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词》教案

《词》教案

时间:2022-03-20 17:28:49 教案 我要投稿

《词两首》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词两首》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词两首》教案

《词两首》教案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了解词人柳永及其语言特色、创作风格。

  2、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学会借景抒情的手法;学会从情感、格调上鉴赏同一题材的不同诗词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3、理解抒情主人公的离情。

  二、知识链接:

  1、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宋工部侍郎柳宜的幼子。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和哥哥三复、三接都有文名,号“柳氏三绝”。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中了科举,因他作的《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宋仁宗说:“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因而落榜,柳永后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他的词集《乐章集》。

  2、关于词的发展: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代。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它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词调很多,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同时,同一词牌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如西江月,又名步虚词,江月令。

  除了字数较少的小令,大多数词要分段,一段叫一片,又叫一阕。一般分为两段,少数分为三四段。

  三、课文阅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参差()堤沙()天堑()珠玑()罗琦()豪奢()重湖()叠巘()羌管()钓叟()千骑()乘醉()骤雨()凝噎()暮霭()今宵()那堪()

  2、填空

  (1)词的起源:兴起于,盛行于,并在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 、 、 。

  (2)词牌和标题: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 、 、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代表作家有、等)和(代表作家有、等)。

  (4)柳永(约987—约1053),词人。原名,字,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

  3、阅读《望海潮》,回答以下问题:

  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

  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人们津津乐道,西湖有许多景物,为何独写“桂子”和“荷花”?

  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5)“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有何深意?

  6)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用的就是点染手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4、阅读《雨霖铃》,回答以下问题:

  1)本词有哪些意象词?这些意象词起到怎样的作用?

  2)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3)“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这六句写了什么内容?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话在上阕的结尾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放在此处有何作用?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被推崇的名句,它高明在何处?

  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作者设想的别后孤苦无聊的生活情景。请问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

  四、课堂练习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凝噎哽咽揶揄奖掖

  B、罗绮犄角枸杞掎角之势

  C、参差差遣差劲差强人意

  D、豪奢舍弃赊账设身处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无语凝咽通霄达旦暮霭沉沉字字珠矶

  B、星辰寥若辰星良晨美景一年之计在于晨

  C、嬉闹参差罗绮竟豪奢

  D、繁琐要言不烦东南形胜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B、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有三秋桂子(深秋)

  C、对长亭晚(傍晚)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D、此去经年(年复一年)念去去(往前走了又走)

  4、诵读下列词句,句读有误的一项是()

  A、对∕长亭∕晚B、杨柳岸∕晓风∕残月

  C、更∕与何人∕说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也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B、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

  C、曲调的名称(如“望海潮”“雨霖铃”等)叫做“词调”或“词牌”。

  D、古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调”“中调”和“长调”。

  6、有关《望海潮》一词,下列语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的全貌。它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B、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例如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等。

  C、“市列”三局,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个短语,表现自己对普通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的反感。

  D、下阕前半段专咏西湖,词从湖山胜概、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后半段总结前文,赞美郡守。

  7、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柳永本是南方人,在汴京仕途失意,内心充满惆怅,决计离京赴外地。但一想到要与恋人分别,将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凄苦万种,无以名状。

  B、全词基调极其低沉。诗人又善于借助人物的神态来烘托心情,如“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等,使低沉的基调更显低沉。

  C、诗人擅长移情于景,擅长渲染氛围,使人物情感明朗化。像“对长亭晚”与“兰舟催发”,都是情化了的语言,产生了鲜明的美学价值和诱人的魅力。

  D、诗人充分发挥想像,进行了精心构思。上阕面对秋天的傍晚,乃是实事、实景、实情;下阕设想别后情景,无疑为虚写。全词正是运用这种实虚结合的手法,塑造了完美形象,提高了艺术品位。

  8、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钱行时难舍难分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句,语言通俗而感情真挚,形象逼真,如在眼前,寥寥十一字,真是力敌千钧!

  C、“念去去”二句中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后面用“去去”二字叠用,更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于是觉得路途茫茫,道路修远。

  D、“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阕“念去去”,“经年”二字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散有致

  五、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①,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②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注:①“颙望”即仰望。②“争”同“怎”。

  1、对该词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就写出登临纵目、望尽天涯的境界。

  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

  C.“何事苦淹留”:不知道什么原因流连于此,不忍离去。

  D.“正恁凝愁”: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刹瞬排解。

  2、对该词词句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与《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两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B.“红衰翠减”一句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绿肥红瘦”一句从炼字、修辞的角度来看,有相同的妙处。

  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与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同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与辛弃疾《永遇乐》中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描写的都是山河破败之景象。

  3、对该词有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词上阕写景。特别是“是处”与‘‘惟有”两句动静结合,衰荣相对,又蕴含作者优愁。

  B.下阕抒情。“想佳人”与“争知我”两句对照呼应,刻画出天各一方的一对恋人的相思苦。

  C.本词情景交融。景是萧条破败之景,与姜夔《扬州慢》中所写之景几近相同;情是离别相思之情,与《雨霖铃》中所抒之情别无二致。

  D.本词中“对”“渐”“望”“叹”“争”等字都一字领起,然后下接几个字或一句。

  学案答案

  一、课文阅读

  1、略

  2、略

  3、1)《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1)地理位置:杭州是东南的重镇。

  (2)历史传统:自古以来,杭州是繁华都市。

  (3自然景观:有著名的钱塘江、秀丽的西湖。

  (4)市井面貌:建筑、设施美观、人口密集。

  (5)百姓生活:人们安居乐业,处处笙歌,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

  2)“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3)桂子和荷花是代表杭州典型景物。白居易《忆江南》中有“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之句,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见桂子和荷花最能画出西湖的美景,从而展现杭州的风姿。

  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晚上,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声和采菱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说渔翁、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

  5)词中“图将”是指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凤驰”指朝廷。这样一来,此句的意思就十分明显了。是说:希望长官把杭州美好的景色画出来,等日后升迁,去朝廷做官时,可以把它拿出来,献给朝廷,并夸示于同僚。这里其实暗含对长官日后飞黄腾达、不断高升的美好祝愿。它是作者纯粹的奉承之辞。

  6)上阙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4、

  1)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晚、杨柳、晓风、残月;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2)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3)前一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这里要读得泪眼朦胧,难以割舍,不忍放手。后一句是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4)邈远之景,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怅;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阕的离别情景,又是为下阙写别后情景作铺垫。

  5)伤离别。词作下阕一落笔就点明了全词的主题是“伤离别”。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有感情的人,都会因为离别而感觉到悲伤。所以南朝的江淹在《别赋》上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宋代的秦观在《调笑令》中说:“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这些诗句都在表达类似的感受:人生当中,什么最令人痛苦?那就是生离和死别。离别本来就是人生中最令人悲伤难过的事,更何况正处在冷落的清秋节呢!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比如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南宋吴文英在《唐多令》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而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怀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离别之事是非常悲苦的,清秋之气是特别凄凉的,而在这首《雨霖铃》中,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在一起,融合在一起,非常悲苦,再加上特别凄凉,这就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

  6)1句中“酒醒”二字很值得玩味。在上阕,词人已经写到“都门帐饮无绪”,既然是没有情绪,为什么还要喝呢?无非是借酒浇愁而已。2第二句中的“杨柳”也是很有意味的事物。古

  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杨柳,并经常用折柳表示送别之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柳”与“留”读音相近,所以折柳可以表示“留恋”之意。因而“杨柳岸”三个字明写眼前景,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韵味。3词中的“晓风残月”也是最能触动人的感情的事物。秋日的风是凉的,秋天早晨的风更凉;月光是清冷的,残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的残月就显得特别凄凉。所以“晓风残月”给人一种特别浓重的凄清冷落之感。这样,作者就通过写景,很有韵味地点染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在这短短的两句词里,作者集中写了这么多最能触动离愁的物象,又写得那么鲜明那么生动。这,正是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根本原因。

