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语文教案模板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评者按]摈弃了烦琐分析,阅读教学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呢?我以为要走一条“强化诵读,注重感悟”的道路。
众所周知,人们的语文能力是习得的,而语文能力的习得无一不是从感悟开始。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反复感悟,学生才会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质。
于永正老师所上《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摈弃了烦琐分析的套路,在“强化诵读,注重感悟”方面做了一些大胆探索。相信大家读了这个实录,一定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
[评:板书课题不忘写字训练,说明老师有很强的训练意识]
师: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出示投影片,教师读)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出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
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
[评:于老师提出的这四项教学目标是在研究本课课后作业题的基础上制定的。课后作业题规定了教每课书的具体目标,只有每课的具体目标落实了,才能确保小学阶段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教每课书,都要像于老师这样强化目标达成意识,围绕课后作业题来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师:现在,先来看第一个任务。(出示投影片)这一课的生字一共有16个[注:教材是原版本,现已有所调整]。
杂拥拼棵
剂喷器欺
负喘纷雾
吵汹蛮搬霉
小朋友注意看,这些生字哪些不要老师教,也不要看书上的拼音,你就认识?
生:我认识“棵”、“拼”。
师:这个“拼”字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生:我是一年级时认识的。那时有一个词是“拼音”。
生:我还认识“剂”、“吵”、“雾”。
师:对她来说,近一半的生字都认识了。你读书的时候,只把不认识的字的拼音画出来。还有哪些字你认识?
生:我还认识“杂”、“器”。
师:(老师指“纷”)这个字有认识的吗?
生:认识,这个字读fēn。
师: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在{清明>这首诗里学的:里面有一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生:我还认识“搬”。
师:你是在哪儿认识的?
生:在我们家门口墙壁上的“搬家公司”的广告上认识的。
师:那是一些“野广告”。看来,“野广告”也有好处,可以帮助你认字。作为你,还要“感谢”“野广告”。这些字有没有一个都不认识的?(学生摇头)大家要实事求是:请大家拿好书,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课后的生字表。那上面有注音。
[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季都“生”,这是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廷相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这就叫实事求是]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发现有同学已经读第二遍课文了。有的同学在读书时,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这样很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上面。
(学生默读,边读边写拼音)
师: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读一读生字的拼音,并记住它。
(学生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书上生字能记住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看,哪些字记住了。
(请一同学读,其余同学跟着读)
师:注意“欺负”的“负”,单读时,读第四声。和“欺”连在一起时读轻声。请接着读。
(学生读完,老师出示投影片)
杂草一拥而上拼命一棵
化学除草剂喷雾器欺负
喘气纷纷争吵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搬到倒霉
师:看一看,这些字组成的词你会不会读?(指一学生读完)还有问题吗?
生:“蛮”我读不准。
师:多虚心,有不懂的就问。谁来当她的老师?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生:“气势汹汹”的“势”我读不准。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师:还有问题吗?(学生摇头)看来需要老师帮助的`很少很少,有些字平时就会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下面我们还有一个任务。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学生读课文,画词语,教师巡视。发给部分学生小黑板。让他们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
师:请写好的小朋友把小黑板送过来。(学生纷纷送来.老师把小黑板挂到大黑板上。这些词浯是: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警觉、收拾、有气无力、纷纷)请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大家读词语)
师: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些词语。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读完两遍的请举手。(学生举手)好,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词语的意思,还要做到正确、流利,如果能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请大家再读。
(学生继续读课文)
师:有的同学已经读到第四遍了。刚才有的同学问我(板书“蜡黄”)“蜡黄”的“蜡”的读音。请大家读字音。(师顺手在“蜡”上面加上拼音。学生读la)“蜡黄”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脸色像蜡一样黄。第二个任务基本上完成了。
[评:感悟,感悟,“感”而后“悟”。怎么“感”?主要是诵读,读得多了,学生便能借助语言环境悟出语句的意思。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识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时,所联系的语言环境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词语或句子与上下文中的其他语句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于老师指导学生受复诵读课文,意在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语言。从而为领悟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创造良好条件]
师:哪个小朋友有把握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学生举手)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哪些同学虽然没把握读正确,但愿意试一试?(一个同学举手)好,请你站起来。于老师很喜欢这个小朋友,因为她勇敢、敢试。请你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得较流利。但读到“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时,“蛮”读错了,但自己意识到后,就改正了)
师:请停下来。这个小朋友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蛮”一开始读错了,后来又改正了。
师:好,你听得真认真。于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同学,自己错了自己改正。请你再读读那一句。
(学生读完那句后,接着读下去,教师相机纠正错误)
师:哪一位同学能不让老师教,就能读得正确、流利,还能有感情?
