生读扁鹊。

  (孩子们的朗读已经再现了扁鹊治病的场景。)

  四、深化主题,揭示寓意

  过渡: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到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作为医生,他是见死不救呢?还是他一开始就没有医治的良方,根本是个没本事的庸医呢?

  1、下面我们齐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出示调查表)请各小组成员开展讨论,把调查表中治疗方案部分填写完整

  2、

  诊病时间诊断记录

  治疗方案

  一天

  病在皮肤

  热水敷烫

  过了十来天

  病在皮肉

  针灸

  十来天后

  病在肠胃

  服几剂汤药

  又过了十几天

  病在骨髓

  无能为力

  3、仔细观察病历的治疗方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对症下药、有药可治)扁鹊医术高明(板书)。

  4、思考:

  从皮肤病开始,明明是有药可治,最后连名医也无能为力,究竟是什么要了

  蔡桓公的命?(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讳疾忌医: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四、拓展想象,抒发感想

  1、过渡:现在该是我们调查小组出结论的时候了。我们的调查分析证明:蔡桓公的死,责任完全在在他自己。

  2、但凡成功的人,都善于反思。参与了这项调查以后,把这个故事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想想,我们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吸取什么教训呢?(1、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2、及时改正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惯。)

  五、总结,作业

  我们的调查小组工作进入下一个阶段。我们的新任务是:组内每个成员都担任故事宣讲员,把《扁鹊治病》这个故事讲给像蔡桓公这样的人听。接受新任务的同学起立,让我们用掌声迎接新的挑战。

  板书设计:

  治病

  扁鹊蔡桓公

  不听劝告

  医德高尚

  固执己见

  医术高明

  讳疾忌医

  扁鹊治病教案 1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的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过许多寓言故事,大家还记得吗?(指名说)这些寓言故事的共同特点是:言简意赅,小故事里蕴含着一个大道理。

  2、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板书课题:《扁鹊治病》,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扁”字上面是一个户字头,要写得扁一些下面注意是一横两竖;鹊字:喜鹊的鹊,右边是一个“鸟”字旁。)来,我们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反馈:(课件出示生字词:蔡桓公、理睬、敷烫、肠胃、几剂汤药、骨髓)(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指导书写“蔡”字。

  4、读了课文,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理解文本,感悟人物的鲜明特点。

  1、概括课文大意也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本领,你们能把一个故事读成了几句话,而老师听了你们的这几句话,脑海里就只剩下了这几个字!那看看这四个字,你有什么发现或有什么问题想问呀?

  预设;

  (1)为什么三个“劝”字一个比一个大呀?

  (2)扁鹊为什么“跑”了?

  2、那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故事。故事中扁鹊是怎样劝蔡桓公的?蔡桓公又有什么表现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4自然段,用“”画出扁鹊三次劝说的句子,用“__”画出蔡桓公表现的句子。谁来读读扁鹊劝说的话?(指名汇报)(课件出示扁鹊三次劝说的句子)

  A、“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B、“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C、“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请齐读一遍。(生齐读)仔细看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我发现了蔡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扁鹊越来越着急。越来越担心。)

  ★师:请你把扁鹊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吧。(指名读,评价)

  (评价我感受到了扁鹊一次比一次着急的心情,你真了不起。)(再指名学生读)

  评价:你也表现出了扁鹊一次比一次担心的情感,真不错。

  ★现在老师和同学们合作读一读他的这三次劝说。

  师:(引导朗读)扁鹊是一位名医,察觉到蔡桓公皮肤上有小病,于是,他好言相劝。

  生(朗读):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师:发现大王的病情加重了,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

  生(朗读):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师:看到大王的病越来越严重了,扁鹊心急如焚。

  生(朗读):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师:扁鹊的三次劝说,一次比一次着急,一次比一次担心。

  3、师:面对这样一位名医的.多次劝说,蔡桓公又是怎样的态度?(指名汇报,自由读)

  A、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B、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C、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扁鹊再三劝说,蔡桓公却是一再拒绝,当时他心里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交流,谁能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同桌交流讨论,指名汇报)

