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禹治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禹治水》教案 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细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
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很多。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生字词,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给多音字组词。
没
倒
2、扩词。
治
久
理
伟
二、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地形引导父亲伟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五画是()。
理:有()画,第六画是()。
姓:有()画,第四画是()。
四、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大禹治水》教案 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6
大禹治水
2、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把生字圈出来。
(2)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检查自读情况。
3、范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
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3)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二、三两句。
①指名读第二,三雨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②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
(板书:走遍吃尽)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
③“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了什么?
(板书:挖通劈开)
④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能苦呢?
⑤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齐读。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
(4)指导朗读。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联系二、三自然段讨论。)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板书:制服洪水代代相传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
治()()()久()()()
理()()()伟()()()
二、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引导自学部分生字。
(2)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三画是()。
理:有()画,第十画是()。
姓:有()画,第三画是()。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
16
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13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大禹治水》教案 3
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如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3、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想像大禹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会是怎样感人的情景。
4、识字11个,写字11个。积累运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文,展开联想,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大禹的资料。
教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6大禹治水。
2、学生简介大禹。请学生在课文中是怎么介绍大禹的?读一读。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请学生对课题质疑。(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看这些问题在那些自然段告诉我们了?(1、3、4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词认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四处逃荒”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细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示自读要求:
(1)用喜欢的方法读,找出大禹治水时表示动作的词语,结合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大禹治水与父亲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2)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
(3)同桌就以上问题讨论一下,然后再试着读一读。
2、汇报学习结果,出示第三自然段。(表示动作的词语用红色标注)
3)指导朗读。想像大禹治水时的千辛万苦和聪明才智。
学生练读,齐读。
3、默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为了治水,大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这些词和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如果没有这些词,行不行呢?
想像一下他三次过家门时感人的情景,说说当时他会想什么?指导朗读。
4、细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
(2)小组讨论:大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联系三、四自然段讨论。)出示讨论的提纲:
在长达十年的治水是建设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怎样的奉献精神?
(3)汇报讨论结果。
六、总结课文。
板书:
10奉献
聪明才智、千辛万苦
制服洪水
大禹治水
敬仰爱戴
公而忘私、不辞辛劳
资料提供者:
《大禹治水》教案 4
预习提示
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第十单元“奉献”的一篇主体课文,与后面的《炮手》和《小溪的歌》共同组成一个主题,从不同体裁(神话传说、记叙文、诗歌)、不同国籍、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奉献”这个主旨,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教育、受到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禹治水》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洪水肆虐,冲毁了庄稼,冲没了房屋,大禹的父亲偷息壤用“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反受处罚,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用“引”的方法治水成功,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的故事。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其中二、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练,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一个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十个生字,会写七个。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课前自己阅读,做到能用简练的语言说出大概的意思。
教师准备
大禹治水的历史及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讲故事导入新课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地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
师:是的,《后羿射日》、《夸夫逐日》、《女娲补天》……等等神话故事都歌颂了真、善、美,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大禹治水》。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板书课题)如果让你针对课题来提问,会有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疏理板书:为什么治水?怎样治水?结果如何?)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边读边为自己的问题找答案。
生自读课文,同学互动,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师生评点正音。
分小节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解决提出的三个问题。
细读课文,体验感悟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为自己的问题找到了答案,对这个小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再细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师:究竟哪些原因使大禹投入了治水中呢?课文中哪些段落写到了原因?
生读第一、二自然段,理清大禹治水的两个原因。
(引导学生找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来自自然的:洪水淹没村庄、冲毁房屋;二是来自父亲的:治水不利,临终嘱托。)
师:是啊!看到洪水带来的危害,想到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大禹坚定了治洪的信念,他是怎样治水的呢?你觉得大禹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哪里看出?
