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2-02-24 09:50:0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一是积累词语,感受语言艺术的丰富;二是知道同一意思可用两字词语和四字词语分别表达,体会语言艺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2.知道”夸张”是民间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感受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初步认识古文,感受中国古文化的魅力.

  4.告诉学生默读的方法,并在平时阅读中运用.

  5.用恰当的音量说话,能体现一个人的良好修养.

  6.学习<格列佛游记>的写法,让学上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时数:

  六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你发现了什么

  1.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

  2.想一想, 你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组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不是近意词,因为每组词语的字数不等.

  二.读一读, 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学生初读句子,感受三句话表达的意思.

  教师简单介绍”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疑问.(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使用缩小夸张和扩大夸张.第二句也使用了夸张,让我们知道了燕山原来有这么冷,让人难以想象)

  3.学生品句子,请说一说夸张的作用是什么?

  夸张的作用:

  A.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B.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C.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教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

  A.夸张不是浮夸, 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B.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

  C.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 如科技说明文, 说理文章就很少使用夸张手法,以免歪曲事实.

  三.读一读,记一记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为人处世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博爱广敬。

  2、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第一句:一件事情不亲眼看见只光听说,而根据猜测判断,可以吗?

  第二句:亲眼看见才是真,传言未必是真.

  4.背诵名言.

  5、交流其他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6、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默读短文,读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1)刚才不出声的阅读形式叫默读.

  (2)默读的方法是眼到,心到.

  (3)默读的习惯该如何养成?

  2.教师补充默读的方法

  二.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

  在学校图书室里,同学们在安静的看书,两位同学在一旁高谈阔论.你正在看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 合作讨论,丰富话题

  1.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相互启发,提问,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2.指名试说,教师点评.

  3.想一想,同学们在哪些场合要小声说话?

  4.全班交流.

  第三、四课时

  习作:《荒岛生存记》

  一.回顾原文,激发兴趣

  请学生将课外阅读的《格列佛游记》摘抄内容小组内讨论.

  二.课堂讨论,揭示规律

  你认为要写好此文,必须把握那几点?学生归纳,教师小结.

  (1)要结合荒岛的环境来写,让自己置身其中,当成格列拂写在荒岛上的种种经历.

  (2)想象要大胆,合理,假设的推测是有理有据,情节要生动有趣.

  (3)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描述清楚,特别是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的过程要重点写,几件事之间要注意详略得当.

  三、全班交流,由说到写

  1.小组推荐一位

  同学介绍,师生共评。

  请这些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每个代表发言完毕,教师组织学生对代表的发言做适当的评价或补充。

  2.拟订提纲,起草。

  3.片断展示,组织评价

  教师请几位同学读出自己所描写的片断,然后说出自己是否满意自己的片断习作,为什么?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然后给与适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同时,也要对自己的片断习作进行自我修改。

  4.独立撰写,完成写作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成功的为你们的习作进行选材,并且还写出来精彩的片断。老师已经隐隐约约的看到你们笔下家庭中的趣事了。现在老师想看得更清楚一些,老师希望你们笔下的人物能够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形象,好吗?就请大家拿起你们的笔,完成习作。

  第五、六课时(习作讲评)

  一、集体评改

  1.选择优秀习作,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展示。以“你欣赏这篇习作的哪些地方”或“这篇习作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你对这篇习作还有什么建议”等引导语,引导学生展开互相评价;老师亦可指出写得好的地方和修改建议。

  2.投影或宣读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

  (1)说出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

  (2)哪些地方要修改?

  (3)应该怎么改?

  二、同桌互改

  1.导语: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同桌之间互相交换读习作,进行互相修改。

  学生互改,教师巡视,发现修改较好的例子。

  2.展示改得好的典型。

  (1)修改后的文章比原文好吗?

  (2)好在哪里?

  三、指导自改

  1.通过互改后,请学生归纳出修改这一类习作应注意的问题:

  (1)叙述过程是否具体,是否突出“趣”。

  (2)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生动?文章是否通顺?

  (3)文章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

  2.学生自改。

  请每位同学根据大家总结的修改注意事项及老师、同学的修改意见,再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让家庭趣事能够更加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四、总结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修改了自己的习作,还掌握了一些修改的方法,请大家牢牢记住这些方法,用以指导今后的习作,争取每次的习作都能更上一层楼。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2

  一想到“十一”长假我忘布置学生预习第8课《迟到》,今天的课有可能无法上下去,心里就特别担心。没想到,上完这课后才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8号一早我就走进教室叫学生认真读课文,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在学生读书时,我扫视了他们的书,原来孩子们都已做了预习。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一、课前活动,铺垫文本:师生交流,自己上学有没有迟到?迟到时父母和老师是怎样对待的?你是如何看待迟到的?之后再简介林海音,让学生初步感知林海音对这一事念念不忘的原因。

  二、课堂对话,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书中哪句话告诉我们父亲给我的印象?

