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与地坛》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自读课)。
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
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质疑,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朗读精选的部分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音乐《命运交响曲》,此曲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抗争苦难的激情。贝多芬也正因此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叙述抗争命运挑战艰辛的文章《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多媒体,作者像)
二、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文章仅仅写了我、地坛吗?(还写了母亲,多媒体)现在请同学们搜寻文章,迅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多媒体显示)
三、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作者是跑着去地坛的吗?文章中如何叙说的?
(它等待我出生双腿)
2、独自去地坛时,作者可不是挂着这般灿烂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写第一次去地坛的
句子。(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自己的身影)当时他的内心感受怎样?找出关键词句。
(失魂落魄、看见自己的影子百无聊赖,孤独,颓废,残废自伤)
3、于是我们常常能在地坛,夕阳下,月光下,看到那个凄惨伤感的身影,找一找总是4.作者总是到地坛去,这说明地坛与作者之间一定有着什么灵犀相通之处。作者由憔悴自怜、萎靡颓废走向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地坛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坛的特点,概括。(荒芜,不衰败,坦然)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四百多年来自在坦荡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
可是不衰败,依旧有生机,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蜂儿片刻不息,渺小卑微的生物尚且活得很好,这又告诉我们什么?(生命来到世界就是一种美丽,活,义无反顾)
坦然:地坛不管天气怎样,不管态度怎样,都坦然安卧,由此,作者悟出了什么了启迪?
作者笔下的地坛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虽然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她以顽强的生命力依然宁静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芜但不衰败的事实,对于一个曾为生死问题苦苦思索的残疾青年来说,肯定有所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换句话说,应该考虑的只有怎样好好活下去的问题。死,既然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必然降临的事,那么,生,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承担的义务,苦难的角色同样要有人去扮演,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濒于崩溃而顽强自救的灵魂。卡夫卡认为幸福就是把痛苦成功地变做快乐,史铁生虽然还不到这种地步,但他至少已经扼制住了死神,并且让痛苦停止呻吟!)
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
(显然不是。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时,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故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于是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地坛陪伴他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在死生间进行彻底的思考和痛苦的选择,使我走出了阴影,坦然面对生活,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他决定活下来了。所以作者说: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上述分析通过学生读议展开,教师适为点拨,注重学生感受)
(二)第二部分
(1)如果不是读了史铁生的这篇呕心沥血之作,我们很难想到自然与人之间会有如此不寻常的关系。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请问摆在母亲面前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难题?
配乐读 2-3段,深沉而凝重的话语。
a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儿子忽然失去了双腿,母亲又不能替代他,悲痛又无可奈何,心里忧虑太多太多
b有一个细节就写出了母亲的这种心理痛苦,有一回反应,心神不定,失魂落魄(读,评)所以说母亲也在受折磨,无处发泄的痛苦活得最苦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默默地支持着儿子,宽慰着儿子。(细节:曾经有过 )
由此可见,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3)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幺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4)再让我们去感受母亲的痛苦,母亲的坚忍,母爱的伟大!读现在(音乐:满文军《懂你》)
(5)母亲给我的启示,母爱的深沉与温馨,作者更多是在现在我才想起,我不知道失去后才倍觉珍惜,母亲走过的焦灼的路让我怀念,于是拿起了笔纪念母亲,纪念一种精神一份崇高。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回报母亲,并不要很多,只是别让等待太多,文中那一段文稿朗读。
四、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如何对待生死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等等。
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作业:以感悟生活为话题,课后作文。
板书: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母亲:疼爱,理解儿子
(注定)活得最苦
意志坚韧
设想
生存的启示
生,不再可以辩驳
决定活
死,不必急于求成
怎样活 承受苦难,坚忍生活
《我与地坛》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增强学生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探究式学习的乐趣
3、学习作者的预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同学们穿的衣服好漂亮,请穿红衣服的女同学谈谈,今天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以衣服的选择和心情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史铁生与地坛)
二、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 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三、课文研读:
1、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⑴史铁生为什么选择了地坛?
