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最大的书》教案

《最大的书》教案

时间:2022-01-13 06:34:01 教案 我要投稿

《最大的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大的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大的书》教案

《最大的书》教案1

  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

  ⒈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⒊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⒈谈话:教师手拿教科书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⒉板书课题: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师: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由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⒈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⒉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⒊检查识字

  ⑴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⑵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⑶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⒋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⒌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⒈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⒉师生释疑。

  预设例如: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四、指导书写

  ⑴写正确。

  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王”。“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⑵写美观。

  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⒈复习生字

  ⒉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生质疑,归纳:

  ⑴“书”中有什么内容?

  ⑵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⑶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自己读书、多思考等)

  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⒈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⑴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⑵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①岩石“书”:

  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

  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如雨痕、波痕、矿物等)

  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

  “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课件出示课后“我知道”之一)学生读一读。看始祖鸟的化石。

  指名读:着重读好感叹句的语气(可引导学生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后为什么加叹号?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会是什么心情?)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犹如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

  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课后“我知道”之二)

  教师补充: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海。

  指名学生读。

  ②岩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

  说说:A.岩石的作用。

  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指名学生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

  补充: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⑶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

  ⒉猜中想: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三、课堂总结

  ⒈“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⒉ 通过描绘岩石这本 “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展示了岩石这本 “书”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最大的书》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见面问候。

  二(1)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大家喜欢唱歌吗?(生:喜欢)张老师可喜欢唱歌呢!我最爱唱《找朋友》,会唱的可以和我一起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师边唱边找到一位同学,敬礼握手。)师:“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生:“我叫XXX。”师:“XXX,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朋友们,我们准备上课吧!”(师生问好。)

  二、提示课题,据题质疑。

  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爱)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书?

  生2: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3:我想知道最大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1、师:刚才二(1)班的小朋友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小汽球是奖给你们的,只要读对了汽球里的生字娃娃,这小汽球就是你的了!谁来读?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四、再读课文,解决质疑。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出示课件。)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

  五、自主研读,理解课文。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

  2、指名说说划出的问题。

  师:划好问题的小朋友坐直小腰老师就知道了!

  生汇报四个问题: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3、学习伙伴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那我们四人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4、四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

  5、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

  (1)指名生说或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它能说明什么呢?

  师:一块岩石上,又有树叶,又有贝壳,说明什么呢?哪个小组来帮川川解决第三个问题?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

  (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师:前面的问题我们都帮川川解决了,第四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二(1)班聪明的孩子,哪个小组来帮川川?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课件接着出示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作用吧!)

  6、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1)齐读。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六、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这节课大家学得真主动,老师想把一段话送给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岩石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发现呢!)

  2、老师向大家推荐两个网站: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可以上这两个网站进行搜索,也可以注意观看中央电视台《神奇的地球》节目。

  3、数不清”,读准字音。

  (1)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指导学生读出“数不清”的感觉。

  A

  指名读。B

  齐读。

  (2)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什么数不清。

  4、学生认识词语“云彩”。

  5、认识“飘落”,读准字音。

  (1)谁能做做动作表示“飘落”?请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可以飘落下来。

  (2)板画“飘落”,理解意思。

  A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在黑板上写:“飘落”这两个字,你看雨点儿从天空上飘落下来,斜斜的。

  看看“飘”字的右边是什么字?(风)对,“飘”的右边是“风”字,那么雨点儿的飘落跟什么有关?

  (3)齐读第一句。师:看,风吹起来了,我们伴着风再读读这句话。“数不清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认读“半”、“空”。(自由质疑,说说读这个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认读“问”、“回答”。同桌找出来,互相读一读。师画大、小雨点图。

  (1)师:谁在问?(大雨点)谁来做我们的朋友大雨点来问一问?指名读大雨点,男孩子齐读。

  (2)小雨点怎么回答?指名读小雨点,女孩子齐读。

  (注意指导读出问号。)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你要到哪里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学会“方”在“地方”中读轻声。)

  (三)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师:雨点儿从云彩里落下来,雨后的大地有什么变化呢?看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

  指导读“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A演示动画。B

  学生说说大地的变化。

  3、师:看,老师这里有花也有草,谁来把它们种到大地上?

