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

时间:2022-02-09 04:09:31 教案 我要投稿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活动设计音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朗诵快板儿歌,探索不同的念快板地方法。

  2、运用模仿、商讨和合作的方式,感受说快板的乐趣。

  3、在与同伴互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投影仪、幼儿用书每人一本,快板。

  活动过程:

  一、观看教师表演快板儿歌《拜年》,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老师有节奏地念快板儿歌。

  老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你想来试试吗?

  请几个幼儿上来学习打快板,注意握的姿势,全班幼儿一起随快板节奏年儿歌。

  二、引导幼儿看图学习儿歌。

  老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刚才咱们听了快板拜年,现在咱们一起来看看,人们是怎样拜年的。请幼儿说出图上人们在干吗?小朋友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说些什么?老师用儿歌总结。如张灯结彩放鞭炮,左邻右舍贴春联。解释一下张灯结彩和左邻右舍(根据孩子的理解程度说明儿歌的意思。)全班看图念儿歌。

  提问:这是一首快板儿歌,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三、学习打竹板念儿歌。

  1、老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右节奏地拍手。

  2、老师打竹板带领孩子念儿歌,老师放慢念儿歌的速度,让大多数幼儿跟上。

  3、分组跟老师的竹板念儿歌。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小树叶》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2、在感知和理解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用歌声(轻缓连贯、响亮跳跃)、表情、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内容。

  二、教学准备:

  1、有意识地在户外散步时指导幼儿观察各种树的姿态及树叶飘落的情景。

  2、两棵“大树妈妈”,若干片“小树叶”。

  3、多媒体课件《小树叶》、歌曲磁带、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场,调动情绪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表演活泼诙谐的律动《小毛驴》进入课堂。

  (二)练声

  1、气息练习:慢吸慢呼,快吸快呼。

  2、练声曲:练习轻缓连贯、欢快跳跃两种不同旋律风格的唱法。

  (三)学习歌曲

  1、设置情境 感受旋律

  在所设置的落叶场景中教师与幼儿共同捡起落叶,并伴随音乐做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以及树叶在风中飘舞的动作,初步感受《小树叶》的音乐旋律。

  2、欣赏童话 理解作品

  教师讲述童话故事,并有机地将范唱溶入其中,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音乐作品内容。

  提问:你们听到故事里讲了什么?你们伤心的时候会怎样?你们快乐的时候会怎样?

  3、整曲欣赏 感受音乐

  观看多媒体课件,完整欣赏歌曲《小树叶》。

  提问: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4、分段感受 加深理解

  分段欣赏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比较歌曲《小树叶》第一段和第二段中不同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并让幼儿自主讨论应分别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这两段。

  5、学唱歌曲

  1)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跟着歌曲旋律朗诵歌词。

  2)用单音“啦”来哼唱旋律,进一步熟悉音乐旋律。

  3)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轻缓连贯的歌声演唱第一段,用欢快跳跃的歌声演唱第二段。

  (四)自由表现,体验乐趣

  幼儿与老师一起手拿小树叶扮演树叶娃娃,随着《小树叶》的音乐自由表现。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3

  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诙谐有趣的风格和ABA结构,体验打字员工作的忙碌、技术的娴熟、态度的认真和心情的愉悦。2、学做打字员,用相应的动作随乐曲合拍表现A段“哒哒哒”时从左到右快速打字,“叮”时按铃提示换行、“嚓”时的换行和B段一上一下检查文字。

  准备:课件、图谱

  过程:

  一、出示PPT,介绍打字机。

  二、完整感知欣赏

  1.完整欣赏并观看视频,交响曲《打字机》。

  提问:打字员打字的速度怎样?说明了什么?(技术娴熟)

  他们的心情怎样?(开心、着急、紧张)

  2.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听一听打字机工作时有什么特别的声音。(教师作小幅度的动作)

  提问:有什么特别的声音吗?(叮)“叮”表示什么意思?(一行字打完了)“哒哒哒”表示键盘打字的声音。

  三、分段欣赏

  (一)A段

  1.听A段,“叮”有几次?(4次)

  2.用按铃的动作表示“叮”(教师做前2次,后几次幼儿做)

  3.你发现什么问题吗?(幼儿根据实际回答,如按快了,跟不上节奏等)那怎么办?

  4.出示图谱,数一数第一行打了几次,特别的`一行(最后一行)是怎样的?“叮”后面还有什么?(嚓)是否每一行都有这个?(最后一行不用换行了) 学动作

  5.教师哼唱,师生徒手练习

  6.跟着音乐找“叮”“嚓”声,先练最后一行,再完整。

  (二)B段

  1.带问题听音乐。

  问:和第一段一样吗?旋律上有什么特别?(上行、下行)

  2.出示图谱,听音乐。

  3.分析图谱

  问:像什么?(走楼梯)猜猜打字员在干什么?(检查打字,认真)

  4.教师表演一遍。

  5.师幼共表演

  (三)A’段

  想一想,在哪儿出现过?