明确: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生命荒芜
地坛的特点: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剥蚀……淡褪……坍圮……散落)
史铁生选择地坛是因为他们相似,还因为地坛“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⑵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⑶不衰败的表现?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露珠”的活动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响动(处处有生命的律动)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3、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古圆就像一个智者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感受并给他以生命的启迪。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这段描写细致而深刻,写了园中的几中小昆虫,如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是石门中的落日,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三处景物描写衬托了作者情感思想的变化、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索,本身也是对生命的感悟。
4、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5、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四、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
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
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五、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
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
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
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
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
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
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而后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窸窸窣窣:
四、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悟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并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我”在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的?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颓废、迷惘
2、其实,在进入地坛后,作者觉得“我”与地坛早有一种联系了,文章如何叙述的?
明确:(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地坛离我家很近”“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4、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课文第一部分3、5、7段)
明确:
①第三节里,从那些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和玉砌雕栏上我们仍就能想象出地坛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可是如今一切的繁华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地坛洗尽铅华静静的守候,等待着作者的到来。它以博大的胸襟拥抱了史铁生,它以它的宁静给史铁生撑起了一个叩问灵魂、思考生命的场所,它并非居高临下去审视史铁生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接待他。史铁生的生命和地坛契合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
②第五节里,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蜂儿还是蚂蚁抑或是瓢虫,它们虽然卑微,但他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美丽。看那只留在树干上的蝉蜕是否在诉说只要能在枝头为生命高歌,即使付出四年地下艰苦的劳作那也值得,轰然落地的露珠是否在昭示卑小的生命只要积聚力量就足以演绎生命的辉煌,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抗争。园子是作者的比照,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
③第七节里,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即使是花叶飘零,也要落叶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泰戈尔说:“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
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也许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概括来讲,这些景物描写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5、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朗读第六段)
明确: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第三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第二课时
听歌曲《我想更懂你》,其实年轻的我们跟我们的父母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存在沟通问题,那作者与母亲经历了什么?
(三)研读第二部分
母亲的付出
1、第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9段,第10段,第15段
板书:第9段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第10段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坚忍的意志
第15段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儿子的感悟
4、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6、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怎么活,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7、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第二部分: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四)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到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部分写伟大的母亲给了他寻找生路的勇气。作者用与苦难抗争的生动事例,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文章所宣扬的主题。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教益。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体悟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体会景与情的关系。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如何体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
如何通过语言解读文章主旨。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并了解其意义。
2、圈点令自己有所感悟的词句并试作理解。
二、教学导入:
记得有这样一个秋天的黄昏,我的一个学生跟我闲聊,他告诉我,他常常在痛苦至极时对着窗子大吼一声,然后,让那种痛苦的滋味继续浸着心脾默默生活。我听着,我的心里流着酸楚:他还是一个孩子,他是在怎样承受这份磨难啊!的确,一个人独自咀嚼痛苦是一份悲壮,那么,我们还能从痛苦中再咀嚼出一些别的什么吗?然而,历史上有些人的辉煌是用苦难铸就的,今天的史铁生就是一例;文学史上有些作家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用苦难铸就的作品,史铁生便是一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用自己的轮椅代足,爬出了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向艺术的极限攀登,达到了常人难以取得的高度。我们说他从生命的磨难中体悟出了生命意蕴,读他的书,读他这个人,依然令人感动,富有启迪。
让我们先来粗略地了解史铁生这个人。
三、作者简介:
(出示幻灯片)
史铁生,人生经历比较简单,其内涵却极为丰富。1951年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因腿疾住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做了7年临时工后转向写作,1983年因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他的作品还有《插队的故事》、《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答自己问》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日、法等语种,在国外出版。史铁生是用生命来写作的。面对残疾,他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体味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沉重解读生命,解读史铁生。
四、整体感知。
阅读“自读提示”。(齐读)
五、教师分析第一部分: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的确,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迷恋地坛。文章的第一部分说的就是史铁生和地坛这一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人与景的关系。
1、跳读第一部分,思考:(找出文中关键字词和关键句)
讨论:
(1)地坛给了我什么启迪?(找出关键句)
“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2)其实,这一段议论性文字实际上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正是史铁生“追寻”的“问题”,即
第一、我的身体是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呢?也就是说,我该不该死?
第二、我为什么要生?
第三、我应该怎样活?
(3)同时,这一段文字也告诉我们追寻的答案,是什么呢?
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因此生命就应顺应自然,不应消极。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他自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行文至此,作者便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园中景物给我的启示。
2、那么,古园的景物是怎样使作者产生这样的启示的呢?
讨论:
(1)文中有一个词语概括了地坛景物的总体特征(请找出文中一个关键性的词语)
宁静
在人口密聚的、喧嚣的大都市,这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不仅衬托了作者的心境,也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它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2)(一学生朗读文段,同学体味语言)思考:这段景物描写是用什么方法描写的?写出了景物的那些特点?