  (师生一起在黑板上贴花草。)

  4、师:(指黑板)看,花是不是更红了?草是不是更绿了?

  5、师:(指黑板空白处)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怎么办呢?生自由说。

  师: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你看(画草),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花,长出了草。快来帮忙画花呀!

  6、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花和草在地下干什么呀?生自由说。

  7、师生合作读一、五自然段。

  七、拓展训练。

  1、师:花开了,草绿了,现在老师带你们到田野上,去看看雨点儿的功劳,好不好?

  观看课件。

  2、师:花那么红,草那么绿,老师教给你们一个词“花红草绿”,记住它,读一读。(齐读)

  3、师:花那么红,草那么绿,是谁的功劳?(雨点儿)

  4、师:我们再亲切地叫她一次。

  5、师:雨点儿,老师喜欢你,小朋友们喜欢你,小草小花也喜欢你。雨点儿要去浇花浇草啦,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欢送它。

  6、齐读课文。

《最大的书》教案3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房,房屋的房。大家叫我房老师就可以了。你们读过哪些书?书是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来读一本最大的“书”。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随老师一同书写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新发现?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快点打开书认真的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按照课下注音多读几遍。

  二、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1、多媒体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集体纠正。

  地质

  勘探

  岩石

  一册

  厚厚的脚印

  雨痕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2、师生合作分解色朗读课文。教师读叙述的语言,女生读川川的话,男生读叔叔的话。要求读准字音,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

  三、朗读感悟

  1、这本最大的书上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板书“岩石”

  2、指导学习“岩”

  出示卡片认读,组词,造句,识记方法,书写要领。教师板演,学生书空。

  3、这篇课文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4、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你奇怪吗?川川奇怪吗?让我们奇怪的问问。出示问话,指名读,读出问话的语气。

  5、哪位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来告诉我们这个奇怪的问题?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高兴的语气)

  6、这本书里有什么?

  7、有字(板书字)。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高兴的)

  8、多媒体出示矿物质。

  9、有画(板书画)。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更高兴)

  10、多媒体出示鱼化石。

  11、岩石上的图画能说明什么?

  12、指名板演陆地变大海,大海变高山的平面图。理解在一块岩石上有树叶又有贝壳和小鱼的原因。

  1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出示我知道,齐读。

  14、岩石这本书的作用大不大?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理解省略号的用法,还有什么用处?

  15、川川了解了这么多,高兴吗?大家一齐高兴的读。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16、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大自然是一本最大的书,它永远也读不完。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大自然更多的奥秘吧!

  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

  字

  雨痕

  波痕

  矿石

  岩石画

  找宝

  画

  树叶

  贝壳

  小鱼

《最大的书》教案4

  【教学设想】

  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由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显然,这本最大的书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如何把这篇偏重科学知识的文章上出语文味来,在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探索自然意识,获得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识好字,读好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在本课第二课时中,我打算从叔叔说的'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句话入手,跟着川川去刨根问底,从叔叔的话中去探索这本最大的书的奥秘。在刨根问底的过程中,让学生朗读、感悟、想象、探究,了解岩石这本最大的书,体会文中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的变化。

  3、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趣质疑

  1、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最大的书》。齐读课题。

  2、复习词语。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找出问句,读好对话

  1、为什么觉得川川是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呢?

  2、交流。

  3、快速读读课文,把川川提的问题找出来:

  师生对读──同桌对读。

  边读边想,从叔叔的话里,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刨根问底

  1、爱刨根问底的川川们,从叔叔回答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

  2、汇报交流:

  ⑴ 解决第一个问题:哪里有书啊?

  交流,指导朗读。

  ⑵ 解决第二个问题:书里有字吗?(2和3随机调控)

  ① 出示第六小节。

  ② 你知道什么是书里的字呢?

  ③ 课件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④ 看到这么多藏在岩石中的字,你想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

  ⑶ 解决第三个问题:这上面有图画吗?