  课件出示;

  A、蔡桓公心里想: ,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B、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心里想: ,没有理睬他。

  C、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心里想: 。

  小结:是啊,人物的一举一动往往代表了他内心的想法,以后我们读书时应该试着从人物的言行去揣摩人物的内心。这时,你觉得蔡桓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不听劝告,固执己见)

  4、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真正读懂了扁鹊和蔡桓公。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朗读,读出我们的理解和感受。老师读旁白,男生读蔡桓公表现的句子,女生读扁鹊的话。(课件出示:三次看病过程的对话)

  5、又过了十几天,当扁鹊再一次见到蔡桓公时,他为什么跑了?我们来听听扁鹊的解释吧。

  (课件出示: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指名读,自由读)

  ☆读了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知道了蔡桓公的病是从小病……我知道了蔡桓公的病是一开始是可以治好的,但他不听劝告……我知道了扁鹊医术高明。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这就是读书的收获。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当一回扁鹊,谁能根据大屏幕上的这些关键词叙述一下扁鹊的解释。(指名说)

  四、揭示寓意,结合生活,迁移运用。

  1、孩子们,故事学完了,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课件出示:小练笔:我想对蔡桓公说)(学生自主汇报)

  2、是呀,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是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深而死的。(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发展(板书:杜),以致酿成大错,这就是(防微杜渐)。这也就是《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3、聪明的人会把学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学们,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能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指名说)

  4、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扁鹊治病》这则寓言,你们都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还有很多俗语格言也都是讲这个道理的,老师搜集了一些送给大家,相信你读了之后一定会有许多收获的。

  扁鹊治病教案 12

  【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本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主要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这篇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

  一次次通读课文后,文章中的两条主线显现出来:一条是扁鹊劝蔡桓公的句子,一条是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却不倾听别人建议的几次语言和神态的表现。教学中,两条主线并进,更能深入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对于文本,也做到了多元化解读。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基本达到要求,因此,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文是古文翻译而来的这一特点,引入古文,让学生和古文来一次“亲密接触”,使学生体验到学古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肠、烫、汤、睬”等生字。

  2.能用题目拓展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读好人物的对话。抓住人物对话,揣摸人物心理。

  4.懂得防微杜渐,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5.引入古文《扁鹊见蔡桓公》第一段,体味文言之美,感受学古文的乐趣。

  【教学重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体会人物的心理;反复地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练习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交流以前读过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明白寓言故事的特点----小故事,大道理。

  二、揭示课题,简介主角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2、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

  3、简介扁鹊。

  4、过渡:扁鹊是一位名医。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是中医的鼻祖,曾经治愈了大家认为已经死去的虢国太子,被誉为神医。可是有一位病人,居然让这位可以起死回生的神医束手无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大家一定会在《扁鹊治病》里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认读生字。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四、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想法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能不能了解扁鹊和蔡桓公的内心想法呢?

  生: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我觉得扁鹊是非常诚恳的想为蔡桓公治病。(带着感情读)

  扁鹊是名医,还应带着关心去读。(指名读)

  师:同学们从扁鹊的语言中体会到了扁鹊的内心,从他的动作又能体会到什么?

  找动词:“一会儿”体会到时间很短暂。

  师:是啊,扁鹊不愧是名医啊,只用了“望闻问切”中的“望”,而且是一会儿就看出蔡桓公有病,这可见扁鹊的医术高明。(板书:医术高明)

  2、再读读蔡桓公的语言,你能从蔡桓公的言行中体会到什么?

  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3、确实是一位自以为是的蔡桓公啊。刚才我们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件出示学法:品读言行——体会内心——感悟性格)

  师:大家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三次拜见的情形,你能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想法的变化了吗?

  五、自主学习后两次见面情形

  学生用以上方法自学,教师出示自学目标:

  1.扁鹊心情有什么变化?

  2.揣摸蔡桓公的心理?

  师:扁鹊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从语言体会到扁鹊越来越焦急。)

  (课件出示重点语句:)

  (引导朗读)扁鹊是一位有责任的名医,看到蔡桓公明明有病,却不肯医治,他急啊!

