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餐具》教案

《餐具》教案

时间:2024-11-20 09:48:48 林惜 教案 我要投稿

《餐具》教案(精选1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餐具》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餐具》教案(精选14篇)

  《餐具》教案 1

  活动目标:

  1.提供实物玩具餐具,引导近距离观察,了解餐具的外形和颜色特征,大胆地用线条表现餐具的外形特征及局部细节。

  2.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色调,学习设计色彩背景,处理主题物与背景的色彩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图片观察

  (一)整体观察

  1.教师: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餐具)

  2.餐具长什么样?它像什么?

  3.教师小结。

  (二)局部观察

  1.师:这是什么形状的餐具,这样的餐具看起来像什么?

  2.出示多种餐具的样子,这样的餐具像什么?

  3.第二个餐具像什么?

  4.这一个餐具又像什么呢?

  二、示范点拨

  1.教师选取一只餐具让幼儿互动观察,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把餐具比较形象地刻画下来。

  2.现在请你也来画一画餐具,画好后马上拿上来。

  三、幼儿作画

  要求:

  1.把你看到的餐具画下来,注意线条的粗细搭配,在背景的装饰上要大胆用色,涂色均匀饱满。

  2.画的时候不说话,不能打扰别人;画完盖好笔盖放回盒子

  3.自己把学号写在画纸上,不会写的请老师帮忙

  4.听到钢琴声后自己把画钉在KT板上,画和画要并拢

  四、互动评价

  1.谁能介绍以下自己的餐具,你的餐具有什么独特之处?

  2.同伴评价:你最欣赏哪个餐具?哪里画的'最好?

  3.教师肯定评价。(结合目标)

  小结: 你们的想象力真的是丰富多彩,将餐具变得那么美,下次我们再来画画其他东西吧。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我是通过在观察、感知餐具,了解餐具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地把自己看到的餐具的描绘下来,能表现餐具的局部特征,并用喜欢的色彩装饰背景。在看看、想想、画画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力和表现力。乐于观察,积极探索,萌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餐具》教案 2

  一、活动名称:

  泥工:《餐具》

  二、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室内布置一角为“兔宝宝之家”,有两幼儿扮演小兔子和小鸡。

  2、实物餐具一套,课件:各种餐具图片,“食物”每桌一盘。

  3、彩色橡皮泥若干,橡皮泥范例一套,泥工板幼儿每人一块。

  4、毛绒玩具若干,背景音乐,录音机。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2、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3、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学习。即在会团、搓、压泥的基础上,学习压坑、捏边的技能,能表现餐具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活动导入:通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小鸡”到“小白兔”家做客,小白兔家没有准备餐具,从而引出餐具。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实物餐具,引导幼儿观察其形状及颜色。然后教师小结碗与盘子的不同:碗中间凹进去了,能够盛米饭、汤等,而盘子呢,它的盘底比较平,有一点凹进去,不象碗那么深,它能够盛菜。

  2、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更多花纹、形状的餐具。

  3、教师讲解、示范制作餐具,后让幼儿一起制作。

  师:小朋友刚才看了这么多的.漂亮餐具,那餐具怎么做呢,老师现在就要给小朋友做一做餐具。

  4、幼儿动手制作餐具,师巡回指导。

  5、讲评作品。

  请小白兔欣赏小朋友制作的餐具,老师让个别幼儿上来介绍自己制作的餐具,后送给小白兔。

  (三)结束部分:

  小白兔还带来了很多小客人,请小朋友招待自己的小客人,小白兔也用小朋友送给的餐具来招待小鸡,活动结束。

  《餐具》教案 3

  设计意图:

  餐具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我就从孩子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物品下手,给孩子们设计出一堂生动有趣的打击乐课。餐具是练习节奏的好教材。本活动意在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餐具图谱,以鼓励、激趣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活动目标:

  1、愿意跟老师一起听音乐打节奏,训练幼儿的节奏感。

  2、幼儿会根据图谱有节奏的敲击餐具。

  3、能通过同伴间的协作配合,创编演奏方式。

  活动重点:

  幼儿根据图谱有节奏的敲击餐具。

  活动难点:

  同伴间的协作配合,三个人一组合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幼儿随音乐进行简单的韵律活动,初步感知主旋律的情绪、风格能将韵律动作转化为节奏型。

