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他关于教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的'(参考教学目标)。
(二)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他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他、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他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他在文中阐述了教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教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
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他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教师点拨指正。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找出字的部首,提高部首查字的速度和能力;
2. 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能给同类词语加上一个总的名称;
3. 能正确地把前后相关的内容,恰当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句子,能按要求写判断句;
4. 能找出句子中打比方的部分,理解比喻句的意思,体会打比方的作用;
5. 能按时间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二、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目标:完成1~4题
二、过程
1. 自学1~4题,用铅笔独自做题;
2. 交流自学情况;
第一题
课件展示正确答案,核对、订正;
小结:1)左右两边都是部首,一般查左不查右;
2)半包围结构的字查外不查内;
第二题
补充:1)几个人同时说,同样的话( )
2)由于受感动面产生恭敬,敬佩的感情( )
3)不分白天黑夜( )
4)好多人紧紧地围在一起( )
第三题
交流,点拨改正;
第四题
1) 说说“金色的斜阳”“耀眼的太阳”,“灿烂的朝阳”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2) 说说“斜阳、太阳、朝阳”,谁“高挂天空”?谁“映红水面”?谁“照亮了大地”?
3) 检查标点;
4) 齐读,用朗读表现出美丽的景色。
第二课时
一、目标:练习5~7题
二、过程
1.指导完成第5题
1) 齐读第1句,说说还可以说“葡萄沟是怎样的地方”;
2) 独立完成第2句,然后指名交流不同的说法;
3) 独立完成第3句,然后指名交流不同的说法;
4) 独立完成第4句;
5) 练习说话;
仿照题目的句子介绍其他地方的情况;
独立写句;
交流;
2.指导完成第6题
1)抽读
比较梨树上青青的果实,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翠绿的;
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比喻有什么好处,
3)独立划句,同桌交流,划线部分在打比方部分的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4)交流,进一步体会打比方的作用;
5)说说打比方的句子;
3.指导完成第7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自读句子,并用线画出句子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结合每个时间段所发生的事情,独立编号;
4)交流;
5)连句成段,齐读;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写字教学既有实用价值,也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向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本节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书写,使学生理解并记忆偏旁与例字的字理、字形和结构,并把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
【教学过程】
一、开课激趣,创设情境
1. 欲要字正,先要身正。检查学生坐姿,引导学生集中精神。
猜字谜:一横一横又一横,一竖一竖又一竖,一撇一撇又一撇,一捺一捺又一捺。
引导学生猜出字谜,谜底为:森。(板书“森”字)
2. 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森”字,它由什么组成?这三个“木”字完全一样吗?(不一样。)
看来同为“木”字,再做构字部件时笔画会有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偏旁的变化。
二、新课指导,边讲边练
1. 做好准备工作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写字前的准备工作是什么吗?(注意坐姿以及握的姿势。)同学说得太棒了,这就是我们写字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写字前, 第一,注意写字姿势,可让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对方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是否正确;第二,看准,想好,再落笔,书写时要多动脑筋。
2. 认字读字
(1)教师领读书本上的`四个字。
(2)指名读字。
(3)学生组词,加深对这几个字的印象。
3. 观察对比
(1)出示:又 劝 土 堆 车 转 牛 特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每一组的第二个字都含有第一个字;每组字的相同部分字形略有不同。)
(3)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不同之处,并相机归纳总结:①“又”是的第二笔是捺,而在“劝”字中,“又”的第二笔变成了长点儿;②“土”字的第三笔是横,在“堆”字中变成了提;③“车”字最后一笔是横,但在“转”字中,变成捺;④“牛”与“车”相似,在合体字中都是最后一笔变成捺;
(4)这些字形变化我们都看出来了,谁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发现呢?
指名回答。(独体字在做偏旁时,有些笔画会发生变化,字形也变小了。)
(5)同学们观察得很细心,总结得很全面。有的字变成偏旁后,它的笔画的大小和形态都要发生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才会更加美观。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
三、指导写字
1. 教师板书示范写字,边写边讲解。“劝 堆 转 特”
2. 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再练习书写。
3. 同桌互评,看谁的字写得棒。
四、拓展练字
1. 同学们,刚才大家的字写得非常棒,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部首的变化规律。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字,有哪些独体字可以做偏旁,哪些合体字里面含有这些独体字?可以从书本中找一找,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2. 学生找字,想字,写字。教师巡回指点。
3. 写完后,请学生展示自己所写,并简要讲解字形的变化。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我们知道了有些字做偏旁后,笔画和形态会发生变化,掌握了这些变化,我们就能写出更加漂亮的汉字来!
