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时间:2022-01-24 09:29:21 教案 我要投稿

《蜡烛》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蜡烛》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蜡烛》教案模板合集7篇

《蜡烛》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作品。作品刻画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文中只有关于她的动作描写,没有语言描写。透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可以感受人物的心灵,感受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作品突出蜡烛这个细节,赋予作品一种亮色。抒情诗般的结尾,深情赞美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根据课文特点,要着力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心理活动,根据她的一举一动感知她的内心世界,并从字里行间体味在冷静的.叙述中包含的作者的感情。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揣摩语句意思。

  2、根据课文特点,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3、领会战争的残酷,体会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揣摩语句意思。

  2、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学生简介作者背景,教师适当补充

  二、整体感知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注意把握记叙要素。)

  三、粗略探究

  1、读了本文,肯定有一些片段令你感动不已,请找出来,在小组中讨论。

  2、学生找出自己感动的片段并朗读、分析。

  3、老师总结:感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⑴题材感人:

  战争、炮火、蜡烛、烛光等。

  ⑵事件感人: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在坟头上的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

  四、精细探究

  1、教师指定探究问题:

  ⑴揣摩语句(课后第二题)。

  ⑵试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3、各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五、拓展延伸

  透过细致的动作描写,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六、布置作业

  把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整理在练习本上。

《蜡烛》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细细揣摩探究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默读、朗读,深入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揣摩文中意味。

  教学准备

  1、预习生字词。

  2、查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间最美是真情。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的美好情感的.故事,例如亲情,友情,爱情……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更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背景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瓦砾(lì) 地窖(jiào) 舀(yǎo) 鞠(jū)躬 名副其实 颤巍巍

  3、课文配乐朗读。

  4、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这篇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课文

  1、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⑴炮火:11次

  ⑵蜡烛:6次

  ⑶黑围巾:4次

  ⑷老妇人的“跪”、“爬”:各3次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⑴多写炮火连天,说明环境危险,让人一直为老妇人揪着心,而老妇人在炮火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⑵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⑶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哀悼之情。

  ⑷“爬”:说明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跪”:说明老妇人庄严肃穆,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3、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第五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1、教师启发。

  ⑴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⑵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学生齐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

  2、把你想象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案 篇3

  教学目标: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1. 预习课文,

  2.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三、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

  1 、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

  五、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六、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蜡烛》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处。

  2、品味文章中细腻的描写,领会物象与其内在情感的联系。

  3、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感悟内在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物象导入

  要求学生用“蜡烛”造一个句子,比较评价这些句子的妙法所在。

  (设计意图:意在言语训练中引出本文学习: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蜡烛〉的课文,看看这篇文章中“蜡烛”有何意义。)

  二、内容感知

  阅读后完成100字以内的课文简介。

  (设计意图:此环节视班级情况给予一定的提示,但简介中必须含“蜡烛”二字,目的在于以写带读,训练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概括能力。)

  三、语言品味

  朗读交流文中耐人寻味的语句,品味细腻感人的描写。

  1、11次炮火描写。

  (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6次对蜡烛的描写。

  (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4次黑色围巾的描写。

  (表达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爬三跪的动作描写。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小组学习与班级交流相结合的形式,重在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揣摩文中的描写手法,认识战争的残酷、蜡烛的的深沉含义、围巾所渲染的庄重气氛、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深厚情谊。)

  四、延伸拓展

  1、完成句子:这是一支 蜡烛,它 。

  (设计意图:此题置于“延伸拓展”部分,实际是对本文学习的一次总结与深化,既是内容概括,又是情感深化,与“内容简介”有相通的部分,但又更进一层。例如:这是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点在苏联红军烈士坟前的蜡烛,它燃烧出的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它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2、交流其他有特定含义的物象。

  (设计意图: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不仅仅是蜡烛,生活中,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事物赋予了人们的情思,以此题延展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空间。)

  五、布置作业

  课后从物象、内容、情感三方面赏读《百合花》(茹志鹃)。

  (设计意图:这篇小说是借白净纯洁的“百合花”的意象来表现中国战争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百合花。在题材、主题与写法上与蜡烛一文都有相通之处,课外阅读既是巩固课堂教学,也是拓展训练。)

《蜡烛》教案 篇5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三、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

  1 、再读全文, 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蜡烛》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推测课文所写作的时代背景,猜测作者的身份。

  2、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3、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4、根据课文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老妇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蜡烛出来说明了什么。并说说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老妇人的性格特征与刻画此人物形象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2、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刻画老妇人的细节描写之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相应的内容,然后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3、再找出刻画老妇人所用的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交流评价,看谁写的最为妥帖。

  4、引导讨论。

  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讨论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5、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蜡烛》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安排】

  本文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推测课文所写作的时代背景,猜测作者的身份。

  2、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主要教学内容与步骤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3、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4、根据课文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老妇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蜡烛出来说明了什么。并说说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老妇人的性格特征与刻画此人物形象的意义。

  5、小结本课时教学:

  布置思考题: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与步骤

  1、复习导入。

  2、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刻画老妇人的细节描写之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相应的内容,然后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3、再找出刻画老妇人所用的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交流评价,看谁写的最为妥贴。

  4、引导讨论:

  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讨论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5、小结课文教学,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见自读课本)。

【《蜡烛》教案】相关文章:

《蜡烛》教案03-29

《有趣的蜡烛》教案08-26

有趣的蜡烛教案11-25

《半截蜡烛》教案02-23

半截蜡烛教案03-14

《半截蜡烛》教案04-01

半截蜡烛教案02-17

《蜡烛》教案15篇07-22

《蜡烛》教案设计02-12

蜡烛的探索大班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