  2、品读课文,理解感悟,让学生品读课文后,自主交流读书收获。全文主要抓住以下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打得非常狠?这部份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的从读中引导感悟父亲的“严”。

  (2)父亲打“我”后,为什么又来到学校送夹袄和两元钱?这部分的学习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边观察图边想象画面来感悟父亲对我的“爱。”

  三、潜入文本,展开辩论。

  以“小海音是否该挨打”让学生再次从文本以及现实生活中找出足够的有说服力的句子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四、走出文本,进入现实:

  1、交流收集的有关林海音的资料。

  2、结合实际,反思自己,谈谈如何对待错误?课堂的学习在同学们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中,不知不觉进入了尾声。课堂上,那些调皮、活跃的同学的发言独特而新颖,让人一听就知道他经历过此事。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议论文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

  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从正反两个方面体会舍生取义的内涵。

  情感目标:

  体会舍生取义的内涵,感受舍生取义的真谛。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舍生取义的内涵。

  难点:感受舍生取义的真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借“义”引申,导入新课。

  今天毛老师要和我们班的同学共同上一节语文课,请同学们把你秀的一面展示给在座的所有老师,有信心上好这节课吗?(有)老师期待着这堂课能带给你们,也带给我更多的收获和思考。

  师:下面,老师写一个字(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义”字。)认识这个字吗?这是繁体的义字,今天我们这样写。你能说出哪些带“义”字的成语?

  师: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成语,请同学们齐读。(课件出示)

  师:这么多成语中,你认为这三个成语中分量最重的是哪个字?

  师:因为义,才不畏惧;因为义,才不容辞;因为义,才无反顾。“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二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么说的。

  二、提示课题,读懂课文。

  1、初读课文,提示课题。

  师:好多同学都流露出诧异的神情。请看老师出示的这篇文言文和你们接触过的有怎样的不同?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古代汉语的行文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而且古人是以右为尊的,所以文言文的读法是从上到下,自右至向的。)

  师: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体会一下。(学生自由出声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心里面跟着默读。(指名读)。

  师:听他读完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好?

  师:这段文字选子《孟子告子上》,你对孟子有多少了解呢?找同学来读小资料。

  师:现在我们将这段文字还原成今天的写法,谁有信心读得更好?

  生1读。准确流利,很好。哪位同学能再试试?注意读出感情。

  生2读。字正腔圆,颇有儒者之风。

  师:我们再看课文,第一句:“孟子曰”,“曰”什么意思? (说)

  师:没错,“孟子曰”,也就是孟子说。──孟子一共说了几句话?(四句)谁来读第一句?读第二句?第三句?最后一句──我们一起读吧。

  师:孟子的四句话说了几层意思?谁来读第一层?第二层?指名读。

  师:孟子的'话道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师: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课文的题目。(教师把课题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逝者如斯,假如你就是2000多年前的孟子,这个词应该怎么读?齐读:舍生取义。(读得再坚定一些──读得再壮烈些)同学们一齐再读。

  2、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自学提纲,把书翻到97而自由出声读两遍读孟子的这几句话,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a这篇文言文第一层意思与第二层意思句式结构(相近),都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

  b在孟子的眼中,(鱼)和(熊掌)相比(熊掌)更珍贵,所以他选择(熊掌)。(生)和(义)相比(义)更珍贵,所以他选择(义)。这是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

  c本文还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实本文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开头以鱼和熊掌设下比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实际上是用鱼和熊掌来比喻生和义。在结尾引出舍生而取义。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d这篇文言文也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孟子所要表明的观点)是(舍生取义)。

  师: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刚才同学们一共有几个发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句式结构相近、采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3、品读课文,解释词语。

  师:同学们的发现是非常有价值的。请同学们将书翻到97页,默读课文和注释,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本文的注释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平时我们给的是字词的注释;这篇课文给的是整篇的译文。

  师:出声读一读。哪位同学愿意读一下译文?

  师:了解大意后,请同学们挑战给文言文做注释,有信心吗?你知道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好的方法吗?

