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品德教案

小学品德教案

时间:2024-03-20 22:50:07 芊喜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品德教案(通用1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品德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品德教案(通用16篇)

  小学品德教案 1

  一、教材分析

  《当好小主人》是浙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的内容。本课由“打电话”“客人来了”和“不同的待客方式”三部分组成。“小剧场”设置的目的是让教师先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表演,从而在游戏中掌握接听电话应有的礼貌。“客人来了”先展示了儿童在有客人到家来时的不同表现,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招待客人才是有礼貌的行为。“客人来了我欢迎”是对礼貌待课行为的。而“不同的待客方式”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了解不同的待客方式后,学会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习惯。

  二、设计理念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当好小主人》这一课的内容集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为一体。这节综合活动课,我打破单一、呆板、严肃的课堂模式,努力创造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快乐,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掌握接听电话的礼仪,知道三个常用电话的用途。

  2、能友好地接待客人,知道接待客人时应有的礼貌,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

  3、了解其他民族的待客方式,知道要尊重他人的习俗。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个常用电话,知道接听电话和待客的方式、礼仪。

  教学难点:能

  五、教学方法

  制订了主体教学目标,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后,关键问题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来达成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和大纲要求,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预设的基本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活动式、合作探究等等。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各种活动,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并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六、学习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方面来培养学生创新和辨别能力,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具体指导。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激趣导入,情境表演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一幅电话机的图片,让学生在这一样平常总能见到的事物中激发兴趣,引出打电话。接着就根据低年级学生好表演的天性创设了三个情境,让学生进行打电话的表演。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我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活动中的感受、体验、领悟,让其获得多元发展的机会。在学生表演完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论,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表演、评论中体会打电话时所因注意的方面,从而了解接、打电话的技巧与礼仪。

  认识三个急救电话的用途

  110119120是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首先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常识来说说自己对这三个电话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进行,让他们充分地知道它们的用途,并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出示他们感兴趣儿歌进行朗读,以巩固认知。

  判断评析,懂得接待客人的礼貌

  首先我又创设了一个情境,以电话的铃声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铃声响起,请位学生接起电话,接完电话后,学生知道了原来是老师要来自己家里。老师到家就是客人了,于是引出了怎样接待客人。首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接着在进行归纳,让学生懂得待客要注意的礼貌。先开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初步了解了待客礼仪后就再一次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地位,出示“客人来了”后的几幅图片,让学生来评析,说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品德与生活》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倡导动态的、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不再是监督,控制学生活动的人,是学生可信赖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这节课我打破学科界限,以全身心活动为载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情节,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多向互动贯穿课的始终。

  了解各种不同的待课之道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在这一部分,学生由于年龄小,大多都不了解,主要是通过老师的介绍进行,结合教科书中的插图,让学生了解白族、蒙古族、藏族的待客方式,引导学生要懂得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最后得出结论,进行教育:虽然各国、各民族的待客方式不同,但热情待客的心是相同的。礼貌待客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

  总之,本课的教学思路以新课标为指导,巧妙地把运用多媒体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体验,到生活中实践,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小学品德教案 2

  活动目标

  1、回顾一年来自己的变化,能较为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

  2、感受自己和同伴的成长,并为此而感到高兴。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对比发现

  出示一位儿童从出生到现在的一组照片,请儿童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

  二、结合自身情况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自己长大了

  让儿童从身高、体重、以前的衣服、鞋子等方面,采用具体的数字、资料展示、口头述说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使儿童具体、形象地感知到自己身体在不停地生长。

  三、感受自己其他方面的变化

  从各方面引导儿童,帮助他们理解“长大”的涵义。

  四、分组进行成长资料展示

  1、儿童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进步。

  2、学习欣赏别人,祝贺别人的进步。

  五、建立班级成长树

  把自制的“朋友进步卡”贴到班级成长树上。

  小学品德教案 3

  一、复习:如何保护鼻子和牙齿?

  老师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官科的保护;这节课,我们再来讲讲内部器官的保护。(出示课题)

  二、骨骼的'保护。

  (1)为什么要保护骨骼?

  A骨骼的作用:骨骼是身体的支撑,像盖房子的墙与柱子;

  B重要性:医学上讲人体有两大痛:骨痛和神经痛。骨折,使人走不了路,干不成活,生活不能自理。

  (2)如何保护骨骼?

