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初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初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时间:2022-02-04 22:50: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初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2) 掌握二元一 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之间的 关系;

  (3)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

  过程与方法

  (1) 教材以“问题串”的形式,揭示方程与函数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不同数学知识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 通过“做一做”引入例1,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与态度

  (1) 在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对应关系中,在体会近似解与准确解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精神.

  (2) 在经历同一数学知识可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变式能力.

  教学重点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2)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和数学转化的思想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学具:铅笔、直尺、练习本、坐标纸.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引导(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回顾知识)

  内容:

  1.方程x+y=5的解有多少个? 是这个方程的解吗?

  2.点(0,5),(5,0),(2,3)在一次函数y= 的图像上吗?

  3.在一次函数y= 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适合方程x+y=5吗?

  4.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 的图像相同吗?

  由此得到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图像有如下关系:

  (1) 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函数图像上;

  (2) 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 .

  第二环节 自主探索方程组的解与图像之间的关系(10分钟,教师引导学 生解决)

  内容:

  1.解方程组

  2.上述方程移项变形转化为两个一次函数y= 和y=2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分别作出这两个函数 的图像.

  3.方程组的解和这两个函数的图像的交点坐标有什么关系?由此得到本节课的第2个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和相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

  (1) 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以转化为求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横纵坐标;

  (2) 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可以转化为求这两条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联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和图像法三种.

  注意:利用图像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近似解,要得到准确解,一般还是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第三环节 典型例题 (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

  探究方程与函数的相互转化

  内容:

  例1 用作图像的方法解方程组

  例2 如图,直线 与 的交点坐标是 .

  第四环节 反馈练习(10分钟,学生解决全班交流)

  内容:

  1.已知一次函数 与 的图像的交点为 ,则 .

  2.已知一次函数 与 的'图像都经过点A(—2, 0),且与 轴分别交于B,C两点,则 的面积为.

  (A)4 (B)5 (C)6 (D)7

  3.求两条直线 与 和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4.如图,两条直线 与 的交点坐标可以看作哪个方程组的解?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

  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总结有关知识、方法: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 次函数的图像的关系;

  (1) 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函数图像上;

  (2) 一次函数图像上 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

  2.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

  (1) 方程组的解是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2) 两条直线的交 点坐标是对应的方程组的解;

  3.解二元一次 方程组的方法有3种:

  (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

  (3)图像法. 要强调的是由于作图的不准确性,由图像法求得的解是近似解.

  第六环节 作业布置

  习题7.7A组(优等生)1、 2、3 B组(中等生)1、2 C组1、2

初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案2

  一、复习引入

  1.已知方程x2-ax-3a=0的一个根是6,则求a及另一个根的值.

  2.由上题可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与根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我们已学过的求根公式也反映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这种关系比较复杂,是否有更简洁的关系?

  3.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b+b2-4ac2a,x2=-b-b2-4ac2a.观察两式右边,分母相同,分子是-b+b2-4ac与-b-b2-4ac.两根之间通过什么计算才能得到更简洁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

  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

  方程 x1 x2 x1+x2 x1?x2

  x2-2x=0

  x2+3x-4=0

  x2-5x+6=0

  观察上面的表格,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常数,p2-4q≥0)的两根x1,x2与系数p,q之间有什么关系?

  (2)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的两根x1,x2与系数a,b,c之间又有何关系呢?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

  方程 x1 x2 x1+x2 x1?x2

  2x2-7x-4=0

  3x2+2x-5=0

  5x2-17x+6=0

  小结:根与系数关系:

  (1)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常数,p2-4q≥0)的两根x1,x2与系数p,q的关系是:x1+x2=-p,x1?x2=q(注意:根与系数关系的前提条件是根的判别式必须大于或等于零.)

  (2)形如ax2+bx+c=0(a≠0)的方程,可以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利用上面的结论.

  即:对于方程 ax2+bx+c=0(a≠0)

  ∵a≠0,∴x2+bax+ca=0

  ∴x1+x2=-ba,x1?x2=ca

  (可以利用求根公式给出证明)

  例1 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2-3x-1=0 (2)2x2+3x-5=0

  (3)13x2-2x=0 (4)2x2+6x=3

  (5)x2-1=0 (6)x2-2x+1=0

  例2 不解方程,检验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1)x2-22x+1=0 (x1=2+1,x2=2-1)

  (2)2x2-3x-8=0 (x1=7+734,x2=5-734)

  例3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1和2,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方程.(你有几种方法?)

  例4 已知方程2x2+kx-9=0的一个根是-3,求另一根及k的值.

  变式一:已知方程x2-2kx-9=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求k;

  变式二:已知方程2x2-5x+k=0的两根互为倒数,求k.

  三、课堂小结

  1.根与系数的关系.

  2.根与系数关系使用的前提是:(1)是一元二次方程;(2)判别式大于等于零.

  四、作业布置

  1.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2-5x-3=0 (2)9x+2=x2 (3)6x2-3x+2=0

  (4)3x2+x+1=0

  2.已知方程x2-3x+m=0的一个根为1,求另一根及m的值.

