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文具》教案

《文具》教案

时间:2022-03-19 19:52:56 教案 我要投稿

《文具》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具》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具》教案

《文具》教案1

  《文 具 店》教案郎家小学张阳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重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8页—第39页的“文具店”。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重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难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教案《《文 具 店》教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方法一:0.2+0.2+0.2+0.2=0.8(元)

  方法二:

  0.2元=2角2×4=8(角) 8角=0.8元方法三:几何图示法。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从中选优,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三、试一试:

  1、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

  四、练一练:

  第1题:学生先独立解答,交流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 推想出0.01×1000=10

  五、全课小结。

《文具》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文、次、找、平、办、让、包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12个生字,学会文、次、找、平、办、让、包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吗?

  2、小朋友自由发言。

  3、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哪!

  (出示捡到的玩具)

  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板书课题:文具的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生:文章讲了贝贝乱丢文具,在***教导下学会了爱护文具的好习惯。(教师引导)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文、次、找、平、办、让、包,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听写生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小组分角色朗读,上台表演。

  2、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六个)

  3、教师、男生、女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三、课文详解。

  1、全班读课文,回答问题:贝贝经常丢的是什么文具?(铅笔和橡皮)

  2、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

  怎样才能不丢文具呢?贝贝怎么做的.?(贝贝把文具都仔细检查装进文具盒)

  你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由回答)

  3、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每天、仔细、所有、回家)

  4、你觉得贝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粗心、知错就改、友爱……)

  5、学完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我们应该像贝贝一样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6、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朗读。

  四、拓展延伸。

  1、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们。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的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出优胜者,奖励,鼓励其他同学。

  五、总结全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文具是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而且一年级的孩子们也经常和贝贝一样丢文具,我把课文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教育孩子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特别是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孩子动手整理书包,进一步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文具》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读16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爱护学习用品。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16个生字。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游戏识字法、拓展延伸法。

  教学准备:

  捡到的学习用品、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吗?

  2、小朋友自由发言。

  3、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哪!(出示捡到的玩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读。同桌有困难,请你帮帮他,同桌读得好,请你夸夸他。

  3、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学习生字。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我当小老师。

  3、教师领读生字并扩词。

  4、齐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火眼金睛游戏。

  5、送字宝宝回家。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猜字游戏。遮住生字卡的一半让学生猜生字。

  3、找字宝宝游戏。

  二、精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指名朗读。根据正确、流利的要求组织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朗读。

  4、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5、读后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6、组织讨论:怎样做才能不丢东西呢?

  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三、拓展延伸。

  1、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们。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的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出优胜者,奖励,鼓励其他同学。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

  二、自主积累词语。

  1、在《文具的家》里你学到了哪些词语?

  2、你能选一个说一句话吗?

  三、写字指导。

  1、(出示8个要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

  具,三,一长横,一共8画。

  丢,先写一撇,再写一个去字。

  皮,第一笔是横钩。

  已,区分己和已。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表扬字写得好的同学。

  第四课时

  一、口语交际训练。

  (一)想象训练。

  1、创设情境,在讲台上摆放着被遗弃的铅笔、橡皮、尺子,它们碰到了一起,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

  3、评价、表扬鼓励。

  4、失物招领会。把自己遗失的文具领回家。

  (二)说说你书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二、练习。

  它们长得很像,但是不一样,请你给它们分别组个词。

  丢()已()办()支()

  去()己()力()皮()

《文具》教案4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附页1”图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

  二、玩中学

  1.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书包45元

  水彩笔16.85元钢笔8.00元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示几元几角几分。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

  2.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2)说明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认识小数点。

  (3)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4)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

  (5)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的单价3.50元写成0.3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

  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

  4.试一试。

  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

  三、学中做

  1.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做中得

  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3题。

  五、总结。

《文具》教案5

  教学内容:课本第10、11页。

  教学目的:

  1、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

  2、正确读、写6~10各数;

  3、顺数、倒数0~10各数。

  4、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

  5、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7、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爱科学的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6~10各数的书写

  教学难点:6、8、9的书写。

  课前准备:田字格黑板、6~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创设情景,出示主题图,认识6~10各数。

  1、新学期到了,同学们都买了什么文具?