明确:用了拟人手法且极富有新意。一系列动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的运用描述了地坛的荒芜冷落,败堵残阳。比较:A、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B、门壁上朱红的油漆淡褪了
(3)“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它“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明确:指地坛褪去了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而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正与它相怜相惜,因此地坛似乎是特意为他准备的。
(4)接着,作者引用了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这段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默读第5段)思考景物描写的特征:
小昆虫卑微不衰败
草木竞相生长
园中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可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宁静,虽然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古园景物使作者获得了对生命新的理解。
(5)所以,景物的描写在表现任务情感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能说说这些作用吗?
A、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
B、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
其实,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因为世界本身、景物本身也就是生命。让我们来看最后一段景物描写。
3、(教师配乐朗读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目的`?
肆意雕琢不能改变,历久弥坚充满活力以景写味,洋洋洒洒。
正是这样充满活力的景物使作者勇敢地面对痛苦,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个永恒的景物,使作者获得了生命的永恒,于是,作者在这15年中“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于是,在古园中,他又看到了许多别样的人生,对于母亲,他说;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翻了倍的;对于一个漂亮却又弱智的少女,他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他还描写了一个练长跑的年轻人,他虽然很努力了,但却怎样也得不到他想要的,当他跑了第五名的时候,橱窗里挂的是前三名的照片,当他得了第三名的时候,橱窗里挂的是第一名的照片,而当他得了第一名是,橱窗里挂的是全体队员环城赛跑的全景,命运总是跟他们开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然而史铁生在这样苦难的命运中塑造了最后的形象:他静静地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即“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弘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同学们,当我们面对挫折,面对不公的命运时,你又该如何呢?
六、让我们继续带着这份思考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从语言、内容上圈点评价。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我与地坛》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我与地坛教案。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想曲》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想曲》。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 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 “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我与地坛教案》。(配乐朗读此句。)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辛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 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二)第二部分
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是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个别学生朗读1-3段,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
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转,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
三、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
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等等。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我与地坛》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体悟作者以对母亲的感情并感爱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2、掌握生命启示的方式
3、注意情景交融
教学流程
字词
1、沧桑(cāngsāng):沧海桑田”的略写。喻世事变化很大。
2、剥蚀(bōshí):物质表面因风化而损坏;侵蚀。
3、坍圮(tānp):坍:倒塌;圮:毁坏。因倒塌而毁坏。
4、亘(gèn)古不变:自古以来一直都没变化。
5、捋(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
6、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7、落寞:寂寞;冷落。
8、猝(cù)然:突然,出乎意外
9、纷纭:多而杂乱。(指言论、事情方面)。
10、恍惚(hunghū):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11、恪(kè)守:严格地遵守。
12、焦灼(zhuó):非常焦急。
13、熨(yù)帖:心里平静
一、整体把握
1、本文写了哪几个对象,按照何线索来写
地坛——(明)地坛的博大,宽广以及作者的成长
母亲——(暗)母亲的无私,伟大,通过他们之间的相同点突出主题
2、作者和地坛的关系经历怎样的过程体现何种精神状态
等待——理解——依恋(精神寄托)
颓废——豁达——顽强
3、作者为何来地坛?
宁静可以调整自已的心情
可以逃避一个世界
可以得到生命的启迪
自已必地坛有相似之处(都是被抛弃的,荒芜但并不衰败,残疾但并不残废)
4、作者如何从地坛中得到启示
①第三节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记生命显露本真的模样,以便看到人生的真相(在满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已的身影)
读并分析理解,将环境时间个人的遭遇紧联在一起,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不逃避不懦弱的而对现实的坚强意志
②第5节,每一个生命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生命的生生不息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自已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荒芜但不衰败)
读并分析
③6节启示是什么,回答了生命的什么问题?
坦然面对生死,顺从自然(为什么活)
二、细节把握,体会句意
1、这时候,想必是我该来了
2在满园弥漫的沉静鼗芒中,一个更容易看顾到时间,并看到自已的身影。
3、一下子就理解了它手意图
4、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5、这却不是在就像是伴你终身的魔鬼或恋人。
三、怎么活?