  7)因为没有人陪伴,无论怎样的良辰好景,对词人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请大家注意,词人在这里只写到良辰好景,而没有写到平常时日。为什么呢?因为连良辰好景都形同虚设,那平常日子中的度日如年就可想而知了。在这里,词人想到,从此离去,将要一年之久,一年啊,365个日日夜夜,在这么漫长的日子里,再好的良辰,再妙的美景,没有知心人相伴也是形同虚设。就算有千种深情,万般爱意,又向谁去说呢?只有独对清风冷月,望空兴叹,为伊消得人憔悴了。这样,作者就在令人洒泪伤情的抒写中,结束了全词。

  二、1、C(A yē yè yé yè B qǐ jī qǐ jǐ C cī chāi chà chā D shē shě shē shè)

  2、D(A无语凝噎通宵达旦字字珠玑B寥若晨星良辰美景C竞豪奢)

  3、B(“三秋”译为“秋季”)

  4、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D(“小调”改为“小令”)

  6、C(词人缀以“竞豪奢”一个短语,反映了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并非表现作者的反感。)

  7、 C(此项的评述犯了含混不清以及论点与论据未能全部照应的毛病——评价中所举例句,并未证明“擅长移情于景”的论点。)

  8、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从词义看,是承上面“念去去,千里烟波”

  三、1、C(不是“不忍”,而是不能回家)2、D(不是山河破败)3、C(本词所写之景为萧瑟秋景,所抒之情为思乡怀人。)

《词两首》教案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形象的画面,体会词的意境,感受生活的情趣。

  教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梦令》,背诵《如梦令》。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领悟词的内容与意境,感受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教具准备

  插图、课文配乐诵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

  1.板书课题:9。词两首。介绍“词”的基本常识。

  2.板书《如梦令》。介绍作者李清照。

  二、初读《如梦令》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并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朗读,指导书写“藕”字。

  3.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好词的节奏。

  4.词中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

  三、精读《如梦令》

  1、轻声朗读课文,借助书中插图初步理解的内容,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2、交流

  (1)、这首词记叙了词人的一次交游活动,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

  (2)从“常记”一词我们也看出词人是在回忆往事,那天词人心情愉快,开怀畅饮,微醉而归,为何会“不知归路”?

  (3)“日暮”和“醉”为“误”埋下伏笔,使“误入藕花深处”显得合情合理。词人在误入之后有何表现?

  3、这是件有趣且值得回味的事,难怪词人把它记录了下来。你能用语言来描绘吗?想象画面,练习描绘。

  4、这么美的画面,你能读好它吗?指导朗读《如梦令》。

  5、配乐朗读。

  6、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他的什么意思?

  7、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四、总结、布置作业

  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写照,全词文字不多,但叙述却十分完整,意境优美,构成一幅春日交游的欢乐图画。回去以后可以再找些李清照的词来赏读,你一定能读出更多的情趣。

  板书设计

  9

  词两首

  如梦令

  [李清照]

  日暮

  沉醉---->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爱大自然

  爱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渔歌子》

  2、总结全文,激发学生自学古诗词,背诵古诗词的兴趣。

  教具准备

  文中的挂图,录音机。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明背《如梦令》

  2、这首词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你从哪里知道的?

  3、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词《渔歌子》。

  4、检查预习。

  (1)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2)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认识。

  二、出示挂图,感知画面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反馈,口头表述看到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

  3、教师总结:这里又是一幅景色宜人的江南水乡图,山前白鹭飞,两岸桃花盛开,江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玩,一位头戴青箬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垂钓。

  4、引入学词。《渔歌子》这首词描绘的正是这幅图。

  三、读通词,初步感知词的内容

  1、指导读下面四个字:“鳜”、“箬”、“笠”、“蓑”。

  2、全班齐读。

  3、自由读。

  4、指名读,学生互相评议。

  5、教师总结,范读。

  6、小组比赛读,然后再全班齐读。

  四、理解词文,深入体会意境

  1、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1)由词语到句子,结合图理解词的意思。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3)作者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逐题反馈。

  (1)词意:

  不须归:不愿回家。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乐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怎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景色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2)体会意境。

  a.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b.播放柔和的曲调,让学生闭目想象由以上景物构成的江南水乡景。

  c.谈谈自己对词所描绘的这种意境的体会或感受。

  3.在体会意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词。

  五、体会词中流露的诗人的心境

  1、问:渔翁“不须归”缘何在?想象他此时的心境如何?

  2、小组讨论、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3、教师介绍张志和的个人境遇。

  六、总结全文,有感情地诵读词

  板书设计

  《渔歌子》

  借景抒情

  江南春景

  景:鹭、花、水、鱼、风、雨

  人:渔翁垂钓

《词两首》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

  3、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4、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

  1、品悟词的意境,体味其中情感。

  2、学习解读词的意境、情感的简单方法,会解读词的意境,情感。

  教学方法

  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味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

  第一课时《望海潮》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

  3、深入《望海潮》描绘的情景,体察作者的情感。

  4、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二、检查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词的知识(可要求学生朗读)

  1、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2、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3、关于《望海潮》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径钱塘(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望海潮》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传说金主完颜亮在读罢这首词后非常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后来就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1、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扫除字音和词义的障碍

  东南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天堑无涯: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

  重湖叠巘清嘉:秀丽

  异日图将好景:把杭州的美景画下来

  2、学生齐读课文:这首词的韵脚是什么?

  明确:本词押“a”韵

  3、分别找几名学生朗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的韵律美

  四、合作探究

  朗读文回答下面问题:

  1、哪些词语最能概括体现出杭州的特征?

  明确:形胜、繁华(板书)

  2、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或场面表现这些特征?

  (同学找出具体景物和场面,并作简要分析)景物场面

  3、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景——————美(板书)(有类似的词语就可以)

  4、生活场面呢?

  明确:民——————乐官——————愉(板书)

  5、整首词给你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概括吗?

  明确:“人间天堂”(板书)

  6、仔细阅读最后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惊叹、赞美、羡慕的感情。(板书)

  7、带着感情再次诵读课文

  五、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作者为什么把这首词写得这么美?同学分析探讨,在课文中找到依据并分析。

  问题设计:

  1、《望海潮》中数量词的运用使词体现出不一样的风格,请结合其中的数量词来分析本词的风格特色?

  明确:词中数量词的使用尤见匠心,“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整首词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豪迈的格调,已接近于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可见婉约派的词人不一定只会写婉约风格的词作。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此句中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3、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①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②巧用点染。“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染”: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

  总结艺术特色:

  (1)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2)先概括后具体,一句一景,从不同角度来写,写景有层次感。

  (3)运用了比喻、夸张、铺排、点染、动静结合等手法。

  (4)用词特别准确。

  作用:突出表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六、小结:作者仅用了寥寥数笔就将杭州城的繁华富庶,钱塘江的壮阔浩荡,西子湖的清嘉秀美,老百姓的安逸闲适,地方官的风流潇洒,当这些画面一一立体地铺展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的确是从中得到了强烈的艺术感受,从这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文字运用的精炼。在诗词鉴赏中,把握诗词中的重点词语也是鉴赏的一种重要方法。

  附:板书设计

  望海潮柳永

  景美人惊叹杭形胜间

  民乐赞美州繁华天

  官愉堂羡慕

  第二课时《雨霖铃》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2、鉴赏意象,掌握抒情主人公的情怀

  3、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一、导入:

  关于离别的诗句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二、词牌及背景

  1、“雨霖铃”词牌名的由来:“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入蜀,路上发生兵变,杨贵妃死。当时阴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无比凄切,作《雨霖铃》曲以寄托离恨。宋代人依旧声填词,遂为词牌。

  2、柳永《雨霖铃》背景介绍

  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要求正字音,把握节奏。

  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骤雨初歇:又急又大的雨,一阵暴雨

  兰舟:木兰舟,船的美称

  凝噎:因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

  去去: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越去越远

  2、学生齐读课文:找出这首词的韵脚

  韵脚:切、歇、发、噎、阔、别、节、月、设、说。

  3、分别找几名学生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体会感情基调。

  提问:①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

  ②这三句描写,在整首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这几句除了交代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外,更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它渲染了一

  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③按诗歌的类别分这是一首什么诗?总体感情基调是什么?上下两片各写什么内容?按时间划分情节分几层?