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受感动的句子,说说理由。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教师适时点拨,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顺序,教师确定自己的教学进程,可抓住以下几个句子引导学生着重理解: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过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引导学生比较大禹的治水方法和父亲的不同之处,体会大禹的聪明。)
“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拄着棍子走路。”
(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大禹为了治水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大禹公而私的奉献精神。
(教师补充“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课件配画面: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他每天到处奔波,一心治水。有一天,大禹经过家门口,他的妻子刚生下孩子。大禹听到孩子哇哇的啼哭声,可是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几年后,大禹又经过家门口,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儿子挥着小手在叫爸爸。大禹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抓紧时间赶路了。又过了几年,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大禹让儿子告诉妈妈,等治好洪水后一定回家。大禹说完就脚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的,大禹就是这样一个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了人们,一心扑在治水上。让我们带着对大禹的崇敬一起来读这一段。(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同时音乐响起。)生读句子。
师:(课件将本段中的词语:“才、仅仅、就、却”打成红色。)请同学们注意文中的红色的字,再读这一段,体会词语中包含的意思。读到这里你又有什么感受?在你的心目中,大禹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体会出大禹的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读五自然段:理解“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师:洪水终于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象,同学们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师:看到这种现象你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最后一段……
师:谈谈你对“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这句话的理解。搜集故事,拓展延伸
师: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的爱戴的英雄,在漫漫历长河中,在我们的周围、身边,也有很多像大禹那样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请同学们课下收集你心目中的英雄资料,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大禹治水》教案 5
一、读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大禹治水”,这儿的水指的是什么水?见过洪水吗?(播放洪水录象片段)
觉得这洪水怎么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评:来势汹汹让人胆战心惊所以说洪水猛兽。
有几个词,你们会读吗?
出示词语:淹没冲倒无家可归
指名读词语
能用上这几个词,说说洪水带带的灾难吗?
二、教师导语过渡:
传说,人们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的生活;为了避开洪水,人们把家安在大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日子过的很凄惨。大禹见到这样的洪水,会怎么想?
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治洪水可不是简单的事,大禹会怎么做?
先来看看大禹先做的事,出示句子(---吃尽了千辛万苦-----)
男生读。
1、看图片,理解“水流”和“地形”。
2、有一个词讲大禹爬过的山特别多,趟过的河特别多,是哪个词?读“千山万水”;看图片,语言渲染,指导读好词语,相机评价中提升:太少了,还不够多,很多----
3、这其中的每一座山,大禹都爬过;这其中的每一条河,大禹都趟过,这就叫“走遍”。大禹会遇到那些困难呢,猜一猜:
4、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些:教师讲述-----(大禹的指甲被泡烂)
5、大禹吃的苦读吗?哪个词?读“千辛万苦”(指导读好)
6、这其中的每一种苦他都吃过、都尝过,这就叫“吃尽”(文字点红)
7、这些词语读好了,句子也一定能读好,练习读句子,指名读句子,齐读句子。
三、这才是治水前的准备工作,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呢。
1、有两个词带有同一个数字,找一找是哪两个词?
2、9条9座(这儿的9并不是9,而是指很多)
3、教师画图介绍,为什么要把这些河连在一起?
4、老师在黑板上这样一画看起来很容易,真挖起来就不轻松了,猜一猜这两条喝之间有多远?大胆地猜一猜:
5、教师介绍:90公里,90000米!辛苦吗?
6、比这辛苦的还有呢,假如遇到大山,画图,要挖开大山,这叫“劈开”。
7、指导读句子,你关注了这两个数字,所以读得这么好!
8、大禹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他吃尽了“千辛万苦”再读这个词。板书:千辛万苦
9、读到这,你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四、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听老师讲一段,里面有很多数字,想想这些数字的意思。
1、教师配乐讲(13年,10多岁,三次那一段)出示句子
2、这些数字什么意思呢?
3、把这一段故事连起来念一念,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学生质疑
5、指导读句子
五、经过这13年的千辛万苦,洪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出示一幅图片(风平浪静的湖面)
1、图片说话
2、出示词语:治服
3、人们还用在树上生活,在山洞里躲藏吗,这样的日子就叫:----------的日子(读“安宁”)
4、假如你就是这些百姓中的位,你会怎么感谢他?
5、板书:伟大英雄
6、大禹的丰功伟绩我们不会忘记,有人为他建了一个像(出示大禹像)
7、孔子说:假如没有大禹,我们可能都变成鱼虾了
8、让我们心怀感激和敬佩之情,把课文最后一节齐声朗诵。
六、这是本节课出现的词语,你们都能读吗?