(一)、学习第7节
1、用偏正短语概括这一节手各景物对象
夕照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松柏
雨中的泥土气息
秋风中中落叶的味道
2、这些景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视听嗅
3、有何人生的启示,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并用你的语言来概括
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手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理解,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已的方式坚强地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人生的味道。热爱生命,奋发有为。
(二)、感受母爱
除了从地坛得到启示外还从何处得到启示(母亲)
1、母亲
2、找出作者对自身遭遇的怀感变化?
绝望迷惘沉思抗争成功
3、出我对母亲情感态度的变化
带来难题理解惭疚报答怀念
(三)、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四)、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五)、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我与地坛》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 明确作者所感悟到的自然景物带给他的人生启迪。
二、理解感受深切的母爱。
三、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课时:
一课时
一、课前放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二、导语:
随着铿锵有力的乐曲,我们走进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高亢的旋律激发我们对人生的探讨,雄壮的乐章唤起我们对生命的感悟,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谱写了生命的赞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走进史铁生,去感受它对情感的冲击,对心灵的敲打。
三、教学过程:
读过课文,大家心中都会涌起一种感动,掀起一层波澜,甚至于潸然泪下,是什么使文章具有如此魅力?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体味。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并没有马上在文学上取得成就,他是从地坛的景物中得到启迪,从母亲的关爱中获取力量,从而走向了成功。
史铁生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主要集中在课文的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进入地坛之前和进入地坛之初心情怎么样?
明确;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废了双腿,作者是在21岁生日那天瘫痪的,青春韶华,其苦自不待言,他整天失魂落魄,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想关于死的问题,心情苦闷甚至绝望。
2、后来作者的心情是否有了变化?是什么使他有如此大的变化?
明确:由苦闷绝望到后来充满希望,坦然面对生死问题。是地坛中的景物。
3、作者在文中三次写到地坛中的景物,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三次景物描写,请一位同学朗读,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它们是怎样影响作者的?(配乐朗读)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注意从原文中筛选信息,找出关键词,要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言之成理。
明确:
第一处景物可以说是满目颓败,
二处是充满生机,
三处是多姿多彩。
这三处景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荒芜而不衰败),这是景物描写,由板书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景物的变化是渐进式的,为什么?作者的思想是逐渐变化的,是怎样逐渐变化的?刚开始作者的心情是苦闷的甚至是绝望的,所以他眼中的景物也是破旧的,颓败的,后来他看到了地坛中到处呈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些小生灵都很卑微,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由此作者感到了地坛中看似沉寂荒凉之中孕育的历史沧桑感和生命意识,这些使他对生命有了希望。后来,他进一步感受到地坛景物的坎坷中有灿烂,落寞中有高歌的多姿多彩,使他终于能豁达坦然的面对生命,面对人生的不幸与灾难,同时也使他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一个人残废了,但不可颓废,卑微的小生灵在荒芜的场景中尚且能竞相生长着,一个人,不论遭受怎样的不幸与灾难,不是都更该充满希望的生活吗?这就是作者由景物中悟到的哲理,抒发的情感,这也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渐进式的,逐渐进行的。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因为作者的思想是逐渐变化的,所以他眼中的景物也是逐渐变化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这也是本篇散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4、地坛中的景物给了作者生命的启迪,使他坚强的活下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亲对他默默地理解与支持,下面让我们共同感受母爱,感受亲情。
①人世间最伟大而又最无私的爱莫过于母受,本文作者的母爱有它的独特之处,读课文思考,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来表现她那种独特的爱?
