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垫子的不同玩法,增进创造性运动思维。
2.初步掌握侧身翻滚的要领。
3.培养团体合作精神,体验游戏的快乐。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体操垫。
2、蘑菇若干,滚筒3.游戏场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生共同在草地上和垫子上做热身操。
1.教师带领幼儿在草坪上做踏步、立正、稍息等动作。
2.带幼儿在垫子上做踏步、立正、稍息等动作。
二、基本部分
1.玩2块分开平铺的垫子
(1)探索在平铺垫子上的各种爬的方法。
(2)幼儿讨论商议后找出好玩的方法进行侧身翻滚动作练习。
2.玩两块合在一起的垫子。
师:刚刚我们小朋友是一个人过这个垫子的,现在老师请你跟你的好朋友两个人用侧身翻滚的方法来过这个垫子。
(1)幼儿探索各种玩法并交流、练习。
(2)教师找出两个拉着手侧滚的表扬。(教师示范,幼儿每人练习一次拉手侧身翻滚)
3.游戏:采蘑菇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一个新的本领叫侧身翻滚,看!那边有一块蘑菇地,你们想去采蘑菇吗?
游戏方法:利用教师提供的圆桶侧滚过垫子。
师:看,这是滚筒,请小朋友借助滚筒用刚刚学的侧身翻滚的方法过这条路,你们会不会?滚过去之后还有一条小溪,怎么过去呢?(踩在石头上面)
总结:我们借助滚筒滚过去,再走过小溪去采一个蘑菇。谁来试一下?
全体幼儿去采蘑菇。
三、结束部分
师:你们都采到蘑菇了吗?(采到了)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 随音乐放松。
活动反思:
1、 在课前装备上,我做得很充分,基本上完成了我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课中尊重幼儿,让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3、本次课中,幼儿激情相当高,学习练习的兴趣很高。
4、通过老师们的听课,得到了很多的宝贵意见。
5、在教学中,对于幼儿教育的组织教学,幼儿积极性的调动等,都应该努力去提高。
6、注意语言的组织,我教学活动的组织。
小百科:翻滚,指[水] 上下滚动;作滚翻、转体动作。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勇敢参与“攀爬取物”的游戏,不怕困难,体验合作铺路的快乐。
2.在攀岩墙上取物,练习手脚协调攀爬。
3.积极主动地参与制定游戏规则。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准备:
1. 看过“庆祖国60周年的大阅兵”仪式。
2.小沙包、塑料积木、自制小红旗若干,塑料篓子两个,音乐磁带《国旗多美丽》。
3.将小沙包、塑料积木放置在“小山坡”(塑料篓子)一端,将小红旗粘贴到攀岩墙顶端。
活动过程:
1.两路纵队入场,跳热身舞蹈“国旗多美丽”(头部-上肢-腰部-下肢-跳跃-放松)。
2.游戏任务。
(1)鼓励幼儿学习国旗护卫队的'叔叔,克服重重困难爬上攀岩墙取得小红旗,争当“国旗手”。
(2)发现通往攀岩墙的道路不通,幼儿讨论解决问题。(从山坡的令一端捡沙包铺路)
3.幼儿共同进行合作铺路,建构游戏规则。
(1)利用沙包合作铺路,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2)发现问题,幼儿讨论对策。
问题:用沙包铺路,后面小朋友等待时间太长,应该怎么办?