  生:联系上下文。生:查工具书。生:联系生活实际。生:对照译文……

  师:大家有这么多好的方法,现在就把它应用到实际学习中去,试着给这篇文言文字词做注释。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听,对比一下和你们的理解是否相同?

  对于所做的这些注释,有不一样理解吗?谁愿意解释“也”这个字,没人知道,那老师告诉你们,“也”出现在文言文的句子末尾说明它是一个虚词,一个陈述性的语气词,不用翻译,在本文中,也可以翻译成“的”。那么这个语气词应该怎么读呢?请同学们试着读第一句。这样读好吗?(重读)应该像“啊,呢,吗”等语气词一样,轻读。

  师:谁能再对“得兼”这个词说说你的理解。今天我们通常习惯会说“兼得”兼指同时,得指得到,兼得就是同时得到。既然是“兼得”古人为什么要说成“得兼”呢?这是古汉语的特殊现象——词语倒装。请随老师说一遍“词语倒装”。

  师:有一个成语叫“德才兼备”。你知道这个成语什么意思吗?德行和才能同时具备。

  师:这也是老师对你们的期望。

  4、悟读课文,挖掘内涵。

  师:尝试给文言文做注释,让我们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我们来看“生与义”的选择,孟子的观点我们很容易看得出?他的选择是什么?舍生取义。

  师:舍弃鱼而要熊掌,是因为熊掌更贵重、更稀有,而孟子为什么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违背道义呢?

  生:因为孟子认为道义比生命更可贵,更使他向往和快乐,更值得拥有。而如果反过来让他以背弃道义来换取生命,那将使他自己更痛苦,更难以忍受。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他选择了“舍生取义”。

  师:那么孟子是不是一个不珍惜生命的人呢?本文还暗含了一种选择是什么?到底孟子想要生还是想要义呢?(生义兼备)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孟子并不反对生义兼备?反而希望生义兼备。说明孟子也是十分热爱生命的。

  师:生命宝贵。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尊重、去珍惜、去热爱。

  三、联系生活,体会主旨。

  师:孟子担心是不是多余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以下种.种行为,你会想到那些成语?用上“义”字。同学们可以从你收集的成语当中选择一个最恰当,最合适的。

  课件出示:

  不法商贩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坑蒙拐骗。(见利忘义)

  凶残的狼要吃掉救其性命的东郭先生。(忘恩负义)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撕毁与苏联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出动190个师、5000多架飞机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背信弃义)

  (教师板书:见利忘义、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师:舍义取生者在,“舍生取义”者──更在!请看:你认识他们吗?

  (宋代的岳飞,大义凛然、精忠报国、反抗金朝、义无反顾。

  南宋英雄文天祥,受俘期间,元世祖以{}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舍生取义。

  明朝的于谦,身披战甲带领士卒抵抗敌军,义无反顾。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邱少云烈火中永生。

  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

  教导主任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获救了,他却不幸遇难。

  他是香港的黄福荣,是一名汽车司机,在玉树地震中他作为一名志愿者,为了救三名儿童和一位老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人的“义”体现在哪?

  师:时代不同,人物不同,但他们却用相同的行动追寻孟子先贤,做出了人生的抉择,写出了许多令人振奋千古名句。请同学们读一读。@20

  师:面对生与义,他们做出的是怎样的选择呢?请同学们用书中的话大声的告诉老师。@21读:

  师:“舍生取义”是英雄的壮举,也是平凡人的责任,无数人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在生与义之间,他们这样做,也会这样说。

  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切正是缘于他们不同的选择。看看黑板上的这些成语,假如这就是我们人生需要面对的选择,你会擦去哪个?保留哪个?请说出理由。

  师:还有其他的选择吗?如果生义不可得兼,我们要怎样选择?舍生取义。

  师:大家都支持这样的选择吗?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选择——鼓掌。

  师:再次来读孟子的这段话,请用你们的声音做出选择。老师听到了你们坚定的声音,能不能把孟子的这段话背诵下来。试一试。

  四、小结

  师:同学们读得好,说得好,背得好,也要做得好。将来,也许你们会成为英雄,也许会平凡一生,但毛老师希望“舍生取义”成为你们人生永恒的追求。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思考题,请同学们课下思考。(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这与孟子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

  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优秀,谢谢你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10个生字,正确理解并读写重点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3、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体会分号的用法。

  4、感受科技的神奇,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激光的奇异之处。

  2、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认会写10个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大意,梳理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看挂图):同学们,图上的这束光是什么光?激光和我们平常见到的光有什么不同?让我们到书中去探求激光的奥秘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重点知道:损、灼、梁书写指导:

  3、主要介绍了激光几个奇异之处?

