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乡戏》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戏》教案1
【教学目标】
1、领略浓郁的乡土人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1、了解家乡看戏的情况。
2、查找关于韩少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那篇《社戏》吗?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描写了小时候去看社戏的情况,戏并不好看,但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将来看另一出戏,这是韩少功的《乡戏》。
二、作者介绍
韩少功,1953年元旦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68年初中毕业时仅15岁,就作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湖南省汨罗县汨罗江边的天井乡务农。在农村,劳动之余写些对口词、小演唱、小戏曲,197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多有作品问世,并引起一定社会反响。《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别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大学毕业,到湖南省总工会工作,先后任《主人翁》杂志编辑、副总编。1985年3月在《作家》上发表《文学的根》一文,提倡文学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在文艺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6月发表中篇小说《爸爸爸》,亦引起一定反响。同年到湖南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并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8年调到海南省文联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90年调任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评论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另有译著两本。他的小说多取材于知识青年生活和农村生活,以思想蕴含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独树一帜,被翻译成英、法、俄、意等多种外国文字。
三、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乡戏好看吗?为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乡戏并不好看,表现在:戏台简陋,道具简单,演员表演一般,剧情让人看不懂。
2、戏不好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来看戏?
人们看戏的巨大欢乐不在于戏的内容,而在于这是个热闹的民间节日,难得的社交聚会。
四、重点研读第三、四段
1、作者描写了人们看戏时欢快的场面,讨论交流,说说作者是如何进行场面描写的?
(1)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面:“台下一片黑压压的人头”
点:“娃娃们……后生们……少女们……中年妇女们……老汉们……”
(2)细节描写,写出人们在看戏时的各种表现。
如“娃娃们在人缝中钻进挤出兴奋不已,经常发出追逐的叫喊或摔疼了的嚎哭。”
2、你能体会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欢乐”吗?这和《社戏》故事里“我”所怀念的情景是否类似?为什么?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可以各抒己见。)
这种欢乐不在于戏本身,而是人们自己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得到释放的一种快乐,而看戏是这种欢乐的载体。
这和《社戏》故事里“我”所怀念的情景类似,“我”怀念的是在那看戏的夜晚里给“我”的美好印象以及小伙伴之间的情谊。
五、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
对于农民们来说,吃饱穿暖生活富足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看戏是一种精神的食粮,不管这戏是什么样的戏,有无意识形态,只要能够让他们“在乡下偏僻而宁静的日子里,能一下看到这么多的人面,听到这么多的人声,嗅到这么多的人气”,就“已经是他们巨大的快乐”了。
六、课堂练笔
选择一个场景进行场面描写:课间操,电影散场,中午的食堂(字数200-300之间)。
七、课外作业
1、抄词:见《词语手册》,积累基础知识。
2、把课堂上的“小练笔”进一步充实,形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乡戏》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乡戏吗?乡戏是怎样的?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乡戏》,(板题)相信大家学了课文就会明白乡戏是怎么回事了。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⑴读第一遍,边读边对照生字表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⑵读第二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每个句子。
⑶读第三遍,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读效果。
⑴出示生字词,检查生字字音。
几辆 扯上 板凳 敲锣 爆发 嗓子 倡导 熟悉 二凤
土腔土调 自娱自乐 /过瘾 新颖
A、指名认读。 B、说说容易读错的字音。 C、齐读。
⑵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出示1、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提示停顿方法,自由练读、指读。
⑶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正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⑴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是分几部分写的?