  四、完整练习

  1.师生同表演一遍

  2.小椅子当打字机,全体幼儿表演。

  五、游戏:开打字公司

  1、介绍玩法,四名幼儿上去当“字”,其余幼儿当打字员,“字”要随着音乐乐句从排头移到排尾。

  2、幼儿游戏。

  课后感想:

  1.多通道的感官开放,视、听、做、说结合。

  2.运用模型策略,注重乐句、节奏、节拍的精确欣赏,特别是对特效音“叮”、“嚓”的精确捕捉,提高了幼儿的欣赏能力。

  3.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如“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该怎么办?”等等,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在目标中渗透“眼睛看字,仔细检查”等要求,体现对人格品质的培养。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4

  核心导读:教师思考:音乐教学活动的重点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音乐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人际间交往的机会,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彼此沟通并建立感情上的和谐关系。这一点已为人

  教师思考:音乐教学活动的重点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音乐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人际间交往的机会,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彼此沟通并建立感情上的和谐关系。这一点已为人所共知。成人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音乐交往,可以给幼儿提供大量人际交往的机会和经验。因此,教师应该围绕重点,设计有层次的教学,帮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获得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达成教师预设的教育目的。

  幼儿发展:体验叙事性歌曲的演唱风格,掌握演唱规律。能够结合手指动作加强对歌词的`记忆,能够自主创编歌曲,并能积极地进行演唱和表演。

  理论借鉴:幼儿园教师教育丛书——音乐教育 《纲要》艺术活动的指导要点

  《五只小鸭》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儿童歌曲,对大班的幼儿来说,学习《五只小鸭》是比较轻松的。歌词是采用很有规律的固定搭配形式,大班的幼儿已有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他们懂得在事物中寻找规律,因此,他们能够很快就掌握歌曲的演唱方式。可是,也正是因为歌曲比较简单的缘故,很容易使得大班的幼儿失去对活动的兴趣,对我们新教师来说,如何维持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经验分析:大班的孩子对陌生的事情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他们比较喜欢挑战高难度的事情,一旦他们觉得某件事情做起来很容易,没有挑战性,他们就会失去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和兴趣。《五只小鸭》的歌词虽然有六段,但是歌词中重复的部分比较多。在之前的几次音乐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一旦某首歌曲中歌词重复的很多,那么幼儿从第一段唱到最后一段的时候,幼儿唱歌的声音会越来越轻,因为大多数幼儿都失去了对活动的兴趣。如何让幼儿在这次的音乐活动中发挥最大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针对此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出示歌曲图谱引起兴趣。

  提供:歌曲图谱。

  重点:观察图谱,明白图谱所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为完整记忆节奏、歌词做准备。能够大胆表达自己对图谱的理解。

  第二步:学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规律性并加入手指动作。

  提供:教师自编手指游戏。

  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及前三段歌词,能用手指游戏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发现歌曲的规律性,为创编后三段歌词做准备。

  第三步:创编歌曲,进行角色扮演。

  提供:小鸭子头饰。

  重点:创编后三段歌曲,能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歌曲。

  设计意图:能够通过自己寻找到的规律完成歌曲的创编,并且积累按情节有目的进行表演的经验。

  这三步过程的设计使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更加自然的过渡,同时,也避免了孩子们兴趣不足的问题,让孩子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积极的投入活动。

  《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提出,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应具有游戏性,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贯彻你这一原则,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音乐活动环境。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含义,学会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3/4拍的舒缓和优美。

  重点难点理解歌词含义,学会演唱歌曲。

  环境与材料1、带幼儿到户外找一找小草,晒一晒太阳,观察周围景色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来临。

  2、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感受歌曲3/4拍的舒缓和优美。

  一次备课

  一、谈春天

  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说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倾听。

  2、请幼儿两两一组,互相拍手打击节奏说歌词。

  三、听歌曲

  1、教师放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形式为歌曲拍节

  奏。如:①强拍拍手,弱拍拍腿;②强拍拍手,弱拍拍头;③全体幼儿围成圆圈并

  逆时针转身强拍拍手,弱拍拍前面小朋友的.后背;④全体幼儿将左手放在腿上,手心朝上强拍拍自己的左手,弱拍拍右边小朋友的左手

  幼儿每听一遍歌曲,就换一种排击方式,在拍节奏的过程中,教师引领幼儿跟唱。几遍之后,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首歌曲。

  三、唱起来

  1、教师弹琴,请幼儿齐唱歌曲。

  2、变换演唱形式。如:表演唱、分组合唱、加入打击乐演唱。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6

  活动名称:小白兔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感受曲式的简单变化,并能根据乐曲舒缓的节奏进行镜面游戏。

  2、能大胆参与游戏,乐于表达自己的游戏感受。

  3、体验韵律游戏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各种乐器

  活动过程:

  一、朗诵童谣小白兔,引入主题

  二、尝试为童谣编排不同的节奏型

  1、共同讨论,用什么节奏型使童谣变的与众不同。

  2、筛选结果,全体共同演绎。

  3、在此基础上,改变出第二种不同的节奏型。

  4、全体讨论,选出适合的节奏型演绎。

  5、分声部,保留一个主声部,节奏不变,其他两个声部,改为两种不同节奏的衬词,尝试合。

  6、再次巩固练习三声部的融合。

  三、尝试用声势代替口说的`节奏

  1、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声势。

  2、集体讨论,用什么声势来分别表现三个声部。

  3、尝试讨论结果,找出不合适的地方重新替换。

  4、再次分声部展示。

  5、三声部用声势进行合奏。

  四、尝试用乐曲来表现

  1、出示多种乐器,幼儿分组讨论适合自己声部的乐曲。

  2、尝试合奏,讨论不合适的地方,改善。

  3、再次合奏。

  五、尝试串联,感受成功的喜悦

  1、将前面的三部分,分别取一段,尝试串联。

  2、发现问题,进行改善,再次演奏。

  3、整理乐曲。活动效果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7

  小班音乐活动:小狗饿了

  小海螺幼儿园 曹霞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运用已有对小狗的经验,感受理解歌曲,尝试表现,进一步激发幼儿喜爱小狗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学材料准备: 歌曲《小狗饿了》录音,“肉骨头”人手一份、大骨头一根。 2、幼儿经验准备: 对小狗的特征与习性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激发情感 1、装扮角色、引发讨论 关键提问: 今天妈妈要夸夸能干的狗宝宝,谁来说说狗宝宝有什么本领呀! 小结:小狗会摇尾巴、闻味道、汪汪叫、啃骨头…本领可真大! 2、合着音乐表现小狗不同的动态 二、讲述故事、感知歌曲 1、通过故事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 猜猜小狗丁丁饿得怎么样? 肚子饿得咕咕叫,怎么办呀? 看见肉骨头,小狗会干什么? 3、教师以歌词小结,进一步熟悉歌词 三、尝试表现、巩固体验 1、鼓励幼儿伴随音乐尝试大胆表现歌曲。 2、在音乐伴奏下尝试演唱 3、游戏:找骨头