  明确:

  内容:离别。点破句:多情自古伤离别

  感情:凄切。点破句:寒蝉凄切

  层次:上片写长亭送别的情景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情节:别前别时别后

  四、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明确: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

  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

  2、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有什么作用?

  明确:凄凉、沉寂哀婉、悲伤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景与情虚与实

  3、本词哪些句子写景,哪些句子写情?先分别用直线和曲线在书上画出。然后思考:

  词中那些句子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按照抒情方式归纳(诵读、讨论、问答)

  明确:直接抒情

  (1)都门帐饮无绪兰舟催发难分难舍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无奈眷恋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忧伤失意

  (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孤寂痛苦

  其中(1)又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态:“留恋处”→不忍离别;“兰舟催发”→必得离别

  借景抒情:间接抒情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写景句,哪是别前景,哪是别后景?

  明确:

  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明确: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

  4、景与情的特点以及景与情的关系探讨

  明确:景是黯然销魂之景——清秋节寒蝉骤雨初歇傍晚

  情是难舍难分之情——执手相看泪眼关系:景情交错,情景分合

  4、赏析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确

  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广幅鲜明的画面。关于杨柳和残月,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菩萨蛮》)关于风,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七哀》)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李清照《念奴娇》云:“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

  5、当堂背诵

  板书设计

  《雨霖铃》

  意象景情

  别前寒蝉、长亭、骤雨实悲戚

  别时兰舟、泪眼、不舍愁苦

  别后烟波、暮霭、楚天孤寂

  杨柳、晓风、残月虚落寞

《词两首》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学创作。

  过程与方法: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在《鹧鸪天·桂花》中所表现出的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地赞美和崇敬之情;感悟作者在《永遇乐》中所表达的盛衰之概和身世之悲。

  教学重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鹧鸪天·桂花

  【导入语】

  播放李清照的词作歌曲《一剪梅》视频,询问学生,这首歌曲的作词者是谁(李清照),现在我们来学习李清照的另一首词《鹧鸪天·桂花》。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补之等人所称赞。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王氏也工文章。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与丈夫都喜好读书。他们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买书。他们起书库,造书橱,收藏之富,冠绝一时。于是买书、藏书、校书,几乎成了书痴。李清照结婚之初,北宋已濒临危亡的边缘。钦宗靖康元年,即李清照42岁时,金兵攻下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后,朝廷南迁,北宋灭亡,赵明诚时在山东做官。第二年即李清照43岁时,金兵攻陷山东,夫妇南逃到建康(南京)。从山东流亡到建康,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加上沿途风霜劳顿,使赵明诚病倒了。后来赵明诚为了哭奔母丧,旧病复发,建炎三年即李清照47岁时,丈夫病死建康。在旧时代,丈夫几乎就是女子一生的全部,一旦死了丈夫,就可以说完全孤弱无依了。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一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多年的背井离乡,使李清照那颗心已经残碎了,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李清照一生都没有子嗣,原因在于赵明诚不能生育,而且赵明诚和他的几个妾也没有留下子嗣。因此,李清照的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优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的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的夫君赵明诚,是宋朝小有名气的金石考证家。他们燕尔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只身外官,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济南独守空房。李清照在寂寞难耐思夫心切时,常写些诗词寄去,一吐愁肠!那赵明诚忙于官场应酬,难得写出好诗词回应。李清照既失望又担心,怕丈夫长此以往,才思枯竭。赵明诚为了让爱妻放心,当然也怀有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须眉输于巾帼的念头,便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先成词50首,又选出20首加以精雕细刻,再把李清照刚寄给他的《醉花阴》重抄之后混杂其中。然后置办酒宴,特邀好友们来对这些词做些评价,并再加以精选。酒过三巡,众人传阅罢这21首词。商议毕,便推举某名士讲评。该名士抽出其中一首词,捻须夸赞道:“老兄真是奇才!虽说你的诗词大多平庸,但这一首确是沙里淘金、绝妙好词!其中有一句,真堪称千古绝唱,定将流芳百世。可喜可贺啊!”那赵明诚一瞧,乃是《醉花阴》,陡然红了脸,躬身一揖到地,喃喃道:“惭愧呀,惭愧!鄙人岂敢贪天之功。实话相告,此首《醉花阴》乃内人清照所作。我不该心怀忌妒,移花接木,做出东施效颦之举,以致贻笑大方……”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瑞脑:香料 金兽:香炉 纱厨:纱帐”。

  【译文】

  色泽暗淡,颜色是轻黄色的桂花体态秉性柔美轻盈,情怀疏淡,足迹幽远,只是把花香留在世上。哪里需要一定是浅绿色或轻红色的花朵才叫美丽呢,(像桂花这样的花),自然是花卉中名列第一的。(与桂花相比),梅花定会嫉妒,菊花也应羞惭,桂花在雕饰有绘画的栏杆边开放的时候,是秋天花卉中百花之首。屈原可说是太没有情致了,不然,为什么当年桂花没有被收录在他的作品中呢?

  【词作欣赏】

  1、 在这首词中,词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描写桂花?

  明确: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2、 哪些句子是在进行描写?写出了桂花的什么特点?哪些句子是在进行议论?作者分几个层次进行议论?议论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二句是在进行描写,写出了桂花的四个特点,第一,颜色并不艳丽,“暗淡

  轻黄”,第二,体态秉性柔美轻盈,风韵独特,第三,情怀疏淡,足迹幽远,说明她的社会声望很一般,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第四,芳香浓郁。

  除了第一二个句子外,其余的句子全部都是议论,作者分为三层进行议论。第一层,“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认为,只要味香性柔,何必需要浅绿色或轻红色这些外在的华美东西呢?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因而作者肯定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第二层,“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梅和菊兼具内外美,但在桂花面前都自叹不如,产生羞愧和妒忌的心理,所以作者定论:桂花是众多秋季名花之冠。第三层,“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作者抱怨屈原在《离骚》中没有提到桂花,可说是太没有情致了,对屈原的抱怨,更突出作者对桂花的珍重。

  【小结】

  咏物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但这首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不乏形象,议论也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其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者评论古人,从多层面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地赞美和崇敬。

  永遇乐

  【译文】

  落日好像熔化的黄金一样灿烂,傍晚的云彩像合围的璧玉一样艳丽,可是我在哪里呢?(我在流浪漂泊)。绿柳如烟,笛子吹着悠扬的《梅花落》曲子,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在这元宵佳节里,天气温暖融合,但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诗酒朋友们乘著名贵的车马来招呼我去看元宵佳景,但我谢绝了她们。在中州的盛世日子里,闺中有很多闲暇时间,记得那时很看重元宵节。女伴们戴上翡翠帽子和金丝雪柳,插着很多首饰争相斗艳。如今容颜憔悴,头发散乱斑白,懒得在夜间出去。不如在窗帘底下,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以后,词人流落江南所写。叙述作者晚年在临安的一段生活。此时宋金双方都已暂停交战,南宋临时首都出现一片升平景象,在过节的日子里,人们又可以热闹地玩乐了。

  【整体感知

  1、这首词是属于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

  明确:后期。

  2、借助注释,个体朗读,概括词作内容。

  明确:述说元宵节日,她不是与来邀的朋友去外面游玩,而是宁可待在家里听人家笑语。(教师引导,前面学的《鹧鸪天·桂花》中,“鹧鸪天”是词牌名,“桂花”是题目,词作写的是桂花。而在这首词中,只有词牌名,没有题目。如果给这首词加上一个题目,那应该是什么题目呢?这首词的描写对象是什么?元宵。写了元宵节的什么事情)

  【词作欣赏】

  1、上阕中描绘了元宵节一幅怎样的景象?在这样的景象中,作者心情怎样?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明确:上阕中描绘了一幅夕阳娇艳、晚云瑰丽,绿柳如烟、笛声飞扬,天气晴朗的图景,表现了作者漂泊流离、迷惘痛苦,无心赏景、凄苦怀旧,世事难料、惧怕横祸突来的心情,这是一种国破家亡夫死之后的伤感,是历尽沧桑后的悲凉心境,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正因为作者心情不好,所以她的诗酒朋友们来邀请她去看元宵佳景时,她拒绝了她们。

  乐景 以乐景写哀情 哀情

  人在何处?