⑵根据意思填上自然段的序号。
( )写乡戏的演出时间,引出乡戏。
( )写乡戏的过去和现在。
( )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需要丰富一下自己的文化生活。
⑶读后讨论。(1) (2-4) (5)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两( ) 登( ) 高( ) 桑( ) 吴( )
辆( ) 凳( ) 敲( ) 嗓( ) 娱( )
趾( ) 控( ) 瀑( ) 唱( ) 风( )
扯( ) 腔( ) 爆( ) 倡( ) 凤( )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尽管…还是…”、“尽管…但…”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给带点的字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场(cháng chǎng)院尽(jìn jǐn)管 喝(hē hè)彩
名角(jiǎo jué)儿 模(mó mú)仿 没(miē mò)完
二、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过去农民乡戏非常喜爱?(用笔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
⑴第1自然段:
指名读。
理解“清闲”、“张罗”。“清闲”可以换个什么词?“张罗”在词典里有三种意思:A料理;B筹划;C应酬,接待。在这句话中应是什么意思?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人们对乡戏的喜爱?
指导朗读。
⑵第2自然段:
A、引读第一层。
过去演戏很简单。戏台就搭在____。几辆____,铺上___,栽上____,扯上_____,戏台就____。唱戏的大多是___,他们农忙时____,农闲时_____。
B、自由朗读第二层。
边读边体会人们对乡戏的喜爱。
理解重点句:尽管带点土腔土调,看戏的人还是听得很过瘾。
联系上下文理解“土腔土调”。
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这些唱戏的大多是——(农民)。他们是不是专门唱戏的`?他们长唱的戏听上去怎么样?
乡戏听上去土腔土调,看戏的人有没有不满足的?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理解“过瘾”。
乡戏虽然没有专业的好听,但乡亲们已经很满足了。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这句话。
理解重点词语。
人山人海:形容人太多了。(看图理解)
水泄不通:形容非常拥挤,好象连水都六不出去。
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
喝彩:大声叫好。
兴致勃勃:兴致高,情绪热烈。
从这些词语都可以看出热闹们对乡戏的喜爱。
指导朗读有关语句。
C、小结:过去演戏虽说简单,却深受农民的喜爱。
三、细读第3、4自然段。
1、默读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乡戏越唱越红火?
2、学生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
⑴出示句子。如今,尽管电影、电视已经普及,但乡戏并没有因此退出舞台,反而越唱越红火。
⑵结合看图,联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乡戏越唱越红火。
(舞台与过去不同了,更有气派了;有专业剧团送戏下乡,老百姓更喜爱了。)
⑶为什么有了电影和电视,人们还喜欢看戏呢?
(能看到名角儿的演出;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和城里来的演员同台演出,感到挺开心。)
⑷指导朗读。
⑸小结:虽然现在有了电影、电视,但乡戏在农村越唱越红火。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自娱自乐”。
3、齐读。
五、课文,总结全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3、课文主要写农民清闲时都喜欢看乡戏,过去演戏岁说简单,却深受农民的喜爱;如今,虽然有了电影、电视,但乡戏却在农村越唱越红火,说明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想丰富一下文化生活是很自然的事。
六、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成语。
土( )土( ) 人( )人( ) 自( )自( )
眉( )色( ) 水( )不( ) 兴致( )( )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清闲( ) 简单( )
3、造句。
尽管……还是……
尽管……但……
《乡戏》教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学习,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
2、引导幼儿了解和熟悉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3、使幼儿知道家乡是自己出生和生活的地方,能说出自己家乡的名称。(省、市、区县)
活动准备:
山东地图;请幼儿搜集反映家乡的图片、故事等,向家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土特产实物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家乡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们知道家乡是什么意思么?(家乡是我们自己出生和生活的地方,每个人的家乡都不一样)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家乡是哪里。
2、出示山东地图,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记住家乡的名称。
3、请幼儿以小讲解员的身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可出示自己准备好的图片)说说自己家乡有什么名胜古迹,它有什么特点,最著名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特产。
4、以"小小广播站"的.形式,出示图片,为幼儿介绍一些地方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5、结束:组织幼儿讨论对家乡的认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立志长大后把家乡建设的更美丽。
《乡戏》教案4
《切水果》这个游戏是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户外游戏,游戏儿歌念起来非常的欢快活泼,而且非常顺口,基本上小朋友们一学就会。在基本玩法上进行创新,使游戏更富完整性和有趣性,让孩子更爱玩这个游戏。
设计意图:
配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游戏新玩法,难度适中,让孩子们学的快,玩的开心。同时切水果这个乡土游戏简单又有趣味性,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也考验了孩子们的灵敏性,能在切下的下一时刻马上往后绕圈跑。
游戏过程:
切水果不仅要切苹果、橘子、西瓜,还有很多水果可以用刀切,在这里就涉及到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可以知道更多平时不常见不常吃的水果。在传统游戏中可能是一个小朋友去追,一个小朋友跑,在这里的新玩法中就稍加了变化,不是你追我赶,而是让自己跑的更快去回到原点。玩法:
(1)孩子们在空地上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站定不走动,请一位小朋友做切水果的人。
(2)问问小朋友们想切什么水果吃,决定后小朋友们开始念儿歌:切,切,切XX,这里的XX大又甜,一刀切下变两半。
(3)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切到哪个小朋友那里,就那两个手拉手的小朋友往后绕圈跑,看谁先跑到原先的位置上,就算谁赢。
游戏反思:
在孩子们玩了几轮游戏后,发现游戏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问题1:如何让孩子反映更快些?