  看到大王的病越来越严重,他急啊!

  看到大王的病更加严重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他心急如焚。

  师:我们把扁鹊的.三次劝说放在一起,分男女生来读,要读出扁鹊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

  (男女生对读)

  师:可是蔡桓公呢,对扁鹊的劝告有什么表现?(不高兴。不屑一顾。)

  师:蔡桓公面对扁鹊一次又一次的劝说,会怎么想?

  学生交流

  师:扁鹊一遍又一遍说他有病,蔡桓公却一次又一次否认,蔡桓公怎么样?

  “固执己见”。(板书)

  师:我们把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得更深入了,扁鹊一次又一次冒死进谏,你觉得扁鹊怎样?

  有责任心。很高尚。很爱国。

  师:(小结)是啊,这都体现了扁鹊的医德高尚。(板书:医德高尚)

  师:(再次总结学法)那么作文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就是高明的写作方法。

  师:扁鹊第四次见到蔡桓公时,他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了。根据我们前面的学,完成一份蔡桓公的病历。(课件出示表格)

  (师引导读病历)

  师:蔡桓公是一个明君,他在位时到处招贤纳士,想有一番作为,可惜年仅44岁就病死了,蔡桓公死于什么呢?(不听别人的劝告,自以为是。)

  六、理解寓意,拓展延伸

  1.找到了死因,再看病历,刚开始只是微小的毛病我们用“微”来概括(板书),结果不治,不听劝告,病情渐渐加重,我们用“渐”来概括(板书),最后病死。这说明要活好,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要“防”啊(板书),用一个词来概括“防微杜渐”这充分说明了小错不改会量成大错。

  2.初识古文:通过这个寓言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这则寓言出自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韩非所著的《韩非子》。这样生动的一个寓言故事,课文用了436个字来写,而韩非仅仅用了198个字就讲清楚了。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原文的第一段(课件出示):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jià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

  3、我来读原文中的句子,你能不能找到课文中相关的语句呢?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激趣: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许多寓言故事阐明的深刻的哲理警示着每一个人,其实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寓言故事都是从古文中翻译而来,如:郑人买履,亡羊补牢等等。

  2.推荐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另外自己课下搜集一篇古文寓言故事,了解故事并熟读古文。

  【板书设计】:

  扁鹊、蔡桓公

  医术高明、自以为是

  医德高尚、固执己见

  防微杜渐

  扁鹊治病教案 13

  一、谈话导入,复习寓言,课题质疑。

  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

  生:好。

  师:那你们可要实话实说哟,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行吗?

  生:行。

  师:你们知道周杰伦吗?

  生:(诧异、兴奋、踊跃)知道!

  师:知道谢霆锋吗?

  生:(更踊跃)知道!

  师:(故做神秘状,强调)知道“罗爱丽”吗?

  (一小会儿犹豫后,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知道)

  师:知道的请举手。

  (几个学生举起了手)

  师:请你说一说她是谁?

  生:(有些羞涩地笑)是你!

  师:(惊奇)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几分得意地笑)刚才主持的老师说出了你的名字!

  师:(赞赏)你真是一个留心周围事物的孩子,善于发现,将来说不定会成为中国的名侦探呢!不知道其他的孩子是不是也像他那样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呢?老师想做一个小小的测试,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好像信心不够喔。

  生:(坚定、响亮)敢!

  师:(出示课件中的第一幅图片)请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请用一个词把你的发现概括出来。

  生:守株待兔。

  (师依次出示后两幅图片)

  生:拔苗助长,(思考一会儿后)亡羊补牢。

  师:你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祝你挑战成功!请你们再认真思考,刚才他说的这三个词语讲述的故事属于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哪一类故事?你发现了吗?

  生:(纷纷举手)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归类盘点词语。)

  师:好,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则新的寓言,题目叫《扁鹊治病》。(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师:请读一遍课题。

  (生齐读)

  师:学习时不仅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还要善于提出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去学习,才会提高学习的效率。看看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呢?