治理洪水伟大英雄
千辛万苦千山万水
九条大河九座大山
决心地形安宁
七、课文学完了,老师提个问题,为什么课文开头叫禹,课文最后又叫大禹呢?不急,想好了,课后告诉你们语文老师。
《大禹治水》教案 6
一、课文分析:
本课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教学时要求学生抓住“经常、凶猛”两个词来理解当时洪水的危害。教师可通过录像让学生理解。
第二段写大禹带领老百姓治水,教学时以“一心治水”这段的重点词进行教学。从“凿山开渠”中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从“日夜不停、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每天”认识到大禹的“一心治水”。
第三段是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治水。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教学方法:找出时间、家里发生什么事,大禹怎么做为什么大禹要这样做
第四段写洪水被制服,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重点词“辛勤、终于、制服、安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2、能找出课文中按时间顺序写的,并能把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找出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过。
教学重点:能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复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教具:录像机一台、《大禹治水》录像片、幻灯片、幻灯机一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禹治水》第一自然段,请大家看录像,这就课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情景,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那就请大家用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指名领读,齐读)
说说看读完了这个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我知道了大禹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决定去治理洪水,那么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
二、新授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大声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随机板书:“一心治水:日夜不停、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每天”。
3、比较句子:大禹带领老百姓凿山开渠,忙的顾不上吃饭和睡觉。
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
总结学法:学习句子时要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禹在一心治水,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禹是一心治水的?接下来请看第三自然段。
1、自由大声读第三段,边读边用笔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2、填表:
时间家里什么事大禹是怎样做的
有一天妻子刚生下孩子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
几年后儿子挥着小手要爸爸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赶紧赶路
又过了几年儿子已十多岁了让儿子告诉妈妈,等治好洪水一定回家。脚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3、说说大禹为什么会三过家门而不入?
4、根据表格复述大禹三过家门不入经过。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我们通过课文的三段学习,你来说说看你知道了大禹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们来看看大禹治水的结果。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比较:经过辛勤劳动,洪水被制服了。
经过13年的辛勤劳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三、拓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去学习“愚公移山”。下节语文课进行交流。
《大禹治水》教案 7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2—4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找出翘舌音的字,边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第2段。
(1)指名读课文。指说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哪一句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第二,三两句。
A:指名读第二,三两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大禹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B:哪些词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板书:走遍;吃忙尽。“走遍,吃尽”:说明什么?“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而是形容很多)
C:“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表示很多)。“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海,说明了什么?(说明治水工程浩大)。板书:挖通,劈开。
D: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E:指导朗读:“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读重音。
(3)学生练读,细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表示数量的词。(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13年”强调大禹治水的时间长,“三次”与“一次”强调大禹治水舍小家为大家,一心扑在事业上。“十多岁”强调大禹离家时间太长,这几个数量词突出表现了大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
(4)指导朗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5)假如你是和大禹一起治水的人,当经过他的家门的时候你会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为什么说大禹治是一位伟大英雄?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第2自然段)
大禹下决心干什么?他走遍了千山万水干什么?
2、自由练背。
3、指导背诵。
4、齐背课文。
《大禹治水》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了解黄帝、炎帝的主要事迹。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2、说出大禹的主要事迹和治水成功的原因。
技能:说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情感:学习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培养人定胜天的信念。
二、教材分析:
重点:大禹治水的事迹和精神。
难点:对部落和部落联盟的理解。
三、课前准备:
1、大禹像挂图,大禹陵照片。
2、大禹治水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绍兴有个禹陵,还有禹庙,你们去过吗?是纪念什么人的?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后人称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讲授新课:
1、黄帝和炎帝的事迹:
(1)教师讲述黄帝和炎帝的故事。然后提问:祖国境内原始社会的.遗址主要有哪几个?为什么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2)师生归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2、大禹治水:
(1)教师让学生观看课中大禹像,将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后提问:鲧治水为什么未成功?禹根据实际采用了什么治水方法?