是不是孩子不明白游戏的规则,所以在切到他那里时却不知道要跑;还是游戏缺少吸引性,让孩子不专注游戏的进行,所以在轮到时不跑。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多,我觉得要让孩子更积极的参与游戏中去,还是需要吸引性。教师可以在和幼儿一起念儿歌时,速度可以有快有慢,让孩子感受到趣味念儿歌,同时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样孩子就能比较专心的关注这把“刀”切到了哪里。
问题2:如何改变队形模式?
在试玩过以后,发现在切水果时一直都是以圆形队伍进行游戏,这样长此以往会使孩子感到枯燥,我想是否可以根据水果的形状进行队伍改编。如香蕉就让孩子们以两排队伍排列,切水果时就两个两个小朋友一起切,当切到时,并排的两位小朋友同时往第一排跑,像贴膏药一样,看谁先跑到。或者可以排成椭圆形、正方形等等,增加幼儿排队的难度,也就让孩子们提高了游戏的兴趣。适当的增加1~2种新玩法,让“跑”变的不简单,有些小创意。
可能其他还有很多新玩法,我也是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改进,如果让孩子们一起参与想象游戏的新玩法,可能还会有更多好的玩法。
《乡戏》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感受城市、乡村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
2、了解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生活方式,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活动准备:
1、动画光碟。
2、城市和乡村的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提问: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发现城里和乡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今天城市老鼠要邀请乡村老鼠来家里做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师讲述故事。
师:“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啊?”
提问:“你觉得它们之间故事有趣吗?什么地方最有趣?”
二、欣赏动画
提问:“城市老鼠来到乡村后喜欢乡村生活吗?为什么?”
“乡村老鼠也接到了城市老鼠的邀请,那它来到城市遇到哪些事情?它喜欢城市的生活吗?
师:“城市和乡村都有自己最美丽的地方,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都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城市和乡村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更喜欢哪里的生活?为什么?”
三、孩子自由回答,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
四、孩子自由表演。
小结:孩子们你们说的都很精彩,都说出了自己的喜欢城市和乡村的理由,相信只有适合我们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反思:本节教学活动,在设计和安排上能科学有效的完成活动目标。通过欣赏城市图片和乡村,引领幼儿去了解另一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孩子的表演是整堂教学活动的亮点。同时使孩子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乡戏》教案6
【设计意图】
在开展"我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愉快地畅谈家乡的美景,特别是讲到家乡的水库时,幼儿更是激动不已,大胆的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一些设想。有了这些经验的积累,在结构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家乡的水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设计了这一活动,期望孩子们通过亲身的创建去感受水库的美,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从中享受创作、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
【游戏目标】
1、在参观水库的基础上,感受家乡水库的雄伟、壮观和美丽,启发幼儿用各种材料搭建水库,学习搭建高山、大坝、栏杆、水闸、别墅的技能。
2、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3、养成幼儿合作交流协商的习惯。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组织幼儿参观汀溪水库。
2、材料投放:水库的照片,(山、水、坝、闸门、亭子、房子、水池、小溪)的图片,各种塑料积塑,废旧箱子、纸盒子、三合板、泡沫、矿泉水瓶、毯子、蛋架、鹅卵石、椅子、木棍、纸筒、瓦楞纸、皱纹纸、腊光纸、塑料花叶、树枝等辅助材料。
3、场地准备:大操场。
【游戏过程】
一、提出命题,激发幼儿建构的兴趣。
1、引导幼儿边看照片边回忆水库的景色。
师:小朋友,你们在参观汀溪水库的时候看到哪些景色?