  三、梳理课文。

  思:从几个方面介绍激光的特点?每一个特点运用了那些介绍方法?

  四、。

  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激光的奥秘。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在上搜查激光的资料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激光的特点

  2、明白的介绍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品词酌句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为什么称激光是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有何作用?学生思考、在书上勾画,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师点拨:(最亮的光)

  1、最亮的光:方向性强,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

  2、作用:研制激光枪、激光炮

  3、重点精读感悟第二节“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以至永久地失明。”

  点拨:a.这段话用了什么方法介绍激光亮的特点?

  b.运用了什么修饰方法?c.读中体会分号的用法。

  4、再读1-2节,回顾整体,深化认识(最快的刀)

  1)、最快的刀:切割几毫米的`钢板,在钻石上打孔

  2)、作用:激光刀做手术

  3)、重点精读感悟第2、3节“可是,如果用适当的透镜……小孔就打成了。”

  点拨:a.用几件事说明激光是最快的?

  b.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再读1-4节,回顾整体,深化认识(最准的尺)

  1)、最准的尺: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2)、作用:a.“指导”施工b.“画线”、“吊线”c.治疗疾病d.帮助农艺家

  3)、重点精读感悟第1节“原来,房间里有一台激光测距仪……都赶不上它”

  点拨:a,用什么介绍方法说明激光最快的尺?b.精确度高到怎样程度?

  4、再读1-4节,回顾整体,深化认识

  二、全文:

  激光真是一种奇异的光,人们已经利用它的特点研制了一些服务于人类的东西,你们想一下,不久的将来,激光还会有哪些用处?

  三、拓展延伸

  1、小组内进行猜想

  2、推荐优秀者在全班进行交流

  3、读中学写,把你的猜想写一个片断

  板书:20.奇异的激光

  奇异:

  作用:最亮的光激光枪、激光炮最快的刀激光手术刀

  “指导“施工最准的尺“画线”“吊线”治疗疾病

  培植农业新品种运用科技、创造未来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重点部分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以及广大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重点部分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作用。

  2.通过以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人民之间的情谊以及广大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并掌握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3、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流利地读好课文。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早在1405年至1433年,我们的祖先郑和就曾率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扬帆远涉重洋,访问了37个国家和地区,比外国早了近百年,可在解放前,中国的海军几乎是零,使得我们中国倍受外国人欺凌,解放后,中国大力发展中国海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1997年,由王大忠率领的中国最先进的舰艇编队抵达了美国本土圣迭戈港,有史以来第一次访问美国。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5、友谊的航程

  3、激发自读感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已到了美国,那么美国的军民和中国的旅美侨胞会怎么样看待这次出访呢?

  二、指导初读感知

  (一)先知为快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教师深入学生中帮助。)

  2、当学生读了一遍后,让学生合上书,挑战性问:通过这一次朗读,你有什么收获呢,有一点就说一点。

  学生开始读书时对书的新鲜、好奇感最强,读了一遍就让他们来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看似是个大难题,但却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挑战心理,使第一课时也能有激情出现。

  3、师生交流指导:

  ①对学生说话中出现的错误读音及时纠正。

  ②对学生说出的一点点都加以表扬与鼓励,教师注意在总结中突出整体感,以便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二)、读准读通课文

  1、刚刚大家说得很好,说明大家读书的效率非常高,内容是了解了,可你们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吗?翻开书,再试一试吧。

  2、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读书情况,渗透强调学习方法等。

  3、教师帮助——听录音,让学生解决还读不准的字音。

  4、检查读书效果:

  ①、自由选自己最有把握的几句或小节读。

  ②、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选一些学生易出错地方让学生读。

  (三)、写字指导

  睹这个字左窄右宽,要理解“只有用眼才能去看。”

  卓注意与“早”和“卓”的区别,下面一横要长一些,把整个字托住。

  三、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练习作业。

  2、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重点部分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以及广大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

  从读中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以及广大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呢?