明确: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让我们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②母爱是深沉的,伟大的,思考理解课文的两句话,让我们更深的理解那默默的毫不张扬的母爱。
明确:由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①母亲只是以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暗中默默的鼓励我勇敢活下去,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②表面上看,呼应了母亲“找”我,体现了母亲的关受,作者意识到处处时时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实际上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我走出生命的误区,是母亲心血的凝注,母亲是我人生成长的挚爱,母子相依相怜,共度患难,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已与我融为一体。这是一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的赞歌。
四、作者从地坛的景物中得到启迪,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地坛是他精神的归宿;从母亲身上汲取力量,感悟亲情,母亲是他灵魂的守护神,从而走出自残的阴影战胜自我,完成了生命中一次质的飞跃。(完成板书)
这篇文章对人生的探讨感悟还有很多,不是我们本节课就能解决的了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深入领会理解。
《我与地坛》教案 篇8
教学重点:
1、母亲、地坛在文中的精神价值。
2、散文的一种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母亲、地坛与我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信息量;课堂提问直奔重点而去,提高效率;散文的阅读,方法很多,就本篇而言,找过渡句带动全文,找议论句挖掘思想,体会意图。(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概况,熟悉文章内容,大致把握文章情节思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电脑播放贝多芬钢琴曲:《命运交响曲》
教师简单介绍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可这位音乐家却在29岁时就不幸地患上了失聪的毛病,在他32岁那年,他完全地丧失了听力,面对这样的噩运,贝多芬并没有放弃,相反地,他坚强地面对苦难,“我要卡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将我压倒。”从而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无独有偶,在中国,也同样地出现了一个勇敢地同命运做斗争的,扼住命运喉咙的人——史铁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作品《我与地坛》
二、整体感知,筛选主要信息。
1.文章中哪一句话贯串全文?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自然段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承上)(启下)
三、局部挖掘,体会议论句的价值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
1.提问:文中几次写地坛?请找出来并朗读。
明确:三处(景物描写)
第三自然段“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第五自然段“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
第七自然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蕴帖而微苦的味道。”
2.在几处地坛中体现出地坛的什么特点,地坛有何价值?
明确:
A、荒凉的建筑,茂盛的植物
B、小动物的动态,草木生长
C、园子形体在改变,精神不变,生命树常青
地坛启发了史铁生。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史铁生双腿残废,精神不衰败。两者相通。
3、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发?
明确:生,无需辩论。死,顺其自然。地坛回答了他“该不该死,为什么要出生”两个问题,可以说,地坛让作者看透了生死。
『方法点拨』找议论句,地坛给作者的启发,实质上就是地坛本身所蕴含着的精神价值,这些精神价值影响了作者的思想,使得他考虑事情,看待生活也受到地坛精神的影响。而议论性的句子正是作者思想观点的体现,是作者受地坛影响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相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该不该死?
为什么出生?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怎样活着?
议论句:“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4、那么史铁生的第三个问题是谁回答了他呢?
明确:母亲。(由这个问题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我与母亲
母亲的形象美
1、找出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
明确:第2、3、8自然段
2、这三个段落中母亲的形象怎样体现?
第二自然段:“知道……知道……知道……知道……知道……只是不知道……”,直接回忆了母亲当年的心理。
第三自然段:“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那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无法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呢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第三自然段:“我”上地坛母亲“无言地准备”、“目送”——理解
第四自然段:“我”在地坛母亲“担忧”、“找”——悲苦、坚忍、关爱
母亲形象: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理解、宽容、毫无抱怨的`爱……(答案供参考)
3、寻找课文中间接描写母亲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塑造了母亲怎样的形象?明确:对比描写:儿子对母亲的行为:“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
“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可以说,作者当时对母亲是不理解的,这更反衬出母亲的坚忍、宽容、无私的爱。
4、总结母亲形象
明确:聪慧、坚忍、苦难、伟大、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对儿子无私的毫不张扬的爱……(仅供参考)
5、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是不张扬的,那么这篇文章是不是只是为了赞美母爱呢?
明确:不是,母爱是文章的一个方面,而文章最重要的是母亲对我的启示。
『方法点拨』寻找文章中的议论句,在母亲去世之后,作者所感悟到的不仅仅是母亲的爱,更是母亲的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如第六自然段,“母亲的苦难和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第九自然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里愈加鲜明深刻。”
6、那么母亲对作者到底有什么启示,对他的成长有何价值?
明确:母亲教会了我怎样活着,教会了我面对挫折的正确人生态度。
『方法点拨』寻找议论句,第六自然段: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第九自然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里愈加鲜明深刻。
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是母亲的苦难和母亲在苦难中的坚韧给了作者最深刻的印象,深深地影响着作者。母亲对待生活,对待苦难的态度启示作者走出困境,重塑自我。
四、总结全文
提问:地坛、母亲和我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地坛和母亲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
明确:三者联系:地坛、母亲伴随着我精神的成长。
本质上的联系:默默无言却昭示着生命的意义
『方法点拨』寻找议论句,第10自然段末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本质上的联系可以结合母亲和地坛两者的精神价值来回答。
五、比较鉴赏
讨论:文章以“我与地坛”为题好不好?可不可以改为“我与母亲”、“地坛我母亲”?