六、布置作业
在作业本上书写十个独体字,再书写十个由这些独体字做偏旁的合体字。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月光曲》和《林中乐队》。《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详细记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月光曲》写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被他们对音乐的热爱、痴迷而感动,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故事。《林中乐队》形象的描绘了大自然里,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情分析
学生对国歌太熟悉了,能熟背歌词,但要理解得很透彻那需要一点的时间。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所具的卓越才华和劳动人民的同情心,学习他美好、善良的心情;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陶冶爱美的情趣。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重点难点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诗句、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
1、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许多,比如: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现在就让我们高声歌唱国歌。
2、学生合唱国歌。
3、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受?
4、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受。
5、师:这么雄壮、激昂的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3、师:大家解决了阅读的障碍后,同桌接力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4、同桌互读课文,交流体会。
5、指名回答。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
2、指名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
(2)《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
(3)《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指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
(1)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2)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最强音。
(3)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6、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个部分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7、指名回答。
8、师: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课文哪个部分告诉了我们?(最后一个自然段)
9、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师;国歌是这么的重要,那么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11、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指导朗读、入境融情
1、师:下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师:说一说你喜欢这个小节的原因。
4、分组齐读。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巩固
1、朗读课文,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
2、积累词语。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射箭、打猎、大雁、大吃一惊、悲惨、愈合、孤单、拼命”。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能用“只要……就……”和“一……就……”写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能力目标:
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三、情感目标:
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步骤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多读几遍。
2.遇到不理解的词用“△”标出,不理解的句子用“ ”标出。
3.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读文,纠正读音。
“更羸”的“更”读音是“g5ng”。
“因为”的“为”读音是“wèi”
2.用同音字,形近字组词作巩固练习。
惨( ) 愈( ) 魏( ) 箭()
渗( ) 愉( ) 巍( ) 剑()
猎( ) 雁( ) 悲( ) 痛()
蜡( ) 燕( ) 辈( ) 疼()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如:理解“大吃一惊”一词时先重点理解“惊”字的意思,惊,出人意料的意思。再理解词的意思,“大吃一惊”的意思是:感到突然而吃惊。接着找出文中带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此词,即魏王没有料到更羸真的'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让大雁掉下来,感到十分惊奇。
3.出示重点词,让学生巩固练习。
能手:是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本文指更羸是个对射箭非常熟练,有这方面高超技艺的人。
本事:口语,指本领、能力。本文指魏王不相信更羸是具有只拉弓,不射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的本领。
孤单失群:指失去了同伴,无依无靠。孤单:单身无靠。失:离开。本课指受伤的大雁没有同伴,自鸣自飞。
魏国:我国战国时候的一个国家,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陕西东部和山西南部,离现在有两千多年了。
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不幸,令人伤心。
愈合:指伤口合上了,长好了。
拼命:把性命豁出去;舍命。比喻用最大的力量。
四.自由读文,巩固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读课文三遍。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质疑
1.教师讲故事导入新课,设置悬念(那只大雁落下来没有呢?)激发学生朗读课文。
2.同学们刚才认真朗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在读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呢?
(1.更羸为什么只拉一下弓,那只大雁就落下来了?)
(2.魏王为什么不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3.为什么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
二、激情朗读,用心揣摩。
读2-6自然段,抓住魏王的两句对话指导朗读,加深对课文的内容理解,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这两句话是:
“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
“啊!真有这样的本事!”
1.听老师读一遍这两句话,边听边想:这两句话是在同一情况下说的吗?
(第一句话是在大雁掉下之前魏王说的;第二句是魏王在亲眼看见大雁掉下后讲的。)
2.请再听老师读一遍,大家注意听,听老师在何处停顿,在哪些地方突出了哪些词语。
(老师读“是吗”的后面停了一下,读“你有这样的本事”时“这样”读得重。)
3.再听一遍,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老师读:“啊”后也停了一下,读“真有这样的本事”时“真有”读得重。)
4.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呢?这样读能起到什么作用?
(1.老师这样读可以让大家听得更清楚。)
(2.这样读,能读出魏王怀疑的语气。)
(3.这样读,可以表现魏王的心理活动。)
(4.这样读,可以表现魏王对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本事表示怀疑,能表现魏王亲眼看见更羸真有这样的本领时的惊奇和佩服。)
5.同学评一评谁体会得最好?