  (学生自由地举手回答。)

  2、由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两点:

  ①、中国的舰队到美国受到美国的人民欢迎。

  ②、广大侨胞也倍感自豪。

  二、精读感悟

  ㈠、感知“美国人民欢迎”

  1、由上问题导入:

  美国人民是怎样欢迎中国的舰队呢?找出有关的小节读一下感受一下。

  2、学生先自由读,再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3、哪些的场面让你最受感动呢?你把有关的语句读好,从你的读中应能让人感受出你是受感动的。

  4、先互相读一下,让同位帮你评一评。

  5、交流,品读。

  6、教师小结。

  ㈡、感悟“华侨倍感自豪”的部分

  1、激情引入:

  讲中国由第一颗原子弹上天以来的巨大成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当祖国每一次取得巨大成就,扬眉吐气时,海外的儿女都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2、华侨们是怎样欢迎的呢?把有关语句好好读一下,要读出他们的情感。

  3、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语句。

  ①、对“雄姿英发”“昂首阔步”等词语学生如果读不出味时,教师可范读,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感知。

  ②、对人物的语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齐读感知。

  ㈢、迁移深入

  1、离开美国圣迭戈后,又先后访问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在俄罗斯,更显中国海军的实力,出示有关资料让学生读:

  【那更是一次使中国海军尽展风采的国际阅兵。在出访俄罗斯参加俄海军成立300周年纪念活动那一天,主人好像有意要考验一下中国海军的舰长———其他国家的舰艇都由拖船帮助靠上码头,留给中国海军的位置是在中间。这就意味着112舰靠码头时既不能靠拖船帮助,也不能有丝毫偏差。届时,动作大一点舰尾靠不到位;操纵偏一点,都会撞上其他舰船。面对多国海军官兵们的目光,王大忠没有丝毫胆怯。他及时、准确地向舰长提供着各种数据,确保舰长下达准确的操纵口令。10分钟后,112舰不偏不倚、干净漂亮地靠在“中国海军”的泊位上。码头上顿时掌声四起。阅兵式上,王大忠以洪亮的口令,指挥“中国海军方阵”豪迈地走向观礼台,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刚劲有力的步伐,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第二天,俄罗斯当地一些新闻媒体的头条新闻的醒目标题是:“中国海军真棒!”】

  2、学生谈读后感受,教师总结,指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得中国人更受世界人民的尊重等。

  三、作业指导:

  1、感知过渡段作用

  ①、由板书总结课文写的两方面内容,激问:课文是怎样将它们联结在一起的?

  ②、引导学生读好这个过渡段,并认识它的作用。

  2、指导练习册上有关题目

  附板书:

  赢得美国的友谊

  25、友谊的航程

  使华侨振奋自豪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议论文的意义,感受舍生取义的真谛。

  重难点: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教材分析:《舍生取义》节选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议论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有“鱼”和“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更为美者合乎情理也呵护逻辑。

  教学设想: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课文,从题意入手,层层深入,理解舍生取义的真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五年的语文了,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的成语,今天,我们来玩个成语接龙的游戏好不好?师:眉开眼笑。生接龙。我们再来玩个看字想成语的游戏,师板书:义。你们想到了哪些成语?生答。(随机板书:大义凛然、义不容辞、义无反顾)

  师:看到这些成语,你们想到了哪些人谁?用上这些词。(学生回答想到的英雄)

  师:这三个成语中,你认为哪个字的分量最重?生答:义。

  师:因为义,才不畏惧,因为义才不容辞,因为义才无反顾。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一起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么说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作者

  1、出示竖版文言文

  师:我们这是第几次接触文言文了?(第二次)对于学习文言文,你们有哪些好的方法?生答。那么这篇文言文和我们以往学过的有什么不同?(竖版的,没有标点)有谁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呢?

  2、初读文言文

  自由读一读这没有标点的文章,看谁能读好?(指名读文)

  师:现在我们将这段文字还原成今天的写法,谁有信心读得更好?(再指名读文)

  3、走进作者

  我们看文中说“孟子曰”,曰是什么意思?孟子又是谁呢?谁能把你课前了解的孟子介绍给大家?(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汇报)师出示关于孟子的'资料。

  4、揭示课题

  孟子共说了几句话?指名分别读句子。孟子的话说了几层意思呢?(两层)分层读句子。孟子的话道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用一个词来概括。(舍生取义)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再读课文,理解意思

  1、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看一看你们有什么发现?生答。

  师:也字在句子末尾有什么作用呢?(也是语气词)你们还知道哪些语气词呢?那么也字在句子中该读哪一种语气呢?出示句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指名读句子)者也又是怎么读呢?出示: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两句放一起,你再来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那么下两句怎么读呢?