对策:用两种器材同时铺路,一去,一回,避免等待。
(3)第一次游戏,讨论:在“铺路”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4.游戏比赛。
(1)第二次游戏“比一比,谁得到的小红旗多”,教师观察引导。
走过独木桥——爬过山坡——走过沙包路——爬上攀岩墙——取得国旗粘贴。
(3) 师幼探讨游戏中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
5.教师评议、小结。
(1)评选“优秀国旗手”(要求:在游戏中即遵守规则又得到多面红旗)。
(2)幼儿收拾、整理活动器材、结束活动,有序回教室。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道德品质得以熏陶,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练习了手脚协调攀爬的能力。体验到了与同伴合的快乐。
不足之处:
活动中,应多考虑活动细节,更要注重幼儿良好操作习惯的培养。
小百科: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
大班教案 篇3
《鼓上的小米粒》这个歌曲非常的活泼,是孩子非常喜爱的,特别是里面的歌词“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的轻,米粒跳得低。”这个形象的语言使孩子对敲鼓的轻重有了具体的认识。于是,在活动中,我利用孩子对这个歌曲的喜爱,和歌曲中形象的歌词对孩子进行了轻重的练习。
1、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轻重的变化,如老师来敲鼓,孩子们根据老师敲的轻重不同,用身体各种动作来表现高低、轻重、大小等等。
2、看实验来感受轻重:由于操作材料不足,原本想让幼儿通过亲身感受来理解“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的轻,米粒跳得低”这句歌词。在活动中还是我操作让孩子观察,但这并没有影响学习的效果。我在鼓上放了几颗小米粒然后用不同的力度敲打,这样既能激起孩子敲打的兴趣,又能让孩子用更多的`感官来感觉轻重,用眼睛看:米粒跳的高低;用耳朵听:声音的轻响,手臂的力度和和轻重的关系等,让孩子们在游戏的环境中尽情的感受,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敲鼓轻重的技巧。
3、在唱歌中感受轻重,在孩子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让孩子用声音的轻重来表现鼓的轻重。如:在“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时要求孩子用比较响的声音来表现,在“小鼓唱的轻,米粒跳得低”时要求孩子用比较轻的声音来表现。在唱的过程中让孩子对轻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4、让孩子自己进行敲打来感受轻重。我还让孩子们一边唱歌曲一边来敲鼓(在桌子上敲打),唱得响就敲得响,唱得轻就瞧得轻,这样孩子们“敲鼓”时用嘴来指挥手的动作,孩子们能较快的掌握。因为嘴巴是发令者,也是驱动四肢的指挥官,用嘴巴来指挥能够随时得到双方面的分辨力与集中力。
在这个活动中,不仅使孩子们对鼓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且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敲击轻重的技巧,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代替了枯燥的讲解,用具体直观的物品代替了抽象的表述,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
每一次活动都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如:1.在第一环节中,我把米粒放在鼓上敲鼓,原本我是为了让孩子看得更清楚,我在鼓上放了十几粒米,所以鼓一敲,好些米粒都跳到了地板上,前排的孩子就趴在地上捡,如果我放一粒米粒,可能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2.在让孩子边唱边用肢体动作表现时,我没有给孩子太多的时间去创编,就自编自跳,以至于孩子们的动作千篇一律,都拘泥于我的动作,使他们的想象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以后的课中,还应该做好更多的准备和更细的思考。
大班教案 篇4
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轻快的声音进行演唱、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
2、能在游戏中流畅地顺数和倒数、形象地感受数量递增和递减的关系。
3、体验自编歌曲、自创游戏玩法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用积木或小姨子做栏杆围一座约40CM宽、4M长的桥。
2、幼儿已学会演唱歌曲《鸭子上桥》
3、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指导:
1、复习歌曲。
(1)、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齐唱歌曲、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气氛。
(2)、启发幼儿用即兴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重点启发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进行表现。
2、讲解游戏玩法、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
3、幼儿游戏、教师用歌声、手势、动作提示幼儿按规则游戏、注意逐步推出、让幼儿自己听音乐进行游戏。
4、幼儿熟悉玩法后、用另一个形象替代歌曲中鸭子的形象、创编歌词、并创编相应形象的动作、减少游戏。
5、为了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增加练习机会、游戏时可将幼儿分成每8人一组、引导幼儿自己用积木或椅子做栏杆围一座桥进行游戏。
篇二:
活动目标:
欣赏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感受歌曲表达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喜欢用动作、语言、歌声等方式参与活动、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亲情。
活动准备:
幼儿听过童话故事《刺猬妈妈和狮子爸爸》。
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回忆童话故事《刺猬妈妈和狮子爸爸》吵架的情节、体验家庭情感的反差。
欣赏歌曲第一段、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完整地欣赏歌曲、在柔和、舒缓的旋律中、教师用表情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自由表达和表现。
篇三:
活动目标:
感受和发现某些自然音响的特点、并与打击乐器的音色相比较。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创编马蹄声、并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初步养成看指挥演奏乐器的习惯、遵守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规则。
活动准备:
准备铃鼓、碰铃、木鱼、双响筒、串铃、大鼓等乐器。
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指导要点:
以模拟发声引入活动。教师模拟马蹄的哒哒声、引导幼儿模仿并讨论:“你见过奔跑的马吗?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发什么声音能催马儿跑的更快?”