幼:有大坝,大坝是用鹅卵石砌成的,可好看啦!
幼:有大闸门。库区有很多水,水中有塔。
幼:有山、树,还有别墅、高楼、亭子。
幼:大坝下面有水池、小溪,小溪有很多鹅卵石,可好玩了。
(孩子们讲到家乡水库的景色时,激动不已,能大胆的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水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分组拼摆图片,弄清水库的建筑布局特点。
师:水库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物,它们分别建在什么地方?请小朋友小组讨论,再用老师准备的小图片拼摆出来。
(孩子们在小组中激烈的讨论着,都想把自己心目中水库的景物布局告诉大家,他们边讨论边拼摆边调整,最后达成共识确定下来。
师:请小组代表上台介绍水库景物的总体布局。
A组幼:先摆大坝,大坝上有大闸门,大坝的上面是库区,库区四周围着山,大坝下面是水池、发电站,闸门下是一条小溪。水库附近有亭子、别墅、高楼。
B组幼:库区是由几座大山围起来,库区前面是大坝、闸门,大坝下面有许多水池、还有发电站,闸门下是一条小溪直通同安城。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水库景物的布局再摆一次。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先从哪里摆,最后老师选定从库区开始布局,孩子们讲,师在黑板上摆,最后师生一起摆出满意的布局。)
二、创建汀溪水库。
1、指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选择不同材料想象建构水库。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小朋友也来创建一个美丽的汀溪水库,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材料?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这些材料。)
幼:哇,这么多材料,有泡沫、积塑、盒子,纸筒。
幼:还有蛋架、毯子、鹅卵石。
……
师:小朋友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材料建构大坝、高山、高楼、小溪等?
幼:我要用积塑、盒子搭建别墅、高楼。
幼:蛋架上有一粒一粒的真象大坝上的鹅卵石,我就用它来建大坝。
幼:我要用箱子建高高的大坝,用硬纸板、纸筒建闸门。……(孩子们兴奋的讲出自己的想法,还能互相分析出哪种想法好,适合。)
2、根据游戏需要进行合理分工合作。
(1)首先确定布局,然后按照布局和幼儿的意愿分配。
师:现在我们都来当当设计师,一起来安排场地的布局:大坝、库区、高山,水池、房子等要安排在哪里?
幼:从上面安排到下面,先定库区高山的位置,接下来是大坝闸门,再接下来是小溪、水池、发电站,最后在两边搭建房子。
幼:先在场地中间定大坝闸门的位置,大坝的.上面是库区,下面是水池、小溪、发电站。……
师:小朋友真厉害,现在你们指挥老师用粉笔把整个水库的场地布局画出来。
(师在场地上画时,孩子们在一旁指指点点,真像一群设计师在旁指导。)
(2)商定材料的取放及人员的安排。
师:水库的工程太大了,我们要分成四组来搭建,一组建库区,一组建大坝,一组建水池、小溪、发电站,一组建高楼、别墅、亭子。我们就选四个组长来负责吧,请小朋友推荐一下。
(先由幼儿自由举荐,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协商后确定出四个组长,由组长担任总设计师。)
师:我们分成四组进行搭建,可现在材料又都放在一堆,在建构时该怎么取放材料呢?