  ① 课件出示化石,结合学习课后资料袋

  ② 指导朗读:

  亿万年前的动植物就这样在岩石这本书中保存到了现在,成了书中最美丽的图画,真神奇!谁再来读一读?

  ⑷ 想象朗读,解决第四个问题:这能说明什么呢?

  ① 师范读。

  ② 听着叔叔的解释,看到地球亿万年间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

  ③ 多么神奇的变迁啊!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这神奇的现象展现在大家眼前?

  ⑸ 第五个问题:读了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① 引读第十二小节

  ② 川川听了叔叔的话,会想些什么呢?

  ③ 指导读最后一小节。你能猜出他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四、拓展实践,课文延伸

  1、今天,我们跟着川川去爬山,去刨根问底,从叔叔那里知道了有关岩石这本最大的书里的很多知识。你想对川川说些什么吗?

  2、是啊!正是由于川川充满了好奇心,爱刨根问底,才能从有学问的叔叔那里获得这么多知识呢!

  3、继续刨根问底:听了叔叔的介绍,你的脑海里还有什么问题吗?

  4、这么多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你们也会刨根问底了!老师向你们推荐几个网站,还可以把你们的发现写下来哦!

  5、小朋友们,不仅仅岩石是一本书,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藏着奥秘的书呢!你觉得还有什么也是书呢?

  是啊!大自然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啊!在这些书里,藏着无穷的奥秘,让我们用心去观察,用眼睛去发现,多问一个为什么,学好眼前的这些书,长大了才能去读懂大自然中一本又一本的书!

  五、写字指导

  1、今天,我们还要来写写这几个字呢!

  出示:质 厚 底

  2、谁来读一读这三个字?能给他们找个朋友吗?

  3、再来观察一下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哪个字需要老师的帮助?

  底:老师指导,边讲解,边范写,学生书写。

  厚、质:学生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师范写,学生书写。

《最大的书》教案5

  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大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点评:漏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这一做法得益于靳家彦教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点评:新课程提倡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这个设计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特别是对刨根问底的设计,既理解了词意,又指导了朗读,可谓一箭双雕。】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2、学生描黑,临写。

  3、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学生练写册、厚。、质,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点评;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写字方法,教师把重点放在有相同点的字的指导上,以便学生举一反三,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1、复习生字

  2、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学生质疑,归纳:

  1)、书中有什么内容?

  2)、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自己读书、多思考等)

  [点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因疑而产生动力,教师因疑而因材施教。]

  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一)、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2、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1)、岩石书:

  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

  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如雨痕、波痕、矿物D

  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j

  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一)学生读一读。看始祖鸟的化石。

  指名读。着重读好感叹句的语气(可引导学生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后为什么加叹号?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会是什么心情?)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犹如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

  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二)

  教师补充: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海。

  指名学生读。

  (2)岩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

  说说,A、岩石的作用。

  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指名学生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

  补充: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3、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

  [点评: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路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师的教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学服务。]

  三、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小结: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学生读课文。

  2、说说最大的带中有哪些内容。

  二、分角色读、评课文

  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

  推选代表漆课文其他学生评。着重读好人物的对话。叔叔是自豪,川训是好问。

  点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把评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更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三、书写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出示所写生字。

  2、教师范写陆、印。注意,

  陆:双耳在左边,右边竖一笔写成。

  印:右边为双耳。

  3、学生写、评。

  4、学生自己写埋、宝。、趴、刨,教师点评。

  四、课堂交流。

  把你搜集到的有关化石,岩石等资料在班内交流一下。

  【点评:通过这一环节,把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又向前推了一步,并且也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最大的书》教案6

  学习目标

  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化石和矿石标本。

  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 二 课 时

  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痕

  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

  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早已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边利用课件演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边指导书写。(注意提示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

  “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说。

  小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们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话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最大的书》教案7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足迹、雨痕、波痕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一读对话,初识书的外形。

  1、师生分角色读课文1---4小节的对话。

  2、谈谈:听了刚才的对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3、重点指导朗读: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二、二读对话,感知书的内容。

  1、生生分角色读课文510节,交流:读了这本书,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共同研读书的内容。