  2、物质准备:伴奏音乐、可粘贴的图谱、(瓷碗、不锈钢餐盘、塑料饭盒、筷子)若干。

  3、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u字形,摆上地垫,以利于幼儿进行表演。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熟悉旋律:以跳啦啦操的形式,让幼儿听着歌曲欢迎老师们的到来,教师带领幼儿认识餐具?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引发了兴趣,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就为以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2、尝试体验:出示图谱,理解图谱含义。幼儿自由敲击餐具,感受它们的音色。知道两相对的餐具是两样一起演奏的餐具;我没有刻意的.去和孩子解释反复记号,只是在打节奏的过程中稍微提醒了一下孩子。幼儿动手,在教师指挥下尝试按图谱演奏。将韵律动作与图谱节奏相结合,使幼儿掌握演奏要领。整个活动在练习的部分我用自己唱的形式来让孩子看图谱练习节奏。跟随歌曲尝试按图谱给这首歌曲伴奏。孩子们演奏有图谱的地方,我给她们配做啦啦操摆造型的地方。这样孩子对打击乐有非常大的兴趣,在合奏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演奏她们自己的部分。

  3、创编活动:幼儿尝试大家一起创编图谱。在创编图谱的过程上来了好几个孩子才把图谱放对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引导孩子看看谁没的演奏,就是说明餐具没在上面孩子就没的演奏。并引导幼儿互相学习,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这个环节非常仓促的就结束了,下次可以吧这个环节放到第二课时去进行。

  延伸活动:

  其实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演奏,下课以后我们一起来演奏吧!餐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好不好?

  德育渗透:吃饭的时候不能乱敲餐具,要爱护餐具。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按照流程进行授课,作为新老师,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纰漏和不足。在操作表现这一环节,大部分幼儿能按老师的要求有节奏地敲击餐具,个别幼儿会发明自己的演奏方式,我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活动过程中要经常提醒孩子们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好几次揭开藏打击乐的花布,拿起筷子敲打起餐具。在我不断的引导下孩子们终于把精力集中在我这里了。按照我的解说孩子们能顺利的敲打出图谱所指导的节奏了。最后我给孩子们进行了创编活动,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创编了打击乐,可是在创编过程中,一下没了盘子一下没了碗,这让孩子们很纠结。最后老师的引导下终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演奏的乐器了。按他们的想法再来演奏,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师幼配合会更默契。其实我可以把创编放在第二课时来上,在第一课时,我可以让孩子们尽情的演奏之前老师给的节奏,让孩子们能熟练配合其他同学演奏。

  《餐具》教案 4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乐意尝试各种餐具的使用方法。

  2、体验使用餐具品尝美味食物的成功感及乐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乐于尝试使用各种餐具,品尝美味食物。

  难点:用正确的动词表达餐具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一名幼儿扮演小兔、生日蛋糕、各种食物、餐具、空盒子小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兔姐姐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自由的观察食物及各种餐具,说说它们的名称、形状。)

  二、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餐具品尝不同形状的食物,探索各种餐具的使用方法。

  1、幼儿自由交流探索:你刚才吃了什么?你是怎么吃的?请了什么餐具帮忙?

  2、幼儿说说餐具的使用方法并用肢体语言来表示,教师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动词。

  3、教师提出或从幼儿的操作情况中启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知道同一种食物可以用不同餐具来使用。

  三、小兔推出生日蛋糕,全体幼儿为小兔唱生日歌欢庆生日。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再次探索。

  幼儿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去操作使用不同餐具,品尝食物。

  四、活动延伸

  餐具“碰碰碰”,全体幼儿一起唱唱跳跳。

  活动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听从老师引导,主动参与活动,配合老师完成本次活动,使得整个活动顺利进行。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得到发展,激发幼儿独立进餐的兴趣。

  《餐具》教案 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想象,利用一次性餐具,尝试通过辅助材料制作出各种造型。

  2、通过活动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组合造型的'能力。

  3、通过制作让幼儿懂得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的真实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一次性餐具(快餐盒、纸盘、纸杯等)辅助材料(瓶盖、吸管、叉子、皱纹纸、蜡光纸等)双面胶、透明胶、剪刀等一次性餐具制作的鱼、花、电脑等范例

  活动过程:

  一、观看范例引题:

  看看有些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做成?