(2)师生归纳:禹根据山脉地形,采用疏导的方法,开沟掘渠,使洪水从江河流入大海。
(3)请学生观察大禹治水插图,教师简介禹与群众同甘共苦,顶风冒雨,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艰苦劳动十三年,终于把洪水控制住。反映了中华民族战胜自然灾害的聪明才智和人定胜天的气概。
(4)组织学生讨论: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5)归纳: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百姓的赞颂,人们为了感谢禹的功劳,称他为“大禹”。他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发扬。
(6)讲一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桌同学讲)
3、大禹陵和夏朝的建立。
(1)教师出示大禹陵、禹庙的照片,介绍大禹陵(也可以让去过大禹陵的学生讲)。
(2)教师讲解夏朝是怎样建立的。
(三)知识反馈
1、课后填空题。
2、请几个学生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四)全课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板书设计:
疏导法
大禹治水
公而忘私
人定胜天
同甘共苦
《大禹治水》教案 9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恢复、泛滥、冲毁”等一些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2、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继续学习《大禹治水》。
2、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还记得吗,来复习复习吧。出示生字,生集体认读。
3、出示四字词语,生读一读记一记。
4、出示图片,生快速说出对应的四字词语,看谁记得多、看谁速度快。
5、出示五个词语,生根据词语按顺序将课文内容说一遍。
二、研读课文。
1、大禹治水的结果怎么样?
2、解释“恢复”一词。
3、出示洪水视频,问学生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大水给百姓带来了哪些灾害?
5、禹和鲧都只治水了,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了?生找原因。
6、出示禹和鲧治水的方法进行对比。
7、体会大禹的.聪明才智。
8、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视频,孩子体会大禹的无私。
三、拓展练习
1、小练笔,如果你是当时的百姓,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大禹说。
2、现代还有哪些人也想大禹一样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生讨论回答。
《大禹治水》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培养孩子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技能目标:
1、提高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利用网络(Internet)自主查寻、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2、对策
①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最感人的句子相互交流,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理解。
②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相关资源,学生自己上网获取信息,分析交流,谈出感受。
三、学习对象分析
1、学生特点
本课面向的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同时,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
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该阶段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对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热情很高。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信息的查询及理解能力还很欠缺。
2、相应对策及学法指导
①利用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挥其能动性,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找到答案。
②在教师引导下各小组学生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③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
四、教法设计及教学策略
1、教法设计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主导”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本节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去实现,讲故事导入新课,初读故事整体感知,细读故事体验感悟,搜索故事拓展延伸。整节课由故事开始,至故事结束,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听、说、读、悟多种感官参与,放手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学习的广度。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使认识得到升华。
2、教学策略
①提供资源,方便学生查阅。
②师生互动,个别辅导,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总结归纳提升。
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1、教学媒体
①全部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②利用Realplayer播放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的景象。
③利用网络(Internet)查找资料(学生操作)
④教师制作:A大禹治水的动画及配音课文朗读
B生字游戏
C“三过家门而不入”图片、配乐
D歌曲《为了谁》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教案 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书写“被、制”及偏旁“衤。
2、能借助插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读理解,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复习词语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大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治水的故事。谁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过渡:课题读得很棒,故事中的词语你会读吗?
2、出示词语:
洪水淹没无家可归
冲倒治理千辛万苦
制服安定代代相传
①谁来读一读?(评:读得真棒)
②下面来开火车读。小火车开起来——
③看来读词语难不倒大家,王老师可要增加点难度,你能用上这三个词加红(“洪水治理制服”)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吗?
过渡:说得多有条理!大禹要治理的是怎样的洪水呢?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很久很久以前。把眼睛慢慢睁开仔细地看这儿——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
2、在情境的渲染下问:从刚才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又听到了什么?可以追问:你觉得当时的洪水怎么样?(凶猛、可怕)
3、是的,凶猛的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文中第1小节就描写了这样的情景打开书,自己读一读,看谁读得最认真。
4、(交流)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1)指名读。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
(2)指名说(滔滔淹没冲倒)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如果读不好,引导:洪水摧毁了美丽的家园多么令人痛恨,该怎么读?
5、指导理解“无家可归”
(1)滔滔的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了,什么“叫无家可归”?
