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2、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
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简介: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
三、“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爱因斯坦 指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做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出他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读出他对人类苦难者的漠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
四、全体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明确结构:总--分--总。
后附板书设计
五、快速浏览课文。布置学生画出自己难以理解句子。 然后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探讨解答。
难以理解的句子可能包括以下一些:
○1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 的)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深不可测的深渊。
②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曾两次被监禁:一次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素因反对英国参战,被控反战宣传罪而判刑6个月;另一次是在1961年他89岁时,因反战静坐反抗,与他的妻子被判两个月监禁。)
○3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 ,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解析:使用的是比喻 修辞;这种修辞特点生动形象;创设的情景是我象茫茫大海上一只浮萍被狂风吹来吹去;这一情景的具体特点是 上面是强劲猛烈的风;下面是深不可测、令人胆战心惊的无底深渊;我完全不能自拔;我将近丧失了希望。
以上这些句子,教师与同学共同探讨如何理解。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六、结合你的理解,谈谈为什么这三种激情能完全支配着作者的一生?作者的三种激情哪一种最能引起你的共鸣?讨论
○1(渴望)爱情(至高无上、纯洁无瑕之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2(追求)知识-----人类(了解苦乐);自然科学(科技的威力,现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等;社会科学(三大宗教、马列主义等)
○3(同情)苦难者-----战争不幸者、天灾受害者、人祸带难者、贫困无助者、衰老无养者……。
七、作者是怎样把这三种激情联系在一起的?由此你看出罗素的人格是怎样的 ?我们大家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一)线索
○1自己被爱的幸福感-----博爱(让其他人也能走进幸福的天堂)
○2获取知识,了解人类内心的苦痛;提高人类物质、精神生活质量,为人类造福,实现终极关怀。
○3直接参与救弱扶困,拯救人类灾难。他深知自己身单力弱,人微言轻,但还是与那些制造人类不幸的肇事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他更加痛苦。且也身受迫害,但终其一生,执志不渝。
明确:作者的三种激情是始终围绕着他对人类的关爱这一衷心联系在一起的。由此我们看出他是为什么而活着----全人类 真善美
(二)。对罗素的人生评价及启迪
他睿智,他博大精深;
他渴望知识、追求真理;
他充满温情、多姿多彩;
他的胸怀充满了正义与良知,为了拯救人类苦难者,即便是自己身受迫害也不顾……
这就是罗素的一生,他把自己的一生的智慧和力量献给了整个人类。他多想再活一次,再为人类奉献他的一切,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满怀着对他的'崇敬之情,沿着他老人家的足迹走下去吧,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幸福,为了生活在我们周围人都能过上快乐生活而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吧!
八、作业:
1。学习了这一课文 我们了解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其实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大多是有区别的,即使人生的每一阶段也有所不同。请试着设计一下你的人生旅途,以“我少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中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老年时候的追求有是什么?”为题,写一篇想像性随笔。
2、反复品读本文,进一步感受罗素崇高而伟大的人格。
为全人类而活-----为真善美而活
渴望爱情 (带来狂喜、摆脱孤寂、构造美好生活)
追求知识 ( 了解人类的心灵 领悟自然科学 参透社会科学)
同情苦难者(不幸的儿童、可怜的老人、无辜的平民等)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2、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
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简介: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曾出任过两次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三、“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爱因斯坦指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做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出他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读出他对人类苦难者的漠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
四、全体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明确结构:总--分--总。
后附板书设计
五、默读课文。布置学生画出自己难以理解句子。然后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探讨解答。
难以理解的句子可能包括以下一些:
①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握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②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深不可测的深渊。
③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④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以上这些句子,教师与同学共同探讨如何理解。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六、作者的三种激情哪一种最能引起你的共鸣?你最(是否)赞同作者的哪一观点?讨论
○1(渴望)爱情(至高无上、纯洁无瑕之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2(追求)知识-----人类(了解苦乐);自然科学(科技的威力,现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社会科学(三大宗教、马列主义)
○3(同情)苦难者-----战争不幸者、天灾受害者、人祸带难者、贫困无助者、衰老无养者…….
七、作者是怎样把这三种激情联系在一起的?由此你看出罗素的人格是怎样的?我们大家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1自己被爱的幸福感-----博爱(让其他人也能走进幸福的天堂)
○2获取知识,提高生产力,了解人类内心的苦痛,实现终极关怀。(他追求知识,生命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人类。召唤人类互相关爱)
○3直接参与救弱扶困,拯救人类苦难,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他更加痛苦。且也身受迫害,但终其一生,执志不渝。(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
总结:
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的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辨别活着的价值、意义:
个人——人类
假恶丑——真善美
八、齐读本文,进一步感受罗素崇高而伟大的人格。
九、作业:学习了这一课文我们了解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其实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大多是有区别的,即使人生的每一阶段也有所不同。请试着设计一下你的人生旅途,以“我少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中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老年时候的追求有是什么?”为题,写一篇想像性随笔。
文章结构板书设计
我渴望爱情带来狂喜
摆脱孤寂
构造美好生活
为
何追求知识了解人类的心灵全人类
领悟自然科学
参透社会科学真善美会
而
生同情苦难者不幸的儿童
可怜的老人
无辜的平民
……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相关文章: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03-06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3篇03-29
《为什么我不能》教案04-23
《为什么》大班教案02-17
《为什么》大班教案06-12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案04-17
《为什么》大班音乐教案06-19
《为什么》大班教案15篇02-1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03-25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