(指一学生读。学生读得很好,老师相机表扬)
师:读得多好呀!不要老师教,你就能读好了,真不简单!
[评:感悟是指学习主体对语言材料的能动感受与领悟。感悟的效果取决于学习主体的内因,也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于老师长于激励、善于调动,是其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听后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
(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师读完后.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7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
大自然有很多秘密,死海不死、猪笼草捉虫、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关于大自然的一篇文章《大自然的秘密》。
2、学习课文:
(1)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A、你怎么样看待幼龟遭难这件事?
B、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C、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3、课外拓展:
在你的身边,有发现类似的情况吗?请你举例说说。
4、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解决读音、字词,把最难的生字找出来,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记它。
(2)小组汇报,老师检查。
5、作业布置:
读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词语
写一篇关于本课文或其他人与自然的故事的读后感。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流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过度: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那金黄的沙土成了人们心中隐隐的痛,但是,有一位81岁的老人却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一切。我们来看——
3、出示第一自然段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轻轻地读着这一段文字,然后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3)想一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
预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翠se yu流、郁郁葱葱……
(4)朗读指导:
引:a.多美的景色啊,谁能用声音来展现这样的画面——指名读
b.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片绿色的林海,我们都迫不及待了,一起来吧——齐读
(5)过度:一个81岁的老人竟然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这样一片绿色的林海,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板书:奇迹
(6)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6课,走近这位老人,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板书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感悟“奇迹”
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老人还创造了哪些奇迹?
2、交流(随机出示2个句子)
出示: ⑴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a.课件出示:
b.生谈感受 (评:老人的举动让你受到了震撼)
c.自由读师:请大家也自由去读读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d.课件点击数字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些数字上,再去品味,你感受到什么?:
(我们樊川小学约占地几亩?(约7。4亩)(3700亩林网就相当于我们500个樊川小学差不多大。)
e.交流: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
f.小结:师: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这种奇迹吧!
——自由读这一句——指名读(强调数字)
评:1、你读的时候强调了数字,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到了这种奇迹。
2、你读得声情并茂,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
师:通过这一连串的数字,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老人什么样的形象呢?
生:伟岸、高大。生:值得尊敬、学习。
师:(结)老人用他不屈不挠的毅力在风沙面前竖立起一道天然屏障,也在我们的心中竖立了高大的形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达此时的心境吧。男生读,女生读。
预设(2):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a.师:为什么你觉得这也是奇迹呢?(引:我们身边也不乏垂柳依依翠杨挺拔的景象,那么这里的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
b.师:是的,树的勇敢扼制了山洪的凶猛,庞大的根系牢牢扼住了稀疏的黄土,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c.朗读指导:(男女生读)
d.引读:
师:参天的杨柳,绿色的波浪,如臂如股,劲挺山腰,这一切都是这位老人创造的奇迹——生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三、奇迹背后
1、 师: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那么这位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奇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波浪线画下来。
2、自由找
3、交流(预设)
(一)大环境
生:
1、师:你找到的是老人生活的大环境(板书:大环境),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你会用什么?——生:恶劣 (板书:恶劣)
2、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一段话,(课件出示)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环境的恶劣?把它圈出来。
预设:干旱、霜冻、沙尘暴
肆虐、盘踞之地、风吹沙起
3、师:(课件出示)谁来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
4、师:在座的同学有谁去过晋西北?那么你们知道晋西北的环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恶劣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资料,我们一起来看:(出示资料)师读
(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
5、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6、师:是啊,这里可称作穷山恶水、荒无人烟、死亡之地。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些词语——生齐读
师:如此恶劣的环境,难怪,县志载:(课件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师: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这位老人却创造出这一片青山秀水。这的确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二)小环境
1、师:谁再来说说,老人还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
生:
师:这是老人所生活的小环境(板书:小环境)
师(引)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地方又有怎样辛酸的故事呢?
生:早出晚归
生:七位同伴五位过世
生:风雨同舟的老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师:可见老人的生活非常的——艰苦板书:艰苦
师引:
面对五位老汉的离去,老人没有离开,依旧选择了——(课件出示)种树!;
面对老伴的过世,他也没有离开,还是选择了——种树!!
面对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选择的还是——种树!!!。
师: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老人没有离开,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2、师:他不走,还会因为什么?
预设2: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评:是啊,在老人心中,树与土的关系是如此的亲密啊)
预设3: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师(引)看眼前翠绿的青山,听耳边朴实的话语,我被老人的行为所感动,在我眼前,老人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课件出示句子)
师:自由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质疑: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什么意思?
(理解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另一种东西”)
师:想一想“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字面意思是什么?