  生:我想知道扁鹊给谁治病?

  生:他是怎么治的呢?

  生:扁鹊是谁?

  师:学习中提出了问题后,我们可以采用很多方式去解决问题,你会采用哪些方式呢?

  生:可以查工具书。

  生:可以从课文中联系上下文找。

  生:可以查其他资料。

  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还可以上网查资料,上图书馆查资料,向老师、同学、家长和身边的人请教。今天,请允许老师帮你们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扁鹊是何许人也?(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示课件中扁鹊的图像及文字简介)

  师:“扁鹊”其实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古代人对所有名医的一个总称,他的真名叫秦越人……

  师:好,剩下的问题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你们自己来解决好吗?

  生:好。

  师:刚才你们在学习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但是这样还不够,还得善于积累,所以,老师准备了一份礼物送给你们,这是我平时积累的与医术和医德有关的几个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课件中的六个词语,生齐读)

  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医术或医德呢?

  (所有学生都沉默,无人举手)

  师:打开记忆的大门,好好想一想。

  (学生还是沉默,无人举手)

  师:看来,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积累,是吧?(部分学生点头)可见老师送给你的这些词语是多么珍贵呀!把他们抄写下来吧,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又正确。

  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妙手回春

  对症下药起死回生杏林春满

  (学生抄写词语)

  师:只有注意了积累,你需要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这就是善于积累的重要性。好,就让我们运用观察、思考、发现、积累这些学习方法来学习这篇寓言吧。(中段的课程标准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积累词语,教师在教学时不仅关注词语的积累,还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词语进行归类整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

  (出示自读要求一,主要解决生字、词语,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辅导。)

  2、再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二,主要解决初步疑问,概括课文内容,学生默读课文,师巡视辅导。)(教师在学生自读前告诉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读书加强自读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师:请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把课文内容说一说,谁来试一试?

  生:有一天,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师:你说到了故事的开头,谁还能说具体点?

  生:扁鹊说蔡桓公的皮肤上有点小病,后来蔡桓公病死了。

  师:你说到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谁能把中间的过程补充出来完整的说一说?

  生:有一天,扁鹊去拜见蔡桓公,说蔡桓公的皮肤上有点小病,劝他治病,蔡桓公不听,不让扁鹊给自己治病,他的病越来越重,后来就病死了。

  三、自读自悟,发现探究

  师:读书要注意方法,我们努力把一本书读薄,把一篇文章读成一段话,再读成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现在,请你仔细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最能体现课文的主要内容?(告诉学生如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

  生:第5自然段。

  师:请你们再看看,第5自然段中哪几句话最能体现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这几句话最能体现课文的主要内容: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师:为了方便你们学习,老师把他说的这几句话复制在了大屏幕上,请读一读。

  (出示重点句子,学生齐读。)

  师:请看这几句话中红颜色的几个词,你发现了什么?

  (边问边把“皮肤、皮肉、肠胃、骨髓”这四个词变为红色。)

  生1:我发现这些词都指的是人身上的一些部位。

  生2:我发现这些词都是从外向内变化的。

  师:请再看这几句话中划横线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边问边给“热水敷烫、扎针、几剂汤药”这三个词画上横线。)

  生:我发现这些词指不同的部位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

  师:请最后看这几句话中加点的词语,你又发现了什么?(边问边给“能够、可以、还能、无能为力”这四个词加上红点。)

  生:我发现了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的……(一时语塞)

  师:(补充)治疗的效果,是吧?

  生满意地笑笑。 (教师巧妙的把重点段让学生找出来,然后抓住词语的教学,把词语归类整理、理解,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师:即使蔡桓公的病从皮肤发展到了肠胃,也有办法治好,而且还有名医扁鹊在身边,最后还是病死了,该怪谁呢?

  生:(抢着说)怪他自己!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扁鹊要给他治病,他不让治。

  生2:因为扁鹊劝他几次他都不听。

  师:扁鹊劝了他几次呀?