  夕阳娇艳 漂泊流离

  晚云瑰丽 迷惘痛苦

  春意知几许?

  绿柳如烟 无心赏景

  笛声飞扬 凄苦怀旧

  天气晴朗

  次第岂无风雨?

  世事难料

  惧怕横祸突来

  国破家亡夫死之后的`伤感,历尽沧桑后的悲凉心境

  结 果

  拒绝邀请

  2、下阕中作者写了哪两个时段的元宵?各自的情况怎样?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中州盛日

  兴致浓

  多暇、重三五:安定自在、无忧无虑

  对比

  铺、捻、争:心情欢快、精心打扮

  凄凉生怯

  今日情形

  憔悴、风鬟霜鬓:充满忧患

  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心灰意冷、孤独失落

  【艺术手法】

  1、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①今昔对比。即现在的元宵和“中州盛日”的元宵作对比,“中州盛日”的元宵乐,今年的元宵悲。②用他人与“我”作对比。在今年元宵中,别人欢乐,“我”伤悲。③在对比中含有反衬,这就把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慨的主题思想更鲜明地突现了出来。

  2、以乐景写哀情。

  词的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写的都是乐景,但作者所要表达的却都是哀伤的情感。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就是用“以乐景写哀”的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哀情。

  【小结】

  本词是一首描写元宵灯节的词。但此词不是着意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欢乐,而是通过眼下的元宵和过去的元宵的不同情景的对比,来抒发深沉的盛衰之慨和身世之悲。

《词两首》教案5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体味两首词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中凝聚的感情;

  3、反复诵读,背诵这两首词。

  [学习方法]诵读、探究、质疑。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的词语

  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又称龙脑)把酒(拿起杯子喝酒)

  莫道(不要说)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将息(调养、保养)

  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堪摘(能够、可以被摘下来)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光景、状况)了得(概括得了)

  2、摘录其他不懂的词语向身旁同学请教

  二、整体感知

  1、这两首词的中心句(词眼)分别是哪句?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这两首词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

  《醉花阴》孤独寂寞(轻);

  《声声慢》凄惨悲凉(重)。

  3、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词。

  三、局部探究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首词作于什么时节?有哪些时令特点?

  重阳佳节(“佳节又重阳”);天气转凉(“半夜凉初透”),秋风渐起(“帘卷西风”),喝菊花酒(“东篱把酒”),观赏菊花(“人比黄花瘦”)

  2、除了“重阳”之外,词中还有三个表示具体时间的词,请找出来。

  “永昼”;“半夜”;“黄昏”。

  3、在这三个时间里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愁”“凉”“消魂”,程度不断加深;说明对丈夫的思念不断加深。

  4、名句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拟人、夸张和衬托;用艺术的手法巧妙地表现出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苦、之深。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这首词中的“愁”和《醉花阴》中的“愁”相比,含义一样不一样?为什么?

  不一样;《醉花阴》中的“愁”只是丈夫外出,词人独处,无人陪伴共度重阳佳节之愁,是一种生离之愁,相思之愁;而《声声慢》中的“愁”却是词人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无嗣种种变故,晚景凄凉之“愁”,是一种死别之愁,身世之愁,它的含义更丰富,更厚重,更悲凉。

  2、这首词中的时节和《醉花阴》中的时节是否一样?为什么?

  一样;《醉花阴》写的是重阳佳节,时值秋天;《声声慢》写的`同样是秋天,由“满地黄花(菊花)堆积”一句可知。

  3、这首词主要的抒情方式和《醉花阴》相比,是否一样?为什么?

  不一样;《醉花阴》主要是在叙事和写景中抒情,属间接抒情;《声声慢》更多的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如首尾两句。

  4、名句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直抒胸臆,叠字;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统领全篇。

  四、质疑解难

  对这两首词你还有没有什么疑难问题?如果有,请写在下面,看其他同学能不能帮你解答。

  五、拓展阅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两首词也是李清照的作品,一首作于早期,一首作于晚期。你知道哪首早期,哪首晚期吗?有何依据?

  《一剪梅》早期,《武陵春》晚期;《一剪梅》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句说明此词当为李清照思念赵明诚所作,所以是早期;《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总括国破、家亡、夫死、无嗣种种变故,所以是晚期。

  2、这两首词在写“愁”的时候都运用了什么写法?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还能不能举出其他古典诗词中类似的例子?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之物为有形之物;形象生动易感可知;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六、自我评价

  从自主性、合作性、积极性和精彩度四个方面给自己的表现评分,最高五颗星。

  自我评价组长评价

  自主性

  合作性

  积极性

  精彩度

  七、课外提升

  从《醉花阴》《声声慢》《一剪梅》《武陵春》四首词中任选一首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提示:可从意象、意境、手法等方面入手)

《词两首》教案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板书课题)

  2.写作背景

  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3.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人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4.关于《定风波》

  《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范背《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生划出节拍,按范背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

  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

  2.思考、讨论: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

  【明确】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

  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

  3.【提问】《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明确】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这首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

  4.【提问】《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明确】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5.【提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

  【明确】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像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大多数人认为主语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神游故国,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使得华发早生。细究词意,我们还是认为第二种理解更为确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6.【提问】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

  【明确】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7.【提问】对《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总结、扩展

  句不离篇,并非一枝独秀;篇不离句,篇因句而生辉。

  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两首词,进一步体味词中意蕴。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附: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所见:大江 淘浪 风流人物

  乱石 惊涛 多少豪杰

  所思:周郎(雄姿英发) 自己(早生华发)

《词两首》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领袖人物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练哲理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例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4、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

  5、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

  6、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他俩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或录音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开北宋豪放词风。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都有很高造诣。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苏东坡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诗二千七百余首,词三百四十余阕,文四千余篇。苏轼如同一块兀立不动的基石,支撑着中国文学史。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绘画”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东坡肉)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次著名的莫须有之狱,苏轼以才华横溢而得到宋神宗的常识,成为政坛上的明星和文坛上的领袖。但是,他在政治中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还写了一些诗文以揭露和讽刺,引起了王安石一派话多官员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找到罪证,用牵强附会的手法指控苏轼怀有谋反之心。苏轼被捕下狱,受尽严弄拷打,差点被判处死弄。最后,因为皇帝的怜悯,苏轼免了死罪,贬到黄州。苏轼住在黄州东城,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体现了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气度。)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三、诵读赏析、探究

  1、解题,初读,放录音。

  (1)解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目的还在于“写今”。

  (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反复诵读,理解词意。

  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

  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

  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

  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

  (3)放录音,朗读提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提示:“东去、千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画、多少”写奇景,重读动词、喻体,音调高,语速稍快。“大江、浪淘尽、风流人物、江山、一时、豪杰。”写壮景发慨叹,语调较高,语速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叙述,语调平缓。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提示:前急后缓,前高后低,声音变化表现二人的反差,重读划线部分。

  (4)补充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后人还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

  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乱石:①陡峭不平的石壁。②群山。《释名》:“山体曰石”。

  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嫁给周瑜。唐代诗人杜牧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指的是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二乔”掳为己有的典故。

  樯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摇船的工具。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有的本子作“强虏”或“狂虏”,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江月:临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

  大江东去:介词,向东

  淘:淘洗

  风流:英俊潇洒,事业有成

  穿空:向上,刺破青天

  拍:击,打

  英发:卓越不凡,英姿勃发

  灰飞烟灭:像……(灰,烟)一样

  多情应笑我:倒装,应笑我多情

  尊:通樽装酒的器皿

  2、再读“品语言,入意境”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③“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读?

  【明确】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即可。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②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

  (5)小结上阕。

  3、三读“展想象,塑形象”

  (1)“遥想”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遥想一直到“灰飞烟灭”。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下阕“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及赤壁之占的场面,仔细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

  【明确】请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更好,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及自己的理解去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实,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战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

  (4)“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

  【明确】“遥想”二字为领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满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羽扇纶巾”渐入平直,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满豪情与歌颂。

  4、四读“析主题,悟情感”(探究交流)

  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后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

  【明确】作者没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

  【明确】这两句与《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子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下阕又集中笔力刻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

  (3)最后几句应该怎么读?