(第四个同学体会得最好。)
6.老师重点指导这两句话对学习课文起什么作用?
(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帮助我们知道更羸是怎样观察、分析、作出判断的。)
7.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朗读。
8.分角色练习朗读。
三、创设语境,领悟寓意。
读7-9自然段,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如果你是魏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1.更羸你能说到做到,可真叫棒!)
(2.更羸天上飞来飞去的鸟儿这么多,你却能看出哪只是受伤的鸟,眼力可真不错啊!)
(3.更羸,听你这么一分析,我才知道射箭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4.更羸你的经验可真丰富呀!)
(5.更羸你的本领真是无人能比拟呀!)
(6.更羸你的本领真是令人折服呀!)
四、深入探究,领悟方法。
1.更羸使大雁掉下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你读给大家听。
(只听得“嘣”的一声)
2.现在你对课题中的“弓”有什么新的理解?
板书:嘣
请你加上这半句,再做更羸的动作,找三人做,大家看他们做的跟图上更羸的动作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3.正是因为这“嘣”的一声响,大雁真的掉下来了,下面请同学们出声读第5自然段,体会一下两个“直”的意思一样吗?
4.请你判断一下,
(意思不一样,第一个直:使劲,第二个直垂直。)
5.这两个“直”该怎样读?试一试,指读,思考:为什么不说射下来,而说掉下来?
(因为没用箭。)
6.分角色读,师生共同读“嘣的一声响”想想更羸怎么使大雁掉下来的?
7.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请同学们读第9自然段。
8.说一说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你从他的话中知道了什么?
9.同桌两人互读一、二句,看看这两句什么关系,你从哪看出来的?
(因果关系,“因为”)
10.这两句哪句说原因,哪句说结果?
((1)句说结果。(2)句说原因)
11.你能不能先说说结果后说说原因?
12.看投影,默读这四句话,找找还有哪句和哪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小组讨论。
(②③句,③④句)
13.因果关系的句子该怎么读?谁来试试,评一评,他哪读的好,好在哪里,哪读得还不够,该怎样读?
14.小结:你们学得真好,通过第9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理清了四句话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因果关系的句子;句序是可以调换的,现在你们能解决更羸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大家边听边想更羸是怎么知道的。
板书:观察 分析 判断
15.你们再看看一、二两句话,能不能颠倒顺序?
(明确:观察是基础)
16.更羸的本事到底是什么?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准确判断)
五、总结全文,领悟含意。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个成语故事,学后你对课题中的四个字都有了新的认识,你能不能把四个字的意思连在一起说说成语的意思?
(表面意思:害怕弓弦响声的一只受过伤的大雁。)
(比喻意: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六、布置作业
1.回去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2.想一想这个成语可以在什么时候使用?
语文教案 篇6
课 题
入学教育课型新授课时2双基
目标
1、新生大体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能力
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道德情
感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学校、喜欢上学、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课本、爱护课本。
教具 投影片、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2、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讨论学习
1、你们喜欢学校吗?为什么?
2、讨论(出示投影):
(1)看图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
(2)小学生在学校里都可以做那些事?你听说学校里还可以做哪些事?
三、情景练习
1、那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分别说了什么?读一读你认识的字。
2、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3、模拟练习
(1)情境一:师生交流(上学路上)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王小明同学……王小明(起立、鞠躬):老师早!老师:王小明同学,你早!
(2)情境二:生生交流(自我介绍)A、与同位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班级及其他情况。B、游戏:找朋友。学生在班内自由结交朋友,其他同学齐唱《找朋友》。
(3)情境三:自由交流A、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设一个情境。想好时间、地点、人物,可以有老师、家长、同学,自由练习对话。B、小组表演。
3、结合自己谈谈成为小学生以来上学的感受。
4、口语交际:根据画面内容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二、指导观察,了解图画内容。(出示投影片)
1、讨论:图上画了什么?
2、指导学生按照图画内容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3、他们说了些什么?请认识这些字的小朋友来读一读?
三、看看我们的语文书。
1、写上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
2、看看目录有什么用?