明确:
a.文中写的是地坛和与地坛有关的几组人物。
b.母亲和地坛的内涵相通,某种意义上,地坛也是我的母亲,母亲与地坛都给了我生活的启发。
(答案是开放性的,可以从文章的题材、风格、语言、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来考虑。)
六、拓展延伸
播放《泰坦尼克号》Jack和Rose生死离别的电影片断。
教师总结:生命是脆弱的,一座冰山就可能毁灭成千人的生命,但生命也是坚强的,在冰冷的大海里,Rose凭着对生命的珍爱,凭着坚强的意志,活了下来。与他们的死别相比,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又是那么的渺小,与史铁生在风华正茂时失去双腿相比,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又怎么不能克服呢?生命是可贵的,生命过程中的挫折、苦难也是无法避免的,而我们。要直面挫折,绝不回避;珍视生命,勇不放弃!以此与全体同学共勉!
七、作业布置
课后观看教育片《懂你,母亲》,写一篇评论。
《我与地坛》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作家简介
2.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欣赏文章第一部分
进入古园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
(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
(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
“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
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
(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
“沉思”时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4.欣赏文章第二部分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母亲是怎样的母亲呢?
《我与地坛》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品位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意。
3、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5、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导入:
史铁生是一位作家,在他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里,命运却给他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双腿残废。这对一个原本正常的人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捉弄。他不能再像我们一样想站就站,想坐就坐。当遭到这变故时,史铁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于是,地坛——这个在他家附近的荒芜冷落的古园,便成了他“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园里,史铁生浸泡了十五年,而他写下的《我与地坛》,就是他在这里浸泡、思考后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这篇散文《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作者史铁生和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史铁生,中国著名编剧、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延安插队,三年后,也就是在他21岁的时候,因病造成双腿瘫痪,返回了北京。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他创作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散文创作有《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些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们课文中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部分,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和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命运的关注。
简单介绍地坛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坛”指的是祭祀用的台。
二、分析第一部分
史铁生对于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的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文的第一节,思索几个问题:
(一)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明确:原因:缘分。仅为着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突然残疾无法正视现实)
地坛:
用一个词来概括:荒芜冷落
而此时的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失魂落魄。荒芜冷落——失魂落魄
地坛的破败烘托了“我”的精神状态,同病相怜。
(二)在地坛我整日思考什么问题?
明确:
1、我该不该去死;
2、为什么生;
3、怎样活。
那么他思考的结果怎样?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那也就是说,出生的事实人不能选择,不可以辩论;而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是不必急于求成的。因此,对于“我”来说,“我”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平静地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的活下去的信心。
为什么我会受到这样的启迪,地坛真的仅仅是荒芜吗,同学们找一下,描写地坛景色的是哪几段?(3、5、7段)
(三)分析第3自然段:
也就是说映入作者眼帘的,不只是一座荒芜的古园,同时里面也暗藏生机——“太阳循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给人以希望。
(四)分析第5自然段:
主要描写园中小昆虫,这些昆虫共同的特点即是“弱小”影射作者自身,因为残疾,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
小昆虫们虽然卑微,弱小,且处于荒芜之地,但它们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按照自己的生存方式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它们,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由此感悟生死。
(五)分析第7自然段:
解决怎样活的问题
作者在感悟生死后,仍在地坛中深沉的思索,这时候映入作者眼帘的景物发生了变化:
明确:落日光辉、雨燕高歌、苍黑古柏、孩子的脚印
地坛在岁月中流露出永恒的一面,由此,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与永恒。因此,“我”虽然经历挫折,命运的打击,仍要珍爱生命,保持乐观精神。
长存物——生命永恒
人有悲欢离全,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智者的眼中,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快乐和悲伤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有句话说得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永不屈服,
三、分析第二部分。
作者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找到答案,解决了生与死的问题,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怎样活下去”是一个与生命相伴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作者独立完成的,他的每一次精神跋涉,都有人伴他同行,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是母亲的爱与理解伴他风雨兼程。
“游子吟”中有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日迟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此可见,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更是艰辛的,是母亲一滴一滴的汗水编织而成的。而把这样的一份爱倾注到一个残疾的儿子身上,那更是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背后。
(一)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二)我们看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事?
明确:我和母亲——母亲爱“我”;我理解并怀念母亲。
〔问〕母亲爱“我”,她都为我做了哪些事?
明确:我去地坛,母亲准备;我去地坛,母亲目送;
我去地坛,母亲来找。
〔问〕那么,我对母亲的理解呢?
