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2-03-17 11:10:33 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机。

  学生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标出下列班上同学的位置(图略)

  {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0列、0行,并指导学生正确找出。)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二)、课堂提高

  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相互说说。

  (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三、当堂测评

  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教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练习一第5题

  (1)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多边形。各顶点用两个数据表示。

  (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画图。

  {继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课堂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五、设计意图:

  本节知识,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课后小记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

  关键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

  难点 找准单位“1”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演示 教学意图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五、巩固练习

  练习八的3-5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进行计算,完成练习八P118第3题和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出示P118页5题。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

  结合讲解,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要把那个数量作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时,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每一步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课件演示】

  加强解题思维的训练,沟通新旧知识,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强化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

  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小亮跳了多少个?

  渗透健康教育:

  跳绳运动,是对付肥胖、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耐力的有氧代谢运动。同学们要积极进行跳绳运动,

  学生独立进行思考计算,请个别同学讲解回答。

  2、练习二十七的第8题,练习二十七的第9题。

  (1)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是今年绿色蔬菜总产量的9/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2)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渗透健康教育:

  绿色蔬菜含维生素U较多是抗癌、防癌的复合剂,对胃溃疡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肾炎等疾病有治疗效果多吃的蔬菜会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

  【教学课件演示】

  强化数量关系的分析,强化方程的解法,体现解法的多样性、解法的最优化,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优化意识。

  通过强化练习提升学习水平,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七、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单位“1”和相等的数量关系,再确定算法,然后列式计算,先找单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减”。

  【教学课件演示】 帮助学生抓住解题的重点,已知单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单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

  八、作业:

  练习二十七的第8、10题 【教学课件演示】

  板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

  根据条件分析单位“1”和找准对应分率。

  用算术方法解:已知单位“1”用乘法,不知单位“1“用除法。

  用方程解:单位“1”不知道或者题目的条件中含有“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3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第1~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3)计算:

  123333??????666101010

  计算33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101010

  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师:每人吃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9

  222问:一个人吃了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让学生999

  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2222?2?262订正时教师板书:++===(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999939

  2蛋糕的图片)3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

  22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3。再启发学生说出?3表99

  2示求3个相加的和。9

  2(3)比较?3和12×5两种算式异同:9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2不同点:?3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9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22222问:?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学生计算,99999

  教师板书:2?2?22?362??。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9993(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2?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99

  观察结果:2?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99

  (3)概括总结:

  2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3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9

  22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3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99

  作分子,分母不变。

  2根据?3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9

  2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3按简便方法计算。9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1)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2)口答列算式:

  3333???=()×()4444

  3个13是多少?5个是多少?1010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计算:

  25?4?81512

  先让学生讲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然后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若乘得的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四)作业。

  练习一5、6题。

  第二课时:一个数乘以分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3?5?1?21087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3(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5

  3指名列式,板书:?35

  333问:?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或求的3倍。555

  3(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5

  指名回答:半瓶用131表示;式子为:?。252

  3133131说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板书:求的。5255252

  32(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53

  323232指名回答,板书:?,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的。535353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

  .课本的做一做1、2题。

  .说一说下列算式的意义。533?8?754

  3.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

  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

  11得出: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出式子:?。25

  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那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3的图(1)11问:公顷的是什么意思?251公顷怎样表示?2

  出示例3图(2)

  要求学生观察图(2),问:在图中

  111?11?引导得出:??252?51011的对于1公顷来说,是1公顷的几分之几?25

  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列式,教师再出示例3图(3)11131问:已经求公顷的是公顷,那么公顷的应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多少公顷?252?525

  131?33?板书:??公顷)252?510

  (2)引导学生小结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观察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计算方法?

  教师归纳,再看书上结语。

  再说明,为了计算的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323?22?例:??535?35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4

  20xx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姓名:沈金鹏

  学号:134080303

  院、系:数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20xx年1月22日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和发现确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教学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1课:位置与方向㈠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

  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

  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教、学具准备:学生: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交流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台风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到确定位置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展开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学题例1

  1.投影出示例题1。

  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信息?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

  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

  (二)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总结:

  (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体会在图上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这道题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和距离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学生自己测量和计算。⑴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⑵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方向的,怎样计算距离的。

  2.教材第21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⑵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⑶交流画图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准备:

  投影仪、本班学生座位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初步感知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能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吗?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让学生先说说

  2、我们全班有48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3、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出示本班学生座位图)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XX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学生对照座位图初步感知,说出自己的位置。个别汇报,集体订正。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XX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比较(2,3)与(3,2)的不同。

  {在比较中发现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对的更深了解。}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电影院里的座位、地球仪上的经纬度、我国古代围棋等。)

  {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当堂测评

  教师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评比纠错。

  {做到兵强兵、兵练兵。}

  四、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还有什么不懂的?

  {让学生说出,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准备:

  投影仪、本班学生座位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初步感知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能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吗?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让学生先说说

  2、我们全班有48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3、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出示本班学生座位图)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XX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学生对照座位图初步感知,说出自己的位置。个别汇报,集体订正。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XX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比较(2,3)与(3,2)的不同。

  {在比较中发现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对的更深了解。}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电影院里的座位、地球仪上的经纬度、我国古代围棋等。)

  {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当堂测评

  教师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评比纠错。

  {做到兵强兵、兵练兵。}

  四、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还有什么不懂的?

  {让学生说出,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7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六年级人教版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

  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四、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五、课时安排: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1、位置(2课时)

  2、分数乘法(12课时)

  3、分数除法(13课时)

  4、圆(8课时)

  5、百分数(15课时)

  6、统计(2课时)

  7、数学广角(2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单元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单元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1、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

  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

  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

  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

  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

  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1、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

  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

  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

  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2)计算:

  ++= ++=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知探究

  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课件出示自学题纲,让学生自学课本。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课件出示例1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

  2/11+2/11+2/11=

  2/11×3=

  (3).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

  A.导出计算方法。

  你会计算吗?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讲解就能依据转化思想把分数乘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计算。(可以互相说互相看。)

  B.归纳法则。

  通过以上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呢?

  师: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总结的语言准确又简练。

  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C.应用法则计算。

  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为什么?

  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教学例2

  (1)出示×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看图写算式

  2.先说算式意义,再填空。

  3.看算式,约分计算。(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四、学生课堂自评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每个学生给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机。

  学生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标出下列班上同学的位置(图略)

  {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0列、0行,并指导学生正确找出。)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二)、课堂提高

  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相互说说。

  (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三、当堂测评

  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教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练习一第5题

  (1)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多边形。各顶点用两个数据表示。

  (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画图。

  {继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课堂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五、设计意图:

  本节知识,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9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11-16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2-24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15篇02-24

初三上册数学教案10-12

二年上册数学教案03-01

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03-16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01-1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