  2、现在老师考一考大家,得兼,我们现在怎么说?(兼得)为何古人说得兼呢?(古汉语倒装现象)

  3、打开书,默读课文和注释,你又会有什么发现?(注释给的不同)谁来读一读注释?我们知道了大意之后,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给这篇文言文字词做注释。(小组推荐一名汇报注释)

  4、尝试给文言文做注释,让我们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我们来看“生与义”选择,孟子的观点我们队容易捕捉的一种选择是?(舍生取义)

  那是不是孟子就不珍爱生命了呢?从哪看出来的?(生,亦我所欲也。)孟子最不希望看到的选择是?(舍义取生)孟子的担心是不是多余的,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以下的种.种行为,你会想到哪些成语?用上“义”字。

  (出示漫画)不法商贩为一己之私不惜坑蒙拐骗。凶残的狼要吃掉救其生命的东郭先生。德国法西斯撕毁与苏联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出动5000多架飞机向苏联发动袭击。师板书:见利忘义、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5、舍义取生者在,舍生取义者更在。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追随孟子先贤?

  出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句话里体现出义了吗?用诗句中的词表示?对于谭嗣同而言他所追求的义师生命?

  出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齐读。这里有没有义?哪个词告诉我们了?你还搜集了哪些这样个关于舍生取义的诗句。

  时代不同,人物不同,但是他们却用相同的行动追寻孟子先贤,做出了人生的抉择。齐读。

  文天祥英勇就义后,人们在他的衣袋间找到这样的人生绝笔:(出示句子)谁来读读?找到孟子说的话了吗?谁能解释一下这句话?文天祥他后悔了吗?从哪看出来的?面对生与义抉择,她会义无反顾的说,齐读句子。

  四、拓展延伸

  师:生命诚可贵,道义价更高。我们来听一段老艺术家的诗歌朗诵《相信》。听一听,这段朗诵中赞扬了那些人?他们的义在哪里?

  这是现在的义。这是繁体的义,上面是一个羊但不出头,下面是一个我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繁体的义多么复杂,今天的义看似简单,却又多么不简单。几千年来,义字由繁到简,但内涵去亘古不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切正是缘于他们不同的选择,看看这些成语,假如这就是我们认识需要面对的选择,你会擦去哪个?

  五、 总结

  同学们读得好,说得好,也要做得好,将来,也许你们会成为英雄,也许平凡一生,但老师希望“舍生取义”成为你们永恒的追求。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熟练、流利的背诵课文。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的注注释理解文意。能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把“义”的内涵说清楚。

  3、积累名言警句,了解文化常识如“万钟”“心之四端”

  教学准备:

  名家诵读音频嗟来之食、辞禄万钟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背诵引入导入新课

  1.背诵------《大学修身为本》。

  2.板书:舍生取义

  齐读课题。

  义是什么意思?它在字典中有以下义项。请根据下面的一项选择。

  具有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很多: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义无反顾、

  义正词严、义愤填膺、义薄云天、侠肝义胆。请同学们认真的读一读。

  让我们再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认真听读

  认真听读,注意字音,语气节奏、句子停顿。

  三、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好句子的.节奏和停顿,要读的流畅,朗朗上口。

  3.检查反馈:课文有几句话,指名学生读,纠正字音。注意断句,不读破句子。

  4.齐读课文。

  四、熟读读文理解文意

  1.认真阅读译文,句句对照理解。

  2.出示译文,说原句。

  3.思考:为什么要舍鱼而取熊掌呢?为什么要舍生而取义呢?

  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齐读1、2句。

  4.同学们,舍生取义舍生就意味着牺牲生命啊。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难道孟子真的不重视生命么,很看轻生命么?

  出示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讲解“兼”字,出示图片。拓展词语:德才兼备、兼容并包、兼容并蓄、兼听则明。】

  再读句子。

  5. 小结拓展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了几千年来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

  五、探析义理明辨是非

  【同学们,孟子是主张性善的。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他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由此产生。为了说明这一点】

  出示视频:嗟来之食

  1.对于一个有骨气、有正气的人,面对嗟来之食该怎么做?

  出示句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指名读句子。

  2.然而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

  读句子: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这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3.面对万钟,孟子又是什么态度呢?

  出示视频:辞禄万钟

  读句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六、总结、背诵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孟子,聆听了他意味深长的教诲,从而感受了孟子人格的伟岸,思想的深邃。让我们再一次诵读《舍生取义》。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4-04

鄂教版教案《特别营救》02-26

鄂教版《长河落日扁》教案范文08-26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30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爱护我们的朋友》教案08-25

鄂教版《爱问的霍金》说课稿02-09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吃的学问多》优秀教案08-25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篇02-06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春的颂歌》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