幼:需要什么材料自己去挑,去拿。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观察,对在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关系有以下看法:有个别幼儿较不愿与他人合作、分享,独占欲也强。这使在集体活动的多数幼儿缺乏交流,语言的沟通,及游戏经验的交往,在某些程度上约束幼儿相互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教师在引导幼儿模拟建构的同时,可提醒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力,在肯定个别幼儿的独特成果时,又要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取得更大的收获。
这次结构活动,虽然有小部分幼儿在合作建构,但有时局限在好朋友中,对其他幼儿的介入拒而远之。因此,教师在评价他们作品时,要多多表演多人合作后的不同成果,让幼儿愿意接受合作后的集体喜悦和荣耀,相互模仿学习到同伴游戏时的玩法与经验,体验分工合作,分享结果的喜悦。
小百科:水库,一般的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
《乡戏》教案7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用“尽管······还是······”、“尽管······但······”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听写词语
几辆扯上板凳敲锣爆发嗓子土腔土调
倡导熟悉二凤过瘾新颖自娱自乐
二、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过去农民对乡戏非常热爱?
(用笔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
(1)第1自然段
指名读
理解“清闲”、“张罗”
“清闲”可以换个什么词?(空闲、闲暇)
“张罗”在词典中有3种意思:1、料理2、筹划、3、应酬、接待,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选2筹划)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人们对乡戏的喜爱?(张罗、热闹热闹)
指导朗读
(2)第2自然段
A、引的第一层:
过去演戏很简单。戏台就搭在。几辆,铺上,栽上,扯上,戏台就。唱戏的大多是
他们农忙时,农闲时。
B、自由朗读第二层,边读边体会人们对乡戏的喜爱
理解重点句:
尽管带点土腔土调。看戏的人还是听得很过瘾。
理解“土腔土调”: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这些唱戏的人大多是(农民),他们是不是专门唱戏的?(不是)所以他们唱的戏听上去怎么样?(土腔土调)
乡戏听上去土腔土调,看戏的人有没有不满足的?(没有)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过瘾)“过瘾”指满足很深的爱好。
乡戏虽然没有专业的好听,但乡亲们已经很满足了,这说明了什么?
(人们非常喜欢乡戏)
指导朗读这句话
理解重点词语:
人山人海:形容人太多了(结合看图理解)
水泄不通:形容非常的.拥挤,好象连水都流不出去
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
喝彩:大声叫好
兴致勃勃:兴致高,情绪热烈。
从这些词语都可以看出人们对乡戏喜爱
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
C小结:过去的戏虽然简单却深受农民的喜爱
三、细读3、4自然段
1、默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现在乡戏越唱越红火?
2、学生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出示句子:
如今,尽管电影、电视已经普及,但乡戏并没有因此而退出舞台,反而越唱越红火。
(2)结合看图,联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乡戏越唱越红火?
(第一是舞台与过去不同了,更有气派了;第二是有专业剧团送戏下乡,老百姓更喜爱了)
(3)为什么有了电影和电视人们还依然喜欢看戏呢?
(一是能看到名角儿的演出,二是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和城里来的演员同台演出,感到挺开心)
(4)指导朗读(把乡亲们开心的心情读出来)
(5)小结:虽然电影、电视已经普及,但乡戏在农村越唱越红火
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自娱自乐”
3、齐读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农民清闲时都喜欢看戏,过去演戏虽说简单,却深受农民的喜爱;如今,虽然有了电影和电视,但乡戏却在农村越唱越红火,说明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想丰富一下文化生活是很自然的事情。
五、板书设计
过去尽管·····还是·····
9、乡戏{(过瘾)}深受喜爱
现在尽管·····但······
(越演越红火)
六、作业设计: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成语
土()土()人()人()自()自()
眉()色()水()不()兴致()()
(2)、造句
尽管···还是···
尽管···但···
七、我的教学反思:
《乡戏》教案8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乡戏吗?乡戏是怎样的?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乡戏》,(板题)相信大家学了课文就会明白乡戏是怎么回事了。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⑴读第一遍,边读边对照生字表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⑵读第二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每个句子。
⑶读第三遍,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读效果。
⑴出示生字词,检查生字字音。
几辆 扯上 板凳 敲锣 爆发 嗓子 倡导 熟悉 二凤
土腔土调 自娱自乐 /过瘾 新颖
A、指名认读。 B、说说容易读错的字音。 C、齐读。
⑵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出示1、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提示停顿方法,自由练读、指读。
⑶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正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⑴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是分几部分写的?