  【明确】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充满感慨、缺憾、喟叹之情,但不可太过低沉悲伤。

  (4)小结全篇。

  5、五读“找规律,寻方法”

  (1)怀古诗常见情感:借历史古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抒发怀才不遇的感伤,寄寓忧国伤时的情怀,感慨昔盛今衰的兴替。

  (2)怀古诗常见结构及手法: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抒己志

  手法:对比、虚实结合、借景抒情、运用典故、借古讽今

  (3)鉴赏思路:

  读懂注解,弄清历史背景(作者“怀”什么“古”)

  知人论世,领会作者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深入分析,体悟作者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总体把握,分析艺术手法(对比、虚实结合、借古讽今)

  6.《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体味豪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1)教师提供以下诗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豪放”的词风。

  ①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②苏辛,词中之狂。

  ③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④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

  (以上②③④则摘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比较阅读《雨霖铃》与《念奴娇》

  (3)《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营造出这种豪放、壮阔的意境的?

  【明确】先是描绘一幅雄伟奇峻的赤壁江山图;接着塑造了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古代英雄周瑜的形象;最后直抒“人生如梦”的苍凉慨叹,以及“一尊还酹江月”的豪举,融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抒发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和谐意境,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放录音,师生齐背全词。)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仔细品味词作雄浑壮阔的意境。

  2、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词作中描绘赤壁景物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景散文,或者将刻画周瑜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人的记叙类短文。字数200以上。

  第二课时《定风波>

  一、复习、交流、检查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短文。(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即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而他却能以超人的旷达的胸襟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集中体现了苏轼“失之泰然”的大胸襟,大气魄。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2、朗读并试背诵全词,读出词的音乐节奏美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理解词意。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轻逸,洒脱,从这句就能看出作者的心情极好,又是雨中漫步树林,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显示出了作者期望缓步慢行的心态,仿佛不想迅速离开,又好像还有某种思念和想法在心头。“谁怕?”作者怕什么呢?从后句可以看出是怕雨水打湿了衣服,但是作者却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也就是有雨衣,“蓑”就是雨衣的意思,我有雨衣在身这一生又何怕这朦朦细雨呢?这一句好像是在说作者的身世,作者一生不得志,却从不气馁,大有“何怕浊烟迷人眼,我有正气存人间”之势!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句交代了作者喝过酒,有些微醉。而且交代了时间--春天,依我看好像是在一个春天的早上,早上的春风会比较冷,从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可以看出树上已经有叶子了,又是下雨,应是清明前后了。(这是我自己推断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初春会比较干旱,所以有“春水贵如油”一说,但是清明前后会雨量充沛,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句诗,而且清明前后的雨就是纷纷小雨。所以这首词描绘的时间应该是在清明前后的一个下着毛毛细雨的清晨。作者微醉却被夹着凉意的春风吹醒,发现太阳已经从山后升到山头斜照着欢迎他了。此处就是雨过天晴了。从这句“山头斜照却相迎”的“迎”字也可以理解出是在早晨。早晨都是太阳相迎,而黄昏则是日落相送。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句就不难理解了,“回首向来萧瑟处”说明作者已经走出了竹林,开始回家了。“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说这天气是正好了,细雨刚过太阳初生,正好赶路。但是这一句也暗示了作者将来的日子会比较平淡,道出了作者想实现自己理想却不得志的内层含义。

  4、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阅读探讨,深入探究。

  ⑴整体感知:

  上片:风雨中,我自踏雨吟啸,怡然自乐。写冒雨徐行的心境;

  下片:风雨后,蓦然回首,一片云淡风清。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⑵阅读思考:

  ①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②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③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但终其一生,词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质言之,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退隐,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所欲归之处,也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

  ④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⑤你认为上下片的重点句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关键句)

  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镇定从容,洒脱旷达。

  下片: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⑥如果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归。(超凡脱俗)

  ⑦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手法)

  一语双关:自然风雨--人生风雨

  以小见大:生活小事--人生哲理

  人生态度:旷达超脱

  五、再次有感情朗读全诗,体会诗人感情。

  六、归纳小结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苏轼自是有“兼济天下”的雄才大略,然而在政治生活中却屡屡受挫。是什么让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是什么让他依然能微笑面对生活?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之相比是不是微不足道?虽然隐居江湖并非他的本意,但是他能够勇敢的接受现实,并且乐观快乐的生活。这种旷达的胸襟足以让我们受用。(多媒体展示)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

  七、作业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心境也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可以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偕忘境界的能有几人?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是否还能做到洒脱,是否还可以且行且歌?学完苏轼的《定风波》你对人生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400字的心得体会。

  2、背诵《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两首》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了解词人柳永及其语言特色、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学会借景抒情的手法;学会从情感、格调上鉴赏同一题材的不同诗词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情感目标:理解抒情主人公的离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体会柳永词的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

  比较同一题材诗词作品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望海潮》

  一、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我们来学习宋词。词是在我国文学史上继唐诗之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种诗歌体裁。而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他们的作品兼顾了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作品《望海潮》和《雨霖铃》,来体会柳永词的语言特色及其创作风格。

  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样的迷人景色能令我们的古人发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词人柳永一起来学习他的《望海潮》,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

  二、词的有关知识:

  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三、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也称他为柳屯田。因其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途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其词多描绘城市生活的繁华,歌妓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柳永创作慢词独多,有《乐章集》传世。

  四、写作背景:

  历来认为,这首《望海潮》是作者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孙何是柳永的友人,当时驻节杭州。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为此,宋人谢驿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五、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听录音,注意词中生字的读音,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受?

  明确:①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②:“东南形胜”三句从地理条件、悠久历史来说的,“烟柳画桥”六句是从风景美丽和人口众多来说,“市列珠玑”三句是从人们生活的城市的商业发展来看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③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艳羡。对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奉承。

  2、课文分析。

  (1)先看词的题目。

  明确:词的题目是不同于诗的题目的,诗的题目一般概括的是诗的内容,词的题目则是词的格律。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违背;也因此,我们平时不叫写词,叫填词;词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阕”或“片”。望海潮这个词牌名就是柳永开创的,取自钱塘江潮天下奇观之意。

  (2)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结合文本分析词的上阕。

  明确:“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历史悠久着笔的。杭州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才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开头三句,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自“烟柳”一句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表现都市人烟稠密。“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绿树环抱,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怒涛”两句,写钱塘江潮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用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况,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极写杭州的繁华。市场上商品丰富,商业繁荣,市民家家户户罗绮盈箱。只抓住“珠玑”“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富裕反映出来。最后,再用“竟豪奢”,暗写杭州富民比夸争富,反映了杭州这个都市繁华和奢侈的一面。

  (3)上阕就杭州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刻画,再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那么,下阕围绕西湖,又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请结合本文来说说。

  明确:“重湖”三句写了西湖与众不同的美丽景色,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十里”,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如此美丽,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词人笔锋一转,从自然写到人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晚上,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声和采菱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说渔翁、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

  (4)结尾的几句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结尾处词人描写达官贵人到此游乐的场景,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煊赫气势。诗人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①问:最后两句是写给谁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词中“图将”是指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凤驰”指朝廷。这样一来,此句的意思就十分明显了。是说:希望长官把杭州美好的景色画出来,等日后升迁,去朝廷做官时,可以把它拿出来,献给朝廷,并夸示于同僚。这里其实暗含对长官日后飞黄腾达、不断高升的美好祝愿。它是作者纯粹的奉承之辞。

  ②这样的奉承之辞,有些评论家说,它是完全游离于主题之外的,跟本文无关,你认为呢?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不是游离于主题之外,而恰恰相反,它点明了全词的主题和写作目的。因为本身这首词就是作者路经杭州时,写给地方长官的投赠之作。作者想通过它获得长官的召见和赏识,那么必然会对长官进行奉承。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整首词的艺术性。对此,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5)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明确:《望海潮》是慢词,所以在艺术手法上与小令有所不同。本词重在用铺叙的手法,例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前面一句是总说,这几句是对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另外,这首词的语言、音律、词调也与词的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望海潮》是柳永首创的,词牌与词的内容以及地域性特点密切结合。上阕用“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有气势的语言,词句短小,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而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时,文字优美,词句变长,节奏平和舒缓,出现了“三秋桂子”这样干秋传诵的佳句,继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断地加以点染,美丽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旷神怡了。