  3.已知方程x2+bx+6=0的一个根为-2,求另一根及b的值

初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案3

  一、复习引入

  1.前面我们学习过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直接开平方法”,比如,方程

  (1)2x2=4 (2)(x-2)2=7

  提问1 这种解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提问2 这种解法的局限性是什么?(只对那种“平方式等于非负数”的特殊二次方程有效,不能实施于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

  2.面对这种局限性,怎么办?(使用配方法,把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配方成能够“直接开平方”的形式.)

  (学生活动)用配方法解方程 2x2+3=7x

  (老师点评)略

  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先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化二次项系数为1;

  (3)常数项移到右边;

  (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5)变形为(x+p)2=q的形式,如果q≥0,方程的根是x=-p±q;如果q<0,方程无实根.

  二、探索新知

  用配方法解方程:

  (1)ax2-7x+3=0 (2)ax2+bx+3=0

  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2+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问题:已知ax2+bx+c=0(a≠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x1=-b+b2-4ac2a,x2=-b-b2-4ac2a(这个方程一定有解吗?什么情况下有解?)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已做得很多,我们现在不妨把a,b,c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解:移项,得:ax2+bx=-c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bax=-ca

  配方,得:x2+bax+(b2a)2=-ca+(b2a)2

  即(x+b2a)2=b2-4ac4a2

  ∵4a2>0,当b2-4ac≥0时,b2-4ac4a2≥0

  ∴(x+b2a)2=(b2-4ac2a)2

  直接开平方,得:x+b2a=±b2-4ac2a

  即x=-b±b2-4ac2a

  ∴x1=-b+b2-4ac2a,x2=-b-b2-4ac2a

  由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因此:

  (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当b2-4ac≥0时,将a,b,c代入式子x=-b±b2-4ac2a就得到方程的'根.

  (2)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公式的理解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

  例1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x2-x-1=0 (2)x2+1.5=-3x

  (3)x2-2x+12=0 (4)4x2-3x+2=0

  分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把它化为一般形式,然后代入公式即可.

  补:(5)(x-2)(3x-5)=0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2页 练习1.(1)(3)(5)或(2)(4)(6).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1)求根公式的概念及其推导过程;

  (2)公式法的概念;

  (3)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将所给的方程变成一般形式,注意移项要变号,尽量让a>0;2)找出系数a,b,c,注意各项的系数包括符号;3)计算b2-4ac,若结果为负数,方程无解;4)若结果为非负数,代入求根公式,算出结果.

  (4)初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7页习题4

初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案4

  一、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5】小芳以200米/分的速度起跑后,先匀加速跑5分,每分提高速度20米/分,又匀速跑10分,试写出这段时间里她的`跑步速度y(单位:米/分)随跑步时间x(单位:分)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y=

  【例6】A城有肥料200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24元,现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怎样调运总运费最少?

  解:设总运费为y元,A城往运C乡的肥料量为x吨,则运往D乡的肥料量为(200-x)吨.B城运往C、D乡的肥料量分别为(240-x)吨与(60+x)吨.y与x的关系式为:y=20x+25(200-x)+15(240-x)+24(60+x),即y=4x+10040(0≤x≤200).

  由图象可看出:当x=0时,y有最小值10040,因此,从A城运往C乡0吨,运往D乡200吨;从B城运往C乡240吨,运往D乡60吨,此时总运费最少,总运费最小值为10040元.

  拓展: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200吨,其他条件不变,又应怎样调运?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19练习.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表现.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20习题14.2第9,10,11题.

初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案5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 (2)3x2+6x=0(用公式法)

  老师点评:(1)配方法将方程两边同除以2后,x前面的系数应为12,12的一半应为14,因此,应加上(14)2,同时减去(14)2.(2)直接用公式求解.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口答下面各题.

  (老师提问)(1)上面两个方程中有没有常数项?

  (2)等式左边的各项有没有共同因式?

  (学生先答,老师解答)上面两个方程中都没有常数项;左边都可以因式分解.

  因此,上面两个方程都可以写成:

  (1)x(2x+1)=0 (2)3x(x+2)=0

  因为两个因式乘积要等于0,至少其中一个因式要等于0,也就是(1)x=0或2x+1=0,所以x1=0,x2=-12.

  (2)3x=0或x+2=0,所以x1=0,x2=-2.(以上解法是如何实现降次的?)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两个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开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1 解方程:

  (1)10x-4.9x2=0 (2)x(x-2)+x-2=0 (3)5x2-2x-14=x2-2x+34 (4)(x-1)2=(3-2x)2

  思考:使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解:略 (方程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乘积.)

  练习:下面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正确的是( )

  A.(x-3)(x-5)=10×2,∴x-3=10,x-5=2,∴x1=13,x2=7

  B.(2-5x)+(5x-2)2=0,∴(5x-2)(5x-3)=0,∴x1=25,x2=35

  C.(x+2)2+4x=0,∴x1=2,x2=-2

  D.x2=x,两边同除以x,得x=1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4页 练习1,2.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要掌握:

  (1)用因式分解法,即用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2)因式分解法要使方程一边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另一边为0,再分别使各一次因式等于0.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7页习题6,8,10,11

【初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相关文章: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03-27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5篇04-01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15篇)04-01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02-27

二元一次方程公开课教案03-27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04-0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教案04-01

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初中数学知识点04-0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说课稿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