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优秀教案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优秀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洞庭》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写出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准备:查阅洞庭湖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考考你,下面的图片是介绍哪个地方的?(用上学过的诗句或好句)
出示图片:
(1)景:庐山瀑布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景:大明湖 诗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景:昆明湖 句子: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
师:今天我带大家到洞庭湖走一走。有谁知道洞庭湖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介绍得真不错,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二、初读感悟。
1、多媒体出示诗,师配乐朗诵。——范读
2、咱们也来读一读。
同桌互读 抽读检查(5-6人)
3、检查自学效果:
A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B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词,也可以把不理解的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洞庭 湖光 秋月 和 潭面 磨 遥望 白银盘 青螺)
3、大家预习的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洞庭湖的美景吧。(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
师:送你们一组词语,幻灯片出示:
山青水秀 水天一色 湖光山色
水平如镜 银光闪闪 波光粼粼
备注:培养学生积累字词的习惯,为下面的写作作铺垫。
三、细读体会,理解诗句意思。
师:洞庭的美景配上刘禹锡的诗句那一定是有声有色,下面把你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说一说你的理解。
(一)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结合诗句你看到了什么景象?感受到了什么?
生: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师:看到如此美景,作者是怎样形容的?(镜未磨)
师:讲解“镜未磨”的意思。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师:这里藏着什么修辞方法?
生: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无风的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
师:同桌互相把这两句美美地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同桌互读,一个读,一个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师:远远望去,在平静的湖面上,我们还看到了什么?他像什么?(图片出示君山)
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的君山的?(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
师:你觉得它美在哪里?(翠、白、青,描写的有声有色)
师:这句诗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山水,你读出来了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三)诵读或背诵全诗。
师: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让我们闭上眼睛再去感受一下这宁静和谐的洞庭湖。(给学生配乐诵读)
四、品读诗句,理解作者感情。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是用什么心情去读的?(愉快、高兴)其实,这首诗是作者刘禹锡被贬之后途经洞庭湖,夜晚站在岳阳楼上看到如此宁静和谐的美景,写下了这首诗,我们再来读一读,你能读出什么?(小组合作,互相说一说)
备注:学生读完,说一说这样读的原因。老师要在感情变化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者的感情,体会作者开阔的胸襟,广阔的胸怀。
五、说写结合,感受诗句之美。
1、师: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请结合刘禹锡的诗,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一下美丽的洞庭湖。
2、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都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这样的美景又引来了一位大诗人——孟浩然,他由景感怀,写下了《望洞庭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课下,同学们还可以搜集更多有关洞庭湖的古诗,相互交流。
3、最后,我们让我们和着动听的音乐,美美地背一背这首诗。
望 洞 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预习提示:
1、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下面字词。(把不理解的做出标记)
洞庭 湖光 秋月 和 潭面 磨 遥望 白银盘 青螺
2、 课下查阅洞庭湖的相关资料。
3、画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诗句或你不理解的诗句。
《望洞庭》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教师相机评价)
2、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3、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
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
2、学习一下生字词:
正音:和hè hé huó huò 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3、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
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人。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
4、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⑴ 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① 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 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⑵ 白银盘里一青螺:
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布置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句中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望洞庭》教学设计五,古诗词三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洞庭》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2、读懂古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翻阅书籍,了解洞庭湖的相关知识。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洞庭湖吗?你们了解洞庭湖吗?谁能介绍介绍。
2、今天,我们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一同去洞庭湖看看。
二、读通古诗
1、生自由练读古诗。
2、录音范读古诗。
3、指名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出节奏:223。
三、读懂古诗
1、生借助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说说古诗的意思。
2、分组汇报古诗的意思。
四、品读古诗
1、指名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2、学生汇报,课件逐一展示。
3、设问:
⑴ 为什么会把没有风的湖面比作没有磨过的铜镜?
⑵ 为什么把洞庭湖的山水比作白银盘里的一青螺?
4、生借助课件展示的情境作答。
5、从古诗中,你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
五、会读古诗
1、这首诗,你认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2、试读古诗。
3、指读点评。
4、背诵古诗。
六、课外拓展
1、链接刘禹锡的其他古诗。
2、让学生自由读读背背。
七、课堂小结
【教后记】
本节课,我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古诗教学中,课堂中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成功之处地于:
1、课前上网搜集资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超出了文中所能提供的.知识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录音范读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朗读,便于学生模仿。
3、课件的使用,使学生对古诗中描绘的景物有了直观而形象的了解,更能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课文中两个比喻所用的精妙之处。
4、课件链接了刘禹锡其他的诗,让学生对刘禹锡有了更全面地了解,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望洞庭》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望洞庭优秀教案11-09
《望洞庭》教案03-04
《望洞庭》教案02-18
望洞庭教案03-17
《望洞庭》优秀教案4篇01-27
《望洞庭》优秀教案三篇02-12
《望洞庭》优秀教案5篇02-11
精选《望洞庭》优秀教案4篇02-15
精选《望洞庭》优秀教案3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