  预设①书上有字:结合想象,读懂雨痕、波痕、矿物。

  预设②书上有画:结合句式训练,解读化石。

  预设③书中内容:借助媒体,反复品读,探究地壳运动。

  三、三读对话,了解书的作用。

  1、同伴合作分角色读课文1113节,交流:读了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2、指导朗读。

  四、四读对话,深化理解。

  师生或生生合作朗读全文,读好人物对话。

  五、创设情境,进行角色对话。

《最大的书》教案8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溢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同学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发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化、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同学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身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和同学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身不懂的词语作一标志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同学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同学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同学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同学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同学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同学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同学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同学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考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同学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时地了解了同学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和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置,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 勘探 岩石 波痕 煤炭 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同学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同学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同学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行为,引导同学读中考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一起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测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同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同学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同学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同学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同学交流展示。

  2、安排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妙”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同学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和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贮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http://www.chinafossil.net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局部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管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原本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外表不时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管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勘、岩”等10个生字。

  认识“岩石”,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变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岩石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要想学好这篇课文,先得学会这课的生字,你们有信心吗?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再把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连成词多读几遍。

  待会儿请同学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看谁的小老师当得最出色。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1)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词?(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

  (2)去拼音随机抽读。(“我指你读”)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由题质疑,自主研读,理解“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过渡:同学们生字认得真不错,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叫——最大的“书”(板书)

  师生再次齐读。

  (1)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书”为什么要加上“”号)

  (2)请你们带着这个疑问默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书”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

  (3)学生默读汇报:

  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谁来读读这句话?(三人)齐声再读这句。

  (4)读后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读了这本书,我们会知道什么?

  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你们都是勤学好问的孩子,课文中的小朋友川川和你们一样,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想弄个明白,这就叫——刨根问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细读课文5-12自然段,合作探究。

  爱刨根问底的你们就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选择你们喜欢的读书方式,选择你的学习伙伴,读一读课文的第5-12自然段,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

  1、合作研读,小组内交流;

  2、汇报解决:

  (1)书里有什么?(文字和图画)

  ① 指名从文中找出书里的文字和图画。(雨痕、波痕、矿物、树叶、贝壳、小鱼)

  ② 分别指名读。各一个,愿意读的一起读。

  ③ 教师点拨:

  平常我们在读书时,都是通过书里的文字和图画获得了知识,今天我们读了岩石这本书中的文字和图画,也一定会有收获。

  请同学们不出声地再读一读这部分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了这本岩石书中的文字和图画,你知道了什么?

  ④ 默读课文,深入思考。

  ⑤ 交流:

  适时出示:“它告诉我们……这座山。”(配音乐,展示这一变化过程)

  ⑥ 看到地球亿万年间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

  ⑦ 有感情地读这段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瞧咱们的地球爷爷真像个魔术师,在亿万年间竞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⑧ 你们也很了不起啊!既能不懂就问,又能合作解决自己的疑问,老师看到你们的脸上已经露出了解决问题的兴奋的笑容。能将你们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选择读书伙伴分角色读5-10段(出示)

  a、学生分角色读(请2-3组)

  b、师生合作读:

  老师被你们的朗读深深感染了,我可以和大家合作吗?

  c、学生集体分角色读。

  (2)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课内外结合。

  三、拓展实践,课外延伸: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终于和川川一起读懂了这本最大的“书”。想一想川川现在心里会想些什么?

  ①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②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2、爱动脑筋,勤学好问的你们还想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其实就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神奇奥妙的知识,你们愿意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吗?

  板书设计:略

《最大的书》教案10

  【教具准备】

  一棵大苹果树(能贴在黑板上);用吹塑纸做成的写有生字的10个大苹果(课文中要求认的10个字);

  小黑板;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写好笔画“竖撇”;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2分钟)

  1.小朋友,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

  (18分钟)

  (一)读书展示会

  1.是啊,“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3.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4.小朋友,你们的最佳“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好吗?

  (二)结苹果、摘苹果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苹果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老师就挂上一个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3.你们看,苹果树上已经结满了苹果。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摘苹果,请不摘果的小朋友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

  (三)送生字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a.一位地()()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b.()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本()()的书吗?

  c.雨点留下的脚(),叫雨()。

  d.把岩石书读懂,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藏。

  2.小朋友,你能把苹果树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去吗?