  2、你能数数这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吗?

  3、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几个?

  4、零乱贴出6~10的数字卡片。

  5、指导学生看书连线:我们的书中也有一个小小文具店,你能数一数,把学习用具和数字朋友连起来吗?同学们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连的?

  二、实践活动,感知身边的数学。

  1、小小文具店的各种文具我们数清楚了,可是我们小朋友的文具盒里有些什么呢?老师也想了解一下,谁愿意数一数,再告诉大家?

  2、数自己的文具。

  (1)数出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记在心里,再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

  (2)再指定2~3组学习伙伴汇报给大家听,语言简洁明了。

  3、数两个人的.文具。

  (1)把同桌两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多少个?

  (2)汇报交流。

  (3)在数你们两个人的文具时,你还发现了什么?

  ①谁的铅笔比谁的多?

  ②谁的直尺比谁的长?

  三、写一写,说一说。

  1、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两个同桌学习用品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今天认识的6、7、8、9、10写下来,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1)观察数字卡片6、7、8、9、10,说说6、7、8、9、10像什么?

  (6像口哨,7像镰刀,8像葫芦,9像调羹。)

  (2)我们可以用儿歌来记住它们:

  6像口哨噘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葫芦挂藤上,

  9像调羹来舀饭,

  10像铅笔加鸡蛋。

  2、指导学生写。

  (1)教师边示范,边说明各数的书写要点:

  6的书写要点:从右上有起笔往左下角写,再在下半格画一个圆。注意:下半部分的圆要写满下半格。

  7的书写要点:从左上角起笔往右上角写平,再往上半格的中间拉。

  8的书写要点:从右上格起笔,先写一个拼音“S”,再往右上格写,注意:不能写成两个圆合在一起。

  9的书写要点:像拼音字母“q”,但这一竖要向左边斜一点。

  注意:上半部分的圆要占满上半格。

  10的书写要点:左边的1和右边的0分别占半格。

  (2)学生边看老师示范或课件演示,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

  (3)学生在第10页上先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

  (4)小比赛:每个小朋友在本子上写6~10各两个,再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并展示给大家看。

  (5)你会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试试看。

  3、小组内说一说:6、7、8、9、10还可以表示什么?

  四、练一练。

  我们已经学习了0~10各数,你能顺着数吗?倒着数呢?

  先请2~3名学生数一数,再全班齐数。

  第二节

  一、动手操作(摆圆片)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数出相应的圆片摆好。如:师出示数字6,学生摆圆片,教师追问小朋友:“你是怎样数的?”

  生1:我是1个1个数的。

  生2:我是2个2个数的。

  (师可以给予不同数法的学生表扬肯定。)

  二、练一练

  1、看数画线。(课本第11页第1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弄清图意。

  师:第一幅图是什么意思?

  生:6就画掉6个圆圈。

  师:对了,数字几就画去几个圆圈,现在小朋友也试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数一数,画O,再写出数。(课本第11页第2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弄懂图意。

  师:第一幅图画了什么?有几个?

  生:画了7朵花。

  师:7朵花可以用几个圆圈来表示?

  生:用7个圆圈。

  师:7朵花就可以用7个圆圈来表示,还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用数字7。

  (弄懂图意后,学生独立完成,体验实物、符号、数字间的联系。)

  3、填数。(课本第11页第3题)

  教师和学生一起看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所看到的。

  师:等待火箭发射前是怎样数数的?

  生:是倒着数的:10、9、8……

  师:对了,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还像这样倒着数呢?

  生:等待新年钟声的时候。

  师:可见数数可以倒着数,也可以顺着数。

  (最后让学生独立地从10写到1。)

  4、怎样数得快。(课本第9页第4题)

  今天小猴子想考考小朋友,这里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柱,你能不能很快数出它们各有几个呢?比比,看谁快。

  (学生独立数,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方法,最后集体反馈。)

  生1:我原来数三角形时是一个一个数的,后来我同桌说可以2个2个数,我觉得也可以。

  生2:我数圆形时是5个5个数的。左边5个,右边也5个,就是10个。

  哇!这个小朋友真聪明,你的方法又快又好。还有不同的效法吗?