幼儿欣赏音乐。
引导幼儿安静地欣赏音乐、感受马儿奔跑时活泼、欢快的情绪。
随音乐用语言和拍手配合进行表现。例如:每个乐句的前两个小节模拟马跑的“哒哒”声、后两小节拍手。
集体跟随音乐练习。
看指挥分声部练习。
乐器演奏。
尝试探索音色:教师敲击各种乐器、引导幼儿根据音色想象什么乐器象马蹄声、什么乐器象马铃声。
教师指挥、幼儿持乐器进行演奏练习。
幼儿交换却器演奏。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区分左右是大班幼儿学习的一个内容,幼儿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关系是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关系的前提。《纲要》中所说:"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让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的发展和提高。"于是我在活动中通过"左右手"这个载体,设计了几个与左手右手有关的小游戏,希望能在游戏中提高孩子的细致观察和辨别能力,并能够正确区分左右手及相应的左右关系,在玩中学。
活动目标:
1、尝试正确区分左手和右手,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细致观察和辨别能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手势图片、红色字和蓝色字、泡沫板、手套圈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1:说说左和右。
(设计意图:要听清楚指令,分清左右,做对动作。)
1、关键提问:你们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和右的?谁能用完整的话告诉老师?
2、我们来玩个热身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就是我说什么,你做什么,要听清指令,做对动作。
二、游戏2:看图猜左右手。
(设计意图:通过看清手心手背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来分清左右手就容易。)我们再来玩个有一点难的游戏,看看游戏名字是什么?播放ppt1游戏规则1:当我点出一张手的.图片时,你们要仔细看清楚,这个手势是用左手做的还是用右手做的,如果你觉得是左手做的,就请你站到左的蓝字边上;如果你觉得是右手做的,就站到右的红字边上。
游戏规则2:当我说开始,你们才能走;当我数"54321",数到1时,你们必须站好了,还在中间走来走去的就算输了。
1、ppt2左手掌图:关键提问:仔细看清楚,这个手势是用左手做的还是用右手做的。开始,54321。
先问错误组:你们认为是右手,做给我看看。
再问正确组:伸出你们的左手做一做,恭喜你们答对了,请在左手上带一个蓝环。
2、小结:原来做游戏要看清楚图片上是手心还是手背,而且还要跟它做的一模一样。
3、ppt3右手掌图:(同上)
4、ppt4、5、6:这里还有x张图片,我们来看看。
依次出示手掌图: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手背?
5、小结:原来通过仔细观察,看清手心手背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这样分清左右手就容易多了。
6、提问:看看今天你获得了几个圈圈?为我们刚才的成功伸出右手庆祝一下。
7、提问:同样是右手,你们发现什么秘密了吗?
8、小结:同样是右手,因为站的方向不同,左右的方位也就不同了。
三、游戏3:隔板猜左右手。
(设计意图:通过面对面的游戏,来分清左右手。)
1、关键提问:这个隔板是干什么的呢?
2、介绍游戏的玩法:甲乙分别站在隔板的两边,丙丁站左右手持隔板。面向有字一面的甲先猜,四个人轮流游戏。
乙用自己的左手做个手势给甲猜,如果甲猜对了,就把圈圈送给甲;如果猜错了,就没有圈圈。然后交换,最终比比谁获得的圈圈多。
3、幼儿四人合作玩游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活动反思:
整节课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体验简单逻辑推理的过程,使他们感受逻辑推理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2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11-15
大班教案:洗澡03-08
大班天气教案03-05
大班拼音教案03-20
大班区域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