  3.生字回到了家,多高兴呀。我们来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4.出示本课要写的字(二、三排),认读,组词。

  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四)现在,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吧。

  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互读互查。

  小组自由展示读课文。

  指名展示读课文。

  认读生字。

  根据老师说出的某个字的特征找出这个字并读出字音,如果正确就将苹果摘下。如:

  力气很大──勘

  山下有石──岩

  厂里过日子──厚

  包旁一把刀──刨

  家里一块玉──宝

  练习填字。

  练读句子。(指名读,集体读)

  “印、陆”单耳旁和双耳旁的不同;

  “刨”左宽右窄,“包”的最后一笔不能拖得太宽,不能超过竖中线;

  “埋”左边是提土旁,不能写成“理”字。

  齐读课文。

  朗读感悟(10分钟)

  第二课时: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写了几个字,还朗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场朗读竞赛,看看谁是今天的朗读小明星。今天的朗读竞赛,我们要评选出“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请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课文,用“──”画出川川说的话,用“~~~”画出叔叔说的话。再练习读一读。

  2.听你们读的这么有意思,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示范朗读。

  3.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要开始朗读竞赛了。你们谁愿意做勤学好问的小川川呢?请上台来参加竞赛。(其他同学当叔叔,评选最佳川川)

  4.面对小川川的提问,谁愿意当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为川川做出解答呢?也请你来参加竞赛吧。(其他同学当川川,评选最佳叔叔。)

  5.现在,请我们的.最佳组合来为我们做朗读展示。

  6.采访评选出来的“朗读明星”:

  请问川川:“书”到底指的是什么呀?你现在知道书字上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了吗?(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川川已经弄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通过读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请问川川: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你准备怎样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呀?

  请问地质勘探员叔叔,你还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岩石书”的知识吗?

  (大家快找一找,看看谁最先找到。)

  7.大家读读我知道中的知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读通顺、读懂。

  8.指名两个读。

  自由读课文。

  练读人物对话。

  听老师读。

  展示朗读“川川”的话。

  展示朗读“叔叔”的话。

  生:当然可以。不过我告诉你们,不如你们自己从书中去找答案。

  我找到了。就在课后的我知道里。

  7.自由读我知道。

  指导写字(10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字卡)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

  2.请小朋友再看看这些生字,同桌互相讨论讨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容易写错。

  3.我们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得漂亮。你们发现了吗?今天要写的很多字当中,都出现了一个笔画“竖撇”。(边讲边范写,让学生观察由“竖”到“撇”的演变过程。)

  4.小朋友,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一练。

  5.(把学生写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问题的字拿到黑板上)谁愿意做“小医生”,给这些字来看看病。

  6.做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先写再说)

  说清楚要求。

  摆字卡并说明理由: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

  “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练习书写。

  当小医生,判断哪些字写得好,哪些字写得不够好。

  《最大的“书”》教学片段设计

  1.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书”为什么要加上“”号)

  2.请你们带着这个疑问默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书”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

  3.拓展实践,课外延伸。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终于和川川一起读懂了这本最大的“书”。想一想川川现在心里会想些什么?

  (2)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呢?

  (3)你有什么想说给大家听的吗?

《最大的书》教案11

  一、教材简说

  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由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

  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因此,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如果学生们有兴趣,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课堂是学生的,就该让学生把所思、所想、所知道的说出来。创设“伙伴合作学习”的情境,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抒发。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

  “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

  “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欢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因为他懂的东西多。

  (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

  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王”。“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

  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二)朗读感悟

  本课以人物对话为主,教学时可以采取“角色体验”的方式,去读、演、悟

  1.问中读。

  “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

  2.读中学。

  (1)自由读。

  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吧。

  (2)伙伴对读。

  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

  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4.猜中想。

  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抓课题特点,引读激趣,培养边读边想、自主读书的能力

  1.课题中“书”字为什么加个引号呢?指的是什么?读课文找答案。看谁找得快。

  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读课文找根据,看谁找得全。

  3.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读课文找答案,看谁找得准。

《最大的书》教案12

  教学目的: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人物的不同,分角色朗读。

  4、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课前交流。

  知道同学们的知识面都特别的广,大家懂得的课外知识可丰富啦,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道智力问答,能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是()。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