  生3:我数这个图形时(学生说不出圆柱形,只会指着圆柱形说)是3个3个数的,3、6、9,—共9个。

  师:你为什么不2个2个数呢?

  生:因为它3个3个放在一起,所以3个3个数比较方便。

  师:观察得很好,也很能动脑筋,老师相信你一定数得很快。

  生4:我数正方形是4个4个数的。

  生5:也可以2个2个数。

  师小结:数数的方法可真多,可以1个1个数,也可以2个2个,还可以3个3个,5个5个数。下面小朋友再用这些方法数给同桌听一听。(学生同桌交流)

  三、总结:

  我们已经认识了o~10这几个数,学会了它们的写法,还了解到了数字可以表示的含义。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

《文具》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0个生字,认真学会6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感。

  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3.课文插图。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1.“具”里面是三横。

  2.八笔写成。

  (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反馈指导:

  (1)文具、丢、时候、仔细、平时、已经。

  (2)学生评读,鼓励与纠正并用。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

  《语文A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文具的家》》,来自网!

  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疼她一样,疼爱她的小伙伴们?

  3.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

  2.赛读、赛背。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看图画,训练想象,培养习惯。

  1.出示课文的插图,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个文具,你会想什么?说什么?

  2.先自己想、练,再作交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引发学生自主表达。

  学生在以文具的身份,向主人诉说自己的遭遇时,受到自我教育。在学生交流中,渗透爱护文具的习惯培养。

  (二)联系自己,学习表达,学语育人。

  1.看看自己的小书包说说,你有哪些小伙伴?

  2.试着用书上的语言说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3.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一练。

  4.在小组里人人发言,推选说的`最好的同学作总结。

  (三)学习生字,辨析字形,正确书写。

  1.复习“文具”,并用“文具”说一句话。

  2.自己拿出识字卡片,独立分析: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3.同桌检查,汇报,再说说觉得哪个字有困难。

  4.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指导。

  5.生字找朋友——组词练习,巩固记忆。

  6.描红、抄写字头。(写字好的同学可以为有困难的同学抄写字头。)

  7.教师巡视,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四)巩固识记,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1.读读“我的词语库”,比比谁先记住它们。

  2.用上几个词语,说说自己是怎样爱护文具的。

  按照“自己先练→小组练习→推荐全班交流”的流程进行。

  板书设计

  文具的家

  铅笔、橡皮、转笔刀文具

  仔细、疼爱、平平安安

《文具》教案7

  活动目标: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活动过程:

  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

  师(出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2.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1)师:两个小朋友的表演你发现了什么?大;考吧.幼,师网出处(一个整理的很快,另一个还没整理好)(2)为什么会这样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2)师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2)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文具》教案8

  【教材分析】

  《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P70~71第6单元《购物》里面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学以致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特别是对分币的认识,更是知之甚少,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本节课上,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为了能让学生切实认识人民币,教师发给小朋友人民币的卡片(中有各种元币5元、2元、1元,角币5角、2角、1角和分币5分、2分、1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直观的感受,认识人民币自然就不困难了。

  认识之后,教师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并学会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4、通过购物活动,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学习重难点】

  认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会实际买文具。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小面值人民币及课件。

  学具: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有个别同学,到上课做练习就没有笔呀,橡皮呀,本子呀……可是一下课,他就把自己包里的钱全都拿来买零食吃了,小朋友说一说他这样对不对?我们应该把钱拿来买学习用品是不是,该到哪里去买呀,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地方,就是机灵狗新开的一家小小商店(电脑出示小小商店)小小商店里的东西可多啦,琳琅满目,任你选购。不过,要买东西得用到什么?(钱)对极了,世界上的钱啊多种多样,请看……(电脑出示世界上有代表性的钱及中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呢?我们中国的钱,它的名字叫什么?你们知道吗?(人民币)(你的课外知识真是太渊博了)。

  (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等一会儿我们学了人民币,老师就带大家到机灵狗的小小商店去--“买文具”好吗?

