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爬山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爬山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爬山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第二单元第六课,语文书第25-27页。
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难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交互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们就来猜两个谜语吧!
出示课件
师:这两种植物要想生长的好都需要搭架,而有一种和它们相类似的软藤植物不需搭架,无论是在岩石上或墙上都能生长的很好,不信我们去看一看。
师:谁来说说看了图片你有什感受?
茂盛的秘诀就在“脚”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认识爬山虎的“脚”
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师:谁知道段落介绍的是爬山虎的脚?
指名读,评议读的情况
三、分段学习
(一)学习第3自然段
师:请大家带着问题默读第三自然段(位置形状 颜色)
学生自由回答
师:作者把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想一想他靠的是什么?
归纳:观察细致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地爬上去的`呢?仔细默读第4自然段,找一找作者运用十分贴切的动词。
学生自由读文,进行勾画,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交流
师:也将就是说,细丝原来是直的,后来因为触着墙后用力变弯,弯曲后有了拉力,使它在墙上贴的更紧。多么神奇的植物,多么细心的叶圣陶!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夸爬山虎、叶圣陶)
(三)学习第5自然段
师:如果爬山虎的脚没有触着墙,会有什么情况发生?触着墙的呢?
师: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风能吹下它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
可见爬山虎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
四、拓展、升华
1、师:现在你对爬山虎或它的脚有了什么新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第3、4、5自然段。
2、师:让我们再一次领略文学大家用词的准确。
选词填空(一)(二)
3、作业:像叶圣陶爷爷一样观察一种植物,并把你的观察结果写下来。
五、板书
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
观察细致、连续
爬山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幅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⑤理解文章记叙事情的思路,学习简单的记叙、描写、议论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从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习惯。
②感受和理解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联系旧课,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①回忆课文《爬山虎的脚》。简介课文作者及主要内容。
②板书课题,齐读,简介作者。
③说明本文与叶圣陶先生的关系及写作背景。
2.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己读课文。
①读后谈收获。
②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修改文章,请我做客,给我印象)
③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指导划分段落。
3.默读课文,要求:
①划出生字新新。
②在不明白的地方旁边做上标记。
4.学习生字新词。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自由拼读。
②学生说出记忆生字的方法。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④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几种常用方法。
⑤集体朗读生字新词。
⑥学习小组交流:读课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5.各学习小组汇报,教师概括共性的问题。
6.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简单复习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研读感悟课文。
①简介文章写作特点:记叙为主,夹叙夹议。
②轻声读课文,划出写作者议论、感受的语句,标上记号。
③汇报归纳出五处写作者感受的地方。
④小组研读课文中写作者感受的语句,理解这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其中意思的?
3.学生围绕感受产生的原因、感受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进行汇报。
4.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对话,进行朗读和说话的训练。
5.朗读课文有关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其作用,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
6.人物评价:
①本文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
②说话练习:叶圣陶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结合课文说出所填词语的原因)
7.语文活动:
肖复兴同学作文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后来文章又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假如你是少年广播电台的记者,你去采访肖复兴同学,会问他一些什么问题呢?(可以从获奖前后经过及原因等方面来设计提问。)
①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然后分学习小组交流。
②小组模拟采访活动。
③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模拟采访活动。
8.教学总结。
9.作业布置:
①仿照课文肖复兴说的不下苦功夫,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这句话定一句励志的话,署名为:未来**家。
②以肖复兴同学的名义给叶圣陶先生写一封信,感谢他帮助自己修改作文并邀请自己到他家作客。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
修改文章一丝不苟(改、断、删、增)作品
请我做客平易近人人品
给我印象堪称楷模
爬山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自渎课文,重点学习本课第1、2段。
(3)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学习如何去观察一个事物。
(4)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
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会爬墙吗?那有没有会爬墙的植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会爬墙的植物。教师板书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解疑,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生词,并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
2、可见出示本课生字,生词,学生读,师纠正
3、读课文,找出课文的哪几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4、教师讲解本课体裁说明文。
三、讲读课文。
1、课文的1、2自然段写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A、个别读课文,思考:第1自然写什么?
B、这两处地方有什么共同点?
C、齐读思考:你能从这两句话中看出爬山虎的什么特点?
2、讲读第2段、
A、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B、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C、叶子颜色的美表现在哪里?
D、叶子的均匀、整齐表现在哪里?
3、导读。
A、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
B、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颜色很美。
C、爬山虎的`叶子长的很整齐。
D、爬山虎的叶子的很均匀。
E、当风吹过,满墙的叶子也很美丽。
4、理解:拂漾
5、齐读课文,个别读
6、归纳短意。
四、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小结,准备下课。
爬山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教具准备:
课件、彩色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
欣赏课件。问:你知道在这一大片叶子里面藏着什么?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一)研读第3自然段
1、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呢?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脚的句子。
2、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直观理解叶柄。
4、请你选择恰当的颜色笔,边默读这三句话,边画出爬山虎的脚(一生板画,其余的在座位上画)。
5、评议图画。
6、出示影片,让学生配音。
7、小结。
(二)研讨第4自然段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2、学生汇报:爬山虎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质疑:“这样”究竟是怎样?
3、出示句子,用“5”画出动词。
4、谁来当爬山虎演一演?四人小组讨论,推荐一名代表表演。评议。
5、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爬山虎吗?