(2)是的,没有家回去只能四处流浪就叫“叫无家可归”看到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难过、伤心)
(3)带着这种心情,谁能读好这个词?
a、读得再慢一点,声音再低一些
b、指名读
c、一起轻轻地读
6、同学们,把这个词送回句子中还能读好吗?指名读。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7、多么不幸的人们!来,带着同情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话。(齐读)
过渡:这一切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于是——
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
★板块一体会“治水”决心
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读。是啊,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真该治一治它!
板书:治理
2、谁愿意做禹,再把决心表一表?(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
3、咱们一起来表表决心。(齐读,读好“下决心”)
过渡:禹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禹做了哪些事情?(提醒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谁来说说你画的是哪一句?
★板块二感受“治水”艰辛
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1、这句话中有两个词都带有千和万,你知道是那两个词?这里的千和万指的正好是一千座,一万条河吗?(不是)那指的是什么?(很多很多的山和河)
2、你能读出山和水的多吗?出示词卡:“千山万水”指读、齐读。
3、同学们,禹要查水流和地形这其中的每一座山都要一一爬过,这其中的每一河都要一条条趟过,这就叫走遍了——“千山万水”引读。
4、看图
大家看,这儿近处,远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山与山之间还有无数条河,大禹都要一一走遍,一路上非常辛苦。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千辛万苦”
5、谁再来读读这个词?出示词卡:“千辛万苦”指读、齐读。
6、猜想一下:禹一路上会吃那些苦?遇到那些困难呢?
6、猜想一下:禹一路上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困呢?(提示比如:当禹带的干粮吃完了,会怎样?当他禹遇到一只黑熊向他扑来又会怎样?)
7、师补充介绍:据说禹为了寻找治水的好办法,他的脚跟泡烂了,脚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这么多的苦都尝遍了就叫做吃尽了——“千辛万苦”
8、理解了词语再来读这句话,相信一定能读得更棒。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除了这儿,禹还做了哪些事情?
★板块三感知“治水”之智
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这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同一个数字是哪一个词?(齐答):九条、九座
这里的“九”又指什么?指名回答
2、是的,这里的“九”指挖通了很多很多条大河,劈开了很多很多座大山呀!
3、多不容易呀!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特别注意读好这些动词加红,挖通、劈开、引导)生有感情地练读。
4、读到这儿,王老师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位治水的英雄——禹的父亲鲧(gǔn)课前通过资料了解到他也治了9年的洪水,你知道他采用的'是什么方法?(生答:堵)治水成功了吗?(没有)
可是禹总结了父亲的教训,采用了疏的方法,引流入海取得了成功,从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爱动脑筋、肯吃苦、有智慧)
5、是呀,那咱们把第二小节连起来,再来感受禹治水的艰辛和智慧。
过渡:在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今天王老师就带来了一个,想听吗?(想)
四、咀嚼数字,境中悟情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配乐讲故事。
2、大家听得很投入。这个感人的小故事其实就是文中第3小节的内容,自己用心地读一读吧。
3、读完了,王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刚才读得最用心!你会填吗?(不准看书呦)
4、出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1)仔细看填入的词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都是数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你们知道13年有多长时间吗?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竟然一次都没有回过家,你能读出时间的漫长吗?
(3)漫长的13年,4700多个日日夜夜呀,这些数字最能打动人们的心,让我们再好好读读这段话。
5、是呀,儿子10多岁了还没见过父亲,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母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创造地录音欣赏)
6、听了这段对话,你知道禹舍弃自己的小家为的是谁?(老百姓)
7、是的,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造福,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叫作——
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说)
过渡: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禹苦苦地干了13年,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五、深悟文本,提升形象
1、齐读最后一小节。板书:制服
2、孩子们,听到洪水被制服了,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3、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觉得这还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幸福、快乐、安居乐业)
4、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对禹说些什么?