⑵根据意思填上自然段的序号。
( )写乡戏的演出时间,引出乡戏。
( )写乡戏的过去和现在。
( )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需要丰富一下自己的文化生活。
⑶读后讨论。(1) (2-4) (5)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两( ) 登( ) 高( ) 桑( ) 吴( )
辆( ) 凳( ) 敲( ) 嗓( ) 娱( )
趾( ) 控( ) 瀑( ) 唱( ) 风( )
扯( ) 腔( ) 爆( ) 倡( ) 凤( )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尽管…还是…”、“尽管…但…”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给带点的字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场(cháng chǎng)院尽(jìn jǐn)管 喝(hē hè)彩
名角(jiǎo jué)儿 模(mó mú)仿 没(miē mò)完
二、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过去农民乡戏非常喜爱?(用笔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
⑴第1自然段:
指名读。
理解“清闲”、“张罗”。“清闲”可以换个什么词?“张罗”在词典里有三种意思:A料理;B筹划;C应酬,接待。在这句话中应是什么意思?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人们对乡戏的喜爱?
指导朗读。
⑵第2自然段:
A、引读第一层。
过去演戏很简单。戏台就搭在____。几辆____,铺上___,栽上____,扯上_____,戏台就____。唱戏的大多是___,他们农忙时____,农闲时_____。
B、自由朗读第二层。
边读边体会人们对乡戏的喜爱。
理解重点句:尽管带点土腔土调,看戏的人还是听得很过瘾。
联系上下文理解“土腔土调”。
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这些唱戏的大多是——(农民)。他们是不是专门唱戏的?他们长唱的`戏听上去怎么样?
乡戏听上去土腔土调,看戏的人有没有不满足的?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理解“过瘾”。
乡戏虽然没有专业的好听,但乡亲们已经很满足了。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这句话。
理解重点词语。
人山人海:形容人太多了。(看图理解)
水泄不通:形容非常拥挤,好象连水都六不出去。
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
喝彩:大声叫好。
兴致勃勃:兴致高,情绪热烈。
从这些词语都可以看出热闹们对乡戏的喜爱。
指导朗读有关语句。
C、小结:过去演戏虽说简单,却深受农民的喜爱。
三、细读第3、4自然段。
1、默读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乡戏越唱越红火?
2、学生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
⑴出示句子。如今,尽管电影、电视已经普及,但乡戏并没有因此退出舞台,反而越唱越红火。
⑵结合看图,联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乡戏越唱越红火。
(舞台与过去不同了,更有气派了;有专业剧团送戏下乡,老百姓更喜爱了。)
⑶为什么有了电影和电视,人们还喜欢看戏呢?