  A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B老师讲: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保护好脊柱);

  C我们还要多喝牛奶。(补钙,多晒太阳);

  D注意安全,不乱闯红灯。(防止骨折)

  (3)看书复习骨骼的保护。(书上P8页内容)

  三、肠胃的保护。

  (1)为什么要保护肠胃?

  A肠胃的作用:听《种子的旅行》故事及《食物的旅行》书上P11页内容;

  B重要性:肠胃的消化作用。

  (2)请学生讲该如何保护肠胃。

  A吃饭不要吃多,导致积食;

  B冷热搭配;

  C坚持吃早餐,预防胆结石。

  (3)做选择游戏:胃喜欢谁?(书上P9页内容)

  (4)现场发头饰表演《食物的旅行》。

  四、我们不仅认识了我们自己的身体,还懂得了怎样保护它,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付出行动,说到做到,争取做一个学习好,身体棒的有用人才。

  小学品德教案 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并进一步达到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的。

  2、通过学习制作学校的平面图,应使学生不仅学会实地辨别方向,而且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将学校的设施正确地画在地图上。

  教学准备

  几个指南针、与学生人数相同的白纸、

  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体验活动,学会了实地辨别方向,今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学校画一张地图——学校平面图。但是怎样画呢?”

  2、学生阅读书中书中提示的画图的四个步骤

  3、初步理解画学校平面图的四个步骤。

  A定方向

  B选中心

  C按方向画内容

  D填色

  4、校园实地观察确认。带好纸、笔和指南针。先确立方向,再选定中心。

  5、讨论:教师提问:“学校的'北面都有哪些设施?应该把它们画在纸的什么地方?”由此确定其他方向的位置。

  6、在学生绘制平面图时,教师要适当进行指导。

  7、全班交流、欣赏彼此的作品。

  小学品德教案 5

  教学目标:

  ⒈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⒉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⒊能够借助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联系、民展地认识一个国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难点: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第一课时

  活动一:快乐的节日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搜集一些有关世界各地节日的图片、节日饰品,了解各地节日的'时间和意义,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传说、习俗和庆祝活动,看看从节日中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文化现象。

  ⒈让学生谈一谈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

  (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⒉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西方节日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⒊汇报:圣诞节在西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⒋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就像过春节一样。

  第二课时

  活动二:礼仪中的世界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待客方式、礼尚往来等,同时知道其中的一些礼仪习俗。

  ⒈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不同国家人拉在相互赠礼物时有哪些礼仪习惯。

  ⒉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的见面礼仪情景。

  (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国外见面礼仪的方式)

  ⒊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的想法?

  ⒋汇报

  ⒌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这都是祖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⒍在中餐、西餐他们的饮食礼仪是怎样的。

  ⒎请阅读P107页材料,馈赠礼品时我们要“入乡随俗”吗?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世界中的礼仪有更深的了解)

  ⒏: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不断的了解国外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俗和礼仪,想互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

  作业设计:

  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节日习俗有着很大的不同,你能说说它们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

  板书设计世界的节日

  各国的礼仪及习俗

  小学品德教案 6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

  2、知道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小岗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并能够用简单的话说明原因。

  教学准备:

  这一部分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课前要作充分的准备,对这部分史实资料有比较全面的把握。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常能听到大人们说起改革开放,而究竟改革开放始于哪一年,始于什么地方,很多学生未必说得上来。教师可以用反问的形式激起学生对于想要了解改革开放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看教科书第58页上按满手印的契约书,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与交流。带领学生逐段阅读教科书第58页~59页的`课文。阅读时要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

  (1)在没有实行改革之前的小岗村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2)在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小岗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给小岗村带来了变化?

  3、教师。

  小学品德教案 7

  教学目标:

  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2、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重点:

  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2、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难点:

  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自己的出生证和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儿童用品等。

  2、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童年趣事。

  教学过程:

  1、导入。

  (1)、板书课题。

  (2)、请学生读教材第2~4页乐乐、虎子和文文的话。

  (3)、让学生欣赏教材第2~6页,并发表意见。

  2、小组调查。

  (1)、开展有趣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2)、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得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得最多。

  3、故事会。按照座位排列,就近的几个同学组成小组,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选一件自己最有趣的幼儿趣事讲听。并展示自己幼儿时的物品。

  4、全班讨论。请学生读教材第5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我长大了”的含义。

  5、教师。

  小学品德教案 8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食物链知识。

  2.初步了解物种灭绝的事实。

  3.理解自然界不同事物之间普遍的相互依赖关系。

  4.思考并且形成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态度。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18~120页。