5、是的,所以呀,大家非常感激大禹,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出示: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1)引读。什么叫“代代相传”?比如爷爷告诉爸爸,爸爸告诉儿子,儿子再告诉孙子就叫做“代代相传”。
(2)出示词卡读好“代代相传”。
6、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有个疑惑,课文中都说是禹禹,为什么课题和结尾却说是大禹?(因为他能为民造福是位大英雄,所以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大禹)板书:英雄
7、带着尊敬再来齐读最后一小节。
六、指导书写,阅读链接
(一)指导生字:被制
1、观察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2、师指导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被:左右结构。学习新偏旁“衣字旁”制: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课后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推荐阅读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大禹治水》教案 1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淳朴、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2、能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产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神话故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
1、连环画图片、实物投影仪。
2、看过壁画故事《大禹治水》。
3、幼儿进行过“治理洪水”的调查收集工作。
4、活动区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图书及录像带等。
活动过程: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指导语:
①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
②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指导语: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指导语:
①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②听了故事后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
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交流调查情况。
指导语: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
(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
指导语:通过调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延伸活动:
观看壁画并讲述故事。
附故事:大禹治水
禹是一位神仙,他来到人间和阿娇姑娘结了婚,住在山洞里。有一年洪水泛滥,禹告别新婚的妻子,号召人和天神们团结起来到会稽山集合,商量治理洪水的办法。
禹在去会稽山的路上遇到乡亲,乡亲告诉他阿娇怀孕了。禹听了很高兴,但是约定的时间快到了,他只好托乡亲转达他对妻子的问候。人和神都按时赶到了会稽山。禹说:“我想应该用疏导的方法,让洪水顺着河道流到大海里去。”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于是,禹带领众人动手开凿河道,挖出的`泥土用来填平洪水冲成的大坑。
大家不停地工作,修了一条又一条河道。又是一天,禹带领人们经过自己的家乡。一位乡亲告诉他阿娇生病了,希望他回家去看看。禹非常想念妻子,可是他想了想说:“治水是大家的事,不能因为我而耽搁了大家。”他托乡亲把草药带给阿娇,又和大家一起上路了。禹去疏导另一条河道时,又经过自己的家乡。一位乡亲对他说:“阿娇快生孩子了,你快去看看她吧!”禹叹了口气说:“不,我回家一天,就耽误一天治水的工作。”禹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回家,乡亲们听了这件事十分感动,干起活来更加努力。
禹非常想念妻子,阿娇也非常想念禹。阿娇天天站在山上等禹胜利归来,渐渐地化成了一块岩石。当禹把洪水完全治理好,回到家乡之后发现妻子已经化成了石头。禹悲痛万分,伤心哭泣,这时石人进裂,跳出了一个小孩。为了纪念孩子的母亲,禹为孩子起名为启。禹被人们拥戴为领袖,称为“大禹王”。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禹治水》教案 13
【教学分析】
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教学要求】
1、德: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凶猛?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指名读。学生练习。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
五、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细读课文。
1、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
(3)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4)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
(5)“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不是指一千和一万,说明什么?
(6)“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
(7)“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说明什么?
(8)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什么苦?
(9)知道朗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
(3)这些数量词强调什么?表现了什么?
(4)知道朗读。
3、细读第4段。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齐读课文。
三、练习背诵。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习。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多音字组词。(出示小黑板)
2、口头扩词。
治()()()久()()()
理()()()伟()()()
二、教学生字。
1、教学字形。
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指导“伟、雄”的笔顺。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读一读,抄一抄。
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地形引导父亲伟大英雄
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三画是()
理:有()画,第十画是()
姓:有()画,第三画是()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大禹治水》教案 14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了解神话想象丰富、具有神奇色彩的特点,掌握“窟、栖、悯、矗、拯、疏、跋、涉、锹”等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阅读、赏析神话故事。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感受其中精神。
2、难点:分析合乎人物身份、个性化的对话描写以及大禹形象。
[教法]
讲读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的一般知识。
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整体内容。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生字词语的学习,理清课文思路,分析第一部分。
2、难点:理解禹的不平凡的出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具准备]
生字词的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古代有个伟大的人物,他一心解救被洪水转困的百姓,十三年锲而不舍、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谁呢?他就是大禹。
(二)了解神话。
神话指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三)出示幻灯,进行字词教学。
(四)听课文录音,理清课文思路。
讨论后明确:第一部分(1—4)写鲧治水被杀和禹的出生。
第二部分(5-14)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三部分(15-17)写大禹哭石生启,被尊为“大禹王”。
(五)讲读第一部分。
1、课文如何描绘这场大水灾?说明什么?