  二.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篇和“最”字有关的课文,还记得是什么吗?(出示课题)

  2.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瞧!它们都藏进了石头里(出示用彩色卡纸做的石头),谁想当小小地质勘探队员,把它们的名字念出来?(指生读)

  3.能把生子记得这么牢,真是聪明的孩子,调皮的生子宝宝钻进了词语里,你们还认识吗?小小火车开起来。

  4.和你的同桌轮流读一读,如果他全读对了,就把你的称赞送给他

  5.谁得到称赞了?真不错,生字词都会认了。会不会写呢?拿出田字格本,老师报一个词语,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刨根问底)

  6.我们一块读一读这个词,想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7.教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

  8.你从哪找到的,一共找到几句?谁把你找到的川川提出问题读一读?

  9.仔细观察6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疑问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请6个川川起来比赛读读,看谁最会问问题。

  10.你认为哪个川川读得好?谁来评一评?咱们像他学习,都来问一问吧。

  11.多么好学的孩子,面对这么多问题,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川川也特别想知道,先自由地读读课文,再和你的四人小组一同去寻找答案吧。

  12.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A.哪里有书啊?

  以前你有没有把岩石和书联想到一起?真是没想到,这种感叹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老师要给你出出难题,你能够把问号变成句号,句子的意思不变吗?

  B.这上面有字吗?

  1.齐读第6自然段。

  2.老师有些图片,你们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3.出示填空,谁来填?()都是字呀!

  4.老师当川川问,你们就是叔叔,一块回答我。

  C.这上面有图画吗?

  1.石头上真的能有图画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图片)

  2.出示填空“岩石上有(),有(),还有()。”

  3.看见有石头的图画,你的心情怎样?叔叔此时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愿意当叔叔的站起来读。

  4.这些有文字和图画的岩石能说明什么呢?咱们一块看着大屏幕读。(出示地壳变化的课件,并有文字说明)

  5.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演变过程)

  6.本岩石书的作用真大啊,我们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

  7.听了叔叔的话,你们的心情如何?你在高兴时会有什么表现?川川是怎么做的?

  8.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9.小朋友们,我们的地球就是一本巨大的书,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快看啊!(播放课件,伴随音乐。)许许多多宝贵的资源都在等待你们去发现,去研究,此时此刻的你,想说些什么?

  10.在这堂课结束之前,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和几个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网站,小朋友们可以用课余时间去看一看,不少同学还收集了资料,本周班会课我们要开展一次奇石博览会,欢迎大家把资料带来交流。

  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岩石

《最大的书》教案13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带竖撇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3、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用具及课前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课前读熟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培根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2、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板书:最大的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你知道为什么要加引号吗?学生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

  2、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

  (2)生字组词

  (3)学习带竖撇的字

  课件演示“质”的笔顺

  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在“我会写”中各写一个

  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三、理解词语,引出问题

  1、再读课文,想一想: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读的时候把自己不明白的词画出来,

  2、词语释疑

  预设一:要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你觉得川川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觉得川川是个爱问问题的孩子呢?从文中找出他问的几个问题。

  引导学生度问题,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1、生读课文,找出川川提出的这些问题的答案。

  2、交流。

  (1)教师随机进行讲解,辅以课件帮助理解。

  (2)指导朗读。

  3、川川听了叔叔的话,说了些什么呢?老师引读。

  预设二:你能猜猜他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四.拓展实践,课文延伸

  预设三:听了叔叔的介绍,你的脑海里还有什么问题吗?

  巩固对“刨根问底”的理解。

  同学们,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呢,你看,历史的变化,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书”中,这真是太有趣啦!不仅仅岩石是一本书,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藏着奥秘的书呢!你觉得还有什么也是书呢?