  小班音乐活动:《袋鼠》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感受,初步掌握音乐和动作的关系,音乐和角色形象的关系。

  2、会听音乐做游戏,体验角色游戏的快乐,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袋鼠图片(大、小各一个)、钢琴、

  幼儿已会听“大灰狼”的音乐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练声

  A:1313∣5 —∣5353∣ 1—‖

  小猫怎样叫?喵呜喵呜喵!1234∣5— ∣ 5432∣ 1 —‖

  小猫怎样叫?喵呜喵呜喵!

  B:1313∣55 . ∣5353∣ 11 .‖

  小 猫怎样叫呀?喵呜喵呜喵呜!

  1234∣ 55 . ∣ 5432 ∣11 . ‖

  小 猫怎样叫呀?喵 呜喵 呜喵呜!

  2、听音乐游戏

  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习各种小动物快乐的自由游戏。

  B——低沉缓慢的旋律:

  幼儿扮演的各种小动物立即原地蹲下不动。

  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习各种小动物恢复快乐的自由游戏状态。

  3、出示袋鼠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小朋友的歌声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袋鼠)

  “还有谁来啦?”(袋鼠乖乖)

  4、引导孩子热情有礼貌地向袋鼠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旋律

  (1)在录音磁带的背景音乐下,袋鼠向全班小朋友问好,说明自己的来意。

  “我知道今天许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小(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我和我的乖乖也想来玩一玩,你们欢迎我们吗?”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幼儿向袋鼠问好)

  (2)老师以袋鼠的身份范唱歌曲,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袋鼠妈妈和她的乖乖还准备了见面礼呢?这个礼物是一首好听的歌曲,你想听吗?”

  (3)提问歌曲内容,幼儿泛说

  “歌曲里唱了些了什么?”

  (4)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感受歌曲。

  “歌曲里唱的真的是小朋友说的那样的吗?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5)教师提问,教师用歌句总结回答,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A:袋鼠妈妈有个什么?

  B:袋袋里面装着什么?

  C:妈妈和乖乖怎样?

  (6)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唱歌,教师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提示幼儿歌词。

  2、歌表演

  (1)激发起幼儿扮演小袋鼠的兴趣

  “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在一起好幸福哟,何老师也想来做一次袋鼠妈妈,可是谁来做我的乖乖呢?”

  (2)教师引导幼儿如何扮演袋鼠乖乖。(双手抱住老师的脖子,双腿环绕于老师的腰部)

  (3)引导幼儿在歌词“相亲相爱”处做一亲密动作表示乖乖对妈妈的爱。(如亲吻等动作)

  3、亲子游戏

  “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了,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邀请你们一起游戏,请你快快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4、引导幼儿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游戏的时候,何老师听见了一个声音,你们听见了吗?”(教师弹出低沉缓慢的旋律即听音乐游戏的旋律B)

  “大灰狼来了怎么办?”(蹲下不能动,家长要保护好自己的乖乖,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动)

  4、完整游戏——辨别不同的音乐并且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仔细听音乐旋律,大灰狼来了,千万不能动,否则要被大灰狼捉走的,要等大灰狼走了才可以动”

  A:歌曲《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

  B:低沉缓慢的旋律——家长保护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动。

  A:回复《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

  三、结束部分

  带幼儿去室外游戏——活动结束

  “太阳公公也想和我们一起做这个游戏,我们去太阳公公那吧。”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夏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夏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夏》,能初步唱准歌曲中的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呱呱呱呱”。

  2、用拍节奏的方法掌握歌曲节奏。

  3、能注意倾听同伴与教师的歌声,较协调一致地唱歌。

  活动准备:

  1、初步了解夏天的气候特征和自然现象(前期丰富)

  2、《小朋友散步》《下雨啦》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朋友散步》导入

  老师与幼儿一起跟随音乐,表现小朋友睡觉——起床——散步——打雷——下雨——回家的一系列动态

  (在此过程中鼓励幼儿表现与别人不一样的动态,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

  二、学习歌曲

  1、提问引起兴趣,学习歌词

  (1)打雷啦,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谁来学一学?(掌握轰隆隆)

  (2)哗啦啦,是什么声音啊?是下大雨还是小雨呢?(哗啦啦,下大雨)

  (3)下大雨啦,小青蛙会干什么呢?(呱呱呱呱叫)

  2、跟随节奏念歌词

  (1)跟随老师的节奏学念歌词

  (2)重点练X X X和X X X的节奏型,可以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腿或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来表现这两个节奏型。

  3、学习歌曲《夏》

  在旋律的伴奏下唱出歌曲《夏》,鼓励幼儿边拍出歌曲的节奏边演唱歌曲

  三、结束放松游戏《下雨啦》

  在有雨声的音乐中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即兴舞蹈的快乐与奔放。

  音乐创编:母鸭带小鸭

  活动目的: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幼儿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1、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2、引导幼儿根据旋律唱成歌曲。

  活动准备:背景图小动物录音带皱纸

  活动流程:

  律动进场——集体舞——学编歌曲——集体律动——退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鸟飞》进场

  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

  二、集体舞蹈:欢乐舞

  有那么多小动物欢迎我们,看看有些谁?你们开心吗?一起来跳个欢乐舞!