3、怎样找第4课?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找找第16课、第67页、写字表、查字表)
4、谁来说说你打算怎样爱护课本?(1)轻翻轻放(2)双手要保持干净(3)不乱写乱画(4)包好书皮(5)不乱仍课本
5、今后我们要经常比一比看看谁的课本保护得最好。
四、再唱《上学歌》。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唱《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采用讨论形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
以游戏的形式创设情景,使学生从做中学,在做中练。
放手让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营造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
作业
要求 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
板书
设计 入 学 教 育
挂图课后
小结
语文教案 篇7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1、学习生字新词,能正解书写4个生字。
2、正确读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续编故事。
2、巩固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其余4个生字。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读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2、认识1个偏旁,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粮、汗、由、冬”。
3、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勾画生字词。
2、教师准备词语卡片、动物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生活中识字。(激趣)
1、展示课件导入:上课前咱们先来做做热身运动。
2、、课件出示活动内容。
师导:猜猜今天的热身运动是什么?......真聪明,今天继续咱们一贯的“生活中识字”。
3、展示课件:生活中识字的途径。
师导:请看,街道两旁的各式的商名你认识吗?......咱们一块到超市去逛逛......各类标牌方便我们有选择性地购物,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你都能叫它的名吗?......校园里的这些东西你都熟悉吧......生活是咱们的大课堂,留心观察字娃娃随处可见!好了,今天的生活中识字,轮到谁来给大家做介绍啦!
4、指名4人上台交流。
(生:我给大家介绍......,这个字我是在......认识的。)
二、揭示课题,交待教学目的。
1、师导: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字,是在电视节目《人与自然》中认识的,看看,谁会读?(引导学生看板书:“蚂蚁”、“蝈蝈”)
2、指导读准词语:“蚂蚁”“蝈蝈”。
指名读--齐读(借助拼音读准三声音调、轻声)
3、提问:观察这几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用彩色粉笔填涂虫字旁)
猜猜为什么它们都是虫字旁?
(贴动物图片)
4、引出课题,交待教学目的:今天就让咱们走进蚂蚁和蝈蝈的王国,看看这两只小昆虫凑在了一块儿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板书:和),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初读课文。
1、打开语文书,翻到113页,借助拼音,先试着读读课文,再读读课文后边的生字娃娃,注意读准字音。
2、读完第一遍的孩子起立我看看,捧着书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这遍读呀,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可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二)学习生字。(展示课件)
A学习8个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1、指名读。
师导:生字娃娃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点击鼠标,出示8个要求会认会写生字的画面)谁来读?
2小老师教读。(拼拼音教读,齐声跟读三遍)
3、带拼音齐读三遍。
4、打乱顺序读。(指名读、分大组读、分男女生读)
师导:大家读得可真带劲!老师打乱顺序随便点击,不拼拼音,能一口读准它们吗?
B学习7个只识不写的'字:
1、指名读。
师导:课文后边两根绿线条内的生字可难了,你认识吗?
(点击鼠标,出示7个要求只读不字生字的画面)
2、带拼音齐读三遍。
.C、同桌互相抽读。
师导:和课文中所有的生字娃娃交上朋友了吗?打开语文书114页,课文后边两根绿线条内的生字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同桌两个孩子互相抽一抽,考一考。如果读得好,像刚才老师那样,竖起大拇指夸夸他。
(三)学习词语。(出示卡片)
1、开双人小火车轮读。
师导:看到孩子们这么能干,生字娃娃也忍不住叫来了它们的好伙伴词语宝宝,想和它们交朋友吧?开双人火车,准备好了吗?
(注意“粮食、洞里、呼呼地”读轻声。)
2、打乱顺序齐读。
师导:词语宝宝变魔术,调换位置还能读吗?大家一起来。
(表扬:自己夸夸自己)
四、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小声读文。
师导:看到孩子们这么能干,生字娃娃和词语宝宝决定带咱们到它们的家里去做做客,它们的家在哪儿?就在咱们的课文中。看着书,自己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读正确、通顺。特别要注意我们刚才学习的生字词语的读音。
2、分段指名读,指导评议。
师导: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自己读得是最棒的,举起小手,自我推荐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余孩子捧好书专心听,听他们的声音是否洪亮,字音、句子是否读正确、通顺了。
师引导评议。
3、师生齐读。
师导:孩子们说得很好,只要注意刚才评价时所提到的几个地方,认真细心些,老师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想试一试吗?
4、带着问题自己读。
师导:两只小昆虫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带着小问号,自己放开嗓子再读一读。读完后,在四人小组内给小伙伴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5、引导交流。(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反馈)
6、指导贴词卡,理解课文内容。(“満头大汗”“自由自在”)
师导:老师这里有两个词卡,认识吗?读一读。......下面我们来做个词语卡片对号入坐的游戏,帮老师把它们贴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
7、指导了解第一段大意。
(1)展示课件。
师导:夏天真热,小小的蚂蚁背拉着又大又重的粮食,个个累得满头大汗!