(能看到名角儿的演出;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和城里来的演员同台演出,感到挺开心。)
⑷指导朗读。
⑸小结:虽然现在有了电影、电视,但乡戏在农村越唱越红火。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自娱自乐”。
3、齐读。
五、课文,总结全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3、课文主要写农民清闲时都喜欢看乡戏,过去演戏岁说简单,却深受农民的喜爱;如今,虽然有了电影、电视,但乡戏却在农村越唱越红火,说明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想丰富一下文化生活是很自然的事。
六、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成语。
土( )土( ) 人( )人( ) 自( )自( )
眉( )色( ) 水( )不( ) 兴致( )( )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清闲( ) 简单( )
3、造句。
尽管……还是……
尽管……但……
《乡戏》教案9
教材分析:
《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古希腊奴隶伊索所作。《伊索寓言》是全世界儿童的经典读物,其短小精悍的故事,蕴含深刻的哲理,构思精巧,语言幽默,许多内容具有永恒的价值。故事讲述了一件城里老鼠到乡下老鼠家做客和乡下老鼠到城里老鼠家做客的有趣事情。
设计思路:
现在的小朋友大多生活在城市,从幼儿园回来不是待在自己家就是在公园玩,对于自然界的东西都很少接触了,限制了孩子的视眼,所以就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小朋友了解城市乡下的.形象以及差异。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形象,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乡下,城市的印象。
2、了解城市生活与乡下生活的差异,通过讨论,知道要保护环境。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不同。
2、难点:能用语言和动作表演整个故事。
教材准备:
1、实录:乡下生活,城市生活、背景图:城里,乡下
2、小图卡:面包,奶牛,小麦,田间,汽车,简单的家具,豪华的家具。
3、课件: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
4、场景:宽阔的道路
教学设计:
(一)观看实录,了解乡下,城市的形象,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去两个好玩的地方,我们一起出发吧。走设计的宽阔马路,观看视频师:你们刚刚看到什么了?你们平时在生活中有见过吗?这是在哪?
幼:看到了很多人,很多车……
师:热闹吗?漂亮吗?
幼:漂亮,好玩。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像这样热闹,繁华车多的地方我们叫它城市。乡下介绍也照上方法进行。
(二)欣赏故事《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
师:有两只老鼠他们也去乡下和城里玩了,他们在城里和乡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歌故事吧。
教师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并回答问题。
师:乡下老鼠邀请城里老鼠做客,在乡下,城里老鼠看到了什么?
幼:城里老鼠看到了绿幽幽的稻田,
师:乡下老鼠拿出什么好吃的给城市老鼠吃?城市老鼠喜欢吃吗?
幼:玉米,土豆,城里老鼠不喜欢吃。
师:后来城里老鼠又为什么邀请乡下老鼠,幼:因为城里老鼠过不习惯乡下生活。
师:城里老鼠家和乡下老鼠家一样吗?城里老鼠又是怎样招待乡下老鼠的?
幼:城里老鼠拿来了奶酪,玉米,鸡腿
师:乡下老鼠喜欢城里生活吗?乡下老鼠在为什么不待在城里?
幼:因为城里生活乡下老鼠不适应。
师: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家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喜欢城里老鼠吗?
小结: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都有自己的优点,弊端,大家应该相互尊重。
(3)讨论城里和乡下的环境,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师:你们是喜欢城里老鼠家还是乡下老鼠家?为什么?
幼:我喜欢城里老鼠家,因为城里很干净,交通方便。
师:可是城里车太多,空气都受到污染,小朋友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好点呢?
幼:多坐公交车,少自己开车。
幼:我喜欢乡下老鼠家,因为乡下老鼠家空气清新......
师:可是乡下路不好,交通不方便,科技不发达,那该怎么办?
幼:把路建好。
幼儿自由讨论,自由回答。
小节:城里科技发达,可是经常交通堵塞,空气受到污染,可是乡下空气好,这一点不好,我们城里人要和乡下人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关心这样才会让我们城里乡下都会进步。
(三)游戏猜一猜,摆一摆。
师:刚刚我们去了乡下和城里,知道城市和乡下是怎样的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请一部分小朋友扮演城里人,一部分小朋友扮演乡下人,拿着小图卡把小图卡送到对应的地方。
最后放音乐一起跳兔子舞。活动结束
延伸活动: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生活在哪里?是城里好,还是乡下好,为什么?
【《乡戏》教案】相关文章:
傩戏面具教案02-12
《槐乡的孩子》教案06-13
槐乡的孩子教案08-25
槐乡的孩子的教案09-14
戏高中作文01-31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傩戏面具》02-13
槐乡的孩子教案15篇09-07
《槐乡五月》教案09-06
槐乡的孩子教案(15篇)02-28
槐乡五月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