  教学准备

  1.在课前,可以请全班或部分学生找一找有关动植物灭绝的资料(也包括本地区现在已经消失或濒危的动植物)。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动植物灭绝的资料。

  3.教师应当联系本地区实际,找一找在本地区已经消失或者已经濒危的物种资料,并且了解导致其消失的原因。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朗读教科书第50页的课文,然后说明:课文中提到的同学们的感觉可能与大家相同,我自己也有相同的感觉,也很欣赏同学们的报告。“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50页的课文,然后通过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还有哪些生命比人类在地球出现得更早?怎样才算是“与其他生命友好相处“?为什么说”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就是爱护人类自己“?(人类生存离不开良好的环境)

  3.小组讨论。教师朗读教科书第50页下方的“令人深思的数学”,并请学生结合第51页几个学生的疑问和感想。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请学生教科书的内容,以及自己在课前所搜集到的资料、教师的有关资料等,交流有关动植物灭绝的情况。教师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两种向全班介绍,在介绍时要说明该物种灭绝的原因。并且鼓励以小组合作形式向全班介绍,如有人介绍该物种特点,有人说明其灭绝原因,同时,还有人模拟等。

  教师要提醒学生,也许有些动植物在全世界还没有彻底灭绝,但已经逐渐减少,会走到这样的地步?可以在全班介绍这样的动植物。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视,适当协调各小组所选择的物种,尽量避免重复。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轮流向全班介绍。教师也可以向全班做介绍,特别是有生态意识,使他们感受到这个问题离自己并不遥远。

  教师对各个小组的介绍进行,并特别赞扬那些能够清楚说明物种灭绝原因的或者能够选择本地区实例的小组。

  5.全班讨论。全班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应特别引导学生思考:随着物种的消失和灭绝,会出现审美的情况?人类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我们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6.教师简单本课内容,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目前,多种科普读物中都有关于动植物灭绝的介绍,教师可以实现准备一些。特别是在学生家庭藏书可能有限的.地区,更应当在此方面多花洗些时间。本课题资料库中的一些内容可供教师。

  2.学生介绍的物种中,有的物种灭绝的原因可能与人类活动无关,比如恐龙。教师应当允许这样的内容出现,只要指出或者说明其真正原因即可。

  3.有关“怎样与其他生命友好相处”的讨论是开放式的,事实上,至今科学家和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都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承认多种不同的意见都有其合理性。比如,学生可能会涉及人类要活下去,有时必须以其他生命作为代价——像作为食物,或者当其他生命危及自身安全时。但教师要把握住并且让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是保持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停止或者减少生物灭绝。

  家庭作业

  1.布置学生写一感想。

  2.预习教科书第51页有关生物链的内容。

  建议

  1.对学生的小组介绍进行。

  2.对学生所写的感想给予书面等级,并选择优秀的后面的课上向全班介绍。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及课程

  1.导入。从家庭作业1中选择优秀者,由教学或者学生朗读。

  2.阅读与探究。教师提问学生:“有没有听说过食物链?什么教做食物链?”

  3.自由辩论。

  4.教师本课内容,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在食物链的讨论中要让学生充分的思考,除了教科书上展示的食物链以外,自然界还存在多种多样的食物链,它们彼此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联系。

  2.强调每一个物种都在特定的食物链中占有特

  的地位,因此每个物种的消失都不是这个物种本身的事情,必然会队与他在一个食物中的其他物种产生影响。

  3.在讨论害虫、益虫、害鸟、益鸟时,可以举例子,例如,20世纪50年代,人们为了粮食增产,消灭吃粮食的麻雀,结果大批果树减产——缺少了麻雀的捕食,虫害大增。

  家庭作业

  如果探究和辨论的时间较长,可以将教科书上“藏羚羊的守护神”的阅读活动作为家庭作业。

  建议

  观察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并做记录。

  小学品德教案 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体验和喜爱之情。

  2、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功感,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注意安全。

  活动过程

  一、春天作品展

  1、启发儿童收集、整理春天的图片及动植物的观察记录,并在教室的墙面上布置“我和春天”作品展。

  2、儿童制作春天的花、树和蝴蝶等。

  3、引导儿童互相交流和欣赏春天的作品,感受春天的气息,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装扮春姑娘