  生:三次。

  师:每次是怎么劝的?找到扁鹊说的话读一读。

  生:第一次:“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第二次:“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第三次:“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师: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老师又把这几句话复制到了大屏幕上,请齐读一遍。

  (生齐读这三句话)

  师:仔细看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蔡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

  师:眼看蔡桓公的病越来越重,作为一个医生,扁鹊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

  生1:越来越着急。

  生2:越来越担心。

  师:那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这三次劝说,边读边体验他一次比一次着急,一次比一次担心的情感吧,谁先来试一试?

  (指名学生读)

  师:我感受到了扁鹊一次比一次着急的心情,你真了不起。

  (再指名学生读)

  师:你也表现出了扁鹊一次比一次担心的情感,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注意体现出扁鹊一次比一次着急的心情。

  (生齐读)

  师:那扁鹊是怎样诊断出蔡桓公生病了的呢?

  生:看出来的。

  师:仅仅依靠看就能诊断出蔡桓公生病了,你发现扁鹊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呢?

  生1:医术高超。

  生2:医术高明。

  师:虽然蔡桓公不听扁鹊的劝告,不愿接受治疗,但是只要还有一线治疗的希望,他都不会放弃,从这里你发现扁鹊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呢?

  生1:他是一个负责的医生。

  生2:他是一个尽职的医生。

  生3:他是一个有耐心的医生。

  生4:他是一个关心别人的医生。

  师:在这儿把“别人”换成哪个词会更准确呢?

  生:换成“病人”。

  师:对。由此可以看出,扁鹊既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又是一个医德高尚的医生。面对这样一个名医的多次劝说,蔡桓公为什么就是不听他的劝说接受治疗呢?(教师抓住人物的三次对话,反复体会人物心理,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心里饱饱满满。)

  生1:因为他认为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来显示自己的高明。

  生2:因为他没有觉得身体不舒服。

  生3:因为他认为自己根本没生病。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吧。

  生读与之相关的句子。

  师:像他这样不相信自己生病了,不愿意治病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讳疾忌医”,这是我送给你们的另一份礼物,请大家把它写下来。

  师:板书“讳疾忌医”

  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生1:蔡桓公不相信自己生病了,还很不高兴。

  生2:扁鹊劝他治病,他就是不听。

  师:那在生活中,我们要不要像他这样讳疾忌医呢?

  生:不要!

  (师在“讳疾忌医”前板书“不要”)

  师:蔡桓公是不是今天发病,第二天就病死了呢?

  生:不是。

  师:那他的'病情是怎样恶化的呢?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些词来说明他病情的变化过程吗?

  生1:严重。

  生2:深入。

  生3:加深。

  师:你们说到了一些,老师把你们的发现提炼整理了一下,再结合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列表如下,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蔡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

  生2:我发现蔡桓公的病是慢慢变严重的。

  师:那么“慢慢”还可以换成哪个词?

  生:渐渐。

  (师板书“渐”)

  师:如果蔡桓公要改变这个悲惨的结局,他应该怎么做?

  生1:应该从还是小病的时候就开始治。

  生2:应该早点治。

  师:说得好,应该在还是小毛病的时候就开始预防。

  (师板书“防”)

  师:当事物出现细微的毛病时就开始预防,是可以杜绝这种毛病渐渐变严重的,这种情况我们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呢?这个词里要包含“防”和“渐”字,你知道吗?

  生:(只有一个学生举手)防微杜渐。

  师:(惊喜)你真了不起,居然知道这个词,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好吗?

  生:我是从其他书上看到的。

  师:看看,这就是善于积累的好处啊,可以使人更聪明。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细微的错误、缺点、坏习惯时,我们要不要防微杜渐呢?

  生:要。

  师:在“防微杜渐”前板书“要” (教师紧紧抓住课文内容,通过语言的理解学习发现积累词语。)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的身边有没有像蔡桓公这样的人呢?能举例说说吗?