明确:课文从田淹、房毁、人们无处栖身这几方面突出了上古这场水灾水势的浩大、灾难的深重。
这样写既点明了治水的必要,也为鲧治水失败被杀作了伏笔。
2、面对这场灾难,众神、鲧、天帝各采取了什么态度?
明确:众神:无动于衷、漠不关心;鲧:费尽心机偷来息壤,拯救人民;天帝对鲧违背他的旨意非常恼怒,派火神杀了鲧。
3、鲧是怎样治水的?如何评价他?
明确:鲧治水方法不对,但他具有为拯救人民而不惜冒犯天帝的勇敢和刚强的行为,是一个英雄。
4、禹是如何出生的?他的不平凡的出生说明什么?
明确:鲧的尸体被剖开后,禹坐着一条虬龙来到世上。
说明:
第一,鲧根治洪水的决心未尽,他把希望寄托在禹的身上,具有不屈精神;
第二,禹治水既是继承父志,又是反抗天帝,为民造福的行动。
(六)课堂练习(幻灯出示)。
(七)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3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二、三部分。
2、理解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过程]
1、讲读第二部分。
①大禹怎样治水?学生默读课文,讨论明确:
第一,禹发动群众与群众共商大计。
第二,采用疏导的方法。
第三,请应龙协助治水。
②分析三过家门而不入。
a、讲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
b、详写两次,略写一次。
c、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以身作则、公而忘私。
d、分析人物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
岳母:对阿娇的关怀。阿娇: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大禹:诚恳、深致歉意、决心坚定的语气。
③故事主要是说禹,为什么要写他的妻子?明确:从侧面说明大禹治水的成功与他的妻子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的。
④第14段一系列的数据说明什么?明确:说明治水时间之长,工程之巨,成就之大,有力地突出了大禹的功绩。
2、分析第三部分。
①如何理解大禹哭石生启?明确:写出他对阿娇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无限悲痛、裂石生启,更是突出了大禹的“哭妻”具有撼天动地的特点,富于想象。
②结尾说明了什么?告诉我们:谁为民除害,谁就会得到人民的真诚拥护和爱戴。
3、总结全文。第一部分主要写大禹治水的起因,第二部分突出大禹治水的精神,第三部分说明大禹治水的功绩。
4、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预习《怎样讲故事》。
板书设计:
天帝惩罚世人(灾难根源)
禹治水的起因
鲧治水被杀(为民献身)
大禹破肚出生(继承父志)
禹和群众共商大计治
请应龙协助治水
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以身作则、公而忘私
妻的理解和支持
治水取得成功
大禹治水的功绩,被尊为“大禹王”。
《大禹治水》教案 15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讲述大禹吃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洪水的故事,赞扬他造福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认识,预设以下学习目标:
1、用自主识字、游戏巩固等形式正确认读10个生字;用不同字音表不同字义的方法区分多音字“倒”和“没”;用扩词的方法区分同音字“治”和“制”;认识衣字旁及表示的意思;正确书写10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纲背诵课文。
3、用结合上下文、数量词、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千辛万苦”、“安定”的意思,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上下文、数量词、生活实际等了解“千辛万苦”、“安定”的意思,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初步具备了主动识字的能力。他们喜欢阅读,初步具备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重要词句意思的能力。同时,《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虽年代久远,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通过动画片、课外书籍等,已经对故事有所了解。
【教学策略】
在识字教学中采取自主识字、同伴合作、随文识字、游戏巩固等策略。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朗读指导法、句式比较法、再造想象法等,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出示有关古代传说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再大声说出故事的名字。最后一张定格在《大禹治水》,学生说出名字后板书课题,“治”是生字,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治”。齐读课题后,接着问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可能想到用换偏旁或偏旁加旧字的方法来识记。再让学生说说“治水”是什么意思。
导课环节运用情境创设法,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积累,丰富课程资源。其中“治”字随课题识字,用分散识字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
第二部分: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共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难度的句子也要多读几遍。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一方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自主识字。
第二步,同位合作读生字卡片,不会的互相教一教,然后和同位分享好的识字方法。
此环节意在体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效融合。