  启发儿童用画笔绘或用彩纸、植物、废旧物品等做成各种春天的景象,来为春姑娘打扮、装饰。

  三、春季游戏坊

  引导儿童分组负责在教师里布置各种游戏角,开展各种与春天有关的游戏。

  四、春天化装舞会

  引导儿童利用假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化装,开一个有趣的纯日舞会。

  五、春天说唱会

  儿童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有关春天的说唱游戏。

  六、春天小剧场

  1、学习春天的.儿歌。

  2、学习用动作模拟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3、用肢体语言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

  七、春季保健箱

  儿童通过讨论、调查等多种途径了解春天常见的疾病及其原因以及预防的方法。

  小学品德教案 10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加深对各种地貌的认识。

  3、通过对祖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貌,感受祖国的博大。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和过程: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地貌,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些地貌的名称和它们所具有的特点。(展示相应地貌的图片要求学生做出简单的判断。)

  二、导入。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地貌,这些地貌用地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就是这个样子。(有条件的话,展示实物地形图;若没有,则可通过幻灯片展示地形图。)

  三、学习地形图。

  这个凹凸不平,色彩缤纷的地图就是地形图了。

  地形图有什么用呢(学生举手发言。)对了,地形图能够帮我们清楚了了解一个地方的地貌。那怎样来判断一个地方到底是什么地貌怎样来阅读地形图呢

  学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四、了解不同地貌里生活的人的不同生活习惯,以及这些生活习惯与当地地貌的关系。

  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地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然后以小组的名义发言。

  五、教师。

  小学品德教案 11

  目标:

  1.了解按时起居、按时上学的意义。

  2.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3.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为什么要按时起居、按时上学,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一猜

  猜谜语,让学生从谜语中感知钟表的作用。

  一座小小机器房,不分日夜工作忙。

  态度认真又负责,时间观念比人强。

  二、假如我是“钟姐姐”

  (一)欣赏童话剧《钟姐姐笑了》

  1.早晨明明睡觉,太阳公公站到了窗外,钟姐姐飞到他跟前唱起了歌儿……

  2.吃早饭时,背景:窗外可以看见有的小孩背书包走,钟姐姐对明明说……

  3.上学路上,树上小鸟在叫,钟姐姐对他说……

  4.课堂上业,钟姐姐趴在他耳边悄悄的说……

  5.晚上,明明在看电视,时钟指到8:30分,钟姐姐对明明说……

  (二)分小组讨论,如果我是“钟姐姐”我会对明明说些什么?

  (三)每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自己小组的意见,并表演,要说明为什么“钟姐姐”会这样说?明明该怎样做?这样有什么好处?

  三、评议哪组同学表演的好

  第二课时

  一、说说按时作息的`好处

  二、看第40页的图

  (一)给图上的小女孩起个名字,说说他做的怎样

  (小组讨论,说说她这样做,上学会怎样?上课会怎样?经常这样下去会怎样?)

  (二)小组讨论

  (三)学生表演

  三、自己做的怎样

  在小组内说说:

  自己能否按时作息,在哪一方面做的好。

  四、读儿歌

  闹钟把我叫,天天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上学不迟到。

  晚上早上床,休息睡好觉。

  守时不拖延,作息习惯好。

  五、课后作业

  填第41页表格,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按时作息。

  六、课后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表演,使同学们在讨论探究中懂得了按时作息的重要意义。通过填表格让学生检查和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按时作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小学品德教案 12

  1、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课时:一个课时.

  一、教学活动与过程:

  1、导入.

  展示一些各个时期的生活用品,让学生辨认,这是哪个时候人们使用的.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

  2、了解家乡人生活中"住"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比书本上两个不同年代的`房子,了解父辈和我们这一辈的生活的变化,体会出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这一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能过准确地说出过去和现在的不同之处.

  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

  3、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说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

  4、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衣"的变化.

  5、阅读书本的内容,说说家乡人"衣"的变化.

  6、了解家乡人生活中"食"的变化.

  7、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举早餐为例,说说我们现在在食物方面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同学这部分的内容,加强学生运用对比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小结.