  生1:有一天,我穿得很薄,妈妈叫我穿厚点,我没听她的,还跑出去玩,结果感冒了。

  师:嗯,这就是不听妈妈正确的意见,结果感冒了吧。

  生2:有一次,我没有做完作业,组长叫我补上,我不听他的,后来被老师惩罚了。

  师:唉,要是你从一开始就听从组长的劝告,又怎么会被老师惩罚呢?同学们,在《扁鹊治病》这个故事中,扁鹊一心想救蔡桓公,可是没办到,假如你是扁鹊,你要怎样说才能让蔡桓公接受治疗呢?

  生1:我会给他讲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生2:我会一直给他说,解释给他听。

  师:假如你是蔡桓公,你又要怎么做才能改变自己悲惨的结局呢?

  生1:我会听从扁鹊的劝告,接受治疗。

  生2:我会问扁鹊为什么总是劝我治病。

  师:可是这一切都只能是一种假设了,如果你不想让这样的悲剧发生在你的身上,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生1:我想对自己说,以后要接受别人正确的劝告。

  生2:我想对自己说,要知错就改。

  生3:我想对自己说,有了小毛病要及早改正,不要讳疾忌医。

  生4:我想对自己说,不要像蔡桓公那样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

  师:你们说得真好,通过学习《扁鹊治病》这则寓言,你们都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老师还想跟你们推荐一些寓言,相信你读了后一定会有许多发现和收获。

  (出示课件图片及寓言名字,让学生边看边读题目,有“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愚公移山、郑人买履”)

  (培养学生学习、积累寓言的兴趣。)

  师:亲爱的同学们,真高兴和你们共同度过了快乐的一节课,我会想念你们的,再见!

  生:老师,再见!

  (这节课教师紧紧抓住词语教学设计所有的活动,朴实有效,在每个学习环节的设计都清楚明白的告诉学生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对中段的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学习、积累词语,训练语言得到落实。一开课从寓言的复习引入,再通过图画激发学生兴趣整理学过的寓言,然后通过课题的学习归纳出关于医生医术高明的词语,让学生抄写积累。接着通过重点段落对词语的归类学习,让学生对扁鹊的病所在部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归类体会,反复朗读体会病情的日渐变化。又从病情的变化引出三次对话,通过反复研读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立体感知,从而得到饱饱满满的体验。总结课文也抓住重点词语讳疾忌医、防为杜渐总结课文。教者在最后环节拓展活动时也是紧紧围绕词语的训练活动进行。从整个流程来看流畅、舒缓给人和谐之感,通过各个活动让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得到有效落实,让学生知道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关注故事情节,而要学习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

  扁鹊治病教案 14

  一、简介扁鹊,揭示课题

  师:跟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扁鹊,我们一起来写一下他的名字,书写“扁鹊”,你对他有什么了解?生:扁鹊是战国名医?

  出示扁鹊资料,自由读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扁鹊的资料,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师:从这则资料可见扁鹊——

  生:医术高明(师板书:医术高明)从这则资料当中我们可以知道扁鹊的医术真的是十分高明。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书打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于扁鹊的一则寓言,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遇到难度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第二想一想这一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自读可谓,完成两个要求:

  1、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确,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第一行词语:扁鹊、蔡桓公。(教师相机指导蔡的书写,学生书空);第二行词语:拜见、不理睬。(相机指导不理睬的意思);第三行词语:肠胃、骨髓。(教师夸奖学生骨髓的发音到位);第四行:敷烫、几剂汤药。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呢,你能不能根据这篇课文的课题或者抓住这些关键的词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抓描写扁鹊的话体会人物特点和情感。

  同学们,通过这则寓言我们知道,扁鹊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那么他的高明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课文,把课文当中描写扁鹊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3、师:扁鹊医术高明在哪儿?找到描写扁鹊说的话多读读体会体会生读扁鹊的话(出示扁鹊的四次话)师:请你去读一读,能不能抓住一些关键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扁鹊医术高明的。

  生:我从“站了一会儿”看出,扁鹊就站了一会儿就知道蔡桓公生病了,说明他高明。

  生:我从“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看出他医术高明。师:把四句话连起来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扁鹊能看出蔡桓公的病一点点严重起来,并能对症下药很厉害?师:同学们,一开始,扁鹊发现蔡桓公的病只是在皮肤上,接着发展到皮肉之间,然后发展到肠胃里,最后是深入骨髓。这个病情是由表及里,由外向内,是越来越严重。扁鹊可真是高明。师:谁来读一读这几句话。生读这四句。