  (6)总结。

  这首词着力描写了钱塘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

  第二课时《雨霖铃》

  一、导入新课:

  听了课件中的音乐,下面大家请看以下名句,请问它们共同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感情?由此可见,离愁别绪,已经成为文学永恒的话题。刚刚我们已经点出了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雨霖铃》,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体会诗人是如何将“离愁别绪”融进诗词当中的。

  二、点题:

  《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词牌名。(课文注释)取自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

  三、课文诵读: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本词的理解,带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请学生闭眼,认真听朗诵,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朗诵者的停顿及音调上的变化,从中感悟本词的感情,体会词的音韵、节奏之美。

  3。学生跟着朗诵一起诵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风格及作品的意境。

  四、课文赏析:

  本首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主要写离别时的情景,下阕主要写离别后的情景。

  上阕分析: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句话,一眼看去,就是一句写景的文字。就好比是一篇日记的开头,仅仅是为了交代时间、地点、天气状况,所以我们可以用一种平和的叙述语气来读这句话(师用“叙述语气”范读),这样来诵读好不好?说明理由。

  明确:这句话虽然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但是句中的每一处景色无不透露出“悲”“凉”的感觉,凄凉的寒蝉叫声,傍晚时的雨后长亭,这些凄凉的环境,触动作者的离情别绪,字字含情,情景交融。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的感觉,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侧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所以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学生自行体会这句词的感情,现场模拟情景)

  明确:前一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这里要读得泪眼朦胧,难以割舍,不忍放手。后一句是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话在上阕的结尾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放在此处有何作用?

  明确:邈远之景,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怅;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阕的离别情景,又是为下阙写别后情景作铺垫。

  下阕分析: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

  明确:伤离别。词作下阕一落笔就点明了全词的主题是“伤离别”。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有感情的人,都会因为离别而感觉到悲伤。所以南朝的江淹在《别赋》上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宋代的秦观在《调笑令》中说:“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这些诗句都在表达类似的感受:人生当中,什么最令人痛苦?那就是生离和死别。离别本来就是人生中最令人悲伤难过的事,更何况正处在冷落的清秋节呢!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比如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南宋吴文英在《唐多令》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而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怀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离别之事是非常悲苦的,清秋之气是特别凄凉的,而在这首《雨霖铃》中,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在一起,融合在一起,非常悲苦,再加上特别凄凉,这就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

  2、接下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之所以成为名句,就在于它没有一个字写情,而又没有一个字不写情。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吗?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杨柳,耳畔清风,天边残月!)句中“酒醒”二字很值得玩味。在上阕,词人已经写到“都门帐饮无绪”,既然是没有情绪,为什么还要喝呢?无非是借酒浇愁而已。(词人本指望一醉解千愁,却不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醒之后越发空茫茫愁绪更浓,这怎不令人潸然泪下呢?)第二句中的“杨柳”也是很有意味的事物。古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杨柳,并经常用折柳表示送别之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柳”与“留”读音相近,所以折柳可以表示“留恋”之意。你要出门了,要到遥远的地方去,我来为你送别,我不送你金银,也不送你珠宝,我就折一条青青杨柳枝送给你,表示我希望你能留下来。所以唐代李白在《劳劳亭》中说“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北宋贺铸在《更漏子》中说:“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而元代无名氏的《水仙子》中则说:“常记得离筵饮泣饯行时,折尽青青杨柳枝。”把杨柳枝都给折光了,可见留恋之情是多么深厚。这些都是借杨柳抒离情的例子。正因为有这种习俗的存在,所以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别绪。因而“杨柳岸”三个字明写眼前景,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韵味。词中的“晓风残月”也是最能触动人的感情的事物。秋日的风是凉的,秋天早晨的风更凉;月光是清冷的,残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的残月就显得特别凄凉。所以“晓风残月”给人一种特别浓重的凄清冷落之感。这样,作者就通过写景,很有韵味地点染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在这短短的两句词里,作者集中写了这么多最能触动离愁的物象,又写得那么鲜明那么生动。这,正是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根本原因。

  3、现在我们来看最后几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作者设想的别后孤苦无聊的生活情景。请问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

  明确:因为没有人陪伴,无论怎样的良辰好景,对词人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请大家注意,词人在这里只写到良辰好景,而没有写到平常时日。为什么呢?因为连良辰好景都形同虚设,那平常日子中的度日如年就可想而知了。在这里,词人想到,从此离去,将要一年之久,一年啊,365个日日夜夜,在这么漫长的日子里,再好的良辰,再妙的美景,没有知心人相伴也是形同虚设。就算有千种深情,万般爱意,又向谁去说呢?只有独对清风冷月,望空兴叹,为伊消得人憔悴了。这样,作者就在令人洒泪伤情的抒写中,结束了全词。

  五、整体感知:

  1、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明确:浓情厚意从低徊婉转、一唱三叹的旋律里汩汩而出,离愁别恨也从悱恻动人、缠绵哀怨的诗意里幽幽而泻。

  2、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伤心地告别。

  3、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首词就是在冷落清秋的景色中抒发词人人离别的伤感之情。

  4、本词有哪些意象词?这些意象词起到怎样的作用?

  明确:①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晚、杨柳、晓风、残月;②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5、本词的写作特色

  明确:

  (1)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情景相生。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抒情尽管真实,而情调未免凄怆;对现实尽管忧愤,而意志未免消沉,这是受时代局限的反映。

  (2)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上阕重点在记别,下阕重点在述怀,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作者善于运用铺叙手法在前后呼应对照中逐步深入。下阕想象部分与上阕的写实部分有一定内在联系。

  (3)白描的艺术手法:词作在表现离人分别时,通过离别场面的描写、铺叙,让读者深切感悟离情。

  六、总结:

  我们学完了柳永的两首词,从这两首词中,我们体会了诗人柳永婉约的创作风格,体会了词的特色。由此我们得知:词,声韵谐婉,意境优美,是我国抒情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建议大家多去品味词的意境美,增强自身对美的感悟。

《词两首》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

  2、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领袖人物 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

  2、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练哲理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例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

  4、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

  5、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他俩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难点

  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预热】

  (参见《优化探究》第37页“双基集萃”。)

  辨别字形,辨识词义,分析掌握词中特殊句式,积累名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三、诵读赏析、探究

  1、放录音。

  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反复诵读,理解词意

  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

  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

  3、再读“品语言,入意境”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

  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

  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

  ③“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读?

  【明确】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即可。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

  ②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

  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

  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

  (5)小结上阕。

  3、三读“展想象,塑形象”

  (1)“遥想”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遥想一直到“灰飞烟灭”。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下阕“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及赤壁之占的场面,仔细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

  【明确】请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更好,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及自己的理解去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实,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战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

  (4)“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

  【明确】“遥想”二字为领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满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羽扇纶巾”渐入平直,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满豪情与歌颂。

  4、四读“析主题,悟情感”(探究交流)

  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后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

  【明确】作者没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

  【明确】这两句与《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子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下阕又集中笔力刻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

  (3)最后几句应该怎么读?

  【明确】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充满感慨、缺憾、喟叹之情,但不可太过低沉悲伤。

  5、五读“评词作,知手法”

  (1)教师提供以下诗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豪放”的词风。

  ①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②苏辛,词中之狂。

  ③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④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

  (以上②③④则摘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营造出这种豪放、壮阔的意境的?