  二、让幼儿自由观看四周的一次性餐具,看看有些什么,摆摆看它们可以变成什么,并说给旁边的朋友听。

  三、请个别幼儿说说用什么材料做出什么造型。教师介绍任务,及操作材料。

  四、幼儿体验活动,教师具体指导。

  1、自由选取餐具,先想再制作。

  2、引导幼儿真确使用辅助材料,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

  五、互相交流作品。

  1、将幼儿的作品悬挂,幼儿自由欣赏互相介绍。

  2、教师请个别幼儿发表自己的评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兴趣都很高,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孩子能大胆的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喜爱的造型。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是这一活动的设计初衷。

  《餐具》教案 6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会在团、搓、压泥的基础上,学习压坑、捏边的技能,能表现餐具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3、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不同大小分泥,培养幼儿根据实物独立塑造的能力。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课前观察家里的餐具,如:碗、盘子、勺子、筷子。

  物质准备:人手一份陶泥、范例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师:今天我们来捏制一些餐具,请你们说说,小碗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小碗从上向下看,是一个圆圆的凹坑。勺子:从上向下看,一头是长柄,一头是椭圆形的。筷子:两根长短、粗细相同的棍。

  二、探索与发现

  学习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的技能,捏制小餐具。

  师:要先将泥团圆,用大拇指压个坑,其余四个指头放在外面,边捏边转动泥,只要把边捏的.一样薄就行了。

  盘子:从旁边看,圆圆的扁扁的,中间低,边稍 高。先把泥团圆压扁,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边捏的稍竖起来即可。勺子:先将泥搓成胡萝卜形,在粗头一端用大 拇指摁进去即成。将泥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搓成一样长、一样粗细的两个长棍。

  三、创作与表现

  1.引导幼儿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等技能捏制小餐具。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四、欣赏与评价

  1.作品展览,评选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餐具》教案 7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学习。即在会团、搓、压泥的基础上,学习压坑、捏边的技能,能表现餐具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不同大小分泥,培养幼儿根据实物独立塑造的能力。

  3、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家里的餐具,如:碗、盘子、勺子、筷子。

  (2)泥、泥工板若干,玩具娃娃、桌、椅摆成将要就餐的.场面。

  教学过程:

  1、出示娃娃即将就餐的场面,导入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或回忆实物餐具,教师讲解示范制作餐具的方法。学习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的技能,捏制小餐具。

  碗:从上向下看,是一个圆圆的凹坑。要先将泥团圆,用大拇指压个坑,其余四个指头放在外面,边捏边转动泥,只要把边捏的一样薄就行了。

  盘子:从旁边看,圆圆的扁扁的,中间低,边稍高。先把泥团圆压扁,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边捏的稍竖起来即可。

  勺子:从上向下看,一头是长柄,一头是椭圆,是凹的。先将泥搓成胡萝卜形,在粗头一端用大拇指摁进去即成。

  筷子:两根长短、粗细相同的棍。将泥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搓成一样长、一样粗细的两个长棍。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重点让幼儿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等技能捏制小餐具。

  5、将做好的餐具送到娃娃餐馆,放到小伙伴面前,请小伙伴吃饭。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餐具》教案 8

  活动目标:

  1、合理利用费旧物品,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2、幼儿乐意使用各种方法,做出各种物品。

  3、提高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的杯子和盘子,吸管,勺子,彩纸。

  2、已经制作好的作品:鱼,海马,龟,海星,贝壳等。

  3、水彩笔、剪刀(圆头)、镊子、胶水。

  4、摄制的录象(随意丢一次性饭盒和盘子)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讨论

  1、师:出示一次性杯子、盘子、吸管,勺子,提出问题:

  ①看看录象中的他们把这些放哪里了?

  ②你喜欢吗?

  ③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

  2、一起安静的观看录象,师:

  ①哪位小朋友告诉老师你喜欢这样的行为吗?

  ②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幼儿相互讨论)

  3、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知道应该把这些用过的一次性杯子、盘子、吸管,勺子扔在垃圾桶里,那小朋友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呢?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一下。

  4、师引导:

  ①扔在垃圾箱里就没有了,一次性杯子、盘子、吸管,勺子还可以使用,当然还是有的东西用了就不能再用了,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怎么做?(听幼儿说)师:小朋友真有办法,我们可以把它们分开(垃圾分类)。

  ②那这些有用的东西我们能不能把他们利用一下,美化一下我们的环境呢?(听幼儿说)有小朋友说可以做成东西,那可以做成什么东西呢?(教师出示用一次性餐具做好的东西)

  6、参观制作好的物品。

  (三)幼儿操作

  1、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东西放在桌子上,小朋友自由选择材料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好后,请放在老师专为小朋友举办的“我最能干”手工艺展区中,等一下,我们一起要拿到外面去展览,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

  2、师:

  ①小朋友还记得在做东西的时候剪刀该怎么拿、怎么放?