  三、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

  (一)、听(呷嘎嘎、呷嘎嘎)母鸭带着小鸭也来了,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1、集体唱一遍歌曲《母鸭带小鸭》讲评(分强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学编歌曲

  动物园里会唱歌的小动物可多了,今天我们要来学个新本领,把这些小动物也编到《母鸭带小鸭》这首歌曲中来唱。待一会在你们编得时候先讲你编得小动物是谁?它是怎么唱歌的'?它会干什么?

  1、幼儿示范编(请一幼儿讲讲想给谁编?它怎么叫?会干些什么?然后念一念再唱一唱。)

  2、幼儿自由讨论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歌曲(5—6组幼儿)。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歌词,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集体律动

  引导幼儿每人唱自己编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五、《走路》退场

  动物园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到别处去看看。

  宝宝新村

  [研究要点目标]: 1、学习在纸上画好楼层后粘在盒子上,剪出“门”,从而做成一幢高楼。布置宝宝新村,体会制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2、发展幼儿的语言讲述能力。

  [研究过程]:

  一、引出课题。

  (出示高楼)装饰过的一面背对幼儿,这是什么?(纸盒)。它可以做什么?老师用纸盒做了一幢什么?它是怎样的?

  二、讲解示范。

  1、在白纸上画上楼层、窗口、门。

  2、在白纸背面涂少许浆糊,粘到纸盒较宽的一面,贴紧。

  3、将多余的纸修剪掉,并在底部剪出“门”。

  三、幼儿制作。

  用过浆糊后要手擦干净,剪“门”时要沿着的“门”的轮廓线进行。

  四、讲评。

  1、将幼儿完成的楼房布置成一个宝宝新村,在新村内放置玩具小车及花草。幼儿自由参观,评评什么楼房造得好。

  2、幼儿自由交流、探讨。

  [研究结果]:

  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基本能够制作出不同的楼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门时有些困难,不过小朋友们都比较兴奋。

  小班音乐活动敲敲奏奏

  音乐活动:敲敲奏奏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儿歌的韵律,感受音乐强弱变化。

  2、喜欢打击乐活动,体验拍打不同位置发出的各种拍打声。

  活动准备:

  1、节奏棒每人一副

  2、大猫、小猫图片;磁带;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2、发声练习:出示玩偶引起幼儿兴趣,用歌欢迎。启发幼儿变换拍打的部位和动作。

  3、分辨声音游戏

  *教师用不同强度的声音呼唤幼儿

  *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幸福拍手歌》,并用身体动作和节拍表现

  4、敲敲奏奏

  *按教师提示的节拍尝试敲击节奏棒的各种方法

  *按儿歌韵律敲击《孙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尝试敲击《大猫和小猫》、体验节奏的变化

  5、音乐游戏 《 听音学走路》:启发幼儿注意倾听,根据音乐的变化模仿鸟飞、大象走、解放军走路

  小班音乐活动《谁饿了》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用动作表现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2、尝试创编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感觉独立的自豪。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不再麻烦好妈妈》,录音磁带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1、教师:有个小朋友很懂事,什么事情都不麻烦他的妈妈,我们一起听听,这个娃娃是怎么不麻烦他的.好妈妈。

  教师播放录音磁带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二、理解歌词

  1、教师: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请你们用动作告诉老师,不要用嘴巴说出来。

  2、教师:现在请你们用嘴巴说出来,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3、教师:这个小朋友能干吗?

  三、学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1、教师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2、幼儿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四、创编

  教师: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很懂事,很能干。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有哪些事情是自己做也不需要妈妈帮忙的?

  引导幼儿用三个字描述自己独立做的事情,如自己“理书包”,自己“收碗筷”等等,并把这些歌词唱到歌曲中去。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9

  设计思路

  日常活动中,幼儿听到有关民族音乐的旋律会随其自由舞蹈,但幼儿园很少将民族舞蹈融入日常教学中。本次音乐活动将彝族阿细支系的音乐《阿细跳月》和海南黎族的竹竿舞融合在一起,既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的民族特色,同时又能体验民族舞蹈——竹竿舞,能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竹竿舞特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在竹竿上跳,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

  2.在活动中尝试三人合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合作能力。

  3.尝试跟随音乐进行节奏乐、图谱游戏等活动,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风格。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在社会领域课程中让幼儿欣赏民族音乐舞蹈,对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与民族艺术形式有所了解。

  材料准备:相关课件与图画、民族服饰、竹竿、幼儿用书第6页。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儿将竹竿当马骑,来到活动场地,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所涉及的两个民族的民族特点。

  教师:今天我们要上一堂特别的音乐课,需要用到竹竿,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听着节奏做律动,熟悉节奏及旋律,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2.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竹竿舞。

  观看竹竿舞的课件,让幼儿对竹竿舞有初步的了解。

  教师:我国有一个少数民族叫黎族,那里的人会用竹竿玩什么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欣赏吧。

  大家一起观看课件。

  教师:他们把竹竿放在哪儿,在干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他们是怎么跳的,竹竿是怎样移动的?

  小结:这种舞叫竹竿舞,竹竿的移动叫打竹竿。

  3.幼儿学习跳竹竿游戏。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下竹竿舞呢?