  【明确】先是描绘一幅雄伟奇峻的赤壁江山图;接着塑造了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古代英雄周瑜的形象;最后直抒“人生如梦”的苍凉慨叹,以及“一尊还酹江月”的豪举,融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抒发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和谐意境,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放录音,师生齐背全词。)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仔细品味词作雄浑壮阔的意境。

  2、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词作中描绘赤壁景物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景散文,或者将刻画周瑜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人的记叙类短文。字数200以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交流、检查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五、鉴赏分析,探究交流

  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词两首》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背诵这两首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法、对比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二、新课导入

  三、诵读感悟

  四、品读探究——赏析意象

  1、对比赏析《醉花阴》《声声慢》中的黄花意象。

  2、自读并比较《醉花阴》《声声慢》中愁绪的不同

  3、作者还通过那些意象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愁绪,请同学们再读两词,选出你喜欢的词句及意象,从深层赏析两词,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试用散文化的语言,加入适当的想象和联想,以“我”开头进行描述。

  五、课堂小结六、课后作业七、板书设计

  一、课前预习

  1、回顾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

  3、利用早读熟读成诵,初步感知这两首词。

  二、新课导入

  请大家欣赏歌曲《菊花台》,歌词中为什么说“菊花残,满地伤”?菊花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家可能对《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比较熟悉,铺满皇宫的菊花象征着宫廷军变的失败,生命的凋残消逝所以菊花在影片中象征①对已逝辉煌的伤感②对生命凋残的悲悼。“花”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人有以花喻女子美貌的习惯,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等等,黄花也无例外地成为这一习惯借用的对象,菊花就是黄花,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是一位善用“黄花”表达情思的人,《菊花台》中的菊花意象就是对古诗词中黄花意象的继承。

  李清照在一个秋雨点点滴滴的黄昏,看着满地堆积残损的黄花正伤怀,听着急风细雨吹打梧桐的哀乐,又想起那声声凄厉的雁鸣,不觉悲从中来,百感交集,写出了饱含苦涩愁情的词作《声声慢》,而在《醉花阴》中她写黄花则是一句肝肠寸断的“人比黄花瘦”,同样的黄花词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清照词两首》,从黄花入手,感悟一般黄花别样情。

  三、诵读感悟首先请同学们听名家诵读,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读音和断句,请大家自由诵读,我们齐读一遍,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般黄花别样愁?

  四、品读探究——赏析意象

  1、首先请两位学生分别朗诵两词,然后全班一起探究

  问题一:对比赏析《醉花阴》《声声慢》中的黄花意象。(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全班自由讨论)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然后教师用PPT展示李清照生平资料,再补充明确:

  李清照的生平:

  1、父李格非工于词章,苏轼门生,又在朝中为官,官职不低;母亲是状元的孙女,名门闺秀,知书达理,善文学。所以少女时期的她衣食丰厚,无虑无忧;

  2、十八岁嫁给赵明诚,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至右丞相;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故此时新婚燕尔的她嫁得才俊,缠绵婉柔;

  3、不久,丈夫就因为求学、为官等原因长时间在外,李清照饱尝甜蜜的相思之苦,此时和丈夫感情很深厚、新婚长别的李清照觉得夫觅封侯,相思成愁;

  4、公元1127年,金破汴京,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四十多岁的她无奈经历了金强宋弱,避乱江南;

  5、李清照在南渡初期,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了有名的《夏日绝句》,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后赵明诚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此时她满腹才情、一腔报国热血却不得不经历夫去国破,凄寂晚年;

  6、丈夫死后李清照孤身流离在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过残年。大约在1151年到1156年间,李清照孤伶地离开人世,所以人们评价婉约词宗,一生多舛。

  重点赏析“瘦”“憔悴”“堪摘”《醉花阴》中的黄花--------“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漫长的白日里,作者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作者的.顾影自怜,黄花外形上的淡雅、清秀和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词人借黄花反衬因思念而花容失色的自己,作者巧妙地用形象的“瘦”表达抽象的“愁”。《声声慢》中的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写于晚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1)作者借残损凋零的黄花喻指漂泊残老的自己和风雨飘摇的国家,“堪摘”暗指人老珠黄无人怜惜,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一直是伉俪情深,夫妻恩爱,志趣相投,经常一起踏雪寻梅,品诗论画,观赏美景,可是现在呢?作者想起昔日看到美好的黄花,夫妇总是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自己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而此刻自己却是形影相吊,恓惶茕孑,无心赏花,亡人已远,音容犹在,事过境迁,情何以堪?

  (2)作者经历了北宋到南宋的历史巨变,目睹了国破山河碎,饱尝了时代苦难,再加上作者的士大夫情怀,作者才如此伤感。作者借残损的黄花伤己、伤时、伤国。

  2、自读并比较《醉花阴》《声声慢》中愁绪的不同《醉花阴》中是相思闲愁,是浪漫的愁、是怀着期盼与等待的美丽的愁;

  《声声慢》中是家国悲愁,饱含着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颠沛之苦,是绝望的、压抑的、难以诉说的愁。

  总结:从黄花意象背后,我们读出了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和主人公愁苦的情状,体会到了诗句意象背后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里第一个象和景指诗词意象浅层的形象,第二个象和景指诗词意象深层的情感和思想。我们赏析诗词,一定要读出它的深层内涵。比如孟浩然的《春晓》表面似乎只描写了诗人春日酣眠醒后发现落红遍地的情景,“花落知多少”深层则暗含着惜春、惜时的思想感情。

  3、作者还通过那些意象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愁绪,请同学们再读两词,选出你喜欢的词句及意象,从深层赏析两词,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试用散文化的语言,加入适当的想象和联想,以“我”开头进行描述。

  明确:我最喜欢《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形单影只,只有残损的黄花在这清冷的秋风中与我相伴,我苦苦寻找,寻找我逝去的青春,寻找我魂牵梦萦的丈夫,寻找我失去的藏书和金石,寻找我们曾有过的幸福生活。可眼前却四壁空空,冷冷清清淡淡,孤苦伶仃的我,内心涌起万千愁思和悲痛。作者从动作、环境、心理对愁苦的情状进行了层层深入的描摹,为全诗奠定了凄惨悲凉的基调。

  五、课堂小结通过对比赏析,我们体会到作者早年的“愁”是相思闲愁;晚年的“愁”则是在历经国破家亡夫丧后的悲愁。真是“一般黄花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由此可见,鉴赏古诗词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赏析意象,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把握情感主旨。请同学们化身为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让我们在吟咏背诵中结束对本课的学习。

  六、课后作业

  1.你对本课还有别的疑问和理解吗?请写成小论文,如果没有请任选一首词改写成散文。

  2.积累有关黄花、梧桐、黄昏、酒、雨等意象的诗句,体味这些意象在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词两首》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

  2、理解所学词的创作的主题内容。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4、学会鉴赏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和主题。

  教学方法:阅读与感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现在山东人。父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曾受知于苏轼,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也善知文书。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修养,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建中靖国元年,18岁,与礼部侍郎赵廷之子赵明诚结婚。明诚21岁,在太学当学生,喜好收畜前代的石刻。婚后不久赵廷之升任尚书右丞,极力打击旧党,李格非在党籍中被罢官,他对赵廷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

  约在崇宁二年,赵明诚出仕。夫妇志同道合,致力搜寻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器物,赵廷之死后,赵氏兄弟失官,赵明诚屏举乡里10多年,更加努力访求古碑,文物。后又重新出仕,这一时期开始他们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同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之,北宋亡。高宗即位,赵明诚起知建康府,这时北方大乱,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携带小部分的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

  后期:建炎二年,李清照怀着国破家亡之痛难逃到建康。次年赵明诚驻家池阳,只身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李清照赶到的时候赵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她怀着极大的痛苦敛葬丈夫,这时金兵又南侵,李清照派人将书册,金石送往洪州,准备去哪里投奔赵明诚的妹丈以避乱。但洪州失陷,大部分的文物在战乱中丢失。最后,在绍兴二年,从越州移居杭州,这一年冬天,金人南犯,她又自临安避乱金华,次年返回临安。晚年,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和关心国家大事。

  2、创作:前期,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如《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后期:多描写伤时感乱,怀乡忆旧,如《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念奴娇》。

  3、词风:其词善用白描,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意蕴和谐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她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对后世影响很大。诗有《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散文代表作《金石录后序》,有文艺评论《词论》,后人辑录《漱玉词》。

  一、导入:同学们,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但其作者基本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女性来表情达意,总是隔了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一位重要的女词人,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就是要说自己的话。这是一个大胆的突破。那么,我们今天走进词中,体会词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情感。

  二、整体感悟

  醉花阴

  一、同学们多读,具体感受词人的情感,然后概括出来,大家一起来品味。

  教师明确:感情基调是忧郁,孤寂。这首词是此人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达的是重阳佳节独守闺房的,思念丈夫的寂寞和孤寂的愁绪。

  二、引导:同学们从哪些句子或字词中获得的信息呢?