  ②拿剪刀给其他小朋友时应该怎样拿?(幼儿回答)

  3、师:在使用胶水时,小朋友不能贪心,用多少,取多少,应该在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湿帕子上擦手。

  4、小朋友在做的时候,用剪刀剪杯子,盘子时,最好在心里想一想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再用剪刀剪,不然剪坏了就很浪费!

  5、对幼儿收拾整理桌面进行鼓励。

  (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非常能干,一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把费旧的物品利用起来了,做了好多好多漂亮的东西,有的小朋友是照着老师的做的,做得非常好;有的小朋友是自己动了小脑筋做的,非常能干,其他小朋友要向他们学习哦!(出示自己动脑筋做的物品)。现在,老师要将小朋友的作品放到我们的“我最能干”手工艺展区去展览,还要在上面把自己动了小脑筋的小朋友的的作品上写上:这是χχ小朋友自己设计制作的。还有,以后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垃圾的分类,把有用的物品利用起来,做出更美的东西,让我们的城市远离这些白色污染,让我们的城市更美!

  《餐具》教案 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透叠”、“重叠”画法。能用“透叠”、“重叠”与组合的方法画出吹具与餐具的线条或色彩装饰画。

  2.过程与方法:在“记忆与表现“中,对比感受传统和现代吹具与餐具的造型、色彩、功能,在探索中,学会设计、装饰、重叠画面。

  3.情感:体会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感受生活美。

  教学重点:

  能用“透叠画法“画出吹具与餐具的线条或色彩装饰画。

  教学难点:

  能画出主体物突出、画面丰富多变、重叠色表现准确的吹具与餐具装饰画。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吹具与餐具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透叠和重叠艺术作品的“对称、均衡、重复、对比”等美术要素。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什么是重叠色彩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

  (1)用线条表现透叠的.画面,注意构图饱满、画面丰富、注意吹具与餐具的外形、大小、高低不同的组合。

  (2)用色彩表现重叠的画面,重叠部分的颜色应该用前后两部分的颜色调和而成。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透叠和重叠的艺术作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透叠和重叠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样材料绘画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画出主体物突出、画面疏密有序、形态丰富多变、重叠色彩表达准确的吹具与餐具装饰话画。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的作品进行表扬。

  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3.课后思考题:帮妈妈做一件事,把你找到资料下节课带来。

  《餐具》教案 10

  活动目标:

  1. 复习比较物体大小、长短的方法。

  2. 按大小、长短的特征,给物体进行分类。

  3. 喜欢参与操作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小猴、大象、小松鼠的图片各一张

  桌子的图片、毛巾图片、各种餐具的图片若干

  实物:豆子、香肠、大碗、小碗每组各一份。

  活动过程:

  1. 设置问题情境:“小猴请客”,复习目测比较物体大小、长短的方法。

  老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今天是星期天,小猴要请它的好朋友大象一家 和小松鼠一家来做客,它们的个头一样大吗?谁大?谁小?

  老师:小猴为它们准备了两张桌子,哪一张是为大象一家准备的?哪一张是为 小松鼠一家准备的?

  老师:想想,这两条毛巾分别是为谁准备的?

  2. 通过实物操作,学习按物品大小不一和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操作游戏:“分豆子”,学习按物品大小特征进行分类。

  老师小猴子为客人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先是豆子,我们要把大的`豆子放在大碗 里给大象吃,把小的豆子放在小碗里给小松鼠吃。

  操作游戏:“分香肠”,学习按物品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老师:看小猴子还为客人们准备了好吃的香肠,把长的给大象吃,短的给小松 鼠吃,快动手分分吧。

  3. 通过操作活动的:“摆餐具”,巩固按物大小和长短的能力。

  老师:客人们就要到了,我们快把餐具摆在桌子上吧。

  4. 通过游戏“小孩儿、小孩儿真爱玩”,训练幼儿迅速分辨物体大小、长短的能力。

  小猴、大象和小松鼠一起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也来和它们一起做个游戏吧。

  游戏玩法:在游戏场四周,分别放置玩具:大苹果、小苹果、长丝带、短丝带。 老师站在游戏场中心,幼儿围着老师站立,老师说儿歌:小孩儿,小孩儿真爱 玩,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摸摸大苹果跑回来!幼儿迅速跑至大苹果,用手触 摸后跑回老师身边。老师可随机说出不同的指令。游戏反复进行。