第三步,请2-3组同位上台交流,交流内容包括:易读错的字音、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及扩词等。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以下生字:
预设一:学习多音字
mò没有
1.没
méi漫过、高过、隐在水中
2.给红色字注音:
没有淹没没过腰身
dǎo竖立的东西躺下来
1.倒
dào位置上下前后翻转
2.给红色字注音:
倒立打倒摔倒
先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读音表示不同意思,再引导学生通过注音练习巩固运用。
这一环节不仅帮助学生读准字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根据字义判断字音的方法。
预设二:区分同音字
治治理()()
制制服()()
引导学生学习两个同音字,做扩词练习。教师点拨学生:同音字放在一起积累是识字的好办法。
此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扩词练习的方式正确区分运用“治”和“制”,积累识字方法。
预设三:写字
学生找出本课中难写的字,重点指导“被”和“制”的书写。先对口令,写字时要做到——一看二描三写,然后通过观察字形、课件演示笔顺、学生书空、先描后写、互评等环节逐步引导学生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衣字旁是本课新认识的偏旁,学习衣字旁时,师相机追问:你还知道哪些带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总结衣字旁的字和衣服有关。
这一环节从写字姿势、习惯、方法等方面综合指导,引导学生写好汉字,体会偏旁表字义的特点,进一步积累识字方法。
第四步:游戏巩固识字,我设计了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识字闯关小游戏。
这样设计既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又帮助学生巩固识字,同时巧妙地以词串形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可谓一举三得。
第三部分: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第一步:指名分段读课文,继续在语境中识字。
第二步: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词语“滔滔的洪水”,指名读,让学生猜猜“滔滔”是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可以根据偏旁猜字义。
“滔”是要求认读的字,此处引导学生随文识字。
指名读全段,读完后让学生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相机引导:没有了田地,没有了房屋,到处流浪就叫“无家可归”。
此环节运用诵读感悟和再造想象的策略,引导学生感受洪水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危害,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无家可归”。
第三步:学习第二自然段
先指名读,思考:大禹治理洪水时做了哪些事?画出有关的句子。
在小组内交流画的句子和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学生谈到“劈开大山”时,师追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劈”?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师相机引导: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挖通大河、劈开大山,引导洪水,这就是吃尽“千辛万苦”,从而理解“千辛万苦”的'意思。
然后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大家的表情怎样?人们为了吃尽千辛万苦,为什么还这样高兴?
进行说话练习,人们挖大河、劈大山,吃尽千辛万苦,大家心里想:()
这个环节有效运用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最后推荐小能手读、表演读,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背诵本段。
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读中感受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的语感。当堂背诵,更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第四步:学习第三自然段
以比赛读、挑战读的形式展开。读后互评,说说他哪句读得特别好?学生可能会针对“13年、一次也没有”进行评价。教师顺势出示句式练习,引导学生关注数量词,在比较中体会运用具体数字的好处。
此环节主要通过朗读感受和句式比较策略,引导学生感受数量词在表现大禹无私奉献精神中的作用。
第五步:学习第四自然段
先齐读,再引导学生想象: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谈到:老百姓又有新房子了,孩子们又可以上学、玩耍了等等,如果谈不到,就引导学生联系第一段和现在的生活。师相机引导:这样平静稳定的生活就叫“安定的日子”。
然后出示写话练习,“如果你是古代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夸奖这位伟大的英雄?”
这一环节运用联系上下文比较、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等策略理解词语,感受大禹治水给人们带来的安定日子。同时,为学生创造口语表达的语境。
第四部分:作业设计
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搜集其他伟大英雄的故事,参加班级故事会。
以上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扩大阅读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大禹治水》教案】相关文章:
大禹治水教案02-15
《大禹治水》教案02-17
《大禹治水》教案04-08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10-25
大禹治水教案范文03-11
《大禹治水》教案【精华】05-06
《大禹治水》教案(精选15篇)03-22
《大禹治水》教案精选15篇03-22
(推荐)《大禹治水》教案优秀11-27
《大禹治水》优秀备课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