  教师和配班老师三人组成一组做示范。幼儿三人一组自由分工,自己尝试跳一跳,教师巡回观看。

  教师:小朋友,你们在玩时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幼儿:会碰到脚,两个人动作不能统一……

  教师: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竹竿舞需要很好的配合才能完成。

  请一组幼儿做示范,教师从旁指导。先两个人一组练习打竹竿,老师跳,再请幼儿三人一组试一试。

  4.幼儿表演。

  幼儿穿上民族服饰,准备表演竹竿舞。

  教师设置分组的`区域(两组或三组),请幼儿自行选择到区域内表演。其中每组两人打竹竿,其他幼儿跳舞,并进行分解练习。如打竹竿的幼儿先练习,跳竹竿的幼儿观察,然后再练习。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将舞步与节拍和节奏对应,再进入竹竿之间进行表演。

  5.可视化音乐游戏。

  翻开幼儿用书第6页,请幼儿把虚线的音符描成实线,并随着音乐点音符,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与节拍。

  6.简单小结。

  延伸活动

  在户外活动时让幼儿自由进行竹竿舞的游戏。

  在音乐区中提供音乐磁带和录音机,让幼儿自由表演。

  播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音乐,让幼儿充分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

  结合美术活动、社会活动,了解少数民族黎族地区的风景名胜、民俗文化等。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绕腕组合动作。

  2、复习《勾绷脚》,要求用较规范的动作完成。

  3、喜欢律动活动,从中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

  活动准备:录音机;《摘苹果》、《采鲜花》、《鸟飞》、《小红帽》音乐磁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幼共同表演歌曲《小红帽》进教室(手机:铃……)

  “喂,您好!哦,是小红帽的妈妈呀,您很忙请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来是吗?好的,您放心好了。嗯,好的,再见。”

  “小朋友,小红帽的妈妈让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来,我们小朋友愿意吗?”(愿意)我们出发吧!

  二、创设情境,学习律动

  1、听音乐《鸟飞》,幼儿与老师一起边走边游戏

  2、出示挂图,幼儿创编律动《摘苹果》

  师:好大的果园啊,树上的苹果肯定很甜,我们摘一些送给外婆好吗?那我们怎么去吧苹果摘下来呢?

  3、幼儿听音乐《摘苹果》,感受情绪

  师:刚才你们摘苹果的动作真好看,我们把它加上好听的音乐,你们听听这段音乐怎么样?

  4、师幼听音乐练习律动《摘苹果》

  师:听了音乐你想到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把摘苹果的动作跳起来吧!(师边跳边讲解动作要领:前平位转腕,上位转腕,屈膝,转腰);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听了音乐很高兴,那让老师看看你们开心的笑脸吧!(幼儿有表情的律动);

  5、听音乐《鸟飞》,幼儿与老师一起边走边游戏

  师:宝贝,你们的'表现真精彩,让老师抱抱,亲亲。我们继续出发了,看看前面还有什么有趣的在等着我们。

  6、出示挂图,幼儿创编律动《采鲜花》

  师:好漂亮的花园呀,好香!外婆一定喜欢,我们采一些送给外婆,好吗?你认为应该怎么采花呢?试试吧!(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7、幼儿听音乐《采鲜花》,感受情绪;

  师:听了音乐你想到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8、师幼听音乐练习律动《采鲜花》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把采鲜花的动作跳起来吧!(师边跳边讲解动作要领)

  9、听音乐《鸟飞》,幼儿与老师一起边走边游戏

  师:外婆家快到了,加油啊!

  10、完整律动(请幼儿扮演小红帽,外婆)

  师:外婆家到了,把我们的礼物送给外婆吧。我们把刚才变得动作表演给外婆和小红帽看看,好吗?(师幼听音乐律动)。

  小红帽:你们跳得真好看,我和外婆也来加入你们好吗?(再次练习律动)。

  三、退场

  “天黑了,我们把小红帽送回家吧!

  音乐:律动鸟飞碎步退场。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办家家》,感受歌曲中说唱的情趣。

  2、能大胆地用声音、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并根据角色准确地唱出歌曲中接唱和齐唱的部分。

  3、与同伴合作表演时,眼睛看着对方交流情感,协调表演。

  活动准备:

  1、布置娃娃家情境:娃娃家的门、娃娃家桌子椅子、煤气灶、锅子、铲子。

  2、视频:两个哥哥姐姐边唱边表演办家家。

  3、娃娃八个,煤气灶、锅子、铲子八副。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娃娃家,想进去看看吗?咦,这里有个小娃娃,她怎么哭了?原来,小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东西。我们来炒小菜给她吃,好吗?先看 朱 老师怎么炒的?

  教师示范炒小菜: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并喂给娃娃吃:娃娃,我给你炒了鸡蛋,快吃吧!

  (2)“小朋友,娃娃还没饱,你们愿意给娃娃炒小菜吗?”教师抱娃娃走下去,一个个与幼儿互动。

  (3)小娃娃吃饱了,心里可高兴了,她想跟大家玩办家家的游戏,咦,什么是办家家呀?我们平时玩的娃娃家家里有谁?谁来做爸爸?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爸爸,好吗?谁来做爸爸?男孩回答:我来做爸爸。你会把爸爸神气的样子做出来吗?谁来做妈妈?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妈妈,好吗?谁来做妈妈?女孩回答:我来做妈妈。请你做一做妈妈漂亮的样子。

  教师扮爸爸,幼儿扮妈妈,面对面,眼睛看着对方,合作表演一次。再请两对幼儿和全体幼儿表演一次。至“炒好小菜开饭了!”