  二、探索新知

  1.认识人民币

  师:瞧,有这么多的人民币!摆在那里是不是有点乱呀?我们来想办法给它整理,分类好吗?

  师:有的是纸做的,叫纸币(课件突出显示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课件突出显示硬币)。

  2.特征辨认

  师:你们认识哪些人民币呀?指名回答,等等学生回答后,

  教师说明:大面值的人民币下节课我们再学,本节课我们只学习小面值的人民币。

  师: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电脑示一张1元的纸币)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上面写着数字“1”字。

  师:写有1就是1元吗?你看这张人民币也写有1,它是1元吗?(电脑示一张1角的纸币)。

  生:还写有“壹圆”,它还比1角大……

  师:对,有“壹圆”的字样。(小结补充,我们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单位。)

  师:对了,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颜色、数字、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但主要看它数字和它的单位。

  师:下面我们再认识一下其它小面值的的人民币。(电脑示,学生认)……

  3.再强调认识学生不太熟悉的分币。

  三、互助交流

  理解元角分的关系

  师:评价学生认识人民币比较熟悉。

  师:小朋友你买过东西吗?会自己付钱吗?好的,那我们来笑笑买文具吧。笑笑今天要买什么呢?电脑显示(一支钢笔1元钱)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笑笑包里有什么样的人民币。(电脑显示)

  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想一想,你觉得笑笑会怎样付钱呢?

  (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回答……

  得出1元=10角

  笑笑还要买一张手工纸5分钱,该怎么样付钱呢?如果买两张呢?又该怎么样付钱呢?

  得出1角=10分

  再一次评价学生,学的好,认真学……

四、应用创新

  体验生活

  师:笑笑买完手工纸,想起老师说要准备尺子,用来学习厘米的知识,就决定再买一把尺子(电脑显示一把尺子8角钱)。

  师:这个尺子漂亮吗?老师也想买一把,可老师没空,我这里有钱,谁能帮老师买一把呢?学生想。

  指名上来,问:你见过没有一张面值是8角钱的人民币呢?那这个8角钱又该怎么付呢?请你凑一凑吧。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小奖励)

  师:笑笑买了这么多的学习用具又买了一瓶水喝,就只剩1元钱了,小朋友想一想,笑笑还可以买什么呢?(电脑显示小文具)

  五、学生活动

  换钱游戏

  1、大家不但认识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而且还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换零钱”的游戏好不好?假如我是顾客,你们是银行的工作人员,现在我拿5元到银行去找你们,全部换成1元的零钱,你们该拿多少张和我换呢?(各小组商量好,并动手摆出来)

  2一张2角的能换几张1角的?

  3、5角又怎么样换2角和1角的呢?

  (反馈后)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看来呀,只要多动脑筋,大胆尝试,同一个问题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不过,看到大家这么聪明,笑笑可不服气了,她偷偷告诉老师,她不但认识单张的人民币,好几张人民币放在一起,她也认识,你们想不想与她比一比?(练习2、3、见课件过三关,指名答)

  六、实践活动

  购买文具

  师:同学们个个都很能干,知道人民币的好多知识,也特别聪明。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商店玩一玩好吗?(教师拿出所有物品及标价)

  师:这些商品谁来卖呢?我们请一名勇敢的同学当售货员。(售货员站到小柜台)

  师:其他同学当顾客,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不过要注意一个一个地去买,还有,你们要先选择你喜欢的文具,再数出所需的钱数,然后再去买。售货员们要注意,听清楚你的顾客买什么东西,还要看清楚他付的钱够不够。

  学生活动,教师倾听、指导。

  七、品德教育,总结延伸

  (渗透爱护人民币)笑笑呀,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考考大家,题目是这样的:你们知道每一个别人民币上都有一个什么标志吗?(国徽)

  对了,上面都有一个国徽,国徽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都要爱护人民币。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玩的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谁能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去买东西了,我们还要爱护人民币。

《文具》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仔细观察常用文具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设计绘制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常用文具。