  赏析:例如:1、词的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笼罩了词人的心头。“愁永昼”-------天为什么不黑呢?这都是因为心情的烦躁和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过的漫长。愁什么呢?愁亲人久别,不知一切安好,愁不知何日是归期,自己何时才能结束这孤苦伶仃、独守空房的日子。我们不难想象词人的形象。

  2、如“佳节又重阳”的“又”字,它有“再”的意思,本来一年一度的的重阳佳节都是全家人团聚,一起登高,赏菊的好日子,但在孤独的词人看来,这个重阳节无疑再一次的勾起了自己对远在他乡丈夫的思念,一个“又”字包含了词人无尽的伤感和惆怅之情。

  3、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本来赏菊喝酒是极为愉悦之事,可是在这样的情景下,这酒就成了消愁之酒,把酒消愁愁更愁,如何能消的了呢?

  4、这绵长的思念,词人会如何呢?到底这思念有多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全词的高潮,愁思本是看不到的,摸不着的,以帘外之花与帘内之人相比拟,境况相类,形神相似,创镜极美。同时作者用黄花的凋落,比喻女子容颜的老去,这都要归属于那绵绵无期的相思。看时写花,写人,却写的是佳节勾起来的独守闺房、思念丈夫的寂寞和愁绪。

  5、如下片,不着一个“菊”字,却整片在写菊花。菊花的艺术形象:孤傲,高洁,品性高远,超拔脱俗,以黄花自比。

《词两首》教案1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赏析辛弃疾的两首词作,进而感受体会豪放诗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两首辛词的意象选择、意境营造、手法使用、情感表达等特点,感受豪放词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鉴赏诗词的浓厚兴趣,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修养。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作品中情景交融、借古抒怀、运用典故等手法,体会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豪放派作品“豪放”特点的具体体现。

  【学法提示】

  1、查阅相关资料,结合知识链接,了解辛弃疾生平、作品及其风格;

  2、请同学们运用“阅读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反复诵读,分析词作借景抒情、借古抒怀、善于用典的手法,自主完成词作的知识建构体系;

  3、通过比较鉴别,体会豪放词作的特点,感受诗词风格的多变性。

  一.导入:(创设情境)(2分钟)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他,行伍出身,以武起事,22岁率义军抗金,怒闯金营,只身擒贼,带大军回归南宋,一展沙场赫赫英姿;

  他,智略超群,以文成名,45年思北伐报国,深谋远虑,美芹十论,洒满腔爱国热血,徒留文坛千年叹息。

  他,就是“烈日秋霜、忠肝义胆”的南宋词人辛弃疾。这个文武双全、剑客豪侠一般的人物,用自己手中的刀剑书写了一部抗金的不朽传奇。但南归之后,流年如水,壮志成灰,他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和遗憾的叹息。

  二.引入:(回归问题)(3分钟)

  这是郭沫若评辛弃疾的对联,请谈谈这一副对联写出了辛弃疾哪些方面的特点。

  “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典故:“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辛弃疾曾向朝廷呈现“美芹十献”。

  “黍离”——对国家残破,昔盛今衰,今不如昔的哀叹。

  上联——谈写作风格(豪放)下联——写内心情感(胸怀天下国计民生,收复故土壮心不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他将自己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永远留存在历史里,也将“豪放”二字镌刻在了自己的诗词中。

  三.下面我们就来解读辛词,分析辛词“豪放”的风格具体在词中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

  “初悟豪放”(小组拓展、归纳展示)

  (围绕“写景、叙事、记人、用典、抒情”四要素,讨论后展讲两首辛词的知识建构体系)

  拓展学习六字诀:“纳、练、思、展、问、演”(注意课堂氛围)(8—10分钟)

  学生活动:展讲知识结构清单,描述画面,谈读词感受,寻找词作中有代表性的词语。

  小组互评发言,表现优秀者加分。

  呈现教师建构模型

  参考答案:《水龙吟》

  1、写景:找出文本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空间——辽阔时间——久远)

  天、水、山、落日、高楼、鸿雁——楚天、清秋、无际、遥远

  2、叙事:如何理解词作中作者的奇怪举动?

  看了吴钩:以物喻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拍遍栏杆:发泄胸中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抑郁苦闷之气。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没有人是他的知已。愁之深,愁之大。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3、用典:以古比今、议古论今

  季鹰归未(休说):既写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又表明了自己不会像张季鹰那样置国事于不顾而隐居的责任感。

  求田问舍(羞见):作者一生以功业自诩,忧国伤时,表明自已矢志恢复山河的雄才大略。

  树犹如此:光阴虚度,恢复无期。国事依旧不可收拾,自己的夙愿依旧不能实现的感慨。

  4、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

  希望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抱负无法实现的失意和感慨;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以及词人诚挚的爱国情怀。

  作者写景、叙事从何处着眼?(宏大、久远)体现了怎样的特点?——豪放

  四.讨论:同样登临观景,下面几位作者的情怀各有什么不同?风格有何不同?区分依据是什么?

  “再悟豪放”(拓展训练、合作评价)(10分钟)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煜《相见欢》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温庭筠《梦江南》

  梳洗罢,独依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着眼点:空间——辽阔时间——悠远

  教师引入:豪放与婉约有着不同的情怀。豪放的视野更加宽广深远,极目千里,大气磅礴;婉约的视野显得较为窄小,着眼于眼前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豪放的人大多有一种英雄情结,有远大抱负,胸怀天下;婉约的人多数冲淡平和,委婉含蓄,安于生活。婉约之人纵使观察到了生活中的大江大河,往往也会将它化为心底的柔情一波。

  五.深化:“豪放”风格有哪些不同于“婉约”风格的特点?(共性问题,规范指导)(10分钟)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豪放”的特点:

  意象选择:景物——名胜古迹、高山大川事物——金戈铁马、战场风云

  人物——英雄豪杰、历史人物(博大)

  意境营造:深远宏阔,高亢雄浑,纵横开阖,气象峥嵘,慷慨磊落。(豪迈)

  题材范围:国家大计、民族兴衰、人民疾苦、怀古咏史、个人抱负等皆可。

  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语言特点:精确、跳荡、质朴、洒脱、节奏急促。(大气)

  表达技巧:大笔勾勒,朴实明快,熔写景、抒情、议论为一炉,结构上跳跃动荡、纵横潇洒,形成一种开阔健朗的艺术境界,格调清超豪迈。(自由)

  情感抒发:豪爽旷达、酣畅淋漓、直抒胸臆、思想深邃、情趣高雅。

  学生活动:课前抄写的词作属于什么类型?判断标准是什么?

  六.归纳汇总:(意义提升、体验成功)(5分钟)

  清朝评论家沈去矜说:“词不在大小浅深,贵于移情,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惝恍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

  凡事过犹不及,必须守持其度。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所以,豪放与婉约,只有风格不同,没有高下的区别。豪放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胸襟气度。豪放之妙,存乎一心:意之所至,天地亦能为之小,介子方能容须弥;气之所至,纵贯岁月跨长河,古今亦可成须臾。豪放者气度超拔,胸藏雄兵百万,天下之事尽归我之掌握;豪放者不受羁束,脑中包罗万象,自然万物皆可出笔端……

  豪放成就豁达的性格,豪放铸成壮丽的人生。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历史变革的关键时期,时代的浪涛呼唤更多的弄潮儿。希望我们同学在生活中能多一点豪放,少一些忸怩;在写作中多一点阳刚,少一点柔媚。

  豪则天地无限宽,放则人生自在行!

  七.课后延伸:同是军旅题材的作品,品读苏轼《江城子》与岳飞《满江红》,从诗词的意象选择、意境营造、语言和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等角度,分析它们与辛弃疾《破阵子》的异同之处。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陈奇

《词两首》教案13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词》教案】相关文章: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02-15

《识字学词》教案08-27

识字学词的教案02-25

《柳永词》的优秀教案05-16

凉州词王之涣教案08-26

识字学词教案09-18

反义词教案11-02

词二首教案02-20

中班语言颠倒词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