(2)指名读句子,评议。(1名)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师评:这个小朋友把“満头大汗”读得比较慢比较重,好像自己就是这群勤劳的小蚂蚁中的一员,正卖力地干着活。.....这个孩子在读的时候,皱着眉头,老师知道他一定是体会到了干活的艰辛。
(3)自由练读。
师导:带上表情甚至可以加上动作,自己试着读读!
(4)指名有感情地读句子。(2-3名)
(5)齐读。
8、指导了解第二段大意。
(1)根据课文内容,出示课件,相机提问。
师导:看到小蚂蚁卖力地干活,蝈蝈们都在干什么呀?......
(2)指名读句子,评议。(2-3名)
“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师评:这个孩子读句子时抬起了小脑袋,读得特别轻松,不错!......带上了得意的表情,读得真棒!
(6)男女赛读句子。
9、指导了解第三段大意。
(1)出示课件。
师导:到了冬天,又发生了什么?看看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指名回答。
(3)齐读第三自然段。
(4)看板书小结:在炎热的夏天,小蚂蚁搬运粮食満头大汗,绿蝈蝈只图享受,自由自在。到了冬天,勤劳的蚂蚁躺上装満粮食的洞里安然过冬,懒惰的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五、书写生字“粮、汗、由、冬”。
1、导语:小朋友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学得很不错!课文里的生字娃娃请出来,还认识吗?请看......(在黑板上贴字卡“粮、汗、由、冬”)
2、齐读生字。
3、引导用猜字谜法学习“由”字。
(1)师导:老师这儿有个有趣的字谜,谜底就在这四个字中,考考哪些孩子最聪明?.......听仔细了!“田里长棵草!”打一个字。
(2)指名回答,表扬。
(3)指导书写:生边书空边说笔画名称,师范写。
师导:由字很简单,笔画比较少,可是粗心大意笔顺就容易弄错,哪个孩子愿意当老师教教大家由字怎样写?......看明白了吗?
(4)多媒体展示正确的写字姿势画面,提出写字要求。
师导:要想把字写好,正确的写字姿势也很重要,看看这个大哥哥他的姿势美吗?......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学着哥哥的样子,拿出你的小铅笔在语文书上136页描红一个由字。
(5)学生描红。
4、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记忆字形,并相机指导书写。
导语:刚才我们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会了“由”字,除了猜字谜呀,我知道聪明的小朋友们还有许多识字的好方法:换偏旁、加偏旁、编儿歌......看一看,其余的几个生字,你认为哪一个最难,动动脑筋,你将用什么巧方法记住它,说给大伙听一听。
“粮”:a认识新部首“米”字旁。
(板书:米字旁。)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等11个生字。
2、运用字理识字法学习井。
3、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识记生字。
4、养成认真观察,严谨治学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知道,同样一个字,改变其中的一笔,字义就截然不同。
教学重点:运用字理识字法学习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生字。
1、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个游戏,请你为日字加上一笔,使它变成一个新字。孩子们,看汉字多有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些生字不是加一笔变成新字,而是改变五笔变成另一个字,你们想知道它们是哪些字吗?
2、先出示要与本课生字比较认识的'熟字。
刀、土、开、北、人、由、名、电、勺、瓜、用、风
3、在复习熟字的基础上比较与本课要学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4、通过比较字形字意使同学们记住本课生字的读音,领读,指名读,小组读,同桌互相读。
三、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井字的演变过程,字理识字。
四、学生总结本课生字的特点。
五、小结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养成认真学习的态度,同样的字如果不细心观察,弄错某一个笔画,那么字义就会千差万别,也会闹出笑话,故同学们应记住每个字的正确写法。
六、作业
收集和本课相似的字,比一比看谁收集得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通过游戏记住字。
2、各种形式读生字。
二、指导写字。
1、注意入字的笔顺,第二笔是长捺。
2、注意
3、此字的笔顺,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4、注意甩字的第一笔是竖撇,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5、注意爪字的第三笔是竖。
三、课后练习
读一读,写一写。
用各种方法读:领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四、作业
用虚宫格写生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影子》教案12-09
语文《跳水》教案12-10
语文关怀教案03-0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掌声》教案11-20
语文小学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