明确:
1、设想母亲心理。将一个关心爱护儿子,但在儿子最痛苦无助时却不能在他身边的母亲的焦灼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犹其此时这是作者心中所想,是对母爱最深沉的理解。
2、写小说报答母亲。有感于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爱的伟大。
3、整日怀念母亲。又是倦鸟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4、痛恨自己的倔强与羞涩一种倔强与羞涩所酿成的苦果极其严重且无法弥补时的锥心之痛。
〔问〕结合上面的一些分析,体会课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种形象。
明确:“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给“我”独处的空间,给“我”去地坛的自由。她甚至做了最坏的准备: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说他真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承受儿子不幸的双倍痛苦,情愿替儿子受罪,但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问〕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与伟大,使我领悟到生存的意义,价值,使我更坚强的活下去。
〔问〕本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但第二节好像有点脱节,讲的是我与母亲,同学们考虑一下,是不是第二节与第一节毫无联系呢?那文中有哪句话将两节联系起来了呢: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我虽然残疾了,但母亲和地坛教会我感悟生命,教会我勇敢的活下去,成为我重新站起来的支柱,使我成为一个灵魂健全的人。
《我与地坛》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理解、评价史铁生对“生命”、“苦难”以及“欲望”的哲理性感悟;
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理解史铁生对“生命”和“欲望”的哲理性感悟;
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赏析作者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评价史铁生对“生命”、“苦难”以及“欲望”的感悟。
教学方法:
教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
自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步骤:
一、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对“生命”和“苦难”的感悟的内容。
2.把握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语言特色。
二、导入:
(电脑显示“贝多芬”的图片)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不幸耳聋后,喊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的誓言,作出不朽的伟大乐曲《命运交想曲》,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学的文章同样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这就是——《我与地坛》(板书)。
三、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赴陕西插队。20岁时,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七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电脑显示作者简介和照片)
四、介绍地坛:
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帝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始建时,坛外辟有护坛一千四百七十六亩,坛内总面积六百四十亩。曾经一度荒芜,后来政府修葺整理为地坛公园,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坛的整个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端庄、雄伟、别具一格。从整体到局部都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观念和象征传说够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方泽坛、皇祗室、宰生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电脑显示地坛公园的图片。)
五、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阅读课文,说说作者如何把他和地坛联系起来的?
①作者是怎样去地坛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摇着轮椅”。
②作者为什么“总是”去?(用原文回答)
明确:“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③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回答)
明确:“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④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
明确:
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
二是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
阅读课文第一节与第五节第一句话,说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电脑显示)地坛 作者
荒
双腿
芜
残废
同病相怜
被人冷落
被社会遗弃
2、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
明确:三处。
(全班诵读第三段、第五段的景物描写部分)
这两段的地坛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主谓短语概括)
(电脑显示)琉璃剥蚀 朱红淡褪 柏树苍幽 草藤茂盛
高墙坍圮 雕栏散落
残阳 正红
废园 沉静
蜂飞 蚁动 瓢虫升空 蝉脱
露珠滚动 草木竞相生长
荒芜但并不衰败
明确:园子无人看管,大部分都沉寂,犹如无人烟的原野。但地坛里的卑微的草木昆虫,并不介意所居之地的荒芜,仍然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顺其自然地活着,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地坛拥有了丰富的生命意蕴,因此荒芜但并不衰败。
3、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关于死的事;为什么要出生;怎样活。
结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概括为:生是一个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死也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既然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所以,我虽然双腿残废了,但不应该消极,而要顺其自然地活下去。)
4、作者解决了生和死的问题,可是他还有一个问题,那是什么问题?
明确:怎样活。
①全班同学朗诵六个“譬如”句,概括景物特点。
(电脑显示)落日灿烂 雨燕高歌 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 草木泥土的气味、落叶的味道
②你们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什么?
明确:六个“譬如”,调动了味觉、视觉、嗅觉和听觉,从落日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中,有一种生命的激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③问:这几句解释了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
(电脑显示)地坛 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身残志坚
我 身体残疾 精神不变
【《我与地坛》教案】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教案11-25
《我与地坛》教案01-26
《我与地坛》教案01-26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01-26
我与地坛教案(精选6篇)04-07
《我与地坛》教案八篇01-31
《我与地坛》教案五篇02-02
【精选】《我与地坛》教案3篇02-03
【精选】《我与地坛》教案四篇02-17
《我与地坛》教案4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