  (4)出示图片:看,小菜炒好了,闻一闻,味道怎么样?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喂她。老师会把这些好吃的小菜唱出来呢,想不想听?你们也来唱唱看。

  2、学习歌曲《办家家》。

  (1)教师:办家家的游戏好玩吗?电视里面也有两位小朋友在玩办家家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看完教师提问: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可清唱小朋友说到的内容。

  (2)哥哥姐姐玩办家家的游戏可真有趣,想不想再看一遍?如果你觉得有点会了,你可以轻轻地跟着她们唱。

  (3)电视里的哥哥姐姐唱得真好听,我们小朋友一定也可以唱得很好听,是吗?一起来试一试。(钢琴伴奏)(4)客人老师说: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小菜炒得好吃,歌也唱得很好听,你们愿意转过去唱给客人老师听吗?(钢琴伴奏)3、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1)刚才我们发现电视里的哥哥姐姐一直是一起唱的吗?他们有一个地方是分开来唱的,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我们也来唱一唱,男孩做爸爸,起立。女孩做妈妈,坐着唱。交换再来一次。(放录音)(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电视里的哥哥姐姐那样边唱歌边玩办家家?请妈妈先抱娃娃,爸爸来炒菜给娃娃吃,好吗?跟着琴声表演一次。这一次让爸爸抱娃娃,妈妈来炒菜给娃娃吃,好吗?交换表演一次。

  4、结束。

  教室里还有很多小娃娃,她们的肚子也饿了,我们去炒小菜给她们吃,好吗?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12

  设计意图:

  乐曲《小白兔和大棕熊》是一个非常富有童趣的音乐活动。乐曲欢快、活泼、沉重、缓慢,及富有想象力。我班幼儿喜欢唱歌,但在音乐欣赏方面,接触得较少,幼儿表现不够积极,想象力有待发展,学习倾听的习惯有待培养。音乐欣赏注重的是幼儿综合水平及能力,我非常希望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素质,因此,为了从小教会幼儿爱听、爱想、爱动的能力,把幼儿向最近发展区推进,我特设计此次活动《小白兔和大棕熊》。

  说教法和学法:

  我采用的教学法是欣赏法、讲授法、谈话法、游戏法、利用直观教具法。因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我首给幼儿欣赏音乐接着在用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然后进行讲授、提问的方法,通过谈话,让幼儿记住两个不同音乐形象的小兔和大棕熊。接着又用玩具出现加深幼儿对两个不同音乐形象的动物的记忆。启发幼儿想象两种动物是怎样走路,并通过语言和身体动作进行尝试,模仿这两种动物走路,体验二者的不同。其次,让幼儿倾听音乐根据故事情节理解音乐性质。用语言进行交谈让幼儿理解音乐性质,再次欣赏,和分段进行欣赏理解,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创编动作。教师用动作示范引导幼儿具体比较小白兔与大棕熊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然后借助抽象的音乐进行辨别。再次,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大胆表现,互相交换角色,最后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在整个音乐活动中,既让幼儿进行倾听,用语言讲述,展开想象去想,在充分的“动”的过程中愉快学习,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学会安静的倾听音乐。最后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活动名称:

  音乐欣赏

  活动内容:

  小白兔和大棕熊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分辨《小白兔》与《大棕熊》两段音乐的不同。

  2、能用身体动作大胆表现小白兔和大棕熊两个不同特征的音乐形象,共同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习惯,

  活动重点:

  目标1、目标2、

  活动难点:

  能做兔跳和熊走的动作并随音乐的变化及时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2、玩具白兔、棕熊。3、挂图、图片。4、环境环境创设草地。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

  提问: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受?你会想到什么?

  二、以故事形式引起兴趣。

  1、这首音乐里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仔细听听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师讲述故事:树林里,几只调皮的小白兔,一路蹦蹦跳跳,非常高兴地去找大棕熊玩,可大棕熊还在呼呼睡觉。小白兔们想,今天要和大棕熊开个玩笑。于是就轻轻地拍拍他们,然后又躲了起来。大棕熊被吵醒了,起来东找找,西看看,什么也没看到,又懒洋洋地睡觉去了。小白兔一看棕熊走了,又蹦蹦跳跳地跑出来了,还大声说:“我在这儿!”

  提问:你听到故事里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老师还把这个故事画成一幅漂亮的'画,分别出示小白兔和大棕熊图片。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大棕熊又是怎么走路的呢?

  启发幼儿模仿小白兔和大棕熊的走路特点,体验二者的不同。

  三、倾听音乐,根据故事情节理解音乐性质。

  1、音乐就好像我们在说话,在讲故事。有一首音乐也讲了小白兔和大棕熊的故事,我们仔细听一听谁先出来?接着又是谁出来?

  提问:你听到谁先出来了?小白兔出来时音乐怎么样?(轻快、活泼)接着又是谁出来了? 大棕熊出来时音乐怎么样?(很慢、笨重)请你们听一听,什么时候小白兔出来玩了,什么时候大黑熊出来玩了?

  ——小结:小白兔长得小小的,走起路来蹦蹦跳跳,很轻松。大棕熊长得大大的,走起路来慢慢吞吞,很笨重。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在的,因此,教师可先通过语言、动作引导幼儿具体比较小白兔与大棕熊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然后借助抽象的音乐进行辨别。

  3、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既要让幼儿在充分的座位上用竖耳朵和摸肚皮等动作来分别表示自己听到的小白兔和大棕熊的音乐形象。

  三、再次欣赏,听清有几段。

  我们再来听听这首音乐一共有几段?小白兔出来我们可以怎么样?大棕熊出来呢?(放音乐,边听边拍肩、跺脚)

  提问:你听到一共有几段?哪两段的节奏是一样的?