  五.分角色读课文

  1、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

  2、推选代表读课文,其他学生评。

  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岩石 字

  画

  用处大

《最大的书》教案14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部分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本来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断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存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 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的变化。

  4. 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读好人物的对话

  2、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的变化

  3、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先回忆上节课所提出的问题:(○1题目中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2为什么“书”要加引号呢?○3这本书记载了什么?……)

  过度:想知道这此问题的答案吗?(想)让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吧。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认识图中的人物吗?怎么称呼他们(结合图:川川、爸爸、叔叔)

  过度:这位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呀,看呀,这位叔叔就是地质勘探队员。

  2、学习2—4自然段

  (1)最大的“书”指什么?

  (2)“书”为什么加引号呢?

  (3)结合图理解句子:“你看,这岩石一层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4)请齐读第1—4自然段,并用不同的语调、语气读出川川和叔叔的对话。

  过度:结合图,这岩石书一层一层的,就像我们日常用的书,一页一页的,我们的书上有字,这岩石书上有字吗?

  3、学习5-6自然段

  (1)岩石上有字。

  1看谁又对又快地在文中找出描写岩石上有字的自然段。(5、6○

  自然段)

  2指名读5、6自然段。 ○

  3岩石上的字指的是什么?用“~” ○

  (雨点——雨痕 波浪——波痕 闪光的、透明的——物质)

  (2)这本岩石“书”真神奇,请带着神奇的语气来读5、6自然段。 过度:岩石“书”上有字,多么神奇啊!岩石“书”上还有别的吗?(有)

  4、学习7、8自然段

  (1)岩石“书”上还有什么?(结合图)“图画”,从图中能找到岩石“书”上的图画吗?有哪些?(树叶、贝壳、鱼)

  (2)齐读第7、8自然段(用不同的语气读出川川和叔叔的对话)。

  5、岩石上的字和图画能说明什么?齐读课文第十自然段。 过度:原来这本“书”是蕴含着这么多的知识,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6、学习第11、12段

  (1)哪一段告诉读这本“书”的作用?(11、12段)

  (2)指名读。

  (3)本段“……”(省略号),省略了许多宝藏,你能说出其他的宝藏的名字吗?

  (4)大自然还有很多很多宝藏,等待同学们去发现,研究,只要大家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有信心读懂这本“书”吗?

  (5)川川和大家一样,你能猜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6)勤学好问的川川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他高兴吗?你从文中哪段看出来?(13自然段)

  1读一读川川说的话,应该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 ○

  7、喜欢文中的川川吗?为什么?

  8、你喜欢文中的地质勘探叔叔吗?为什么?

  过度:同学们都喜欢文中的'叔叔和川川,让我们分角色读他们的

  对话吧。

  9、分角色朗读课文(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1)通过川川和叔叔的对话,就知道最大的“书”指什么?

  三、总结

  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需要我们仔细去思考,认真去研究。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希望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大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吸取营养,感受大自然那无穷的魅力。

  四、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岩石)

  教学反思

  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科学知识。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以其便捷、直观、丰富等特点开启了课堂教学的新天地,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由于有时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导致这个辅助工具“想说爱你也不容易”。在这节课中,我努力采用后置的方式呈现课件,既不使汉语过于直白,失去了应有的汉语味,变成了课件展示课;又比较准确地解决了常识性知识,使语文教学与科学知识的落实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当然在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大自然中更广的“书”时,我则采用前置的方式展示课件,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准确把握“书”的内涵,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准确把握三个难度的“书”,即平常的书,文中最大的“书”,大自然中更广的“书”。我以平常的书引入,以大自然中更宽泛的“书”结尾,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使学生的视

  一层一层 有字:雨痕、波痕、矿物 穷宝藏 有画:树叶、贝壳、小鱼

  野不再被禁固在本教室,使汉语教学不再局限于本课堂。

【《最大的书》教案】相关文章:

最大的书教案09-17

《最大的“书”》教案06-17

最大的“书”教案02-22

《最大的“书”》教案02-20

《最大的书》教案03-01

《最大的书》优秀教案08-25

《最大的书》精品教案03-02

最大的“书”教案15篇02-22

《最大的“书”》教案(15篇)03-05

《最大的“书”》教案15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