  2、发挥自己的想象,在生活和艺术的联系和互动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美化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打开学生积极、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对文具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具学具:纸盒、废弃的小瓶、橡皮泥、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相互讨论,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废弃纸盒或其它的物品制作新颖、别致的文具。组织学生相互解决问题。

  2、发展阶段:

  出示成品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材料、方法、优缺点。 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根据学生个性能力的差异,引导学生自由选择画,捏、撕、贴等方法,构思设计与众不同的文具。

  2、个人或二人、三人结合进行实际制作,锻炼自己动手能力。 鼓励创新,使学生在更自由的空间里发展创造思维。

  3、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并及时予以帮助指导。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继续完成更新颖的学习用品。

  4、开拓学生思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四、收拾整理 :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剩余物品。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课后拓展:课后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多余材料,再设计几种不同的新颖学习用品。

《文具》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与交流,懂得爱护人民币,感受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游戏,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3.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及简单的付钱方式。

  【活动准备】

  小钱包(内装有1元、5元、10元的硬币和纸币)、表格、幻灯片、文具实物等。

  【活动重点】

  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

  【活动难点】

  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掌握简便的付钱方法。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外形特征及名称。

  1.出示钱包,提问:“这是什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钱包,请你看看钱包里有什么?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发现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钱可以买什么?

  小结:钱可以买衣服、用的家电,吃的菜等,我国的钱叫“人民币”,上面都有国徽、有“中国人民银行”的汉字以及表示钱数的数字、汉字等。他们也有许多的不同点,如有硬币和纸币之分;上面的图案、文字、数字也不同。(图案渗透:1元背面有三潭印月,5元背面有泰山观日峰;10元背面有三峡。)

  二、创设坐公交车的情境,了解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师带领幼儿坐公交车,并在公交站牌兑换人民币。

  小结:5元等于5个1元,10元等于10个1元或是2个5元,1个5元和5个一元合起来也是10元。

  三、创设“文具店购物”情境,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购物付钱的几种方法,巩固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1.出示海报,设计购物计划表。

  2.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

  3.提问:谁买的5元的文具?你是怎样付钱的,谁的付钱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小结:5元有两种付款方式,用1个5元或5个1元来付钱。

  提问:谁买的`是10元的文具?你是怎样付钱的,谁的付钱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小结:10元有四种付款方式,可以用1个10元、可以用2个5元,可以用10个1元、还可以用1个5元和5个1元来付钱。

  四、再次利用“文具店购物”情境,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初步探究最简便的付钱方式。

  1.第二次限时抢购活动马上开始了,请看第二期海报(出示PPT)

  海报上有几元的文具,如果买6元的文具你怎么付钱,请你拿出你的钱试一试。

  小结:买6元的商品有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一元的来付钱,或是用1个5元和1个1元合起来付钱,第二种付钱方法比较简便。(出示PPT)

  2.请在海报上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商品用最简便的方式记录下来。(讲解记录纸使用)

  小朋友让我们拿着自己的计划表去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吧!

  活动延伸:

  在生活中,鼓励幼儿进一步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多种付钱方式。

《文具》教案11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钱币若干:1元、5元、10元。(课件“打印材料”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欣赏。

  提问:画面中有什么?这些文具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在上小学之前,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些文具。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文具小超市购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文具!

  二、游戏:挑选文具,运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三、第一次实物购买游戏,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法。

  1、介绍课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导幼儿学会看价格牌(1-10元)。

  (价格标签在课前粘贴好,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2、介绍玩法:请每个幼儿进入超市,自由选购两件文具。

  3、幼儿自主购买。

  4、计算所需钱币。

  ①每位小朋友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你们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多少钱。收银处结账。可设立两个收银处,由两位老师当“营业员”,给幼儿找钱。

  2、幼儿自主购买。

  3、计算剩下的钱

  ①你们都非常顺利地买回来文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剩多少钱”。

  请幼儿自由讲述购买和找钱的过程,看看手里还省下多少钱。

  ②请每个幼儿说说是怎样运用减法计算自己“还剩多少钱”。

  活动延伸:

  1、将“文具超市”设置在班级区域,请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继续游戏。

  2、提供课件【加加减减】,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的加减法。

  3、请幼儿与父母同去超市购买商品,可请家长规定购买金额,请幼儿自行挑选商品。

  时间 : 20xx-06-05 来源:扶娃网 浏览量:397

  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

  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课后反思:

  1、重视对数学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的数学不象小学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数学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为某一个数学活动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甚至会结合故事、情景进行数学活动。

  2、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生活中的数学比较零散,大班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总会结合角色游戏。例如在数学活动“小兔文具小超市”的情境展开:小猪有一张一次性消费的9元券,它想去小兔超市买牙膏,店里有2元、3元、4元、5元等不同价格的牙膏,小猪想了想,买了2支4元的牙膏。

  这时老师提问:“小猪券上的钱用完了吗?你觉得怎样买才更加合理?”

  出现了3种不同的答案:

  1.券上还剩1元钱,小猪这样买就浪费了。

  2.小猪应该买2支4元的和1支1元的牙膏,这样正好是9元。

  3.买1支4元和1支5元。

  3、让幼儿与材料互动。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学经验的。例如,在进行10以内的数的组成时,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获得数的组成,经过老师的点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文具》教案12

  一、教学内容:

  文具

  二、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这些数。

  三、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地数6——10的数及书写。

  四、教学准备:

  数字卡

  五、教学过程:

  (一)找朋友

  交流图意。

  先独立数数,说出每副图中有什么?多少?》

  如:第一幅图中有铅笔10枝。

  再连一连

  连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全班交流。

  (二)活动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文具。

  充分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交流,再说一说铅笔盒里有什么?有多少?

  (三)写一写

  小朋友能正确地数出这么多的文具用品,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写写吧!

  6个圆圈,6本书,6枝铅笔,用“6”表示。

  学写6,

  同样的方法理解7、8、9。学写7、8、9。

  注意书写“8”的'顺序,师先师范,学生再练习。

  还要注意6和9的区别。

  让学生说说。

  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或“门牌号码”!

  (四)6、7、8、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五)练一练

  先要弄清图意,看懂第一幅图提出的示范,再独立完成,“数一数,画0,再写数,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逐步体验实物,符号,数字之间的联系。

  第3题,学习数数,数数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

  本题是发射火箭倒记时的情境,可以先从1数到10,然后再从10数到1。

  (六)作业:

  练一练1、2题

《文具》教案13

  教材分析:

  学用字词句要求学生认识大小写数字,并学习填写汇款单。第一小题让学生认一认,再指名,然后说一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第二小题帮助小黑熊用大写字填写汇款单上的金额。第三小题是帮小黑熊写“附言“写好铅笔字,本题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也大体要写得上大下大。“热”字下面的四点要注意方向和大小,“盘”字的“皿”字底要写得扁扁的,“想”下面的“心”字底也要注意三点的位置。这样揣摹间架结构,描红仿影临帖才能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读读背背要求记四个成语用两段名人语录。重点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做到熟记在心。

  口语交际是买文具。主要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引导学生想象“买文具”时的情况,注意把话说清楚。注意文明礼貌。

  教学目的:

  1.认识大小写数字,并学习填写汇款单。

  2.上大下小的字要写得匀称美观。

  3.熟记成语用两段名人语录。

  4.口语交际,能把话说清楚。

  教学时间:3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

  1. 认识大小写数字。

  2. 能用大写字填写汇款单上的金额。

  教学重点:认识大小写数字

  教学难点:填写汇款单上的金额

  教学准备:1、各数字的人民币2、汇款单

  教学过程:

  一、 提问:在我们所知道的数字书写中,你知道哪些写法?请同学上黑板写1---19个数字。概括称呼:1 、2、3、4、5、6、7、8、9、10是阿拉伯数字用于数学或序号。一、二、三---------十是汉字的数字,是汉字小写数字。

  二、提问:汉字的大写又是怎么写的'呢?

  ①出示:注拼音的认读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②交流你记住了哪几个字?

  ③出样拼音认读

  ④描红汉字

  三、提问: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这些汉字?