  四、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创编动作。

  (1)引导幼儿创编小白兔调皮的动作

  听!这是谁出来了?(第一段音乐)小白兔在干什么?谁来学一学?还有谁跟他做得不一样?大家一起来试一试!(第一段音乐)我们轻轻地去拍拍大棕熊。

  (2)引导幼儿创编大棕熊走路的动作

  大棕熊被吵醒了,它会怎么做?我们一起来试试看!这只大棕熊做得真不错,你来做做看!

  听!大棕熊被吵醒了!(第二段音乐)

  (3)集体做小白兔的动作

  大棕熊睡觉去了,小白兔又出来了,一起来跳!(第三段音乐)

  五、集体完整表演

  (1)下面我们连起来表演一遍,小朋友表演时要注意表情,小白兔是很调皮很可爱的,大棕熊是懒洋洋、很笨重的。

  (2)提要求再次集体表演一遍

  六、分角色表演。

  (1)请小女孩友扮小白兔,男孩扮大棕熊,小白兔要注意及时躲起来,不要被熊发现。

  (2)自由选择角色

  想当小白兔的到这边来,大棕熊到这边来。

  七、音乐《小白兔和大棕熊》结束活动

  兔宝宝我们一切到幼儿园的草地上玩,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结束活动。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13

  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x xx x │ x -│”。

  重难点:

  辨识反复出现的固定乐句,并能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x xx x │ x -│。

  准备:

  1、人手一块纱巾,音乐、录音机。

  2、图谱一份。

  过程:

  一、 初步感受乐曲。

  (教师和幼儿在腰上系一块纱巾听兔跳音乐入场。)

  1、听音乐,找乐句。

  ①欣赏乐曲(接入场音乐后),教师随音乐节奏轻微摆动身体,当出现“咿呀咿呀呦”的乐句时,教师与幼儿目光交流。

  师:呀,刚才这个音乐里只有一句歌词,你们听出来了吗?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 “咿呀咿呀呦”好~!

  ②再次欣赏音乐。

  师:呵呵,这个“咿呀咿呀呦”有点调皮,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招呼,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让我们仔细听一听,它到底在哪里?

  (听音乐在“咿呀咿呀呦”处,拍手练习节奏)

  2、看图谱,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①出示图谱,学习节奏。

  师:宝宝们,瞧,妈妈买了什么好吃的?(出示图谱)今天来了那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就烧好吃的萝卜招待她们吧。我们先来准备准备。

  (引导幼儿用“洗一洗”、“切一切”、“炒一炒”、“吃一吃”的方式练习节奏。)

  ②用肢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把菜做出来吧。(跟音乐完整练习一遍)

  师:咕噜咕噜,什么声音,原来是妈妈的`肚子饿了,宝宝们呢?我们也给自己烧一盘好吃的萝卜吧。(跟音乐再次练习一遍)

  二、 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

  1、听音乐,在固定乐句出现时,用来回拉动纱巾表现锯木头的情景。

  ①学习“锯木头”的动作。

  师:今天好开心啊,可是妈妈有个难题,冬天到了,北方爷爷吹得我都冷死了。妈妈想去锯些木头取取暖,可是我一个人还不够呀,大家一起来好吗?(幼:好)(教师将纱巾拉直,带领幼儿去“森林”。)

  师:森林到了,让我们一起锯木头吧。(随音乐自由表演)

  师:你是怎么锯的,锯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学习动作)

  师:看妈妈是怎样把这棵大树完全锯下来的。(教师完整表演一遍)

  2、幼儿随音乐与客人老师合作表演。

  ①幼儿找“大树”随音乐合作表演。

  师:妈妈请宝宝们,带上小锯子,去找一位客人老师做大树吧。(合作游戏一遍)

  ②教师简单小结游戏。

  三、结束活动。

  师:木头锯好了,小动物们还等着我们去帮忙呢,来,我们一起把木头搬回去吧!(带幼儿做搬木头的动作,在“咿呀咿呀呦”处有节奏地跺脚出活动室。)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库企企》全曲ABC结构及欢快活泼的旋律。

  2、根据音乐变化进行表演并在感知音乐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乐器 为音乐伴奏。

  3、大胆表现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库企企音乐、握手舞音乐、一张大纸、一只水彩笔、黑板、ti ti ta卡片和 库 库 库 企 企的节奏卡、人数相等的打击乐器活动过程实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握手舞音乐进教室。

  2、节奏练习:

  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好朋友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谁?出示titi和ta及 库 库 库 企 企的节奏卡。

  提问:这是谁啊?老师拿节奏卡放在黑板上,请幼儿读一读。

  二、音乐欣赏:库企企

  1、欣赏音乐第一次

  现在,老师请你们听一段音乐,音乐里的人就用这个节奏说了一句话,听一听他们说了什么?

  音乐里的人为什么要说这么奇怪的话?原来这是一句咒语,听了老师的故事你们就明白了。

  2、讲述故事: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四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他们生活得非常快乐。可是,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个可怕的老巫婆,她把小精灵们赶出了森林,他们无家可归了。小精灵们心里很着急,他们想要赶走老巫婆,可是老巫婆会魔法,小精灵们没办法打败她。这个时候,大树爷爷告诉他们一个秘密:在很远的一座大山里,藏着一个宝藏。只要翻过四座山,走上四个台阶,就能看到一扇石门,你们对着石门念两次咒语:库库 库企 企,库 库 库企企。石门就能打开,里面藏着坚强,勇敢,善良,诚实四样宝贝,找到这四样宝贝就能打败巫婆。听了大树爷爷的话,小精灵们准备出发去寻找宝藏。

  你们想和小精灵一起去寻找宝藏吗?那老师要先考考你们。提问:大树爷爷告诉小精灵要翻过几座山?走上几个台阶?咒语是什么,要念几次?