  师:是啊,扁鹊眼看着大王的病是一天比一天严重,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中间二、三两句话,老师请同学再来读一读。生读二、三句。

  师: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扁鹊真的是心急如焚那。我们一起来把这两句读一读。生齐读二、三两句。

  师:就是这样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却没能治好蔡桓公得的病。这跟谁有关系?(蔡桓公)大家都觉得跟蔡桓公有关系。找一找描写蔡桓公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

  五、抓描写蔡桓公的句子体会人物特点和感情

  1、把描写蔡桓公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句子1:指名朗读,根据插图,想象一下当时蔡桓公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交流,在说前加上提示语,再读一读。(心不在焉、毫不在意、不以为然、若无其事??)

  3、句子2、3:

  (1)比较着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两句都写蔡桓公的不高兴,而且是一次比一次不高兴。

  (2)口语交际,体会蔡桓公的固执

  师:当扁鹊走后,蔡桓公会对旁人说些什么呢?师:左右的人连声附和——

  正是这君臣的一唱一和,使蔡桓公根本听不进扁鹊的劝告。(板书:不听劝告)

  师:十几天以后,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这是为什么呢?

  指名朗读扁鹊的话

  六、通过练笔,深入领会寓意

  1、当蔡桓公得知扁鹊到秦国去了又会怎么想呢?请写下来

  2、全班交流,揭示寓意

  生:蔡桓公悔恨交加,真是不听扁鹊言,丢掉信命在眼前生:我真应该听扁鹊的劝告,不然我的病就不会一点点加重,??

  师:是啊,病情一点点加重(板书:微渐)假如听劝就可以杜绝、防止病情的恶化(板书:防杜)这就是——防微杜渐

  七、推荐书目《韩非子》

  师:《扁鹊治病》原名《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同学们课后可以去阅读这本书。

  八、板书:

  扁鹊蔡桓公

  医术高明不听劝告

  防微杜渐

  扁鹊治病教案 15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2、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词语: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同学们,请看屏幕,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它通常用来形容什么人?

  今天就来认识一位神医,他的名字叫扁鹊——板书:扁鹊

  (大家跟我一起书空,扁是户字头,下面注意是一横两竖)

  2、交流扁鹊资料:

  出示扁鹊图片,这就是扁鹊,你了解他吗?

  扁鹊,原名叫秦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医术高明,名扬天下。据《史记——扁鹊传》记载,有一天,扁鹊行医路过虢(lu)国,虢国举国上下一片哀痛!原来他们的太子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扁鹊知道后去为虢太子医治,没想到,经过他的治疗,太子竟然活了!从此,神医扁鹊的美名家喻户晓!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关于扁鹊的寓言故事,题目叫《扁鹊治病》(板书:治病)

  二、通读课文,总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指名轮读,听的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概括主要内容: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呢?(随机指导:像这类型的文章要根据题目抓住主要内容简单概括;你学会了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三、品读句子,感悟人物

  (一)认识扁鹊

  1、扁鹊是怎样为蔡桓公治病的?默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板书:扁鹊)

  2、指名说,课件出示治病过程。

  3、出示四诊法

  看来同学们都把治病的过程找出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扁鹊那时侯的人看病用的都是中医的手法,也就是望、闻、问、切。(课件出示四诊法)它是扁鹊创造出来的。望就是看气色,闻就是听声音,问就是问病情,切就是按脉搏……

  4、(出示扁鹊治病的四个句子)我们来看一下(指着投影)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用的是哪种方法呢?自己读读这些句子。

  5、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点红:站了一会儿、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

  你的.观察很仔细。是啊,望这种方法是最难的,扁鹊一望就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他的本领可真是()(板书:医术高明)

  6、我们再来看看扁鹊劝说蔡桓公的这几句话,你还发现什么?自由读读。

  7、指名说(着急、担忧)

  8、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导朗读(分三次逐次指导朗读,一个读好才到下一个读,最后齐读)

  9、扁鹊为什么这么担心啊?指名说

  10、小结:医者父母心,可见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板书:医德高尚)

  难怪书中说他是一位(名医)

  (二)了解蔡桓公

  1、可是这位名医最后有没有治好蔡桓公的病呢?那是怎么回事呢?