  1、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身边发生着这么多好的变化呢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给以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小学品德教案 13

  教学目标:

  1、丰富对学校周围地区的认识。

  2、通过各种调查结果,锻炼和提高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3、体验合作的力量和乐趣

  教学准备

  1、拟定汇报的`步骤,并告知各个小组的汇报员。

  2、提醒各个小组的汇报员按照汇报的步骤,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3、为学生画草图准备一些纸张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书中44页的;谈谈几天来分工合作,进行调查,有些什么感想;交流调查的结果。

  2、小组发表。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调查所得。汇报工作由汇报员完成,小组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3、调查记录。教师肯定各小组的调查,再次强调调查结果对完成学校地图的重要性。请学生看书45~46页,学习怎样自己的记录。还可查过女士绘出草图。

  4、教师小节。

  5、布置作业:完成书47页的“我们的记录”,请家长看“我们的记录”,并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

  小学品德教案 14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我是小导游。

  小学品德教案 1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过程。

  2、能例举父母对自己的种种关爱,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

  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故事看脚印,体验长大

  1、师: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家,让我们看看小动物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它们的。(看电影片段)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游戏“猜猜我是谁”

  出示某学生三张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包括从小到大的脚印),让学生猜。

  师:你们看,这一行行脚印有什么变化?这一行行渐渐变大的脚印,就是我们成长的脚印。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1课,成长的脚印。

  说明:通过观看电影片段及一双由小到大的脚印,使原本静止不动的画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活动二、收集资料,体验长大

  1、师:脚印变大说明我们长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们还发生了许许多多变化,有的是看得见的,有得是看不见的,那还有哪些变化能证明我们在长大。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说明:课前让学生寻找、发现自己从小到大的变化,把教学内容回归生活,倡导自主探索、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在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为学生创设自己的舞台。

  活动三、体会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

  1、师:从小到大在我们身上发生了许多事情,有些也许你已经不记得了,有些可能模糊记得一些片段。小朋友,你们瞧,这是什么?对呀,是一片树林。树林里种着一棵棵的成长树,每一棵成长树就代表着一个小朋友的'成长经历。看,这儿有一棵成长树特别漂亮,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为小朋友的成长经历。

  2、小朋友听后谈谈感想

  3、师:小朋友能健康地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的养育

  出示儿歌:小小脚丫,天天长大,是谁养育,爸爸妈妈。

  4、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颗爱心,是长辈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有了他们的关爱,我们才能如此健康的长大。

  看看书中插图,说说图意

  5、结合自身,说说你家人对你的关爱(找好伙伴说一说)

  6、出示儿歌:教我走路,教我说话,使我聪明,使我挺拔。

  7、学生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

  8、出示儿歌:我对爸妈说心里话:

  你们的爱我会报答。

  说明:通过媒体效果让学生体验自己成长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我长大了;并从结合自身,说说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中,体验到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正做到突破重点,全面渗透。

  活动四、诵读儿歌,加深体验

  1、齐读儿歌

  2、全班齐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3、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养育。我们要永远感谢他们。

  说明:最后通过诵读儿歌,齐唱歌曲,使全体学生在情感上有进一步的升华。

  小学品德教案 16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飞速发展的事实。

  2.知道我国的家电产品从依赖进口到大量出口,产品遍布世界市场的变化。

  3.调查了解我国著名的农民产品生产基地。

  4.培养和树立对中国制造的“国货”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

  1.教师在课前应对中国工业产品出口情况有大致的了解。

  2.准备一张中国地图,小卡片和胶带若干。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从以往学习过的'改革开放的成绩就和现代工业产品的诞生切入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图》。

  2.识图探究。学生带着问题识图:

  (1)我们原有的工业基地有哪几个?说出它们所在的行政区名称。

  (2)新建成的工业基地有哪几个?说出它们所在的行政区名称。

  (3)说说辽中南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出?

  3、小结,引出课题“中国制造”。“我们有这么多的工业基地,生产出的工业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人民的需要,还远销国外市场呢,以前许多到国外旅游的中国人回国是都会给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购买几样外国制造的洋玩意作为礼物,可是近几年来,很多外出旅游的中国人在国外的市场上惊喜地发现很多标有‘MADEINCHINA’(中国制造)的商品。这说明我们中国的工业制造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认可。特别是我国制造的家的电产品已经打入了世界市场,敢于和洋家电竞争了。”

  4、识图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小组探究。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课前查阅著名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资料;然后把农产品的名称写在卡片上,或把它们画出来;再把他们贴到地图的相应位置上。

  6讨论。第71页“我们的发现”给出的三个视角进行分析归纳。

  7、教师总结。概括本课题重点,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调查家里的家电产品哪些是中国制造的,产地是哪里?

  2、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小学品德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品德教案03-03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07-3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02-23

小学品德教案(15篇)03-08

小学品德教案15篇03-03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06-18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优秀12-05

了解我的身体小学品德教案08-26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09-28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20篇)04-16