  《餐具》教案 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和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2、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3、启发幼儿运用生活中不同物品发出的声音进行打击乐演奏,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节奏美。

  4、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蜗牛与黄鹂鸟》音乐

  2、与幼儿人数相符的蜗牛、黄鹂鸟头饰

  3、碗、盘子、塑料饭盒、筷子若干

  4、绿意画鼓、 沙锤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老师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做动作进入活动室坐好。

  2、(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听完以后,将你的感受告诉我们大家,让我们与你一起分享这首乐曲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进程部分

  1、放《蜗牛与黄鹂鸟》音乐。

  2、提问:A、谁能告诉我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样的感觉?是开心快乐还是悲伤忧愁?小朋友回答(快乐)

  B、 小朋友听着这首欢快的曲子你们想做什么呀?小朋友回答(唱歌、跳舞、拍手)

  3、那么我们就跟着曲子一起快乐的动作吧!全体小朋友一起拍手、拍肩、敲打盘子… …,用身体的动作来表达这首曲子的欢快气氛。

  4、刚才我们用不同的动作表达了这首曲子的欢快,小朋友们都很开心,小朋友们发现老师刚才是怎样做的吗?(幼答:敲盆子),哦,是的,我是用敲打盘子的.方式表达这首曲子的,我感觉这样能表达我的快乐。所以,今天老师带来一些自己家里用的东西,请小朋友和我一起用这些东西来演奏这首曲子,请小朋友看看老师都带来那些东西,你们认识它们吗?

  5、出示餐具:碗、盘子、塑料餐盒及筷子。小朋友们看看,你认识他们吗?请幼儿回答餐具名称,幼儿答:筷子、盘子、饭盒、碗

  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餐具。

  6、现在请小朋友每人选一种餐具并能告诉大家它的名字,然后我们用这些餐具进行打击乐演奏好吗?(小朋友选餐具并说出餐具的名称),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每种餐具发出的声音,小朋友按教师要求,依次敲打筷子、盘子、饭盒、碗发出不同的声音,小朋友现在我们大家可以一起敲一敲(幼儿随意敲打)看教师手势结束,刚才的声音好听吗?(幼答:不好听),这样的声音是噪音,不好听,现在让我们一起将这些噪音变成美妙的音乐,我们大家来试试吧!

  7、教师跟《蜗牛和黄鹂鸟》音乐节奏,依次示范敲打筷子、盘子、饭盒、碗不同的节奏后,让幼儿先分组后集体进行演奏练习,幼儿可交换餐具感受不同餐具打击出的快乐声音,最后幼儿分组分段进行完整演奏

  8、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来参加我们的开放活动,老师看爸爸妈妈们也被我们的演奏感染了,我想请爸爸妈妈们也加入我们,跟我们一起感受打击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把爸爸妈妈分成两队——画鼓队打绿意画鼓,沙锤队用自制沙锤,再次进行完整演奏。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生活中许多物品都能发出各自不同的声音,将这些声音进行编排就能变成美妙的音乐,能为大家带来快乐,引导幼儿探寻更多的可以演奏音乐的物品。

  活动反思

  每个音乐活动,都有不同的情绪特点,因此,教师创设的氛围应该符合音乐本身的情绪特点,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带动幼儿全身心的的投入,可以令音乐活动达到和谐状态。

  《餐具》教案 12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学习、即在会团、搓、压泥的基础上,学习压坑、捏边的技能,能表现餐具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不同大小分泥,培养幼儿根据实物独立塑造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家里的餐具,如:碗、盘子、勺子、筷子、

  (2)泥、泥工板若干,玩具娃娃、桌、椅摆成将要就餐的场面、

  教学过程:

  1、出示娃娃即将就餐的'场面,导入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或回忆实物餐具,教师讲解示范制作餐具的方法、学习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的技能,捏制小餐具、

  碗:从上向下看,是一个圆圆的凹坑、要先将泥团圆,用大拇指压个坑,其余四个指头放在外面,边捏边转动泥,只要把边捏的一样薄就行了、

  盘子:从旁边看,圆圆的扁扁的,中间低,边稍高、先把泥团圆压扁,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边捏的稍竖起来即可、