(与山川共存: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与日月同辉:就是和太阳月亮一起发出光茫。)
师: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在一起吗?能像日月一样永远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
生:
(对土地的热爱、对家园的热爱、坚持不懈的毅力)
师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板书:无私奉献造福人类
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生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师:是啊,就是这一股力量支撑着老人,让他执着的坚守着这一片土地,15年啊,生接读——他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此时此刻,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真正领悟到了──(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再造奇迹
1、 A“青山不老,精神永存!”这位老人是晋西北的农民,他淳朴顽强、不善言表。他就是马永顺。今天,就让我们在这儿,说出老人心中的话。
B、黑龙江省铁力市市政府在铁力林区前修建了马永顺纪念馆、马永顺林纪念碑,将铁力林业局第二中学改名为马永顺中学。此时,如果你来到纪念碑前,心里肯定有许多话想对马爷爷说吧。
现在,请左边两组同学来写老人想说的话,右边两组同学来写我想对老人说的话。
2、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五、总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地球对于我们也只有一个,热爱生命就要热爱地球,热爱家园。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学生自读课文
①自学生字新词。
②质疑问难。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①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②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③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④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课堂作业
①抄写生字新词。
②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①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个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②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③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点拨,揭示中心
①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②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计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分角色读。
●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了解雨果在法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作品的价值。
2、 认识生命的意义、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对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1、收集有关“雨果”及其代表作的资料,确定向学生介绍的内容。
2、反复阅读课文,能很好地读出课文第十六段后“简短有力的对话”的语调、语气。
3、 准备好投影仪,写好投影片。
4、 准备好课堂研究的话题。
学生:1、借助工具书,熟悉课文中的字词,编好字词练习,朗读课文。
2、借助图书室、网络等查阅“雨果”的相关资料,摘抄在本子上,课上交流。
3、根据教师提供的研究话题,自行选择,并学会与同学共同研究。
教学过程:
一、 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作者“雨果”,根据学生准备的资料,有选择的投影出来,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补充。此时,教师要通过询问获得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作适当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雨果”及其作品的地位,进而导入课文的学习,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二、 学生默读课文(时间3分钟),了解全文情节,准备复述。
三、 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可以采取“接龙”的形式(即有人说得不够清楚,可以由会说的接替),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达到全面感知。
四、 分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动的语段读给同组的同学听,并交流感悟。(时间10分钟)
五、 小组推荐同学来朗读,要读出语调、语气,并分析处理的理由。教师根据同学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生命的意义”这一角度来思考阅读的感悟,特别是重点阅读第十六段后的“简短有力的对话”和文章结束对船长的描写,结合“探究·练习一”,引导学生讨论“对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
六、 研究性学习:
(1) 蚂蚁在遇到火灾和水灾等时,总是抱成团,以个体的牺牲来保全群体的生存,怎么理解?
(2) 去年的高考题,面对危难时,首先丢掉的是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
(3) [探究·练习三]。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课前对这三个话题进行选择,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提出自己的研究见解,与同学合作交流,课堂上由每个专题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其余同学可以提问、质疑。
通过研究学习,从中认识到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价值的真正理解,对职责的态度。
七、 自主学习:请学生投影课前准备的关于字词的练习,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字词的掌握情况。教师对从中发现的掌握较差的学生要加强指导。
八、 布置作业:写一段对“生命·职责”的感悟的话,要求真实,字数不限。
教学建议: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通过对作家“雨果”的学习指导,教会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在对课文的理解中,着重在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对生命、对职责的态度,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为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作基础;研究学习的话题讨论则是对课文中心的拓展。字词练习,体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资料搜索: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和领袖。他出生于贝尚松城的一个军人家庭,一生几乎经历了整个19世纪,在诗歌、小说、戏剧、政论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1826年出版了第一个诗集《歌颂集》,同时期开始写作小说和戏剧。1830年创作了浪漫主义剧本《欧那尼》,第二年又出版了第一部重要小说《巴黎圣母院》。19年流亡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雨果是一位高龄多产作家,在长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学作品和4000多幅绘画作品,是法国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今年是雨果诞生80周年,为此法国与世界各地人民一道以各种形式来隆重纪念这位“十九世纪无可争议的君主” ,在“雨果年”里,让我们一起走近雨果。
早在雨果诞生80周年之时,人们就为他举行了国庆般的盛大活动。法兰西史无前例地为在世的作家举行了如此盛况空前的庆典,因为雨果在人民心中已经成了思想领域里的文学太阳。
1885年5月22日,83岁的雨果老人与世长辞了,法兰西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用具:
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媒体资源:《燕子专列》教学演示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
2、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
二、自读思考,完成以下要求(结合《燕子专列》教学演示课件完成这一教学过程)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汇报交流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2、认读生字生词。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当局、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
A、当局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
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子(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当局做出决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
(1)你觉得该怎么读?