6、抓住动作词读好这两句。个别读。齐读。
7、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向上爬。“一脚一脚”能换成别的词吗?看课件,讨论,小组汇报。
8、这段中,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9、齐读。
(三)研读第5自然段
1、看课件,读课文,用“如果……就……”说说你的发现。
2、男女生分角色读。
三、总结课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作业
仔细观察一种你喜欢的植物,以《我发现______的秘密》写片断。
板书设计: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脚 枝状` 细丝
嫩红
爬山虎的脚
触着墙——触 巴 拉 贴(牢固)
爬
没触着墙—— (萎了)
爬山教案 篇5
【教学设计意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以爬山虎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文章感情真挚、语言含蓄,特别是文章结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更是言虽尽而意未了,虽言尽而意无穷。对作者而言,他记录的是自己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对读者而言,他们读到的应该是一个能触动心弦的感人故事。
我在安排第一课的教学时,主要把与课题联系较为紧密的部分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析,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和见面情景的描述中,体会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因此,我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平易近人”、“融洽”、“期待”等词语。
2、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掌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并积累有关句子。
3、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为人,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对祖国下一代的热切关怀和希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初步掌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会发生许多故事。有些事是令人终生难忘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与成长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15岁的肖复兴和大作家叶圣陶之间,还有那。(出示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读题:
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文章,所以读题目时应该慢一点,意味深长点。
(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简单交流预习方法:
师:为了学好这篇课文,老师课前让大家根据预习目标学习了课文,大家完成得怎样?
出示预习目标:
⑴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⑵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⑶ 查找资料,了解人物有关的信息。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好,下面老师就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
推荐 亲切平和 平易近人 融洽 黄昏
余晖 蕴含 摇曳 真诚质朴 堪称楷模
3、抽查个别词语的意思,并引导用词说话。
对于上面的词语你有什么问题吗?谁来帮助他?
4、让我们带着这些生字字词仔细读读课文,好好想一想课文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呢?
5、交流讨论、理清文章内容。
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板书:
修改作文 邀请做客
三、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学习课文6~9自然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在小组内交流喜欢的原因。
3、出示《爬山虎的脚》中描写叶子的句子,进行比较为什么在作者眼中是那么不同?
请大家再仔细读第6~9自然段,你能找出原因吗?
(预设2:我们再来读读6~9自然段,看一看叶圣陶老先生是怎样接待作者的?)
4、出示:
⑴ 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我感到意外。
⑵ 像见大人一样同我握手。
⑶ 把我当作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5、交流自已对叶圣陶了解情况:
(课件再出示叶圣陶的简介。)
正像同学们所说的,叶圣陶先生是一位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大文学家,是中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这样一位大文学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的你,还像见大人一样同你握手,把你当成老朋友,你有什么感受呀?
请你大胆地想像一下,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6、是呀,对于只是一名初中生的小作者来说怎能不意外,怎能不欣喜,读──(刚进里院──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齐读。)
7、(出示节选自作者原作中片段)让学生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朗读“他亲切中──以至不知黄昏到来。”
8、学到这里你觉得叶圣陶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9、小结:
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学大师,面对这样亲切的话语,面对这样热切的期待,我那小小的心能不感动吗?能不融化吗?能不像在落日余辉温暖下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样充满了生机,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吗?
指导再读“落日的余──生气”。
四、总结
体会作家就是这样做的,请你谈谈作者该怎么做?
五、质疑问难,设置悬念
1、“修改作文”与爬山虎有怎样的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爬山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是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的呢?今天,我们学习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的情况
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
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 、 。
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 、 、 、 。
3、看插图,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
4、朗读指导:读出美感来。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1、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2、让全班学生选择适当的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爬山虎的脚。
3、对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4、观察实物,再一次默读课文有关内容,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样子、颜色。
5、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仔细,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请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了解爬山虎是如何往上爬的
1、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写爬山虎如何爬的动词。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触巴拉贴
3、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如何爬的,注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
4、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这些动词,把爬山虎的'脚如何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长的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5、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6、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
(1)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这是爬山虎的一根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这是嫩叶(画叶)。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评议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对不对。
(3)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
(4)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电脑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茎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7、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如何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课文哪个自然段也告诉我们这个意思?
三、总结
1、学生归纳2、3、4、5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3、4、5这几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有序地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爬山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交流:
(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漾起 拂过 叶柄 蜗牛 紧贴 蛟龙 【设计意图: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
3、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四、布置作业,重视语言积累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爬山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师准备(包括媒体):准备教学挂图,将读文与看图结合起来。
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预习生字 朗读课文 回答问题 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挂图:爬山虎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墙壁上爬着的一种绿色的植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吗?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爬山虎
二、初读感知
1、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2、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
小结过渡: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提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哪些地方写得美?你喜欢哪些句子?
3、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4、老师指导读出美感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
5、拓展
为什么作者能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这么美呢?思考: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
6、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爬满墙,这跟它的什么有关系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学法指导】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四、学习本课生字。
1、读生字词
2、注意易错的字
【爬山教案】相关文章:
爬山的教案02-21
《爬山》教案03-06
关于爬山教案01-04
爬山教案范文02-09
关于爬山教案01-15
爬山活动教案12-19
爬山优秀教案03-06
【精选】爬山教案三篇01-29
精选爬山教案八篇01-28
精选爬山教案六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