  勺子:从上向下看,一头是长柄,一头是椭圆,是凹的、先将泥搓成胡萝卜形,在粗头一端用大拇指摁进去即成、

  筷子:两根长短、粗细相同的棍、将泥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搓成一样长、一样粗细的两个长棍、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重点让幼儿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等技能捏制小餐具、

  5、将做好的餐具送到娃娃餐馆,放到小伙伴面前,请小伙伴吃饭、

  《餐具》教案 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常见的餐具的名称和用途;

  (2)掌握表示餐具的单词,并能正确使用;

  (3)能使用简单的句子介绍或询问餐具的名称和用途;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进行简单对话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

  1.单词:

  knife, fork, spoon, chopsticks, bowl, plate, glass, cup, saucer, napkin, tablecloth

  2.句型:

  (1)What’s this? It’s a knife.

  (2)What’s that? It’s a fork.

  (3)Can I have a spoon, please?

  (4)Do you have chopsticks?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餐具的名称;

  (2)掌握表示询问和回答餐具的句型;

  (3)能进行简单的餐具介绍和询问。

  2.教学难点:

  (1)巩固并运用所学的餐具名称;

  (2)能够正确运用句型进行餐具的'询问和回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利用图片展示餐具,并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餐具的名称,引起学生的兴趣。

  2.出示单词卡片并读单词,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

  二、讲解和示范(10分钟)

  1.反复读单词,并帮助学生发音、理解意义。

  2.利用实际餐具和图片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并解释每个餐具的用途。

  3.利用示范进行句型教学并进行跟读:“What’s this? It’s a knife. What’s that? It’s a fork.”

  4.引导学生问和回答餐具的用途:

  Student A: Can I have a spoon, please?

  Student B: Sure, here you are.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进行单词的认读练习,在黑板上出示单词图片,学生喊出对应的单词。

  2.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一人出示一张图片,其他成员用句型进行询问,回答并记录。

  3.角色扮演:两个学生一组,一个饭店服务员,一个顾客,进行餐具的订购和介绍。

  四、拓展训练(10分钟)

  1.出示句子卡片,学生根据所学句型进行句子复述,例如:“I have a glass and a plate.”

  2.探究更多的餐具,让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的活动。

  五、总结(5分钟)

  1.结合图片,让学生总结所学的餐具,并进行适当的复习。

  2.提问一些回顾性问题,让学生回答。

  六、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用英语和家人进行餐具的交流。

  五、板书设计:

  Unit 2 Tableware

  knife fork spoon

  chopsticks bowl plate

  glass cup saucer

  napkin tablecloth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较好地学会了常见餐具的单词。通过课堂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和巩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使用所学知识,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整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适当的巩固和拓展活动内容帮助学生学习了更多与餐具相关的单词和句型。

  《餐具》教案 14

  一、引言

  餐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吃饭的工具,还能反映出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特色。本教案旨在通过对餐具的认识和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餐具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背景介绍

  餐具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产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具逐渐从实用品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拥有各自独特的餐具文化。例如,中国传统的筷子和碗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工具,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礼仪文化和克制精神。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刀、叉、勺等工具的使用。

  三、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描述和使用常见的餐具;

  2.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餐具文化;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辨认、描述和使用常见的餐具。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餐具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五、教学方法与教具

  教学方法:

  1.展示式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辨认和描述不同类型的餐具。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餐具文化。

  教具:

  1.常见的餐具实物;

  2.多媒体设备;

  3.教学PPT。

  六、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餐具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介绍和辨认常见的餐具:通过展示和描述不同类型的餐具,引导学生辨认并使用它们。同时,让学生了解每种餐具的用途和特点。

  3.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餐具文化进行深入了解。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展示,让学生彼此交流和学习。

  4.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的餐具文化。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从中发现不同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5.总结与反思: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和体会,并提醒他们对餐具的使用要注意餐桌礼仪。

  七、教学评估与反馈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餐具辨认和描述的准确性等。

  2.组织小组展示环节,评估学生对特定国家或地区餐具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课程的理解和建议。

  八、延伸拓展

  1.学生可自行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餐具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相关报告。

  2.组织观摩和体验活动,邀请有关餐具文化的专家参与,加深学生对餐具的认识和理解。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案设计,学生在辨认、描述和使用餐具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他们也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餐具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形成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教学。

【《餐具》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餐具09-23

中班教案餐具交响曲反思10-21

作文:一次性餐具让我欢喜让我忧05-11

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9-09

高中教案教案03-05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11-03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游戏教案01-13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