  2、(不相信)指名几个

  3、让我们看看扁鹊几次为蔡桓公治病时,蔡桓公有什么表现?找出相关语句,划一划。

  (板书:蔡桓公)

  4、学习三次表现

  ①指名读第一次。(课件出示第一句)

  想像一下,蔡桓公说这句话时表情是怎样的?(引导:所以你不以为然地说、毫不在意地说——)

  ②是啊,第一次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他。第二次呢?指名读(出示第二句)

  看都不看他一眼,也不跟他说话,课文是怎样表达的?(没有理睬)

  嘴巴不说,可心里怎么想呢?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指名说一个,读一次。

  (引导:他很不高兴地说)

  ③这一次(指着课件扁鹊说的第三句话)蔡桓公又有什么表现呢?指名读(出示第三句)(作为一国之君,扁鹊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三翻四次说自己有病,这回蔡桓公可真生气了,他会对扁鹊说什么呢?)

  (评价:大王龙颜大怒了,大发雷霆了)难怪吓得扁鹊连忙退了出来。是啊,大王是不好惹的。

  5、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整个治病的过程。我们分角色朗读,女生做扁鹊,男生做蔡桓公,读蔡桓公表现的句子,老师读旁白。(课件出示四次看病过程的对话)

  三、桓公之死,追溯原因

  1、这就是整个治病的过程,我们结合课文,帮扁鹊为蔡桓公建个病历。快速浏览课文,补充完整。(出示病历)

  2、指名补充病历。相机指导书写。(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

  烫:汤水用火一烧就烫了;上面一个汤,下面一个火就是(烫)

  肠:肠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它是月字旁。扁鹊看出来蔡桓公的病已深入体内了;

  汤:不过没关系,用中药加水熬成汁,服用这剂汤药依然可以治好。

  但是一旦深入骨髓,就(无能为力)了。

  3、仔细观察病历,从这个病历中你发现了什么?(时间短……)

  4、明明是有药可治,最后连名医也无能为力,究竟是要了蔡桓公的命?(课件出示:是什么要了蔡桓公的命。)

  5、小组讨论,指名说

  6、小结:我们发现了原来是蔡桓公的不听劝告和固执己见要了他的命。

  (板书:不听劝告、固执己见)

  四、穿越时空,体会寓意

  1、面对这样一个蔡桓公,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在书本142页下面。

  2、指名说,(学生说到小病不治成大病时)相机总结防微杜渐。

  是呀,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深而死的。(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发展(板书:杜),以致酿成大错,这就是(防微杜渐)

  也就是《扁鹊治病》这则所蕴涵的道理。(指着防微杜渐)

  五、结合生活,迁移运用

  1、聪明的人会把学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学们,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能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

  2、指名说

  例如如果不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久而久之导致了近视眼。

  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话,就会浪费学习时间,甚至导致一事无成。

  有不高兴的。事憋在心里如果不及时与人沟通消除的话,心中抑郁,导致自杀。

  3、小结:对呀,结合寓言的学习,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启迪和思考,看来你真的把课文读懂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原名叫《扁鹊见蔡桓公》,选自我国古代的一部名著《韩非子》,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寓言故事,老师推荐大家课后去阅读。

  六、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三人成虎》等等)。

【扁鹊治病教案】相关文章:

扁鹊治病教案01-10

《扁鹊治病》教案03-01

《扁鹊治病》教案优秀12-16

【精选】扁鹊治病教案3篇02-01

【精选】扁鹊治病教案三篇02-02

扁鹊治病教案 15篇02-21

《扁鹊治病》教案15篇03-02

《扁鹊治病》教案(15篇)03-03

《扁鹊治病》教案14篇03-04

扁鹊治病教案14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