(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自己练习讲一讲。
B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她仿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热气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4、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出示图,创设情境,进行小练笔。
1、师: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2、学生自主说。
3、指名说,评价。
生:我要说:“小贝蒂,你是好样的!这么冷的天,你到处寻找燕子,你对燕子是多么关心!”
生:我想说:“小贝蒂,你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可你毫不在乎,一心只想到救护燕子!”
师:这个“只”字用得真好!
生:小贝蒂,你不怕寒冷,不怕危险,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你多么爱小动物啊!小贝蒂,你让我懂得了要保护动物,我要谢谢你!
4、动手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拓展交流学生生活积累的资料。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知道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师简要讲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字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3、指导书写。
提醒:“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4、书写、抄词语。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教学演示课件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
三、摘抄好词佳句。
以《燕子专列》为例“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这里描写瑞士人民不怕寒冷救助燕子时,运用了“冒”“顶”“踏”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我们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经验扩展运用,同时,进一步强化课文情境。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的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4、能讲清楚想和谁交朋友及原因;能在交际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学会自我赏识及赏识他人;能愉快和谐地和他人进行沟通。
重点难点:
1、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的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2、能讲清楚想和谁交朋友及原因;能在交际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学会自我赏识及赏识他人;能愉快和谐地和他人进行沟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激趣:同学们,从坐姿上老师就能看出你们个个都是会学习、爱学习的好孩子。那么,我可要考考你们喽!请听题:从入学到今天,你都取得了哪些进步?来,我们分享一下!(课件出示:和你分享我的进步)
1、板书课题或出示课件,训练学生说话:我们做朋友。
2、说话训练。(课件出示:我和老师做朋友)
二、说优点,介绍自己
1、谈交友标准。
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交友标准
2、找自己的优点。
3、说话训练。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找到自己的优点了,请你对照自己的优点,完成句式练习。[课件出示:你好,我是一年级(2)班的( ),我的优点是( )。]
4、介绍我自己。(学会自我赏识)
师:同学们已经完成句式练习,接下来你可要好好介绍你自己。怎么介绍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向别人介绍自己。要求:说清楚,听仔细。)
三、看优点,选朋友
1、过渡:看完了幻灯片,又听了那么多小朋友的.介绍,我想同学们心中肯定都有了自己的好友目标,那么,你想和谁成为好朋友呢?让我们进入交友第二步:看优点,选朋友。
2、多媒体课件出示:我想和( )交朋友,因为他(她)( )。我还想和( )交朋友,因为他(她)( )。
3、学生认真看大屏幕,细心听老师读要求。参照大屏幕上的句式,大声读出你选择的朋友和选择他的原因。
4、过渡:大家既然都有了好朋友的目标,就让我们进入交友的第三步:用诚心,交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你好( ),我叫( ),我的优点是( )。因为你( ),所以我想和你交朋友。
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活动中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可以一起做手工、画画,可以和好朋友说说悄悄话或讲讲故事,也可以一起玩玩具……
5、音乐交友会。
请看交友规则
(1)《找朋友》的音乐结束,必须回到座位坐好。
(2)交朋友时,千万别忘了交流语和交换交友卡。
(3)要有诚意,注意礼貌用语。
四、诚交友,谈收获(《找朋友》的音乐停止)
今天我们都将自己的优点告诉了自己的朋友,又看到朋友身上都有那么多可爱的地方,每个同学也都知道了自己身上同样有很多让人喜欢的地方。我们生活在朋友中间,是多么快乐!我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和朋友一起快乐地成长,也能勇敢地认识更多更好的朋友。请每个同学在课余时间亲自设计“夸夸你,真快乐”友谊卡,送给自己的朋友,作为你们友谊的见证,好吗?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语句的不同语气。
3.感知“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有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课前准备
1.生字学习课件,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的动画。
2.“磁石引力实验”“两个地球同时落地”的实验用具。
第 一 课 时
激趣导入
1.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手的轮廓。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画出的小手问:“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双特殊的手──(师板书:地球爷爷的手)
“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它能做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讨论交流,领会内容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
a.请小朋友用吸铁石来吸一吸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
b.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
c.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读文记字
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学生自识生字的情况,并进行正音。提醒易错字音:俩(liǎ)、引(yǐn)。
3.用生字组词扩词。
4.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
第 二 课 时
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
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
小兔──有礼貌、惊奇;
猴爸爸──慈祥、和蔼;
地球爷爷──稳重、有力。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觉到的地心引力。
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观察要写的字。(本课全是左右结构的字)
3.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师巡视辅导。
拓展实践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试验: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跳”的画面,讨论:在月球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跳那么高呢?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31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一,地球爷爷的手,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精品教案01-23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离骚》的教案01-20
语文《青松》教案01-20
语文《掌声》教案11-20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园地》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