  ①出示人民币:壹圆 贰圆 叁圆 伍圆 拾圆

  ②在银行和邮局内有这些汉字。用于填写

  四、大熊猫的家乡有一片竹,可今天长势不妙,大面积枯死了,它只能饿肚子了,小熊猫听见后便准备了588元,去动物邮局汇款。

  出示汇款单认识一下:

  收款人地址姓名及汇款人地址姓名可暂不写。

  数字:588

  汉字填:伍佰捌拾捌元

  巧用银行存款单,指导学生写好中文大写

  例:602 陆佰零贰元整;789 柒佰捌拾玖元整

  五、写附言

  主要说明寄款的原因用用途,话要简洁。

  学生在“附言”中写话不够简练,应指导好学生用精练的语言写“附言”中的语言。“请你收到钱后买点吃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2. 读出成语和名言。

  教学重点:

  1. 书写入体

  2. 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 出示“热、、盘、想”这三个字

  1.对比较出共同点和不同点(书写时的)

  热:下面的四点要注意方向和大小

  盘:“皿”字底要写得扁扁的

  想:“心”字底要注意三点的位置

  2.学生描红、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二、读读背背/article/

  1.出示四个成语后请学生自读

  2.你知道了哪个成语意思介绍给同学听。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两个成语连用。

  学无止境:学习永远没有尽头。

  一往直前:勇往直前,无所阻挡。

  3.出示莎士比亚和伊索的名言认读,讲解自己知道了什么?

  4.指导读正确、读连贯,同桌互相背诵

  5.作业

  搜集一些名言背给同学听

《文具》教案14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本节课学习小数加减法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自主探究和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学习新知。课堂上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是借助元角分这一直观实物在初步认识了小数以及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学习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解决有关小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和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买

  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德育教学点】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算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李泳叔叔主持的非常六加一么?其中有一个内容是猜物品的价格,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玩玩这个游戏,(老师拿出一本书)这是老师从海洋书店买的一本《通话故事》书,大家来猜猜它的价格,根据我的高了或者是低了的提示及时调整你的价格,看看同学们几次猜出它的价格。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导入既是对上节课分数比较大小的巩固运用,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

  二、 提出并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老师出示另外一本书并告知价格并板书:童话故事 3.2元 数学世界 11.5元)

  1. 提出并解决问题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问题:

  问题1: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问题2: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1 (列式3.2+11.5=)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2.探究新知 3.2+11.5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呢?

  (1)估计一下两本书大概要多少钱?

  (2)生独立思考计算,师巡视。

  (3)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4)展示交流。

  (个别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不同算法,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问) 师小结并课件展示几种算法:a.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再把元和角加在一起b.将两种图书的价格转化为角进行计算c.用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原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关键所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生生之间提问解答的方式,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算法算理,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角色转变,变“学会”为“会学”。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展示交流 4.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通过和整数加减法的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新知运用,巩固延伸

  1.碰碰车,用碰在一起的两辆车上的数字相加和相减,用竖式计算出结果。

  2.森林医生,先说说病症,然后进行诊治。(改错)

  3.购书。海洋书店里还要很多课外书籍,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去买买书呢?(课件展示各类标有价格的书籍)如果你有50元,你可以买那些书?怎么买?

  设计意图:通过碰碰车,森林医生,购书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来进行计算练习,避免了计算练习的单调和枯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能给大家提点什么意见吗? 课后留心,看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那些生活问题呢?下次课交流。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让学生系统回顾旧知,完善知识结构,实践作业的布置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

《文具》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幻灯片 、板书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小朋友在做什么?

  2、出示幻灯片。

  (1)教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逐一讨论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②讨论其他内容。

  ③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与幼儿集体讨论。

  (2)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并把讨论的内容记录在黑板上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活动反思:

  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次两次的教育就能见效的。我们教育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安全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文具》教案】相关文章:

文具安全教案03-08

买文具教案04-04

文具的家教案03-27

《文具的家》教案03-10

文具店教案05-19

《文具店》教案09-09

文具小超市教案11-09

文具盒教案03-24

文具小超市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