  3、欣赏音乐第二次:

  我们再来听听音乐是不是这样的。

  你们这么棒,咱们一起帮小精灵画一张藏宝图吧!

  4、欣赏音乐第三次

  师生一起听音乐画藏宝图。和幼儿一起商量用什么图形或符号表现藏宝图。有了藏宝图小精灵们一定能够顺利地找到宝藏,好我们一起出发吧!

  5、听音乐和小精灵们一起去寻宝。教师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用肢体表现爬山、上台阶、敲门的动作。找到宝藏后仙女姐姐送给孩子们四样宝贝,祝小精灵能够早点打败坏巫婆。

  小精灵们得到坚强,勇敢,善良,诚实这四样宝贝后把坏巫婆给打败了,继续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生活着。

  三、表现音乐

  1、在“库企企”的音乐中,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画好的“寻宝图”,同时引导幼儿回忆爬山时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山的连绵起伏。

  教师出示画好的“寻宝图”在“库企企”的音乐声中,引导幼儿回忆爬山时的'情景,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爬山的音乐:如用身体动作的高低起伏变化来表现音高的变化;用身体动作(捻指、拍手、腿、跺脚、嗓音等)发出声音的强弱变化等来表现音乐中山的连绵起伏。

  2、幼儿自选乐器听音乐看图谱为乐曲伴奏,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变化进行伴奏。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语音、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 |×× ×|。

  2、会正确使用乐器,学习看指挥进行分奏、合奏。

  3、体验参与打击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整体图一幅。动物图片、节奏图。

  2、以录好的音乐。铃鼓、圆舞板、小铃。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 小朋友,森林要开联欢会,请你们一起去参加,你们愿意吗?让我们听着音乐出发吧!

  幼儿听音乐有节奏地学小鸟飞进教室。

  2、出示单幅的动物图片,在游戏中用语音和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 |×× ×|。

  (1)观察节奏图,引导幼儿看懂图谱,了解不同的叉表示不同长短的音值。

  师:小朋友看,谁来欢迎我们了?你们知道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小熊是怎么走路的?小兔子又是怎么走的呢?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个问答游戏,它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张节奏图。你们看,节奏图上有什么?这些叉都一样吗?表示什么意思呢?该怎样拍手?

  (2)与幼儿玩问答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表现节奏型:|× × |×× ×|。

  师:现在我来问,你们来回答。回答的时候一定要跟着图片上的节奏回答哦!我们拉来比一比,能按节奏玩游戏的小朋友等会才能参加联欢会呢!

  教师与幼儿按节奏玩游戏,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教师用圆舞板提示幼儿按节奏回答,掌握节奏型。

  3、播放歌曲《欢乐舞曲》,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及拍子特点,并随歌曲拍手。

  师:联欢会马上要开始了,让我们准备一下听首音乐吧!请小朋友听听这首音乐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活泼欢快的?我们可以边听边拍手。

  幼儿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初步了解乐曲的节奏。

  师:你们觉得这首曲子是怎样的?对了,小动物们的联欢会也在这活泼欢快的音乐声中开始了。让我们的小手也跟着动物们一起拍起来吧!

  4、出示图谱,幼儿通过语音、身体动作进一步表现节奏型|× × |×× ×|。

  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用语音表现节奏型。

  师:老师把小动物跳舞的情景,画成了一张图。我们来看看谁先出来表演?接着呢?小鸭、小兔、小熊跳舞的快慢都一样吗?哪个地方不一样?谁来学学看。

  引导幼儿用各种动物的声音说出|× × |×× ×|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腿等身体动作巩固表现节奏型:|× × |×× ×|。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为动物们拍手加油,好吗?

  师:除了用拍手为它们加油,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呢?

  引导幼儿想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动作。(如拍腿、叉腰、跺脚等)完整练习两遍。

  (3)请幼儿听音乐分别扮小鸭、小兔、小熊表演动作一遍。

  5、幼儿用乐器演奏乐曲,学习看指挥演奏。

  (1)引导幼儿为动物选择相应的乐器。

  师:刚才小动物告诉老师,想请你们用小乐器和它们一起表演。看,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乐器,看有什么乐器?

  教师出示铃鼓、小铃、圆舞板,请幼儿讨论:如果用这三种乐器给小鸭、小兔、小熊伴奏的话,它们分别用哪种乐器呢?

  (2)教师哼唱乐曲,幼儿看图谱分别徒手演奏一遍。

  (3)幼儿分成三组,听音乐看指挥进行分奏、合奏。

  师:今天,小朋友都是小演奏家,我是指挥员,小演奏家一定要看指挥员的指挥哦。

  请幼儿看教师的手朝哪一组就请哪一组小朋友演奏。幼儿练习看着指挥拍手。

  (4)幼儿用乐器看指挥演奏两遍。

  师:小朋友们刚才演奏的不错,如果每个小演奏家都看着指挥员,咱们的演奏一定更出色。

  (5)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两遍。

  6、结束部分。

  今天的联欢会可真精彩啊,不仅有小动物的表演,还有我们小朋友出色的演奏,真高兴啊。让我们回去给其他小朋友巡回演出怎么样啊?

【活动设计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活动设计教案01-10

音乐教案设计12-15

《音乐活动》教案02-09

音乐活动教案02-21

音乐活动教案12-27

活动设计的教案03-31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05-23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03-10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